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濾與蒸發教學反思

過濾與蒸發教學反思

  一、設計思路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化學的核心,實驗教學也是高中化學的重中之重,離開了實驗,高中化學顯得如空中樓閣,沒有了實驗基礎,也難以體現新課程對學生探究學習的要求。本節課透過生活中常見的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的事例,從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匯入新課,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請同學們找出它們的異同點由學生自己發現混合物的分離與提純的概念上的區別。透過完成“思考與交流”,回顧和學習過濾與蒸發這兩個知識點,並以“粗鹽的提純”實驗設計對所學知識進行昇華和應用,最後小結本課,也為下一節課的學習埋下伏筆。

  二、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選自人教版高中化學1《必修》第一章第一節(化學實驗基本方法)的第一課時,教材首先以概括的語言簡單介紹了化學實驗安全,接著請學生回顧已學過的有關混合物分離和提純的方法,在此基礎之上,讓學生以“粗鹽的提純”為例來學習混合物分離和提純的方法(過濾和蒸發)的實驗操作。

  在初中知識體系中,學生已經簡單瞭解了過濾和蒸發這兩種混合物分離和提純的方法,本節課是在學生原有的知識體系上進一步進行學習。實驗是化學的基礎,是學習化學的核心所在,學習混合物的分離與提純方法對高一化學乃至整個高中化學的學習都是至關重要的,在金屬的冶煉,物質的製備,尾氣的處理等方面都能夠多多少少找到本節課分離和提純方法的影子,因此教材將它安排在第一章第一節,充分體現了實驗在高中化學學習中的重要性。

  三、學習者分析

  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基礎

  首先,學習者雖然是高一新生,但已經初步具有用化學的眼光去認識客觀世界中豐富多彩的物質的能力,其次,學生在初中《化學》中已經接觸過一些關於混合物分離和提純的實驗,對“粗鹽的提純”實驗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能透過回憶、溫習達到鞏固效果,並在這樣的知識架構上融合化學轉化的知識進行混合物分離和提純,從而達到知識的遷移和提升的效果。本課內容既是初中化學學習的鞏固和提升,也為之後高中化學學習打下基礎。從初中已有的的過濾、蒸發等混合物分離和提純的方法切入,這樣既引導學生複習回顧已學知識,又能在此基礎上順利切入將要學習的內容。

  2、分析學生學習本課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1)基本操作不規範

  (2)化學儀器不認識、不會用

  (3)對已學知識的運用能力較弱,在設計實驗方案對混合物進行分離和提純中存在一定困難

  (4)實驗操作的動手能力較差

  四、板書設計

  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

  物質的分離

  物質的提純

  1.過濾和蒸發—粗鹽的`提純

  ⑴所需儀器

  ⑵操作步驟

  ⑶注意事項

  ⑷使用玻璃棒的做用和目的

  2.SO42-的檢驗方法

  教學反思

  在教學的開始的時候,我首先提問:我們洗完衣服之後,拿出去晾曬,不久之後,衣服會出現什麼現象。這個現象學生能夠很好的回答。我又問:溼衣服裡面的水到哪裡去了。這個時候學生個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回答是蒸發了。然後我引出了本課的課題。我想這樣的匯入新課還是比較的近學生的生活,效果還是比較的好的。

  在接下來的過程,我又提出:你認為什麼水的蒸發呢?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初步的解釋。我這個時候引導學生根據剛才的溼衣服的現象,總結歸納了蒸發的概念。

  在後面的學習中我一問題為主線,透過一個一個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的興趣,並且能夠更好的去探究。現在想來在教學的過程中,好的問題,特別是關鍵時機的問題,必須能夠激發學生興趣,促進探究的進行。在後面的教學的過程,我又提出:夏天,冬天都去晾曬衣服,那有什麼不同?又什麼相同的地方?這個問題的提示下,學生總結出了蒸發在溫度低的時候也可以進行,在沒有太陽照射的地方也能夠進行。從而得出,溫度在任何溫度下都能夠進行蒸發的結論。

  在下面的教學過程中,我問了一個問題:你們在游泳館游完泳上岸之後,你們有什麼的感覺呢?然後又問:為什麼感覺冷呢?這個時候學生進行各種各樣的猜想。根據學生的猜想,其中一些給以學生以鼓勵然後讓他們課下進行探究。在下面的學習過程中,我和學生共同探究蒸發能夠吸熱的猜想。然後我出示所用的器材,學生進行思考應該怎樣設計實驗進行探究這個猜想。

  學生完成實驗猜想之後,我知道學生進行實驗操作。雖然笨實驗較為簡單,但是學生的實驗的積極性非常的高。最終我們得出溫度計的示數在拿出水面之後,就很快的下降了,從而得出蒸發會吸收熱量的結論。

  在後面的學習的過程中,我又提出:平時的生活中,我們需要加快蒸發,那麼我們應該採取哪些方法進行加快蒸發呢?學生首先進行猜想,然後進行設計實驗。這是通常的做法。設計的實驗的之前,我首先為了便於學生進行設計,給學生準備相關的器材。這樣學生在設計的時候就會較為容易的想到方法。

  在本課的最後是學生進行聯絡生活實際,思考蒸發在生活中的應用。這個環節,學生能夠利用自己的學習到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從而學以致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