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海底世界》教案彙編十篇

精選《海底世界》教案彙編十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海底世界》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海底世界》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自然,引起探索自然界奧秘的興趣,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五冊《海底世界》教案3。

  2.透過對本課重點段的教學,進行句與句之間聯絡的訓練。

  3.學會本課生字、詞,讀準多音字“參”,會用“普通”和“物產豐富”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了解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

  2.指導學生理解3、4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的聯絡。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透過查字典自學生字、詞,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同學們,你到過海邊嗎?你看見過大海嗎?大海一望無際,大海波瀾壯闊。這一切都令人感到神奇,感到壯觀,你可曾想過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呢?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去海底旅行,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海底世界的奧秘吧!

  (二)教師範讀課文。(配樂),學生邊聽邊想海底世界的樣子。

  (三)學生聽讀後簡述海底世界的樣子。

  (四)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標畫出文中生字,並透過查字典自學生字、詞。

  可讓學生採用填表法按要求進行自學。

  例:

  (五)檢查自學。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糾正讀音。

  2.提醒學生注意特殊韻母或整體認讀音節的發音。

  例:“卻”:qu8韻母中“{e”中的“{”上面的兩個點去掉了,這是因為{見到j、q、x後要脫帽行禮,萬不可寫成q{e。

  “私”s9和“異”y@是整體認讀音節。

  3.提示學生注意多音字的用法,可採用多音字組詞的方法,作鞏固練習。

  4.指名分析字形結構。

  “卻”是左右結構,右半部是“卩”,不要寫成“阝”。

  “異”是上下結構,上半部是“巳”,不要寫成“己”。

  5.可採用形近同音字組詞的方式作鞏固練習。

  私( ) 兔( ) 煤( )

  和( ) 免( ) 謀( )

  肌( ) 異( ) 峽( )

  飢( ) 導( ) 狹( )

  (六)讓學生輕聲讀課文,找出不懂的詞語質疑,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五冊《海底世界》教案3》。

  1.比較近義詞,理解詞義。

  奇異——特別,與“平常”不同,與“奇怪”意思相近。但“奇異”多用來形容景色,而“奇怪”可以形容人、事、景物,應用範圍廣。

  蘊藏——與“儲藏”的意思相近。用在潛藏而未顯露或等待開發的地方。

  普通——平常的、一般的。

  2.聯絡上下文理解詞義。

  竊竊私語——原指人們偷偷地小聲說話。本課是把海底動物發出的聲音比作人在“竊竊私語”,顯得很生動。

  物產豐富——物產:天然出產的和人工製造的物品。豐富:(物質財富、學識經驗)種類多或數量大。即:天然出產和人工製造的物品種類繁多,數量大。

  (七)再次讓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八)作業。

  1.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背誦第3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透過教學,讓學生了解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從而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界奧秘的興趣。

  (二)透過課文3、4自然段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絡。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瞭解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

  (二)指導學生讀懂3、4自然段,弄清句與句之間的聯絡。

  三、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1.讓學生看錄相。

  2.說說你看到的大海深處是什麼樣兒的?

  (二)抓重點句,瞭解特點。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2.讓學生思考,文中哪句話概括介紹了海底世界的特點?

  3.指讀有關句子:

  “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4.這句話著重介紹了海底哪些方面的特點?

  (兩方面特點: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

  (三)粗讀課文,理清思路。

  1.學生自讀課文,並根據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在文中找出相應的段落。

  2.指名回答,課堂討論。

  透過討論讓學生弄清文中2、3自然段側重講海底世界景色奇異。4、5、6自然段側重講海底物產豐富。

  3.引導學生回顧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

  (1)思——問題。

  (2)畫——重點句。

  (3)找——重點詞語。

  (4)說——自己對內容的理解、感受。

  (四)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2、3自然段,理解海底景色奇異。

  (1)指讀第2自然段。思考:海底有風浪嗎?有光嗎?

  (2)指名回答後,出示重點句。

  “海面上波濤澎湃的時候,海底依然很寧靜。”

  (3)課堂討論:“依然”是什麼意思?讓學生將句中“依然”換成一個與它意思相近的詞,使句子意思不變。

  “依然”指依照原來的樣子。經過討論,句中“依然”一詞,可換成與它相近的“仍然”,句義不變。用這樣近義詞替換的方式,讓學生從中理解大海很深很深、當海面波濤澎湃的時候,海底卻同原來一樣寧靜。

  (4)海底有光嗎?回答這一問題時教師讀有關句子,讓學生從中找出重點詞“卻”,然後展開討論:“卻”在這句話中起什麼作用?

  經過討論讓學生明白“卻”在句中有轉折連線的作用,說明黑中有亮。

  2.學習第3自然段。

  讓學生運用學習一段話的方法,學習這一段。

  (1)思。想一想這段話有幾句?每句話是什麼意思?句與句之間是怎樣聯絡起來的?

  (2)指讀句子,並分

《海底世界》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按照物品的種類進行分類,用數字、符號記錄分類結果。

  2、複習鞏固對5以內數的認識。

  3、培養幼兒操作興趣,能用語言表達操作情況,促進語言與思維同步發展;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引導幼兒學習用分類計數的方法記錄海底動物的數量。

  正確計數分類結果,並用標記方法記錄分類計數結果。

  活動準備:

  海底世界背景圖2張、9張統計表、小海螺圖片、8組幼兒操作材料、1~5的數字卡片。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觀察法、分類操作法。

  活動過程:

  一、律動遊戲,複習5以內的數。

  1、師幼互動遊戲《一隻小雞》。

  2、提出:律動裡出現了那幾個數字?

  3、出示數字寶寶,幼兒根據數字做拍手遊戲。

  二、創設情境“海底探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1、今天呀,老師要帶小朋友去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那裡生活著許許多多的動物,你們想知道是什麼地方嗎?

  2、出示“海底世界”背景圖,請幼兒觀察。

  提出問題:猜一猜,我們這是到了那裡?(幼兒:水裡、河裡、海里……)

  3、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這裡就是傳說中的“海底世界”,你們知道在海底生活著那些生物嗎?(幼兒:小魚、鯊魚、海龜、海馬、章魚……)是呀!海底有許多我們認識還有不認識的生物。咦,他們這會兒都到哪裡去了呢?

  三、感知動物數量,學習用分類計數的方法記錄動物的數量。

  1、教師將章魚、水母和小魚的圖片一一貼到“海底世界”的背景圖上。

  2、提出問題:誰能看出在海底一共有幾種不同的動物,它們分別是什麼?(幼兒:有三種:章魚、水母、小魚。)

  3、引入:今天呀,海底將要舉行一場運動會,想請隊員最多的一組動物當裁判,到底哪一組的隊員最多呢,還得請小朋友來幫幫忙,小朋友們願意嗎?讓我們熱烈歡迎第一支代表隊—章魚代表隊。

  4、請小朋友數數看,章魚代表隊一共有幾名隊員?應該用數字幾來表示?請幼兒找出數字“3”並貼在章魚圖片的下方。

  5、教師啟發幼兒用同樣的方法感知記錄水母和小魚的數量。

  四、瞭解分類計數的意義。

  師:小朋友剛才為每一個代表隊進行了數量統計,這個計數方法就叫分類計數,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哪支代表隊可以當裁判,為什麼?(小魚代表隊,他們的數量最多,是5條。)小朋友真能幹,幫他們選出了裁判,為了表示感謝,他們決定將小海螺當禮物送給你們,想要幾個就伸出幾根手指吧。

  五、實踐運用。

  1、情景拓展。

  引入:海底動物為了表示感謝,還特意給我們中一班的小朋友送來了邀請函,請中一班的小朋友去觀看他們的比賽,誰想來報名參加?

  提出:老師想把上來的這些幼兒分成兩組,可以怎樣分呢?誰幫老師出出主意?

  孩子們各自表述自己的想法。

  那麼,什麼方法能最快的將他們分成兩組呢?(男孩子、女孩子)那我們就動起來吧。(抽幼兒上前分一分。)小朋友們分得真迅速,那小男生、小女生各有多少?

  2、幼兒操作,鞏固分類計數。

  將幼兒分成8組,給每組幼兒分發操作材料,要求每組幼兒分工合作完成。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輔導。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分類計數,就是先將不同的種類的物品分類後再統計其數量,這種方法在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用到。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旨在引導幼兒學習用分類計數的方法記錄海底動物的數量;能正確計數分類結果,並用標記方法記錄分類計數結果。整個活動分為三部分。

  第一個環節:律動遊戲,複習5以內的數,為分類計數打好基礎。

  第二個環節:創設情境“海底探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感知動物數量,學習用分類計數的方法記錄動物的數量;瞭解分類計數的意義。

  第三個環節:實踐運用,透過情景拓展讓幼兒上前將前面來的幼兒分成兩組,並統計其數量;幼兒分組合作操作,藉助老師的提示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分類計數,從而鞏固所學知識。

  上完這節課後,我感覺不是很理想,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改進。

  1、活動時間過長,究其原因是在第一個環節中複習鞏固5以內的數耗時太長,以至於幼兒後來的分類計數操作練習,教師的個別輔導沒能跟到位,沒有對幼兒的操作效果進行評價,以至於草草結束,幼兒的動手能力沒能很好的得以展示。今後在教案設計和教學活動中,要充分考慮好時間上的搭配。

  2、在教學分類計數這一環節中,數量統計的方法過於單一,只是引導幼兒用數字統計物體的數量,但是寫數對於中班幼兒有一定的困難,這一技能要求有些高;課後我想如果讓幼兒用畫圓點、畫圈的方式、找數字寶寶進行貼上或讓幼兒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數量統計,這樣也許效果要好,還照顧到不同程度的幼兒。

《海底世界》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認讀本課的16個生字,理解“依然、是否、竊竊私語、免費、長途旅行、稀有金屬、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海底世界是一個怎麼樣的地方,激發熱愛自然,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瞭解海底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的特點。

  教具準備:

  1、CAI課件、多媒體電腦。

  2、展牌:光、聲音、動物、植物、礦物

  3、頭飾:海參、梭子魚、烏賊、章魚、貝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見過)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所看到的大海嗎?

  2、(放錄影)你們看,這就是大海!那碧藍的海水一望無際,海浪激起的泡沫就象一堆堆白雪,多美呀!那大海深處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3、(放錄影)欣賞海底世界。

  4、看完錄相,你們想說些什麼?

  5、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神奇的海底世界吧!(板書:海底世界)提醒“底”字下面有個點。請大家齊讀題。

  二、初讀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老師巡視觀察)

  2、(出示課件)這些字你們會認嗎?誰來試一試?其它的呢?現在讓我們一起藉助拼音讀一讀.

  3、默讀課文,找一找,想一想哪句話回答了第一自然段的問題?(板書:景色奇異、物產豐富)提醒“異”的書寫。

  4、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讓更多的人來了解這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呢?(想)我提議,咱們來開一個有關“海底世界”的新聞釋出會吧!

  三、精讀課文

  1、創設情境:在開新聞釋出會之前,我們要做些什麼準備工作呢?(收集資料)對,現在我就是船長,你們是潛水員,快快潛入課文中的海底世界吧,看看你們能發現些什麼,發現了情況立即向我報告。(總結併發牌子:光、聲音、動物、植物、礦物)

  2、潛水員們,你們的發現可真不少!在這些發現中,你最感興趣的是什麼?還有誰和他一樣也對這感興趣?呆會兒就請你做小組長帶領你的夥伴坐在這一起來探究你們的發現。你對什麼最感興趣呢?(引導分組)

  3、明確要求:下面就請大家在組長的帶領下讀懂課文,討論疑難問題,準備好本組的釋出內容,並回答記者們的提問。(老師引導各小組採用不同的形式來發布本組的內容)

  4、主持人:我宣佈海底世界新聞釋出會現在開始!請各小組按照課文描寫的順序上臺釋出。提醒臺下的同學:現在你們就是記者,注意認真聽,聽完這組的新聞釋出後,你們可以圍繞課文內容提出相關問題。準備好了嗎?

  5、開始新聞釋出:

  (1)光:

  A、組長:我們組想用朗讀的方式向大家釋出我們的發現。

  B、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朗讀)

  C、組長:記者們你們感受到了海底世界,那黑暗中卻有光亮的奇異景象嗎?歡迎大家就我們所介紹的內容提出問題。

  D、提問:你好,我是**電視臺(雜誌)的記者,

  (a)請問你們剛才說到的“海面上波濤澎湃的時候……寧靜”中的“依然”一詞還可以換什麼詞來理解?

  (b)請問你們知道深海里哪種魚是帶有發光器官的?

  (2)聲音:

  A、組長:我們組的發現是,海底並不是一點聲音都沒有,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只要用水中聽音器就能聽見各種聲音,下面我就把我們收集到的聲音播放給大家聽一聽。

  B、邊放錄音邊解說: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有的還好像在打鼾……它們吃東西的時候發出一種聲音,行進的時候發出另一種聲音,遇到危險還會發出警報,

  C、組長:海底的聲音是多麼的豐富呀!我們的介紹完了,歡迎大家提問。

  D、提問:你好,我是**電視臺(雜誌)的記者,

  (a)請問竊竊私語是什麼意思?

  (b)請問海底裡只有這些聲音嗎?

  (c)你們能用“有的像什麼,有的像……,有的像……,有的還好像……”的句式說一段話嗎?

  (3)動物:

  A、組長:我們組想用表演的方式向大家釋出我們的發現。

  B、扮演不同的海底動物,表演各自的活動方式。

  C、組長:海底的動物已經知道的就有三萬多種,還有許多的不為人知,等待我們去發現。我的釋出到此結束,歡迎大家提問。

  D、提問:你好,我是**電視臺(雜誌)的記者,

  (a)我認為你們在表演*種動物的活動方式上不夠準確。

  (b)你們還能為我們介紹幾種其他海底動物的活動方嗎?

  (4)植物:

  A、組長:我們組想邊放錄象邊向大家釋出我們的發現,這樣將更加直觀形象。

  B、播放錄象,介紹相關內容。

  C、組長:海底的植物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真是物產豐富,景色奇異呀!謝謝,歡迎大家提問。

  D、提問:你好,我是**電視臺(雜誌)的記者

  (5)礦物

  A、組長:除了剛才幾個組說到的內容外,在海底還蘊藏著大量的礦物。歡迎大家提問。

  D、提問:你好,我是**電視臺(雜誌)的記者,

  (a)請問什麼叫稀有金屬?

  (b)為什麼海底裡會蘊藏這麼多的礦物呢?

  6、小結:剛才各小組都採用了不同的方式釋出了各自的發現,記者們也積極踴躍提問。此次新聞釋出會進行得非常成功。最後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讀一讀全文。

  四、拓展活動

  1、小結:這節課我們透過學習,瞭解到了海底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偉大。

  2、課後同學們還可以透過上網、到圖書室或書店查閱書籍、從一些媒體上收集更多有關海底的知識,下節課我們再在一起辦個“海底世界”展覽。

  3、我給大家再推薦一個專門介紹海底奧秘的網站:海底探秘專題址。

  請大家拿出筆來記一記。

  板書設計:

  23 海底世界

  景色奇異 物產豐富

  光 聲音 動物 植物 礦物

  座位安排:

  光線 礦物

  聲音 植物

  動物

  (注:“—”表示座位,分組後圍坐在一起。)

《海底世界》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認識、瞭解海底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2、透過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學,進行句與句聯絡的訓練。

  3、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讀準多音字“參”和“量”,能正確讀寫“依然、是否、竊竊私語、普通、貝殼、免費長途旅行、顯微鏡、金屬、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等。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認為寫得好的句子。

  教學重點:瞭解海底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的特點。

  教學難點:透過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學,進行句與句聯絡的訓練。

  教學準備:課前透過讀書、查閱資料或上網等,廣泛瞭解海洋知識。

  教學過程:

  一、匯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3課——《海底世界》,讓我們一起到海底世界看看,大海深處到底是怎樣的?

  二、初讀課文,學習第一、第七自然段。

  1、默讀課文:全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具體寫海底世界的?

  討論板書:2、3、4、5、6

  2、齊讀第一自然段:這一自然段作者提出了一個問題——大海深處是怎樣的?(板書)

  3、 結尾又怎麼寫的呢?齊讀。

  海底世界給作者留下的印象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板書)

  4、第2、3、4、5、6這五個自然段,哪幾自然段寫了景色奇異?哪幾自然段寫了物產豐富?

  5、小結:作者這樣向我們介紹海底世界,條理多麼清楚啊!文章條理清楚,總結這麼寫,簡單明瞭。再齊讀第七自然段。

  三、 合作探究第二——六自然段。

  1、過渡,讓我們抓住“景色奇異、物產豐富”這八個字合作學習第2-6自然段。

  2、討論如何合作學習。結合學生回答把第2—6自然段讀一讀,再找一找什麼地方寫景色奇異,什麼地方寫物產豐富的,最後用直線畫出重點的句子來。板書:讀—找—畫。

  3、觀看課件《海底世界》,把課文第二至六自然段的內容變成直觀的畫面,讓學生把小組合作學習的結果進行自我修改,尤其是分辨哪些是重點句子

  4、 彙報2、3自然段自學心得。

  a.海底世界的景色是怎樣的?(寧靜、黑暗)

  b. 海底依然很寧靜,點撥:“依然”是什麼意思?在什麼情況下依然寧靜?波濤澎湃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海面的風浪影響不到海底?

  教師引讀:因為再大風浪,——……

  海底又為什麼是黑暗的呢?

  海底的景色是“寧靜”、“黑暗”的,為什麼又說是奇異的呢?

  師引讀: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

  “卻”表示什麼?——轉折

  師述:當然,從光點的點可以看出也只是一點點的光亮,儘管如此,在黑暗的海底,也足以顯出它的奇異來了。練習朗讀。

  c.“黑暗”中有“許多光亮”是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的一個方面:

  出示課件:第三自然段摘錄。

  自由輕讀:能否總結出景色奇異的第二個方面?(“寧靜”中有“各種聲音”。)

  指導理解該段中句與句的聯絡:

  齊讀第一句:這是提出問題?換詞代替“是否”

  “不是的”這是作了——回答

  師述:一問一答,肯定了海底是——有聲音的,這兩句聯絡非常緊密。

  聲音是哪來的?都有些什麼聲音?齊讀三、四、五句

  竊竊私語是什麼意思?

  引讀:由於是竊竊私語,所以只有用——水中聽音器,才能聽到各種聲音。

  出示:因為……所以……連線這兩層意思,理解兩句間的因果關係。

  師引讀:“各種聲音“,都有些什麼聲音呢?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還好像——,還有呢,所有用了省略號。

  注意:這裡是冒號,不是句子的結束標點,引導學生認識第四句。

  師述:寧靜當中能聽見各種聲音,但只是微微的(練習朗讀),真是太奇異了。奇異的地方還有呢?(正因為如此還有各不相同的作用)

  d.小結:這一段,首先用一問一答的形式肯定了海底是有聲音的,接著指出聲音來自海底動物,很輕,只有用聽音器才能聽到,然後用打比方的手法向我們具體介紹了四種聲音,最後還寫了不同的聲音的作用。句與句之間聯絡得非常密切句子聯絡緊密。

  5、練習檢查四、五、六自然段的自學情況。

  過渡: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體現在“寧靜”能聽到“各種聲音”,不同的聲音還能起不不同的作用;“黑暗”中有“許多光點”。“奇異”這個詞用得非常妥貼,條理也非常清楚。那麼它的物產豐富又體現在哪兒呢?

  物產類別 數量 有什麼

  動物 活

  動

  方

  法

  植物

  礦物

  小結:這三個自然段使我們從動物、植物、礦物三方面看到了海底豐富的物產。齊讀四、五、六自然段。我們現在的小學生,未來的科學家,你們已經重視開發海底礦產了嗎?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用海底礦產來建設新的社會,為人類服務!

  四、總結全文

  1、課文第一自然段提出問題,點明瞭要講的是“大海深處”的情況,激起我們的閱讀興趣,第二——六自然段,緊扣第一段提出的問題,具體而生動地描述了海底的景象,最後發出了“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這樣的讚歎。

  再讀最後一段。

  2、這種開頭提問,激發興趣,最後總結,解開謎底的寫法,使文章結構緊湊、完整,上下文聯絡密切。

  五、朗讀全文,給課件配音,再一次體會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

  板書:

  23海底世界

  2寧靜

  3黑暗

  1大海深處是怎樣的 ? 4動物 7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5植物

  6礦物

《海底世界》教案 篇5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16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會讀寫課後第4題中的詞語,並會用“普通”“物產豐富”造句。

  2.會讀課後第3題中的句子,並能把帶點的詞語換成同義詞或近義詞,使句意不變。

  3.能分析課文第3自然段,弄清句意和句與句的聯絡。

  4.能理解課文內容,正確回答課後問題。

  5.透過學習,使學生知道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從而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科學,探索海洋秘密的興趣。

  6.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自然段。

  7.初步認識“先總述——後分述——再概括”的構段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海底景色奇異”和“海底物產豐富”的有關段落(重點)。

  2.課後第2題(難點)。

  教學用具:

  1.有關海底世界的錄影片或幻燈片或圖片。

  2.用小黑板或大張紙出示本課教學目的要求(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第三課時

  一、帶著問題,講讀課文第4段。

  1.提問題:(1)課文最後一句話什麼意思?(再概括的說,海底世界的確景色奇異,物產豐富。)(2)簡要說說海底景色奇異表現在哪些地方,物產豐富又表現在哪些地方?(啟發學生從寧靜、黑暗、聲音、動物、植物、礦物6個方面進行回答。)

  二、回到整體,認識課文主要內容。

  1.本課主要講的是什麼?(介紹海底世界的奇異景色和豐富的物產。)

  2.學了本課,你有什麼想法?(啟發學生熱愛自然科學,長大了去探索海洋的奧秘。)

  三、回顧全文,分析課文結構。

  點明課文“總——分——總”的寫法,結構方式是先總述(第1段),後分述(第2、3段),再概括(第4段)。

  四、看課後題,進行句子訓練。

  1.看課後第三題,進行換詞訓練,要求句意不變(可換“仍然”“仍舊”“照舊”“是不是”等)。

  2.看課後第四題,讀寫詞語,練習用“普通”“物產豐富”造句。

  五、指導朗讀,背誦第3自然段。

《海底世界》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知道繪畫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用水筆、水粉色、剪貼等方法都可以表現美妙的海洋世界,嘗試主題創作畫。

  過程與方法:欣賞有關海底世界的圖片和同齡人的作品,透過多媒體演示、教師示範、學生討論,嘗試運用水彩色對摺印、剪貼、線描、水粉等方法描繪或製作海洋世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對海底世界的描繪,感受美術創作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用畫畫、剪剪、貼貼的方法表現豐富多彩的海底世界。

  難點:啟發想象,組織畫面,嘗試運用水彩色對摺印、剪貼、線描、水粉等方法來描繪海洋世界。

  教學準備建議:

  教具:多媒體課件、範例、水粉畫工具等。

  學具:剪刀、畫紙、水筆、水粉顏料等。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創設情境。運用多媒體出示海底世界。

  師述:小美人魚邀請大家去她家做客。海底生活的各種動植物。有美麗的珊瑚、神奇的大海龜、各種各樣的魚……真是奇妙無比。

  2.出示課題:美妙的海洋世界

  二、新授

  1、瞭解海洋世界,觀察動植物的外形。

  出示一些常用的基本形,請學生概括並組合出海洋動物外形。

  2、學生欣賞關於海洋世界的剪貼畫作品。

  提問:這些作品有什麼特點?採用什麼方法?表現內容?

  3、教師演示並介紹製作方法。

  (1)做背景。可用水粉顏料調配畫出海水的顏色或者剪貼背景。

  (2)畫出海水的顏色,對印拉出水的肌理效果。

  (3)貼上水草和魚、蝦等海洋的動物。

  注意:第一,剪魚形要選擇色澤鮮豔及光亮的彩紙,要避免與海水相近似的色彩和明度。第二,貼魚群,可先把剪好的魚形放在海水畫面上作適當的安排,然後再用膠水固定。也可讓學生參與拼圖遊戲,嘗試組織畫面。

  (4)示範人物的畫法。如:海里的潛水員、潛水艇中的遊客、美人魚。充實畫面內容。

  三、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作業要求:用畫、剪、貼等綜合方法繪製一幅海底世界的想象作品。

  突出主題。

  四、展評小結

  1.自評。從內容上評價,看誰表現的海洋世界最生動有趣。學生透過互相交流,介紹自己的作品。

  2.互評。可從畫面內容、動物動態的表現,色彩的運用等方面引導學生評價。

  3、小結。拓展建議:利用紙盒、掛曆紙等廢舊材料來製作立體的海洋世界,做個小舞臺,讓海洋動物在上面盡情表演。

《海底世界》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瞭解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2.透過第3、4自然段的教學,進行句與句聯絡的訓練。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讀準多音字“參”和“量”;會用“普通”“物產豐富”造句。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指出這是一篇常識性課文)

  二、初讀課文

  1.提出初讀要求。

  (1)藉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勾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多讀幾遍。

  (3)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哪些地方是講海底景色奇異的,哪些地方是講海底物產豐富的。

  2.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寫有生字的活動卡片,糾正讀音。

  (2)出示寫有詞語的卡片,學生讀,其中“發光器官”、“水中聽音器”、“反推力”、“稀有金屬”這些詞語,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理解。(明白了上述詞語的意思,對理解課文內容有很大幫助)

  (3)指名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4)試回答初讀要求第(3)題。

  三、分析理解課文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l)指名讀,思考:文中哪句話回答了這個問題,(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2)用投影出示“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這句話,在理解加點詞的基礎上,用“物產豐富”說一句話。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想一想海底的景色有什麼特點?

  (海底是寧靜的;海底是黑暗的,卻有閃爍的光點)

  (2)從哪句話可以看出海底是寧靜的?

  ①用卡片出示“波濤澎湃”,指名讀,理解它的意思。

  ②引導學生理解“依然”。(海面上沒有風浪海底是寧靜的,海面上波濤澎湃海底仍然是寧靜的)

  ③把“依然”換成另外一個詞語,這句話還可以怎麼說?

  (3)海底為什麼是寧靜的?(因為最大的風浪也只能影響到海面以下幾十米深)

  (4)海底為什麼是黑暗的?黑暗中的光點是什麼?像什麼?(結合生活實際理解“閃爍”)

  (5)小結:海面上波濤澎湃,海底依然寧靜;海底是黑暗的,但有許多光點閃爍,海底的景色真是奇異!

  (6)指名有感情地讀第二自然段,體會海底景色的奇異。

  第二課時

  一、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想一想這段一共幾句話,告訴了我們什麼?(一共五句話,告訴我們海底有聲音)

  2.投影出示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前三句,想一想,從這三句話中你知道了什麼?

  (2)結合句子理解“是否”、“竊竊私語”。

  ①把“是否”換成另外一個詞語,又不改變原句的意思,這句話可以怎麼說?

  ②指名讀“竊竊私語”,說出它的意思,然後讓學生試著摹擬竊竊私語,體會這裡用“竊竊私語”顯得特別生動。

  (3)指名讀後兩句,想一想,從這兩句話中你又知道了什麼?(海底有很多很多聲音)

  (4)海底都有什麼樣的聲音呢?(四個“有的像……”吃東西的聲音,行進的聲音,發出警報)

  (5)這些是不是海底所有的聲音?你是從哪知道的?

  (6)課文中寫出了這麼多種聲音後,還用了省略號,說明海底的聲音怎麼樣?(海底的聲音多種多樣)

  (7)從這麼多種聲音中,可以看出海底的景色怎麼樣?(景色奇異)

  3.指明:在這一自然段中,前三句告訴我們海底有聲音,但不知道是什麼樣的聲音,這就是概括地寫;讀了後兩句才知道海底的聲音是什麼樣的,這就是具體地寫,先概括後具體,句與句之間就是這樣聯絡起來的。

  4.聯絡第二、三兩個自然段,讓學生思考:

  (1)這兩段的內容有什麼關係?在寧靜的海底,如果你聽到各種聲音,會有什麼感覺?(使學生感到“靜中有聲”,顯得奇異)

  (2)為什麼海底有這樣奇異的景象?(海底奇異的景象離不開豐富的物產)

  (3)指名讀二、三自然段,要求讀出海底景色的奇異。

  二、理解第四、五、六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海底物產豐富的?(動物、植物、礦物)

  (1)學習第四自然段。

  ①輕聲讀這一段,想一想這一段一共幾句話,講的是什麼?(一共六句話,講的是海底有很多動物,它們的活動方式不同。)

  ②(投影出示第四自然段內容)指名讀第一句,想一想告訴了我們什麼?

  (海底有很多動物)

  從哪兒看出海底的動物有很多?(“三萬種”就是很大的數目,這還是已經知道的,還有不知道的)

  ③快速讀第二句,告訴我們什麼?(它們有不同的活動方式)

  ④指名讀三~六句,想一想講的是什麼?(不同的動物是怎樣活動的)

  ⑤重點理解:

  “伸縮”是什麼意思?你還知道什麼動物是靠肌肉伸縮爬行的?

  “只能”說明什麼?

  “普通”是什麼意思?用“普通”說一句話。比普通火車還快說明什麼?

  “反推力”怎樣理解?想一想你見過什麼是靠反推力前進的?

  “巴”是什麼意思?

  ⑥放錄影向學生介紹動物的活動方式。(形象感知動物的活動方式)

  ⑦小結三~六句,具體介紹了五種動物的活動方法:它們有的速度極慢,有的速度極快;有的向前進,有的向後退;有的自己活動,有的自己不動。就在這快與慢、進與退、動與不動的鮮明對比中,突出了它們的活動方法不同,說明了各有各的活動方法。

  ⑧引讀第四自然段。(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每句講的是什麼)

  ⑨依照學習第三自然段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第四自然段句與句之間是怎樣聯絡起來的。

  ⑩從這一段中可以看出海底的物產怎麼樣?

  (2)自學五、六自然段,討論:海底有哪些植物和礦物?

  ①海底有哪些植物?(投影出示海底植物圖)說明海底植物怎麼樣?(種類繁多)

  ②海底有哪些礦物?“稀有”是什麼意思?說明海底蘊藏的礦物怎麼樣?(蘊藏豐富)

  ③從這兩個自然段中也可以體會到海底的物產怎麼樣?

  (3)四、五、六三個自然段都寫出了海底豐富的物產,從這些物產中還能看到海底的什麼特點?景色奇異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來?(讓學生真正理解海底豐富的物產顯示出景色的奇異)

  三、把二~六自然段連起來讀

  思考:海底是一個什麼世界?

  指出:每段中的內容雖各有側重,但又互相聯絡,不可分割。在景色奇異中包含著物產豐富,豐富的物產中也顯示出景色的奇異。

  四、指名有感情地讀全文

  讓學生想一想,為了說明海底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課文開頭、中間和結尾各寫了什麼?

  第三課時

  一、讀全文(找出課文中的重點段)

  二、練習朗讀(以訓練中差生為主)

  三、指導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四、分析字形,學習寫字

  1.重點指導的字:

  “卻”的右半部是“卩”,不要寫成“阝”。異的上半部是“巳”,不是“已”

  2.寫出下面字的'偏旁。

  卻( ) 否( ) 普( ) 類( ) 兔( ) 些( )

  3.先說說下面每組字的不同,再組成詞語。

  胞( ) 私( ) 類( ) 異( )

  抱( ) 積( ) 糞( ) 導( )

  五、練習寫一段話,注意句與句之間的聯絡。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播放《海底世界》精彩片段,激情匯入新課。組織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理解全文,弄清每段主要講的是什麼,從而體會到海底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引導學生讀懂三、四自然段中每個句子的意思,抓住重點詞語,瞭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絡。感情朗讀,激發情感。課後參加語文實踐活動。

  探究活動

  1.把補充課文第3自然段中省略號的內容寫下來。

  2.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總分式的寫法,寫寫你感興趣的或你瞭解的魚活動方式。

  3.再讀《海底世界》一文,試試能不能針對文章提出幾個不同的問題。

  4.蒐集資料,自由組合,辦一期海洋知識展覽。

《海底世界》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抓住重點句子理解一段話的意思,並體會這段話是怎樣寫具體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讓學生了解海底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瞭解海底世界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

  教學難點:

  抓住重點句子,並體會這段話是怎樣寫的。

  教學具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數

  2

  第1課時

  教學要求: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大體瞭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一、瞭解已有知識、激趣匯入:

  1、板書:“海底世界”。你對海底世界有多少了解,誰能為大家介紹介紹?

  2、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呢?開啟書,讀讀看。

  二、初讀全文,瞭解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你對海底世界又有了哪些新的瞭解?

  2、學習生字新詞:

  小組學習:看來你們讀的很認真,我想你們從這篇課文中也認識了許多生字新詞,結合你的預習,相互交流一下你在字詞上的收穫。

  檢查:你們掌握的怎麼樣呢?

  請看――是否竊竊私語嗡嗡啾啾收縮攻擊

  普通長途蘊藏煤礦陸地儲藏稀有

  你們能讀正確嗎?

  自由讀——指名讀

  重點指導讀音:啾啾(jiū)蘊藏(yùn)

  哪個字難寫易錯?重點指導字形:“湃”、“儲”

  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嗎?

  引出近義詞:蘊藏-儲藏

  齊讀詞語;還有不理解的字詞嗎?

  這回你們能把課文正確流利地讀下來嗎?二人互查。

  誰願意接受大家的檢查?請7名同學分讀課文。

  三、統觀全文,理清層次。

  1、他們讀的時候大家想一想:哪幾個自然段具

  體介紹了海底世界?那麼你們認為全文可以分幾部分呢?分別講了什麼?

  四、課堂作業:

  生字組詞:看看誰寫得既正確又工整。

  第2課時

  教學要求:

  能抓住重點句子理解一段話的意思,並體會這段話是怎樣寫具體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使學生了解海底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瞭解海底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

  教學難點:

  抓住重點句子,並體會這段話是怎樣寫具體的。

  教學過程:

  一、揭題

  今天讓我們和潛水員一起到海底世界深入探尋一番。齊讀課題:你現在最想知道什麼?

  海底是的世界?(板書)

  二、自由讀一讀課文

  看看你瞭解到的海底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教師注意比較學生感受的不同點:個別感受與整體感受,最後歸結“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三、精讀課文。

  1、從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景色奇異、物產豐富”呢?生自學

  2、(隨機學習2——5自然段)

  學習第二自然段:

  1、那好,我們都來讀讀第二自然段,看看海底怎樣奇異吧?

  2、學生自由讀。

  3、感受到了嗎?有誰願意把你感受到的給大家讀讀

  4、多奇異啊!師生對讀“海上波濤澎湃”――“海底寧靜”。

  5、還有哪些地方也讓人感到奇異?誰想讀讀?(海底一片漆黑——光點閃爍)

  6、我們一起走到海底,看看這奇異的景象吧。

  7、這次我們找2名同學讀,該怎樣讀呢?

  為什麼要這樣讀?(體會“奇異”是對比出來的。)其他同學閉眼想象一下。

  8、海底真是奇異,讓我們男女生分讀感受一下吧,注意各自應讀到哪裡。

  學習第三自然段:(評讀)

  1、你還從哪些地方體會到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了呢?(海底是有聲音的。)大家都體會著讀一讀。

  2、指讀、評讀:你們感覺他讀得好不好?為什麼?

  3、都誰認為應該聲音大些?那你就大聲地讀給大家。你覺得海底的聲音是這樣的嗎?你怎麼知道聲音小?(“竊竊私語”),那麼應該怎樣讀?再讀讀。

  4、那我們也竊竊私語一回?學生表情朗讀。

  5、海底動物發出的聲音還像什麼?有的像……?誰來接著說?(有的像小貓一樣喵喵,有的像小羊一樣咩咩……)

  自學第四自然段:(默讀)

  1、你還從哪些地方體會到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了呢?

  2、靜靜地讀一讀,看看這一自然段是圍繞哪一句來寫的呢?

  用直線畫出來。各種動物的活動方式有什麼不同呢?想一想,標一標,把他們都相互比一比,看看誰有所發現。

  3、誰願意把你剛才的學習成果展示給大家?

  4、師隨機點撥:你們看海參收縮爬行;梭子魚遊;他們是——(一快一慢)他們兩個和烏賊、章魚比較一下?就這樣接著往下談。它們的活動方法各有什麼不同?

  海參:爬慢前進

  梭子魚:遊快自己動

  烏賊和章魚:噴後退

  貝類:爬自己不動

  5、如果分讀的話,這段應怎樣分更好?(大家齊讀首句,接著4人分讀。)

  6、段落中的句子之間如果具有這樣的關係,我們就把這段的形式稱為“總分”段式。

  五、學習五、六自然段:(自由讀)

  1、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景色奇異、物產豐富呢?

  六、總結全文。

  1、如果把全文分讀的話,應該怎樣讀?齊讀首尾兩段,5人讀中間五段。體會總分總的文章結構。

  2、學完這一課,你有什麼想和大家要說的嗎?

  作業: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2-4任選)

  板書設計:

  10、海底世界

  深海景象

  景色奇異聲音

  物產豐富活動方法

  物產

《海底世界》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蘇教版三年級第六冊《海底世界》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竊竊私語景色奇異造句。

  3.讀課文的三、四自然段,注意句子與句子之間的聯絡,能分別找出兩段的中心句,並能學會圍繞中心句寫作的方法。

  4.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海底世界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透過學生學習瞭解海底世界。並能向課外延伸,激發學生探知的慾望。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準備:

  圖片、相關海洋的資料、詞卡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

  1.談話。

  師:同學們,每當看到電視上放映著優美風景的時候,你的心裡是怎麼想的呢?

  生回答。(儘可能多的讓舉手的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

  師:那你能說說你最想去什麼地方?你為什麼想去那個地方?

  生回答。(注意學生回答時的完整性)

  師:剛才同學們說了很多,老師也想說說我的想法。願意給老師一個機會嗎?

  我最想去海邊,看看海邊的美麗風光,漫步在沙灘上,沐浴著輕柔的海風,傾聽著浪濤拍岸的聲響。真是舒服極了!

  不過我最想到海底去看一看,看看海底世界是不是和我們地面上一樣,有花、有草、有動物,你們想知道嗎?

  2.匯入新課。

  (1)板書課題。

  師板書,生書空。

  (2)齊讀課題。(注意世的發音)

  二.初讀課文。

  1.自學生字詞。

  提出自學要求:1.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

  2.生字表、字典、問老師同學等方法弄懂不理解的詞語。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生字。

  A.學生自由讀。

  B.彙報讀。糾正讀的過程中出現的不正確的讀音。

  C.小老師教讀。容易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於學生更好的掌握。

  D.開火車讀。採用比賽的形式,在活動中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過渡:同學們讀的可真棒,不過這些生字寶寶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你們想打贏它們嗎?

  (2)出示詞語。

  A.自由讀。

  B.指名讀。(找一些平時不太舉手的學生,讀後給予適當的評價,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C.讓我們一起來把這些頑皮的生字寶寶們找出來吧!

  齊讀詞語。

  3.指名分段讀課文。

  從正確、流利這兩個方面去指導。對一些難句子,長句子教師要重點的指導。

  在學生讀後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評議。

  三.整體感知課文。

  1.設疑。

  師:透過剛才的朗讀,你知道海底世界是什麼樣的嗎?

  誰能用文中的一句話來說一說?

  2.自由讀課文。

  3.請學生回答。(引導學生用課文的第六自然段回答)

  4.那景色奇異在什麼地方?物產又有怎樣的豐富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四.佈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收集有關海洋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進入情境。

  1.複習上節課內容。

  師: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海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呀?

  生回答。

  師:那你們一定很想知道景色奇異在哪兒,物產又有多豐富吧!想去海底看看嗎?那就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和老師一起去海底遊覽一翻。

  準備好了嗎?

  2.匯入。

  師:現在我們已經一起登上了遠航號航船。船在藍天下開始航行了。我們站在甲板上,海風吹起了我們的頭髮,遠處的海面上偶爾有小魚跳出水面,海鳥在飛翔,真美呀!嘿,別忙著看美景了。快穿上潛水衣吧,海底那個未知的世界在等著我們呢!準備好了嗎?好,那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師:請同學們自由的在課文的海洋中去閱讀,找出最吸引你的地方,然後一起和同學們來分享你的收穫吧!

  二.精讀課文。

  1.精讀第二自然段。

  師:你在海底世界發現了什麼呢?把你感興趣的地方和同學們一起來分享一下,好嗎?

  (1)指名讀。

  做適當的評價。

  (2.)表演,模仿動物的聲音。

  師:把我們的教室當做海底世界,誰願意做那些可愛的小動物?分角色表演。(教室裡非常安靜,幾個同學輕聲的模仿聲音)

  師:聽,他們模仿的多好呀,就像真的海底世界一樣。我想同學們一定也能從讀中讓別人感受到海底世界的聲音。

  (3.)指導朗讀。

  練讀。

  指名讀。

  過渡:想認識海底世界的動物嗎?

  2.精讀第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

  提出要求:這段寫了什麼?圍繞哪句話寫的?用畫出中心句。

  介紹了哪些動物的特點?

  (2)指導朗讀。注意讀出動物的特點。如:梭子魚行動的快,烏賊和章魚的慢,等等。

  (3)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

  師:這麼多的小動物中,一定有你喜歡的吧!把你喜歡的小動物的特點介紹給大家。既然喜歡就要介紹好,讓大家一起來喜歡它!

  生自由練習。

  指名介紹。注意介紹出動物的活動特點。

  在學生介紹後給予適當的評價和指導。從語音、語調、表情、動作等。

  (4)表演讀。

  師:剛才同學們介紹的多好呀!我想你們讀起來一定也很棒。今天我們用一種特殊的形式來讀。就是:朱老師起個頭。同學們在讀的時候,讀到你特別喜歡的小動物的時候就大聲的讀出你讀它的喜愛,還可以做動物。

  齊讀。

  3.精讀第四自然段。

  過渡:認識了那些可愛的小動物,海底世界還有形態各異的植物呢,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吧!

  (1)自由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2)思考:寫了哪些植物,有什麼特點?

  (3)指導朗讀。

  4.精讀第五自然段。

  過渡:剛才我們一起領略了海底世界的奇異。海底世界還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地方,有哪些資源呢?聽老師來讀一下第五自然段,請同學們把海底世界的資源用筆畫下來。

  (1)師朗讀課文。

  (2)學生回答。

  (3)資料交流:除此之外,你還知道海底有哪些能源嗎?它們對人類生活有什麼幫助嗎?

  (4)指名說。

  (5)小結:海底的資源不可計數,人類現在已經在開發海底的資源了。這些資源為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好處。

  5.精讀課文第六自然段。

  師: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慨?有什麼話想說嗎?

  生自由說。

  師:看看作者是怎麼說的呢?

  (1)自由讀。

  (2)指導讀。讀出自豪的語氣。

  (3)齊讀。

  三.小結。

  1.今天你有什麼收穫呢?

  小結: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海底世界的幾種小動物、幾種植物和礦產資源。其實海底世界生物的種類還有很多很多,有的資源被發現了,卻因為技術跟不上而不能合理的應用,更可惜的是還有更多的資源沒被發現呢。

  你們想探索海底世界嗎?希望將來的海底世界能為人類做出更多的貢獻。

  四.課外延伸。

  1.畫一副《海底世界》圖,並配以適當的文字說明。

  2.課後收集海洋的資料,在班級開一個《我瞭解的海底世界》主題隊會。

  3.習作:《未來的海底世界》。

  板書設計:

  24.海底世界

  聲音:各種各樣

  動物:各有各的活動特點

  植物:形態各異

  礦物:豐富

《海底世界》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瞭解魚的基本形狀和特徵,能剪出各式各樣的魚;

  2.瞭解對稱形和不對稱形的區別。

  3.設定海底世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瞭解魚的基本形狀和特徵

  教學難點:

  瞭解對稱和不對稱的區別。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同學們你們聽這是什麼聲音?誰來說一說大海是什麼樣的?其實,海底更奇妙了,今天我們一起到海底世界看看。(板書課題:海底世界 出示課件),可以同桌邊看邊說,說一說你們看到什麼?

  2.誰來說一說海底世界給你什麼感覺?你可以用學過的詞語形容一下(五彩繽紛、千姿百態、奇形怪狀)

  3.海底的生物太豐富了,今天我先來認識魚。

  4.你們剛看到的魚都有些什麼形狀?它們的顏色怎麼樣?

  二、認識瞭解魚的基本形狀和特徵

  1.這些魚真美呀!喜不喜歡?那老師想考考大家,(出示魚)你知道魚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頭、身體、魚尾、鰭)。板書: 頭 身體 魚尾 鰭

  2.這條魚和剛才的那些魚比起來少了些什麼?(對,這些就叫花紋,這些由點、線、面組成的花紋把小魚打扮的漂亮多了,花紋有很多的形狀,想不想看看老師打扮的小魚?)

  3.找出自己喜歡的一條魚來說一說你為什麼喜歡,喜歡這條魚的什麼?(花紋的形狀和花紋的顏色)(你觀察的可真仔細、)

  4.小結:魚身上的花紋不只有條形,還有斑點狀的,還可以有三角形、鋸齒形。花紋就是魚的衣裳,

  5.誰上來找一找這兩條魚在形狀上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對稱和不對稱)可以上臺來折一折尋找答案。

  6.那什麼是對稱?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出示課件:對稱)

  7.知道了對稱,你還能說一說你在生活中見到的對稱嗎?

  8.看,手是對稱的,魚?

  9.老師這兒有一些小魚,誰來給它們分出哪些是對稱的,哪些是不對稱的?(貼上在黑板)

  三、學習剪魚

  1.看,這些魚是怎麼做出來的?請同學們開啟書第十三頁《海底世界》看書上是怎麼教我們做的?誰來說一說。(2分鐘)

  2.指兩名同學回答;(板書:剪魚的步驟)

  3.說得不完整時,可以同桌說一說。為什麼先折?畫什麼?(形狀,紋)畫多少?(一半)剪的時候,你想提醒同學們注意什麼呢?

  4.小結:對稱的魚要把紙對摺下,再畫出外形和花紋的一半,最後再沿邊緣線剪出來。(演示一下)

  5.看,老師這兒有一些要游到海洋裡去了,你們想不想剪出小魚也遊大海里呀?你喜歡對稱的魚你就剪對稱的魚,你喜歡不對稱的魚你就剪不對稱的魚。

  6.我們給魚兒們穿上美麗的衣服來這來參加海底盛會好嗎?我們比一比今天誰剪的小魚最漂亮。還要比一比誰最會愛護我們的環境,不讓海底有白色垃圾。好了,聽著美妙的音樂,開始比一比吧!(巡視指導)

  四、作品交流

  1.誰先來找出最美的魚來誇一誇?它什麼地方美?什麼地方值得你學習?

  2.你知道是用什麼方法剪出來的?(你真是一個心靈手巧的孩子、你真是一個細心的好孩子)

  五、小結

  同學們你們今天的收穫可真不少,看這會兒小魚在大海里高興的暢遊呢?

  你們用靈巧的小手把廢舊掛曆紙變成了美麗的小魚,裝扮了海底世界,老師希望大家能把身邊的廢舊的物品,像小瓶子、小盒子等收集來,用你們靈巧的手把他們變成一件件美麗的作品來點綴我們的生活。

  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兒歌,讓我們來讀一讀並向海底世界說再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