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教案一樣的小熊在哪裡

中班科學教案一樣的小熊在哪裡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一樣的小熊在哪裡,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科學教案一樣的小熊在哪裡1

  活動目標

  1、能按順序的進行細緻的觀察,將衣著相同的兩個小熊找出來;

  2、提高幼兒的視覺辨別能力。

  活動準備

  1、掛圖:《視覺辨認》

  2、幼兒用書:《我的數學》第22頁;

  3、小熊卡片24張,褲子線條、顏色一樣的,各6張,分4組;

  4、水彩筆、粉筆。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

  有一天,小熊哥哥與小熊弟弟去逛街,街上可熱鬧了,人來人往,小熊哥哥與小熊弟弟走丟了,

  小熊哥哥找不著小熊弟弟很著急,所以,想請小警察幫助小熊哥哥找到小熊弟弟,引出下個環節。

  二、遊戲:“猜猜我是誰”

  玩法:教師依次出示紅、黃、藍、綠四種顏色,讓幼兒辨認。

  三教師依次出示4張不同衣著的小熊卡片,讓幼兒觀察,分別說出每張卡片上小熊褲子的顏色。

  四、集體遊戲:“我的朋友在哪裡”;

  玩法:

  教師將有衣著條紋不一樣小熊卡片發給幼兒,幼兒將卡片舉在胸前,

  然後,在4個圈裡找到和自己拿的小熊卡片一樣的小熊,就在哪個圈裡。

  (遊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能否按照小熊褲子條紋的顏色排列尋找朋友,

  找到後要提醒找到的幼兒再次比較)。

  五、遊戲:找到小熊哥哥與小熊弟弟

  1、玩法: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一樣的小熊在哪裡》圖上的10個小熊的衣著,

  然後讓幼兒找出衣著相同的小熊哥哥與小熊弟弟;

  2、發書讓幼兒自己操作,把小熊哥哥與小熊弟弟用彩筆圈起來。

中班科學教案一樣的小熊在哪裡2

  活動目標

  1.能發現、再現物體的序列,體驗不同的排序方法;

  2.能在操作活動中有規律地繪畫圖案,提高動手能力;

  3.培養幼兒思維的多樣性,初步感知數學中的規律美。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小熊的圖片一張

  3.幼兒領域的操作用書

  活動過程

  一、感知規律。

  (一)出示圖片,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小熊搬新家了,它請了三位好朋友到家裡去做客,看看它們是誰呀?(小兔,小貓,小狗)

  師:去小熊家有三條不同的路,三位好朋友各走了一條小路,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走的是怎樣的小路呢?

  小兔:不同顏色一隔一的排序

  小貓:不同大小一隔二的排序

  小狗:不同形狀一、一、一的排序

  (引導幼兒發現並講出其中的規律。)

  二、出示PPT,引導幼兒體驗學習不同排序方法。

  (一)引導幼兒按規律排列。

  師:三個好朋友都到小熊家了,小熊可開心了,為小動物們準備了它們最愛吃的食物呢!可是想吃這些食物可沒那麼容易哦!小熊還為小動物們提供了沒有裝飾完的盤子呢,我們只要把小熊的盤子裝飾完,最愛吃的東西就會出現了。

  小兔:不同實物一隔一的排列下去(說對了出現蘿蔔)

  小貓:不同大小一隔二的排列下去(說對了出現小魚)

  小狗:不同形狀一、一、一的排列下去(說對了出現骨頭)

  三、幼兒動手操作。

  (一)簡單介紹活動內容。

  師:小熊還要請我們小朋友去做客呢,但是小熊為小朋友出了一道題,闖關成功的小朋友才可以到他家做客。小熊出的題在老師手上,叫按規律畫。畫對的小朋友才可以到小熊家做客。

  (二)教師的示範講解。

  (三)幼兒動手操作。

  1.提出製作要求:

  按一定規律排序

  保持安靜,完成後舉手告訴老師

  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按規律排序》,目的在於訓練幼兒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整個活動以收到禮物貫穿主線。分三個環節完成,層次清晰,第一個環節透過讓幼兒自己觀察去發現圖形排隊是有規律的。透過圖形的對比引導幼兒感知圖形排隊的基本特徵。這是對幼兒進行初步判斷推理能力的訓練。第二個環節讓幼兒在發現規律的基礎上採用啟發法、提示法,引導幼兒進一步掌握並概括圖形的排列特徵。讓幼兒感受了不同顏色,不同圖形按規律排序的樂趣,也訓練了幼兒的觀察力,思維的敏捷性。

  在活動中還設定一些分難易層次不同的操作材料,以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

中班科學教案一樣的小熊在哪裡3

  活動目標:

  1. 能發現事物AB、ABC排列規律學習運用規律排序。

  2. 嘗試自己設計排列規律,會用較準確的語言進行表述。

  3. 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 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動物頭飾、PPT小動畫、窗簾圖片、鉛筆若干、操作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帶領孩子回憶春節習俗和開心的事。

  1. 透過幼兒根據以往經驗回憶,引出森林裡小動物是怎樣過年的,教師出示PPT請幼兒猜一猜是誰的家?

  2. 出示小熊的家,過年的時候的家裡會來很多客人,小熊把他的家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門口掛滿了漂亮的紅色、黃色燈籠。

  提問:掛的燈籠都有什麼顏色的?有規律嗎?

  3. 小結:引導幼兒發現AB式規律,後面燈籠被風吹掉了,幫助小熊重新掛上。

  二、小熊家中來了好多小動物,一起做遊戲《水果蹲》。

  遊戲規則:幼兒戴頭飾觀察圖片有規律排隊,發現ABC的排列規律,如第一個小動物是小熊蹲,邊做下蹲動作邊說兒歌“小熊蹲小熊蹲完……”,以此迴圈一到最後一個小動物,遊戲結束。

  三、幼兒嘗試分組設計窗簾圖案。

  小熊的夢想是做一名設計師,喜歡設計各種漂亮的東西,出示小熊設計的窗簾只可惜還沒完成,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完成,幼兒分組操作,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四、活動延伸,除了可以用卡片操作外,還可以自由聯想、創作更多漂亮的款式。

  活動反思:

  透過活動孩子們大部分能在圖文並茂及遊戲中學會按規律排序,孩子們也樂於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勇於積極發言,課堂氣氛較為活躍,但是教學過程也需要更改完善,如帶頭飾進行活動時有點單一,銜接不夠流暢,還需加強更改。最後孩子們幫助小熊完成設計窗簾的環節,應具體介紹排列規律的詳細規則,前部分幼兒能做到規律排序,但是部分幼兒在自己自由設計規律排序時表現出明顯的個體差異,部分幼兒想象力豐富敢於設計,個別幼兒在創設上表現出明顯的能力較弱,在今後活動中要豐富幼兒經驗,拓展幼兒思維。

中班科學教案一樣的小熊在哪裡4

  活動目標

  1、能按順序的進行細緻的觀察,將衣著相同的兩個小熊找出來;

  2、提高幼兒的視覺辨別能力。

  活動準備

  1、掛圖:《視覺辨認》

  2、幼兒用書:《我的數學》第22頁;

  3、小熊卡片24張,褲子線條、顏色一樣的,各6張,分4組;

  4、水彩筆、粉筆。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

  有一天,小熊哥哥與小熊弟弟去逛街,街上可熱鬧了,人來人往,小熊哥哥與小熊弟弟走丟了,

  小熊哥哥找不著小熊弟弟很著急,所以,想請小警察幫助小熊哥哥找到小熊弟弟,引出下個環節。

  二、遊戲:“猜猜我是誰”

  玩法:教師依次出示紅、黃、藍、綠四種顏色,讓幼兒辨認。

  三教師依次出示4張不同衣著的小熊卡片,讓幼兒觀察,分別說出每張卡片上小熊褲子的顏色。

  四、集體遊戲:“我的朋友在哪裡”;

  玩法:

  教師將有衣著條紋不一樣小熊卡片發給幼兒,幼兒將卡片舉在胸前,

  然後,在4個圈裡找到和自己拿的小熊卡片一樣的小熊,就在哪個圈裡。

  (遊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能否按照小熊褲子條紋的顏色排列尋找朋友,

  找到後要提醒找到的幼兒再次比較)。

  五、遊戲:找到小熊哥哥與小熊弟弟

  1、玩法: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一樣的小熊在哪裡》圖上的10個小熊的衣著,

  然後讓幼兒找出衣著相同的小熊哥哥與小熊弟弟;

  2、發書讓幼兒自己操作,把小熊哥哥與小熊弟弟用彩筆圈起來。

中班科學教案一樣的小熊在哪裡5

  活動目標

  1、透過尋找水果種子藏在哪裡的活動,知道種子都藏在果實裡,瞭解種子的用途。

  2、幫助種子找到相應的果實,發現種子的豐富多彩。

  3、主動地參與探索活動,體驗發現的樂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認識、品嚐過秋天常見的水果。

  2、幼兒收集各類秋天的水果;西瓜、蘋果、葡萄、石榴等水果的種子;水果剖面圖若干張、種子食品若干種。

  活動過程

  1、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引發幼兒尋找種子的興趣。

  (1)教師引導幼兒按水果的名稱、生長的地方、形狀、口味等方面逐一介紹果實。

  (2)教師出示部分果實的植物圖片,引導幼兒發現自己帶來的都是植物的果實。

  2、尋找水果裡的種子,瞭解種子的用途。

  (1)教師:你們在吃這些水果的時候,有沒有發現果實裡面的小秘密?(有籽、有核、有硬硬的東西)

  (2)幼兒動手操作,自己去發現果實裡的秘密,邊找邊交流自己的發現。(提供各類果實,部分水果已切開,中間用牙籤連線。)

  (3)教師組織幼兒討論:你在果實中發現了什麼?

  (4)教師:小朋友發現的這些都是果實的種子寶寶。種子寶寶為什麼要藏在果實媽媽的肚子裡呢?

  (5)教師:種子寶寶的本領可大了,如果把它放在泥土裡,它會慢慢地發芽、長葉、開花,最好會結出許多許多的果實。

  3、遊戲:種子找果實,發現種子的豐富多彩。

  (1)教師:我這有許多的種子寶寶,它們找不到自己的果實媽媽了,你能幫他們找到嗎?看,果實媽媽都在前面的圖上,它們的肚子裡都有幾個種子寶寶,你要仔細的看清楚手裡的種子寶寶和果實媽媽肚子裡的種子寶寶一樣哦。

  (2)教師引導幼兒對各種種子的顏色、形狀、硬度、光滑度等做進一步地觀察與講述。

  4、瞭解、品嚐常見的種子食品,體會秋天是豐收的季節。

  (教師出示其它的種子)

  教師:看,老師還帶來一些東西,(瓜子、花生、黃豆、紅豆、開心果、核桃等)它們叫什麼呢?

  教師:其實,這些都是植物種子。種子種子不僅能長成植物,而且還是我們人體的營養寶庫,所以,許多種子也被人們做成了食品。

  幼兒品嚐種子食品。

  教師:今天,我們認識了水果的種子,還品嚐了一些種子食品,如果以後你還發現了其他植物種子的秘密,再來告訴大家。

  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活動延伸

  自然角:每人選擇一種種子進行種植,並進行種子發芽的紀錄。

  區角活動:學習剝各類種子的種皮,進一步探索種子的內部結構。

  家長共育:請家長幫助幼兒收集農作物的種子,豐富幼兒有關植物種子的知識經驗。

  領域滲透:在美術活動中進行種子貼畫的活動,鞏固幼兒對種子外部形狀的認識。

中班科學教案一樣的小熊在哪裡6

  目標:

  1欣賞故事,對飲料所產生的氣泡產生好奇心。

  2初步感知氣體會使物體變輕並漂浮起來。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準備:

  1、小熊玩具。

  2、在兩隻透明的玻璃杯裡分別倒入汽水(雪碧)、礦泉水。

  3、掛圖第15號。

  過程一、有氣的水--教師將汽水、礦泉水倒入透明的玻璃杯,引導幼兒觀察兩者的區別。

  --汽水有泡泡,喝道肚子裡會有氣,會打嗝。礦泉水沒有氣,喝了不容易打嗝。

  二、小熊喝汽水--教師出示小熊玩具。有一天,小熊傑米喝了很多很多的超級汽水。結果會怎麼樣呢?

  --啟發幼兒大膽設想小熊喝了超級汽水的結果。

  --結合掛圖,引導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小熊喝了超級汽水,怎麼樣了?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體驗重點理解小熊喝了超級汽水,肚子裡全是泡泡,會變得像氣球一樣輕,在房子裡飄來飄去。後來,小熊打了隔,冒出氣,才降了下來。

  三、小熊冒泡泡--幼兒翻閱活動材料第6-8頁,邊聽教師講述。

  --幼兒分小組講述故事大意,重點描述肚子裡有氣泡會飄起來的情形。

  --教師講述故事,啟發幼兒把自己想象成小熊,用動作來表達自己對故事的理解,重點表現小熊變輕、漂浮,最後打嗝降落的過程。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表現積極,但忽視了能力弱的幼兒的表現,在下次活動中需要個別指導。

中班科學教案一樣的小熊在哪裡7

  活動設計背景

  根據中班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這是一首情節性的詩歌,關於一個小動物的故事,詩歌抑揚頓挫、琅琅上口。講述了一隻小熊從最初害怕走竹橋到後來勇敢前進靠自己的力量戰勝困難,獲得成功體驗的過程。困難源於生活,藉助《小熊過橋》這一載體回到生活中去體會成功的喜悅,活動貼進生活容易被幼兒接受。在學習上,生活中遇到困難,許多幼兒會選擇放棄或尋找他人的幫助,還有許多幼兒需要老師家長不斷的鼓勵和勸說才能做好。這首詩歌針對這一現象啟迪幼兒在遇到困難時要執著於自己的努力,懷著“我能行”的信念克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兒歌的內容。

  2、體會小熊過橋時的心情,並嘗試用語言、表情或動作表現出來。

  3、有自信、勇敢、不怕困難的精神。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故事中小熊敢於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難的優點。

  教學難點:體會故事中小熊走上小竹橋(面對挑戰時)的心理。

  活動準備

  1、有走獨木橋的經驗

  2、課件

  3、小熊和熊媽媽圖片、小木橋等。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與幼兒談話,理解、感知兒歌的`內容。

  二、學習朗誦兒歌的內容,進一步體驗兒歌的情感。

  1、教師有表情的完整朗誦兒歌,幼兒欣賞。

  2、根據圖片學習兒歌。A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的圖片。B學習兒歌中的對話:媽媽,媽媽快來呀!快把小熊抱過橋;好孩子,別害怕,眼睛向著前面瞧,一步步向前走,一定能夠走過橋。

  三、朗誦兒歌,創編動作。

  1、集體朗誦兒歌。

  2、加上動作和表情。

  四、分角色表演。

  五、鼓勵孩子們做勇敢的好孩子。教師:你們喜歡小熊嗎?為什麼?

  六、唱一唱歌曲《小熊過橋》因為有很多人都喜歡這首好聽的兒歌,有人把它編出了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唱一唱,表演表演吧。

  教學反思

  1、本次活動屏棄了以往傳統的“老師教,幼兒學”的方法,採用了引導幼兒主動的探索學習的方法。真正的尊重了幼兒的主導地位。活動時把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放在了前面,透過幼兒自己的觀察、表達來得出兒歌中詩句,既充分理解了兒歌的內容,又幫助孩子們對兒歌有了一定的記憶,為後面的學習和表演做了很好的鋪墊。

  2、在活動的準備中,教師做了充分的準備,除了恰倒好處的運用課件以外,還製作了實物的小木橋,使孩子們能夠真實的感受到小木橋的特性,加上可插圖片的教具演示,使得孩子們的眼球深深的被吸引。

  3、在活動中,教師設計的提問始終是開放式的,例如在問到怎樣能夠幫助小熊過橋時,幼兒的回答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孩子說拿繩子綁著過去,有的說爬過去,還有的說問小鳥借個翅膀飛過去等等。正是因為提問的開放,孩子們的思維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大膽的想象。

  4、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始終是主體的地位。在活動中教師遵循幼兒的意見和建議,聽從孩子們最真實的想法,讓孩子們自主的選擇表演的角色,使孩子們活動的更加自由,更加開心。

  5、本次活動的設計比較完整,教師對整個教學過程掌握得也非常熟練。顯得不足的地方就是在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時對於幼兒的回答可以讓孩子們充分的用動作和表情表演出來。為了怕後面的學習時間不夠,教師對此方面的內容有所忽略,如果在這部分能夠放手大膽的讓孩子們發揮的話,效果還會更加明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