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種子》(精選10篇)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種子》(精選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種子》,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種子》 篇1

  【活動目標】

  1、能根據種子的特點、顏色等特徵,用種子初步創作一幅貼上畫。

  2、能塗膠水、貼上,學會初步保持畫面的整潔性,提高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與耐心、毅力。

  3、能感受到利用自然材料創作的美感,體會美術活動的生命力與樂趣。

  4、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大量的、豐富的種子材料;各種種子貼上畫圖片。

  經驗準備:腦海裡有各種物品的形象,知道基本圖片的造型、顏色等,如花朵,屋子,小狗等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提問法匯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魔法盒,這個魔法盒子裡有一些很好玩的東西。大家可以來猜一猜這是什麼。

  二、教師出示魔法盒,魔法盒裡裝著各種種子。

  教師搖一搖,請小朋友聽一聽,再來摸一摸,猜一猜。然後請小朋友摸出種子,教師介紹各種種子的名稱、特點。

  三、教師提問孩子們,種子可以拿來幹什麼。

  隨後教師說“種子呀,不僅可以發芽,可以做菜,煮粥,還可以作畫呢!你們信不信?想不想看?”引起小朋友的熱情與好奇。

  四、教師出示圖片。

  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圖片上的種子畫是用什麼做的,是如何做的。

  五、教師請小朋友們一起來試一試。

  先請小朋友嘗試塗膠水。教師示範塗膠水。請小朋友們嘗試。

  六、塗完膠水後,進行“種子星空”環節,教師示範,將種子抓在手裡,輕輕地將種子灑在塗了膠水的紙上,讓小朋友感受到抓握的快感和貼上種子的自由。

  七、正式進入貼上環節。

  教師示範貼上的正確動作,提醒孩子易發生的錯誤。請小朋友們獨立或者合作,艙室完成一幅完整的種子貼上畫。教師逐個觀察與指導。

  八、貼上畫完成,教師請“大畫家”上臺展示,並且說出創作意圖。教師拍照留念與鼓勵。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種子》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物種的繁多。

  2、喜歡探索周圍事物和現象,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對勞動的興趣,學習簡單的勞動技能。

  活動過程

  1、尋找、選擇和確定要種的種子

  為了尋找種子,我鼓勵幼兒:“你覺得哪裡有種子就到哪裡去找一找。”為了幫助幼兒能夠找到種子,我們專門就活動的意圖、需要家長配合的地方以及配合的方法與家長進行了溝通。在家長的反饋中,天天的媽媽不無感慨地說:“當我帶孩子到超市後,他一直是那麼興致勃勃地在找,好不容易找到了,他瞪大眼睛,驚喜地說,媽媽。你快看,小種子就在這裡!這些豆子。我們還能吃呢。”田田尋找種子,是在植物園進行的。透過尋找,幼兒收集了大量的種子。我們選擇哪些小種子來進行種植呢?幼兒各抒己見,有的說要能開漂亮花朵的;有的說要能結出果實的;還有的說要像幼兒園裡的爬山虎一樣,能爬得高高的……最終我們確定了生活中比較常見、而且變化比較明顯、便於幼兒進行觀察的扁豆、絲瓜和牽牛花的種子。

  2、種植活動

  種植小種子,都需要些什麼材料呢?幼兒分組進行了討論。在小組的記錄表上可以看出,幼兒認為種植小種子需要水、鏟子、土、花盆、澆花的水壺、小水桶等。為了便於幼兒對小種子進行照料和觀察。我們決定把它們種在陽臺的花盆裡。怎麼把小種子種下去呢?幼兒在討論中達成了共識,認為種植的過程應該是:剷土一挖坑一撒種一澆水。第一組孩子們認為還要做好觀察的準備——準備“小種子”記錄本。

  種植活動開始了。幼兒還是以組為單位。有的負責撐住裝土的編織袋,有的負責用小鏟從袋中把土剷出,倒進花盆裡,有的負責把花盆中的土砸實一點兒。準備工作做好了,就差把小種子種下去了。孩子們在花盆的中間用手指挖一個小坑,小心翼翼地把小種子放進坑裡。然後再蓋上一些土。該澆水了,這下可出了問題,剛埋好的小種子被水一衝。又露了出來。孩子們爭論說。是把小種子埋得太淺了。找到了原因。孩子們又重新把小種子埋得深了一些,看到小種子沒有再露出來,這才鬆了一口氣。

  小種子種好了。要對它進行觀察。可看不到小種子怎麼辦?孩子們有的說:“用鏟子把土挖出來,或者把土倒出來就可以看見了。”有的說:“可以換成一個透明的花盆,這樣就能看見了。”經過討論,幼兒一致認為把土挖出來是不可行的,換成透明的花盆也會打擾剛種下去的小種子。大家決定找一些透明的花盆。再重新種下一些小種子。可大家一種才發現:種在透明的花盆裡。還是看不到小種子。見見說:“這個方法不行,玻璃是透明的。可土是黑色的,種子是淺顏色,它被土擋上了,還是看不見,這個方法失敗了。”多多也說:“種子的四面都是土,上下也是。就看不見了。”我問大家:“我們再想一想。有什麼好辦法可以不讓土擋住小種子?大家可以試一試。”聽了我的話。幼兒開始嘗試著將種子放置在花盆的不同位置並熱烈地討論著。桐桐說:“可以把種子往上放一點,想看。把土一撥開就能看見種子了。”大家都覺得這樣會傷害到小種子。見見提議說:“如果把小種子放到玻璃那兒,就是放在玻璃邊上,可能行。”於是,孩子們開始嘗試著把小種子往玻璃邊上挪。啊,終於看見了!幼兒高興地歡呼起來。真正體驗到了自己發現的樂趣。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種子》 篇3

  活動背景:

  幼兒園數學教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密切聯絡幼兒和生活,利用幼兒平常接觸到的、熟悉的事物來設計數學活動,是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幼兒思維具體形象性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

  操作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基本方法,我們投放幼兒自己收集、非常熟悉的大小不一的種子材料,創設問題情景,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操作、思考、探索。透過種子排隊、球排隊、遊戲“走鋼絲”,三個層層遞進的環節,感知物體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一種互逆關係。本次活動,發展了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了幼兒的學習習慣。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將收集的種子進行分類、排列,並做記錄。

  2、積極探索,分析討論,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二、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種子(蠶豆、黃豆、赤豆各十顆)

  2、紙板人手一張

  3、乒乓球、海洋球各一個。

  三、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看看桌子上有什麼?”(蠶豆、黃豆、赤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麼?”(種子)

  2、第一次探索活動: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不一樣。

  (1)講解操作要領.

  “現在請你們做件事,給這些種子分分家(出示圖一)

  “請你們猜猜第一條線上排什麼?為什麼?”(紅豆,因為有紅豆標記)

  “第二、第三條線呢?”(黃豆、蠶豆)

  “排的時候要從紅線開始,一個靠著一個,讓它們站在線上。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數一數,把數字記到後面的格子中。

  (2)幼兒操作,用種子在紙板上排隊。

  (3)請幼兒講述排列結果。

  “紅豆有幾顆?”(十顆)“黃豆有幾顆?”(十顆)“蠶豆呢?”(十顆)“它們都是十顆啊?那它們排的隊伍一樣長嗎?”(不一樣)

  (4)討論:為什麼都是十顆,隊伍不一樣長呢?(因為紅豆小,所以排得最短。因為蠶豆大,所以排得最長。因為黃豆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隊伍不長也不短)。

  (5)小結:相同數量的種子,顆粒越小,排列越短,顆粒越大,排列越長。

  3、第二次探索活動:感知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相同時,數量不同。

  (1)請幼兒把紙板翻過來,觀察另一面。

  “看看紙板上有什麼?”(種子標記、線)“這三條線怎麼樣?”(一樣長)

  (2)設疑、引導幼兒思考

  “如果在這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隊,想想它們用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A:一樣,B、不一樣)

  (3)交待探索要求,幼兒操作。

  “請你們用不同的種子分別在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列,看看它們用的數量到底會不會一樣多呢?”

  (4)講述操作結果。

  (不一樣多,紅豆用得最多,蠶豆最少)

  (5)討論“為什麼排一樣長的隊伍時,紅豆用得最多,蠶豆用得最少呢?”

  (6)小結:隊伍一樣長時,小種子用得多,大種子用得少。

  4、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感知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1)出示海洋球、乒乓球,提問:

  “如果用相同數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隊,誰的隊伍長,誰的隊伍短,為什麼?”(乒乓球小,排的隊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隊伍長)。

  “讓它們排一樣長的隊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誰用得多?為什麼?”(隊伍一樣長時,大的海洋球用得少;小的乒乓球用得多)。

  (2)遊戲:走鋼絲。

  “請小朋友找你的爸爸、媽媽一起來做走鋼絲的遊戲。自己找一段距離,從起點線處腳跟對腳尖走到終點線,數數你用了幾步?你的爸爸媽媽用了幾步?”

  “想一想,為什麼爸爸媽媽用的步子少,你們用的多呢?”

  教學反思

  《種子排隊》是中班主題活動“大自然的語言”中的一節科學課,這也是我們中班組內的一節公共課。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透過自己動手操作來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很大的發揮。

  活動一開始,我就與孩子們一同認識了“紅豆、黃豆、蠶豆”這三種豆。然後引出下文進行第一次操作,給三種種子進行排隊。在這個環節裡我以“一個挨著一個”的方式要求孩子進行排隊,排除了幼兒不規則排列給比較歸納形成正確概念所帶來的干擾因素,有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探索習慣。在操作中我把線條分別用紅色點、黃色點和綠色點不同的記號來表示。我還選擇了兩人合作的方式進行,一人“排隊”,一人記錄這樣的方式增進了孩子相互間的合作意識。在操作活動中,大多數幼兒能夠按照要求進行排隊操作並且孩子們還能用自己的語言來解釋他們的發現,當我問起幼兒:“每一對的長短都一樣長嗎?”幼兒馬上積極的回答:“不一樣長。”

  然後請孩子們一起數一數分別都有幾顆,孩子們都說是10顆,我又問:“為什麼都是10顆,隊伍卻不一樣長呢?”思媛說:“因為蠶豆扁扁的要大,所以它們的隊伍就排得最長。”東東說:“黃豆圓圓的小,所以它們排得短了。”佳耀接著說:“紅豆最小,所以排得最短了。”孩子們透過自己操作,更直觀的發現了三種種子的不同,美中不足的是由於我在操作時沒有交代清楚操作要求,記錄數字的孩子有的記錄在種子排列的右邊,有的記錄在最下面,看上去有點凌亂。所以在第二次操作記錄時我特別強調了這一點,要求幼兒統一記錄在右邊,可是新的問題在第二次操作時又出現了,對於材料的準備和設計表上線條的長短我欠缺考慮,使操作時出現了失誤,無法進行正確操作,這是一個我不應該犯的錯誤,另外對於科學活動來講,小結也是必不可少的,兩次的操作到最後再進行總結性小結的話,我想幼兒對於物體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這一知識點掌握的會更好。

  整個活動中在操作材料準備上也有待更加具體,由於種子非常的容易滾動,很多孩子排了半天也沒排好,花費了不少時間,就連集體討論時還在“鍥而不捨”地排著,影響了活動的效果,我想可以在白紙上黏貼雙面膠或是利用KT板,上面壓上幾道凹槽來讓孩子們在上面給種子排隊,這樣幼兒的操作及老師的點評都會更方便。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種子》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數字、符號記錄種子排列的結果。

  2、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重難點:

  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種子(蠶豆、黃豆、紅豆各十顆)。

  2、排列卡兩張

  活動過程:

  一、種子分類。

  1、“看看桌子上有什麼?”(蠶豆、黃豆、赤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麼?”(種子)

  2、請幼兒將蠶豆、黃豆、紅豆分類,感知並交流每種種子的數量。

  3、討論:在一張紙上要同時記錄三種種子的數量,怎樣記才清楚?

  4、請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並交流。

  二、種子排隊。

  1、請幼兒將三種不同的種子在排列卡上排排隊,要求一個挨一個排列整齊。

  2、請幼兒講述排列結果。

  3、討論:為什麼蠶豆排的最長,紅豆最短呢?

  4、記錄排列的結果。

  三、猜測並實踐。

  1、幼兒人手一張紙,紙上畫有間隔數釐米的三條平行線,三條線的起點和終點一直。請幼兒猜測:把三種種子分別放在線上一個挨一個地排隊(都從起點開始排),哪一種種子的隊伍最長?哪一種種子的隊伍最短?為什麼?

  2、幼兒自己嘗試。

  3、交流自己的發現並說出原因,感受物體的大小與“隊伍”長短的關係。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種子》 篇5

  一、活動目標

  (一)透過觀察植物的生長,進一步瞭解種子成長的過程。

  (二)體驗科學活動的樂趣,對種子成長繼續保持探索興趣。

  二、活動重難點

  (一)重點:瞭解種子成長的過程。

  (二)難點:按照種子成長的過程進行排序。

  三、活動準備

  (一)事先組織過幼兒進行種植活動,幼兒已有照顧、觀察種子的經驗。

  (二)每一組準備一盆水培的豆芽菜,最好能看到根、芽和葉子。

  (三)種子成長的影片。

  (四)圖卡《種子成長的秘密》。

  (五)幼兒用書第2冊第14~15頁。

  (六)掛圖(《種子的秘密》)。

  四、活動過程

  (一)你是我的小寶貝。

  1.介紹自己的種植盆。

  師:前段時間每位小朋友都有了自己的種子寶貝,並把它種在了盆子裡,天天照顧它。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可愛的小芽兒吧。

  師:請介紹一下你盆子裡種的是什麼。它現在長得怎麼樣?

  2.交流自己的記錄表。

  師:我們在照顧種子的時候,都很認真地觀察了種子成長的過程,還有的小朋友把種子的成長記錄了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師:請記錄的小朋友來講一講你記錄的是什麼。

  (二)我的寶貝在長大。

  1.為種子成長排排隊。

  師:我們都知道小種子要成長,需要一個過程。那麼,它是先長什麼,後長什麼的呢?你們在照顧它的時候觀察到了嗎?

  師: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小種子成長的圖片,請你按種子成長的先後順序為它們排排隊。

  師:播種、長根、發芽、長葉、開花、結果,你排對了嗎?

  師:老師這裡有一盆水培的豆芽菜,我們來找一找豆芽菜的根、芽和葉子在哪裡。

  師:觀察一下,你的種子現在已經長出了什麼?它還會發生什麼變化?

  2.觀看種子成長影片。

  師:小種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誰的幫助?

  師:你在平時是怎樣幫助和照顧小種子的?

  師:你還知道其他種子寶貝是怎樣發芽和成長的嗎?

  五、活動延伸

  (一)繼續觀察、記錄種子的成長。

  (二)把成長過程圖貼在主題牆上展示。

  (三)使用幼兒用書第14~15頁,給種子的成長過程排排隊。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種子》 篇6

  一、活動目標:

  1、透過秋遊觀察,教幼兒用種子進行鑲嵌畫,表現出自己看到的印象最深的物體形象。

  2、發現自然材料美,體驗成功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不同種類的種子,如黃豆、芝麻、黑豆等。

  2、教幼兒課前學習繪畫奶牛、樹葉、菊花等。

  3、操作紙、漿糊、勾線筆、棉籤、抹布。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種子盒,匯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搖盒子,幼兒根據聲音,猜測盒子裡是什麼?(棋子,種子等)。

  2、小朋友想想看種子可以做什麼呢?

  師小結:小朋友剛才說了種子可以種,做粥等等,今天老師用種子做一個樣特別的東西,你們喊1-2-3把它請出來,好不好?

  (二)出示範畫,引導幼兒觀察,討論作畫步驟。

  1、小朋友,請你們仔細觀察,看看這幅圖和平時看到的有什麼不一樣呢?(平時用蠟筆塗顏色,這幅圖上鑲嵌著各種各樣的種子。)

  2、小朋友再來找找看,老師貼上去的種子有什麼規律呢?(相鄰的部位貼得顏色不一樣。)

  3、小朋友剛才仔細地觀察了老現的圖畫,你們覺得漂亮不漂亮呀?那今天請你們也做一幅畫,用種子把它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4、小朋友用勾線筆把你想畫的東西畫好,因為這次要用種子來打扮你的畫,所以小朋友畫得時候要比平時畫得大一點,這樣種子才能貼上去。畫好後,可以按照先貼外面的輪廓,再貼裡面部位的順序,用棉籤均勻地塗上漿湖,然後放上你要貼的種子,用小手輕輕一按,種子就貼上去了,我們用同樣的方法把其它的部位也貼上各種各樣的種子,這樣我們的畫就變得更漂亮了。(師邊講邊示範)

  (三)師交帶要求,幼兒操作,師指導。

  現在請小朋友想一想秋遊時,你看到的印象最深的一樣東西是什麼,有的小朋友看到的是秋天的落葉,有的小朋友看到的是奶牛等,今天請你們把它畫下來,然後用桌上的`種子把它打扮得既乾淨又漂亮。

  注意:

  1、畫圖時要畫得大一點。

  2、塗漿糊時要塗得均勻一點,不能塗得太多。

  3、取種子時要相互謙讓。

  4、保持畫面乾淨。操作完後把棉籤放在空盒子裡,把漿糊的蓋子蓋好。

  現在請小朋友想想自己看到的印象最深的一樣東西是麼,想好後就把它畫出來。

  四、點評。

  選2-3幅畫點評:

  1、請幼兒介紹自己看到的印象最深的東西。

  2、構圖大小是否合理。

  3、畫面是否乾淨。

  4、是否表現出了物體形象。

  五、結束活動。

  請做好的小朋友把你的畫累累地放在後面的科學區時,讓老師和其他同伴一起欣賞,並認識你所用的種子。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種子》 篇7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瞭解種子的不同傳播方式,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2、能與同伴共同探究,用適當的方式和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

  3、感受自然界的神奇,喜愛大自然,產生繼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發展幼兒的科學認知力。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認識各種種子,實地觀察體驗,事先收集

  我請家長和幼兒一起蒐集關於種子的各種圖片和資料帶領幼兒到野外實地觀察體驗,收集種子,豐富幼兒的前期經驗。

  2、實物準備:蒼耳,蒲公英,蓮蓬,水盆,放大鏡

  3、課件準備

  【活動過程】

  1、兒歌匯入,激發興趣

  活動開始,以《蒲公英》這首兒歌匯入,歌詞和優美的背景都是很好的切入點,同時聲像結合也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開始活動。教師引導,小朋友們,請你輕輕地拿起桌上的蒲公英,仔細觀察,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蒲公英吧。

  2、蒲公英種子的傳播方式

  ①外形:觀察蒲公英的外形,蒲公英是什麼樣子的?目的是讓幼兒對蒲公英有一個整體的感知,然後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②風力與遠近:做實驗,請一部分小朋友靜靜地拿好蒲公英,另一部分小朋友充當風的角色,分兩次吹動蒲公英,第一次吹的時候,用力小一點,第二次吹的時候,用力使勁大一點,讓幼兒觀察蒲公英兩次飄落的位置,在遠近上的差別。教師在充分引導觀察的基礎上,進行總結:風越小,種子飛的越近。風越大,種子飛的越遠。幼兒在實驗中,形象的感知了蒲公英的種子是靠風傳播的,並且傳播的遠近與風力有關。

  ③種子特點:取一粒種子觀察,根據幼兒對種子已有的認識合作討論:蒲公英的種子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讓他可以隨風飄揚?比較交流,最後教師啟迪,幫助幼兒聯想種子靠風傳播需要的條件。

  3、蒼耳的傳播方式

  ①蒼耳的形態: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基礎,為幼兒分發一些蒼耳種子實物,讓幼兒用眼睛看,用手摸去感知蒼耳,教師提問,當你摸蒼耳時有什麼感覺?讓幼兒大膽發言,對觸覺有一定感知。

  ②蒼耳的刺:用放大鏡仔細觀察蒼耳。放大鏡裡蒼耳的刺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主動交流,對蒼耳的形態能做總結性的描述。請小朋友利用剛才幼兒觀察蒼耳的相關經驗,討論為什麼蒼耳能緊緊抓住動物的毛:蒼耳的刺像彎彎的小鉤子一樣緊緊抓在動物的毛上。以此為基礎,思維拓展,種子依靠動物傳播需要的條件。

  4、蓮子的傳播方式

  ①漂浮的蓮蓬:教師設疑:你見過蓮蓬嗎,它生活在什麼地方?啟發幼兒回憶已有的生活經驗。由小朋友動手,將蓮蓬放到水盆裡,進行觀察和操作,教師設定障礙:你能讓蓮蓬沉到水底嗎?在試驗中得出結論:蓮蓬是漂浮在水中的。

  ②蓮子的傳播:教師與幼兒一同想象蓮子在水中漂啊漂,漂到到哪裡就在那裡安家。教師應鼓勵幼兒大膽發言,積極與其他小朋友合作交流。最後啟發幼兒思索:還有哪些生長在水中或水邊,植物的種子靠水傳播。可以出示課件,也可以根據幼兒經驗幫助幼兒提取知識。

  5、經驗昇華

  《蒲公英的種子》這首兒童詩主題單純,內容淺顯易懂,語言凝練,節奏明快,讀來朗朗上口,不僅可以豐富幼兒關於種子傳播途徑的知識,而且使幼兒的心靈和情感受到良好的薰陶,更重要的是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種子》 篇8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將收集的種子分類,排列,並做記錄。

  2.積極探索,分析討論,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二)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種子(蠶豆、黃豆、紅豆各十顆)。

  2.紙板。

  3.海洋球、乒乓球各一個。

  (三)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師:看看桌上有什麼?幼:蠶豆、黃豆、紅豆。師: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麼?幼:種子。

  2.第一次探索活動: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不一樣。

  (1)講解操作要領。師:現在請你們做件事,給這些種子分分家(出示圖一)。請你們猜猜第一條線上排什麼?為什麼?幼:紅豆,因為有紅豆標記。師:那第二、第三條線呢?幼:黃豆、蠶豆。師:排隊的時候要從紅線開始,一個靠著一個,讓它們站在線上。三個全排完了,不要收,數一數,把數字記到後面的格子中。

  (2)幼兒操作,用種子在紙板上排隊。

  (3)請幼兒講述排列結果。師:紅豆有幾顆?(幼:十顆),黃豆有幾顆?(幼:十顆),蠶豆呢?(幼:十顆)它們都是十顆啊?那它們排的隊伍一樣長嗎?(幼:不一樣)

  (4)討論為什麼都是十顆,隊伍不一樣長呢?幼兒A:因為紅豆小,所以排得最短。幼B:因為蠶豆大,所以排得最長。

  幼C:因為黃豆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隊伍不長也不短。

  (5)師:相同數量的種子,顆粒越小,排列越短,顆粒越大,

  排列越長。

  3.第二次探索活動:感知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相同時,數量不同。

  (1)請幼兒把紙板翻過來,觀察另一面。師:看看紙板上有什麼?幼:種子標記,線。師:這三條線怎麼樣?幼:一樣長。

  (2)設疑、引導幼兒思考。師:如果在這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隊,想想,它們用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幼A:一樣,幼

  B:不一樣。

  (4)交代探索要求,幼兒操作。師:請你們用不同的種子分別

  (5)在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列,看看它們用的數量到底會不

  會一樣多呢?

  (6)講述操作結果。幼A:不一樣多。幼B:紅豆用得最多,

  (7)蠶豆最少。

  (8)討論“為什麼排一樣長的隊伍時,紅豆用得最多,蠶豆用得最少呢?”

  (9)小結:隊伍一樣長時,小種子用得多,大種子用得少。

  4.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感知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1)師手拿海洋球、乒乓球。

  提問a:如果用相同數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隊,誰的隊伍長,誰的隊伍短,為什麼?幼:乒乓球小,排的隊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隊伍長。

  提問b:讓它們排一樣長的隊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誰用得多?為什麼?幼:隊伍一樣長時,大的海洋球用得少;小的乒乓球用得多。

  (2)遊戲:過小橋。師:老師和幼兒一起走獨木橋從起點處腳跟

  (3)對腳尖走到終點線,數數你用了幾步?(師生遊戲)師:

  為什麼老師用的步子小,你們用的多呢?(老師腳大,用

  的步子少;幼兒腳小,用的步子多)

  (四)遊戲結束

  師:小朋友們今天學得都很認真,也很愛動腦筋,現在我們一起去完過小橋的遊戲吧!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種子》 篇9

  活動目標:

  1、瞭解幾種常見的種子傳播方式。

  2、初步瞭解種子的外部形態特徵與其傳播方式的關係。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帶毛的、長刺的、帶鉤的種子圖片。

  2、PPT課件。

  3、蒲公英、蓮子、蒼耳、鳳仙花種子圖片。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孩子們,你們都出去旅行過嗎?到過哪裡?用什麼方法去旅行的?孩子們討論。

  2、今天老師我請來了幾位特殊的朋友,也想去旅行,但是他們沒有手、沒有腳,怎麼去旅行呢?你們願意幫助它們嗎?

  3、PPT出示蒲公英、蒼耳、蓮子、鳳仙花的圖片,讓幼兒逐一認識,並與他們打招呼。

  4、小結:蒲公英、蒼耳、蓮子、鳳仙花,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植物的種子,這些種子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有的毛茸茸的,有的是滑溜溜的、有的還帶鉤長刺呢。

  這些種子剛才聽了小朋友們都去旅行過,也迫不及待的要去旅行了,但它們沒有手沒有腳,怎樣才能去旅行呢?想不想知道?

  5、要想知道他們是怎樣旅行的,下面你們就認真聽、認真看,看完後就會得到答案的,一會兒還要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看誰打的最棒,好不好?藉助PPT課件講解種子旅行。然後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6、提問:為什麼蒲公英的種子會隨風旅行?

  小結:因為蒲公英的種子很輕,而且有絨毛,像一把小傘,所以風能幫助他傳播種子。

  7、蒼耳是什麼樣子的?他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小結:蒼耳渾身長刺,容易粘到動物和人身上,動物和人走到哪兒,就把他帶到哪兒去旅行。

  8、蓮子是怎樣傳播的?為什麼會隨著水流去旅行?

  小結:蓮子是長在蓮蓬裡,它生活在水上面,成熟後就會落到水裡順水流到遠方去了。

  9、鳳仙花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小結:鳳仙花是靠種子成熟後果殼裂開,透過自身彈力把種子彈出去旅行的,還有許多植物也是靠自己來傳播的,如:黃豆、紅豆、綠豆等。

  10、這些植物的傳播方式真是獨特,誰來用動作表演一下。

  最後小結:大自然的植物真是奇妙,原來有這麼多的種子都有他們的好朋友來幫忙傳播的,當然也有靠自己的力量傳播的。在我們的周圍還有許多植物的奧妙沒有被發現呢,他們呀都等著小朋友們去用心去觀察、去發現,現在呀你們好好的學習,等你們長大了就會發現他們的奧妙了。

  現在聽我的口令,在這些種子中,你最喜歡哪種種子的傳播方式,就站在那種種子的一排裡,排好隊,我們表演一下他們的傳播方式好不好?

  活動反思:

  植物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貼近生活,對植物奧秘的探索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在奇妙的植物王國中,蘊含著許多的奧秘,其中種子的傳播就是其中的一種。在幼兒知識經驗中,對種子的傳播只是感性的、模糊的記憶,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漫天飛舞的柳絮,隨風飄揚的蒲公英,這些都是孩子們親身經歷、接觸到的,但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概念:其實這些現象就是植物在傳播種子。本次活動的目的就是認識並瞭解植物的種子及其傳播方式,建構孩子的知識結構,拓展他們的視野。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種子》 篇10

  活動目標:

  1、能大膽表述種子的特徵及用途。

  2、能利用種子的不同顏色,大膽表現用種子貼作品。

  3、體驗貼上種子的快樂。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每張桌子放置黃豆、綠豆、赤豆各一種的盤子。橡皮泥人手一份。用各種種子貼的範畫。

  活動過程:

  一、出示作品,引起幼兒興趣:教師出示已壓貼好的豆貼作品,如小魚,小鳥,小花。

  提問:小朋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好看的東西?呀,這些美麗的圖畫是用什麼做成的呀?豆豆真神奇,還能貼出小鳥,小魚呢!

  二、教師示範操作:把橡皮泥寶寶搓成一個大湯圓,壓壓扁,儘可能壓的又大又扁,這樣我們的豆寶寶就可以漂亮地排列在泥寶寶身上了。(邊說邊引導幼兒跟隨老師一起揉搓)

  (1)教師:我們來貼個小太陽吧,太陽是什麼形狀的?把豆寶寶圍成一圈,小太陽周圍是什麼(光芒),還有五顏六色的七彩光!

  (2)教師:小太陽完成了,可愛嗎?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到了什麼好玩的東西,也請你動動小手把它貼出來吧!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在揉搓壓平的基礎上貼畫。

  四、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排隊逐個欣賞點評小朋友的作品,表揚完成的好的幼兒,並放到展覽區展覽。

  活動反思:

  在這節課中也有幾點不足之處,需要在以後的課程中多加註意,如:貼上時不均勻、牢固性不強、還有構圖過大或過小的現象,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會多讓孩子利用身邊的物品進行各項活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