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大班教育活動教案(通用6篇)

端午節大班教育活動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大班教育活動教案(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大班教育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瞭解家鄉龍舟的特點。

  2、知道龍舟競渡是一項集體性的活動。透過遊戲感受賽龍舟時的激烈氣氛,體會團隊合作。活動準備:龍舟、競賽中的龍舟競渡、普通的船的圖片;鼓,紙棍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競賽中的龍舟競渡圖片,引導幼兒瞭解這項活動。

  1、圖上的人們正在開展什麼活動?他們劃的船與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2、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教師:圖上的人正在開展龍船競渡比賽,龍船競渡的船是一條龍的形狀,我們平時見到的船就是普通的船。

  二、透過圖片讓幼兒瞭解龍舟競渡的故事。

  教師講述故事《龍舟競渡的傳說》。

  現在你們知道龍舟是怎樣演變而來的嗎?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內容討論回答。

  三、透過龍舟的圖片引導幼兒瞭解龍舟的特徵。

  1、大家見過龍舟嗎?它有什麼特點?龍舟的中間是什麼樣子的?兩頭呢?龍頭在哪裡,像什麼?

  2、請幼兒觀察圖片並回答。

  老師:龍舟上有龍頭、龍身、龍尾、槳、舵。龍身上會畫有龍鱗,龍舟一般中間寬、兩頭窄,都有一個長長的龍頸,龍頭裝在長長的龍頸上,龍頭和龍尾向上稍稍翹起,好像一隻野鴨浮游在水面上,有時龍舟上還會插一面小紅旗。

  3、你知道江西最大的龍舟在哪裡嗎?引導幼兒瞭解上饒的龍舟是江西最大的龍舟。

  四、瞭解龍舟競渡是需要大家合作的集體性活動。

  1、龍舟需要幾個人呢?為什麼一個人不行呢?龍舟上的人怎麼分工才能使龍舟劃得又快,相互之間又不會碰撞呢?

  2、幼兒觀察、思考、討論後說己的想法。

  老師:龍舟上一般最少要有17人,一個人沒辦法划龍舟,它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進行的比賽。人們在划龍舟時分工合作,一人當舵手,一人敲鼓助威,其他的都是橈手,隨著鼓聲有節奏地前後用力劃,步調一致,這樣龍舟就可以飛快地前進了。

  五、透過遊戲感受划龍舟時的合作。

  1、今天我們也來學習大人們划龍舟吧!現在我們來分組玩這個遊戲,我做鼓手助威,你們做撓手,跟著我的鼓聲一起從前向後劃漿。大家動作要到致哦!不然龍舟就不能快速向前划動了。

  2、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坐在自己小椅子上,跟著老師的節奏嘗試划龍舟,體驗團隊合作的快樂。

  3、,剛才我們在划龍舟的遊戲時,你感覺怎樣才能大家的槳都是一個方向不會碰撞呢?

  老師

  在玩這個遊戲時,我們一定要聽同一個鼓聲,從一個方向開始划槳,大家的速度、動作都要一致,這樣才能合作完成划龍舟。所以你們看到的划龍舟速度很快,都是在家合作得非常好,非常齊心的,才這麼出色。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說說龍舟的故事,和爸爸媽媽一起進行划龍舟遊戲。

  端午節大班教育活動教案2

  主題來源: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大班的幼兒來開展,既能鍛鍊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瞭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我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目標:

  1、安靜地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2、知道農曆五月五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3、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文化(重點),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難點);

  準備:

  1、實物:紮好的艾葉與菖蒲,彩色絲線,香袋,鹹蛋,粽子

  2、圖片: 賽龍舟,粽子,懸掛艾葉與菖蒲,彩色絲線,掛香囊,鹹蛋,塗雄黃,字卡過程:

  3、匯入: 播放背景音樂,師生律動出場——乘火車(進站)

  一、開始部分

  1、打招呼

  2、手指遊戲——《手指歌》

  二、基礎部分

  1、談話匯入,展示粽子,引出故事

  (1)小朋友看這是什麼呢?(粽子),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鮮肉粽子、鹹肉粽子、紅豆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歡吃哪一種粽子?

  (2) 你們知不知道人們在什麼節日裡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嗎?(幼兒討論後,教師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節)

  2、欣賞故事(要求幼兒安靜傾聽,理解故事內容)3、根據故事內容提問,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 1 ) 農曆五月五是什麼節?

  (2)你們知道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

  (3)為什麼這個節日要吃粽子?

  3、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葉等。

  4、拓展延伸

  (1)瞭解屈原的故事;(透過故事激發幼兒愛國情感)

  (2)出示插艾草、香袋、鹹蛋、塗雄黃、系彩色絲線的圖片,瞭解其用途。(幼兒討論)師:除了這兩個習俗,你們還知道別的端午節習俗嗎?還有許多習俗就躲在旁邊的小籃子裡,你們去找一找,看一看,說一說,你們認識這些習俗嗎?(幼兒自由分組進行討論)

  師:哪一組來說說,你們看到的是端午節中的哪個習俗?幼兒邊說邊觀看圖片,說出來給幼兒展示相應的實物。(虛實結合,加深印象)

  教師小結: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菖蒲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五索象徵五條龍,民間傳說能降服鬼怪。

  向幼兒介紹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的含義:在屈原投江的日子裡,人們把米裝在竹筒裡投入江中給他吃,後來人們怕蛟龍吃米,就用粽葉把米包起來,纏上蛟龍最怕的五彩線。還有一種傳說:古代有位憂國憂民的詩人叫屈原,他不幸投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他,就設立了"端午節"。"吃粽子"本義是把粽子投進江河,讓魚蛟蝦蟹吃飽了而不去傷害屈原的遺體;"賽龍舟"相傳是為了撈救屈原;香包用紅、黃、藍、白、黑五彩絲線製作,裡面裝有芳香的藥物,寓意是祛毒長命。

  三、學習兒歌

  1、欣賞兒歌

  2、跟讀兒歌

  3、朗讀兒歌(集體讀、小組讀、個別讀)

  4、認讀字寶寶"龍舟、艾葉、粽子"

  四、遊戲部分——蘿蔔蹲教師出示圖片,幼兒根據自己手上的字寶寶做出蹲下的動作

  五、活動結束(播放背景音樂,遊戲退場)師:端午節的習俗還有許許多多,你們喜歡過端午節嗎?假設今天就是端午節了,讓我們也來慶祝一下吧。你們想按哪種習俗過端午節?

  師:那就讓我們用最熱鬧的方式來慶祝吧!

  帶領幼兒玩賽龍舟遊戲走出活動室(透過遊戲增進對端午節習俗的認識 )

  端午節大班教育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端午節是中國的四大節日之一,同學們對端午節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掛香包、看劃龍船,從來沒有深入去認識端午節,本活動的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深入的去認識端午節。整個活動設計先從端午佳節的習俗切入,讓學生去尋找端午節的起源故事,動手做香包,以及認識端午節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讚頌端午的詩歌;進而讓學生在吃粽子之餘,關心一下自己,如何讓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劃龍船之餘,也能體會一下團體同心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賽龍舟錄影 各種香袋及做香袋的材料 有關端午節的詩歌 活動過程:

  一、全體立正、各小隊整隊

  二、各小隊長向中隊長報告人數,中隊長向中隊輔導員報告人數

  三、出旗、奏樂、敬禮

  四、唱隊歌

  五、主題活動開始:

  (一)端午奇緣話習俗。(可以透過上網、查閱書籍等方式瞭解。)

  學生暢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關的知識和風俗都可以說,以幸大轉盤的形式隨機上臺介紹,也可回答下面的問題。

  1、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端午節)

  2、那麼,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生動地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各種起源故事附後)

  (二)外來學生說說自己家鄉過端午的習俗。(班上7位外來學生)

  (三)做香袋比賽。

  (主持人):同學們,佩香袋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上掛上了媽媽為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裡樂滋滋的。今天,我們就自己動手做香袋,看誰的手最巧,做的香袋最漂亮。將自己做好的香袋送給媽媽或長輩。 活動前準備: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絲線(或中國結細線)。

  2、工具:剪刀、針、縫衣線。

  3、將碎布畫上自己喜歡的形狀,如:圓形、三角形、桃形、動物形等。

  4、剪下相對的兩片。

  5、做法:

  (1)用線將三邊從反面縫合,留下一邊。

  (2)翻過來,塞入沾有中藥店買回來的香料粉的棉花。

  (3)將最後一邊縫合,再加長繩裝飾即完成。

  學生動手做香包,然後進行評比。

  (四)與詩共舞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端午節也是什麼節?不知道吧,告訴大家端午節也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讚頌端午的詩歌,下面請各小隊表演詩朗誦。 (每一小隊自行準備,形式可以自主創設)

  (五)觀看賽龍船慶端午的錄影。

  (主持人):同學們,你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龍舟競渡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於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粽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 。

  龍舟競渡可說是端午節的高潮。龍舟長1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隻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二人並肩而坐,在船首的鼓 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群的吶喊聲中划向終點 。現在,我讓我們一起加入這一行列。

  (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錄影。)

  (主持人):看了剛才的錄影,想談談自己的想法嗎?

  隊員們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六、輔導員講話:

  同學們,今天的活動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們表示祝賀。老師高興地看到同學們參與的熱情,強烈的表現慾望以及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對資訊、資料的蒐集能力。透過本次活動,我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老師相信今年的'端午節大家一定會過得特別有意思。到時候我們再一起來包粽子,表達一份我們對屈原的懷念。

  七、呼號。

  八、退旗、奏樂、敬禮。

  九、宣佈活動結束。

  端午節大班教育活動教案4

  教材分析

  端午節小孩佩戴香包,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包形形色色,玲瓏奪目,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大班幼兒手部肌肉的靈活性逐漸提高,他們喜歡用各種工具和材料進行製作,並能嘗試藉助輔助材料表現物體的細節特徵。本次親子活動,旨在讓幼兒在家長的指導合作過程中,探索用剪、貼、針線穿縫等技能縫製香包的方法,體驗親子製作香包的快樂,感受節日的溫馨。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有掛香包的習俗,初步瞭解香包的功用及製作材料。

  2.嘗試用針縫的方法制作香包,知道與小朋友保持合適的距離,注意用針的安全。

  3.體驗與家長自制香包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製作香包所需的材料:艾草、乾花、針、線、各色花布、吊墜、彩珠等等。

  2.幼兒已有用針經驗。

  3.民間音樂的磁帶、教學課件。

  活動建議

  1.利用教學課件,幫助幼兒感受香包的不同形狀。

  (1)觀察香包,瞭解掛香包的用途。提問:端午節人們為什麼要掛香包?

  小結:古時人們在端午節這天小孩早晨出去踏青脖子、手上和腳上掛上穿好的五彩線胸前還要掛著香包驅蟲辟邪,保護孩子們的安全。

  (2)瞭解香包的不同形狀,激發自制香包的興趣。

  小結:香包的形狀多種多樣,有圓形、心形的、圓柱體的、葫蘆形的、椎體的等等,色彩鮮豔,裝飾美麗,香包主要有吊繩、香包袋、吊墜三部分組成。

  2.討論、探索製作香包的方法及注意事項,知道縫製香包時要與小朋友保持合適的距離,保護自己和他人安全。

  (1)探討製作香包的方法和步驟,瞭解製作香包的基本流程。提問:做香包需要哪些材料?怎樣使用這些材料來做香包?

  小結:首先要根據自己想製作製作的香包形狀裁剪布料進行縫合,然後安裝吊繩、製作吊墜,最後在香袋裡裝上艾草、乾花等香料。

  (2)親子討論製作什麼形狀的香包,並與大家分享交流製作方法。

  (3)討論做香包的注意事項,提醒家長和小朋友正確使用剪刀和針線,確保人身安全。

  3.在音樂聲中,家長指導幼兒縫製香包,體驗親子製作的快樂。

  4.共同欣賞、評析作品,共同分享親子製作香包的樂趣。

  (1)幼兒和家長展示並講述自己的作品,重點引導講出自己作品的製作過程。

  (2)引導幼兒互相評價,主要在觀察評價中感受作品的優美造型、新穎的創造想象。看!香囊漂亮嗎?

  大班綜合優質公開課《鴨子騎車記》影片+課件PPT+音樂+詳案

  端午節大班教育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 瞭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2、 培養幼兒的言語表達力。

  3、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 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 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粽子、艾草、蒜頭、鴨蛋網等。

  活動過程:

  1、 談話匯入。

  提問: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鮮肉粽子、鹹肉粽子、 紅棗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 …… 你喜歡吃哪種粽子?

  2、 為什麼在這段時間裡人們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兒討論後,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傳說)

  說說端午節的古老故事。

  3、 提問:你們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門前掛艾草和蒜頭、賽龍船、胸前掛鴨蛋網)。

  教師出示艾草、蒜頭,瞭解它們的特徵,討論它們可能有的用途。

  4、 拓展談話範圍:為什麼在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草和蒜頭?(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蒜頭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 出示鴨蛋網,討論鴨蛋網的用處及來歷,並欣賞鴨蛋網的造型、結構美。

  5、活動延伸:請幼兒將自己的鴨蛋網帶到園,分組談論自己的鴨蛋網的形狀、來源,欣賞其結構美。

  活動反思: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並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大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本活動開始部分我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龍舟、香袋等,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

  端午節大班教育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的名稱,來歷及習俗,知道端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能夠自己動手做粽子,喜歡與同伴交流過端午的經歷。

  3、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4、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重難點;

  重點;自己動手做粽子。

  難點;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認識端午》多媒體課件;超輕黏土及製作工具;做好的粽子樣品。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用兒歌匯入,引出主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教師:小朋友們,老師這裡有一首兒歌,你們要仔細聽,"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掛香囊,;五彩線,手腕綁;吃粽子,小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首兒歌說的是哪個節日嗎?

  幼兒:端午節

  二、基本部分

  (一)介紹端午的來歷和習俗。

  1、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端午節是哪一天嗎?

  幼兒:五月初五。

  教師:那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

  幼兒:不知道。

  2、教師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3、教師引導幼兒交流每年家裡都是怎樣過端午節的。

  4、教師小結:過端午節的時候都要吃粽子,戴五彩繩,賽龍舟,採艾草。

  (二)引導幼兒深入瞭解粽子。

  1、教師提問幼兒都吃過什麼樣的粽子,讓幼兒相互交流。

  2、教室出示各種種類粽子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粽子的形狀的種類。

  (三)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粽子。

  1、教師:我們看到這麼多的粽子,接下來就去做一個自己喜歡的粽子吧,做完之後還要給自己的粽子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吧!

  2、教師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粽子,感受自己做粽子的樂趣。

  三、結束部分

  1、幼兒做完粽子後,教師讓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做的粽子和給粽子起的名字。

  2、教師對幼兒的表現進行表揚。

  教師:老師在繪畫區準備了很多的畫紙和畫筆,小朋友們去畫出一副自己心裡的端午節吧!

  活動延伸

  1、藝術領域;畫龍舟。

  2、語言領域;講述屈原的故事。

  3、手工活動;做五彩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