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遊戲仙女和小精靈教案

中班遊戲仙女和小精靈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遊戲仙女和小精靈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遊戲仙女和小精靈教案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熟悉樂曲的基礎上學習用遊戲的方式和特定角色表演的方式來表現音樂的性質和結構。

  2、能隨音樂的變化盡力表現個人獨特的創造性。

  3、體驗創造性表演音樂的快樂。

  4、透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5、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錄音機、磁帶。

  2、仙女頭飾一隻。

  3、鈕釦小精靈、小木偶若干。

  4、道具魔棒一根。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鈕釦寶寶住在一個很漂亮的地方。那就是鈕釦王國。有一天,鈕釦王國發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小朋友想聽嗎?

  二、基本部分

  1、教師用生動、優美的語言講述故事。

  提問:鈕釦王國住著誰?有一天,誰來了?發生了什麼事?最後又怎麼了?

  2、欣賞音樂,啟發幼兒邊聽邊想。

  師:音樂裡就是講了這麼一個故事,小朋友仔細地聽一聽,什麼時候是小精靈出現的音樂。什麼時候是小木偶出現的音樂。什麼時候又是仙女出現的音樂。

  幼兒欣賞,教師適當提示,加深幼兒對音樂性質與結構的理解。

  3、分段欣賞音樂,啟發幼兒根據音樂的性質,用動作表現不同的角色。

  1)前奏:啟發幼兒表現小精靈守衛城堡的情形。如:合作搭門、變換成門形狀等。

  2)A段:啟發幼兒表現小木偶漫遊城堡的.動作。如:走路、敲門、鑽進城門等。

  3) B段:啟發幼兒表現城堡內優美的景色和小木偶被魔棒點到以後的造型動作。

  4)A段:啟發幼兒表現小精靈逗引小木偶的動作,體現角色間的情緒交流。

  4、教師扮演仙女,幼兒自己選擇做小精靈或小木偶的角色,完整遊戲。

  要求幼兒隨音樂的變化做動作,學習與同伴共享空間。

  遊戲可重複3——4次。

  5、幼兒扮演小仙女、小木偶、小精靈玩遊戲。

  幼兒熟悉玩法後,就可以讓幼兒扮演仙女的角色。

  教師重點鼓勵小木偶做出不同的定型動作,並仔細聽清音樂。

  三、結束部分

  幼兒自由遊戲,並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1、在音樂區提供遊戲音樂和遊戲所需的頭飾、魔棒,鼓勵幼兒結伴活動。

  2、在戶外活動或音樂遊戲時可繼續指導幼兒做遊戲,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樂曲的理解。

  3、日常生活中與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米皮皮的敲敲長》。

  活動反思:

  對於初步接觸外國作品的我班幼兒來說,要透過樂曲的快慢節奏來分辨小樹和精靈兩種不同的人物形象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而節奏的快與慢,只能意會不能用語言表達,那怎樣才能讓孩子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體會不同的節奏呢?在和孩子一起欣賞音樂時,我用點頭,晃動身體來表現節奏的快慢,孩子們透過我的提示,馬上也用自己的身體動作來表達,有的用小手做波浪動作來表示慢的節奏,有的用小腳快速踏地表示快的節奏,在幼兒用身體動作表達的過程中,孩子意會了樂曲中的快慢不同,分辨出了A段音樂小樹生長和B段音樂精靈遊戲的不同意境。

  總之,對於孩子來講,教師應該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思維發展規律,利用多種形式來進行教學,才能激發他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中班遊戲仙女和小精靈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閱讀指示牌。

  2。根據指示做動作。

  3。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邊玩邊記錄的學習技能,並能夠用自己簡短、流利的語言表達自己記錄的意思。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自制有趣的指示牌。

  活動過程:

  1。事先與幼兒討論幼兒園的運動裝置,併為它們命名。

  2。來到幼兒園的操場,向幼兒說明遊戲規則及擺放好指示牌。

  3。選首兒歌或童謠,讓幼兒在歌聲中按照指示牌方向準備出發。

  活動建議:

  1。可選擇戶外或幼兒園裡適當的地方,自己製作指示牌。

  2。 若因雨天無法進行,也可在教室中進行此活動。

  活動反思:

  透過活動獲得愉悅的感受與體驗;啟發幼兒在積極體驗的狀態下,充分展開想象;保護和鼓勵幼兒在活動體驗中的獨立見解。開發幼兒的創造性潛質。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的內容、形式和情景,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增強幼兒的創造意識。養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