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孩子們對天體知識的渴求》教案

《滿足孩子們對天體知識的渴求》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滿足孩子們對天體知識的渴求》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目標:

  1.對白天、黑夜交替的現象與原因感興趣。

  2.交流有關地球、太陽轉動的知識。

  準備:

  地球儀、手電;白天先生、黑夜小姐

  活動過程:

  (一)地球與地球儀

  1.討論地球儀。這是什麼?與地球有什麼關係?地球是什麼樣的?

  2.地球儀上有些什麼?不同的顏色表示什麼?

  3.我們中國在地球儀上的位置?

  4.地球上的光芒來自哪裡?

  (二)手電與地球儀的實驗

  1.教師將打亮的電筒照在地球儀的一側,在地球儀的`中國地域上貼上紅五星。

  2.手電只能照到地球儀的一部分。

  3.如果把手電當做太陽,照到光線的地方就是白天,沒照到光線的地方就是晚上。

  4.轉動地球儀,請幼兒說說中國是白天還是晚上?

  5.繼續,讓幼兒觀察並判斷白天、夜晚的轉換情況。

  (三)白天與黑夜

  1.關於白天與黑夜的知識,你還知道些什麼?

  2.還想知道些什麼?哪裡能知道這些?

  3.我們到了小學,可以識字,就可以多了一個方法。就是自己看書來找到自己想要知道的東西。

  設計與思考:

  去年也曾組織過這個活動,總覺得不能滿足孩子對太陽、地球等天體知識的渴求。因此,我想把重點放在此處,那些原來教案中的關於“白天先生”“黑夜小姐”的設計,全都刪除了。一開始就直插主題——地球。大班的孩子,有一定的知識積累。都清楚地知道我們生活在大大的地球上。透過電視、網路等,有些孩子對地球表面的組成板塊也有所瞭解。藍色的是大海、是水,黃色的是陸地等等。對我們國家的版圖,有的孩子也是知道的。因此,我把目標定位於“知識的交流”、“感興趣”。我希望透過第一個環節,解決地球與地球儀的問題。效果很好,孩子們達成共識,地球儀是我們生活的地球的縮小版,能讓我們看得更清楚。第二個環節是重點、也是難點。關於星球轉動,產生白天黑夜。我們的實驗是非常粗淺的、也是不科學的。我的目標是:讓孩子們知道,因為轉動,所以有的地方能照到光線,有的地方則不能。於是就有了白天黑夜。期間,還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孩子們認為我的手電太小了,才讓地球儀的某些地方不能照到。這點在備課時,我沒有考慮到。幸好有的孩子帶來了大的手電,於是,又一次的實驗孩子們發現,再大的手電,總有照不到的地方。我們也一起探討了照不到的原因,孩子們發現:因為地球是圓的、是個球體。

  最後的環節,我希望吧孩子知道的關於星球天體方面的知識來個傾述與交流。現場來看,非常有必要。因為孩子們的交流欲被激發了,自己關於這方面的知識非常希望與同伴共享;也非常渴望知道更多的東西。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