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節氣兒歌教案(通用5篇)
小滿節氣兒歌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滿節氣兒歌教案(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滿節氣兒歌教案1
說唱歌謠學習樂
小滿(兒 歌)
小滿河滿,多雨熱天,
小麥抽穗,採桑祈蠶。
啟動三車,農忙無限。
防暑祛溼,飲食清淡。
透過和孩子一起說唱歌謠,讓幼兒感知小滿節氣的大概特徵,氣溫升高,降雨增多,正是農忙時節,要插秧種田,知道小滿節氣要舉行祈蠶活動、開動水車、油車和紡車,有節令食品“捻捻轉”、“油茶麵”等美食。知道在小滿節氣飲食要清淡,多吃些苦味的食物,如苦瓜、苦菜和婆婆丁等。要注意營養搭配。
親子美食動手樂
苦苣拌雞蛋絲
苦苣洗淨切成段,雞蛋煎餅切成絲,蒜汁生抽和白醋,清熱祛溼有營養。
小滿到,苦菜秀,吃份苦菜好兆頭。苦菜,各地稱謂不一樣,所指也不盡相同,有的地方把苦苣也叫做苦菜。因此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做一道“苦苣拌雞蛋絲”。透過親子美食,一方面讓孩子感知生活的樂趣,體諒食物的來自不易,培養孩子的感恩心和勞動興趣。在製作過程中,孩子可以參與洗菜、打雞蛋,嘗試切雞蛋餅。
健身運動玩耍樂
小滿節氣,孩子們換上了夏裝,身體輕便,由於天氣熱,又不宜做大量劇烈的體育運動,因此,孩子們可以玩傳統的體育遊戲踢沙包。剛開始的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帶繩子的沙包,讓孩子踢,熟練以後把繩子去掉。透過計數的方式讓孩子對沙包感興趣。
詩禮傳家文化樂
鄉村四月
宋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小 滿
宋 歐陽修
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
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
小 滿
元 元淮
子規聲裡雨如煙,潤逼紅綃透客氈。
映水黃梅多半老,鄰家蠶熟麥秋天。
小 滿
現代吳藕汀
白桐落盡破簷牙,或恐年年梓樹花。
小滿田塍尋草藥,農閒莫問動三車。
科學啟智操作樂
(1)小滿動三車,家長可以帶領小朋友們一起感受旋轉個力量,製作一個風車。
材料準備:正方形彩紙,剪刀、大頭針、一次性筷子
活動過程:家長和孩子一起製作風車
探索過程:感知風車的運動快慢,感知和運動的關係。
(2)製作砸染
材料準備:手帕大小的一塊白布,從市場買回來的、香菜、芹菜或者菠菜葉子,小錘子、彩筆
活動過程:先將蔬菜葉子放在白布的一側,讓後將白布對摺後,用錘子輕輕敲擊放有蔬菜葉子的白布,慢慢的在白布上就染上了葉子的形狀。家長在用彩筆寫上小滿節氣和孩子的姓名。我們的軋染就做好了。
探索過程:探索如何才能讓葉子完整的印製在白布上。
操作過程:讓幼兒用自己製作的稱來稱蠶豆、稱大米,從而讓孩子在遊戲體驗平衡和感知重量,掌握稱量的方法。
小滿節氣兒歌教案2
一、教學背景
小滿,“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小滿,鬥指甲,太陽達黃經60°,於每年公曆5月20—22日交節。小滿節氣意味著進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小滿節氣期間,我國南方地區一般會降雨多、雨量大,往往會出現持續大範圍的強降水。小滿之名,有兩層含義。第一,與氣候降水相關。小滿中的“滿”,指雨水之盈。南方地區的農諺中小滿是指氣候三大要素(光照、氣溫、降水)中的降水。第二,與農業小麥相關,是指小麥飽滿程度。小朋友們將在本節課程中一起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親身動手實踐,感受小滿時節農忙的魅力。
二、教學目標
(一)學習有關小滿的農諺童謠,形成對小滿的初步印象;
(二)觀察蠶寶寶,瞭解它的主要外形特徵和生長變化過程;
(三)認識小滿這個節氣的代表民俗活動;
(四)瞭解小滿。
三、教學內容
(一)誦讀農諺及童謠
小滿時節,正是農事繁忙的適合,有三候,分別是一候苦菜秀(小滿雖然穀物已經飽滿,但還不是收穫的季節,很久以前的人們,在這個時候靠吃苦草充飢);二候靡草死(小滿節氣各地已步入夏天,日照陽氣充足,所以靡草因失去陰氣會死去);三候麥秋至(小滿時值夏季,但對麥子而言已經到了成熟的秋天)。在上海,小滿期間,一般降雨多、雨量大,往往也是江河湖滿,如果這個階段雨水偏少,意味著到了黃梅時節。
這時,不同地區有諸多農諺,給小滿賦予了豐富的寓意。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簡單且朗朗上口的農諺,如“小滿暖洋洋,鋤麥種雜糧”“小滿前後,種瓜種豆”“大麥不過小滿,小麥不過芒種”等,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來誦讀兩遍。接著讓我們帶領學唱童謠《小滿》:小滿太陽暖烘烘,田裡禾苗綠茸茸,一天躥長一寸高,秋後糧倉滿盈盈。
學完這些農諺和童謠後,小朋友們記得細心觀察小滿時節周圍環境與天氣的變化,切實感受小滿的氣候特徵。
(二)觀察蠶寶寶
今天老師請你們猜一個小動物,我說它的特點,請你們仔細聽,看誰先猜出來。一條小小蟲,小的時侯穿黑衣裳,長大了漸漸地換成白衣服。它喜歡自己做一間像燈籠樣的小屋,並且躲在這個小屋裡。等它長大後就變成另一種模樣從小屋裡飛出來。(引導孩子用解釋猜謎的方式)
讓我們透過圖片來看看蠶是什麼樣的,有幾隻腳,身上有什麼?(先請孩子回答,之後總結)總結內容如下:蠶的形態是圓桶形的,分頭,胸,腹3部分,胸部有6只腳,把持桑葉幫助進食,腹部有10只腳使身體前進,一共16只腳,身上佈滿著纖細的絨毛。
讓我們回到謎語中,第一句話,蠶小時候穿黑衣裳,這是蟻蠶,在這之前是圓形的蠶卵。第二局中蠶將黑衣服換成了白衣服,這種行為呢叫做蛻皮,一般來說,蠶要蛻皮4次。燈籠似的小屋是蠶繭,蠶會在繭中完成最後一次蛻皮,成為蛹。約十天後,羽化成為蠶蛾,形狀像蝴蝶一樣,破繭而出,飛出它的小屋子。
(三)小滿傳統
小滿有諸多習俗,如“祭車神”“祈蠶節”“食苦菜”“搶水”等。
1.祭車神:是一些農村地區古老的小滿習俗。舊時水車車水排灌為農村大事,水車照例於小滿時節啟動。傳說,“車神”在小滿時節會變成白龍,村民們在水車上放好魚肉、香燭等祭拜,祈願一整年田間不旱,農作物不缺水。但這種古老的祭祀活動,不建議效仿。
2.祈蠶節:相傳小滿為蠶神誕辰,因此江浙一帶在小滿節氣期間有一個祈蠶節。因為養蠶難度大,氣溫、溼度,桑葉的冷、熟、幹、溼都會影響蠶的生存。人們養好蠶會做成各種各種的絲綢品,所以這個時節就會祈願蠶有個好收成。
3.食苦菜: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醫學上多用苦苦菜來治療熱症,古人還用它醒酒。小滿節氣是根據農耕社會特點形成,過去民間有吃野菜、苦菜的習俗。有時還會用白麵蒸一些麥糕、麥餅食用,意在提醒人們夏天多吃主食。
4.搶水:是舊時民間的農事習俗,在舉行這種儀式時,確定好的日期的黎明時分燃起火把,在水車基上吃麥糕、麥餅、麥團,群人以擊器相和,踏上小河漢上事先裝好的水車,數十輛一齊踏動,把河水引灌人田,至河水乾方止。小滿時節容易出現乾旱天氣,對農作物非常不利,舊時農民就會用水車車水排灌,以緩解旱情。
(四)小滿的農事
小滿正是適宜水稻栽插的季節。夏旱嚴重與否和水稻栽插面積的多少,有直接的關係。而栽插的遲早,又與水稻單產的高低密切相關。為了抗禦乾旱,除了改進耕作栽培措施和加快植樹造林外,特別需要注意抓好頭年的蓄水保水工作。但是,也要注意可能出現的連續陰雨天氣,對小春作物收曬的影響。南方夏收糧油作物產區要抓住晴好天氣,適時收曬成熟的小麥、油菜,避免不利天氣造成損失。
如果有機會的話,請爸爸媽媽帶著你們走進田地拔草除害,觀察農民伯伯澆灌農田的技術,向他們學習本領,體會農民伯伯的辛苦,學會珍惜糧食。
小滿節氣兒歌教案3
活動領域:
健康領域
活動目標:
1.能主動參與活動,在活動中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
2.知道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也是小滿節氣三侯中的第一候。
3.透過動手體驗,瞭解製作涼拌苦菊的方法。
家長指導建議:
1.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同時在活動中獲得成就感。
2.引導幼兒瞭解“苦菜秀”的意義,以及苦菜的營養價值。
3.鼓勵幼兒做一些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培養幼兒自主獨立的品質。
愛心貼士:
進入小滿節氣,雨水開始增多,天氣逐漸轉熱,夏季潮溼的天氣即將來臨,幼兒護理應多加註意。
1.飲食宜清淡,常吃清熱利溼的食物,如紅小豆、薏米、綠豆、絲瓜、黃瓜、水芹、藕、胡蘿蔔、番茄、西瓜等。
2.不可多食冰飲料和冷飲,少吹風扇和空調,如使用空調,溫度要設定適宜,保護好身體的陽氣。
3.多食“小滿見三鮮”:
黃瓜:黃瓜含有多種維生素,多吃對身體有好處哦。
蒜薹:除了富含維生素,還有驅蟲、抗感染、抗氧化、預防便秘等功效。
櫻桃:“中醫認為:櫻桃性溫,味甘微酸;入脾、肝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祛風勝溼等功效。
小滿節氣兒歌教案4
活動領域:
語言
活動目標:
1.透過古詩欣賞,感受詩人所表達的意境,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結合小滿節氣影片,能說出小滿的節氣特點和習俗。
3.能夠在瞭解小滿節氣的基礎上,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小滿的認識。
附古詩:《五絕.小滿》
唐 歐陽修
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
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
家長指導建議:
1.家長與幼兒觀看節氣影片,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說說對節氣的認識。
2.家長結合古詩,為幼兒講一講詩人所描述的小滿。在理解的基礎上,蒐集小滿節氣其他古詩進行欣賞。
3.鼓勵幼兒透過繪畫、創編故事、古詩欣賞等多種方式,表達自己對小滿節氣的理解。
小滿節氣中有祈蠶的習俗,寶貝們,你們還記得我們在班級養的蠶寶寶嗎!從小小的一個“黑點點”,到白白胖胖的“肉滾滾”,最後變成“蠶繭”……
那你們知道變成蠶繭之後,又發生了什麼事嗎?我們一起在下面的影片中找找答案吧!
小滿節氣兒歌教案5
活動領域:
綜合活動
活動目標:
1.觀看影片,對小滿節氣中祭蠶活動感興趣。
2.瞭解小滿節氣中“祈蠶節”的意義。
3.學會和麵,並能用麵粉製作蠶繭,體現“祭蠶”活動的意義和形式,活動中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
家長指導建議:
1.家長在條件、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和幼兒一同體驗“繅絲”的過程,儘可能滿足幼兒好奇心,鼓勵幼兒大膽探究和思考。
2.家長結合影片,和幼兒一同探討“蠶”對我們的生活所帶來的幫助。
3.與孩子們一起完成“祭蠶”活動,幫助幼兒瞭解“祭蠶”活動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