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計算機的教學反思

中職計算機的教學反思

  計算機作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精神的課程,在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職計算機的教學反思,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中職計算機教學反思(一)

  計算機這門學科在現今已成為了一門公共課,我個人認為計算機教學要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整個教學過程從始至終體現以學生的發展為主體,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主動地探究,生動活潑地發展,群體性主體參與率高,創新性思維活躍,使學生真正獲得了自主學習的成功樂趣。整個教學過程的突出特點是精心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創造的慾望,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一、注重學生的學習心理

  學生的學習是以認知為基礎的複雜過程,只有瞭解學生的心理特徵,教師的教學活動與學生的心理活動產生和諧的共鳴,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因而教師在備課中的“備學生”這一步應是非常重要,非常關鍵的一步。教師必須對一節課全盤考慮,做好安排,諸如哪些內容由學生自學,哪些問題由教師啟發學生獨立解答等等。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它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大膽質疑、勇於探索的強大動力。如果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那麼,他在學習中所付出的精力和在學習方面產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我們的教學更重要的是喚醒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始至終主動參與學習,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三、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營造民主、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是新課改的一個重要理念,它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關鍵所在。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創設和諧的教學情境,讓課堂能夠活起來,讓學生也能夠在和諧的氛圍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課堂上的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討論、相互補充的氣氛極濃,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學生們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能力,輕鬆愉快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在言語實踐中學習語言,在積極思維中發展思維,在交流表達中提高表達能力。教師的平等參與不僅加大了師生間的親和度,而且對學習重點有效地進行點撥和引導,增加了學生的學習深度和廣度。

  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計算機作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精神的課程,在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既要注重學習任務的設計與佈置,也要注重學習的主動性與思維能力的培養。既要重視學習結果,也要重視學習過程。既要追求知識與技能的`掌握,也要追求學生創新意識等心理素質的培養。努力使學習的外在驅動力與內在驅動力共同發揮作用。教師鼓勵學生大膽設想,幫助學生萌發創新意識,產生創新的慾望和興趣,同時採用探索式和任務驅動式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五、讓學生感受成功的愉悅

  中職學生普遍存在極強的好勝心理,如果在學習中屢屢失敗,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要想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教師在課堂上就要為學生創造成功的環境和條件,這才能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激勵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

  中職計算機教學反思(二)

  剛踏入職業中學的大門,有多少學生不是嚮往能在這裡學到一技之長,畢業後能夠滿足社會的要求,適應工作的需要,找到一份合意的工作。對口就業率有多高,特別是計算機專業的對口就業率,不用多說,相信各位同仁心知肚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形?學生在校學到什麼,用於何處,如何以用導學,學以致用?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簡要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學以致用”這條傳承千年的辦學基準,對於當代計算機教育已經不再適用了嗎?

  一、目前狀況

  中職計算機專業學生在校三年,學習的科目至少在七門以上,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要精通所學的學科知識,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要達到就業崗位的要求,也是有一段距離的,直接影響學生的對口就業。當今社會分工越來越細,某一方面的專才往往比面面俱到的通才更容易找到工作,就以計算機專業學生在就業方面而言,在計算機某一方面精通的學生比在計算機多方面知識都略知一二的學生明顯佔有一定的優勢。

  二、以用導學

  面面俱到,而面面不到,給學生第一反應就是,學到的知識多但是沒用,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不實用。給學生感覺就是,在學校學到的知識不能幫助學生找工作。所以筆者提出以用導學,這裡的“用”就是實用的意思。何為實用呢?通俗點說,就是能幫助學生找到工作。讓知識變得實用,就必須緊跟計算機資訊科技的發展步伐,適應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對課程進行合理設定。

  目前部分學校對課程的設定及教材的選用方面不夠重視,導致課程的開設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教材的選用更是缺乏對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實用性進行必要的研究。直接造成課堂難以組織和管理,學生無心學習,導致學生專業技能不紮實,影響學生的對口就業。如何對計算機專業課程進行合理設定和對教材的正確選用,筆者認為,學校應及時組織科組教師到IT公司瞭解IT的發展,到人才市場去了解對計算機專業學生就業的技能要求,到兄弟學校去了解計算機專業的課程設定,並根據本地區的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客觀因素來開設課程和選用教材。

  為了確保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有兩方面的問題必須解決。一是計算機配置能否滿足課程的需要,二是教師能否勝任新課程的教學要求。主要採取及時更新計算機和教師參加培訓努力提高自身業務能力。

  在“以用導學”的大方向下,結合計算機科學的知識體系,引入先進思想,改進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著重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領會現代IT教育的先進思想和理念,用現代教育思想和新課程觀念指導計算機課程教學;二是引入資訊化教學模式,有效改善當前的教學模式,將課堂教學、課後實踐與專案建設有機結合;三是靈活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將任務驅動教學法、演示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探究教學法等一系列資訊化教學方法引入課堂,提高計算機教學效果。

  三、學以致用

  學以致用,就是要把學生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用於實處,去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體會到知識的價值和檢查自身存在的不足。“學以致用”至少應當在三個方面進行體現。一是在正常的教學中;二是學校定期組織的學生計算機專業技能的競賽;三是學生自發組織的計算機專業技能的比賽。而在這三個方面當中,學校有義務提供一個平臺去展示“學以致用”,而這個平臺也將是學生的學習動力源泉。筆者認為,其實平臺早已搭建好了,只是沒有很好地利用它,這個平臺就是學校自身的網站。現在學校網站主要用於對外的宣傳,而對學生的專業作品的展示比較少。這麼好的一個現成的平臺,我們為什麼不好好地利用呢?

  學校可以在自身的網站上,開闢一個新的頻道,這個頻道最少有以下功能:允許學生線上展示作品和他人對作品進行評分;允許線上組織計算機專業技能競賽,包括學校組織和學生自發組織;實現每次對作品評分進行排名,評出優秀者,進行公告。目的很簡單,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體會知識的實用價值,可以激發學生不服輸的鬥志。正所謂“有對比,才有提高”。

  總之,中職計算機教學是個動態的系統,在這個動態的教學系統中,我們應緊跟計算機資訊科技的發展步伐和以市場的需求為導向,對課程進行合理的設定,有效組織教學內容,並在教學中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法,並注重教師隊伍的建設。只有這樣,中職計算機教學才能夠體現其培養目標,適應市場發展需要,真正做到以用導學,學以致用,為國家經濟建設培養出更多有用的人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