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安全遵守交通規則教案

中班安全遵守交通規則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安全遵守交通規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安全遵守交通規則教案1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要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和活動進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我縣的新城區建設的交通方面已完工,在十字路口安上了紅綠燈,為豐富交通知識,讓幼兒學會按紅、綠燈指示行走,特設計了“遵守交通規則”的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紅燈、綠燈、黃燈交通標誌。

  2、知道穿行馬路要走人行橫道,會按紅、綠燈指示行走。

  3、培養自立、自衛的安全保護意識。

  4、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紅燈、綠燈、黃燈交通標誌。會按紅、綠燈指示行走

  活動準備

  紅、黃、綠號牌一套,十字路口掛圖,詞卡“紅燈”、“綠燈”、“黃燈”,每人二張長方形紙,第一張畫有馬路和人行道,第二張是一些人和車各若干,剪刀,膠水,福娃京京指偶,京京說話的錄音。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一、認識紅燈、綠燈、黃燈

  1、認識交通安全標誌——紅燈、綠燈、黃燈

  師:噓……我好像聽到了一個老朋友的聲音。

  放錄音:朵朵班的小朋友們,好久沒跟你們見面了,我真想你們!

  師幼:你是誰呀?

  錄音:我是福娃京京呀!(出示指偶)大家好!我今天來接你們跟我到北京玩。不過,我得告訴大家,北京的車很多,你們必須要會看紅、綠燈過馬路,不然太危險了。趕快跟許老師學吧。等你們都會了,我們就出發。

  出示紅燈、綠燈、黃燈讓幼兒認識後夾在黑板上,同時出示相應的詞卡“紅燈、綠燈、黃燈”讓幼兒認識漢字。

  師:我們在什麼地方可以見到它們呢?(在大城市的十字路口就能見到這一組交通標誌了)。

  2、認識十字路口

  師:考考小朋友們,我們來到十字路口看到紅燈怎樣做?(停)看到綠燈怎樣做?(行)看到黃燈怎樣做?(等一等)。你們回答得真好,我們和紅燈、綠燈、黃燈來做朋友吧!

  3、遊戲:“紅燈停綠燈行”

  老師出示紅燈,大家回答停,做立正動作;老師出示綠燈,幼兒回答行,做跑步動作;老師出示黃燈,幼兒回答等一等,做叉腰站好。(做二次)

  4、學兒歌:《排隊歌》

  師:京京為了讓你們很快學會過馬路,特意為你們編了一首兒歌,讓我們跟它學學吧。

  “排排隊,過馬路,小朋友要記住。紅燈停,綠燈行,看看車輛再邁步。”

  二、親子活動:繁華的馬路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已經認識了紅燈、綠燈和黃燈,知道怎樣過馬路了。不過,為了你們的安全,京京還是不放心,它出了一道題,如果你們都做對了,它就帶你們去北京了。彆著急,這道題是你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的,一定能完成任務。

  師示範一人、一車。

  親子剪貼活動。活動自然結束。

  教學反思

  在設計教學活動時,由於考慮到活動場地比較狹窄,不便於活動,將情境活動改為原地活動。在教學活動中,發現幼兒對此遊戲具有濃厚興趣,在原地不能滿足幼兒的需要時,應靈活地將原地活動改為情境活動,這樣既能充分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滿足幼兒的需要,又能讓幼兒在情境中充分體驗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更有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努力控制緊張情緒,根據課堂情況,讓教案“活”起來。

中班安全遵守交通規則教案2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最基本的交通標誌和交通設施,瞭解與自己生活有關的交通安全常識。

  2、培養自立、自衛的安全保護意識,遵守交通規則。行人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地方靠邊走,穿行馬路要走人行橫道、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不在馬路上追跑打鬧,在鐵路道口注意來往車輛,不搶行。

  3、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觀察、動腦、動手及生活實踐能力。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演示儀、出交通規則事故的照片

  教學重難點

  1、確立自立、自衛的安全保護意識。

  2、能認識有關的交通標誌、交通設施。

  3.人行道與人行橫道的區別。

  教學過程:

  1、談話匯入,使學生初步感知交通規則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小朋友們好!首先我們來看一幅圖。

  (出示一幅交通混亂圖)

  從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麼情景?

  (許多車堵在一起,堵車了)

  師:你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嗎?

  生:因為沒有紅綠燈,大家都想往前快開,結果堵在了一起,誰也動不了了。

  生:因為大家都不知道遵守交通規則。

  生:……

  2、小朋友在過馬路時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千萬要記住:《幼兒用書P39》

  你在生活中是怎樣做的?你遵守交通規則麼?

  3、判斷正誤:看一看下面的小朋友做的對麼?《幼兒用書P40》

  4、透過創設情境及一些案例讓孩子理解到任何情況都要遵守交通規則,千萬不要怕費事,也不要存在僥倖心理。

  交通規則的確不但解決了交通擁擠問題,更保證了我們的生命安全。可是有的人卻認為沒有必要任何情況都來遵守交通規則,有的情況下可以靈活些。比如特別著急時……

  我們來看看下面故事中的小紅。

  出示一段錄影:媽媽正在做菜,這時候沒有鹽了,媽媽說:小紅,快去超市買袋鹽,快去快回!路上注意安全!小紅答應一聲,急忙跑出去。

  (出示一張位置圖)小紅家在這裡,超市在小紅家對面,小紅需要走過馬路。可是人行橫道在距離小紅家三十米遠的地方,如果走人行橫道的話,得要多花5分鐘時間。

  假如你是小紅,你會怎麼走呢?

  生1:直接走過去,因為這樣很近,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生2:應該走斑馬線,因為這樣就是遵守了交通規則,這樣才是最安全的。

  我們看看小紅怎麼走的.?

  小紅看左右車不多,急忙穿過馬路,到超市買了一袋鹽,安安全全返回了家。

  小紅沒有遵守交通規則,結果快速買回了鹽,而且也沒出什麼事。你是否同意小紅的做法?

  那你能不能說一說,為什麼小紅遵守交通規則,走人行橫道就會安全了?

  生:因為司機看到人行橫道一般會減速慢行。

  小結:交通規則的確很重要,不管多著急,我們也不能違反交通規則。老師這裡就帶來了一個因為著急、怕費事而沒有遵守交通規則,結果發生了交通事故的案例,你們想看一看嗎?

  出示林清重的故事。

  小女孩總算保住了命,但是媽媽呢?看完這段錄影之後,你最想說些什麼?

  生自由發表看法。

  交通規則關係到我們的生命安全。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應該來遵守。千萬不要存在僥倖心理。下面幾幅圖中的行人就存在這種僥倖心理,他們覺得違反點交通規則也沒什麼事,小朋友們快來勸勸他們吧!

  出示課本中判斷對錯的題。看看圖中小朋友的做法可能會產生哪些後果。

  小朋友們,你或你身邊的人有沒有不遵守交通規則的時候呢?這些做法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今後你打算怎樣來做?

  上完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呢?

  師小結:交通規則關係到我們的生命安全,它有時雖然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小麻煩,但卻能保證我們的大安全,所以,只有遵守交通規則,才能保證我們永遠平平安安。最後老師想送給你們一首歌,你們願意聽一聽嗎?

  播放《祝你平安》的歌。

  願每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的親人都如歌中所唱,永遠平安、幸福!

  教學反思

  首先,我感受到教材順序並不等同於教學順序。第一次講這節課時,我按課本順序把教學重點放在了學習交通規則,課堂上,孩子說得異常熱鬧,應該說也增長了不少知識。但是,後來我卻發現,孩子懂得再多的交通規則,認識再多的交通標誌,如果並沒有真正弄明白為什麼要去遵守它,那麼,最終結果只能導致孩子學一套,做卻是另外一套。因此,第一步應首先讓孩子來明理,即明白為什麼要去遵守交通規則。只有明理後,才能去導行,去引導孩子們把學到的交通規則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因此,第二次教學時,我改變了教學順序。第一課時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為什麼要遵守交通規則上。

  其次,我感受到安全課一定要聯絡生活,深入生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打動孩子的心。在這一課中,我首先從孩子的實際生活經驗出發,透過回憶在上學路上你遵守了哪些交通規則,使學生感受到交通規則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其次,我創設了小紅買鹽這一情境,而且把結尾故意設計成我們最常見到的情景,雖然小紅沒有遵守交通規則,但是也沒有出什麼事。其實,這種情景也是孩子們常常遇到的。然後,引導孩子們從這件事中,去討論,去領悟,爭論的過程也就是孩子們與自己的思想作鬥爭的過程。這樣學生明理更透。而且,在交通規則的產生上,我也沒有去直接告訴孩子們,而是透過孩子們來當小小交通管理員,治理交通的過程自然領悟到交通規則是因需要而產生,沒有交通規則絕對不行,從而引導孩子們努力去遵守。

  當然這節課也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為了使這節課上得更實,給孩子們提供更多的機會得以交流,我主要以孩子說為主,缺少了一些活動性環節。因此,在本節課尾聲,孩子的注意力有些分散。在交通事故案例的呈現上,如果能呈現一些因為孩子們沒有遵守交通規則,結果發生了交通事故的案例,可能對孩子們的震撼力會更大些。總之,安全課的落腳點就在於導行,而導行的產生原因則是明理。教師不能把教材作為知識的載體來講授,而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絡兒童實際,讓孩子透過明理來指導自己的行動,這樣才達到了安全課的真正目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