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中班能幹的小手教案3篇
【精華】中班能幹的小手教案3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能幹的小手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能幹的小手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現在小孩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很少做事,上這節課來讓小朋友們認識自己的手和手的功能,並教育他們勤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樹立養成自立,清潔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認識手的結構和功能,瞭解五個手指的名稱。
2.簡單瞭解保護手的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五個手指的名稱。
難點:幫助幼兒理解,體會自己的小手很能幹。
活動準備
手的圖片,動物指偶若干。
活動過程
一.幼兒操作:
老師簡單介紹操作內容和材料,請幼兒操作,讓幼兒在操作的時候想一想:你是用什麼來做這些的?
二.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小手能做什麼,使他們體會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幹。
提問:1.剛才你做了什麼?是用什麼做的?
2.除了剛才做的事以外,你的小手還會做什麼?
老師小結: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幹,可以做怎麼多的事情,那麼,小手為什麼會怎麼能幹呢,手上有些什麼呢?請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細地看一看。
三.觀察認識手
1.幼兒觀察手
提問:你的手上有什麼?(手指)
2.認識手指名稱
(1)介紹手指名稱
出示圖片,分別介紹五個手指的名稱。最矮最粗的叫大拇指,讓幼兒伸出大拇指表揚表揚小朋友,也表揚表揚自己,最細最小的叫小指,讓幼兒伸出小指;中間最高的叫中指,讓幼兒伸出中指;中指和大拇指中間的叫食指,請幼兒伸出食指;中指和小指中間的叫無名指,幼兒伸出無名指。
(2)鞏固認識手指
a.老師分別將動物指偶戴在五個手指上,幼兒說:老師將“戴在”指上。
b.遊戲:“戴指偶”老師說一個手指的名字,幼兒取一個指偶戴在相應的.手指上。
3.認識手的其他部分
(1)手指長在哪裡?(手掌)
(2)手還可以怎樣分?(手心,手背)
老師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兒。
四.幼兒討論:如果沒有手會怎樣?怎樣保護手?
討論後請個別幼兒回答,老師小結: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潔,不玩刀和其他尖的東西,以防觸傷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塗一些護膚品等。
五.引導幼兒想想怎樣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幹,教育幼兒多動手,勤動手。
提問:怎樣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幹?啟發幼兒想想,如果什麼事都請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做,小手會不會很能幹?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助大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反思
讓幼兒積極參與,能激發幼兒的興趣,考慮到師幼互動。活動過程中反覆做戴指偶的遊戲來鞏固認識手指的名稱,設計本課程的活動過程中少了繪畫和唱歌的內容,在上課過程中會加上這些內容,讓幼兒輕鬆,快樂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
我會繼續補充自己的不足,努力成為一個合格的幼兒教師。
中班能幹的小手教案 篇2
活動準備:
1.手的圖片
2.動物大指偶5個小指偶若干(與幼兒人數相同)
3.操作材料:
夾珠子(筷子、木珠),穿珠子,繪畫(塗色:“手套”)
活動目標:
1.認識手的結構和功能,瞭解五個手指的名稱。
2.幫助幼兒理解,體會自己的小手很能幹。
3.簡單瞭解保護手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幼兒操作
老師簡單介紹操作內容和材料,請幼兒操作,讓幼兒在操作的時候想一想:“你是用什麼來做這些事的?”
二、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小手能做什麼,使他們體會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幹。
提問:
1.剛才你做了什麼? 是用什麼做的?
2.除了剛才做的事以外,你的小手還會做什麼?(個別回答,與旁邊的幼兒交流)老師小結: 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幹,可以做這麼多的事,那麼,小手為什麼會這麼能幹呢,手上有些什麼呢? 請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細地看一看。
三、觀察認識手
1.幼兒觀察手提問: 你的手上有什麼? (手指)2.認識手指名稱。
(1)介紹手指名稱
出示圖片,分別介紹五個手指的名稱。最矮最粗的叫大姆指,讓幼兒伸出大姆指表揚表揚小朋友,也表揚表揚自己,最細最小的叫小指,讓幼兒伸出小指;中間最高的是中指,讓幼兒伸出中指;中指和大姆指中間的叫食指,請幼兒伸出食指;中指和小指中間的叫無名指,幼兒伸出無名指。
(2)鞏固認識手指。
a.老師分別將動物指偶戴在五個手指上,幼兒說: 老師將* *戴在* *指上。
b.遊戲:“戴指偶”老師說一個手指的名字,幼兒取一個指偶戴在相應的手指上。
3.認識手的其它部分。
(1)手指長在哪裡? (手掌)
(2)手還可以怎樣分? (手心、手背)
老師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兒。
四、幼兒討論:
如果沒有手會怎樣? 怎樣保護手?討論後請個別幼兒回答,老師小結: 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潔,不玩刀和其它尖的東西,以防觸傷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塗一些護膚品等。
五、引導幼兒想想怎樣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幹,教育幼兒多動手,勤動手。
提問: 怎樣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幹? 啟發幼兒想想: 如果什麼事都請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做,小手會不會很能幹? 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助大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中班能幹的小手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懂得手的功能和重要性,知道要愛護小手。
2、培養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紙、筆、筷子、彈子、花生、剪刀、豆子、皮球、紐扣、熟雞蛋桔子等。
2、口袋一個,裡面裝有冷、熱、硬、軟、粗糙、光滑等不同特點的材料。
活動過程:
1、聽錄音《小手歌》,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2、幼兒自選材料用手進行操作,如:剪紙、繪畫、剝花生、雞蛋、桔子、夾彈子、扣紐扣等。
在幼兒操作過程中讓其做做小實驗,用左手剪紙,左手拿筆繪畫,用大拇指或四指扣或解紐扣,用一隻手穿脫衣服等。
幼兒說說在操作材料和做實驗時有什麼感覺?說明了什麼?
小結:我們的手能做很多事情,但有些事必須要五個手指協同來做。或兩隻手互棚配合才能完成,手要多用才會靈活(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遊戲:奇妙的口袋
教師出示口袋,請幼兒把手伸進口袋摸摸看,說說口袋裡的東西摸上去有什麼感覺?然後將物體拿出來讓其他幼兒摸摸看看。
小結:手不僅能做很多事情,還能感知出物體的屬性。
4、假想:遊戲《假如我沒有手》
讓幼兒閉上雙眼,把雙手背在身後,想象自己假如沒有手會怎樣?然後讓幼兒說出自己的感受。
小結:人的生活、學習、勞動、遊戲等都離不開手,對我們人來說,手非常重要。
5、念兒歌《五門開開》、《小小手》。
和幼兒討論,我們應該如何愛護我們的小手?
小結:勤洗手,擦潤手霜,剪指甲,不咬手指,冬天戴手套,不玩尖銳的東西,不用手做危險的事情。
6、遊戲:比賽穿衣。
7、遊戲結束後,教師小結,自然結束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