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端午主題班會教案(通用13篇)

喜迎端午主題班會教案(通用13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喜迎端午主題班會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喜迎端午主題班會教案 篇1

  一、 活動主題:

  “走進端午”

  二、 活動背景:

  傳統節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無形“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 活動目的:

  1.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二千多年的傳統節日,透過本次活動使同學們進一步瞭解端午節的由來與風俗,普及端午知識,加深同學們對於端午以及其他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認識,給端午增光添彩。

  2. 學習端午文化和習俗,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動流程】:

  一、開場白

  班主任:又到一年粽飄香,你們是否對華夏傳統節日——端午節有所期待呢?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等,今天,老師和大家在這裡共度佳節。

  二、瞭解民族文化

  班主任:(1)你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關於端午節有哪些傳說?

  生:愛國詩人屈原因為擔憂國家興衰,憤而抱石頭投汨羅江自盡,而感動天下百姓,百姓為怕魚兒吃掉屈原屍體。於是用竹葉包成肉粽投入江中,這就是端午吃粽子的由來。

  生: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裡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並且競相划船(賽龍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屍體。

  (2)在我們這兒過端午節有哪些有趣的風俗習慣呢?

  生:吃粽子、撮五彩線戴。

  (3)你打算怎樣度過今年的端午節呢?

  生:我打算和家人一起吃粽子來過今年的端午節。

  ……

  三、遊戲開始

  (一)吃粽子比賽

  班主任:我們先來猜個謎語:三角四楞長,珍珠肚裡藏,要吃珍珠肉,解帶扒衣裳。(謎底:粽子)

  班主任:下面我們就來個吃粽子比賽,怎麼樣?(班主任講規則)

  參賽者以四人為一組,蒙好雙眼,待主持人宣佈“開始”後,各參賽選手在原地轉五圈,然後找到自己的粽子,以最快的速度解開包裝吃完粽子,當完全嚥下後舉手示意,由小組長檢查無誤後示意主持人宣佈比賽結束。為完成遊戲時間最短的獲勝選手鼓掌。

  班主任:從大家剛才的表現,可以看到同學們已感受到了過節的快樂。

  (二)縫香包

  先由班主任講解縫香包的要領和針法,然後同桌兩人一組,班主任宣佈“開始”後,再動手,同桌可以互相幫助。時間為15分鐘。比賽結束後,由班幹部推選出5個製作的精美的香包,製作人各自配戴自己的作品一塊合影留念。

  (三)撮五彩線

  還是同桌兩人合作,各自把自己準備好的五彩線拿出來,待班主任喊“開始”,自己動手開始撮,限時3分鐘。完了之後,把自己的成果戴到手上,舉手示意成功。

  四、反思與拓展

  這次活動,透過師生討論交流、遊戲活動、展示作品,使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與價值,瞭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習俗。可是,就在去年,韓國已經提前申請了端午節為東南亞文化遺產保護,這可給了我們極大的警示:我們應該熱愛我們的傳統文化習俗,讓它們代代相傳!

  喜迎端午主題班會教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1、組織教師、學生、古美街道社群居民過端午節,慶祝中國傳統節日,瞭解端午節有關知識,進行民族精神教育。

  2、加強學校—家庭—社群互動,促進三為一體的共建。

  二、活動主題:

  "一街粽情"古美社群平陽小學端午節"快樂家庭日"系列活動

  三、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上午8:30-11:00

  四、活動地點

  平陽小學

  五、活動內容:

  (一)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端午節小調查問卷"

  (二)和爸爸媽媽一起參加x月x日"一街粽情"主題活動

  1、粽子擂臺賽

  2、慈善義賣

  3、民間技藝展示

  4、弄堂遊戲

  5、親子游戲

  6、團隊展示:

  (1)猜謎廊

  (2)穿珠表演及招募

  (3)編結展示、絲網花

  (4)旗袍沙龍展示

  (5)智障人士表演

  (6)獻血志願者招募、流動採血車

  7、親子特色推薦

  8、其他專案:放映廳,乒乓室,廣播

  喜迎端午主題班會教案 篇3

  一、設計背景: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今天我們舉行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為主題的班會活動,讓學生們能夠更瞭解端午節的來歷、習俗等,體驗我國傳統的佳節,讓同學們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

  二、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鍊學生透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路、他人經驗等)獲取資訊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3、學習端午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地點:

  7.3教室

  四、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

  五、活動前準備:

  上網查閱資料、收集故事、多媒體課件等。

  六、活動過程

  【活動匯入】

  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那麼端午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題:“走進端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活動一】端午說由來

  (一)端午節別稱

  1、端午節有哪些別稱?

  2、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誰能告訴大家?(學生交流)

  (二)端午講故事

  1、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關於端午節故事傳說很多,你們知道哪些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嗎?

  2、學生講述端午節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

  3、主持人小結。

  【活動二】端午話習俗

  (一)賽龍舟

  1、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我國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各地有著不同的習俗。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學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麼嗎?(多媒體課件:賽龍舟)

  3、端午節為什麼要進行賽龍舟比賽?(學生交流)

  (二)話粽子

  1、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嚐粽子。(學生介紹粽子的由來。)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琳琅滿目。(多媒體課件:粽子)

  3、我國各地方的粽子還各有特色,請幾個外地學生介紹他們家鄉的粽子。

  (由三名來自浙江、江西、黑龍江學生介紹。)

  4、主持人小結。

  【活動三】端午賽詩會

  1、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為了紀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節還被稱作“詩人節”。

  2、請幾位學生朗誦端午節的詩篇。

  (1)《端午》唐文秀

  (2)《五月五日》梅堯臣

  (3)《端午節的懷念》

  3、主持人小結: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篇,已廣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國有關端午節民俗文化領域中,大家都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

  【活動四】談感受,激發情感

  1、今年端午節與往年有什麼不同?你是怎麼過的?

  (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主持人總結: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儘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讓我們世世傳遞端午節,代代都記住他,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

  【教師總結】

  看了你們自己策劃的主題班會,不僅是同學們,包括老師自己都對端午節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段話來結束今天的主題班會,也希望同學們用這段話來勉勵自己。

  喜迎端午主題班會教案 篇4

  一、活動目的:

  1、讓學生收集有關端午的習俗或是龍舟競技、或是誘人的香粽、或是懸於門上的艾草菖蒲等等,直觀感受端午節的熱鬧與喜慶。

  2、透過這樣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學到了很多有關端午節的知識,更是讓學生受到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二、活動時間:

  五月初五

  三、活動地點:

  八(2)

  四、活動過程:

  活動一:端午節的由來: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個盛大的節日來臨之際,為了讓學生們瞭解這個傳統節日的由來與習俗,利用班會課向學生們作了詳細的介紹。

  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

  端午節的由來有多種說法,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絡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於門上插艾草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掛香囊,賽龍舟,遊百病等等。

  活動二:收集端午節詩歌:

  在“端午節”主題班會上,積極發動學生收集有關端午節的詩歌,鼓勵學生嘗試自己創作端午節詩歌,感受屈原的民族氣節。

  活動三:心繫災區:

  伴隨著全國抗震救災工作的不斷勝利,在一年一度端午節來臨之際,全班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親手製作卡片寄託對災區同胞的深切關愛和美好祝福。

  教師總結:透過今天的活動不僅使學生了解了端午節吃粽子等一些習俗,更使學生更進一步瞭解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和民風民俗,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培養了熱愛祖國,熱愛故鄉,熱愛人民的情感。

  喜迎端午主題班會教案 篇5

  教學目標:端午節就要到了,而假期間的安全問題更是我們關注的大問題,對本班全體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希望各位同學能夠度過一個安全、文明、快樂的端午佳節。

  教學過程:

  為了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學校安排端午節放假。同時,為了增強同學們假期的安全防範意識,讓大家過個平安、健康、愉快的端午節,結合我們學校的情況,學校對大家提幾點要求:

  一、要安排好生活和作息時間,生活要有規律,注意休息,勞逸結合。要安排一定的時間溫習功課,閱讀一些有益的書籍和文章,不長時間觀看電視,不玩電腦遊戲;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保持身心健康。

  二、不參加封建迷信活動,不抽菸,不喝酒,不賭博,不吸毒,不擺闊氣亂花錢。不進入“三廳兩室一吧”。

  三、交通安全

  1、在馬路上行走,都必須自覺遵守交通規則。走路要走人行道,橫穿馬路要看清訊號燈,綠燈行,紅燈停,黃燈亮時,不準車輛、行人通行,但已超過停止線的車輛和行人,可以繼續通行。

  2、不在馬路上追逐打鬧,不在馬路上輪滑,不追車、扒車、強行攔車。

  3、乘坐公交車,一定要在車停穩之後,再上車、下車。不乘坐無牌、無營運證、超載的車輛。

  4、乘坐計程車前排座位,要繫好安全帶。車輛行駛中,不要將頭、手、身體伸出窗外。

  四、防火安全

  1、不將火柴、打火機當作玩具,也不燒東西玩。

  2、點蚊香時,注意不要靠近窗簾、蚊帳、床單等可燃物,以免夜晚風吹動時,使這些可燃物飄到蚊香火頭上。

  3、家用電器必須在家長的指導下正確使用。低年級學生禁止單獨使用這些電器,不超負荷用電,不亂接電線,不亂動插座、電器開關。

  4不隨便接觸電源和帶電電器;不私自接電源,使用電爐;燒柴火、使用煤氣爐時,要及時熄火、關好煤氣罐或天燃氣,注意防火、防爆。

  5、常見的滅火方法:用水滅火; 用東西蓋住滅火;

  6、用沙滅火。遇到不可控制的火勢要及時逃生和報警。

  五、不要下水游泳;遇到有人溺水,要高聲呼救,不要直接下河營救,儘早報警不準私;不私自到無安全設施,無安全防護的水域遊玩活動;不參加不適合未成年人的勞動;可以參加適當的家務,但要注意生活中的安全,

  六、由於已經處於夏季,假期間經常有雷雨、暴雨,同學們不要在雷雨時躲避於樹下、電線杆下或其他容易引發雷電擊傷的地方。要注意行走安全,不抄近道,不走水庫邊、池塘邊、壕溝邊的泥濘小道,防止摔倒掉入路溝、池塘等事故發生。雷電暴雨、大風來臨時,不要外出。

  七、夏季天氣熱,要防止中暑;要注意飲食衛生,不買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衛生許可的“三無”產品,不吃過期和黴爛變質的食物。粽子是端午節必吃的食品,近年來粽子的品種,質量,口味都提到了改善,但同學在食用的時候也不要過量,不要給自己的腸胃增加負擔,以致影響自己的健康。

  喜迎端午主題班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氣氛,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節日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幫助幼兒瞭解我國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認知方面)

  3、讓幼兒學會完整講述生活經驗,發展語言講述連續性(技能方面)

  活動準備

  1、影片(屈原的故事,端午節的來歷)

  2、各種形狀的粽子(長的,稜角的,扁的)

  活動過程

  一、匯入 播放影片

  1、問題匯入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嗎?

  幼:端午節 ······師:那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我們都要做什麼事情來慶祝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 ···師:哇 小朋友們都知道端午節要做這麼多事?那你們知不知道為什麼端午節要包粽子賽龍舟呢?

  2、教師播放影片(端午節的來歷)3教師再次提問:好了,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你們現在知道我們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誰呀?

  幼:屈原

  二、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1、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家吃過粽子嗎?粽子長什麼樣呀?

  幼兒答 ···· 圓圓的 有角的 長長的師: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好多粽子 清小朋友們摸摸看 這些粽子都是什麼形狀呢(教師以小組形式分發粽子,請小朋友觀察)

  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適時引導

  2、師:好了, 現在老師再請小朋友們告訴你身邊的小朋友,你吃過的粽子都是什麼餡兒的,是甜的?鹹的?還是辣的?(幼兒與鄰座夥伴結成對子,輪流講述)

  三、引進新的講述經驗

  運用句型"不僅···還···"

  1、教師透過提示引進新的講述經驗師:小朋友們,端午節,我們不僅包各種形狀的粽子,還品嚐了各種口味的粽子,對嗎?

  2、 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句型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想想,端午節你還做了什麼,然後請小朋友用"不僅···還···"編成完整的句子告訴老師教師引導幼兒,端午節要包粽子 賽龍舟 做香包幼:端午節,我不僅在家幫媽媽包粽子,還和爸爸一起看賽龍舟。

  幼:·······(幼兒運用句型,自由回答)

  四、鞏固和遷移講述經驗

  教師可透過生活中其他的經驗講述鞏固句型運用教師引導:小朋友們,你們動腦筋想象,平時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用"不僅···還···"說哪些句子呢?

  教師示範:比如說,今天我在家不僅疊了自己的被子,還打掃了地板,媽媽誇我是個好孩子。

  教師引導幼兒大膽發言,運用句型講述平時生活經驗重點指導:幼兒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活動評析此次活動透過濃厚的端午節節日氣氛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感受到濃重的節日氣氛和民族情感,從而引出句型讓幼兒在不斷理解認知的過程中運用此句型進行語言講述,幫助幼兒學會完整的講述。

  喜迎端午主題班會教案 篇7

  活動目的:

  緬懷先人,認識傳統節日的由來和意義,強身健體,團結合作,弘揚民族文化。

  活動過程:

  一、知識小競賽。

  1.端午節是哪一天?(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

  2.端午節的別稱有哪些?(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五月節……)

  3.端午節的活動專案有哪些?

  (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

  二、介紹端午節的由來。

  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訊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三、撮五彩線

  1.準備好各自的五彩線。

  2.同桌兩人合作,把各自準備好的五彩線拿出來,待班主任喊“開始”,自己動手開始撮,同桌合作把各自的成果戴到手上,舉手示意成功。限時2分鐘。

  四、縫香包

  先由班主任講解縫香包的要領和針法,然後同桌兩人一組,班主任宣佈“開始”後,再動手,同桌可以互相幫助。時間為15分鐘。比賽結束後,由班 幹部推選出5個製作的精美的香包,製作人各自配戴自己的作品一塊合影留念。

  五、教師寄語。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習俗。可是,韓國已經提前申請了端午節為東南亞文化遺產保護,這可給了我們極大的警示:我們應該熱愛我們的傳統文化習俗,讓它們代代相傳!

  安全教育要點

  ——防震教育

  所謂地震,簡單說就是地動,即地球表面的振動。如果地震來臨,應勇敢地採取積極的自救自護措施:

  1.疏散準備:如果在地震前根據預報得到疏散的命令,不管在什麼地方,都應該服從當地領導,教師或家長的指揮,井然有序地向開闊地帶撤離。

  2.室內避藏。地震發生時如果人在家中,應沉著鎮靜、就地隱蔽。明智的做法是躲藏在牢固的傢俱底下。或躲到空曠房間,特別是衛生間的牆角。

  3.室外避藏。地震發生時人若在戶外,應迅速遠離高大建築物、樹木、橋樑、電線杆等,跑向空曠處。

  喜迎端午主題班會教案 篇8

  主題:

  端午節即將來臨,為了讓同學更好的瞭解我們的歷史,瞭解屈原,學校開展了一次紀念屈原的主題班會。

  目的要求:

  透過本次主題班會,能夠使同學們對屈原有更好的瞭解。

  召開時間:

  x月12日下午

  主持開場白:

  我們大家都知道,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在大家品嚐著荷葉撲香的粽子,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賽著龍舟時,我們的心裡不禁想起當年那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今天就讓我們大家來懷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吧。吊屈原,迎端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主持過程中主要預定串詞:

  許:首先請看屈原的生平簡介(幻燈片1)

  戴:緊接著讓我們繼續看一下屈原的作品以及屈原與端午節。(幻燈片2,3)

  許:想必大家都有所說過屈原是跳河自殺的吧,那其中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大家有請許詩暘同學為我們大家講一個關於屈原的故事。

  戴:聽過許詩暘同學講的故事,我們是時候該放鬆一下了,接下來我們大家來玩個遊戲,遊戲的名稱是“接歌比賽”,總共分成四組,每一組中的成員站起來要唱兩句,其中歌詞或歌名中要有一個“愛”字,如果超過10秒未能唱出則要接受懲罰。

  穿插節目名稱:接歌比賽

  班主任小結:

  今天,我們高二(5)班聚在一起,認真學習了屈原的一些歷史,對他的生平和品格有了更多的瞭解。每個人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交換了各種意見,增進了彼此之間的瞭解。此次班會讓我發現了我們班的同學對屈原的掌握挺深入的,並不屬於那種“一問三不知”的型別。此次班會的目的能夠讓同學對屈原有更好的瞭解,我相信我們已經達到了這個目的。

  主持人結束語:

  時間不知不覺的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就這樣度過了,相信大家對屈原多少都有所瞭解了吧。希望大家在今後端午節時,都能想起我們這位偉大的詩人!今天的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喜迎端午主題班會教案 篇9

  一、設計背景: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正是培育優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養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徑。今年為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因此圍繞“我們的節日端午”這個話題,設計了“端午說由來、端午話習俗、端午講故事、端午賽詩會、學生談感受”等板塊,讓學生在活動中瞭解端午節的來歷、習俗等,感受端午節的文化內涵,親身體驗我國傳統佳節的獨特魅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二、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鍊學生透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路、他人經驗等)獲取資訊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學習端午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地點:

  二(8)教室

  四、活動時間:

  20xx年6月7日

  五、活動前準備:

  上網查閱資料、收集故事、多媒體課件等。

  六、活動

  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儘管大  活動目的:

  1、緬懷先人,透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在瞭解端午節由來和風俗習慣時,鍛鍊學生透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路、他人經驗等)獲取資訊的能力。

  3、透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活動過程:

  一、知識小競賽。

  1、端午節是哪一天?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

  2、端午節的別稱有哪些? (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

  3、端午節的活動專案有哪些? (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二、請學生介紹端午節的由來。

  三、大家說說怎包粽子?

  親歷感悟:

  【教師】:

  我認為本次活動主題鮮明,透過知識小競賽、師生討論交流、遊戲活動、作品展示,使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與價值。瞭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既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也符合我校對學生進行“欣賞性德育模式”的培育要求。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習俗。可是,就在2007年,韓國已經提前申請了端午節為東南亞文化遺產保護,這可給了我們極大的警示:各類中小學校應該多舉行這樣的主題活動,熱愛我們的傳統文化習俗,讓它們代代相傳!

  【學生】:

  這是我第一次學包粽子,覺得特別新鮮,同學們也異常興奮。大家都激動得躍躍欲試,齊齊望著社群的阿姨,就等她這老師發號施令:第一步將粽葉捲成三角形狀,底部要嚴實合縫,不可留出小口。可是我捲來捲去卷不好,終於捲到無縫的要求,誰知手一動,好不容易卷好的形狀又散架了,唉,重新來過。看看我的同伴們,也都在向“無縫粽葉”的最高目標行進,再看看社群的阿姨,卻早已在教如何放糯米了。

  包粽子最難過的一關恐怕就是這個“包”字,如何將米包住不漏出來,還要將粽子包成漂亮的立體三角形,這可是一門學問,在場的許多人就是倒在了這一個坎上啊,不少同學直到最後結束還是沒有包出標準的立體三角粽,包啊、包啊、包出的都是被我們班主任戲稱為“三明治” 的平面三角粽子。忙碌了半天,儘管到下課我也沒有包出一個真正合格的“三角棕”,但我依然覺得這節課過的特別充實。因為:它讓我更深一步地感受到了屈原熾熱的愛國情懷,也激揚著我的愛國熱情;它也讓我更深切地懂得了做一件事(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事)都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成功的道理,啟示我在學習上更應該踏踏實實、持之以恆,只有這樣才可能有所收穫。

  喜迎端午主題班會教案 篇10

  一、設計背景

  “生我是這塊土地,養我是這塊土地,祖國啊我永遠熱愛你……”有誰離得開大地母親,離得開腳下的這片土地女媧造人的神話說明了祖先對土地的崇拜;開疆拓土是古代許多統治者成就霸業的目標;歷保衛腳下土地的故事更是不計其數。腳下的土地,哺育了人類,續寫著輝煌。

  “愛國思鄉之情,人所共有。這一組以愛國和思鄉為主題的詩歌,蘊含著詩人深沉而熾烈的情感,感動了無數讀者。吟誦並欣賞這些詩歌,可以陶冶情操,淨化心靈,加深對祖國和家鄉的感情。”義務教育九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一單元的提示語讓我想到了2010年3月17日中國目前的漁政船——中國漁政311船抵達西沙永興島,擔負起專屬經濟區巡航管理、西沙南沙中沙群島的護漁護航、北部灣聯合監管以及漁業突發事故的救援工作。顯示了中國政府在南海領土爭端問題上的嚴正立場:“中國政府對南海群島的主權擁有無可爭辯!”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正是培育優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養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徑。2010年端午節正是中國政府行使南海群島主權之際的一個傳統節日,因此圍繞“腳踏一方土”這個話題,利用端午節這個機遇,讓學生感受中國政府在南海領土爭端問題上的底線是“不發生衝突”,我們對南海群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這一鐵的事實,以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二、活動目標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xx多年曆史;2010年3月17日中國目前的漁政船——中國漁政311船抵達西沙永興島,擔負起專屬經濟區巡航管理、西沙南沙中沙群島的護漁護航、北部灣聯合監管以及漁業突發事故的救援工作即在眼前。

  1、透過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使學生從各個層面對我們腳踏的這一方土地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既瞭解現實層面上的土地,瞭解它的歷史和現狀,又瞭解文化意義上的土地,看看土地在文學作品和人的文化心理中有什麼特別的含義。

  2、透過蒐集資料,使學生透過有關端午節的故事《屈原投湖》、《曹娥救父的故事》瞭解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增強學生“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愛國意識。做到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溝通,學以致用,理論聯絡實際,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3、透過蒐集與土地有關的神話傳說、成語俗語、歷史故事,使學生認識到土地對於人類的重要性。

  4、透過蒐集與土地有關的文藝作品,瞭解土地的象徵意義,並對“鄉愁”“安土重遷”等文化現象有一個理性的思考。

  5、透過中國政府擁有南沙群島主權不容置疑的歷史史料展示中華民族隊腳下土地的厚愛深情。

  三、教師準備

  1、根據學生興趣,把全班分成幾個小組,分頭去搜集資料、分析資料。

  2、蒐集一份有關“端午節”和“土地”的參考資料書目。

  3、整理以前學過的與端午節和土地有關的成語、俗語和文章。

  4、閱讀一些有關土地的文化分析方面的著作,瞭解中國人“安土重遷”“依戀故土”的文化傳統。

  5、收集中國政府擁有南沙群島主權不容置疑的歷史史料。

  四、活動指導

  1、本次活動藉助“端午節”這一傳統節日,緊扣“對祖國和家鄉的感情”這一主題,圍繞“土地”這一課題展開。我們所要認識的土地有兩個層面的意義:一個是物質層面上的土地,這是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到的,是人類活動的舞臺,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第二個層面是文化層面上的土地,土地對於人類的意義,人類所創造的一切藝術形式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這個主題,因此,土地就被賦予了各種各樣的象徵意義。古希臘神話中土地被稱為大地母親,她是力量的源泉;在各國統治者眼中,土地是權力的象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越多,意味著權力也越大;而對於一國的人民,土地就意味著自由和幸福,因此,面對外來的侵略,他們寸土必爭……聯絡當前我國政府對南沙諸島的主權神聖不可侵犯的正義立場,加深對祖國和家鄉的感情。

  活動一主要是側重於第一個層面,讓學生了解土地的歷史和現狀,瞭解土地保護對於人類可持續性發展的意義。

  活動二、三則側重於文化意義上的土地。

  2、以端午節為引子,以中國政府擁有南沙群島主權不容置疑的歷史史料為驅動力,展開整個活動的過程。

  活動一分為三個子活動,從歷史和現實兩方面看看我們人類是怎樣對待土地的。

  其中第一個側重瞭解土地制度改革的歷史。這些知識學生在歷史課中可能已經學過,因此,可以搞一個跨學科的活動,一方面梳理學過的知識,另一方面又可以訓練學生的分析歸納材料的能力。因為每一次改革背景都很複雜,措施也很多,活動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做簡明介紹,這需要認真琢磨。

  此活動邀請歷史老師參加,從歷史方面做出指導。

  第二、三個子活動都側重土地使用現狀的探究。一個主要透過查詢資料來了解我們國家整體的土地資源狀況。學生可以透過地理方面的著作或者年鑑,蒐集中國的土地資源總量、人均土地數、土地減少率等資料,把其他國家的一些資料也找來,對比一下,發現我們土地資源的不足,增強憂患意識。蒐集的資料不要只是展示一下了事,一定要引導學生分析資料,發現問題。展示的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比如用柱形圖、曲線圖等形式,直觀而且更能說明問題。除了資料,還應該問個為什麼,比如資料顯示我們的耕地每年呈下降趨勢,原因是什麼,政府做了哪些工作,等等。

  第三個子活動更側重實踐。國外的中小學生經常在老師的引導下考察市政建設和社群建設,並提出自己的建議,相比之下,我們的教育就缺少這樣的內容,因此許多學生動手能力不強,缺乏起碼的公德意識,更不要說公民責任感。這個活動期望在這方面使學生獲得提高,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第二項子活動是讓學生對於家鄉土地使用情況的瞭解,可以到政府的網站上查詢,但“紙上得來終覺淺”,教師能組織學生與當地政府聯絡,直接採訪有關情況。如果覺得整體的土地情況不好把握,也可以調查一個侵佔土地或者浪費土地的具體案例。提出合理化建議一項,建議學生先蒐集土地管理的成功經驗,比如某地植樹造林,保護了千畝良田的事例,借鑑他們的措施,再針對實際情況提出建議。

  3、活動二“講講土地的故事”,側重文化層面的土地。三個活動側重不同的“土地故事”。第一種,像社稷壇的五色土表現了漢民族對於土地的'崇拜,還有古希臘神話、《山海經》關於“息壤”的傳說、女媧摶土造人的傳說等。民俗中遠行人帶一包家鄉土的習俗也屬於此類。第二種是凝固在語言文字裡的故事,要讓學生挖掘與土地有關的成語、俗語的文化含義。第三種是“保衛土地”“珍惜土地”的故事,表現為反侵略中的寸土不讓的民族氣節,以及農民對於土地赤誠的愛等。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新增合理的想像和聯想,繪聲繪色地講給大家。

  4、活動三“談談土地的含義”側重對文化層面土地的理性思考。

  中國自古有“安土重遷”的傳統,有的人甚至寧願忍受貧窮,也不願離開故土,這樣的文化品格造成了中國人的執著和堅忍,同時也帶來了保守與閉塞。這樣的現象該如何看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第一個子活動就是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意見,不求學生作出理論的說明,只要能有自己的觀點,並能蒐集一些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就可以了。

  前一個活動是讓學生思考普通人心目中土地的含義,後一個活動則側重文藝家心目中的土地。這個活動要求學生蒐集一些以土地為題材的文藝作品,並分析在其中土地象徵了什麼。學生分成小組,分別去搜集文學描寫、音樂舞蹈和繪畫攝影三類不同的藝術形式中有關土地的作品,然後討論,最後進行總結,看看土地在這些文藝作品中主要有哪些象徵意義,以及這些象徵意義產生的原由。

  5、中國擁有南沙群島主權的歷史不容置疑:一、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南沙群島:中國人民對南海諸島的最早發現可以上溯到漢朝。二、中國最早開發經營南沙群島:中國人民至遲明初就到南沙群島從事開發漁業生產了。早在明代,有海口港、鋪前港和清瀾港漁民及文昌縣漁民到南沙群島去捕撈海參等物。三、中國最早對南沙群島行使管轄:遲至元代,南沙群島已歸我國管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南沙群島先後被劃歸廣東省和海南省管轄,中國政府一直堅持並採取實際行動積極維護對南沙群島的主權。總之,任何國家對南沙群島島礁的軍事佔領或其它行動,都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侵犯,在國際法上都是非法和無效的,不構成主張領土要求的依據,也不能改變中國對南沙群島擁有主權這一無可爭辯的法律事實。

  20xx年3月17日中午,我國目前的漁政船——中國漁政311船抵達西沙永興島,擔負起專屬經濟區巡航管理、西沙南沙中沙群島的護漁護航、北部灣聯合監管以及漁業突發事故的救援工作。中國政府在南海領土爭端問題上的底線是“不發生衝突”,我們對南海群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五、活動延展

  1、有些地方的人對土地表現出強烈的依戀,以致寧願忍受貧窮,也不願離開故土。你怎樣看待這種現象

  2、在文藝家看來,土地是一種具有強烈象徵意義的表現物件,他們的創作往往賦予土地特殊的含義。如艾青的《我愛這土地》、余光中的《鄉愁》、戴望舒《我用殘損的手掌》和舒婷《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請蒐集以徒弟為題材的文藝作品(包括詩文、音樂、舞蹈、攝影和繪畫作品等),展開討論:自古以來,“土地”有哪些豐富的含義

  3、在以上活動的基礎上,展開詩意的想象,以“土地”為話題寫一篇抒情性的文章或一首小詩。

  六、活動評價

  活動評價應該由學生參與,著重考查學生的主動性、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重過程,重方法,對探究的內容不必一定得出實質性的成果。具體指標有:

  1、蒐集的資料和資料是否準確,蒐集資料的方法是否科學、是否新穎。

  2、講述故事、總結交流時所表現出來的口語交際能力(語言表達是否通順、神態是否自然等)、參與意識(是否主動)和情感態度(是否認真)。

  3、討論問題、提出建議時是否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想法,是否能自圓其說,是否有獨到的見解和獨特的感受。

  4、能否跟組內成員很好的合作,達成共同的目標。

  喜迎端午主題班會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讓學生了解感受父母之愛、父母之愛以及博大的社會之愛,體驗愛的聖潔、無私和偉大。

  2、讓學生學會理解關心父母、老師,以實際的行動報答父母老師,努力學習,回報社會。

  活動準備:

  1、準備反映感恩的歌曲、圖片、故事、小品、朗誦等等

  2、主持人準備串聯詞。

  3、準備有關課件。

  活動過程:

  開場白:

  主題音樂:《讓世界充滿愛》(主持人登場)

  盧析:魚兒向大海獻上優美的舞蹈,因為是大海給了他生命。

  周佩:鳥兒為大樹送來清麗的歌聲,因為大樹給了它溫暖的家。

  盧析:感謝老師,傳授我知識,告訴我做人的道理。

  周佩:感謝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時候給我力量。

  盧析:感謝所有進入我生命中的人。

  (兩個人)一起:讓我們共同走進今天的主題班會《懂得感恩》

  [環節之一:感恩父母]

  1、問題搶答

  周佩:自古以來人類就懂得感恩,人類的許多節日就是表達感恩的;

  同學們開始搶答:

  (1)母親節在什麼時候?——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2)父親節在什麼時候?——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3)感恩節原自哪個國家?——源於美國

  (4)你父母的生日是什麼時候?——(略)

  (5)我國重陽節在什麼時候?——陰曆9月初9

  2、小品:《爹》

  盧析:我原想收穫一縷春風,你們卻給了我整個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們卻給了我整個海洋。我們的成長過程凝聚了父母多少的心血,爸爸媽媽,我們真的感激你們!感恩小品——《爹》

  3、學生代表講述關於父母之愛的小故事

  周佩:同學們,一聲問候,一杯熱茶,一個微笑,一點進步,都是對父母的愛的一種無聲的表達方式,下面有哪位同學想和我們一起分享發生在他自己身邊愛的故事。

  學生講故事略

  4、家長致辭

  王井:是呀!愛是一縷縷陽光,能滋潤乾涸的心田;愛是一絲絲春雨,會萌發無限的坦誠……,只要有愛,枯木能發芽;只要有愛,滄海變桑田……,讓我們來看看家長眼中的愛吧!(家長的發言稿)

  5、感恩父母,我們還需要做得更好

  王介寒: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心;作為子女,我們應當儘量為父母分憂。有些同學,面對父母的愛不能理解,下面,我來找一些同學說一說,面對父母的愛,我們還存在哪些問題或不足?

  學生的分析反省略。

  儘管我們有這麼多的不足,但我們仍會努力,我倡議,讓我們一起來說:爸爸,媽媽,我們愛您!

  6.朗誦《感恩父母》

  鄭曉磊:世界上有兩人最值得尊重和感恩,她們便是我們敬愛的父母。下面請欣賞詩朗頌《感恩父母》。

  詩歌朗誦

  表演者:曹安琪、徐文欣、王井、盧恆珩

  7、小品:《十三歲的生日禮物》

  王井:父母的家像一杯濃茶,需要我們慢慢品味。

  王介寒:是呀!讓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讓我們沒有憂慮地成長,是所有父母的心願。

  王井:但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接受這種關愛,並且認為是理所當然。

  王介寒:我們漸漸忘記了感動,忘了說聲謝謝。

  王井:下面請欣賞宋辭等同學為我們帶來的小品

  合:《十三歲的禮物》

  [環節之二:感恩老師]

  1、問題搶答

  曹安琪: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9月10號是什麼日子?學生答略。

  我們的語文老師幽默風趣,我們的數學老師成熟穩重,我們的英語老師青春靚麗,同學們,你們最喜歡哪一位老師,為什麼?學生答略。

  2、朗誦:《致教師節》

  王介寒:老師像園丁,辛勤地澆灌,培育出祖國鮮豔的花朵。下面請聽詩朗誦《致教師節》感恩教師節——此文獻給天下所有的老師們

  表演者:林佳文、林鈺

  3、長笛:《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王介寒:老師是紅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下面請欣賞朱一晨同學的長笛獨奏《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4、互動:學生模仿教師,臺下同學猜

  王井:老師是火種,點燃了學生的心靈之火。想必許多同學都很崇拜老師吧!今天,就讓你來過把當老師的癮,上臺模仿一位老師,秀一秀。下面的同學呢,猜一猜,她(他)模仿的是誰?

  過程略

  5、採訪老師

  王井:陽光普照,園丁心坎春意曖;雨露滋潤,桃李蓓蕾紅。同學們,其實老師也有許多話想對我們說,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陸老師!過程略。

  [環節之三:感恩社會]

  1、說一說:感動中國的人和事

  鄭曉磊:我們要感激父母與老師,但我們更應該感激那些祖國、為國家默默奉獻的人,下面就讓我來考考大家對這方面的認識。同學們都觀看《感動中國》2005年度人物頒獎錄影,誰能說出其中的三位人物並介紹他們的事蹟?

  學生回答:馬背鄉郵員王順友、航空材料專家黃伯雲、殘疾人藝術家千手觀音邰麗華、宇航員費俊龍聶海勝、赤腳醫生李春燕、帶妹妹求學12年的洪戰輝、為戰友守墓36載的陳健、平民英雄魏青剛、青年歌手叢飛等等。

  正是有了許許多多的中國人,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更加和諧,我們要感謝他們。

  2、合唱:《感恩的心》(同學一起做手語)

  曹安琪: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哪怕是面對一個微笑,一句關懷,即使是不經意間的,我們也要學會感恩,感激這一切。請欣賞表演唱《感恩的心》。

  喜迎端午主題班會教案 篇12

  活動目的:

  1、讓學生簡單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和各種傳說。

  2、透過活動了解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習慣。

  3、在活動中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

  活動準備:

  粽子(學生自備)、橡皮繩

  活動時間:

  20xx年xx月xx日

  活動物件:

  全體學生

  活動過程:

  (一)活動序幕

  女:今天真高興,爸爸媽媽來到學校和我們一起活動。

  男: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爸爸媽媽!(鼓掌)

  女: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男:這可難不倒我!我國的傳統節日有(邊說邊扳手指頭)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立夏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這些傳統節日都有一些習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舉行一些特殊的活動。比如中秋節吃月餅賞月,立夏節吃雞蛋,清明節全家踏青掃墓,元宵節鬧花燈……

  女:看來你知道的還不少嘛。

  男:先別誇我。我也來考考你:你知道哪個傳統節日要吃粽子嗎?

  女:這個問題太簡單了,讓小朋友回答你吧!大家說什麼節吃粽子?

  (全班同學齊回答:端午節)

  男:那麼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在端午節裡還有些什麼習俗和活動呢?今天就讓我們走近端午節去了解一下吧。

  女、男(齊說):話說“端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女: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也叫“端陽”、“龍日”、“夏節”、“五月節”、“詩人節”“女兒節”、“小兒節”等等。

  男: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大多相同的。

  (二)端午故事

  女: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下面就請大家聽聽故事大王趙員卉講講端午節的故事。

  1、《屈原與端午節》

  男:謝謝給我們講的精彩故事!(鼓掌)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不過我還聽說一個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孝女曹娥捨身救父》,請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大家歡迎!(鼓掌)

  2、《孝女曹娥捨身救父》

  女:講的故事真感人,謝謝!(鼓掌)我也知道一個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就請李宗遠來說一說。

  3、《秋瑾捨身為革命》

  男:看來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還真不少呢!

  (三)端午習俗

  1、懸艾葉、菖蒲

  女: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同的習俗。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

  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男:你剛才說的菖蒲、艾草是什麼東西?

  女:彆著急,我馬上給你介紹一下這兩樣東西。

  大家歡迎!(鼓掌)

  男:原來菖蒲、艾草還有這樣的功能啊。過端午的時候,我一定要讓媽媽買一些掛在家門口。

  2、端午詩會

  女:端午節還被稱作“詩人節”。幾位同學給我們帶來了端午節的詩篇。

  男:那就請上來唸給大家聽一聽(鼓掌)

  (1)節令門.端陽(清)李靜山

  (2)競渡歌(唐)張建封

  (3)七律.端午老舍

  3、賽龍舟

  女: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麼嗎?

  男:這還用說,就是賽龍舟嘛。

  女:為什麼比賽的船要刻成龍的形狀呢?

  (播放《賽龍奪錦》)

  女:說了半天,我都有些心癢了,真想親身經歷一下。

  男:別急,今天就讓你過把癮。下面我們玩個遊戲叫“賽龍舟”。

  (遊戲:賽龍舟))

  4、品棕樂

  女: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嚐粽子。

  男: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女: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可見我國的粽子南北風味有別。

  男: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女:說了這麼多,我肚子裡的饞蟲都快爬出來了。

  男:別急,別急。我就知道你會這麼說。所以接下來就請大家一起品嚐美味的粽子吧。

  女:等等,今天我們的爸爸媽媽也來了。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分享吧。

  (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分享粽子)

  男、女:(齊說)話說“端午”主題班會到此結束,感謝爸爸媽媽參與我們的活動!(鼓掌)恭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喜迎端午主題班會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瞭解端午節的民俗風情

  2、學習場面描寫的方法

  3、對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的批判與繼承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預習:

  1、查閱資料,瞭解我國的傳統節日及風俗習慣,尤其是端午節這天我們這裡的習俗;

  2、瞭解作者沈從文的生平事蹟、代表作品和作品特色。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我們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她不僅有悠久的歷史,還擁有燦爛的文化,在長達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我們中華民族形成了許多各具鮮明特色的傳統節日,它們猶如顆顆奪目的寶石,鑲嵌在一年四季中,時刻散發著迷人的光彩,成為無數中華兒女心中的牽掛。作為新世紀的你們,也一定知道不少中國傳統節日吧?你們能給我們在座的介紹一下嗎?(能按照時間順序介紹)

  生自由回答

  師肯定學生的回答,同時展示收集的詩歌“屈原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五月前。龍舟迅疾如流矢,萬人喝彩青潭邊。”請問這首詩寫的是哪個傳統節日呀?

  生答:

  今天,就讓我們作為遊客去神秘的湘西,和茶峒軍民一起過個端午節,去體驗他們過端午節的快樂心情。師板書課題《端午日》,作者:沈從文

  請同學根據課前的收集,介紹作者,要求突出籍貫、身份、成長經歷、代表作品及特點,師多媒體展示作者檔案,學生進入一分鐘記憶,結束後利用多媒體快速檢查背誦效果。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

  A、湘西人端午日都有哪些風俗?(用三字詞語概括)結構文章的順序是什麼?

  B、你認為最主要的民俗活動是什麼?

  學生回答端午日風俗:穿新衣畫王字吃魚肉看划船(賽龍舟)捉鴨子

  最主要的民俗活動是:賽龍舟

  三、分析賽龍舟的場面描寫:

  1、閱讀第一節“把飯吃過後”到最後,思考:龍舟賽到起點和終點;龍舟的外形特點;參賽人員的分工和龍舟競賽的場面描寫,用筆從文中畫出來。

  2、學生大聲朗讀龍舟競賽的場面描寫,找出其中的動詞,在這些詞語下面加上三角,體會這些詞語的作用。

  3、根據文章內容,發揮想像,自己選定一個角色(帶頭的、鑼手、鼓手、槳手、群眾……),用一段連貫的話有針對性地向大家介紹你在活動中所在的位置,所做的事及所起的作用。

  老師示例:我是我們這一隊的帶頭的,就坐在船頭上。你們看,我頭上纏裹著紅布包頭,手上拿兩隻小令旗。比賽開始後,我就左右揮動小令旗,指揮船隻的進退。在我的指揮下,槳手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的龍船好似長龍出沒于波光煙雨之中,直衝終點線。

  提問:無論是原文,還是剛才同學們的角色介紹,都用到了許多共同的動詞,試想這一場面描寫中如果沒有這些動詞,比賽的激烈緊張能表現出來嗎?它們起到了什麼作用?

  總結:動詞準確生動

  提問:除了描寫參賽人員的激烈緊張的競爭外,作者還描寫了哪些人,有何作用?

  明確:兩岸觀賽的人,從側面突出比賽場面的激烈緊張-----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相結合

  提問:作者在寫到比賽進入最後時還想到了什麼情景?

  明確:使人想起小說故事上的情景,這種情景真在眼前嗎?虛寫實寫相結合

  總結場面描寫的方法:正側面描寫相結合虛實結合準確的動詞

  4、齊讀賽龍舟片段,要求讀出感情和氣勢。

  5、獎勵欣賞:《賽龍舟》片段

  6、課堂練筆:學以致用,運用所學的場面描寫的方法寫一段我校週一升國旗時或出操時的場面描寫,150字左右。(5分鐘)

  學生寫作,交流,學生或老師點評,多加肯定和鼓勵。

  四、分析賽龍舟的現實意義,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和力爭上游的精神

  1、提問:龍舟賽既然是如此的緊張激烈,那獲勝者的獎品一定是非常豐厚的啦,是不是?所謂的“重獎之下必有勇夫”。那獲勝的船手們的獎勵是什麼?

  既然獎勵不豐厚,那你認為龍舟比賽的實際意義是什麼?

  明確:合作努力的光榮(力量從團結中來)培養了勇往直前、力爭上游的精神

  2、延伸:聯絡實際來談談現實生活中這種精神的意義,並說說對你的啟示。(學生分組討論)

  五、批判與繼承

  1、今天,我們一同去了湖南,瞭解了茶峒人民過端午的習俗,其實我們南通人民在端午節這一天也有著自己獨特的習俗,你知道我們這裡有哪些習俗嗎?

  掛菖蒲懸艾葉----辟邪吃粽子小孩子脖子上掛彩練穿肚兜

  2、延伸:無論是湘西人民的習俗還是我們這裡的習俗,都是我們的祖先在久遠的古代流傳下來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洋節日湧入了我們的生活,而且不斷受到年青人的青睞和追捧,他們樂此不疲,甚至說傳統節日太土了,我們只要洋節日,對此你認為我們是應當繼承民族傳統節日,還是應當摒棄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