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的區角活動教案與反思(通用10篇)

大班的區角活動教案與反思(通用10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的區角活動教案與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的區角活動教案與反思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本班幼兒年齡段4-5歲,喜歡提問,喜歡解決問題,但不知道團結,想透過這樣的區角遊戲方式,讓幼兒知道團結合作,才能完成。還有幼兒在整理物品上稍有欠缺,不太喜歡整理,想利用這次活動,讓幼兒自己整理物品,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活動目標

  1、透過自主選擇活動區角,與活動夥伴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並獲得成功的情感。

  2、能專注、認真地進行活動,善於探索材料的玩法。

  3、不亂拿亂放,有良好的收拾整理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透過活動體驗和夥伴團結解決困難,帶來的快樂。

  活動難點:在活動過程中不打鬧,活動結束後能收拾好各活動材料。

  活動準備

  益智區:找瓶蓋、迷宮、數圈圈、

  建構區:建構示意圖、各種積木、小瓶子、牛奶盒

  美工區:彩紙、皺紋紙、剪刀、膠水、手工紙、水彩筆、蠟筆

  語言區:給字找朋友、圖書、兒歌的卡片、故事錄音、

  數學區:數字卡片、圖形配對、量一量、稱一稱、比一比、數一數

  表演區:小話筒、表演頭飾、各種樂器、節奏卡、各種服飾

  活動過程

  活動流程:激發興趣——實踐操作——分享快樂

  一、激發興趣

  故事引入,今天我們要去奇幻王國,那裡有很多很多好玩的東西,小朋友可以去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看誰能玩得最好,玩得開心!

  二、實踐操作

  1、幼兒按意願自選活動區和玩伴。

  2、師觀察幼兒與投入材料的互動性,加以引導。

  3、重點觀察:益智區,鼓勵幼兒大膽操作尋找答案。

  三、分享快樂

  1、幼兒說一說,今天在哪裡玩?玩了什麼?怎麼玩的?玩的時候有沒碰到困難?怎麼解決的?

  2、請幼兒當小老師評一評。你覺得他今天做的好嗎?什麼地方做的最好?(為什麼沒做好?你覺得可以怎麼做?)

  3、教師對孩子的閃光點再次肯定,引發他們再次探索的興趣。

  4、教師帶領幼兒排好隊,回到自己的班級

  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的不足:

  1、區角的內容過多,幼兒自選區角遊戲反而讓幼兒在這種自由的趨勢下,讓幼兒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很多幼兒都是這個區角玩會那個區角玩會,少數幼兒不知道解決困難,遇到困難鬧後幼兒就放棄了遊戲,又進入下個遊戲。

  2、活動前的要求沒提到位,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有打鬧的,有搶玩具的,也有坐著不玩的。

  3、教師只是在旁觀看幼兒玩讓孩子自由玩耍,沒有實踐的幫助幼兒,和幼兒一起互動,孩子們即使完成了,也沒有被老師注意到,導致幼兒興趣不夠濃厚。

  今後應完善的地方:

  1、區角應減少,分次玩每個區角這樣就可以避免幼兒不專心,東玩會西玩會

  2、活動的要求應在遊戲前就應該提出來,並且要抓住重點提,在活動過程中遇到的現象也可以在次提出,讓幼兒有規矩的玩區角。

  3、教師應該和孩子互動,和幼兒一起做有戲,幫助個別幼兒引導完成,幼兒有完成的很好的就可以立即表揚,讓其他幼兒有資訊繼續完成。

  反思:

  在次,上這堂課時,應該準備充分,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制定活動方案,要考慮周全,面面俱到,結合幼兒發展水平進行教學。

  大班的區角活動教案與反思 篇2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肌肉耐力及身體的靈敏協調能力。

  2、增強幼兒的體能及合作協調的能力。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4、透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活動準備:

  體操墊子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全體幼兒在場地上四周走、跑交替。做行進操,做上肢運動、體轉運動、跨大步等動作。

  2、基本動作。

  幼兒站在已放好的墊子周圍,教師讓兩個幼兒示範玩法及遊戲規則:墊子一塊,兩個幼兒同時坐在墊子上,背部互相貼緊,聽到“開始“口令後,各幼兒手臂撐在墊子上,身體用力相互推擠,看誰先被擠下墊子,先下墊子者為失敗者,遊戲可重複進行,幼兒分小組活動。

  3、結束部分。

  (1)小結:表揚能力協調合作遊戲的幼兒。

  (2)放鬆:原地踏步走大圓,兩臂自然放鬆擺動。

  (3)每組兩人抬墊子送到體育室。

  教後感:次活動體現了幼兒對集體觀念的認識,贏了的幼兒老師要給予適當的表揚,輸的幼兒可以請他們講講輸的原因在哪裡,以後比的時候要吸取經驗。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大班的區角活動教案與反思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故事情節,並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學說詞彙:軟軟的、酸酸的、脆脆的、甜甜的。

  3、知道好吃的東西不能吃,要和家一起分享。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投影儀,ppt背景圖一幅,西瓜、蘋果、葡萄、香蕉圖片小蛇兩條(其中一條是肚子的)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小客人,想知道是誰嗎?(想)那請你猜一猜:這個小動物長著長長的身體,喜歡在地上游來游去,嘴巴里還有一條長長地舌頭。(教師出示小蛇教具)。小蛇的名字叫多多(出示字卡:小蛇多多),我們一起跟小蛇多多打個招呼:多多你好。

  2、師:有一天,小蛇多多到外面去玩,後來就變成這樣了?(出示肚子蛇)怎麼啦?多多的肚子為什麼會這麼呢?(幼兒猜一猜)

  3、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老師來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蛇多多》

  二、感知、理解故事內容。

  (一)看圖講述前半段

  1、(出示背景圖、小蛇)老師講述故事第一段至:啊嗚一口吃下去。

  小蛇多多遊啊遊看到了什麼?(一根香蕉)香蕉是什麼樣的?(軟軟的)吃了舒服嗎?小蛇多多也是這麼想的,它想:香蕉軟軟的,吃了一定很舒服,啊嗚一口吃下去。將香蕉貼在多多的肚子裡。(仔細引導幼兒集體學習這句話、分男女說、個別說)

  2、小蛇多多遊啊遊啊,又看到了什麼?(一串葡萄)葡萄什麼味道?(酸酸的)好吃嗎?小蛇是怎麼吃的?(學說:啊嗚一口吃下去)(葡萄貼在小蛇的肚子裡)

  3、多多繼續往前遊,它還會看見什麼水果呢?(幼兒猜測,每猜一種水果都說一說是怎樣的)

  4、到底多多又看見了什麼水果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講述:多多遊啊遊,看見一個蘋果,它想:蘋果脆脆的,一定很好吃!於是多多又吃下一個蘋果。多多的小肚子已經吃得怎樣啦?飽飽的了。

  5、遊啊遊,不一會兒,多多又看見了什麼?(一塊西瓜)西瓜什麼味道的?你覺得它還會吃下去嗎?它想:西瓜甜甜的,一定很好吃,它費勁地把西瓜也嚥了下去。

  6、(出示肚子蛇)看,現在多多的肚子怎樣了?

  (二)講述故事後半段

  1、小蛇多多吃了這麼多水果肚子變得好啊。它遊也遊不動了,不能回家了,好著急啊。這可怎麼辦,小朋友快它想想辦法吧。(幼兒猜測)

  2、這時候來了一隻小螞蟻,它爬呀爬呀,爬到了小蛇的鼻子上,小蛇多多覺得癢癢的,就打了一個的噴嚏,阿嚏,西瓜、蘋果、葡萄、香蕉都從多多的肚子裡噴了出來。

  3、這下小蛇多多舒服多了,最後是誰助了多多?為了感謝小螞蟻,它把水果都送給了小螞蟻,自己輕鬆地回家了。小蛇多多吃了太多的水果遊不動了,你們覺得好嗎?你們想跟小蛇多多說什麼?

  三、完整講述故事

  1、看投影儀,師、幼共同完整講述故事。

  2、你們平時看見好吃的東西,會象小蛇多多一樣,把它全部吃下去嗎?教育幼兒不亂吃東西,好吃的東西不吃,肚子會吃壞的。

  3、幼兒拿著自己的幼兒用書,講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

  活動反思:

  對於我們班的孩子來說,集體教學形式仍有太多的束縛。從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來說,他們喜歡自由自在地講述,而不是受束縛於教學課堂中的種種要求。考慮到既不能束縛了孩子的思維,又不能使他們流離於教學活動之外。我從以下四方面展開設計:

  1.利用操作教具,激發幼兒傾聽興趣。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故事是孩子們非常愛聽的,也是他們深感興趣的。因而在故事講述形式上就得首先吸引幼兒的目光,只有這樣,才能將故事教學有效開展。孩子們看到具體形象的教具操作,對故事進一步理解。

  2.利用猜測形式引出故事。孩子在傾聽故事的時候,其實也有很多想法產生,也想要表達自己的意見。如果只是一味的壓抑孩子的想法,那效果將適得其。利用猜測形式,孩子及時表達自己的想法與猜測,並且想出更多我們所想象不到的辦法。

  3.利用圖譜,學說短句。在學說短句時,孩子對枯燥的教學方式總會感到乏味。透過形象的表情與手勢,並且利用圖譜,幼兒能夠更好地理解短句。孩子們在這一環節中,能夠很快學說出短句,並且多孩子能說出"甜甜的"、"酸酸的"等詞。

  4.利用遊洗編短句。其實對於小班孩子來說,創編短句有一定的難度。但透過前面環節的鋪墊,孩子有基本的水果經驗,孩子們就能創編出來。於是利用情境,將小蛇多多融入到孩子們中間一起進行遊戲。可能由於天氣逐漸的轉涼,孩子們水果也吃得較少了,因此對說過種類的瞭解也有一定的限度。因此造成在創編短句時,有的孩子講的句子還是圍繞在剛才的四種水果中。

  大班的區角活動教案與反思 篇4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膽的表現能力。

  2、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膽表現故事中動物的擬聲詞和小貓做餅的兒歌,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3、激發幼兒喜歡閱讀的興趣,瞭解分享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貓手偶

  活動過程:

  一、封面匯入,學習重點句兒歌

  1、問好。看,小貓在幹什麼呢?你怎麼看出來的?

  2、小貓是怎麼做餅的呢?我們來看一看,學一學。

  3、寶寶會做餅嗎?小貓學會做餅了,它真想讓所有的朋友們都來嚐嚐它做的餅呀,於是它開了一家“餅屋”,我們去看看吧。

  二、瞭解小貓為動物朋友做餅的情節

  (一)、小老鼠來了

  1、誰會來餅屋呢?來了幾隻老鼠?高矮不同吱吱、吱吱,小老鼠來了。老鼠想吃什麼啊?一起告訴小貓

  2、我們趕緊來小貓一起做薄餅吧。

  3、薄餅做好啦!瞧,這是什麼樣的薄餅?

  (二)、小綿羊來了

  1、誰來了?完整地說說誰來了。幾隻綿羊?哪知?哪知小呢?(提示跑在前後)他們想吃薄餅,我們來小羊問問吧。師生“小貓小貓,我們要吃香香的,軟軟的薄餅”師答:“好,我來做”

  2、寶寶們一起來忙吧!

  3、小貓小綿羊做了什麼樣子的薄餅呢?

  (三)、象來了

  1、 “黑喲、黑喲”誰來了?對呀,是象來了,他也想吃香香的軟軟的薄餅,誰來他告訴小貓?

  2、為什麼要用這麼的工具,這麼多的材料做餅啊?

  3、象的薄餅太了,我們一起來小貓吧。

  4、薄餅做好了,這回你知道是什麼樣子的薄餅了嗎?

  (四)、做塊薄餅給小貓吧。做什麼形狀的薄餅給小貓?

  三、這件事被畫成了一本書,書名就叫《森林裡的餅屋》

  四、欣賞動畫和朋友們分享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貓是怎麼樣快樂地做餅的。

  活動反思:

  故事教學中要注意方式的變換,才能調動幼兒傾聽的積極性。運用多媒體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出示封面為匯入,激發幼兒參與到活動中去的熱情。讓幼兒映入眼瞼的適事的主人公一位富有愛心的小貓朋友,讓孩子們在欣賞圖片和聆聽老師講述的過程中加深了對故事的理解和印象並學說對話。故事中的幾句對話生動有趣,也比較朗朗入口,配上動作,深受幼兒的喜歡,孩子們也都非常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去,在活動中體驗互相助的快樂。讓孩子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體會和感受朋友們間分享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最後問孩子:

  1、小貓為啥是快樂地做餅?孩子們都能說出和朋友們分享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2、如果讓你給小貓做塊餅,你會做什麼形狀的餅給小貓?孩子們除了說做有小貓頭像的餅外,還說出許多各種形狀的餅,發揮了想象力。

  思到不足的地方,相信自己會在接下來的活動中逐步改進,使自己有一個逐步的提升。由於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幼兒有更多的嘗試機會,來體驗不同的學習,相信我和孩子們會更積極的去完成每一個過程,因為這個過程是相互學習的過程。

  大班的區角活動教案與反思 篇5

  活動目標:

  1、利用故事規律性的情節,結合圖片對故事進行猜想,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2、激發幼兒對繪本閱讀的學習興趣。

  3、感受鼠小弟遇事肯動腦筋,堅持不懈的精神,以及與海獅之間合作分享情感。

  活動重點:

  利用故事規律性的情節,結合圖片對故事進行猜想,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封面,揭示書名。

  1、出示遮去書名的封面。

  T:你看到了什麼?

  教師總結幼兒的回答T:一棵又高又的蘋果樹,秋天到了,樹上結滿了又紅又的蘋果。看到這些蘋果,你心裡會怎麼想呢?噢~真想摘一個嚐嚐呀。

  2、T:今天,還有一位朋友來到了這顆又高又的蘋果樹下,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是誰?(課件出示"鼠小弟")T:對了它是一隻小老鼠它的名字叫"鼠小弟"

  3、今天鼠小弟來到又高又的蘋果樹下,他在想什麼呢?

  4、所以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的這本書的書名就叫--《想吃蘋果的鼠小弟》

  二、閱讀故事--《想吃蘋果的鼠小弟》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鼠小弟吃上蘋果了嗎沒!

  1.閱讀繪本PPT第4.5.6.7頁(小鳥和猴子按書的正常頁數出現。)T:在鼠小弟正在想辦法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個時候鼠小弟怎麼想的呢?(要是我也有翅膀……)T:小鳥飛走了,又來了… …(幼兒看圖表述)於是鼠小弟就想……(要是我也會爬樹……)2、象和長頸鹿先出現小老鼠的模仿動作,讓幼兒猜想會是什麼動物。

  T:這個時候鼠小弟又在想什麼了呢?(要是我也有長長的鼻子……)但是鼠小弟的鼻子不能變長,又沒有吃到蘋果,鼠小弟並沒有放棄,這個時候他又在想什麼了呢?(要是我也有長長的脖子……)原來啊是來了一直長頸鹿,拿走了一個蘋果

  3、袋鼠和犀牛老師先告訴學生是什麼動物,讓幼兒猜想他們會有什麼本領。

  T:過了一會兒,又來了兩個動物,他們是袋鼠媽媽和犀牛,他們會有什麼辦法或是本領吃到蘋果呢?

  對了,於是鼠小弟就在想啊……(要是我也能跳的這麼高……要是我也有那麼的力氣……)(故事內容很簡單,前面六個動物的出現是簡單的重複,教師可以用不同的出現方法,使故事更充滿趣味。避免了簡單的重複,又不失幼兒聯想的趣味。)

  4、樹上還剩下2個蘋果,你猜接下來會出現什麼動物呢?

  (讓幼兒發揮想象,續寫故事)

  5、繼續講述故事。

  海獅有什麼本領呢?

  海獅一個人能拿到蘋果嗎?那怎麼辦呢?

  (體會合作的重要性)鼠小弟和海獅合作拿到了樹上留下的最後兩個蘋果,你猜鼠小弟會怎麼辦呢?

  (體會分享的快樂。)他們兩個拿到蘋果會怎麼辦呢?

  出示最後一頁。

  6、教師助幼兒完整閱讀講述故事一遍。

  三、揭示道理,小結

  1、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們齊心協力,透過合作我們就能做到平時一個人無法完成的事情。分享是快樂的,一個人的快樂分享給10個人,就會變成10份的快樂。

  2、你能說說你在平時生活中和你的朋友之間有哪些快樂合作和分享的事情嗎?

  3、如果這時又來了一群小動物,他們都很想吃蘋果,可是樹上的蘋果已經沒了啊,你想鼠小弟會怎麼做呢?

  教學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援幼兒與、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大班的區角活動教案與反思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參與遊戲,感知不同材料的特點。

  2.引導幼兒用語言描述自己的發現。

  活動材料

  摸箱(特徵:橘黃色、只有一個觸控口的封閉箱,內放各種不同質地、顏色、形狀的玩具)。

  活動效果

  漂亮的摸箱進入感知活動區後,並沒有引起孩子們很大的關注,只有個別幼兒偶爾會蹲下來看一看,但不動手。我很奇怪,會不會是位置放的不合適,孩子看不到,才沒有人玩兒呢?我把摸箱從玩具櫃的下層移至到上層。經過一段時間觀察之後,仍然不見幼兒按照老師預計的方法去玩兒。為了引發幼兒的興趣、瞭解其中的問題,我決定親自參與幼兒的遊戲。

  當我坐在遊戲區中擺弄摸箱時,從我身邊經過的佳依立刻被箱子裡嘰裡咕嚕的聲響吸引過來,好奇地望著我,隨後李昂、默嵐、思蒙也圍了過來。

  “這裡面放著什麼呀?”李昂忍不住第一個發了問。

  “裡面有什麼呀?”其他幾個人也七嘴八舌地附和著。

  “猜猜看,裡面會有什麼?”我故作神秘地反問道。

  “不知道!”大家邊搖頭邊笑著說。

  “要不你們來試試?”我鼓勵他們。李昂一聽立刻衝過來,把手伸進了觸控口。看著李昂一把抓出一個插片和海綿球,大家都興奮得跳了起來,幾個膽子大的孩子爭先恐後地想試一試。他們圍著摸箱高興地玩著,一邊玩兒一邊還交流著自己的感受。我正與他們沉浸在快樂中,卻發現有幾個孩子站在一旁看著,絲豪沒被我們吸引。

  “嘉欣,你也來玩兒會兒?”聽見我的招呼,嘉欣慢慢地走過來,小心翼翼地向摸箱伸出手去。過了一會兒,他的手突然停止了摸索,渾身顫抖了一下,手也立刻抽了回來。

  我不解地問他:“怎麼了,嘉欣?”

  “裡面有個東西咬我了。”嘉欣撅著小嘴說。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終於找出了那幾個駐足不前的孩子不玩摸箱的真正原因――怕摸箱不安全。

  活動反思

  在投放材料之前,我設想過許多的“可能”:比如這一時期的幼兒對色彩鮮豔、有聲響、會動的物品感興趣,會主動玩兒摸箱,也有可能他們會拿著摸箱好奇地問這問那,或者他們會爭著拿摸出來的東西給我看等等。可事實上,我設想的這些情景都沒有出現,卻引起了部分孩子的恐懼,這讓我發現了傳統摸箱對於低齡幼兒的不足之處――它的全封閉性。

  全封閉的摸箱給大一點的孩子帶來的可能是神秘感,會誘發他們去探索。而對於經驗少的低齡幼兒來說,它卻充滿了太多的未知因素,因而給孩子的感覺可能是不安全的;而孩子的安全需要得不到滿足,就不可能產生主動的探索行為,也就不可能達到發展感知覺的目的。另外,在觀察孩子玩的過程中我發現摸箱只有一個觸控口,也不利於多名幼兒遊戲交流,因此我決定將摸箱加以改進,以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

  經過反覆思考,我將摸箱設計為相對的兩面有兩個透明的小圓窗戶,另外相對的兩面有兩個能伸進手去摸的口。這樣,孩子不僅能看到摸箱中的東西,還可以兩個同時摸,降低了難度,減少了幼兒的不安,還可以促進小朋友之間的互相交流。這樣的摸箱孩子們是否喜歡呢?

  大班的區角活動教案與反思 篇7

  名稱

  區角遊戲

  內容:

  益智區塗塗畫畫夾一夾

  目標:

  (1)幼兒在遊戲中能正確取拿遊戲材料;

  (2)幼兒在遊戲中體驗和同伴友好玩的快樂。

  準備:

  場地佈置遊戲材料音樂

  過程:

  (1)教師和幼兒一起說說上次遊戲中發現的問題;

  (2)讓幼兒討論應該怎樣玩遊戲;想一想自己喜歡玩哪個遊戲區

  (3)放音樂,讓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區角參與遊戲;

  (4)教師巡視,重點指導塗塗畫畫,讓幼兒學習正確的塗顏色的方法。

  (5)組織幼兒參觀學習,並對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及時點評;

  (6)聽音樂,整理遊戲材料,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由於我剛到寶寶班對班上的孩子不是很熟悉,而且有新朋友的哭鬧,所以在開展遊戲時,幼兒的紀律不是很好,在活動一開始時,幼兒對上次遊戲中存在的問題也能說出來,知道應該怎樣玩遊戲的方法,對所開放的三個遊戲區很高興,都能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區域玩,特別是益智區的小朋友表現的很不錯,能按老師的要求去取拿遊戲材料,能正確找到自己拿的圖形應該放在那裡,當幼兒玩的很高興時,豆丁小朋友跑過來也想玩這裡,這時我觀察到這裡人太多了,我說小朋友這裡誰願意讓豆丁玩,開心說老師我讓她,安安的舉動讓我很吃驚,聽說開心是一個很好強的孩子,他在今天的活動中有這樣的表現讓李老師和我都很奇怪,我問開心你為什麼讓小朋友他很懂事的說,我是大孩子了,還沒等我說完,他就跑到一邊去玩別的'遊戲區了。連新小朋友都很高興點的參與遊戲中。

  透過今天的活動,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只有細心地去觀察孩子,找到孩子喜歡的活動,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

  大班的區角活動教案與反思 篇8

  【設計意圖】

  中班的幼兒在區角遊戲活動中合作能力較差,在本園開展的建立特色班級遊戲活動,本著廢物利用的原則,收集幼兒平時喝奶後的空奶盒,然後用彩色卡紙進行包裝,製成彩色紙磚讓幼兒給小兔子家建造一個漂亮的圍牆,這個遊戲活動不僅能鍛鍊幼兒的搭建能力和顏色的搭配更主要的是能很好的培養幼兒在遊戲活動中的合作能力,為以後的合作活動打下基礎。

  【活動目標】

  1、鍛鍊幼兒顏色搭配能力;

  2、鍛鍊幼兒的搭建能力;

  3、培養幼兒在遊戲活動中的合作能力,體驗合作遊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

  培養幼兒在遊戲活動中的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彩色空奶盒,小兔的房子 漂亮的小兔子 平整的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1、教師談話,做好活動前準備。春天來了,小兔子漂亮的房子建好了,可是有一件事小白兔很擔心,因為大灰狼已經好幾次到他的房子前轉悠,小白兔想建一座圍牆,可是他怕自己建造速度太慢於是想找幾個人來幫忙,今天小白兔找到了老師想在我們班找幾個小朋友幫忙來建圍牆,我們讓小朋友去幫他好不好?

  2、展示活動材料

  (1)長方形彩色奶盒:引導幼兒看一看奶盒的形狀和顏色。

  (2)認識整磚、半磚和角磚

  3、活動開始,場景佈置。小白兔的彩色房子,房子門口的草地上有一片茂盛的樹林,地上的小草發芽了,其間同時點綴著幾朵彩色的小花,大門口是彩色的柱子,柱子上方兩顆閃閃的燈籠,在夜晚會發出彩色的燈光。

  (1)講解搭建規則:兩名幼兒為一組分別在大門左右兩邊用彩色磚搭建圍牆,看一看那邊搭配的漂亮。再有一幼兒在院中搭建水池或者是花園、假山。

  (2)注意事項:在搭建的過程中,指導幼兒注意磚與磚之間要壓縫,合理利用彩色的整磚和半磚,巧妙運用拐角處的角磚。同時強調注意速度。教師邊看邊指導。老師要給每一組的幼兒加油,並及時鼓勵表揚表現好的幼兒。哪一組的幼兒合作的最好。

  4、討論:引導幼兒討論自己小組的活動,找出缺點。同時體驗自己在搭建過程中的感受,與小夥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反思】

  透過這次活動,不僅培養了幼兒的愛心和耐心,而且鍛鍊了動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同時,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大班的區角活動教案與反思 篇9

  教學目標

  1、嘗試用蠶豆、樹枝進行拼插,製作出自己喜愛的物品。

  2、在活動中大膽想象、創作,體驗美工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PPT課件、蠶豆、小樹枝若干,盤子,籃子等。

  教學過程:

  1、談話匯入,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吃過過蠶豆嗎?蠶豆不僅可以用來食用,還可以做出很多有趣的東西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出示PPT,引導幼兒觀察各種蠶豆造型,瞭解其製作方法。

  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了這麼多不一樣的蠶豆造型,小朋友看一看,說一說他們是怎麼做成的呀。(教師逐一出示圖片,引導觀察,瞭解製作方法)。

  3、教師示範並講解蠶豆小人的製作過程,幼兒觀察。

  4、操作活動:幼兒使用籃子中的自然材料,輔助材料和製作工具,充分發揮想象,製作自己喜愛的物品:小狗、小貓、帆船、男孩、女孩、火箭、汽車等。

  5、展示作品並講述。將幼兒作品用投影儀放映出來,供大家欣賞。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和興趣都很高,活動過程中,大部分孩子能大膽的發揮想象、創作出自己喜愛的蠶豆造型。但是孩子們的作品都大同小異,有的小朋友也只是臨摹其他幼兒,並沒有真正的發揮想象創造,可能是我在活動中還沒有做好引導作用。另外,有的幼兒力氣較小,樹枝折不斷,我想可以提供小剪刀。如果在幼兒操作時播放些舒緩、柔和的背景音樂就更好了!

  大班的區角活動教案與反思 篇10

  設計意圖:

  在區角中很多孩子都開始熱衷於剪窗花,探索出了各種花樣,也適時地舉行了剪窗花的展覽。由於剪紙是中國的一項傳統工藝,正好結合主題內容“了不起的中國人”,預設了剪紙的系列活動,讓幼兒感受中國人的了不起。而本次活動是一次後續活動,透過前一次的活動幼兒對於剪紙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和感受,知道了它是中國的傳統工藝,知道了剪紙可以剪些什麼,用在什麼地方等等,也開始對剪紙充滿了興趣,躍躍欲試。希望在此次活動中給幼兒這樣的一個表現機會,充分感受中國的傳統工藝——剪紙,感受中國人的了不起。同時給幼兒創造一個自己探索的機會,藉由剪紙中的對稱剪紙的內容,讓幼兒積極去思考,自己去發現其中的秘密——怎麼剪出來的,並積極嘗試。幼兒在思考如何剪的過程也是他們抽象思維發展的過程。在活動中同時根據幼兒的能力差異,提供一些完整的具有左右對稱特點的圖樣,在幼兒思考的過程中給予幼兒一定的提示。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看看、說說、剪剪的過程中,嘗試用對稱的方式來進行剪紙。

  2、激發幼兒創作的慾望。

  活動準備:

  範例,剪刀,手工紙,圖樣,正方形卡紙等

  活動重難點:

  如何發現對稱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 T:我們的朋友已經在區角中剪出各式各樣的窗花,還辦了小小的展覽會,真是不得了。可昨天我們看到很多大人還會用小剪刀剪出更多的東西呢!還記得有什麼嗎?

  C:(1)可以剪窗花的。

  T:過春節的時候可以貼在窗戶上,讓自己的家變得漂漂亮亮的。

  (2)可以剪出漂亮的孔雀來。

  T:原來剪紙還可以剪出小動物來呢!還有呢?

  (3)昨天我還看到剪解放軍打仗的時候的。

  T:可以用剪紙來講故事。

  (4)結婚的時候還要剪喜字的。

  (5)還可以剪漂亮的圖案貼在牆上的。

  2. T:原來剪紙可以剪出這麼多有趣的東西。那你們今天想不想也來試試呢?

  C:我可不會。

  T:沒關係啊。我們先看看、試試,從簡單的開始咯。

  二、討論

  1. T:我已經請會剪紙的奶奶剪了一些東西了,想不想知道是什麼呢?

  2. 出示對稱的圖樣(愛心,樹)猜是什麼

  T:(愛心)你們猜這會是什麼呢?

  C:(1)像個半圓一樣的。

  (2)我覺得像座山。

  (3)還像一個山洞。

  T:(開啟)原來是什麼啊?

  C:啊?原來是愛心啊!

  T:(樹)這又是什麼呢?

  C:肯定是樹。聖誕樹。

  T:開啟驗證

  T:為什麼只要剪一半就可以了呢?

  C:我知道。他們兩邊是一樣的。

  3. 出示圖樣猜剪什麼(蝴蝶,小魚等)

  T:那這些是什麼?又是怎麼剪出來的呢?為什麼?

  C:蝴蝶。

  T:是怎麼剪的呀?它的一半是什麼?

  C:是兩個半圓形,最上面是一個小長方形。

  T:那小魚呢?

  C:是一個大三角形和一個小三角形。

  4. T:還有什麼,也是兩邊一樣的呢?

  C:(1)桌子。

  (2)衣服兩邊也是一樣的。

  (3)還有金茂大廈,東方明珠。

  三、幼兒操作

  1. T:今天我們來開動自己的腦筋,想想我們可以剪什麼?

  C:我要剪小貓。

  T:小朋友們看好哦,小臉可都是一樣左右大小的哦。

  C:我們剪的時候對摺了再只要剪一半就可以啦。

  2. 觀察指導:如何發現對稱

  四、作品展示

  T:小朋友們的小手都特別的巧,剪出來的都很漂亮。我們把自己剪好的各種東西來辦個小小的展覽,讓大家都來看一看,好嗎?

  C:好

  T:現在請小朋友們把完成的作品貼在黑色卡紙上。

  五、活動延伸

  可以讓某些沒有完成自己作品的孩子在區角活動時繼續製作,完成的優秀作品裝飾教師。

  反思與調整

  記錄:幼兒還是比較難以把握對稱這一概念,有的幼兒沒有對摺就開始剪了起來,因此剪出來的東西只有一般,有的幼兒相反,在對摺的基礎上再剪的是整個圖形。我看到沙均燁在很認真的剪著一個民族娃娃的樣子,眼看就要完成了,連一些小眼睛,小嘴巴都剪出來了,但是就在我一轉身的時候,他把完成的作品又按照摺痕一剪二,剪了開來。在教師示範環節幼兒能較好的理解這個剪紙的技巧,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仍有一些幼兒無從著手,就喊道“老師,我不會。”隨後我就個別指導,但是我在個別指導的過程中發覺整個常規就開始抓不住了。幫助了一個幼兒,其他的都開始叫起來。

  分析:由於在區角中設立了剪紙,幼兒對剪紙有了一定的客觀認識,他們知道怎樣隨意剪出各種形狀(剪窗花)。但是讓他們有其目的性的剪就似乎有點困難,對於那些小肌肉發展不是特別好的幼兒要讓他們沿著圖案剪出來,一些比較精細的地方會剪錯或剪壞。這時這些能力較差的幼兒由於存在個體差異,因此總是喜歡求助於教師的幫忙。

  調整:對能力不同的孩子投放不同層次的材料。教師給予能力特別差的孩子最簡單的圓形或方形讓她們剪,能力中等的稍微複雜點的圖形,能力特別強的孩子讓她們自己想象創作,畫下自己想剪的東西,再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