質量和密度教學反思

質量和密度教學反思

  質量和密度是物理課中的一個重要的單元。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質量和密度教學反思,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質量和密度教學反思【1】

  《質量和密度》這一章是力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章,在這一章裡學生要掌握的內容也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學生在這一章裡要掌握質量和密度的概念,要學會使用天平和量筒這兩種儀器測密度的原理和方法,要能比較靈活地運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所以,本章內容的特點是定量的測量性實驗較多和定量的計算較多,對學生的實驗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求較高。

  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是以紮實的基礎知識為根基的。只有讓學生真正掌握、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規律,才能全面提高能力。教師在傳授本章知識的教學活動中,要使學生真正懂得質量和密度的概念,真正掌握用天平、量筒測密度的實驗原理和方法。在教給學生運用密度公式解決問題時,教師更應注重物理思想、物理過程的傳授,使學生加深對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的理解。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素質,提高學生的能力。

  針對以上特點我在教學設計上對本章複習採用了3課時的複習思路。第一課時複習基礎知識,主要讓學生識記並理解相關的定義、公式、單位;理解相關的物理量;理解測密度所用的儀器、方法、原理等。第二課時重點訓練密度的相關測量,以及進行適當的拓展,補充“溢杯法” 的相關知識(由於測量密度在中考中是一重點內容,故拿出一節課進行復習)。第三節重點複習密度的有關計算,並進行分類總結。上玩著節課後,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應該做到。

  第一:在上課特別是複習課時應該抓住重點、難點;尋找突破點。爭取讓每一個學生在這節課上都有收穫。透過上課我認為複習課很可能上成新授課或習題課。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在上課開始就給學生明確的複習目標,讓學生明白這節課應該複習什麼;應該掌握什麼;怎樣做。後由學生討論自學,然後教師訓練,訓練後學生訂正,然後當堂作業,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讓每一個學生都向考試一樣緊張。我認為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動起來,這樣就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在這節課上我採用了這一模式,但沒有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效果不是很好。

  第二:因為我所教的學生基礎較差,所以我在複習時非常注重基礎知識的複習。根據以前我上課的經驗也是在上課時往往眼高手低,學生掌握的不夠紮實。所以今年我注重了基礎知識的訓練。但這樣一來課堂上的訓練量就顯得有點少。        總的來說我感覺這一節課上的並不是十分成功,因為我對學生的學情不是十分了解,設計的題目透過上課來看並不是十分理想,主要是題目的難度不夠。再就是因為設計思路不是十分清晰只是想盡力的囊括這一章的所有內容,所以分析相關知識點的深度、廣度都不夠。相關題目的拓展也不夠。

  隨著新課改的開展我覺得我的教學思路、授課模式都得改了。但教學中是重視能力還是重視知識?我感到比較困惑。對於制試點的檢測出什麼樣的題目才是適應新課改的好題?我也感到困惑。對於知識點講到什麼深度才是最好的?希望這些困惑都能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而得到解決

  質量和密度教學反思【2】

  八年級物理(人教版)第六章質量和密度第二節《密度》教學完成後,回顧教學過程,覺得有很多值得借鑑的做法,也體會到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現回顧反思如下以便今後揚長避短,更好地搞好教學工作。

  一、轉變觀念,定位角色

  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要樹立"為人的可持續發展而教"的教育觀念。依據此理念,本節整個教學設計都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依據導學案設計探究實驗方案、小組進行實驗探究、小組合作研討編排的,力爭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不斷得到發展,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轉變學生學習中被動的學習態度,發展多樣化學習方式,特別是提倡自主、探究與合作的學習方式,更能體現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二、重視探究,把握關鍵

  本節課以"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係"為突破口,認識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不變這一物質的性質,引出密度概念,進而理解密度含義,因而做好探究實驗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本節教學在實驗探究環節中我讓學生分為三個大組,每個大組下設三個小組,三個大組分別探究木塊、鋁塊、鐵塊質量與體積的關係,得出資料和結論後小組間進行交流總結。隨後讓他們計算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大組中三個小組進行交流對比,使學生認識到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變這一物質的特性,為密度概念的引出埋下伏筆,再讓大組之間交流對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學生將明確地得出不同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同這一結論,為理解密度是物質的一種性質,與質量、體積的大小無關奠定基礎。這樣整個課堂教學以學生小組探究、合作研討、歸納總結為主線,以自主、探究與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他們質疑、探究、歸納,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形成適合於自己的學習策略,在經歷獲取知識過程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水到渠成,理解概念

  學生透過探究交流已經對本節主要內容有具體的認識,教師透過導學案因勢利導引出密度,學生易於接受,容易理解掌握,也能認識公式?籽=m/v只是計算式,而物質密度的大小與質量體積無關。

  四、學以致用,當堂達標

  學生得到知識後及時應用,是鞏固、提高、昇華的必要途徑。練習是最好的、最直接的鞏固和提高方式,在導學案中除了安排探究過程、知識形成的問題性思考題外,每完成一個知識性問題後都有相應的跟蹤練習,使學生學以致用、及時鞏固,在課後再安排當堂檢測,及時對本節知識的掌握進行檢查、反饋,及時解疑,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五、反思不足,教學相長

  回顧本節課教學也體會到一些不足,首先,探究實驗材料選取上存在不足,若再用些橡皮泥之類的易於分割的物體,讓學生改變體積質量後進行測量計算,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密度不隨物質的體積和質量而變化,效果將會更好一些。其次,在習題設計中要注意有層次,兼顧好、中、差不同層次的學生。另外,在反饋解疑中要儘量讓學生自己回憶質疑,使他們透過自身的不斷的反思,將學到的知識鞏固、深化、提高,使他們的知識由點到面,由面到體,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

  總之,本節課教學圍繞課時目標以學生自主探究實驗為核心,充分體現了物理學科的教學特點,以自主、探究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在經歷獲取知識過程中形成知識、理解知識、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預期目標,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