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古詩公開課教案(通用12篇)

小學古詩公開課教案(通用12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古詩公開課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古詩公開課教案 篇1

  一、教材簡說

  雨後的早晨,從香甜的春睡中醒來,推開窗戶,撲進的不只僅是清新的空氣,更有那清脆的鳥鳴,淡淡的花香,濃濃的春意。那漂落的花瓣,令人惋惜;那被春雨浸潤著的芳草綠葉,令人振奮。那溼潤的落花,那鮮嫩的綠葉,似乎把昨夜的春風和春雨又送到了窗前。

  《春曉》給我們展現的是一幅雨後清晨的春景圖。它看似平淡,卻韻味無窮。不寫繁花似錦,不寫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數筆,就把那不經意的一瞬間感受到的濃濃春意勾勒得淋漓盡致。詩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襯愛春,言簡意濃,情真意切。從那“夜來風雨聲”中,我們可以盡情地想象那鶯歌燕舞、百花齊放的爛漫春光。這剪輯的“春之聲”,正是那“春意鬧”的畫外音。

  高鼎的《村居》,則是另一番景象,另一種情調。花草繁盛,千里鶯啼,春風楊柳,令人陶醉。兒童放學歸來,三五成群,迎著春風,放飛著風箏,放飛著快樂,放飛著希望。良辰美景配上快樂生活,多麼富有情趣;大好春光配上風華少年,意境多麼悠遠。

  二、學習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生字的出現

  (1)揭示課題識字。“古詩兩首”中,“古、詩、首”是生字,第二首古詩《村居》中的“村、居”也是生字。所以在揭示和理解課題過程中即可指導認讀5個生字。可先對“古詩”作簡單解釋,再結合“幾首歌曲”、“幾首兒歌”、“幾篇課文”等對“首”作簡單理解,最後出示兩首古詩的題目。

  (2)自讀古詩,自學生字。自身藉助拼音讀古詩,認讀詩中的生字。

  (3)出示生字條中的生字,引導識記。

  2.生字的識記

  (1)注意讀準“詩、首、處”和“村、醉、散”的聲母。

  (2)引導學生根據新舊字的聯絡,採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改一改”等方法識記生字。如:

  自—首舍—古讀—詩對—樹—村睡—眠

  閃—問—間—聞屋—居醒—醉親—童外—處

  3.識字的鞏固

  (1)利用課件或生字卡片鞏固認讀。

  (2)讀詞語鞏固生字的識記。如:

  兩首古詩一首兒歌冬眠處長見聞

  鄉村居住大醉煙花童話散步

  (3)在讀、背古詩的過程中鞏固生字的識記。

  4.寫字指導

  本課6 個要寫的字,各有各的特點,可逐一進行指導。“古”字橫要長而凸;“聲”字上為“士”字,不是“土”字,應寫得上橫長、下橫短;“多”字上下兩區域性一樣,但要注意寫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學生寫成一左一右,或上下相等;“處”字是半包圍結構,要強調“包住”

  ——把捺拖長;“知”字中,口在右邊偏下,不能寫得太高;“忙”字左邊“豎心”的豎要寫得垂直且稍長。

  (二)朗讀感悟

  本課兩首古詩,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背誦,不要作過多的分析。詩的內容和意境,可讓學生結合課文插圖,在反覆朗讀的過程中自身理解、感悟。可引導學生說說“讀懂了什麼”或者“體會到什麼”。學生假如提出不懂的字詞,教師可簡單講解。

  《春曉》詩意含蓄,情真意切。朗讀時,速度可稍慢,一邊讀一邊想象,一、三句聲音較實,二、四句聲音較虛。每一句第二字可適當拉長,稍作停頓,留下想象的空間。注意讀好韻腳“曉、鳥、少”

  《村居》較為明快,朗讀時可適當將情緒外露,讀得輕快、流暢,體現環境的優美和兒童生活的快樂。可在每句詩的第四個字後稍作停頓。注意讀好韻腳“天、煙、鳶”。

  古詩朗讀對字音的要求特別高,要把每個字的音讀準,還要注意咬字吐字。可提醒學生對咬準字音要一絲不苟,並讓他們反覆練習朗讀。教師可透過同桌互相聽讀、有針對性地抽查、鼓勵到臺上朗讀等方式檢查學生讀的情況。

  兩首古詩的背誦難度不大,可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用激勵的方式引導學生背誦。

  (三)實踐活動

  1.課前活動

  課外讀背幾首古詩。

  2.課中活動

  比比誰背的古詩多。先分小組比一比,再推選代表在全班扮演。

  小學古詩公開課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

  1、談話:讓同學們拿出課前收集的詩句來讚一讚他們喜歡的季節,由此出示老師給帶來的一首詩《山行》 。引導生讀通、讀好、讀精,在讀中體會。感知詩意,體會詩境。

  2、過渡匯入《楓橋夜泊》,讓生自讀自悟,體會詩人的感情。迴歸整體,體會借景抒情。對比朗讀,感受詩人不同的心情帶來的不同感受。

  教學過程:

  1、談話匯入

  大自然是神奇的,更是美麗的。隨著季節的更迭,它不時的變換著美麗的容顏。在這絢麗多姿的季節中,你最喜歡哪一個?請你用課前收集的詩句讚一讚它。

  瞧同學們說的這麼起勁,老師也忍不住要加入你們的行列,也給你們帶來了一首詩。(板書:山行)(課件出示詩)同學們想讀嗎?趕緊讀吧。

  (課外鼓勵學生大量蒐集資料,閱讀資料,使學生對離我們生活較遠的古詩和詩人有更多的瞭解,拓寬語文學習的空間,培養了學生有效利用語文資源的意識。)

  2、初讀課文。

  (1)、自由讀詩。

  (2)、誰願意讀給全班同學聽一聽,誰還想讀。

  老師聽的還不過癮,同桌一起來讀讀。

  四人小組來試試。

  都說人多力量大,一組同學來,如何。

  還想讀的同學一起來。

  (古詩有其獨特的韻律美,讀起來朗朗上口,應該讓學生多讀、想讀、喜歡讀。教師富有激勵的語言更能提高朗讀的效果。)

  3、感知詩意,體會詩境。

  匯入:聽同學們讀的這麼有感覺,老師也忍不住要表示一下,行嗎?(師範讀)

  跟著老師一路游來,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四人小組合作)

  (基於學生已經掌握一些學懂詩句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選擇自身感興趣的,有能力學習的內容,充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相互合作中學生取長補短,在合作中享受快樂,獲得提高)

  (隨學生所說隨機教學)

  ⑴、生:看到山、石徑、白雲、人家。

  教學: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A:寒山:你理解這個詞嗎?(能向同學們介紹介紹你是怎樣學懂的嗎?)

  B:石徑:這是怎樣的石徑,課文用哪個詞修飾它?你是怎樣理解的,石徑斜就是…

  我們再讀讀這句話,你能用自身的話說說它的意思嗎?

  C:白雲生處有人家又是怎樣的畫面,誰能將它美美的描述出來。請你讀一讀。我們也跟著作者去看一看。(播放課件)你看到了嗎?那把它讀出來吧。

  讓我們再來欣賞欣賞,引讀: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⑵、(這麼美的景色怎能不使作者驅車前往一探究竟呢,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怎樣一幅美景。)

  生:霜葉

  ①、霜葉就是… 是呀,霜葉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一道奇麗的風景線,經霜打之後就有了這火紅的楓葉。請再讀詩句,你還感受到了什麼?(引導學生體會霜葉紅於二月花。)

  ②、二月花是什麼季節的花,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來形容嗎?

  是呀,春花是五顏六色的,是多姿多彩的,可是,這麼美的春花在杜牧眼裡卻遠比不上那似火的霜葉。這是為什麼呢?請再讀詩句,或許會有所發現哦。

  ③、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愛到何種程度,你體會到了嗎?請把它讀出來。還有更喜愛的嗎?(請一兩個學生讀)

  在黃昏夕陽的映襯下,那楓樹林越發顯得火紅,不由的使作者駐足欣賞,久久不願離去,不只如此,還給我們留下了這千古絕句。讓我們也來欣賞欣賞。(播放課件)

  ④、你被吸引了嗎?是呀,這麼美的霜葉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也有詩句:林間暖酒燒紅葉;紅樹青山好放船。可這多比不上杜牧筆下紅似火,豔的連二月春花也無法比擬的霜葉。

  面對這一派迷人的景色,請再次抒發內心的情感。請生讀詩句。個別讀,合作讀(這麼美的風景,假如邀你的好朋友一起欣賞,感覺是否會更好呢?)男女生賽讀。(看誰感受到的更美。)

  ⑶、在跟隨作者美美的遊覽一番後,讓我們把整首詩;連起來讀一讀,試著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更深的感受作者眼裡的秋天。請生說感受再讀詩。

  你感受到了怎樣的秋天,請把它讀出來。

  (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對詩的理解感悟,不同讀者,不同年齡,不同閱歷的人都存在著差別,不同的學生,課堂上允許學生存在這種差別,尊重學生獨特的心理體驗,不求統一,鼓勵學生做學習的探究者)

  小學古詩公開課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詩的意思,瞭解秋天紅葉的特點,體會詩人熱愛秋天、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思想感情。

  2、體會詩人豐富的想象,感受詩歌美的意境。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會背誦。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美的意境。

  【教學難點】

  體會詩美的意境,獲得審美的愉悅。

  【教學方法】

  誦讀法

  【教學用具】

  PPT

  【教學內容及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一年四季,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麼?(生思考,後交流。)(教師肯定學生所說)因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們看到了一個奇妙、美麗的大自然。但是秋天,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季節,收穫的季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描寫秋天的古詩《山行》。

  【板題】:

  山行

  杜牧

  二、自主合作,讀詩明意。

  1、簡介作者: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詩人。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人。有《樊川文集》。與李商隱齊名,稱“小李杜”。杜牧詩在晚唐成就頗高,後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杜”。

  2、自由朗讀,讀到琅琅上口為止。

  3、請生朗讀,互相評價。

  4、四人小組合作,利用文中的註釋及詞語手冊,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詩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或寫下來。

  5、小組彙報交流。

  點撥:

  ⑴山行:在山上行走(誰在山上行走)

  ⑵遠上:向山的遠處伸展。

  ⑶寒山:深秋時節的山林(寒山:深秋季節,天氣漸冷,山上草木枯黃,給人一種涼意,故稱寒山,實指秋天的山)

  ⑷斜:在這首詩中應讀xié,意思仍當傾斜解釋,這裡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⑸白雲生處與白雲深處的區別:深:濃厚,濃郁;生:生出,存在。(指有白雲繚繞的地方,也說明那地方比較高。)

  ⑹坐:因為。愛:真愛,留戀的意思。

  ⑺霜葉:經霜打過的楓葉。楓林晚:傍晚時候的楓樹林。

  ⑻紅於:比更紅——與“紅如”區別。

  6、理解詩意:

  ⑴學生根據理解講解詩句內容。

  ⑵教師點撥:

  首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寒”字點明深秋季節;“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句首的“遠”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於坡度不大,故可乘車遊山。

  次句“白雲生處有人家”,描寫詩人山行時所看到的遠處風光。一個“生”字,形象地表現了白雲升騰、繚繞和飄浮種種動態,也說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會使人聯想到炊煙裊裊,雞鳴犬吠,從而感到深山充滿生氣,沒有一點兒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還照應了上句中的“石徑”,因為這“石徑”便是山裡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字解釋為“因為”。因為夕照楓林的晚景實在太迷人了,所以詩人特地停車觀賞。這句中的“晚”字用得無比精妙,它蘊含多層意思:

  (1)點明前兩句是白天所見,後兩句則是傍晚之景。

  (2)因為傍晚才有夕照,絢麗的晚霞和紅豔的楓葉互相輝映,楓林才格外美麗。

  (3)詩人流連忘返,到了傍晚,還捨不得登車離去,足見他對紅葉喜愛之極。

  (4)因為停車甚久,觀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葉紅於二月花”這樣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葉紅於二月花”,這是全詩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寫都是在為這句鋪墊和烘托。詩人為什麼用“紅於”而不用“紅如”?因為“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於”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豔,而且更能耐寒,經得起風霜考驗。

  三、品味想象,欣賞意境

  1、瞭解的整首詩的意思,現在知道詩人想寫什麼了嗎?那再來用心讀讀好嗎?

  2、評價。你覺得詩中哪些詞語寫得特別好?讀讀,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3、想象漫遊:此時,你也隨杜牧來到了山腳下,哪些景物映入了你的眼簾?有何感想?

  4、朗讀。(此時是在充分理解詩的意思的基礎上,讓生朗讀,可以強化對詩的印象,也能逐步體會大自然的美景。)

  【作業佈置】

  畫一幅秋色圖

  【板書設計】

  山路綿長,山勢高緩

  白雲深處,人家居住

  小學古詩公開課教案 篇4

  一、教學背景

  在語言文字規範化大背景下,幫助學生解決應用“的地得”的疑惑與困難。

  二、設計思路

  針對學生對於“的、地、得”的誤用與忽視展開教學,規範結構助詞“的、地、得”的使用。按照“問題的提出、問題的分析、問題的解決”的思路展開教學,總結歸納最佳化的方式方法。

  三、教學目標

  1、掌握“的、得、地”的區別與聯絡。

  2、知道“的、得、地”的三種固定搭配。

  3、引導學生運用口訣來正確使用“的、得、地”。

  四、教學重難點

  1、“的、得、地”的區分。

  2、“的、得、地”在實際情景中的正確運用。

  五、教學設計與過程

  (一)、匯入語:同學們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的、地、得”的正確用法。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它們的區別。

  (二)、區別與聯絡

  1、相同之處:“的”、“地”、“得”三個字都可以做助詞使用,他們在做助詞時,都可以念輕聲“de”。

  2、不同之處:在書面語中要寫成三個不同的字,而且它們的搭配及用法也各不相同。

  (1)怎麼樣的什麼

  (2)怎樣地幹什麼

  (3)幹得怎麼樣

  師: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它們的正確用法。

  (三)用法

  1、“的”的用法

  (1)活潑的孩子

  美麗的花園

  快樂的玩耍……(形容詞+“的”+名詞)

  (2)鳥的世界

  故宮的景色小鳥的羽毛……

  (名詞+“的”+名詞)

  (3)他的桌子

  我的書本

  她的鉛筆……

  (代詞+“的”+名詞)

  2、“地”的用法

  悲傷地說

  高興地寫

  甜甜地笑

  認真地聽

  快速地奔跑

  消極地回答

  (形容詞+“地”+動詞)

  3、“得”的用法

  寫得快

  讀得好

  玩得高興

  笑得開心

  紅得發紫

  白得發光

  (還有一首簡單的口訣,可以幫我們更好的區分和使用它們,想學嗎?跟我讀吧!)

  (四)“的、地、得”用法簡要口訣

  名詞前面“白勺”“的”,動詞前面“土也”“地”,

  形容動後“雙人”“得”,當作助詞都讀“de”。

  (師:下面我們帶著口訣,一起來做幾道練習吧!)

  六、鞏固練習

  1、在括號裡填上“的、地、得”

  跑(得)飛快

  飛快(地)跑

  仔細(的)觀察

  觀察(得)仔細

  強烈(的)渴望

  強烈(地)渴望

  (師:練習簡單嗎?我們提高難度試一下,請看題目)

  2、給句子填上“的、地、得”

  小雛燕飛到大樹的上方,高興地喊起來:“我真的會飛啦!而且飛(得)很高呢!” 小結:能填對這個句子的你肯定就已經學會它們的用法了!

  七、用法小結(師:讓我們再來回顧“的地得”的用法口訣)

  同學們,只要你記住口訣:名詞前面“白勺”“的”,動詞前面“土也”“地”,形容動後“雙人”“得”,當作助詞都讀“de”。相信你再也不會弄錯“的地得”了!

  八、結束語:

  同學們!你們學會了嗎?學到這裡,是不是對這三個“的”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呢!課後大家還要多多練習哦。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謝謝大家!

  小學古詩公開課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會認“幾、夾、岸、斷、舟”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透過看圖讀詩,感受春天的美景,培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趣。

  教學重點:

  1、會認“幾、夾、岸、斷、舟”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透過看圖讀詩,感受春天的美景,培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趣。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匯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春姑娘拿著魔法棒悄悄的走來了,給我們的大自然帶來許多變化,你發現了嗎?

  (指生自由發言。)

  師:春天真是個百花齊放,生機勃勃的季節。宋朝的詩人俆俯就趁著春光出門遊玩,寫下了這首《春遊湖》,請大家齊讀課題。你們猜猜他去哪裡遊玩了?

  二、初讀課文。

  1、師,春天的湖畔到底有怎樣的景色呢?請大家自由的讀一讀古詩,注意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遇到比較難的句子多讀幾遍。

  2、識字。

  a.自由認讀。

  b.指名讀,小老師帶讀,開火車。

  c.認讀詞語:燕子、雙飛、幾時回、桃花、夾岸、蘸水開、斷橋、撐出、柳陰。

  3、師:詞語朋友回到古詩裡了,你們還能讀準嗎?讀給你的同桌聽聽吧!(指名讀,正音。)

  4、教師範讀,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興趣。我也想來讀一讀,如果我讀得好,請你們給我鼓鼓掌,好嗎?(師帶動作範讀)老師讀得好是有小竅門的:那就是邊讀邊想象詩中美好的畫面,這樣才能讀得很有感情,你們也來試試吧!

  5、齊讀。

  三、圖文結合,品讀古詩,讀懂詩句。

  1、由圖引入。

  師:聽了你們的朗讀,我真想馬上到湖邊去欣賞春天美麗的景色。你們也想去看看嗎?快和詩人一起去湖邊遊覽吧!(出示遊湖畫面)

  2、看圖感悟。

  (1)(出示湖邊美景圖)師:慢慢地、仔細地欣賞,告訴老師你看到了什麼?

  a、(當學生說到燕子)指導讀古詩第一行:

  師:整整一個冬天沒看見可愛的小燕子了,你瞧,它們成雙成對地飛回來了,跟小燕子打個招呼吧!(你好,小燕子!)你們看到小燕子可真開心啊,誰能開心的讀一讀這句呢?----小燕子看到大家也很高興呢,瞧,它們一會飛得高一會飛得低,你來讀-------到底是什麼時候回來的?請你來讀-----(指名讀,男生讀。)

  b、指導讀第二行:

  師:除了小燕子,你還看到了什麼?(桃花)小燕子可真聰明,看到這麼美的桃花開了就悄悄的飛回了,你能美美的讀一讀這句嗎?----看,桃花紅紅的、粉粉的,多可愛啊,請你來讀。------兩岸到處是桃花,真多呀,你來讀-----因為春雨綿綿,湖水漲得好高,你看桃花都碰到水面了,水靈靈的,請你來讀-----(指名讀,女生讀。)

  c、兩岸的桃花真多呀,樹枝都被壓彎了腰,再加上可愛的小燕子,春天就更美了,誰能把一二行連起來讀一讀。(指名讀一二行,讀出感受。)讓我們看著美景一起吟誦這優美的詩句吧!

  (2)(出示人物、斷橋、小舟圖)師:詩人被眼前美景所吸引,繼續前行,又看到了什麼?

  (當學生說到斷橋)師:是啊,春雨連綿,湖水猛漲連橋也沖斷了,遊人們都過不去了,怎麼辦呢?誰來讀讀這句?------對面嫩綠的小草在春雨的滋潤下探出了小腦袋,還有五顏六色的野花在向我們招手呢,可惜都看不成了。請你來讀(指名讀)------大家說怎麼辦呢?(生:有船啊)在哪?(柳樹下)正在人們著急的時候,柳樹下居然撐出了一條小舟,瞧你們多驚喜啊,讀出感情-----船兒輕輕劃,穿過那像簾子一樣的柳條,多舒服呀,請你來讀-----坐著小船,咱們又可以繼續遊玩了,多麼愉快,請你來讀------(指名讀,)

  師:雖然不能從橋上過去,但是坐著小船欣賞美景也不錯,誰能把兩行詩連起來讀一讀呢?

  3、全班在優美的配樂聲中齊讀古詩。

  4、師生一起讀:讓我們一起緩緩地,有節奏的,要是加上動作,那就更好了!讀---

  四、指導背誦,體會感情。

  1、師:學完整首古詩,相信這清新的景色和優美的詩句都讓你們印象深刻,能不看書背誦出來嗎?先自己試一試吧。

  2、師:你可以看著圖片吟誦,也可以閉起眼睛,想象美麗的湖邊風光,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給同桌聽聽。

  3、配樂,集體背誦古詩。

  五、課外延伸,注重積累。

  1、你還知道哪些和春天有關的古詩呢?背給同學們聽聽吧。

  2、從古至今,春天一直是大家非常喜愛的季節,也流傳著好多讚美春天的文章和古詩,我們課後一起把它們都收集起來吧!

  六、板書設計:

  春遊湖

  (宋)徐俯

  燕子

  桃花(蘸)

  斷橋

  小舟 柳陰

  小學古詩公開課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這句話在今天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古詩語言精煉,意境優美,引導學生學些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山行》描寫了詩人行走在深秋時節的山中看到的美景。教學時將多媒體課件與古詩巧妙融合,使課堂充滿靈動的氣韻和優美的意境,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古詩詞的魅力。在學習的過程中,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從讀中感悟、讀中品情,讓學生透過自主合作學習的方式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獨特體驗,關注學生對古詩的積累,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大自然中的美麗景色的熱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習本課要求會寫的四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並默寫詩句。

  3.幫助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

  教學難點:

  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抒發的感情。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欣賞圖畫,匯入新課

  1、同學們,一年有四季,分別是哪四個季節呢?(學生回答)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美景,比方說: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楓葉、冬天的梅花。(展示PPT圖片)因為有了春、夏、秋、冬的不同美景,所以我們看到了一個奇妙、美麗的大自然。

  2、過渡:下面請同學們欣賞螢幕上的動畫,猜一猜這是哪個季節呢?這幅優美的畫描繪的是哪首詩?(學生回答)同學們猜得對不對呢?我們來聽一聽(播放動畫)。大家都猜得很準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讚美秋天的經典之作——《山行》 。

  3、理解題目,瞭解詩人。

  師:誰能說說“山行”是什麼意思?

  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他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4、資料展示:詩人簡介。

  二、初讀古詩,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朗讀古詩。(請同學們自由地、大聲地朗讀古詩。)

  2、你們有沒有不認識的字呢?下面老師來考一考大家。

  出示“徑、斜、楓、霜”4個生字,指名認讀,幫助正音。全班齊讀。哪位同學來給這些生字找個好朋友,組個詞?

  3、指名讀詩,注意讀出節奏,師評價。

  4、指導全班齊讀古詩。(提醒:讀古詩時語速要放慢,注意句內停頓。)師讀一句,學生跟讀。 5、請大家再次自由朗讀,讀出節奏感。然後分別請女生、男生比賽讀古詩。

  三、朗讀古詩,品味詩境,體會詩情

  1、詩畫結合,品讀一、二句:

  (1)讀著優美的詩歌,我們和詩人杜牧一起欣賞著秋天的景色。

  讓我們一起來讀讀一二句。

  (2)你們從中看到了什麼樣的美麗景色?(寒山、石徑……)

  (3)寒山是什麼樣的山?為什麼覺得寒山美呢?

  我們經常說,距離產生美。那麼,從遠處看,寒山是什麼樣的?大家做一個比較了再回答:什麼東西矮矮的、短短的,讓人感覺醜醜的。

  寒山,讓人感覺。

  (4)複習《七律·長征》中描寫山的`詩句。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5)理解“徑、斜”的意思。(展示PPT:石徑圖片)

  (6)除了寒山、石徑,詩中還有什麼景色讓你感覺到非常美?(白雲)

  “白雲生處”的雲是怎樣的?(什麼顏色的?雲是厚厚的還是薄薄的?)

  雲在空中好像有,又好像沒有。我們用一個成語怎麼說?(若有若無。)

  (7)在這若有若無的白雲生處還有什麼呀?(隱隱約約的人家。)

  (8)大家欣賞著如此動人的景色,你會怎麼來讀這句詩呢?(指名讀一二句)

  學生有感情練習朗讀。

  (9)學生說說一二句詩意。

  2、詩畫結合,品讀三,四句。

  (1)前面一二句寫的是遠處的景色,接著詩人杜牧把筆鋒一轉,由遠到近,他又寫

  了什麼呢?(學生齊讀三四句。)

  (2)詩人原本是坐在車上欣賞著深秋時節的美景,可這會兒詩人卻停下車來了,為

  什麼呢?用詩句怎麼說?(停車坐愛楓林晚。)

  ①“坐”是什麼意思?

  ②你認為第三句中哪個字最能表達詩人此時的情感?(“愛”。)

  ③老師依次問“愛”、“晚”的意思,學生自由發言。

  ④學生說說第三句詩的意思。

  (3)詩人在這些景物中,最喜歡哪種景物呢?從哪句詩可以看出來?

  ①老師依次問“霜葉”、“於”、“紅於”的意思,學生思考。

  ②學生說說第四句詩的意思。

  (4)請大家思考一下:美麗的景物這麼多,為什麼他獨獨最愛楓林的霜葉?

  詩人拿霜葉和二月花作(比較),我們來比較一下。

  ①對比:“霜葉”是深秋時的楓葉,二月花是春天的鮮花。從氣候來看,深秋的氣溫降低,春天的氣溫回升,這說明楓林霜葉所處的環境比二月花要……

  ②提問引出楓葉精神:可是,被秋霜打過的、在惡劣環境中生存的楓葉卻比溫暖的春天中盛開的鮮花還要紅豔,這說明楓葉具有怎樣的精神?(楓葉具有不畏嚴寒的精神。)

  (5)詩人為什麼用“紅於”而不用“紅如”?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補充。

  (因為“紅如”不過是說霜葉和二月花一樣紅,而“紅於”是說霜葉比二月花還要紅,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豔,而且更能耐寒,更經得起風霜考驗。)

  (6)那麼,我們應該帶著什麼樣的感情來讀這首詩呢?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更深層次地說,《山行》表現出詩人對大自然無比熱愛的情感。

  引領學生有感情地吟誦詩句。兩個大組賽讀古詩。

  四、古詩新唱,拓展閱讀

  1、大家喜歡唱歌嗎?古詩也是可以編成歌曲的,下面讓我們跟隨動畫影片一起唱一唱《山行》吧!

  2、其實以前也有很多詩人寫過秋天的景色,大家比較一下,和詩人杜牧寫的有什麼不同?PPT展示:

  ①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戰國·宋玉《九辯》。)

  本句大意是:秋天所形成的肅殺氣氛多麼令人悲傷啊!蕭瑟的景啊,草木荒的荒、落的落,一片衰敗景象。

  ②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曹丕《燕歌行》)

  ③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以前的詩人常常把秋天寫得很淒涼蕭條,流露出消極傷感的情緒。而詩人杜牧卻把深秋的景色寫得(充滿生氣、沒有一點傷感之情。)

  3、也有一位詩人和杜牧一樣,一反常調,以其最大的熱情謳歌了秋天的美好。

  PPT展示:秋詞唐代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詩人杜牧和劉禹錫都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希望同學們也留心觀察生活,能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4、其實,一切詩境皆心境。不管是以前的詩人寫的淒涼的秋天還是杜牧寫的充滿生氣的秋天,它們都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詩人當時的情感。

  5、請同學們再次有感情地朗誦古詩《山行》 。

  總結:希望大家以後有機會去外面旅遊時,如果欣賞到楓林的美景,能吟誦出詩人杜牧的詩句,或者在心中默唸自己即興創作的詩,唱一唱也行,而不是在那喊:“哎呀,媽呀,葉子都掉地上了,有啥好看的呀!”剛才給大家開了一個玩笑,古詩語言精煉,意境優美,希望學習古詩可以陶冶你們的情操,豐富你們的想象,提高你們的素養!

  五、作業

  想象《山行》這首詩所描寫的景象,並把它畫出來。板書設計:

  山行

  遠景:寒山、石徑白雲、人家

  近景:楓林

  霜葉

  小學古詩公開課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會認“枯”和“榮”兩個生字,會寫“榮”、“枯”、“燒”這三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簡單表達古詩的大概意思;能背誦課文。

  3、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初步懂得要像小草一樣的不怕困難,頑強不屈。

  教學重點:

  1、生字的認識和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感情。

  2、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古詩的意思。

  教學方法:

  教師講授和學生討論相結合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課階段,談話引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在上一課中剛剛講到《找春天》,而且我們大家也都各自找了一下春天,我發現啊,大家找到的春天都不一樣,都很有自己的特色。

  在古代的唐朝,有一位詩人叫白居易,他找到了春天的草,並且作了一首詩《草》(出示課件),現在就讓老師帶大家到唐朝,看看白居易找到的春天的草是怎麼樣的好嗎?(學生的回答肯定異口同聲“好”。)那好,大家請看PPT(播放配樂詩朗誦)

  (二)講授新課

  1、初讀課文,注意字詞發音

  好了,現在大家把語文課本翻到第5頁。我們剛才已經聽了配樂詩朗讀,那現在我想要聽聽我們的小朋友能讀得怎麼樣?所以請同學們先自由朗讀一下這首詩,但老師有個要求:在朗讀時,藉助課文的注音,自學生字,爭取把詩讀得既正確又通順。等一下老師會叫幾位同學來朗讀一下,看誰讀得更好。好,開始吧。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在大家朗讀的時候,老師也仔細地觀察了一下大家,大家讀得都很棒。這樣吧,我先請幾個同學來讀一下,大家都來當一回小老師,看看這位同學有沒有什麼字發音不太標準。(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

  (請三到四位學生朗讀,學生在讀音上可能犯的錯誤有平、翹舌音混淆,前後鼻音混淆。並請學生來糾正其發音上的錯誤。)

  看來同學們都讀得不錯,學得也很好,剛才有同學已經指出了第二句詩中的“歲”是平舌音,“榮”是翹舌音(出示課件),確切地說“榮”在發音的時候我們的舌頭是向上捲起來的。下面大家跟老師來讀一遍,要注意老師是怎麼發音的。——歲(領讀),——歲(學生跟讀),——“榮”(領讀),“榮”(學生跟讀)。大家讀得很好,我們還有同學指出了剛才那位同學沒有注意翹舌音,看來同學們都很仔細,“燒”這個字是怎麼讀的呢?(課件)(請同學回答,如果學生沒有答對,那再請學生答,不超過四位學生。)這個字讀shāo,是翹舌音,剛才有幾位同學念成了sāo,這種讀法是錯的,還有一個字的讀法錯誤剛才也有同學們也發現了,“吹”(黑板板書),這個字也是翹舌音,讀chuī(黑板板書),下面這兩個字的讀音大家也跟著老師來讀兩遍,——“燒”(領讀),——“燒”(學生跟讀),——“吹”(領讀),——“吹”(學生跟度)(重複三遍)不過最後在這裡老師還要強調一下“野火燒不盡”的“盡”是前鼻音,而“春分吹又生”的“生”是後鼻音。

  好了,那麼現在我們大家就來一起讀一下這首古詩,要注意剛才我們提出的發音注意點。

  (學生齊讀古詩)

  很好!很好!大家果然很厲害!但現在老師有個問題,第二句中有兩個“一”,它們是怎麼發音的呀?老師有點不明白了,又誰願意告訴我呢?(明確兩個“一”的讀音)

  (請同學回答,大概請四到五位同學,如果沒有同學答對,那就只有再聽一遍錄音。)

  對了,這位同學答得非常好,兩個“一”的發音是不同的,前一個讀yí,是陽平,也就是第二聲,而後一個讀yì,是去聲,也就是第四聲。下面我們再來聽一遍錄音朗誦。

  既然我們已經認識了詩中的生字,那現在我們就要自己來朗讀一下了。我請同學們一位一位地來朗讀,看看哪個小朋友讀得準確、比較有感情,比較有特色。

  (請五到六位學生朗讀課文)

  2、品讀詩句,理解詩意

  下面我們大家來一起把這首古詩讀一遍,老師也和大家一起讀。

  (全班齊讀)

  老師這裡有幾幅圖片,我們大家首先來看一下,然後再聯絡古詩,我們來討論一下這首古詩的內容是什麼,白居易詩人給我們描繪的是一幅怎樣的草的情景呢?(出示課件圖片)

  大家可以藉助課文後面的註釋和有關的參考資料,試著說一說詩的意思。如果會說了,就可以和你們的搭檔交流一下;如果有什麼地方不懂也可以相互討論一下,解決不了的話等一下我們大家都一起來幫忙。聽明白了嗎?開始吧!(學生討論)

  我看大家都討論地非常激烈,有些小組已經把問題都解決了,有些小組已經能夠說詩的意思了,還有些小組的問題提得有些難度,看來等一下需要大家一起來幫幫忙了!現在老師還要請幾位同學為大家朗讀一遍古詩,來檢查一下大家有沒有把剛才我們強調的重點記住。

  (請四到五為學生起來朗讀古詩)

  不錯,很好。(如果有讀音錯誤,及時指出)

  剛才大家都已經討論了,如果還有什麼地方不理解的話,現在就提出來吧,我們一起來互相幫忙。

  (師生共同討論,解決疑問)

  既然已經解決了我們同學提出的問題,那我們就要來講講詩中描繪的是怎樣的一幅圖了。老師在把剛才的幾副圖再放一遍,大家開動腦筋,等一下我請同學回答。

  (播放PPT,並請請學生分別講一下這四句詩的大概意思。然後請學生做總結。)

  (原野上長滿了茂盛的野草,這些草年年都是秋冬枯萎了,春夏又茂密地生長,野火只能燒掉草的莖、葉,它的根還在,來年春天,草兒又重新發芽生長。)

  春天一到,野草又重^新學生長出來了,這是一件多麼令人高興的事情啊!小朋友,野火燒得這麼厲害,野草的莖和葉都被燒光了,可是第二年的春天,春風一吹,小草又齊刷刷地生長出來了。大家覺得這些小草怎麼樣?(引導說出小草生命力頑強)

  你喜歡這些小草嗎?為什麼呢?(學生回答)

  是的,小草有頑強的生命力。而寫這首詩的詩人白居易就是要讚美草的這種精神。那同學們說我們要不要學習小草的這種精神呢?

  (學生回答“要”)

  很好,我們要學習草頑強的精神,不怕挫折。那我們最後再來用讚美的語氣來朗讀一下這首詩。

  (學生朗讀)

  很好,我們已經一起學習了這首詩,現在老師想請大家用自己的話來說一下詩的大意,雖然我們剛才也講到了,但我更想知道大家是怎麼來理解這首詩的,大家可以講講這首詩,小草或是你剛才讀詩時想到的。

  (請學生回答、交流思想)

  3、練習背誦,完成練習

  很好!老師聽出大家不同的想法了!有的同學為我們講述了小草的堅強的生命力,有的同學讚美了小草,也有同學說要學習草的這種頑強的精神!

  現在我們來做個遊戲,好不好?(朗讀訓練:分男、女同學讀——個人讀——全班齊讀——跟著音樂讀)(好!)

  4、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遊戲做完了,我們又要開動腦筋了,大家來看PPT,看哪位小朋友能夠站起來告訴我空格上應該填什麼,而且發音要準確喔!

  (請部分學生背誦古詩)

  看來大部分同學都已經會了我們都已經會了,那詩中的生字我們也都認識了,會寫了嗎?現在我要來考一考大家,請大家看PPT。(利用PPT出示生字)

  這些字該怎麼寫呢?大家認為這些字可以用什麼辦法記住呢?我們來討論一下吧,四個人一個小組,每個同學都把自己的好方法和同組的小朋友交流一下,等等我們在請同學到講臺前來介紹自己組的方法,這樣好不好啊?

  (學生討論,增強對書寫漢字的認識。然後請學生介紹自己討論的結果,集

  小學古詩公開課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讀懂詩句,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遊園不值》。

  3.讀懂《遊園不值》詩句,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啟發談話。

  古詩是同學愛讀愛背的文學體裁。背誦理解古詩對積累語言、培養語感是最有效的做法了。今天我們來學習宋代三位大詩人的作品。

  板書:12古詩三首

  二、通讀全課,學習生字

  1.觀看誦讀動畫。

  2.自己練習朗讀課文,注意節奏,注意生字讀音。

  3.讀生字組詞,說說書寫時應注意的問題。

  三、自學《遊園不值》

  1.讀通全詩。

  2.自主探究詩句意思及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3.小組合作,共同探討,教師巡視指導。

  四、彙報自學收穫

  1.指定一個小組的代表到臺上來,給大家講這首詩。(教師用動畫輔助。)

  在學生講的過程中,其他人可以發表不同的看法,可以質疑,可以答疑;老師適時點撥。

  2.在學生充分發表看法後,師生共同整理,梳理出通暢的詩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l)關於題目。

  遊園不值:意思是遊覽花園,沒能進去,因而沒遊成。不值:沒有遇到。

  (2)“應憐屐齒印蒼苔”的含義及與下句的關係。

  通順的意思是:大概是(花園的主人)太愛惜蒼苔,(怕被我的)木鞋底踩壞。

  第一句意思明確了,學生自然明白因為園子主人“憐蒼苔”,所以才有“小扣柴扉久不開”,一因一果。

  (3)關於“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兩句詩的理解。

  a.表面意思:園子裡的春色是關不住的,一枝紅杏已經探出牆頭來。(看圖印證)

  b.這兩句詩反映了春天朝氣蓬勃、生動活潑,使人感到生命力的強大及不可阻擋。

  (4)詩的前兩句與後兩句所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這首詩主要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呢?

  (前兩句感到掃興、遺憾;後兩句則有對蓬勃春意的讚美,心中充滿驚喜、快慰。這首詩主要表達了作者對春的讚頌,對旺盛生命力的讚頌。)

  五、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並背誦下來

  六、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朗讀其它兩首詩。

  附: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飲湖上初晴後雨》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2.讀懂這兩首詩的詩句,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背誦《遊園不值》。

  二、自主學習《飲湖上初晴後雨》

  1.讀通全詩。

  2.朗讀、感悟詩意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小組合作,共同探討。

  三、彙報自學收穫

  1.指名到臺上當小老師,指著字幕片上的詩句,逐詞逐句講解需要點撥的地方:

  (1)題目。

  (2)西子,春秋時越國有名的美女,叫西施。

  (3)相宜:合適,適宜。

  (4)前兩句寫的是實景,後兩句則是作者大膽的想像,用西施之美來比喻西湖之美,表達了作者對西湖美景的愛之深。

  (5)前兩句中的詞語之間對仗工整,如“水光”對“山色”,讓學生找出其他相對應的詞語,體會作者構思、用詞之精妙,充分展示了晴天、雨天西湖迥然不同的風姿。

  2.讓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答。

  3.朗讀並背誦這首詩。

  四、自主學習《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1.讀通詩句,詩準字音。

  2.自讀、感悟,讀懂詩句,體會情感。

  3.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五、彙報學習收穫

  1.請一名學生上臺講詩意,其他人隨時質疑,“小老師”若解答不出,教師相機點撥。

  (1)“淨慈寺”與“西湖”有何聯絡?

  題目中的“淨慈寺”是一個佛寺,在杭洲西湖邊上。

  (2)“林子方”,是作者的朋友。

  (3)題目意思是清早走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時看到的景色。)

  (4)“無窮”,在詩中指範圍廣,無邊無際。“無窮碧”,指無邊的綠伸向遠方。

  (5)“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特別可愛。

  引導:同樣是寫西湖,這首詩與前一首有什麼不同?

  (前一首詩中作者用奇麗的想象把西湖擬人化了,表現了西湖之美;這一首詩作者集中描繪了湖面蓮葉、荷花,紅綠相映,荷日生輝,把西湖之美具體化了。)

  2.看圖,(用投影)直觀感受西湖六月的美。

  3.感情朗讀,並背誦這首詩。

  六、總結

  1.指名朗讀三首詩。

  2.說說每首詩的各自特色和情感表達方面的相同之處。

  3.談談自己的收穫。

  七、佈置作業

  1.抄寫課文。

  2.閱讀相關內容的古詩並背誦一首。

  3.為“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或“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配畫。

  附:板書設計

  小學古詩公開課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1、掛圖 生字卡片 小黑板

  2、查詢資料,瞭解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情況。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複習匯入:學習《找春天》後,我們發現了春天剛來到時的一些景物,如,小草從地下長出來,稀稀疏疏的。今天我們將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同學們對春天能不能有新的發現。

  本節課學習古詩《草》

  二、看圖說話

  1、看圖,說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2、板書課題:草

  3、結合課後“我知道”,瞭解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情況。

  三、整體感知,瞭解古詩大意

  1、自己讀,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自由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教師隨機點撥。

  如:理解詩中的“歲”是“年”的意思;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中的不同畫面,想想“枯”和“榮”應該分別是哪一幅圖描繪的景象,直觀形象地理解“枯、榮”的意思。

  四、感情朗讀,啟發想象

  1、指導朗讀,感受古詩節奏美。

  2、教師範讀,學生邊聽邊想象。

  3、學生練讀,啟發學生想象野火焚燒枯草和春天野草復生的畫面,體會感情。

  五、感悟詩意,熟讀成誦

  1、自讀古詩,藉助插圖感悟詩意。

  2、小組討論、交流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長情況,感悟小草頑強的生命力。

  3、反覆誦讀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4、練習背誦。

  六、指導書寫“枯、榮、燒”3個生字

  重點講解:

  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

  燒: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鉤要有彎度。

  七、積累運用

  1、讀讀記記《草》原詩後四行的內容。

  2、抄寫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第二課時

  學習《宿新市徐公店》

  一、創設情境,揭題匯入

  1、出示畫面,讓學生回憶學過的宋代著名詩人楊萬里的詩《小池》,今天,我們和詩人楊萬里一起去欣賞春天的景色,板書課題。

  2、讀題,理解題意

  宿:住宿、過夜 新市:地名 徐公店:姓徐的人開的店

  (詩人楊萬里在新市一個姓徐的人開的客店裡過夜)

  3、匯入:楊萬里在新市徐公店看到了什麼呢?他用一首詩寫了出來,我們一起讀讀吧!

  二、初讀感知,瞭解詩意

  1、自由讀: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個別讀:要求讀流利。

  3、小組讀,合作學習,說說詩中寫了什麼?(引導學生觀察圖畫並根據詩文內容回答。)

  三、再讀感悟,想象畫面

  1、自由讀,結合圖理解詩意。

  如:“稀疏的籬笆”、“小路伸向遠方”(看課件);理解“未成陰”

  樹上的花已經落了,但樹葉還沒有長得茂盛濃密,不能遮擋太陽(看課件);詩中的“走”是“跑”的意思。

  2、小組討論、交流,教師相機點撥,體會感情。

  3、教師範讀,學生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四、啟發想象,感情朗讀、背誦

  1、教師描述詩意,激發學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五、結合課文插圖,引導學生給《宿新市徐公店》編故事。

  六、閱讀積累

  1、出示已學過的《村居》誦讀。

  2、說說《村居》和《宿新市徐公店》這兩首詩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描寫春天的景色。前兩句都寫了春天的景色,後兩句都寫了兒童的活潑和快樂。)

  六、指導書寫“未、追、店、徐、菜、宿” 6個字。

  重點講解:

  未:上橫短、下橫長,撇捺要舒展。

  追:提示筆順,後寫“走之兒”

  宿:寶蓋不宜太寬。

  菜:“採”是八畫,不要把第三筆“點”和第六筆“豎”誤連成一筆。

  板書設計:

  2、古詩兩首

  《草》 〈〈宿新市徐公店〉〉

  詩的內容 情: 喜愛

  畫:籬落 一徑 枝頭(靜)

  兒童 黃蝶 黃花(動)

  小學古詩公開課教案 篇10

  學習目標

  ①認識2個字。會寫4個字。瞭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望天門山》。

  ③透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難點

  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蒐集有關古詩內容及詩人的資料。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①會寫4個字。瞭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望天門山》。

  ③透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難點

  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回憶詩人,匯入新課

  ①同學們,你們瞭解李白嗎?誰來介紹一下他?李白(701—762)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幼年隨父遷居綿州昌隆青蓮鄉,他一生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  二、讀通詩句,瞭解詩意

  ①學生初讀課文。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

  ②學生讀詩句,個人讀,集體讀。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留給你的初步印象。(感覺到這首詩描寫了雄偉的長江,有一種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給人歷歷如眼前的感覺)

  ③瞭解背景:唐玄宗開元13年,25歲的李白懷著濟世安民的雄心壯志第一次離開四川前去洞庭湖遊覽,接著又興致勃勃乘舟順江而東,在經過安徽省當塗縣的東西梁山時寫下了《望天門山》這首詩。此時的李白年輕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豐富的想象力。

  b.教師引導大家說說詩意。

  天門山被長江從中斷開,碧綠的江水奔騰東流,到這兒突然轉了個彎兒,向北流去。兩岸的青山相互對峙,一隻小船從太陽昇起的地方悠悠駛來。

  三、誦讀全詩,感悟詩情

  ①教師範讀,學生自由體驗。

  ②生練習讀,整體體驗,力求讀出感情。

  ③指名朗讀,讀完後,請介紹為什麼讀得這麼好!

  ④引導背誦:這麼美的詩大家想不想永遠留在自己的記憶中呢?

  四、自由練背。同桌互相背。

  五、書寫生字,默寫課文

  ①練習生字“斷、楚、孤、帆”。

  ②默寫《望天門山》。

  六、總結全詩,深化感悟

  讀完這首詩,你有什麼感受呢?(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①認識2個字。瞭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③透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難點

  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課文

  ①播放西湖景色的課件。提問:西湖的景色美嗎?如果你欣賞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別有一番滋味呢!

  ②板書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一首詩《飲湖上初晴後雨》。

  二、自由誦讀,初步感悟

  ①藉助拼音初讀課文。

  ②教師重點指導:瀲空濛淡妝濃抹相宜

  ③讀通詩句。

  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體會詩的朗讀節奏。

  ④同座互讀全詩,並相互正音。

  三、熟讀成誦,體驗情境

  ①朗讀交流。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讀,集體讀。

  ②體會詩意。你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麼?

  在晴日的陽光照射下,西湖水波盪漾,閃爍著粼粼的金光。風景秀麗;在陰雨的天氣裡,山巒在細雨中迷濛一片,別有一種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麼晴朗的西湖就如濃妝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妝的西施,都是同樣的美麗無比。

  ③再讀課文,讀出詩情。你能將西湖雨中的美景讀出來嗎?

  學生藉助多媒體的音畫反覆誦讀體驗。

  ④學生自由背誦。

  四、走出課文,拓展延伸

  ①交流課前蒐集的描寫祖國壯美河山的詩。

  ②舉行“美麗的祖國”古詩詞朗誦會。

  教學反思

  《望天門山》與《飲湖上初晴後雨》是兩首描寫祖國風光的詩,重點是學生體會到從詩句中所反應出的意境,學習詩人的觀察及表達。所以在同年級的老師問我怎麼講,我就想先讓學生讀讀詩大概說說自已讀懂了什麼,再看圖體會作者看到的景物美,再讀詩,用自已的話說說詩人看到的景物,我想如果學生能說出來,並體會出美,那麼學生就肯定已經理解了古詩,再帶著感情反覆讀一讀體會作者的詩,說不定學生也能作詩了。所以課堂上我也這麼做了,學生確實能自已悟出來,並比我想象得還要好,所以一節課就把兩首古詩全部學習了,但課尾就沒有時間讓學生自已練習作詩了,只好留在課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已試著把祖國那美麗的山河之景用詩的語言表現出來。雖然我沒有給學生講詩的寫法,因為自已實在也是個笨手,但我想學生學了不少詩歌可以比葫蘆畫瓢,說不定會有人寫出更好的句子,到時可以讓大家學習。下課後想想自已不禁臉紅,學生也是剛學,我為什麼不可以和他們一起來學詩,一起來寫,說不定我還能因此學會寫詩。

  小學古詩公開課教案 篇11

  知識與技能:

  1、會認“簸”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過程與方法:

  學習藉助註釋理解古詩大意。體會詩的意境。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詩的意境、節奏、韻律美,養成課外積累名家名篇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藉助註釋理解古詩大意。體會詩的意境。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師生雙邊教學活動方案預設預設修改或生成情況。

  一、複習舊知匯入。

  1、同學們,你們學過有關劉禹錫的哪些詩呢?誰來給大家背誦一下?

  2、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他的另一首詩。板書課題。

  二、初讀古詩。

  1、請同學們觀察書上的插圖,指名說圖意,釋題。

  2、學生自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不會讀的多讀幾遍。

  3、指名認讀生字,注意正音。

  4、指名讀古詩,讀中正音。

  5、同桌互讀。

  再讀古詩,藉助註釋和圖理解詩意。

  三、細讀古詩,感受詩的意境、節奏、韻律美。

  1、指名讀第一行。

  (1)說說“九曲”的意思。

  (2)解釋這句詩意。

  (3)齊讀這句。

  2、指名讀第二行。

  (1)說說“浪淘、簸”的意思。

  (2)解釋這句詩意。

  (3)齊讀這句。

  3、指名讀第三行。

  (1)說說“上、銀河”的意思。

  (2)解釋這句詩意。

  (3)齊讀這句。

  4、指名讀第四行。

  (1)說說:“同”的意思。

  (2)解釋這句詩意。

  (3)齊讀這句。

  5、學生自讀古詩,想想整首詩的意思。

  6、分組讀、男女生讀詩。

  7、說說這首詩反映了什麼?從哪句體會到的?感情朗讀。

  8、學生各自背誦古詩

  四、拓展。

  請學生回家後再查詢劉禹錫的詩進行背誦。

  板書設計:

  浪淘沙。

  景: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情:直上、同到(豪情萬丈)。

  作業設計:

  背誦並默寫古詩、課外查詢李禹錫的詩進行背誦。

  小學古詩公開課教案 篇12

  知識目標:

  會認會寫7個字,會認5個字。熟讀並背誦古詩,瞭解古詩的大概內容。

  能力目標:

  根據古詩內容想象古詩的意境。

  情感目標:

  感受詩中的童趣和古詩的意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古詩的願望。

  教學重點:

  會認會寫7個字,會認5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抓住“偷採”、“不解”、“藏蹤跡”等詞語感悟詩中的童趣和古詩的意境。

  教學方法:

  邊讀邊想,邊看邊想,合作探究,解決疑難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熟讀並背誦古詩。會認會寫7個字,會認5個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課件出示荷塘圖片)

  看到這麼美的荷塘,你最想幹什麼或說什麼?

  1、師:看到那麼美的池塘、蓮花,誰不想欣賞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詩人白居易也來到池邊,還看見荷花池上發生的關於一個小娃有趣的故事,於是,詩人忍不住就吟誦了一首詩(展示:漂亮的荷塘上慢慢走來一位詩人,吟誦出這首詩《池上》)

  2、師:想知道在這個小娃身上發生的有趣的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這首古詩。(揭示課題)

  二、循序漸進,掌握字詞句。

  (一)自讀詩句,認識生字詞

  1、自由讀《池上》,劃出生字娃娃,要讀準字音,難讀的字做上記號多讀幾遍。

  2、師:孩子們,老師把生字娃娃請到大屏上,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同桌先試試。(課件出示生字)

  小老師教讀生字,重點指導“萍、艇、撐、蹤”等平翹舌音的讀法。

  3、師:瞧!滿池的蓮花、蓮蓬多美啊,你還想欣賞嗎?就得先念準他們的名字,那些漂亮的蓮花、蓮蓬才能永遠屬於你,留在你的心裡,有信心嗎?(課件出示滿是荷花、蓮蓬的池塘,輕點荷花、蓮蓬就出現本課生字詞,再點荷花、蓮蓬就消失)

  採用抽生個別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靈活掌握本課生字。

  (二)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師:生字娃娃很高興和你們交上朋友,可是生字娃娃說如果能寫出它們的名字,它會更高興。可以嗎?

  生:可以。

  2、師:書寫之前要靜下心來,擺好筆和本子,身子做端正,兩手輕輕放桌子上。

  學生做好準備。

  學生書寫愛寫的字。

  (三)生字娃娃告訴老師,想和你們一塊玩捉迷藏的遊戲,它們都躲到詩句裡去了,看孩子們能不能準確的叫出它們的名字?(齊讀古詩)

  三、佈置作業

  1、書寫本課生字。

  2、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詩意,處理課後習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1、聽寫生字

  2、背誦古詩

  二、詩情畫意,誦讀詩句,體會意境

  孩子們,摘蓮蓬是一件有趣的事,詩人筆下的小娃又別有一番情趣呢。趕快開啟課本,小組合作學習(課件出示合作學習的要求:

  1、讀讀這首詩。

  2、思考:讀懂了什麼?

  3、還有什麼不理解的詞句做上記號在小組交流。)

  (一)小組合作學習

  (二)交流學習情況,體會意

  1、解決不理解的詞語。(偷採、不解、蹤跡)

  2、讀懂了什麼?

  展示:“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⑴孩子們,一邊看畫面,一邊輕輕讀詩句。讀懂了什麼?

  ⑵提問質疑:小娃為什麼要偷採白蓮?

  ⑶此時你是小娃,心情怎麼樣?

  (用既高興又害怕的心情讀讀這句話)

  師:老師也想當小娃,也想來讀。(範讀)你們知道老師是用什麼心情來讀的嗎?(又高興又緊張)

  ⑷你覺得他是怎樣的一個孩子?(小娃天真、可愛、頑皮)

  師:學了這兩行詩,你有什麼疑問嗎?

  (小娃偷採白蓮是不道德的行為,為什麼詩人卻覺得他是一個天真、可愛、頑皮的孩子呢?)

  ⑸師:你有過偷偷做一些頑皮的惡作劇的事情嗎?那你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事例,想像一下小娃偷摘白蓮的情景。

  生自由發言,舉出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身邊的有趣的‘偷’的事情。

  師:找一對好夥伴來試著表演讀。

  學生上臺表演讀,自由找夥伴表演讀,體會小娃此時的心情。

  ⑹孩子們,帶著自己的心情,讀出小娃天真、調皮的感覺。

  3、展示“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⑴讀懂了什麼?(小娃忘記了隱藏自己的身影,滿湖的浮萍被他的小船衝開了一道波瘋波痕)

  ⑵看到浮萍開了,你會怎麼想?(替小娃擔心、著急)學生讀出這種心情。

  ⑶小娃想到這些了嗎?為什麼?(因為太高興了)能高興地讀讀這兩行詩嗎?(生讀)

  ⑷你覺得這是怎樣的小娃?(天真、可愛)

  ⑸帶著感情,同桌互讀,抽生朗讀,一邊想象畫面一邊讀詩句。

  三、吟誦積累。

  1、是啊,小娃多麼天真可愛呀,划著小船去偷摘白蓮時,浮萍暴露了他的蹤跡也不知道。讓我們閉上眼睛想像展現在我們面前那充滿童趣的《池上》吧!(音樂,師範讀)

  2、孩子們,願意象詩人一樣吟誦這首詩嗎?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先試試。誰願意來試試?推薦一個(展現詩句意境的畫面,優美的古箏音樂)

  3、男女比賽配詩。孩子們全體起立,一起來吟誦這首詩,能不看螢幕嗎?

  四、課外拓展

  詩中的小娃多可愛呀,能把這首詩改編成一個有趣的故事嗎?(學生改編故事,交流)

  五、總結,昇華

  是啊,童年的生活是有趣的,讓人神往的。孩子們,珍惜你們的童年,讓它們多姿多彩吧。

  六、佈置作業

  把你想寫的字、詞語或句子寫一寫。

  板書設計

  撐

  池上採天真、可愛、頑皮

  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