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班端午節的語言活動教案(精選5篇)
有關中班端午節的語言活動教案(精選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關中班端午節的語言活動教案(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端午節的語言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朗誦童謠,感受童謠表現的端午划龍舟的民俗風情和熱鬧的節慶氣氛。
2、感受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組合節奏,嘗試配上打擊樂表現划龍舟的歡樂情景。
活動重點
學習朗誦童謠。
活動難點
學習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組合節奏。
難點剖析
兩種節奏型的結合讓孩子們對節奏有些混淆。
活動過程
一、講講端午節及划龍舟
提問:哪一天是端午節?端午節有哪些習俗?那一項活動最熱鬧?
人們是怎麼划龍舟的?
人們在划龍舟時,你聽到了哪些聲音?
二、欣賞童謠
1、欣賞童謠並討論
2、感受童謠的節奏
3、學習打節奏
三、學習朗誦童謠
1、配上節奏朗誦童謠
2、遊戲:划龍舟、賽龍舟。
中班端午節的語言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氣氛,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節日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幫助幼兒瞭解我國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認知方面)
3、讓幼兒學會完整講述生活經驗,發展語言講述連續性(技能方面)
活動準備
1、影片(屈原的故事,端午節的來歷)
2、各種形狀的粽子(長的,稜角的,扁的)
活動過程
一、匯入,播放影片
1、問題匯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嗎?
幼:端午節。
師:那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我們都要做什麼事情來慶祝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
師:哇 小朋友們都知道端午節要做這麼多事?那你們知不知道為什麼端午節要包粽子賽龍舟呢?
2、教師播放影片(端午節的來歷)
3、教師再次提問:好了,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你們現在知道我們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誰呀?
幼:屈原。
二、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1、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家吃過粽子嗎?粽子長什麼樣呀?
幼兒答:圓圓的,有角的,長長的。
師: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好多粽子,請小朋友們摸摸看,這些粽子都是什麼形狀呢?(教師以小組形式分發粽子,請小朋友觀察)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適時引導
2、師:好了, 現在老師再請小朋友們告訴你身邊的小朋友,你吃過的粽子都是什麼餡兒的,是甜的?鹹的?還是辣的?(幼兒與鄰座夥伴結成對子,輪流講述)
三、引進新的講述經驗,運用句型“不僅……還……”
1、教師透過提示引進新的講述經驗師:小朋友們,端午節,我們不僅包各種形狀的粽子,還品嚐了各種口味的粽子,對嗎?
2、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句型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想想,端午節你還做了什麼,然後請小朋友用“不僅……還……”編成完整的句子告訴老師教師引導幼兒,端午節要包粽子 賽龍舟 做香包幼:端午節,我不僅在家幫媽媽包粽子,還和爸爸一起看賽龍舟。
幼:(幼兒運用句型,自由回答)
四、鞏固和遷移講述經驗,教師可透過生活中其他的經驗講述,鞏固句型運用
教師引導:小朋友們,你們動腦筋想象,平時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用“不僅……還……”說哪些句子呢?
教師示範:比如說,今天我在家不僅疊了自己的被子,還打掃了地板,媽媽誇我是個好孩子。
教師引導幼兒大膽發言,運用句型講述平時生活經驗重點指導:幼兒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活動評析。此次活動透過濃厚的端午節節日氣氛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感受到濃重的節日氣氛和民族情感,從而引出句型,讓幼兒在不斷理解認知的過程中運用此句型進行語言講述,幫助幼兒學會完整的講述。
中班端午節的語言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 瞭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2、 培養幼兒的言語表達力。
3、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 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 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粽子、艾草、蒜頭、鴨蛋網等。
活動過程:
1、 談話匯入。
提問: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鮮肉粽子、鹹肉粽子、 紅棗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 …… 你喜歡吃哪種粽子?
2、 為什麼在這段時間裡人們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兒討論後,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傳說)
說說端午節的古老故事。
3、 提問:你們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門前掛艾草和蒜頭、賽龍船、胸前掛鴨蛋網)。
教師出示艾草、蒜頭,瞭解它們的特徵,討論它們可能有的用途。
4、 拓展談話範圍:為什麼在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草和蒜頭?(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蒜頭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 出示鴨蛋網,討論鴨蛋網的用處及來歷,並欣賞鴨蛋網的造型、結構美。
5、活動延伸:請幼兒將自己的鴨蛋網帶到園,分組談論自己的鴨蛋網的形狀、來源,欣賞其結構美。
活動反思: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並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大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本活動開始部分我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龍舟、香袋等,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
中班端午節的語言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龍舟。
2、在教師的幫助下嘗試飽粽子,瞭解粽子的各種口味。
活動準備:
1、插艾草、划龍舟的圖片。
2、活動前請家長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來歷和包粽子的方法。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幼兒用書中划龍舟的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出示圖片:小朋友,你們知道圖片上的人在幹什麼嗎?什麼節日
人們會舉行划龍舟比賽呢?(引導幼兒知道是端午節。)
二、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
1、教師: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
2、教師請幼兒說一說。
3、教師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4、教師:端午節為什麼要划龍舟呢?教師講述划龍舟的來歷。
5、教師:你們知道端午節初了吃粽子、划龍舟之外,還有什麼風格習慣嗎?教師展示艾草圖片,讓幼兒初步瞭解艾草的原因。
6、帶領幼兒學習簡單的端午節兒歌。(兒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龍舟呀真熱鬧。)
三、讓幼兒完整聽屈原的.故事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麼人呢?
2、他為什麼要跳江自殺呢?
3、人們為什麼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划龍舟呢?
教師小結: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們國家古代的一位偉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愛國主義詩人,一心為國家大事擔憂,眼看著國家就要面臨災難卻無法挽救,於是整天憂心忡忡,不久,這位懷才不遇的詩人就跳江自殺了!但是他的屍體一直都沒有找到!他自殺的時候剛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們就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在端午節要賽龍舟、吃粽子。賽龍舟是為了趕跑河裡的魚蝦,怕他們吃掉屈原的屍體,在河裡投包子、粽子餵飽魚蝦,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屍體!由此可見屈原他是一位多麼受人尊重與愛戴的人啊
四、請幼兒說說自己過端午節的經歷。
教師:馬上就是端午節了,我們家裡都已將開始包粽子了,你們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準備呢?
教師小結: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都要包粽子和包子。包粽子要用粽葉和糯米,根據個人的口味,人們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豬肉,做成鹹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紅棗,做成甜粽子! 活動結束!
中班端午節的語言活動教案5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端午節的日期,透過學習端午節兒歌,知道什麼是端午節。
2、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從聽故事看影片中感受端午節的意義。
3、幼兒和老師還只有夥伴一起玩玩端午節相關遊戲、嚐嚐端午節粽子,共享節日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粽子。
2、艾蒿等實物。
3、端午的相關圖片和動畫。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兒歌,《五月五》,讓幼兒感受到端午節是一個喜慶、熱鬧、愉快的節日。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掛香囊。
五彩線,手腕綁,吃粽子,沾白糖。
鹹鴨蛋,噴噴香,龍舟下水喜洋洋。
2、教師為幼兒設定區角遊戲環節:透過區角環境創設的端午主題,教師配合圖片和動畫給幼兒講解介紹有關端午節的習俗。
(1)掛艾葉:艾草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體健康。
(2)賽龍舟: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
(3)吃粽子:端午食粽是中華民族民間節日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根據史書記載,吃粽子源於春秋戰國,人們為紀念楚國大夫屈原而逐漸流傳下來。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4)佩香包:節日習俗,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
(5)五彩繩:花繩既是五彩絲,又俗稱五色絲。早在東漢應劭著《風俗演義》中就已經記載說把它系在臂上可避病除鬼、不染病瘟。在《續漢書》、《後漢書》中,端午日這天用朱索、五色印做門戶裝飾,認為可以抵防惡氣。
3、教師出示端午節吃的粽子,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分發粽子、幼兒吃粽子感受端午節的快樂。
(1)教師出示端午節粽子實物讓幼兒觀察粽子的外形和顏色。
(2)教師撥開粽子讓幼兒瞭解粽子的組成並讓幼兒認識粽葉。
(3)教師將粽子分給幼兒品嚐,大家一起感受節日的快樂。
四、活動總結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夏五、重五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盡皆知,追懷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懷。
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讓幼兒回家與家長一起分享在幼兒園的端午活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