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美術課教案3篇

精選小學美術課教案3篇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課教案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美術課教案 篇1

  課題:明與暗

  課時:4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 表現

  教學目標:

  1、知識:透過觀察、分析、比較,使學生初步掌握物體的明暗發現方法。

  2、技能:學生能初步運用明暗表現方法去觀察、分析、描繪物體的立體感覺。

  3、情感:培養學生對客觀世界存在的自然現象的研究興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和比較物體在光照射下的明暗變化的原理和規律。

  教學難點:初步運用物體的明暗畫法規律,表現出物體的立體感。

  教具準備:

  1、球體、立方體石膏模型數個

  2、射燈

  3、靜物臺

  4、投影儀

  5、範畫兩幅

  6、鉛畫紙一張(4k)、鉛筆、美工刀。

  學具準備:8開素描紙,繪圖鉛筆、畫板、橡皮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一)匯入(設計意圖:給學生營造一個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看教室兩邊牆上這些是美術興趣小組同學們的素描作品,你們能看這些作品有什麼特點?

  師:對,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現的石膏體。那麼今天我們就跟大家來共同學習新的一課“明與暗”。(出示課題)

  (二)新授:(設計意圖: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有助於學生理解物體明暗的產生。)

  師:我們首先來研究研究明暗怎樣產生的。

  (寫生燈)你們來看,這是一張白紙,我們把它放在燈光下,你來觀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沒有明暗變化?誰能想辦法讓這張紙產生明暗變化?(學生上臺演示)

  你是把它捲了一下,來觀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發生了什麼變化?

  師總結:有了從明到暗的漸漸過渡的變化。

  師:下面來看這位同學把紙折了一下,我們把它放到燈光下,有了什麼變化?

  師總結:對,明和暗有了一條明顯的分界線,對比非常強烈。

  師:還有一位同學把紙揉皺了,看看它在燈光下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師總結:紙上出現了豐富的明暗變化。

  師:透過剛才的觀察,你能總結出明暗時怎樣產生的嗎?

  師總結:對了,有體積的物體在光線的照射下,會呈現出一定的明暗變化。

  (三)觀察體會(設計意圖:透過對實物的觀察理解,加強學生對物體明暗認識與體驗,併為下一步進行實踐創作做準備。)

  1、同學們這裡有一個石膏球體,我們來觀察,當光線照射的它時,我們會發現什麼?(出示石膏球讓學生思考、議論後回答)

  總結:光照後,球體表面出現了明、暗半球。你們再仔細看看,球體的亮部有沒有明暗變化?暗部呢?

  總結:球體的明暗變化比較複雜,而且是逐漸轉變的,可概括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側面受光面),暗面(即沒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線(區分明暗兩部的界限),反光(側面環境光影響),投影(物體擋住光源產生)。(課件演示)

  2、剛才我們分析了球體的明暗變化規律,其實任何物體在光的照射下都會產生這些明暗變化,我們來找找看。(出示石膏幾何體讓學生觀察)

  (四)主動參與(設計意圖:演示繪畫方法,給學生直觀印象。)

  下面老師就用鉛筆畫素描的形式表現圓柱明暗關係。

  1、第一步是整體觀察分析,要確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線所在的位置。

  2、觀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線畫出圓柱的結構輪廓;接著畫出明暗交界線、投影;

  3、然後就可以鋪大色調了,鋪出暗面、投影的基調;(注意:用直線排成塊面,順著球的弧面畫;投影注意近實遠虛。)

  4、最後進行細緻刻畫:從明暗交接線入手,先畫出背光面基本調子;背光面近暗遠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調亮;再從明暗交界線向亮調子由深到淺過度;亮調子用較硬鉛筆畫。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設計意圖:給學生營造一個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匯入新課。)

  作業設計:

  1、學生選擇立方體或圓柱體畫出明暗素描,教師進行巡迴指導

  2、注意把握以下問題:

  A、灰調過少或高光位置不對;

  B、明暗交界線不準;

  C、投影不準;

  D、排線問題;

  E、反光太亮。

  四、欣賞講評(設計意圖:給學生一個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臺。)

  教師把學生完成的作品擺放到前面,全體學生欣賞討論,然後說出自己的觀點。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物體明暗變化的基本規律,知道了怎樣運用明暗變化表現石膏幾何體的立體感,希望同學們能將這些知識運用到繪畫中,觀察生活中各種不同物體的明暗,並用畫筆把他們描繪出來。

  六、拓展:

  觀察其他幾何體在光照射下其結構特點及明暗變化,並進行寫生。

  教學反思:本課屬於造型表現領域。透過本課教學使學生懂得寫實素描石膏幾何體寫生的意義。瞭解物體在光的照射下,會產生深淺不同的明暗關係。把這種關係畫出來,就能表現具有立體感的物體。學生在課上都能認真觀察,仔細寫生,因為初次接觸素描繪畫,所以有的學生還不太能繪製線條,但是大部分學生對型掌握得還算可以。

小學美術課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瞭解月餅的基本形狀——圓形。

  2,能夠畫出自己心中的月餅。

  3,體會畫出美麗月餅的樂趣。

  活動準備:

  鉛筆,彩色筆,橡皮擦,畫紙,膠布。

  活動重難點:

  畫出規整的圓形,自己設計月餅內部的樣子。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前幾天,我們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小朋友們怎麼過的呢?

  幼兒自由表述自己的中秋節。

  二,引出月餅。

  哇,小朋友們都吃過月餅呀?那麼,月餅是什麼樣子呀?

  恩,看來小朋友們吃過的月餅都不一樣呀。老師剛剛從小兔家裡回來,小兔告訴我,他中秋節沒有吃到月餅呢。他們森林裡的小動物們都沒有吃到過月餅呢,小朋友們,我們要怎麼幫幫他呢?

  三,畫月餅送給小動物。

  恩,有的小朋友呢,想出了去給小動物們買月餅這個主意。小朋友們真棒,願意跟小動物們分享我們的東西,但是呢,老師這裡有一個不花錢,小動物們也能夠收到小朋友們的心意喲。

  小朋友們拿出你們的畫畫本,我們在紙上畫一個大大的漂亮好吃的月餅,然後送給小動物,班上這麼多小朋友,沒人畫一個,小動物們就夠吃啦,好不好?

  四,畫月餅。

  五,點評。

  對孩子們畫的`月餅表揚,除非有特大失誤,不批評。

  六,送月餅。

  小朋友們把自己的月餅交到老師這裡,老師放學啦就幫大家送到兔子家裡,讓他給森林的小動物發月餅。

小學美術課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為本小組將要設計的“旅遊節”定一個主題。

  2、根據主題,每個小組完成一組能夠反映當地風貌的“旅遊節”宣傳資料。

  3、增進對當地風土人情的認識,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

  4、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充分發揚團隊精神,增進同學間的友誼。

  教學準備:

  1、學生調查當地旅遊資源,用速寫、照相、收集圖片等方式記錄下來。再收集當地地圖以及收集相應的文字資料。

  2、教師收集各地旅遊節海報,旅遊地圖等參考資料。

  教學重點:

  當地旅遊資源的表現。

  製作旅遊宣傳海報或旅遊宣傳小冊子、設計當地旅遊線路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引導階段

  欣賞教師提供的各類資料。個小組根據收集到的資料進行討論,為本小組將要設計的旅遊節確定一個主題,以反映當地風貌〈桂林山水旅遊節、青海民族文化旅遊節、廈門旅遊節等〉,並交流。

  2、發展階段

  (1)教師出示旅遊風景區圖片、旅遊線路圖、宣傳海報、宣傳小冊子等範例。讓學生透過觀察範例,瞭解各種創作手法,啟發學生創作思路。

  (2)學生分小組討論本組作業的呈現方式,制定初步創作計劃。

  (3)學生說說製作旅遊宣傳海報,或者設計當地旅遊線路圖的方法。

  首先讓學生明確旅遊資源就其屬性可分為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資源兩種。自然旅遊資源有山、水、森林、江河湖泊等各種自然風光。人文旅遊資源有各種民俗風情、文化遺蹟、工藝品等。

  學生回答:旅遊線路圖可利用旅遊圖片、旅遊地圖繪製。

  旅遊圖片宣傳海報或旅遊宣傳小冊子可以根據當地特色內容來表現。特色景點、標誌、文字說明等內容來繪製。

  (4)學生根據小組分工,進行設計旅遊線路圖。

  提醒學生在設計之前,應注意按照既定方案進行創作。小組的風格相互協調。

  (5)學生練習,教師加強個別輔導。

  (6)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內容。相互瞭解不同地區的旅遊資源。

  第二課時:

  1、學生製作:旅遊宣傳海報或旅遊宣傳小冊子。

  學生分小組,以一個城市的旅遊資源和當地特色來表現。

  2、引導學生說說海報上的組成部分〈特色景點、旅遊圖片、簡易圖案、文字標題等〉。

  學生完成練習,教師加強個別輔導。

  3、師生評析作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