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惜糧食大班科學教案
愛惜糧食大班科學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愛惜糧食大班科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愛惜糧食大班科學教案1
目的要求:
1、初步學習針對不同的物件(農民、同伴)用不同的方式進行交談。
2、能傾聽他人的談話、理解他人的語意。
3、學習用語言表達對農民秋收辛勤勞動的讚美和豐收的喜悅心情。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瞭解糧食的主要知識。
物質準備:農民秋收活動的錄影,各種糧食的圖片。
物質準備:從不同角度拍攝的天安門、悉尼歌劇院、長城、埃菲爾鐵塔圖片若干。
材料配套:教育掛圖。
活動過程:
1、觀看錄影
⑴提出問題,這是什麼季節?你在錄影中看到了什麼?
⑵引導幼兒說說秋收的情景,想象農民豐收的喜悅心情。
⑶引導幼兒發準"秋收"、"糧食"、"農民"等音。
2、教師扮農民,讓幼兒向農民阿姨詢問糧食種植生長的有關問題。
⑴引導幼兒用與同伴交談的不同方式與農民阿姨交談。
⑵引導幼兒體會到農民耕種的辛苦。
3、幼兒分組進行交流
⑴分組討論:你知道的糧食在哪些?糧食從哪裡來?農民是怎麼種糧食的,辛苦嗎?你是怎樣愛惜糧食的?
⑵每組推選一名同伴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想法。
4、討論:如何節約糧食?
⑴引導幼兒嘗試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向同伴介紹如何節約糧食。
⑵小結:小朋友吃的'每一粒米飯,每一種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小朋友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不挑食,愛惜糧食。
美術:《中外建築欣賞》(欣賞)
1、出示教育掛圖,引導幼兒觀察、欣賞。
⑴提問:這是什麼建築?是哪個國家的?建在什麼地方?
⑵教師小結
2、出示教育掛圖《悉尼歌劇院》,引導幼兒欣賞。
⑴提問:這建築像什麼?在哪個國家?建在什麼地方?叫什麼名稱?
⑵討論:為什麼建築設計師要把它設計成帆船、貝殼一樣的形狀?
⑶教師小結
3、引導幼兒欣賞其他中外建築。
4、引導幼兒發現天安門和悉尼歌劇院這兩種建築的不同之處。
⑴建築結構的不同:對稱和不對稱。
⑵建築材料的不同:木頭、磚頭與混凝土。
⑶建築風格的不同:古典美和現代美。
5、討論:你喜歡哪一種建築?為什麼?
愛惜糧食大班科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 教育幼兒應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2、 培養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3、 教育幼兒學會尊重他人。
4、 大膽說出自己對愛惜糧食的理解。
5、 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教學重點、難點
對古詩《鋤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夠背誦古詩。
活動準備
配套的教學用書,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談話匯入新課。
師:小朋友,米飯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資,所以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
2、教師引導幼兒翻開幼兒用書第7頁,仔細觀察。
師:快看,圖中的小朋友在幹什麼?他們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為什麼?
3、教師鼓勵幼兒回答問題。
4、.教育總結幼兒回答,教育幼兒吃飯時應坐端正,不撒飯。
5、教師朗讀古詩《鋤禾》,幼兒跟讀。
師: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
6、讓幼兒談談自己在今後吃飯時應該怎樣做。
7、活動結束。教師再次強調要珍惜糧食。
愛惜糧食大班科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瞭解糧食的生長過程。
2、讓幼兒明白糧食來之不易,要珍惜糧食。
活動準備:
儒靈童教材
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
1、帶領幼兒隨著儒靈童歌曲做律動。
2、帶領幼兒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禮儀。
二、新授課程
1、"聽"故事提問匯入:小朋友,你們見過螞蟻窩嗎?為什麼萌萌被抬進螞蟻窩?請聽故事《小螞蟻的倉庫》。
2、安靜聽《儒靈童》故事,情境匯入。
教師提問:小螞蟻的倉庫怎麼會有那麼多好吃的?
故事總結:萌萌吃東西的時候總會把食物浪費,小螞蟻把萌萌丟下的食物抬回了家。當萌萌來到螞蟻倉庫後,羞愧極了,知道糧食來之不易,浪費是可恥的行為。小朋友,老師相信你們都是珍惜糧食的好孩子。
3、"看"動畫提問匯入:你們知道我們做飯的大米是從哪裡來的?
4、認真看《儒靈童》動畫,啟發思考,教師提出如下問題:
(1)大米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
(2)為什麼說農民伯伯種糧食很辛苦?
(3)小朋友們今後你會怎樣珍惜糧食?
5、幼兒有疑問可再次觀看動畫,老師根據本班級幼兒共性特徵及個體差異,對動畫進行暫停或播放,結合劇情節點,在幼兒已有經驗上進行選擇性互動提問教學。
教師總結:小朋友們,農民伯伯種糧食非常辛苦,從播種到鋤草、施肥、收割,不知灑下了多少汗水。曬黑了臉,累彎了腰,兩手磨出了厚厚的老繭,才能收穫糧食,我們要做珍惜糧食的好孩子,不能浪費。
三、圖譜演示,判斷對錯教師出示兩張圖片讓幼兒判斷對錯。
教師看圖總結:小朋友們,糧食來之不易,我們吃飯時要把碗裡米飯吃乾淨,不掉桌上和地上,圖中的寶寶吃飯時把米粒撒了一桌子,既不講衛生又浪費,讓我們一起做個愛乾淨不浪費的好孩子。
四、遊戲互動,鞏固主題名稱
小雞吃米粒
準備:一些廢舊的紙揉成的紙團,幾個紙箱或者塑膠桶
規則:教師請幾位小朋友變身為小雞"吃地上的米粒",伸出雙手的食指和拇指做小雞狀。每次只可以用手夾一粒米粒,然後把"吃"到米粒迅速的放到紙箱或塑膠桶裡。看誰把地上的米粒"吃"得又快又幹淨,給與獎勵。
五、活動延伸,主題內化
(1)帶領幼兒誦讀《弟子規》經典。
(2)教師可在日常幼兒吃飯的時侯提醒幼兒不要浪費食物。
(3)和家長聯絡,習慣養成延續至家庭中落實。
愛惜糧食大班科學教案4
活動目的:
1.讓幼兒體會勞動者的光榮,尊重各行各業的勞動者。
2.培養幼兒尊重勞動者、關心他人的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
認識"五一"勞動節的多媒體課件。
一、開始部分。
(一)透過提問匯入活動主題。
1、師:“寶貝們,你們知道5月1日是什麼節日呢?”
生:“五月一日是勞動節”。
2、師:“寶貝們真聰明,5月1日啊,是全世界勞動者的節日。在這一天,所有的勞動者都有權利放假休息一天,大家都會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慶祝。
3、師:那說到這,寶貝們要問了,誰是勞動者呢?那我來告訴你們,比如說辛苦種植糧食的農民,建造房子的建築工人他們都是勞動者。
4、師:“那我要請寶貝們來說說,你們知道的勞動者有哪些呢,他們的勞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幫助呢?
5、生:“清潔工是勞動者,他們把我們城市打掃的乾淨又漂亮。、(引導幼兒一一說出完整的句子。)
(二)談談如何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1、師:“寶貝們說的真好,那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們說的勞動者們,他們都是怎樣勞動的呢?”(出示圖片:建築工人、製衣廠工人、農民、交通警察、清潔工)
2、生:“我看到了建築工人冒著生命危險在為我們建房子,這樣我們就有了漂亮寬敞的房子住了。“我看到製衣廠的工人們在我們做好看的衣服褲子。
3、師:“寶貝們真棒,說的真好。他們啊都是為大家服務的都是勞動者,他們的勞動都是光榮的,我們應該熱愛勞動,更應該尊重別人的勞動。”
(引導幼兒說出怎樣尊重別人的勞動:如建築工人是冒著生命危險在給我們建造房子,我們就更應該愛護好我們的房子,不隨意亂圖畫牆壁,毀壞牆面。清潔工不論颳風下雨堅持打掃衛生,使我們的環境變的更加美麗,我們就更應該愛護好環境不隨意丟垃圾破壞環境。)
二、基本部分。
談話:勞動是光榮的
教師:“你們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做什麼工作的嗎?”
請幼兒一一發言。
教師小結:“要知道,他們都是為大家服務的,都是勞動者。他們的勞動是光榮的,我們應該熱愛勞動,應該尊重別人的勞動。”爸爸媽媽每天辛苦勞動,肯定很辛苦,我們應該為我們的爸爸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結束部分。
遊戲:“角色扮演”
1、爸爸媽媽辛苦了
玩法:由兩名幼兒分別扮演爸爸、媽媽從外面回來,一名幼兒扮演爸爸、媽媽的孩子,給爸爸、媽媽拿拖鞋、倒茶水等。
教育幼兒在家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減輕爸爸、媽媽的負擔。
2、讓幼兒嘗試著多表演其他角色(如 醫生跟患者、售貨員跟顧客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