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活動主題班會教案(通用20篇)

端午節活動主題班會教案(通用2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活動主題班會教案(通用20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活動主題班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並瞭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透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麼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麼?(粽子)

  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裡拿的粽子像什麼?並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嚐粽子,並講述。

  1、認識粽葉。

  t: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嚐。

  t: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麼豐富啊!

  三、故事欣賞。

  1、你們知道端午節這一天為什麼吃粽子嗎?我們一起來聽一段故事,聽完你就知道為什麼了、

  2、幼兒欣賞故事內容。

  3、提問。

  ①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

  ②端午節這一天除了吃粽子,還有哪些活動啊?

  四、幼兒製作粽子。

  t:今天,我們一起來學包粽子好不好?

  老師交代要求:

  請每個小朋友拿一片粽葉,放入一點米,不管小朋友包什麼形狀的粽子,只要裡面的米不漏出,你包的粽子就成功了,注意了我們可不能浪費,不要把米弄到地上。

  釋出於和諧親子社群

  (培養幼兒的創新,教師巡迴指導)

  五、結束部分。

  小朋友粽子包得可真棒!現在我們帶上自己包的粽子請廚房阿姨幫我們煮一煮,好不好?

  端午節活動主題班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在兩個大小不一樣的物體中區分大和小。

  2、學習用大和小說一句話。

  3、體驗給貓餵魚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大小貓圖片、大小魚、大小雪花片。

  2、大小籃子、大小盤子。

  活動過程:

  1、圖片匯入,引出主題。

  (1)師:“今天我們班還來了兩位動物客人,他們是誰呢?(師出示圖片)“我們一起同動物客人打個招呼吧!”

  (2)師:“小朋友真有禮貌,這兩隻貓有什麼不一樣的呢?”它們哪隻是大貓哪隻是小貓呢?

  (3)幼兒回答,教師幫助幼兒完整說句子:“紅色的是大貓、綠色的是小貓。”

  (4)師:“我們一起大聲的說一遍吧!”再請幼兒大聲的說。

  2、透過遊戲,認識大和小。

  (1)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老師這兒還為兩隻貓客人準備好玩的玩具呢!”

  (2)師:“這是什麼?這兩個雪花片有什麼不一樣的呢?教師出示不同顏色的大小雪花片。引導幼兒完整說:“大雪花片、小雪花片。”

  (3)師:大方形和小方形要來做遊戲了,你們看他們是怎樣玩遊戲的?教師將兩個方形藏於身後,說一句“變變變,什麼出來了?”然後伸出一隻手讓幼兒說是什麼形狀出來了,遊戲兩次。

  (4)教師給每個幼兒分發大小雪花片,在發的過程中教師說“請你說一說、比一比,哪個是大雪花片,哪個是小雪花片。”

  (5)遊戲“方形變變變”。幼兒學老師的樣子將兩個方形藏於身後,當老師說變變變,小雪花片出來了,幼兒就把小雪花片舉起來。當老師說變變變,大雪花片出來了,幼兒就將大雪花片舉起來。遊戲數遍後可以讓幼兒將兩個方形交換位置再玩幾次。

  (6)師:這個遊戲好玩嗎?大貓和小貓也想來玩呢?你覺得大貓應該玩哪一個雪花片呢?快拿出來給老師舉給老師看看,小貓玩哪一個呢?”

  (7)小結:大貓穿了紅顏色的衣服,他喜歡玩大雪花片,小貓穿了綠顏色的衣服,他喜歡玩小雪花片。

  端午節活動主題班會教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1、讓學生收集有關端午的習俗或是龍舟競技、或是誘人的香粽、或是懸於門上的艾草菖蒲等等,直觀感受端午節的熱鬧與喜慶。

  2、透過這樣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學到了很多有關端午節的知識,更是讓學生受到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二、活動時間:

  五月初五

  三、活動地點:

  八(2)

  四、活動過程:

  活動一:端午節的由來: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個盛大的節日來臨之際,為了讓學生們瞭解這個傳統節日的由來與習俗,利用班會課向學生們作了詳細的介紹。

  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

  端午節的由來有多種說法,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絡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於門上插艾草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掛香囊,賽龍舟,遊百病等等。

  活動二:收集端午節詩歌:

  在“端午節”主題班會上,積極發動學生收集有關端午節的詩歌,鼓勵學生嘗試自己創作端午節詩歌,感受屈原的民族氣節。

  活動三:心繫災區:

  伴隨著全國抗震救災工作的不斷勝利,在一年一度端午節來臨之際,全班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親手製作卡片寄託對災區同胞的深切關愛和美好祝福。

  教師總結:透過今天的活動不僅使學生了解了端午節吃粽子等一些習俗,更使學生更進一步瞭解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和民風民俗,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培養了熱愛祖國,熱愛故鄉,熱愛人民的情感。

  端午節活動主題班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瞭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玩,嚐嚐,共享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粽子,鴨蛋,香包,圖片

  活動過程:

  一、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源於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每年的農曆五月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的風俗,以此來紀念他。

  二、端午的習俗

  1.小朋友,今天,我們的、教室的門上掛的是什麼?為什麼要掛呢?

  2.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1)掛艾葉:淨化環境,驅蟲驅蚊。

  (2)賽龍舟:划船救屈原。

  (3)吃粽子:屈原死了,投河餵魚救屈原。

  (4)配香包:驅邪的意思。

  三、學習兒歌《賽龍舟》

  四、吃粽子

  1.觀察粽子的外形

  今天,小朋友們帶了了許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摸摸看,想一想,它像什麼?並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2.認識粽葉

  粽子上的陣陣清香是從這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3.幼兒品嚐並講訴粽子的餡以及它的味道。

  4.小結:粽子的品種這麼豐富啊!

  端午節活動主題班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2、培養幼兒的言語表達力。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粽子、艾草、蒜頭、鴨蛋網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

  提問: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鮮肉粽子、鹹肉粽子、紅棗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歡吃哪種粽子?

  2、為什麼在這段時間裡人們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幼兒討論後,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傳說)

  說說端午節的古老故事。

  3、提問:你們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門前掛艾草和蒜頭、賽龍船、胸前掛鴨蛋網)。

  教師出示艾草、蒜頭,瞭解它們的特徵,討論它們可能有的用途。

  4、拓展談話範圍:為什麼在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草和蒜頭?(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蒜頭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出示鴨蛋網,討論鴨蛋網的用處及來歷,並欣賞鴨蛋網的造型、結構美。

  5、活動延伸:請幼兒將自己的鴨蛋網帶到園,分組談論自己的鴨蛋網的形狀、來源,欣賞其結構美。

  活動反思: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並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大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本活動開始部分我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龍舟、香袋等,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

  端午節活動主題班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嘗試包粽子,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快樂的端午節》、故事音訊《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2、邀請會包粽子的家長志願者;

  3、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葉、大米、紅豆沙、蛋黃、線、剪刀等。

  活動過程: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瞭解端午節。

  “今天是什麼節日?”幼兒和同伴交流。

  請個別幼兒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的時間。

  師生共同小結:端午節是中國農曆的五月初五。

  2、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的來歷、風俗習慣。

  “端午節是怎麼來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它的傳說?”幼兒相互交流。

  組織幼兒欣賞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為什麼進行這樣的活動?”

  幼兒分組交流,請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佩香囊等。

  3、幼兒交流吃粽子的經驗。

  “你們吃過或者見過哪些粽子?”幼兒和同伴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口味,裡面有不同的餡。

  4、幼兒和家長志願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們粽子嗎?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們請來了會包粽子的家長,我們一起學習包粽子吧!”

  幼兒分組和家長志願者共同包粽子,引導幼兒為家長志願者拿、放材料,邊看邊交流。

  “包粽子的順序是什麼?包粽子時需要注意什麼?你看了包粽子的過程後有什麼感受?”

  5、幼兒和家長志願者共同分享粽子。

  端午節活動主題班會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的由來,理解有關端午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吃粽子和划龍舟。

  2、引導幼兒用流暢的語言,說出自己知道的端午節。幼兒嘗試用完整的內容表述出來,表達自己的見解。

  3、引導幼兒明確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體驗集體吃粽子的快樂,感受端午節的節日的氛圍。

  二、教學準備

  1、活動前要求家長與幼兒一起了解端午節

  2、賽龍舟的錄影

  3、幾個不同大小的香包;幾個粽子

  4、端午節《屈原的故事》

  5、端午節課件PPT圖片資料。

  三、教學過程

  1、教師為幼兒講述故事,介紹端午節的來歷。

  (1)教師出示端午節課件PPT,展示圖片,播放影片《屈原的故事》。

  (2)教師總結端午節也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歷史人物屈原。

  2、教師繼續播放端午節課件,進入民俗風俗環節,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的相關風俗活動。

  (1)教師出示香包(粽子),引導幼兒觀看,教師介紹什麼是香包,幼兒欣賞和了解民俗文化。

  (2)教師播放端午節賽龍舟影片,幼兒安靜觀看錄影,感受賽龍舟緊張、歡快的氣氛。

  3、教師帶領幼兒做端午節傳統活動,賽龍舟的遊戲。

  (1)將幼兒分成四組,後面小朋友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上。

  (2)聽到口令後,大家一起蹲著向前走,龍舟不能斷開。

  (3)教師組織幼兒在室內外開展端午節賽龍舟的遊戲,也可以幾個小組之間互相PK比賽。

  4、教學延伸

  教師總結以上關於端午節香包、端午節的粽子、端午節賽龍舟等都是風俗的傳統紀念儀式!

  教師出示端午節粽子,分發給大家品嚐粽子,體驗本次端午節活動的快樂。感受端午節的傳統紀念意義。

  端午節活動主題班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知道端午節的日期及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及習俗。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對過端午有一定印象。

  課件準備:《端午節》動畫影片;“端午習俗”組圖;《過端午》兒歌音訊及圖片。

  活動過程:

  播放動畫影片《端午節》,引導幼兒初步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你知道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嗎?

  ——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和誰有關?

  小結: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的來歷,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的偉大詩人屈原。

  出示組圖“端午習俗”,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的習俗。

  (教師也可出示粽子、艾草、香囊、五彩繩、彩蛋等實物)

  ——除了吃粽子和划龍舟,你家過端午還有什麼其他習俗嗎?

  ——圖片上的習俗你知道哪些?說說看是什麼。

  小結:端午節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每到這一天,大家都會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配香囊、戴彩繩、掛彩蛋。

  播放兒歌音訊及圖片《過端午》,帶領幼兒誦讀兒歌。

  ——我們把端午節的一些習俗編成了一首兒歌,來聽聽看吧。

  ——跟著老師念一念。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1.在生活區,投放粽葉、糯米、餡料、繩子等,組織幼兒親手包粽子。

  2.在美工區,投放繪畫彩蛋,組織幼兒畫彩蛋。

  日常活動

  製作簡單的報紙圈,組織幼兒到操場上模仿划龍舟的動作,分組合作協調向前快跑。

  家園共育

  請家長在端午節讓幼兒儘可能多地感受端午習俗。

  附【兒歌】

  過端午

  五月五,是端午。

  門插艾,香滿堂。

  吃粽子,灑白糖。

  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活動主題班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過節日中的習俗。

  2、培養幼兒對民族文化感興趣。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兒嘗試包粽子。

  4、透過參加端午節環境創設,感受參與端午節慶祝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過節日中的習俗。

  活動準備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動前請幼兒收集有關端午節的.資料。

  3、請部分爺爺奶奶參與活動。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到爺爺奶奶家過節。

  1、請爺爺給小朋友講屈原的故事,瞭解端午節的來歷。

  2、小朋友自由和爺爺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端午節的資料。

  進一步瞭解端午節時人們進行的一些活動:如賽龍舟、吃粽子、掛艾枝、灑黃酒、掛香囊等。

  3、幼兒和爺爺奶奶們一起進行過端午活動。

  (1)、我給奶奶學包粽子。

  請奶奶向小朋友介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兒嘗試包粽子。

  (2)、做龍舟、划龍舟。

  和爺爺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龍舟進行龍舟大賽,請幼兒四五人一組,套上龍舟,進行划龍舟比賽活動,先取到紅綢一組為勝。旁邊請幾位幼兒為他們搖旗吶喊。

  (3)、做香囊活動。

  請奶奶示範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縫成校口袋,放進香料和少許艾草,合上袋子,幼兒學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節日的氣氛。

  (5)、和爺爺奶奶再見。

  端午節活動主題班會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目之一。

  2、體驗中國民間節目的韻味。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初步瞭解中國農曆記年的方法。

  2、幼兒用書:《快樂端午節》。

  活動過程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瞭解端午節。

  教師:今天是什麼日子?

  幼兒和同伴交流。

  請個別幼兒在全班面前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的時間。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端午節是中國農曆的五月五日。

  2、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的來歷。

  教師:端午節是怎麼來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它的傳說故事?

  幼兒相互交流。

  教師請兩名幼兒講述,大家分享端午節的傳說。

  教師小結:古代楚國的詩人屈原非常熱愛自己的國家,在秦國攻破楚國京都時,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農歷五月五日,在寫下了詩歌《懷沙》之後,抱石投汩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老百姓非常悲痛,紛紛湧到汩羅江邊去憑弔屈原。

  3、引導幼兒進一步瞭解端午節的風俗習慣。

  教師: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為什麼進行這樣的活動?

  幼兒分組交流。

  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配香囊等。

  4、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鞏固對端午節的瞭解。

  教師:書上有許多活動,請你找出端午節里人們的活動。

  幼兒認讀,並完成幼兒用書上的練習。

  端午節活動主題班會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的來歷和習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龍舟。

  2、瞭解粽子的各種口味。

  3、樂於參與端午節的活動。

  4、知道端午節是幾月幾號。

  活動準備:

  插艾草、划龍舟的圖片,各種粽子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划龍舟的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1、出示圖片:小朋友,你們知道圖片上的人在幹什麼嗎?什麼節日人們會舉行划龍舟比賽呢?(讓幼兒知道是端午節。)

  二、瞭解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

  1、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

  2、請幼兒說一說。

  3、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瞭解端午的由來:端午為什麼要划龍舟呢?老師講述划龍舟的來歷。

  4、展示艾草圖片,讓幼兒初步瞭解插艾草的原因:你們知道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划龍舟之外,還有什麼風俗習慣嗎?

  5、帶領幼兒學習簡單的端午兒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龍舟呀真熱鬧。

  三、結束活動。

  表揚上課認真的幼兒。

  教學反思:

  活動前幾天,老師們就已經給孩子們講解了許多關於端午節習俗。孩子們被老師講述的故事感動著,其中最為孩子們津津樂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透過老師的講解,孩子們瞭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及意義,瞭解了我國傳統的風俗習慣及文化。

  我們開展這樣的活動,目的是讓孩子們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透過活動的開展,小朋友們都知道了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有吃五黃、掛五端、染紅蛋、佩香包、賽龍舟、品粽子的習俗。

  端午節活動主題班會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

  2、能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述,樂於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

  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瞭解端午節的來歷。

  ★指導語:你們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嗎?

  2、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導語:

  ①人們為什麼要過端午節?為什麼要紀念屈原呢?

  ②人們是用哪些方法來紀念屈原的?

  ③假如你是屈原,國君不接受勸告,你會怎麼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3、拓展交流: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教學反思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但對中班幼兒來說,還比較陌生。本活動開始時我先出示粽子,引出話題。接著透過觀看卡通影片,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最後透過觀看賽龍舟影片,感受賽龍舟時的緊張的氣氛。屈原這個人物對於幼兒來說不熟悉,更不瞭解這個人物,所以我結合掛圖故事引導幼兒瞭解屈原的故事,從而使幼兒產生對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課堂效果來看,幼兒對於古代的國與國的概念不是很清楚,聽的有點含糊。但是對故事的大致思想還是有一定的感受。幼兒都知道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整堂活動中幼兒還是比較投入的。在屈原這個人物介紹這一方面還是需要再加強改進。讓幼兒更容易接受並學習。

  端午節活動主題班會教案 篇13

  一、活動主題:

  粽享歡樂、共度端午,互贈祝福

  二、活動目的

  透過親自動手包粽子,讓我們能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瞭解更多具體的工藝,比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餡料的搭配等等,以輕鬆的方式進一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

  三、活動時間:

  20xx年5月xx日

  四、活動地點

  幼兒園內

  五、活動規則

  團體賽評比規則:視情況而定,把孩子們分為若干人一組,在規定是時間內看哪組包的粽子多。時間結束後,由裁判統一評比,評出前3名。(獎品由園長自行決定)

  要求:質量好、外觀美、遵守紀律、不浪費材料且場地保持乾淨

  個人賽評比規則:

  (1)各參賽組推薦出一名組員參加個人比賽;

  (2)每人再包5個粽子,以時間短、粽子大小適中、均勻、四角不露餡(不漏米)、梱扎整齊、不松線評比出前10名。

  六、活動流程

  (一)前期準備

  宣傳:家長和小朋友們報名參加包粽子比賽

  購買材料:準備好包粽子所需材料

  器具準備:盛裝食材容器、湯匙(均由食堂提供);棉線、剪刀等。

  (二)包粽子

  (三)粽子分發

  活動評比結束後,各隊伍所包的粽子由組長按每人若干個發放並送上節日的祝福。

  七、注意事項

  1、不要隨意放置器具或是材料,以至於現場凌亂。

  2、注意個人和食材衛生,不應弄混弄亂。

  3、各參賽人員按時到既定地點,應預先了解包粽子的有關方法。

  端午節活動主題班會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畫、撕、剪、貼等多種方式和同伴共同裝飾美麗的龍舟。

  2、樂意和同伴共同協商,分工裝飾龍舟,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3、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4、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幼兒有參觀賽龍舟活動的相關經驗。賽龍舟的照片、未裝飾的龍舟、彩紙、筆、剪刀、膠水、抹布等。

  活動過程:

  1、觀察端午節龍舟比賽的照片,回憶龍舟的外形特徵,激發裝飾龍舟的興趣。

  ★指導語:你看到的龍舟是什麼樣的?上面有什麼?

  2、觀察龍舟,討論裝飾龍舟的方法,激發合作裝飾的興趣。

  ★指導語:

  ①龍舟上缺少什麼?怎樣才能把龍舟裝飾得漂亮呢?

  ②你準備裝飾龍舟的哪一部分?用什麼方法?需要什麼材料?

  3、分組協商、分工裝飾龍舟。(觀察幼兒合作情況,並對有困難的幼兒進行指導。)

  4、舉辦“美麗的龍舟展”,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教學反思:

  本次的活動內容"賽龍舟"選材教好。首先考慮到了幼兒的興趣特點,有利於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整個活動是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同時,"賽龍舟"活動具有民族特點,與亞運會也有相關性。

  端午節活動主題班會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瞭解端午節的民俗風情

  2、學習場面描寫的方法

  3、對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的批判與繼承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預習:

  1、查閱資料,瞭解我國的傳統節日及風俗習慣,尤其是端午節這天我們這裡的習俗;

  2、瞭解作者沈從文的生平事蹟、代表作品和作品特色。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我們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她不僅有悠久的歷史,還擁有燦爛的文化,在長達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我們中華民族形成了許多各具鮮明特色的傳統節日,它們猶如顆顆奪目的寶石,鑲嵌在一年四季中,時刻散發著迷人的光彩,成為無數中華兒女心中的牽掛。作為新世紀_人的你們,也一定知道不少中國傳統節日吧?你們能給我們在座的介紹一下嗎?(能按照時間順序介紹)

  生自由回答

  師肯定學生的回答,同時展示收集的詩歌“屈原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五月前。龍舟迅疾如流矢,萬人喝彩青潭邊。”請問這首詩寫的是哪個傳統節日呀?

  生答

  今天,就讓我們作為遊客去神秘的湘西,和茶峒軍民一起過個端午節,去體驗他們過端午節的快樂心情。師板書課題《端午日》,作者:沈從文

  請同學根據課前的收集,介紹作者,要求突出籍貫、身份、成長經歷、代表作品及特點,師多媒體展示作者檔案,學生進入一分鐘記憶,結束後利用多媒體快速檢查背誦效果。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

  A、湘西人端午日都有哪些風俗?(用三字詞語概括)結構文章的順序是什麼?

  B、你認為最主要的民俗活動是什麼?

  學生回答端午日風俗:穿新衣畫王字吃魚肉看划船(賽龍舟)捉鴨子

  最主要的民俗活動是:賽龍舟

  三、分析賽龍舟的場面描寫:

  1、閱讀第一節“把飯吃過後”到最後,思考:龍舟賽到起點和終點;龍舟的外形特點;參賽人員的分工和龍舟競賽的場面描寫,用筆從文中畫出來。

  2、學生大聲朗讀龍舟競賽的場面描寫,找出其中的動詞,在這些詞語下面加上三角,體會這些詞語的作用。

  3、根據文章內容,發揮想像,自己選定一個角色(帶頭的、鑼手、鼓手、槳手、群眾……),用一段連貫的話有針對性地向大家介紹你在活動中所在的位置,所做的事及所起的作用。

  老師示例:我是我們這一隊的帶頭的,就坐在船頭上。你們看,我頭上纏裹著紅布包頭,手上拿兩隻小令旗。比賽開始後,我就左右揮動小令旗,指揮船隻的進退。在我的指揮下,槳手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的龍船好似長龍出沒于波光煙雨之中,直衝終點線。

  提問:無論是原文,還是剛才同學們的角色介紹,都用到了許多共同的動詞,試想這一場面描寫中如果沒有這些動詞,比賽的激烈緊張能表現出來嗎?它們起到了什麼作用?

  總結:動詞準確生動

  提問:除了描寫參賽人員的激烈緊張的競爭外,作者還描寫了哪些人,有何作用?

  明確:兩岸觀賽的人,從側面突出比賽場面的激烈緊張-----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相結合

  提問:作者在寫到比賽進入_時還想到了什麼情景?

  明確:使人想起小說故事上的情景,這種情景真在眼前嗎?虛寫實寫相結合

  總結場面描寫的方法:正側面描寫相結合虛實結合準確的動詞

  4、齊讀賽龍舟片段,要求讀出感情和氣勢。

  5、獎勵欣賞:_《賽龍舟》片段

  6、課堂練筆:學以致用,運用所學的場面描寫的方法寫一段我校週一升國旗時或出操時的場面描寫,150字左右。(5分鐘)

  學生寫作,交流,學生或老師點評,多加肯定和鼓勵。

  四、分析賽龍舟的現實意義,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和力爭上游的精神

  1、提問:龍舟賽既然是如此的緊張激烈,那獲勝者的獎品一定是非常豐厚的啦,是不是?所謂的“重獎之下必有勇夫”。那獲勝的船手們的獎勵是什麼?

  既然獎勵不豐厚,那你認為龍舟比賽的實際意義是什麼?

  明確:合作努力的光榮(力量從團結中來)培養了勇往直前、力爭上游的精神

  2、延伸:聯絡實際來談談現實生活中這種精神的意義,並說說對你的啟示。(學生分組討論)

  五、批判與繼承

  1、今天,我們一同去了湖南,瞭解了茶峒人民過端午的習俗,其實我們南通人民在端午節這一天也有著自己獨特的習俗,你知道我們這裡有哪些習俗嗎?

  掛菖蒲懸艾葉----辟邪吃粽子小孩子脖子上掛彩練穿肚兜

  2、延伸:無論是湘西人民的習俗還是我們這裡的習俗,都是我們的祖先在久遠的古代流傳下來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洋節日湧入了我們的.生活,而且不斷受到年青人的青睞和追捧,他們樂此不疲,甚至說傳統節日太土了,我們只要洋節日,對此你認為我們是應當繼承民族傳統節日,還是應當摒棄呢?

  請用這樣的句式回答:

  我認為,我們應當繼承(或摒棄)民族傳統節日,因為。

  (在橫線上至少寫出支援你觀點的兩點理由或依據。)

  學生互相討論,之後進行小小的辯論,師最後總結

  過傳統節日——端午節

  教學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節日。

  2、初步瞭解一些有關端午節的來歷、故事及相關活動,初步感受民風民俗和民族傳統文化,激發愛國情感。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1)提前瞭解學生對端午節的來歷、故事及相關活動認知狀況。

  (2)收集有關端午節的來歷、故事、活動等相關資料和情境圖片。

  (3)認真閱讀、瞭解有關屈原的故事,思考和研究如何幫助學生理解屈原的故事,敬佩屈原的愛國精神。

  2、學生準備

  (1)把自己瞭解到的有關端午節的來歷或特色活動的情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2)有條件的話,可以參加一項端午節的特色活動或者品嚐一下粽子。

  (3)準備製作工藝小粽子的原材料和簡單工具。

  端午節活動主題班會教案 篇16

  活動目的:

  1、讓學生簡單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和各種傳說。

  2、透過活動了解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習慣。

  3、在活動中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

  活動準備:

  粽子(學生自備)、橡皮繩

  活動時間:

  20xx年xx月xx日

  活動物件:

  全體學生

  活動過程:

  (一)活動序幕

  女:今天真高興,爸爸媽媽來到學校和我們一起活動。

  男: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爸爸媽媽!(鼓掌)

  女: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男:這可難不倒我!我國的傳統節日有(邊說邊扳手指頭)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立夏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這些傳統節日都有一些習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舉行一些特殊的活動。比如中秋節吃月餅賞月,立夏節吃雞蛋,清明節全家踏青掃墓,元宵節鬧花燈……

  女:看來你知道的還不少嘛。

  男:先別誇我。我也來考考你:你知道哪個傳統節日要吃粽子嗎?

  女:這個問題太簡單了,讓小朋友回答你吧!大家說什麼節吃粽子?

  (全班同學齊回答:端午節)

  男:那麼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在端午節裡還有些什麼習俗和活動呢?今天就讓我們走近端午節去了解一下吧。

  女、男(齊說):話說“端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女: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也叫“端陽”、“龍日”、“夏節”、“五月節”、“詩人節”“女兒節”、“小兒節”等等。

  男: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大多相同的。

  (二)端午故事

  女: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下面就請大家聽聽故事大王趙員卉講講端午節的故事。

  1、《屈原與端午節》

  男:謝謝給我們講的精彩故事!(鼓掌)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不過我還聽說一個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孝女曹娥捨身救父》,請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大家歡迎!(鼓掌)

  2、《孝女曹娥捨身救父》

  女:講的故事真感人,謝謝!(鼓掌)我也知道一個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就請李宗遠來說一說。

  3、《秋瑾捨身為革命》

  男:看來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還真不少呢!

  (三)端午習俗

  1、懸艾葉、菖蒲

  女: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同的習俗。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

  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男:你剛才說的菖蒲、艾草是什麼東西?

  女:彆著急,我馬上給你介紹一下這兩樣東西。

  大家歡迎!(鼓掌)

  男:原來菖蒲、艾草還有這樣的功能啊。過端午的時候,我一定要讓媽媽買一些掛在家門口。

  2、端午詩會

  女:端午節還被稱作“詩人節”。幾位同學給我們帶來了端午節的詩篇。

  男:那就請上來唸給大家聽一聽(鼓掌)

  (1)節令門.端陽(清)李靜山

  (2)競渡歌(唐)張建封

  (3)七律.端午老舍

  3、賽龍舟

  女: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麼嗎?

  男:這還用說,就是賽龍舟嘛。

  女:為什麼比賽的船要刻成龍的形狀呢?

  (播放《賽龍奪錦》)

  女:說了半天,我都有些心癢了,真想親身經歷一下。

  男:別急,今天就讓你過把癮。下面我們玩個遊戲叫“賽龍舟”。

  (遊戲:賽龍舟))

  4、品棕樂

  女: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嚐粽子。

  男: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女: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可見我國的粽子南北風味有別。

  男: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女:說了這麼多,我肚子裡的饞蟲都快爬出來了。

  男:別急,別急。我就知道你會這麼說。所以接下來就請大家一起品嚐美味的粽子吧。

  女:等等,今天我們的爸爸媽媽也來了。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分享吧。

  (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分享粽子)

  男、女:(齊說)話說“端午”主題班會到此結束,感謝爸爸媽媽參與我們的活動!(鼓掌)恭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活動主題班會教案 篇17

  教學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並瞭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透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教學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教學過程:

  一、引出話題。

  T: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麼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麼?(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裡拿的粽子像什麼?並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嚐粽子,並講述。

  1、認識粽葉。

  T: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嚐。

  T: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麼豐富啊!

  端午節活動主題班會教案 篇18

  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龍舟。

  2、在教師的幫助下嘗試飽粽子,瞭解粽子的各種口味。

  活動準備:

  1、插艾草、划龍舟的圖片。

  2、活動前請家長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來歷和包粽子的方法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教師出示圖片:小朋友,你們知道圖片上的人在幹什麼嗎?什麼節日

  一、人們會舉行划龍舟比賽呢?(引導幼兒知道是端午節。)

  二、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

  三、教師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麼人呢?

  教師小結: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們國家古代的一位偉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愛國主義詩人,一心為國家大事擔憂,眼看著國家就要面臨災難卻無法挽救,於是整天憂心忡忡,不久,這位懷才不遇的詩人就跳江自殺了!但是他的屍體一直都沒有找到!他自殺的時候剛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們就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在端午節要賽龍舟、吃粽子。賽龍舟是為了趕跑河裡的魚蝦,怕他們吃掉屈原的屍體,在河裡投包子、粽子餵飽魚蝦,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屍體!由此可見屈原他是一位多麼受人尊重與愛戴的人啊

  四、請幼兒說說自己過端午節的經歷。

  教師:馬上就是端午節了,我們家裡都已將開始包粽子了,你們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1、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準備呢?

  教師小結: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都要包粽子和包子。包粽子要用粽葉和糯米,根據個人的口味,人們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豬肉,做成鹹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紅棗,做成甜粽子! 活動結束!

  端午節活動主題班會教案 篇19

  教學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節日。

  2、初步瞭解一些有關端午節的來歷、故事及相關活動,初步感受民風民俗和民族傳統文化,激發愛國情感。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1)提前瞭解學生對端午節的來歷、故事及相關活動認知狀況。

  (2)收集有關端午節的來歷、故事、活動等相關資料和情境圖片。

  (3)認真閱讀、瞭解有關屈原的故事,思考和研究如何幫助學生理解屈原的故事,敬佩屈原的愛國精神。

  2、學生準備

  (1)把自己瞭解到的有關端午節的來歷或特色活動的情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2)有條件的話,可以參加一項端午節的特色活動或者品嚐一下粽子。

  (3)準備製作工藝小粽子的原材料和簡單工具。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初步瞭解民族文化,感受民俗民風,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與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一、端午節的故事

  1、夏天天氣炎熱,但植物茂盛、瓜果飄香、蛙唱蟬鳴。在這美麗的季節裡,還有一個傳統節日呢。你知道是什麼節日嗎?(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2、你知道哪些關於端午節的故事嗎?請你和同學們說一說吧。

  3、在教師的引導下,師生共同講故事。

  A出示屈原影象介紹屈原屈原(約前340~約前278年),戰國時楚國政治家,我國的大詩人。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出身楚國貴族。初輔佐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他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著名的文學家,他一生寫下了許多詩,遺留下來的只有二十多篇,其中《離騷》、《天問》、《九章》、《九歌》最為著名……

  B出示有關屈原故事的連環畫。

  C講故事

  公無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襄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同時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

  從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二、端午節的活動

  1你還了解端午節裡的特色活動嗎?趕快介紹給大家吧。

  A播放賽龍舟的情景,若有學生了解有關內容可讓學生自己介紹。

  西湖的龍舟分為兩種.其一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有小孩裝扮各種歷史、神仙人物,下層載有鼓吹手,敲鑼打鼓,兩傍坐著划船的水手,這種龍舟較具表演色彩.競賽用的龍舟則繞著大龍舟周圍打轉,待大龍舟上拋下物件,小龍舟上的水手便下水爭搶.其中以錢、鴨兩物最難搶得,因為錢幣入水即沈,鴨子則會四處遊竄躲避.

  B掛蒲草和艾葉。

  民間古來有門前懸艾、菖蒲之俗.艾,即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菖蒲,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兩者皆可入中藥.艾葉可制灸條,是傳統中醫針灸療法中必不可缺的用品.燃點艾條可灸治多種病症.艾與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作殺蟲防治病蟲害的農藥.端午期間,時近夏至,天氣轉熱,空氣潮溼,蚊蟲滋生,疫病增多.古時,人們缺乏科學觀念,誤以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故而節日一早便將艾蒿、菖蒲紮成人形,懸掛在門前,用以祛鬼禳邪、保持健康.其實,真正起到淨化環境、驅蟲祛瘟作用的,還是兩草的香氣.中國江南地區,有的習俗是在端午節飲菖蒲酒,則其藥用效能就更為直接.通常是在節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黃,浸入酒中,節日便可飲用.

  C做香包

  D掛彩線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E吃粽子 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棕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簡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棕葉包米代替竹筒。

  F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G寫符唸咒

  中國古代將五月視為“惡月”,所以端午驅“鬼”在民間非常盛行。驅“鬼”的方法有許多,常見的一種,是在節前五月初一晚上插桃樹枝。當時,人們認為桃木能辟邪,所以日落之前折些桃樹枝,插在門前、窗上,以達驅邪的作用。另一種重要的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

  H掛鐘馗像 在陝西南部與四川交界的一些地方,端午這天,流傳掛鐘馗像的習俗。掛鐘馗像,主要是為了消災避難。

  I迎鬼船 江西南部的部分地方,流傳著迎鬼船的習俗。因為這一帶水淺,不能進行龍舟賽,故在五月初五這天,用紙紮成旱船,帶著去登高、遊街,謂之“迎鬼船”。

  J滾雞蛋 在東北,端午節這天清晨,長者要將熟透了的雞蛋,在小孩肚皮上來回不斷滾動,爾後去殼讓小孩吃下,據說這樣可以免肚子痛。冠軍,雅琪隊和沙岡美林隊分別獲得男女標準龍舟賽冠軍。

  2如今社會進步了,我們可以怎樣繼承這些傳統文化呢?

  A還向江河裡投食物嗎?為什麼?

  B你願意參加龍舟賽嗎?

  三、作業回家學包粽子,下節課將自己的作品帶來。

  端午節活動主題班會教案 篇20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激發幼兒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或賽龍舟的錄影和圖片。

  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鴨蛋、粽子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節”的傳說。

  提問:這是什麼?你們吃過粽子嗎?都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兒自由討論,說說大家在這段時間裡經常看見大人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為了什麼?

  介紹端午節來歷的傳說。

  2、組織幼兒觀看圖片或幼兒用書,瞭解端午節的習俗。

  在端午節,人們會進行哪些活動?

  龍舟是什麼樣的?人們在怎樣划龍舟的?一邊划龍舟還做些什麼?他們為什麼這樣做?

  綠色的粽子裡面有什麼?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麼包出來的?

  你吃過粽子嗎?你吃過什麼樣的粽子?

  3、教師介紹其他的有關的風俗習慣。

  小結:端午節是中國人特有的節日。

  4、品嚐粽子,感受節日的氣氛。

  許久之後,我回過神來。回覆她:我那天剛好安排了工作,可能去不了,真的非常抱歉。但是請收下我最最真摯的祝福哈。她說:哎呀,就是家裡人催,剛好遇見了喜歡的人,就剛好辦了。就這樣,她一句,我一句,我們之間好像把沒聯絡的這幾年的所有言語全部攢到一起一樣,她說著她幸福的點點滴滴,我祝福著她的美好愛情。我訴說著近幾年的經歷,她也感慨著我們真的都變得不一樣了。不知不覺得,聊到很晚。像那年大學一樣,我們徹夜不眠,有說不完的話。我們精神十足,有幻想不完的未來。這種感覺,陌生又熟悉,但,真的久違了。

  她大婚的當天,我在忙,一直到很晚才有空去刷朋友圈,看到她曬出婚禮現場的幸福照片,替她感到幸福和快樂。看到婚禮現場的點點滴滴,感受著她的幸福,感覺,真好。後來,她私信我說:親愛的,你的禮物收到了,就知道你是最愛我的。我笑著回覆她:哈哈,喜歡就好,這麼多年,我最慶幸的是,你沒變,當然,我也沒變。

  再後來,我們零零散散的聊了幾句,都以工作忙的原因終止了聊天。微信裡的聊天對話方塊從最前面被工作上聯絡的人和群訊息一一代替,想要再次找到對話方塊就要在搜尋欄裡手動搜尋了。這種短暫的,頻繁的聯絡,就像海浪走過沙灘時波濤洶湧,也像有時候的大海風平浪靜一樣。我們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她所有的朋友圈我都會看,但是不評論,不點贊。我的朋友圈也看不到她的身影。我想,過的好所以才不會在朋友圈裡無病呻吟吧。過得好,才不會在朋友圈裡感慨萬千吧。生活歸於平靜,我們也歸於平靜。不聯絡,不打擾,也不會有任何波瀾,或許才是我們彼此生活原來的樣子。

  5、我時常會想起一句話:人生若只如初見。

  總覺得初見時的美好真的美好的無可替代。但又不得不接受因為時間,因為距離帶給我們的改變。就如同奔向遠方的火車。這一站有人陪著你一起看風景,下一站就會變成另一個人。你沒有辦法去控制誰會在哪一站下車或者上車,只需要珍惜陪著你看過這段風景的路人或是友人。不僅是你如此,我們都是擁有這樣經歷的平凡人,關於過去,及時的告別。關於未來,及時的規劃。

  曾經讀過這樣一篇文字《最好的友情,是你不必等我》。

  它說:“學生時代的友情,喜歡同一個歌星,喜歡某一項運動,經常一起打打球聊聊班裡八卦,兩個人就能熱絡的打成一片。

  我們無法刻意要求某些人特意停下腳步來等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自己不斷追趕,這世界上最好的友情,是你不必等我。”我覺得,真好。

  6、最後,我想說:親愛的,我想告訴你,放心吧,雖然我們不常聯絡,不常見面,但是我希望你會記得,有一天,只要你在微信裡、QQ 裡,簡訊上,無論是哪一種方式,只要你喊我,我一直在,我一直都在。就像那句:無論多大的風雨,只要你來,我都會去接你。以後的日子裡,也祝願你會健康快樂,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當然,也希望提起我的時候,你也會驕傲的說:這是我的多年哥們。只要話匣子一開啟,我們依然如當年,可以徹夜不眠的談天說地,可以無話不談的成為彼此的樹洞。

  未來,願你我彼此安好,因為,這就是晴天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