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小精靈的魔法湯》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小精靈的魔法湯》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感知ABA的曲式結構,感受歡快、活潑的樂曲風格。
2.情感目標:藉助故事情景加以想象,體驗表達音樂的樂趣。
3.技能目標:能運用肢體表達音樂漸強、漸快的旋律特點.
活動準備:
1.物質方面:透明礦泉水瓶(均裝半瓶水與幼兒人數相等)、顏料。
2.知識方面:幼兒初步感知樂曲的能力。
3.心理準備:對魔術有一定的瞭解和認識,並且對魔術有濃厚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激趣引題。
1.大森林裡,住著一個顏色精靈,它會變魔法,你知道什麼叫魔法嗎?變魔法就是會出其不意 變出你想不到的東西。
2.顏色精靈最喜歡製作魔法湯,(小朋友知道什麼是魔法嗎)3。那顏色小精靈在製作魔法湯的時候可能會做什麼魔法動作呢?
二、情境貫穿,感受旋律。
1.小精靈把魔力傳給了我,我可以做一瓶我喜歡的彩 (魔法箱、很普通的礦泉水)
2.礦泉水會有什麼神奇的變化呢?答案馬上就會揭曉。(師故作神秘的肢體動作和著音樂節奏魔法)
3.音樂結束後,請小朋友猜猜會有什麼變化?再請一個孩子上來看一看,水瓶裡的水變色了。
4.在變魔法時,老師做了哪些動作?(點一點、搖一搖、手指收攏放開的動作……
5.攪拌是為了讓魔法湯更均勻,放材料是為了增加魔力,點住是為了不讓魔法流走,搖晃是為了混合魔法材料。
三、繪畫記錄,引出樂譜。
1.你們想學這個魔法嗎?為了讓你們更好的學習魔法,我要把音樂裡的魔法配方寫下來。
2.邊完整聽音樂旋律,邊用記號筆在黑板上描繪樂譜。
3.梳理經驗,提問:誰能看明白這個魔法秘訣要做些什麼事情?
(攪拌——用力轉圓圈;追問:一共要攪拌幾次?3次。還有什麼地方也要攪拌?)
(手晃動——誰能看出來有什麼不一樣?前面輕輕地搖,後面重重的搖。)
(追問:還有兩個很小的點點在哪裡?幼兒在樂譜上指認。回應:點住它,不讓魔法逃掉噢。)每一次攪拌好後,要加幾次魔法?(4次)?
4.幼兒透過圖譜,聆聽音樂。(教師帶動幼兒做動作)
5.(看圖譜)你們有沒有學會這個魔法配方?那我們先來練習一次。
四、動作感知,深入樂段。
1.老師帶動幼兒共同聽音樂做動作。(提出拿瓶子的要求)瓶子拿好後,拿你們的魔法布包住,不能露出瓶子哦!不然魔法可要逃走了。
道具準備:這一次沒有在瓶蓋上塗上顏料。
提問:怎麼了?你們的魔法還有一點小問題!請你們把失敗的魔法湯放進魔法箱,增加它的魔力。
2.討論為什麼沒有變出彩色水的原因。
細節回顧:先輕一點攪拌,後再變快速度。
3.小結:力氣不一樣,速度不一樣。
4.再次嘗試聽音樂變魔法。(節選到攪拌動作)
5·請小朋友觀察圖譜,發現圖譜最前面和最後面的內容是一樣的,並討論知道圖譜一樣動作一樣音樂也是一樣的,這種音樂結構叫做ABA音樂結構。
5.大家同心協力魔法會更厲害,你們現在有信心自己變出魔法湯嗎?再給你們一次機會。
五、展現成果,昇華活動。
1.師:給小朋友分發道具,請小朋友輕輕的將魔法布蓋在瓶子上!
2.師幼和著音樂做動作。
3.音樂停止,師:現在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
4.揭開布,孩子們發現了瓶子水色的變化。
5.恭喜你們,都成為了合格的魔法師,下次有機會,我再來教你們別的魔法吧!
六、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現在到了魔法揭秘時刻,老師在你們來之前偷偷的在瓶蓋塗抹了彩色顏料,所以在你們使勁搖晃瓶子的時候顏料就會溶於水中,我們把這種現象就做溶解,那顏料會溶於水裡,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也可以溶於水裡呢?這個問題就給小朋友們自己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探索發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