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活動教案——捏麵人(精選10篇)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捏麵人(精選10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音樂活動教案——捏麵人,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捏麵人 篇1

  活動物件:大班幼兒

  活動目標:

  1.掌握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詞內容,學習運用京劇韻味演唱歌曲。

  2.能唱準唸白部分的節奏,並能大膽創編“捏一個xx幹什麼”的歌詞。

  3.感受說唱的樂趣,萌發對捏麵人傳統民間藝術的喜愛。

  活動重點:

  掌握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詞內容,學習運用京劇韻味演唱歌曲。

  活動難點:

  能唱準唸白部分的節奏,並能大膽創編“捏一個xx幹什麼”的歌詞。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欣賞過京劇,並嘗試模仿過京劇人物的動作。

  2.物質準備:京劇入場音樂、課件、豬八戒、唐僧、沙和尚、孫悟空圖片、附點音符節奏圖、鋼琴伴奏

  活動過程:

  一、以模仿“京劇小演員”的情境匯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1.聽音樂模仿京劇人物上場,變換動作造型

  提問:這是一首京劇的歌曲,京劇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除了京劇還有哪些是我國傳統的文化藝術?(皮影、泥塑、捏麵人…)

  2.教師出示課件,並有層次提問

  提問:

  (1)這位老爺爺在幹什麼?都捏了哪些麵人?

  小結:捏麵人也是我國民間傳統的文化藝術。捏麵人的老爺爺本領大,捏出來的麵人把眼睛看花。

  (2)除了這些麵人,猜一猜老爺爺還會捏什麼樣的麵人?

  二、創設“老爺爺收徒弟”情境,難點前置,掌握唸白部分的節奏和內容

  (1)教師邊唱歌邊做動作,請小朋友猜老爺爺捏了哪些麵人?

  (唸白中人物名稱教師只做動作不唱,請幼兒根據動作來猜人物)提問:老爺爺捏了誰?他們在幹什麼?老爺爺是按照怎樣順序來捏的?

  (2)教師清唱歌曲第二遍,運用圖片引導幼兒學習唸白部分,幫助幼兒掌握唸白部分的節奏。

  提問:老爺爺是怎樣捏的?(鼓勵幼兒探索學習唸白部分的節奏X.XX.....)

  (3)教師根據幼兒說出的麵人出示相應的圖片和節奏圖,引導幼兒跟隨老爺爺有節奏的做動作的來學習本領。

  三、透過“真假面人”的闖關遊戲,鞏固歌曲,學唱歌曲

  1.教師出示課件:“哪一個麵人是老爺爺捏的?你能找出來嗎?”

  教師分別出示豬八戒、唐僧、沙和尚、孫悟空的課件,幼兒逐個找出老爺爺捏的麵人,進一步鞏固複習歌詞。教師鼓勵幼兒說出唸白部分的節奏和內容。

  2.“為老爺爺加油”進一步學唱歌曲。師幼一起演唱歌詞並做出相應的動作來捏,體驗歌曲所帶來的樂趣。

  3.“小徒弟”榜樣示範,練習演唱。教師請個別幼兒為同伴做亮相的示範動作,鼓勵幼兒邊做京劇亮相動作邊運用拖腔的唱法表現歌曲京劇韻味。教師為選出的老爺爺的小徒弟,獎勵小貼上。

  4.引導幼兒透過角色扮演,鞏固記憶歌詞,學習運用京劇韻味熟練地演唱歌曲。

  四、由易到難,鼓勵幼兒大膽創編,感受說唱歌曲的樂趣。

  1.教師出示麵人圖片,幼兒借物創編唸白部分歌詞。

  2.教師與幼兒談話:“如果讓你們來捏,你們還想捏什麼?”,啟發幼兒想象創編更多的麵人,並鼓勵幼兒將創編出來的麵人連起來說一說。

  3.一起上臺大膽展示演唱創編的歌詞並做出相應的動作,體驗說唱歌曲的樂趣。

  五、延伸活動

  1.老爺爺將你們收為了他的小徒弟,你們還想捏什麼麵人呢?我們一起把它們編到歌曲中,告訴老爺爺吧。

  2.將捏麵人的圖片投放到美工區,鼓勵幼兒學捏麵人,進一步萌發對捏麵人這種傳統民間藝術的喜愛。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捏麵人 篇2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詞,用自然的聲音,邊做動作邊演唱歌曲。

  2、能夠在原有歌曲的基礎上大膽創編並演唱歌曲。

  3、初步感受捏麵人這種傳統民間藝術的魅力。

  重點難點重點: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詞,用自然的聲音,邊做動作邊演唱歌曲。

  難點:能夠在原有歌曲的基礎上大膽創編並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歌曲伴奏

  2、豬八戒、唐僧、沙和尚、孫悟空圖片各一張。

  3、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引入歌曲。

  師:(出示PPT)今天楊老師請來了一位老爺爺,他的本領可大啦!你們看,他在幹什麼?(幼兒回答)

  師:這是一位捏麵人的老爺爺。捏麵人的老爺爺本領大,捏出來的麵人把眼看花(邊念歌詞邊做動作)。

  師:你們知道麵人嗎?就是老爺爺用面,像橡皮泥一樣,捏一捏就能捏出好多好多不一樣的角色。你們看老爺爺捏了好多好多的麵人啊,都有誰啊?

  師:老爺爺除了會捏角色類的麵人,我們來看看他還會捏什麼?(植物類的小花、動物類的兔子)

  二、基本過程

  (一)、透過問題引起幼兒對於唸白部分的有意注意,幼兒掌握唸白部分內容。

  1、教師唸白部分僅以動作引起幼兒有意注意及猜想。

  師:捏麵人的老爺爺本領大,捏出來的麵人把眼看花(邊念歌詞邊做動作)。今天捏麵人的老爺爺會捏四個不同的麵人,你們要仔細看一看到底捏了哪四種麵人哦。教師範唱歌曲(除留白部分)第一次。

  師:剛剛你看到了什麼?(根據幼兒回答依次出示相對應的圖片,同時引導幼兒說出完整的句子,如:捏一個沙和尚挑著擔)

  2、教師完整範唱歌曲第二次,幫助幼兒澄清唸白部分內容和順序。

  師:這都是你們說的哦,那麼在歌裡是這個順序,是這個歌詞嗎?請你仔細聽,認真看。

  師:小朋友們是這個順序嗎?誰來幫我調整一下?

  師:你在歌詞裡聽到他們在幹什麼?(幼兒用完整的話說)現在我們一起來唸一遍。(邊做動作邊念)

  (二)、透過遊戲,幼兒傾聽、演唱歌曲,教師部分退位。

  1、唐僧的找不同遊戲。

  師:就在小朋友剛剛在唸兒歌的時候老爺爺又捏了好多好多的麵人啊,你們要不要看一看?

  師:這上面的是老爺爺捏的麵人,那下面的這四個唐僧你們看一看、比一比哪個不是老爺爺捏的呢?

  師:老爺爺說你們真厲害,都沒有把你們的眼睛看花。你們還想和老爺爺做遊戲嗎?那你們猜老爺爺下一個會捏誰?老爺爺說了想和他做遊戲可以,但是我們要先會唱這首歌,現在我們小耳朵聽音樂一起來唱一次。

  2、豬八戒的找相同遊戲。

  師:捏一個豬八戒吃西瓜,這次我們要找的是這四個中哪一個是老爺爺捏的豬八戒呢?

  師:接下來我們的難度再升級,你們還想挑戰嗎?一會兒我們唱歌的時候小朋友要跟著老師一起唱起來哦。

  3、沙和尚找相同與找不同遊戲。

  師:321,哇,你們仔細看看這上面的沙和尚哪個是老爺爺捏的?哪個不是老爺爺捏的?

  師:老爺爺說都難不倒你們耶,接下來是我們的終極挑戰,在開始前我們還是要認真的唱一遍我們的兒歌哦。

  4、孫悟空找相同與找不同遊戲。

  師:看,哪一個是老爺爺捏的哪一個不是老爺爺捏的?

  5、老師部分退位,幼兒演唱。

  師:老爺爺說你們真厲害,都沒有把眼看花,如果你們能夠把這首歌唱出來,他還會捏好多好多的麵人出來和你們一起玩,準備好了嗎?這次楊老師不唱你們自己唱哦。

  師:現在我們站起來邊做動作邊唱哦!

  (三)幼兒創編動物類歌曲

  師:剛才我們在唱歌的時候,老爺爺又捏了好多好多的麵人,你們想看嗎?(出示圖片)

  師:這上面都有些什麼呀?(人物類、動物類)

  師:剛剛我們在唱歌的時候把西遊記裡的4個人物唱進去了,老爺爺說我們現在來唱一遍動物類的。(依次說出小鴨、小狗、小雞、小貓,捏一隻小鴨嘎嘎嘎)

  師:那我現在我們把這個動物類的唱進去好不好?小耳朵,聽音樂。

  (四)創編人物類歌曲

  師:現在問題來了,捏一個爸爸在幹嘛?(依次創編爸爸、小寶寶、媽媽、奶奶)

  師:這一次,你說是啥就是啥,我們一起來唱一次。(起立唱)

  三、結束部分

  師:今天唱的這首歌好不好玩?下來你們可以回去教給班上的其它小朋友唱也可以回家教給爸爸媽媽唱哦。

  活動總結

  當我在接觸到《捏麵人》這首歌曲的時候,我就覺得它很有特色,而且是一首民間藝術類的說唱歌曲,孩子們一定很有興趣。在設計活動過程時我思考的最多的便是如何能夠讓幼兒真正的願意唱,而不是在老師的帶領下枯燥的唱,因此在活動中在匯入引起幼兒興趣後我首先是對唸白部分進行了剖析,同時在剖析唸白部分的過程中幼兒也初步感受了歌曲。然後就是在遊戲中提高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能夠自己願意唱,在遊戲中一共完整唱了4遍,幼兒在快樂的遊戲自然而然的達到了我本次活動的重點,即目標最後就是我的創編部分,在沒有破壞完整性的基礎上幼兒自由創編歌曲的過程中體會到了成功感,這個過程也是為達到的我的難點創編歌曲提供了支撐。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捏麵人 篇3

  一、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捏麵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動的風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礎上,藉助圖片、同伴間的討論,即興創編與演唱歌曲。

  3、在創編歌詞與由慢到快的演唱中,接受挑戰,體驗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看過捏麵人,並見過一些麵人形象。

  2、各種捏好的麵人造型圖片(有條件的準備PPT)。

  3、圖片(孫悟空、唐僧、沙和尚、豬八戒頭像)四張,空白紙四張,筆。

  4、配套磁帶或CD。

  三、活動過程

  1、觀看各種麵人造型圖片(或PPT、多媒體),引出歌曲。

  (1)律動《泥娃娃》。

  跟教師一起隨音樂模仿各種泥娃娃機械運動的樣子。

  (2)師:你們見過捏麵人嗎?

  (3)教師藉助圖片(或多媒體)介紹各種各樣的麵人,引出歌曲部分內容。

  2、熟悉歌曲《捏麵人》旋律與主要內容。

  (1)教師翻唱歌曲,在"捏一個"部分時,只用身體動作表現歌詞中的豬八戒、唐僧、沙和尚、孫悟空形象,並不唱。

  (2)教師請幼兒猜:老爺爺都捏了什麼?

  (3)教師做動作,幼兒隨伴奏按節奏念"捏一個"部分歌詞。

  (4)完整學唱歌曲《捏麵人》。

  師幼相互扮演老爺爺與麵人,分別演唱歌曲的各部分1~2遍。教師用動作提示幼兒各部分的歌詞內容。

  教師逐步退出動作引導,讓幼兒逐步學唱歌曲2~3遍。

  3、啟發幼兒按故事主題創編部分歌詞。

  (1)"老爺爺捏的是西遊記的故事,那你想編一個什麼故事呢?"鼓勵幼兒討論故事主題。

  (2)教師選取幼兒討論的某一主題,對"捏一個"部分歌詞進行替換創編。教師將幼兒的創編簡化成圖,畫在空白紙上,並按序排好在黑板上。

  (3)在圖片的提示下,幼兒演唱由自己創編的歌曲。

  (4)教師逐步抽取1~2張簡筆圖,幼兒快速記憶歌詞並進行完整地演唱。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捏麵人 篇4

  活動目標:

  1、按歌曲的不同節奏,學習帶有京韻味的說唱歌曲《捏麵人》。

  2、根據捏麵人捏出的麵人形象創編歌曲。

  3、萌發對民間藝術“捏麵人”的興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麵人”圖片:唐僧沙和尚豬八戒孫悟空圓舞板。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有個老爺爺特別喜歡捏麵人,他捏的麵人可好看了。瞧!這是誰啊?(唐僧沙和尚豬八戒孫悟空)

  師:這些麵人見到我們小朋友可高興了,我們用好聽的歌聲向他們問好!

  過渡:捏麵人的老爺爺本領大,捏出來的麵人把眼看花,捏的什麼呀?

  二、授新課

  1、師用圓舞板以快板的形式

  師問:捏一個豬八戒幹什麼?

  幼回答:捏一個豬八戒吃西瓜

  師問:捏一個唐僧幹什麼?

  幼回答:捏一個唐僧騎大馬

  師問:捏一個沙和尚幹什麼?

  幼回答:捏一個沙和尚挑著籮

  師問:捏一個孫悟空幹什麼?

  幼回答:捏一個孫悟空變戲法

  2、師引導幼兒完整說一遍

  師:捏麵人的老爺爺真是本領大,真的這樣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3、師唱歌曲提問:你聽到什麼了?

  你還聽到什麼呢?你們仔細聽聽!

  4、師再次範唱

  提問:你們仔細聽聽,最後一句有什麼特別的呢?

  幼兒回答

  師:誰願意來試一下?

  5、師示範邊唱邊做動作(最後一句)

  6、幼兒練習3遍

  過渡:因為這個捏麵人的老爺爺是北京人,所以唱歌時帶有濃濃的京味。現在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唱一唱。

  7、師唱響一點,幼兒跟唱(2—3遍)

  師:誰來說說這首歌與平時唱的歌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幼兒回答)

  師小結:這種既有說又有唱的歌曲叫說唱歌曲。

  師:現在我們再把這首說唱歌曲練習一下。

  幼兒再練習2遍

  三、小朋友真能幹,現在我們來分成兩部分,說的和唱的分開,一部分小朋友唱唱的部分,一部分小朋友說說的部分。

  1、表演

  要求說的部分的幼兒要邊說邊做動作。

  2、交換角色表演

  3、男女生練習

  四、創編

  1、捏麵人的老爺爺本領這麼大,還會捏什麼呢?(捏一個小狗汪汪叫……)

  幼兒仿編

  師把幼兒仿編的歌詞唱進歌曲

  2、開火車仿編

  師再以開火車的形式把幼兒仿編的歌詞唱到歌曲裡。

  活動反思:

  在難點學習中幼兒的興致十分高,活動中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是說唱和京韻兩合體,是幼兒熟悉的故事情節,所以幼兒十分的感興趣,有了興趣,幼兒就能跟著我的步驟學下來。活動中我運用了觀察法、演示法、引導發現法、問答法、圖片法等方法幫助幼兒學習。歌曲中的唸白部分,也是歌曲比較重點的部分,把這個難點前置,為後面的整體說唱打下基礎。活動中透過教師的範唱、戲劇表演、角色變化等方式學習歌曲。讓幼兒在形式多變的情境下練唱不覺得枯燥乏味。使課堂氣氛活躍歡快,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歌曲。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捏麵人 篇5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富有京劇的味的歌曲,對幼兒來說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戰性。歌曲採用了演唱與唸白相結合的表現形式,韻律和唱腔都富有鮮明的京的特色。歌曲的內容也是幼兒喜聞樂見的,以“老爺爺捏麵人”為主線,表現了《西遊記》中唐僧師徒的人物形象。為進一步強調“捏麵人”這一民間藝術形式的獨特性,更好體現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對教材進行了改編,將歌曲中兩句“你說是啥就是啥”分別改為了“你說捏啥就捏啥”和“爺爺本領真正大”,從而使幼兒對捏麵人這一民間藝術形式產生喜愛之情。在活動中注重指導幼兒掌握歌曲的不同節奏,學習用京韻演唱歌曲,感受說唱的表現形式,能即興在唸白的部分創編歌詞,體驗邊唱邊表演京歌的樂趣,使幼兒產生對民間傳統藝術的喜愛之情。

  【活動目標】

  1.掌握歌曲的不同節奏,學習用京韻演唱歌曲。

  2.感受說唱的表現形式,能即興在唸白的部分創編歌詞。

  3.體驗邊唱邊表演京刷的樂趣,產生對民間傳統藝術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幼幾已建立京劇相關知識的經驗。教師自備“捏麵人的老爺爺”微影片,白紙、彩筆,《幼兒素質發展課程·音樂》 CD。

  【活動建議】

  1.創設情境,引發幼兒對老爺爺捏麵人的興趣,幫助幼兒初步瞭解捏麵人這民間藝術形式。

  (1)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使幼兒對捏麵人這一民間藝術產生興趣。提問:老爺爺在幹什麼?你見過什麼樣的麵人兒?

  小結:捏麵人是我國的一種民間藝術,只有很少的民間藝人會捏麵人兒。

  (2)演唱歌曲前半部分,請幼兒欣賞,初步感知本段歌曲的旋律。提問:你想讓老爺爺捏點啥?

  2.創設請老爺爺捏麵人的情境,引導幼兒以仿編的形式自主學習歌曲的唸白。

  (1)啟發幼兒思考:你們想讓老爺爺捏點啥?

  (2)教師示範第1句:捏一個豬八戒吃西瓜,引導幼兒感受並學習:“x.X1xxx1xx1x-”的節奏。

  (3)幼兒根據第1句的節奏探索後面幾句唸白。

  (4)幼兒完整唸白,正確說出“x,Xx1xxx1xx1x-”的節奏。

  3.幼兒欣賞、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京的特點。

  (1)教師完整演唱,引導幼兒初步感受歌曲的京的特色。提問:這首歌和我們平時聽的歌有什麼不一樣?像哪一種戲曲?

  (2)師幼對唱,引導幼兒在對唱中進一步感受歌曲前半部分的旋律特點。

  (3)幼幾嘗試完整演唱歌曲,進一步感受歌曲的京的特點。引導幼兒說說歌曲中哪一句最有京的特點。

  (4)幼兒集體完整演唱歌曲,鼓勵幼兒大膽表現歌曲的京的特點

  4.鼓勵幼兒透過表演唱,進一步體驗邊唱邊表演京劇的樂趣。

  (1)引導幼兒為念白部分創編表演動作,體驗邊唱邊表演的樂趣。

  (2)幼兒對唱遊戲,大膽用動作和聲音表現歌曲的京的特點。

  5.啟發幼兒創編唸白部分的.歌詞,完整演唱歌曲。

  (1)引導幼兒思考:老爺爺捏的麵人你們喜歡嗎?你還想讓老爺爺捏什麼?引導幼兒用“x,Xx1Xx1×x1x-”的節奏創編歌詞。

  (2)請幼兒自由討論:捏一個什麼幹什麼?

  (3)引導幼兒替換創編的唸白部分的歌詞並完整演唱歌曲。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捏麵人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韻味以及說唱的樂趣,萌發對民間藝術“捏麵人”的喜愛之情。

  2.在原有歌曲的基礎上,藉助多媒體、圖片、同伴間的討論,發揮想象即興創編。

  3.掌握歌曲的節奏,熟練的演唱歌曲。

  【活動重點】

  掌握歌曲的不同節奏,能夠大膽的演唱歌曲。

  【活動難點】

  能夠用京韻說唱歌曲。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圖譜

  【活動過程】

  一、出示麵人,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昨天老師去逛廟會,買了一些麵人,請小朋友一起來欣賞一下。看完這些麵人,小朋友有什麼感受?小朋友知道這些麵人出自誰的手嘛?讓我介紹給小朋友看!(顏色鮮豔、造型獨特的麵人擺在孩子面前,一下子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孩子們近距離的感受到“麵人”的精美,產生了對“麵人”的喜愛之情,從“麵人”自然過渡到了“捏麵人的老爺爺”,為下面的活動做了強有力的情感鋪墊。)

  二、欣賞課件,視覺刺激

  師:你們瞧,就是這位老爺爺——咱們一起看一看,老爺爺還捏了些啥?

  師:小朋友覺得老爺爺怎麼樣?老師也想用歌聲來誇誇老爺爺了,小朋友仔細聽!

  (此環節出示的課件中麵人體現了“多”,幼兒透過視覺刺激進一步感受理解歌詞——“把眼睛看花”,做了難點前置。南極仙翁、財神、牛郎織女的選擇的本意是讓幼兒瞭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同時萌發對中國傳統的民間手工藝術“捏麵人”的興趣,為身為中國人而自豪。)

  三、學唱歌曲,感受京韻

  (一)學習歌曲演唱部分

  1.教師示範,理解歌詞

  師:小朋友,你聽到我是怎麼誇老爺爺的?(用演唱的方式來誇老爺爺,承上啟下,幼兒對歌詞的把握就顯得較為輕鬆了。)

  2.教師演唱,幼兒跟唱

  師:我們一起再來唱一唱,誇一誇老爺爺吧,小朋友可以小點聲。

  師:我聽到你們的聲音了,很好聽啊!那這一次請你用響亮的好聽的聲音再來誇誇老爺爺,有沒有信心?

  (以“誇老爺爺”為教學手段,激發了幼兒主動歌唱的願望,使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唱活動之中。在反覆跟唱歌曲之後,歌曲的曲調漸漸地熟悉。)

  3.尋找不同,感受京韻

  師:小朋友,你覺得歌曲裡哪一句和我們平時唱的歌曲不太一樣?(拖腔)因為這個捏麵人的老爺爺是北京人,所以唱歌時帶有濃濃的京味。最後一句拖長了調子唱起來有點像唱京劇的感覺。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加上我們以前學過的京劇亮相嘗一嘗。

  (教師範唱在歌曲教學環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聆聽教師範唱,可以讓幼兒對歌曲的音準、節奏、速度、情感處理等方面有更加清晰的認識。教師在範唱時,不僅運用了京腔京調的演唱方法,還運用了京劇動作暗示,為幼兒尋找不同做了提示,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感。)

  (二)學唱歌曲說唱部分

  1.以“說故事”引出說唱部分

  師:噓,老爺爺有話要說,他說他不僅會捻麵人還會捏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老爺爺捏了一個什麼故事?

  (此環節藉助了電子琴打擊樂的音效,將節奏清晰地展示出來。將節奏種在孩子的心田。教師適當留白,用動作表現,增強了幼兒的注意力。)

  2.藉助圖片,梳理歌詞

  師:老爺爺捏了一個什麼故事?裡面都有誰?捏孫悟空的時候,老師用了一個什麼字?為什麼?

  (藉助圖片,幫助幼兒更好地記憶歌詞的內容,連續的追問,強化了幼兒對音樂語彙的識記。)

  3.動作表演,加深記憶。

  師:小朋友咱們一起連起來演一演吧,你可以用你喜歡的方式來表演!剛才你們表演的真不錯,如果你們在表演好動作的時候能夠把節奏拍的在準一些就更完美了,我們一起來做一個遊戲:拍一拍節奏。

  (讓幼兒進行動作的表演,突出了課堂的動靜交替,讓幼兒自由表達對歌詞中動物形象的理解,凸顯了以幼兒為主體的活動理念。)

  4.出示圖譜,理解說唱。

  師:像這樣在一首歌曲裡,又說又有唱的歌曲,叫說唱歌曲。

  (幼兒園歌唱教學活動中經常運用到圖譜,它是歌唱教學過程中一種直觀形象的輔助工具,它是一種視覺符號也是一種手段,它可以把歌曲內容簡單化、直觀化、形象化,最大程度地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學會演唱。)

  5.分組演唱,情感表達。

  師:現在我們來一個更有趣的演唱方式,就是“說”和“唱”分開來唱,請你來想一想你想先來唱還是先來說?

  (讓幼兒根據的意願自由選擇,大大提高了幼兒歌唱表演的主動性。)

  五、創編歌詞,合作展示

  1.借物創編

  師:捏麵人的老爺爺又捏出了一些好看的麵人,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請你大聲的說出來,並按照音樂的節奏來說:捏一朵小花在開放,捏一匹小馬運糧食,捏一隻小猴在吃桃,再捏一個老爺爺在釣魚。

  2.想象創編

  小朋友,如果你來捏,你想捏什麼?教師示範:捏一隻蝴蝶翩翩起舞……

  (音樂活動是幼兒藝術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教師在向幼兒進行活動指導時,應注意啟發和鼓勵幼兒大膽創造,大膽想象,

  幼兒自己創編歌詞就是一種良好的表現手段,最後一個環節透過鼓勵幼兒繼續創編歌詞,保持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從“借物創編”到“想象創編”難度遞進,讓幼兒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將活動推向了高潮。)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捏麵人 篇7

  設計意圖

  《捏麵人》是一首說唱歌曲,含有京劇中的韻味,唱起來朗朗上口,很有特色,唸白部分的內容也是孩子們很喜歡的《西遊記》中的人物,非常適合大班幼兒演唱。我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挖掘了其中所蘊含的四個價值:有趣的麵人藝術、獨特的京韻唱腔、鮮明的唸白節奏、開放的創編過程。以這四個方面作為切入點展開活動,讓幼兒進一步瞭解捏麵人的過程,回憶已有經驗,同時初步感受音樂旋律;還設計了形象化、趣味化、體現節奏型的圖譜,幫助幼兒記憶念白部分歌詞,學習歌曲的典型節奏。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捏麵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動的風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礎上,藉助多媒體、圖片、同伴間的討論,即興創編與演唱歌曲。

  3.在創編歌詞和由慢到快的演唱中接受挑戰,體驗樂趣。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老爺爺捏麵人的PPT課件,孫悟空、唐僧、沙和尚、豬八戒的圖片。

  活動過程

  1.進場:律動《泥娃娃》。

  教師:我們都見過泥娃娃,今天,我們聽音樂,學學泥娃娃的樣子吧!

  幼兒與教師共同模仿泥娃娃機械般的動作,隨音樂跳舞。在音樂進行到一半時教師引導幼兒有節奏地“舞”到座位上。

  2.教師藉助多媒體生動地講述,引出歌曲部分內容。

  (1)教師:泥娃娃不是沒有家,它的家就在我們身邊。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一位老爺爺,老爺爺本領可大了,他呀,會捏各種各樣的麵人。來!瞧瞧看。

  (2)教師幫助幼兒理解比較難的一句歌詞。

  教師坐回幼兒中,邊做動作邊說:“老爺爺捏的麵人,把我的眼睛都看花了!”隨後按歌曲節奏念:“捏出來的麵人把眼睛看花。”

  教師:咱們一起跟老師說說看。(引導幼兒一同念這句歌詞)

  3.教師範唱歌曲,用身體動作表現歌詞。

  教師:老爺爺今天還想捏幾個麵人,大家一起來看看,老爺爺到底捏了啥?

  (前奏響起)教師輕聲說:“老爺爺來了……”隨後範唱。在範唱中,將第二句“麵人把”這三個字以唸白的形式表現,並將整個第二部分四個樂句有節奏地用動作表現。

  4.幼兒運用已有經驗,根據教師的身體動作演唱部分歌詞,教師逐一出示圖片,幫助瞭解歌曲的部分結構。

  (1)教師:老爺爺到底捏了啥呢?你看出來了嗎?說說看……

  幼兒1:孫悟空!

  教師:你從哪個動作看出來的呢?學學看!

  幼兒做打的動作,說:從金箍棒看出來的啊!

  幼兒2 做孫悟空看的動作。

  教師:這個……我們大家一起學學看!

  全體幼兒共同模仿這個動作。

  教師說:老爺爺,捏一個……誰?(同時伴奏有節奏的響聲)

  幼兒齊聲說:孫悟空!

  教師:他在幹嘛?

  幼兒:打妖怪!

  教師引導幼兒共同有節奏地念“捏一個孫悟空打妖怪”。(第二遍練習這句歌詞時,出示孫悟空的圖片貼在黑板上。)

  (2)教師:還捏了誰?

  幼兒1:唐僧!

  教師:唐僧是什麼樣子的?

  幼兒2:騎馬!(同時做出騎馬的動作)

  教師:哪個是唐僧啊?你們教教我。

  許多幼兒做出唐僧唸經時雙手合十的動作。

  教師做騎馬動作後,問:唐僧在幹嘛?

  幼兒回答:騎馬。

  教師:騎的是什麼馬呢?

  幼兒:白龍馬!

  教師隨音樂節奏說:“老爺爺……”

  邊做動作邊引導幼兒說出“捏一個唐僧騎白龍馬”。在不斷練習中出示唐僧圖片貼在黑板上。

  (3)教師:還捏了誰?

  幼兒1:捏的是沙和尚。

  教師:哪個動作是沙和尚的?

  幼兒2:挑著擔子的。(做出挑東西的動作)

  教師請幼兒2示範整句“捏一個沙和尚挑著擔子”,並引導大家一起說。

  幼兒齊念這句。在幼兒隨伴奏唸白時,教師出示沙和尚圖片貼在黑板上。

  (4)教師嘟起嘴,故意變粗嗓音說:小朋友,你們忘了我!

  幼兒紛紛說:豬八戒。

  教師:豬八戒在幹嘛呢?

  幼兒:吃西瓜。

  在教師動作引導下,幼兒隨節奏唸白歌詞“捏一個豬八戒吃西瓜”,教師隨後將豬八戒的圖片貼在黑板上。

  5.教師做動作,幼兒隨樂按節奏念部分歌詞。

  (1)教師指著圖片問:老爺爺捏的這些是哪個故事裡的人物啊?

  幼兒大聲回答:西遊記。

  教師:是《西遊記》裡的人物,咱們來跟著音樂節奏把他們表演一遍,好嗎?

  幼兒:好!(教師鼓勵幼兒邊說邊做動作)

  (2)教師範唱歌曲第一部分,在唱到“麵人”時,只做動作,幼兒跟節奏邊做動作邊念四句歌詞。

  6.幼兒學唱歌曲。

  教師:麵人都給大家念活了!現在老師來演老爺爺,你們來表演麵人,好嗎?

  幼兒:好!

  (前奏響起)教師:老爺爺來了

  在幼兒表演時,教師在每個樂句,預先只做一個動作提示,幼兒有節奏地念白第二部分,並在教師的動作提示下,嘗試演唱樂句的最後一句“你說是啥就是啥”。

  師生共同演唱歌曲。教師嘗試唱每個樂句的一部分,其餘用動作提示幼兒自主演唱,並在幼兒演唱第二部分的後兩句時,不做任何提示動作,幼兒邊做動作邊演唱完樂曲。

  活動反思:

  在難點學習中幼兒的興致十分高,活動中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是說唱和京韻兩合體,是幼兒熟悉的故事情節,所以幼兒十分的感興趣,有了興趣,幼兒就能跟著我的步驟學下來。活動中我運用了觀察法、演示法、引導發現法、問答法、圖片法等方法幫助幼兒學習。歌曲中的唸白部分,也是歌曲比較重點的部分,把這個難點前置,為後面的整體說唱打下基礎。活動中透過教師的範唱、戲劇表演、角色變化等方式學習歌曲。讓幼兒在形式多變的情境下練唱不覺得枯燥乏味。使課堂氣氛活躍歡快,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歌曲。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捏麵人 篇8

  【活動目標】

  1.掌握歌曲的節奏,能熟練地演唱歌曲。

  2.能即興在唸白部分創編“捏一個XX什麼幹什麼”的歌詞。

  3.感受說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圓舞板

  活動過程

  一、PPT課件匯入

  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老爺爺,看看老爺爺在做什麼呀?(出示PPT)哦,原來老爺爺在捏麵人,那你們見過捏麵人嗎?在哪裡見過?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捏麵人也叫麵塑,是我國民間的傳統工藝,用面和糯米粉為主要原料,加上一些色彩、石蠟、蜂蜜等製成各色麵糰,經過捏面藝人的巧手,捏成各種戲劇人物、動畫形象或飛禽走獸等等,變成人們喜歡收藏的工藝品。這位老爺爺本領可大了,他呀會捏各種各樣的麵人。來!瞧瞧看!老爺爺都捏了什麼麵人呀?(幼兒回答)

  二、學習歌曲第一部分

  1.教師:老爺爺捏的麵人好多好多呀,把我們的眼睛都看花了,老爺爺本領大不大呀?有個小朋友忍不住要誇誇老爺爺啦,請仔細聽小朋友是怎樣誇老爺爺的?(放音樂)

  2.教師: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樣誇老爺爺的?請你來說一說。加上動作誇一誇(幼兒回答後教師將歌詞連起來說一遍。)那我們隨著音樂也誇誇老爺爺好嗎?(教師和幼兒隨音樂唱第一段)教師啟發幼兒加動作再演唱一遍。

  三、學習歌曲的說唱部分

  1.教師:小朋友,老爺爺聽到我們誇他心靈手巧,可高興了,他說要捏幾個麵人送給小朋友,我們看看老爺爺捏的什麼麵人送給我們?分別出示豬八戒、唐僧、沙和尚、孫悟空的圖片,讓幼兒模仿豬八戒吃西瓜、唐僧騎大馬、沙和尚挑著籮,孫悟空變戲法的動作。

  2.(出示圓舞板)師:小朋友,咱們來玩個遊戲好嗎?這個遊戲叫我問你答!師問:捏一個豬八戒幹什麼?幼邊做動作邊回答:捏一個豬八戒吃西瓜!(依次問答唐僧、沙和尚、孫悟空,教師用圓舞板打節奏)

  3.引導幼兒把四個人物連起來說一遍。先打節奏說一遍,再加上動作說一遍

  四、說唱表演

  1.教師:誇獎老爺爺的那個小朋友把老爺爺送給我們的麵人的樣子也加進了歌曲了,編成一首完整的歌曲,叫捏麵人,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你聽到的這首歌曲和我們平時聽到的有什麼不一樣?

  2.對,又有唱又有說,這樣的歌曲叫說唱歌曲,現在我們來分成兩部分,說的和唱的分開,女生唱唱的部分,男生說說的部分,女生表演唱的時候男生給她們打節拍,男生表演說的時候女生給他們打節拍。(男女生互換一次)全體圍成圓圈再表演一遍。

  五、創編

  老爺爺的手這麼巧,那你們想不想請老爺爺給你們也捏個麵人呀?你想請老爺爺捏個什麼做什麼呢?(捏一個小狗汪汪叫--) 幼兒創編,並把幼兒創編的歌詞唱進歌曲裡(進行2-3遍)。

  六、活動延伸

  教師:今天小朋友表現都很棒,不光能唱會說,還能創編呀,那你們想不想學老爺爺捏麵人呀?老師在後面的桌子上也準備了一些彩泥,你想捏什麼?就去試試吧!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捏麵人 篇9

  教材分析

  《捏麵人》是一首含有京劇中韻味的說唱歌曲,歌曲生動形象,唱起來朗朗上口。其中的唸白部分是深受幼兒喜愛的《西遊記》裡的人物,且麵人是孩子們比較喜歡的小物件。 大班幼兒已初步接觸過京味的歌曲,對於京劇歌曲有了一定的認識,並且對捏麵人這項民間藝術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 這就為活動中唸白部分的創編奠定了基礎。本次活動透過歌唱、創編等形式,使幼兒獨特的表現方式得到充分的回應和讚賞,為幼兒營造了一個敢於並樂於表現的藝術活動氛圍。

  活動目標

  1.按歌曲的不同節奏,學習帶有京韻味的說唱歌曲《捏 麵人》。

  2.掌握說唱的表現形式,根據捏麵人捏出的麵人形象創 編歌曲。

  3.萌發對民間藝術“捏麵人”的興趣。

  活動準備

  與歌詞內容相符的課件,圓舞板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麵人匯入活動,激發興趣。

  教師:“有個老爺爺特別喜歡捏麵人,他捏的麵人可好看了。瞧!這是誰啊?捏麵人的老爺爺本領大,捏出來的麵人把眼看花,捏的什麼呀?仔細聽”。

  二、用圓舞板以快板的形式說唱歌曲,掌握歌曲中的念 白節奏,學唱歌曲。

  1.師:捏一個豬八戒幹什麼?幼回答:捏一個豬八戒吃 西瓜 師問:捏一個唐僧幹什麼? 幼回答:捏一個唐僧騎大馬

  師:捏一個沙和尚幹什麼?幼回答:捏一個沙和尚挑著籮

  師:捏一個孫悟空幹什麼?幼回答:捏一個孫悟空變戲法

  2.師引導幼兒完整說一遍 師:捏麵人的老爺爺真是本領大,真的這樣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3.師唱歌曲 提問:“你聽到什麼了?還聽到什麼呢?”

  4.師再次範唱 提問:你們仔細聽聽,最後一句有什麼特別的呢?

  提升:因為這個捏麵人的老爺爺是北京人,所以唱歌時 帶有濃濃的京味。現在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唱一唱。

  5.師唱響一點,幼兒跟唱(2—3 遍)

  師:誰來說說這首歌與平時唱的歌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幼兒回答)

  小結:這種既有說又有唱的歌曲叫說唱歌曲。 師:現在我們再把這首說唱歌曲練習一下。幼兒再練習 2 遍

  三、分組進行,運用多種形式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1.表演唱: 要求說的部分的幼兒要邊說邊做動作。

  2.交換角色表演

  3.男女生練習

  四、根據歌曲內容,嘗試創編歌詞。

  1.教師:“捏麵人的老爺爺本領這麼大,還會捏什麼呢?”幼兒仿編,教師把幼兒仿編的歌詞唱進歌曲

  2.開火車仿編,教師把幼兒仿編的歌詞唱到歌曲裡。

  活動反思

  麵人對於孩子們並不陌生,孩子們喜歡這種色彩鮮豔, 形象逼真的形象,但麵人怎樣捏出來的,孩子們並不清楚,也沒有仔細的觀察過,如果能有這樣一位捏麵人的老者親身 示範。更能為孩子提供探索空間。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捏麵人 篇10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理解歌詞內容,感受說唱的音樂風格。

  2、能按歌曲中不同的節奏,用京韻演唱歌曲。

  3、產生對民間藝術的興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練聲《小朋友們好》

  二、出示錄影,激發幼兒興趣

  1、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有趣的短片,趕快看看裡面有誰?他在幹什麼?”

  2、“對呀!短片中的老爺爺在捏麵人,麵人可是我們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趕快看看捏麵人的老爺爺都捏了些什麼?”(出示圖片)

  3、呀!老爺爺的本領可真大,捏出的麵人把我的眼睛都快看花了?你們是不是和我一樣呀!

  三、出示圖片,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今天,老爺爺還會捏些什麼呢?”

  出示圖片

  1、豬八戒吃西瓜。“豬八戒是怎樣吃西瓜的?我們一起來學學看。”

  2、唐僧騎馬。

  3、沙和尚挑著籮。

  4、孫悟空變戲法。

  四、感受音樂不同的藝術風格,學唱歌曲

  1、欣賞歌曲

  “呀!老爺爺的本領這麼大,我們聽一聽錄影中的小朋友們是怎麼誇獎他的?聽完以後要告訴我,這首歌曲和我們以前唱過、聽過的歌曲有什麼不同?”

  2、再次欣賞

  “歌曲裡除了我們剛才說的,你還聽到了什麼?”

  學說:“你說是啥就是啥”。

  3、跟著音樂念歌詞。

  “你們說的可真棒,我們也來誇一誇老爺爺的本領吧!”

  4、學唱歌曲。

  (1)“剛才我聽到有好多小朋友都迫不及待的想唱了,我們趕快準備好,來唱一唱吧!”

  5、重點唱準歌曲中的難點。

  6、教師與幼兒分角色演唱歌曲。

  7、請幼兒與客人老師分角色演唱。

  五、教師小結

  “今天老爺爺捏了一個西遊記的故事,在我們民間還有許多許多有趣的藝術絕活呢?如果你是捏麵人的老爺爺你想捏一個什麼故事呢?我們下次再來編一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