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全冊教案

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全冊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全冊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教案背景

  學習中有苦更有樂。作為

  初中生,面對

  初中學習生活中出現的新問題,學生會遇到很多困難,不能很快適應這種變化,因而產生畏難情緒,這對學生的學習信心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幫助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內心激發學生的實踐性學習興趣,逐漸學會對自己的學習進行有效的調控,提高主動學習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就顯得十分必要。希望透過本課的學習,能使學生對學習有正確的認識,端正學習態度,真正做到珍惜學習機會,熱愛學習。

  二、教材分析

  1、本課的地位、作用

  本框題是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的內容,主要講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本課《享受學習》的教學主題是讓學生認識學習,感受學習,從而領悟學習帶來的無窮樂趣,能夠喜歡學習。教學設計應透過體驗的教學方式從學生已有的學習,尤其是進入中學這一階段對學習的親身感受出發讓學生體會學習中的快樂,進而讓學生感受到享受學習權利本身就是一種快樂;其次,從探索世界奧妙的角度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體會學習的快樂。

  2、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體驗到學習苦中有樂,領會學習帶來的快樂,從而能夠喜歡學習;懂得良好的學習環境來之不易,從而學會感激家庭、感激學校、感激社會,進一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及終身學習的意識。

  過程與方法目標:初步學會運用比較、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資訊進行分析、感悟。

  知識與能力目標:懂得學習是一個探

  究和發現的過程,是苦樂交織的一種認識自然、社會和自我的活動;意識到學習能不斷認識和發現自我潛能,獲得一種不斷超越自我的無窮快樂。同時提高自主學習、克服困難和辨證思維的能力。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體驗學習活動的苦與樂,認識學習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習,學會體驗學習的樂趣。

  三、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老師

  根據教學內容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各種情境,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師生在此情此境之中進行著的一種情境交融的教學活動,對培養學生情感,啟迪思維,發展想象,開發智力等方面有獨到的作用。

  2、活動教學法。

  活動教學法不僅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參與到課堂上來,而且,能使學生在活動中耳濡目染的體驗和感悟到知識,使學生終身難忘。

  四、教學過程

  (教學理念)新課程

  倡導“以人為

  本”的教育理念,而且教育本身就應該是一個體驗的過程。為此,在教學中把握“活動”和“情感”兩條主線,營造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以體驗式教學為途徑,深入學生生活實際,使教育的實效性得到不斷延伸。

  第一環節:情景匯入

  播放歌曲:《童年》

  這首歌反應了童年時代的快樂生活,歌詞中就提到了學習,說明它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那麼,學習帶給我們的是苦還是樂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

  【設計意圖】:思想品德課強調情境

  和氛圍,教學情境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學效果的實現。因此本節採用學生都熟悉的《童年》這首歌匯入,用以渲染氣氛,做情感鋪墊。

  第二環節:指導學習

  (一)、學習中的苦與樂

  活動一:辯論

  ——

  學習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

  【設計意圖】:透過辯論,讓學

  生各抒己見,

  自己探求發現學習中的苦與樂,並及時的分析快樂的原因和感到痛苦的原因,同時能夠透過討論知道怎樣克服學習中的困難,真正的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活動二:真情感言

  請同學們觀看貧困地區學生讀書的照片和汶川地震中學生的照片。

  設疑:

  1、看到剛才到這些照片資料,你有什麼感受?

  2、既然學習很辛苦,那我們又何必知其苦而為之呢?

  【設計意圖】:透過

  欣賞照片資料,把自己的周圍環境與照片中生活環境、學習環境的對照,體會到自己現在的學習生活多麼的優越,意識到擁有學習的權利和機會也是一種幸運和快樂!進而分析學習的重要意義,認識到要珍惜自己學習的權利和機會。

  (二)、探索世界的奧妙

  活動一:影片欣賞

  設疑:

  1、對於我們賴以生存的太陽,你都瞭解多少呢?

  觀看《太陽系—太陽》的影片。

  2、世界上還有很多奧妙等待人們去揭曉,你還知道哪些奧妙呢?

  【設計意圖】:

  透過設疑,看影片,讓學生自己探求世界的奧妙,以此活躍學生思維,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體會學習帶來的快樂。

  活動二:你知道原因嗎?

  展示新月抱舊月、阿拉斯加上空的彗星與極光、武夷山懸棺之謎三組圖片

  【設計意圖】:

  透過對這些奧

  妙的認識,體會當我們透過學習發現自己的潛能的時候,當我們的好奇心在學習中獲得滿足的時候,當我們從學習中逐漸瞭解世界奧秘的時候,學習的快樂就洋溢在我們心中!

  第三環節:探究與實踐

  案例分析

  ——

  講述法國昆蟲學家法布林的小故事

  設疑:

  1、法布林為什麼對昆蟲的觀察研究如此入迷?

  2、如何激發與培養學習興趣呢?

  【設計意圖】透過分析事例,體會只要對學習產生興趣,就會幫助你發現學習的快樂,進而思考如何培養學習興趣,以改變對學習的態度。

  本課結束語:學習中有苦更

  有樂。在享受

  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從無知走向有知,從知之甚少帶知之更多,不斷提升著我們的精神境界。只有不斷的努力,才能登上新的知識高峰,實現新的自我超越。

  板書設計

  五、教學反思

  《享受學習》這一課,對於剛上初中,現在正是感到課業壓力負擔特別重的學生們來說,他們怎麼可能感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呢?

  所以心裡困惑很大,再加上書上這課內容很少一,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備這一課。於是請教了老教師,他們給了我很多指導,讓我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的活動中來,把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學生足夠的活動時間和機會,去觀察、去體驗、去感悟、去發現,去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過後,很有感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