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糧食主題班會教案模板(精選8篇)

節約糧食主題班會教案模板(精選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節約糧食主題班會教案模板(精選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節約糧食主題班會教案1

  一、課堂主題

  一粒糧食,一滴汗水

  二、課堂目的:

  1、利用圖片和一些資料讓小朋友初步瞭解糧食的浪費現狀。

  2、簡要介紹光碟行動的內容宗旨。

  3、倡導小朋友行動起來,厲行節約,愛惜糧食。

  4、用趣味遊戲(光盤遊戲)深小朋友們的光碟意識。

  三、參與人員

  晴天,小鹿,大熊,芭樂

  四、課前準備

  1、準備關於光碟行動的手繪海報;

  2、準備PPT,講解。

  五、課堂流程

  (一)引入主題

  首先自我介紹,與小朋友互動調動課堂氣氛,小朋友們看著黑板你有沒有猜到我們這節課的主題是什麼呢?沒錯,就是與糧食有關,大家都知道,糧食在我們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我們依賴它長高長壯。那大家知道糧食有那些嗎?(讓小朋友們舉手回答)

  列舉:包括小麥、水稻、玉米、燕麥、黑麥、大麥、穀子、高粱和青稞等(第二張圖片)大家看到這張圖片,你們能想到什麼?(先自由發言,在引導學生往古詩《憫農》上想)可談談農民如何工作辛苦,再請一個小朋友大聲背誦,鼓掌並讓全班一起背誦。

  (二)簡要介紹目前糧食緊缺及浪費現狀

  (第五張)透過一個故事引小朋友的注意,然後說明浪費食物後的影響(後果是浪費了中國的社會資源,影響了中國社會勤儉節約的社會風氣,丟棄的食物增加了垃圾處理的壓力,汙染了環境),然後就飢餓簡單談下在邊遠山區仍有許多人吃不飽,就舌尖上的浪費讓小朋友談談我們應不應該珍惜糧食?順帶與同學們交流下平常我們在家裡看媽媽做飯是不是辛苦啦,要做很多事情,瞭解每份佳餚的來之不易。

  (三)介紹光碟內容及宗旨

  那麼大家知不知道有一種行動叫光碟?也就是所說的吃光食物,不剩飯菜。這時可有互動,大家認為做到這個難嗎?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此活動。

  列舉:有老師,有學生,還有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們。光碟行動對餐廳的影響:有些餐廳就把宣傳頁夾在選單的封皮和第一頁之間,讓顧客翻開選單就能看到有關“光碟行動”的呼籲。為了更好地宣傳光碟行動,許多餐廳也想出了很多辦法。

  光碟行動對人們的影響:小小的“光碟行動”在數天內就影響千萬人,得到媒體廣泛關注,在全國掀起一股“光碟行動”的熱潮。例如在大學食堂或是小學食堂,學生們都紛紛將餐盤裡的食物吃乾淨,不浪費一粒糧食。

  提問作為小學生該如何支援?(可分組,適量定餐,不偏食不挑食,吃不完的剩餘的可以打包回家再吃,監督親人朋友,看到浪費及時制止等)鼓掌精彩回答。

  (四)我們要怎麼做

  (1)透過附帶的一個沙畫影片宣揚一下光碟行動。

  (2)看完影片後提問小朋友們我們要怎麼節約糧食呀(可圍繞小朋友說不要挑食和偏食)。歡迎同學們踴躍發言,並在旁邊指導。具體指導可以舉例,小朋友們和父母去餐廳吃自助餐,小朋友們能吃多少就拿多少,對於不愛吃的菜也不要放在一邊,什麼菜都得吃,注意營養,千萬不要浪費糧食。還可舉例說在餐廳吃飯,吃不完的可以打包帶回家吃,不要浪費)。

  (3)大家一起來寫幾條節約糧食,光碟行動的口號。歡迎小夥伴們踴躍發言,然後讓寫得比較好的小朋友把自己寫的口號寫在黑板上帶全班一起朗讀。

  (4)大家一起喊一遍光碟的口號。

  (口號:

  1、“光碟”行動,拒絕“剩”宴!——拒絕浪費,從我做起!

  2、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光碟一族你我同行!

  3、倡勤儉剩宴不再,講節約光碟添彩。

  4、吃盡盤中每粒米,不負農民一年忙。)

  六、注意事項

  1、準備好上課所需物品,如,講課用的海報,ppt;

  2、活躍氣氛在交流與遊戲中教導小朋友光碟行動的必要性;

  3、時刻要保持小朋友的興趣,同時也要管好班裡的紀律。

  4、用微笑面對小朋友,用親切的語言教學,注意語言得當;

  5、結束後記得表揚小朋友:今天大家表現都不錯,我們重新找回對糧食的敬意,讓我們接力成為光碟一族,讓節約成為最普通的生活,大家要記住“拒絕剩宴,倡導光碟”。(剩宴指桌上杯盤狼藉,滿桌剩飯剩菜)

  節約糧食主題班會教案2

  教學目標:

  1、透過這次班會,讓學生知道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學習中增強愛惜糧食、節約糧食意識。

  2、培養學生物盡其用,不浪費糧食,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品質。

  教材分析

  重點:透過這次班會,讓學生反思自己對待糧食的態度,從中培養“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情操。

  難點:培養愛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揭示班會主題

  老師:同學們,你們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春天,自強自立,奮勇向前是你們前進的方向。但在我們的校園裡,在我們的身邊卻滋生出一種阻礙我們前進的不良現象,請看圖片:(課件出示學生浪費食物的圖片)

  老師:這種浪費現象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同學們的身上,甚至整個社會浪費糧食的現象都很嚴重。看到這被遺棄的盤中餐,你們想說些什麼?

  二、展開班會活動

  主持人: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雖然我們現在生活好了,但仍然不能丟掉這種美德。我們是幸福的一代,沒有經歷過那飢腸轆轆的年代,也沒有真切的體味過從播種到收穫的艱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農民伯伯是怎樣在田裡勞作的吧。

  播放課件:課件內容(農民伯伯春播、選種、浸種、耙地、保水、施肥、除草……烈日炎炎,汗水浸溼了衣背,太陽曬黑了皮膚,他們全然不顧,依然勞作不已。)

  主持人:看到了農民伯伯辛勤勞作你們想說些什麼呢?

  主持人:大家說得真好,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真可謂是“粒粒皆辛苦”呀。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就是丟棄了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主持人:這幾位同學的表演很精彩,也讓我們受到了要愛惜糧食的教育。我想採訪一下我們班上的'同學,你們以前有沒有浪費過糧食呢?以後會怎麼做?

  透過剛才的採訪,我知道我們班上的同學以前也有浪費糧食的不良行為,不過大家都表示以後改正,我聽了很高興!現在,大家一起來齊讀幾句關於勤儉節約的名言來警戒自己吧。

  (課件出示: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朱伯儒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每一食,便念稼檣之艱難;每一衣,則思紡績之辛苦。——吳兢)

  三、總結主題班會

  老師:同學們,老師現在很高興,因為我們師生共同經歷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同學們在愉悅的氛圍中,真正體會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了“愛惜糧食”的意義,更學會了如何去節約糧食。相信每位同學都有所收穫,有所感悟。同學們,請珍惜糧食吧!從我做起,從今天做起,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做一名愛惜糧食的小衛士!

  節約糧食主題班會教案3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針對不同的物件(農民、同伴)用不同的方式進行交談

  2、能傾聽他人的談話、理解他人的語意。

  3、學習用語言表達對農民秋收辛勤勞動的讚美和豐收的喜悅心情。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瞭解糧食的主要知識。

  物質準備:農民秋收活動的錄影,各種糧食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錄影。

  (1)提出問題,這是什麼季節?你在錄影中看到了什麼?

  (2)引導幼兒說說秋收的情景,想象農民豐收的喜悅心情。

  (3)引導幼兒發準"秋收""糧食""農民"等音。

  2、教師扮農民,讓幼兒向農民阿姨詢問糧食種植生長的有關問題。

  (1)引導幼兒用與同伴交談的不同方式與農民阿姨交談。

  (2)引導幼兒體會到農民耕種的辛苦。

  3、幼兒分組進行交流。

  (1)分組討論:你知道的糧食在哪些?糧食從哪裡來?農民是怎麼種糧食的,辛苦嗎?你是怎樣愛惜糧食的?

  (2)每組推選一名同伴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想法。

  4、討論:如何節約糧食?

  (1)引導幼兒嘗試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向同伴介紹如何節約糧食。

  (2)小結:小朋友吃的每一粒米飯,每一種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小朋友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不挑食,愛惜糧食。

  節約糧食主題班會教案4

  活動目標:

  1、知道糧食的來歷和愛惜糧食的道理。

  2、培養幼兒良好的幼兒園進餐禮儀。

  活動準備:

  提前熟悉故事《小豬請客》、熟悉音樂遊戲《我愛吃》

  基本過程:

  (一)匯入活動教師透過唐詩《憫農》引出愛惜糧食的主題。

  (二)關鍵步驟:

  1、介紹糧食的來歷:

  (1)提問:“你們知道糧食是怎樣來的嗎?”

  (2)結合《憫農》這首古詩,講解古詩大意,讓孩子知道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得之不易。

  古詩大意:“在夏天的中午,農民伯伯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在田裡給禾苗除草、鬆土。他們累得滿頭大汗,一滴滴汗水滴在泥土裡。可是,有誰知道這碗裡的米飯,每一粒都是農民伯伯辛苦勞動種出來的呢!”

  (3)和孩子一起探討糧食的來歷和為什麼要愛惜糧食。

  2、帶領幼兒大聲地、有韻律地朗誦古詩《憫農》

  (三)引歌套詞、古詩新唱活動延伸:

  1、講故事《小豬請客》

  透過故事《小豬請客》,教育幼兒怎樣愛惜糧食。

  2、音樂遊戲《我愛吃》

  組織幼兒做音樂遊戲《我愛吃》,加深幼兒對各種主食的熟悉和了解,激發幼兒的食慾,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3、開展“小小檢查員”活動邀請班上的幼兒輪流當“小小檢查員”。每餐之後檢查幼兒的餐具是否還有剩飯剩菜?督促幼兒愛惜糧食。

  節約糧食主題班會教案5

  一、活動設計背景。

  在幼兒用餐時發現幼兒不珍惜糧食,因此設計本課。

  二、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應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2、培養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3、教育幼兒學會尊重他人。

  4、瞭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5、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三、教學重點、難點。

  對古詩《鋤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夠背誦古詩。

  四、活動準備。

  配套的教學用書,圖片。

  五、活動過程。

  1、教師談話匯入新課。

  師:小朋友,米飯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資,所以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2、教師引導幼兒翻開幼兒用書第7頁,仔細觀察。

  師:快看,圖中的小朋友在幹什麼?他們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為什麼?

  3、教師鼓勵幼兒回答問題。

  4、教育總結幼兒回答,教育幼兒吃飯時應坐端正,不撒飯。

  5、教師朗讀古詩《鋤禾》,幼兒跟讀。

  師: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

  6、讓幼兒談談自己在今後吃飯時應該怎樣做。

  7、活動結束。教師再次強調要珍惜糧食。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在講解時不夠生動,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飯時的表現舉例來說明怎樣吃飯才是正確的課會更生動,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在課程要結束時讓幼兒談談自己在今後吃飯時應該怎樣做,對幼兒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節約糧食主題班會教案6

  活動目標

  1、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2、懂得要愛惜糧食。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PPT課件:

  (1)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兩位好朋友,想不想見見它們?

  歡迎它們和大家見面,出示水稻、小麥的圖片,我們請這兩位朋友給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紹。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們吃的白米飯是由我做成的。

  小麥: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小麥,白白的饅頭是用我做成的。

  小朋友,你們喜歡這兩位朋友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麼?糧食。

  2、糧食來之不易

  中班社會禮儀教案《愛惜糧食》含PPT課件

  (2)下面請小麥來和大家說一說。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嗎?(PPT出示麵包、包子、油餅、麵條、餃子、燒餅等食品的圖片。)這麼多的好吃的都是糧食做成的,糧食與我們的關係怎麼樣?

  (3)小結:為了種出一粒粒的糧食,農民們不怕風吹日曬雨淋,不怕勞累,灑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們所學的古詩《憫農》講的那樣,誰會背誦請舉手。

  3、怎樣愛惜糧食

  (1)請小朋友講一講你們是怎樣對待糧食的。

  (2)那我們以後應該怎麼對待糧食呢?

  活動反思

  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都非常優越,加之受社會上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等壞風氣的影響,在幼兒園裡幼兒挑食、剩飯的現象十分普遍。針對這種情況,設計這一主題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瞭解糧食來之不易,體驗成人勞動的艱辛,養成不挑食、不浪費、愛惜每一粒糧食的良好習慣。

  節約糧食主題班會教案7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2、透過活動引導幼兒知道愛惜糧食的重要性。

  活動重點:

  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活動準備:

  兔媽媽和寶寶、鼠媽媽和寶寶的圖片、碟片、圖片。

  活動過程:

  教師播放音樂,小朋友入場。

  1、匯入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看,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

  ①今天我給你們帶來幾個小朋友。

  ②你們看看這是誰

  ③今天小白兔一家和老鼠一家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故事,我們可要認真看仔細聽,待會兒老師可要提幾個問題的哦,到時看看誰說的又快又好。

  2、引入課題

  (1)教師播放碟片,幼兒欣賞故事。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瞭解故事內容,初步瞭解愛惜糧食的重要性。

  教師:

  ①故事裡都講了哪些小動物?

  ②小兔和媽媽是怎麼做的?

  ③小老鼠一家又是怎麼做的?

  ④為什麼小老鼠一家怎麼樣了?

  ⑤為什麼小老鼠一家會餓得路都走不動呢?

  ⑥那小朋友們是怎麼樣做的呢?

  (3)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說得非常好,我們要學習小白兔一家愛惜糧食,不要像小老鼠一家浪費糧食,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位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3、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注意觀察並進行比較對錯。

  ①咦!這位小朋友是在幹什麼呀?

  ②那邊的這個小朋友又幹什麼?

  ③你是怎麼做的?

  4、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說得非常好,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因為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換來的,如果浪費糧食,我們有可能會餓肚子。

  5、結束:播放兒歌《憫農》。

  節約糧食主題班會教案8

  活動目標

  瞭解農民的辛苦,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知道珍惜糧食,不浪費食物。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米飯”圖片;《我不浪費糧食》動畫影片;“不浪費食物”組圖。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米飯”,引導幼兒討論米飯的來源。

  這是什麼?米飯是用什麼做的?

  你知道大米是從哪裡來的嗎?

  播放動畫影片《我不浪費糧食》,引導幼兒感知大米的來之不易。

  熊貓奇奇和妙妙也想知道大米是怎麼來的,他們和小夥伴一起坐上巴士嘟嘟的飛碗來到了田野尋找大米的由來。

  大米是什麼加工而成的?

  稻穀是怎麼來的呢?

  小結:農民要經過翻地、播種、育苗、插秧等種下水稻,等待水稻長出金燦燦的稻穀,再進行收割、脫粒,最後把穀粒加工脫殼碾出大米。大米來之不易,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的,我們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不挑食,愛惜糧食。

  出示組圖“不浪費糧食”,引導幼兒瞭解珍惜糧食的方法。

  1、討論交流珍惜糧食的方法。

  糧食來之不易,我們都應該珍惜糧食,你知道哪些節約糧食的方法?

  2、出示組圖“不浪費糧食”,討論圖中的現象。

  這些行為對不對?應該怎麼做?

  小結:我們要懂得珍惜糧食,吃飯的時候雙手扶好碗,不掉米粒,吃多少盛多少,不隨意丟棄;去飯店用餐時點菜要適量,吃不完的菜可以打包,不能浪費糧食。

  活動延伸

  日常活動

  1、教師在用餐環節提醒幼兒不隨意倒飯菜,珍惜食物。

  2、在過渡環節可適當播放“寶寶巴士APP”中的“古詩國學”第一集《憫農》供幼兒欣賞,引導幼兒懂得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

  家園共育

  家長給幼兒樹立榜樣,幫助幼兒養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