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括號一年級教學反思

小括號一年級教學反思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括號一年級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括號教學反思1

  本節課主要教學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順序。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經歷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探索過程,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掌握運算順序,會計算帶有小括號的兩步式題,並會列綜合算式解決有關的現實問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和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能力。重點讓學生理解括號在混合運算中有改變原來運算順序的作用。教學難點是體會小括號的作用,列帶有小括號的算式解決現實問題。例題透過實際問題引出要用小括號的情景。透過對情境圖的分析,先分步列式,然後用綜合算式表示,當出現“50—20÷5”和“(50—20)÷5”這樣兩個算式時,讓學生展開討論:解決例題中問題應該先算什麼?讓學生充分地感受要先算減法,可是運算的順序又不允許怎麼辦?只有在算式中添上小括號,改變原有的運算順序,這樣就可以使列出的算式符合解決問題的要求。透過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使學生認識到小括號的作用,而且有利於學生理解、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最後透過對比練習,進一步認識小括號的作用和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我發現學生對於“運算中有小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裡面的”理解的較好,基本都能理解。本節課是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學生在計算時運算順序比較熟練,但是在實際計算時學生仍有比較嚴重的計算錯誤,避免這樣的錯誤一是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驗算的習慣。

  小括號教學反思2

  《不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不含有小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過兩部混合運算的基礎上安排的,學生已經學會了用“先乘除再加減”的順序進行計算,教學的重點應是引導學生把已有的知識進行遷移,知道在含有乘除法和加、減法的算式裡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例題呈現的仍然是簡單的購物場景,鼓勵學生為解決實際問題列出不同的綜合算式,引導學生聯絡實際問題的數量關係思考和理解其運算順序,並獨立的進行計算。“試一試”讓學生解答含有乘除法和加法的混合運算。在此基礎上,引導總結出含有乘除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這樣的教學,避免了將運算與應用割裂開來,既讓學生了解了運算順序規定的合理性,又讓學生學會了透過列綜合算式來解決實際問題。隨後的練習先安排一些基本的練習,幫助學生鞏固乘除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再透過一些有針對性的比較和改錯練習,幫助學生整合已學過的混合運算的各種情況,提高運算技能;最後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幾點反思:

  1、數學教學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學生透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就能獲取的知識教師完全可以放心、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實現知識的遷移。有了前面兩步混合運算的知識的基礎,學生可以順利的進行知識的遷移,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覺地把計算與應用聯絡起來,進一步加深先算乘除法的印象就可以了。

  2、雖然透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們都知道了在算式中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但在實際的操作中卻不盡如人意。做練習時,有學生知道運算順序但還是會計算出錯,因此,養成學生在算後進行復查的良好的習慣就很有必要了。

  3、計算教學往往被視為教學內容枯燥乏味的。教師要透過改善混合運算的教學,設定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同時運用富有挑戰性和充滿激情的語言,使學生的學習具有“深度”又保持“溫度”。

  小括號教學反思3

  小括號這一節課是數學一年級下冊的內容,本課的內容並不多,也不難,但實際上要上得精彩並不容易。我這節課上得就有很多不足之處。

  小括號是一個符號,它的作用是,被小括號包括的地方要先算,學生學得都挺好,但有個別學生雖然知道了小括號的作用,但在做練習的時候仍然會做錯。在深入瞭解後我才知道,原來是這些學生並不知道小括號裡先算出來的得數有什麼用,他們不知道這些得數要繼續用在第二步的運算中。我在課上並沒有預料到學生的這種情況,我應該針對這點提一下。

  除了設計上的問題,其他教學技能方面也有一些不足。

  第一,我在提問時,提問的針對性不強。一些學生並不明白我提的問題的意思。我得設計的時候更多得去考慮怎樣的語言才是適合學生的,怎樣的問法學生能夠馬上就理解的。

  第二,課堂突發事件的處理。一個學生未帶課堂作業本,對於這個事件我雖然發現了,但並沒有及時地做適當的處理。

  第三,一些學生的字不端正,我未做提醒。學生的課堂習慣、書寫習慣,尤其是聽和說的習慣非常的重要,每天都要進行訓練,不能放鬆。

  第四,我上課的親和力還不夠,肢體語言也不夠親和。

  小括號教學反思4

  1.《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修改稿)》制訂的基本理念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本課設計強調在學生的需求中生成,在自主學習中生成,在探索交流中生成,在不斷地生成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努力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五個方面的有效性,即教育目標達成的有效性、主體參與的有效性、知識建構的有效性、師生互動的有效性、學生髮展的有效性。

  2. 大膽放權讓學生透過自己的思維來學習數學,獨立地去探索老師精心設計的自學選單,獨立地去認識小括號,感受小括號的作用。教師的教從根本上說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教師精編自學提綱,這些數學問題是學生力所能及的,能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其深入探究的興趣。同時又具有一定的思考價值,學生善於自學,並在此過程中積累學習的經驗,發展獨立練習、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等學力。

  3. 以學生髮展為本設計教學,是實施有效教學的根本保證,是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有效手段。本節課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把學生看作重要的資源因素,讓學生在與教學環境、教學文字、教師以及同學的思維碰撞中產生火花;為學生提供了充分自主、充分交流的機會,使他們能充分地發揮聰明才智,體驗到探索與成功的歡悅;有效保證了學生的課內訓練度,做到重點問題堂堂清,減輕了學生課業負擔。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