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藝術活動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的旋律和節奏,理解ABA三段體的曲式結構。

  2.嘗試運用體自己的身體動作隨樂創編、合拍表現小兔和狼的音樂形象,體驗音樂欣賞活動的樂趣。

  【重點

  感知音樂作品中兩段性質不同、節奏鮮明的旋律特點,理解ABA三段體的曲式結構。

  【難點】

  嘗試跟隨音樂的強弱節拍“自由探索、合拍表現”小兔子跳(歡快、跳躍)和大灰狼走路(緩慢、低沉)的音樂形象。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曾經探索過“跳跳糖”的各種彈跳動作;幼兒之前並沒有音樂欣賞的活動經驗。

  2.物質準備:“小兔和狼”MP3音樂;“小兔和狼”PPT課件;幼兒座位佈置成半圓形。

  【活動過程】

  一、完整欣賞音樂,感知樂曲中兩種不同的快慢節奏。

  1.無主題欣賞音樂: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非常有趣、又好玩的音樂,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請你們閉上小眼睛,仔細聽一聽、認真想一想,這一段音樂什麼地方很特別?什麼地方很好玩?待會兒,請你介紹給大家,好嗎?

  2.主題欣賞音樂:這一段音樂講了一個關於“小兔和狼”的音樂故事。請你們豎起小耳朵聽一聽,音樂中的小兔子在幹什麼呢?音樂中的大灰狼在幹什麼呢?

  (環節說明:幼兒透過無主題欣賞、主題欣賞音樂的形式,感知並理解音樂作品中兩段性質不同、節奏鮮明的旋律特點,從而將兩段不同旋律和小兔子跳、大灰狼走路的音樂形象進行對應匹配。)

  二、分段欣賞音樂,隨樂創編和合拍表現小兔跳和狼走路。

  1.隨樂探索、合拍表現“小兔子”雙腳蹦跳動作。

  師:現在,請大家跟著第一段“小兔跳”的音樂,一起來扮演蹦蹦跳跳、活潑可愛的小兔子。請注意,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動作一定要跟著音樂的旋律和節奏哦,速度不能快也不能慢!

  2.隨樂探索、合拍表現“大灰狼”兇狠走路的動作。

  師:第二段音樂,講的是“大灰狼走路”的音樂故事。現在,請你們聽著音樂一起來扮演大灰狼兇狠走路的樣子,好嗎?請大家注意,大灰狼走路的時候,速度不能快也不能慢,一定要跟著音樂的旋律和節奏來做,聽明白了?準備好了,我們一起開始表演吧!

  (環節說明:此環節中,在模仿和表演大灰狼走路的時候,教師鼓勵幼兒能夠大膽表現“大灰狼”兇狠的樣子,並要求幼兒動作、眼神進行“整體表演”,儘量表現出“大灰狼”的音樂形象。)

  三、觀察音樂總圖譜,理解ABA三段體的曲式結構。

  師:這一張音樂總圖譜,你們能看懂嗎?

  (教師出示歌曲總圖譜)

  師:這是一張音樂總圖譜,你們能看懂這一張音樂圖譜嗎?如果你看懂了,請你介紹一下?如果你沒有看懂的,也請你指出來,大家一起來研究一下,好嗎?

  師:這一張音樂圖譜告訴我們,這一首“小兔和狼”的樂曲一共有3段,第1段講的是兔媽媽帶著兔寶寶去草地上玩的音樂故事,第2段講的是大灰狼想要抓小兔子,可是怎麼也找不到小兔子的音樂故事,第3段還是講小兔子和兔媽媽繼續在草地上玩的音樂故事。

  (環節說明:此環節中,教師藉助“簡易圖譜”的形式,幫助小班幼兒感知並理解ABA的樂句結構。)

  四、師幼合作遊戲,分角色隨樂扮演“小兔跳、狼走路”。

  師:現在,大家一起來玩這個“小兔和狼”的音樂遊戲吧!第1段音樂,我來扮演兔媽媽,你們來扮演小兔子,媽媽帶著寶寶到草地上去玩;第2段音樂,請X老師(配班老師)來扮演大灰狼,兔寶寶們蹲在草地上變成白色的大石頭,一動也不能動哦,這樣大灰狼就找不到小兔子了;第3段音樂,兔媽媽帶著兔寶寶繼續在草地上玩!

  (環節說明:此環節中,教師和配班教師分別扮演“兔媽媽、大灰狼”,幫助幼兒感知並理解“音樂遊戲——小兔和狼”的遊戲規則和遊戲玩法,提升小班幼兒的`音樂活動興趣。)

  【活動延伸】

  嘗試運用“小鈴、蛙鳴器”這兩種小樂器進行打擊樂演奏活動,幫助幼兒進一步感知並掌握樂曲的快慢節奏。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認識面部器官,能準確指出五官的位置。

  2、喜歡唱問答歌,能嘗試伴隨歌曲的一問一答做出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好寶寶》伴奏,五官圖片(藏在活動室內)。

  活動過程

  1、遊戲——指五官。

  2、出示圖片,認識五官。

  幼兒拍手,教師說“寶貝寶貝在哪裡,出來和我們做遊戲”,引起幼兒的好奇並把五官一一找出,出示在黑板上,並請幼兒說出寶貝的名字。

  小結: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眉毛都是我們最重要的寶貝。

  3、請幼兒照鏡子,找五官。

  (1)幼兒照鏡子,從鏡子中觀察自己的小臉,看看臉上的“寶貝”。

  (2)指出“寶貝”的位置,認識“寶貝”的名字(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小結:鼻子在臉的中間,嘴巴在鼻子的下邊,眼睛在鼻子的上邊,耳朵在臉的兩邊,眉毛在眼睛的上邊。

  4、問一問,答一答,幫助幼兒熟悉歌詞。

  (1)教師問幼兒:好寶寶,我問你,你的鼻子在哪裡?

  幼兒答:好老師,告訴你,我的鼻子在這裡(邊說邊指出鼻子位置)。

  (2)將“你的鼻子在哪裡”替換成“你的眼睛、耳朵、嘴巴在哪裡”繼續回答。

  5、完整教唱回答歌,幼兒能隨歌曲做相應動作。

  (1)教師也彈琴也唱歌向幼兒提問,幼兒也隨著琴聲應答。

  (2)將“眼睛、耳朵、嘴巴”分別替換,進應答演唱,幼兒能隨音樂做相應動作。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透過多種途徑和表現方式,感受大雨和小雨。

  2.嘗試用油畫棒畫出長短、輕重不同的直線表現下雨的情景。

  3.在教師語言的提示下,鞏固油畫棒的使用方法。

  活動準備

  1.選擇下雨的天氣進行活動(或用淋浴花灑模擬大雨和小雨)。

  2.油畫棒人手1支。

  3.幼兒用書:《大雨和小雨》。

  活動過程

  1.由談話匯入活動主題,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今天是什麼天氣?你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聲音?(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噢,我們聽到的是大雨和小雨的聲音,看到的是嘩啦嘩啦的大雨和滴答滴答的小雨。(教師描述時空手畫長線和短線)

  2.引導幼兒用腳步的輕重和長線、短線來表現大雨和小雨。

  教師:你們知道大雨是什麼樣子嗎?小雨是什麼樣子的?

  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引導幼兒用腳步的輕重表現大雨和小雨。

  教師邊念兒歌邊徒手示範:小雨小雨,滴答滴答;大雨大雨,嘩啦嘩啦。

  幼兒跟著教師邊念兒歌邊徒手練習畫長線和短線。

  3.提供幼兒用書,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教師用語言提示:一會兒下小雨,一會兒下大雨,雨一直下個不停。

  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嘗試用長短、輕重不同的直線來表現大雨和小雨,儘量將畫面畫滿。不強求幼兒將線條排列整齊。

  4.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互相欣賞、交流。

  教師:今天,小朋友們把下雨天的樣子畫下來了,有小雨,滴答滴答;也有大雨,嘩啦嘩啦。你們最喜歡哪一張?

  教學反思

  本活動的特點之一是綜合性。活動涉及的感知方式是多樣化的,主要透過繪畫練習、身體動作以及兒歌提示等方式來感受大雨和小雨。經過多方面的感知,幼兒比較容易掌握和表現大雨小雨落下時的差異。特點二是活動過程的動靜交替。在“靜”中用心感受,在“動”的過程中抓住重點,能夠較準確地表現出長短線的直線畫法。特點之三是引導幼兒關注日常生活中的各類自然景象,讓美術活動貼近自然,融入生活。

  本活動目標主要是緊扣學習線條這一美術要素的使用來設計的,但這種學習不是單純的美術學科知識的灌輸,而是運用腳步的輕重和語言的暗示等多通道的方式,引導幼兒感受線條筆觸的輕重與走向。

  本活動準備特別注意創設真實的活動情景,以引導幼兒更好地進行體驗。在活動過程中,特別強調幼兒主體性、創造性的發揮。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