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教案
大班社會《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社會《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幼兒透過實踐活動,瞭解周圍環境中的垃圾是哪裡來的,認識其危害。
2.啟發幼兒積極思考解決環境衛生的辦法,並透過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
3.引導大班幼兒為維護環境衛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課前讓幼兒兩人一組,調查並且用自己的方法記錄,收集周圍環境的垃圾分佈情況。
2.投影片數張,投影儀。
3.幼兒操作材料:橡皮泥、積木、繪畫紙、筆。
活動過程
一、組織交流調查周圍環境情況
1.師:這幾天,我們對周圍的環境進行了調查,並作了記錄,現在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調查的情況?(4~5人作介紹)
2.打出投影片。
師:在草地上我們發現了什麼?在操場上我們發現了什麼?在教室裡我們發現了什麼?除了這些地方,我們還發現哪些地方有髒東西?
3.談談這些垃圾是從哪裡來的?
師:為什麼這些地方總是有垃圾?
二、瞭解垃圾對環境、人、動物、植物的危害
師:有垃圾的這些地方給人什麼感覺,對環境有什麼影響,(打出投影)問:對人、動物、植物有什麼危害?知道了垃圾有這麼多害處,那我們應該怎麼做?
三、怎樣保護環境
怎樣才能使我們周圍的環境保持衛生?(草坪、操場、教室)打出投影,各種清潔機器,分別介紹給幼兒。
師:工人叔叔發明了這麼多機器,讓人們有一個乾淨衛生的環境,我們應該怎樣向工人叔叔學習呢?
四、教師出示各種材料,讓幼兒操作
師:把你們的想法,好的主意,用這些材料,做出來或畫出來,介紹給老師和同伴。
五、教師介紹“回收箱”,引出新的問題
師:老師也做了一樣東西叫“貝貝回收箱”,是專門用來放可以回收的廢品的。
出示幼兒收集的垃圾,這是大家在調查時收集來的垃圾,看看都有哪些東西?誰知道哪些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能回收的,我們課後整理一下。
六、活動延伸
向幼兒介紹可回收的'廢品,並同幼兒商量把回收箱放在什麼地方最合適。
活動反思
對活動過程的反思:我覺得本節課的教學做到目標明確,教學過程過度緊扣,做到層層遞進。不好的地方是:沒能面向全班孩子,部分孩子受家長的影響對愛護環境意識不強,針對這一現象我爭取把愛護環境深入班級,深入個人,從而真正做到愛護環境從我做起。
⑴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幼兒階段的孩子希望被理解、尊重和接納,針對孩子學習過程中的每一點進步都應該及時發現,認真肯定。同時也給孩子自己的空間,不能將他們還沒自己認識的現象強加給他們,從事情的表面開始教育,使他們能從內心感知,從周圍發生的種種現象中發現好與壞,該向哪方面學習。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幼兒階段的孩子是很注重直觀視覺的、聽覺的,教學中應採用影象,影片等教育手段,同時引導孩子用對比的手段知道好與壞,進一步理解所發生的現象對生活、學習的影響。從而促進孩子對事物認識能力的提高。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教學過程中,活動的環節中的各個步驟是根據孩子接受能力認識變化而變化的,對課堂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認真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