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二年級上小學語文教案:《古詩二首 敕勒歌》

部編版二年級上小學語文教案:《古詩二首 敕勒歌》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古詩吧,古詩準確地來說應該叫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部編版二年級上小學語文教案:《古詩二首 敕勒歌》,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瞭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受詩中粗獷古樸的意境,想象四野蒼茫的景象,感受草原的美麗。

  3、感受中華經典詩詞的魅力,激發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情感與傳承文化的責任感、使命感。

  教學難點:

  瞭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受詩中意境,感受草原的美麗。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看圖匯入,豐富認知

  1、師:這節課,老師將帶著同學們一道去領略大草原的美麗風光,請看大螢幕——

  2、出示PPT1:看!草原的天空,藍得如此純淨;地上的牧草,長得如此豐茂!

  PPT2:這一碧千里的草原啊,看一眼,就會讓人心醉神迷!

  PPT3:看這些小丘(用教鞭指示),它們的線條是那麼柔美!

  PPT4:看這些在草原上縱馬飛奔的牧民們,他們的生活是多麼快樂而美好!

  3、(出示PPT5)看了這些草原風光圖,請你說說草原給你留下的印象好嗎?指名說。

  4、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經去過草原,並且對草原的美景作了生動的描繪,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老舍先生是怎麼說的——(出示PPT6,師配樂朗讀:“這次,我看到了草原……”)

  5、老舍先生筆下的草原美嗎?為了表現草原的美。老舍先生這段話共用了200多個漢字。然而,早在15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僅僅用了27個漢字、短短的一首詩歌,就把草原的美表現出來了。你們知道是哪首詩歌嗎?

  6、指名說、背。

  師:對!正是我們早已熟悉的那首(指板書)——《敕勒歌》(課前用黑紙覆蓋)

  二、練習朗讀,讀出韻味

  1、(出示PPT7)聽師範讀《敕勒歌》(配樂)

  2、學生跟師練習朗讀《敕勒歌》,要求注意速度、重音和停頓,讀出詩歌的味道。

  3、四人小組內合作讀古詩。

  合作要求:

  ①按組號順序依次讀古詩,別人讀時要認真聽。

  ②讀完後選出讀得好的同學作為本組代表參加朗讀展示。

  4、請各組代表上臺誦讀古詩,強調只請前五名,要求各組代表爭取機會,踴躍上臺。

  三、理解詩意,體會詩境

  1、師:大家的詩歌讀得真好,可我想問一句:讀懂了嗎?“敕勒”是什麼意思?“敕勒”是我國古代一個少數民族的名稱,它後來與另一個少數民族鮮卑族融合到了一起。這首敕勒歌,最早是以鮮卑語在牧民中間傳唱,後來才被翻譯成漢語並廣為流傳。這樣一首隻有27個漢字的詩歌為什麼流傳了1500多年仍然具有如此強盛的生命力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詩歌,去弄清其中的原因。讓我們先來看看詩歌的第1句——

  2、出示PPT8,請一名男生讀——

  3、師:(出示PPT9)在詞典上,“川”字有三種解釋,請你判斷一下,“敕勒川”的.“川”應當選擇第幾種解釋?(請用手勢回答)

  4、是的,“川”在此處指遼闊無邊的草原,那麼“陰山”指什麼,你想起了哪句詩歌?詩句“不教胡馬度陰山”中的“陰山”與此處的“陰山”指的是同一座山。這座山在今天內蒙古的中部,自西向東綿延數百里。讀著這句詩,你腦海裡出現了怎樣的畫面?指名說。

  5、一句“敕勒川,陰山下”,不僅交代了敕勒族人生活的地點,而且描繪出了一望無際的草原,連綿起伏的群山,給人以無限遼闊(板書:連闊)、無比雄偉(板書:“雄偉)的印象。請你讀,讀出這種遼闊雄偉的氣勢來——(指名讀)

  6、很好,讓我們來看看詩歌的第2句,請一名女生來讀——

  7、要讀懂這句詩,先要了解“穹廬”是什麼,看(出示PPT10),“穹廬”就是這些白色的、供敕勒族人生活的氈帳,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蒙古包。請你想想看,“天似穹廬”,是說天空像什麼?到底像不像呢?讓我們閉上眼睛來想象一下。

  師描述:現在,你來到了遼闊無邊的草原中央,抬頭往上看,湛藍的天空是那麼高,那麼遠;再往前看,一直努力向前看得更遠些,遠處的草原與天空彷彿連在了一起;然後,你向左看、向右看,轉過身向後看,天空和草原的界線全都看不清了。這時,你感覺天空真像——(一頂巨大的蒙古包)把整個草原給——(罩住了、蓋住了)。

  8、請睜開眼睛——“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景象你看見了嗎?可你知道為什麼在敕勒族人的眼裡,他們覺得天空像自己生活的蒙古包,也就是像他們的家呢,這說明天空、草原在他們的眼裡就是他們的——(家)

  9、家在我們的心中,永遠是我們最感溫馨和親切的地方,所以,“天似穹廬”這個比喻,既寫出了草原的空曠與遼闊,也表達出敕勒族人對於草原的喜愛之情。請大家跟我一起,讀出這種喜愛來。跟師讀——(男生讀、女生讀)

  10、讓我們懷著這種喜愛之情,看看詩歌的最後一句,看草原上更加令人喜愛的是什麼。

  11、(出示PPT11)齊讀,——風吹草低,現出了什麼?(牛羊),現出的僅僅是牛羊嗎?只是牛羊嗎?

  “天蒼蒼”,”蒼”是什麼顏色?(湛藍的顏色);“野茫茫”,“茫茫”是什麼意思?“茫茫”是說,草原和天空的界線看不清楚。我們看,天空,一片湛藍;草原,一碧千里,但僅僅藍、綠兩色,是不是有些單調呢?(板書:單調)然而,風吹過,草低伏下去,現出了成群的牛羊。黃的牛,白的羊,這兒一群,那兒一群,有牛羊的地方,就會有什麼人?是啊,還有穿著各色服裝的牧民。風吹草低,這一現啊,不僅現出了牛羊,還現出了草原豐富的色彩(板書:→豐富)。請你再想想,除了現出草原豐富的色彩,還現出了什麼?

  12、草原裡,只看到茫茫一片綠色時,畫面是靜止(板書:靜止)的,而這風一吹,草一低,(手勢演示)現出了悠閒地吃著草的牛羊,騎著馬緩緩移動的牧民,草原,頓時充滿生機與活力。風吹草低,這一現啊,不僅現出了牛羊,還現出了草原的靈動(板書:→靈動)。色彩的豐富,畫面的靈動,使敕勒川變得更加美麗(板書:美麗)。

  13、為什麼只有當風吹過,草低伏,才能現出成群的牛羊呢?這說明草長得怎樣?牧草長得如此茂盛,牛羊一定長得十分的——(肥壯),牛羊長得如此肥壯,就現出了牧民生活的——(富足)。所以,風吹草低,這一現啊,不僅現出了牛羊,還現出了草原的富饒。(板書:富饒)

  14、小結:學到這裡,相信草原的遼闊雄偉、富饒美麗,已經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敕勒族人民為什麼把他們生活的草原寫得這麼美?他們讚美草原是要表達怎樣的感情呢?(板書:熱愛家鄉)

  過渡:(指板書)正因為這首詩歌不僅寫出了草原的遼闊雄偉、美麗富饒,而且表達了敕勒族人民熱愛家鄉的感情。整首詩中畫面有靜有動,色彩富於變化,僅用27個字,傳達瞭如此豐富的內容,這正是這首詩流傳了1500多年仍然具有強盛的生命力的原因。直到今天,還沒有哪一首描寫草原的詩歌,能夠超過它。無論哪個人,也包括我們,只要有機會來到草原,心中湧起的一定是這首詩,口中念出的也一定是這首詩。讓我們一起,再來美美地讀讀這首詩吧!(出示PPT12,生齊讀——敕勒川……)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1、聽著你們清脆、明亮、甜美的讀書聲,我終於明白:這麼美的文字,之所以能夠一代一代流傳下來,就是因為有一代代的少年兒童,一直都在學習它。我們可以想象,這首詩歌誕生後——

  300多年過去了,少年時代的李白,和唐朝的孩子們一起,用清脆的聲音讀著——(生齊讀——敕勒川……)

  又是300多年過去了,少年時代的司馬光,和宋朝的孩子們一起,用明亮的聲音讀著——(生齊讀——敕勒川……)

  時間如流水,轉眼又過去了600多年,少年時代的納蘭性德,與清朝的孩子們一起,用甜美的聲音讀著——(生齊讀——敕勒川……)

  2、像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詩詞作品,就叫作——經典(板書:經典),像《敕勒歌》、《烏衣巷》、《望天門山》、《長相思》這樣一篇篇經典詩詞,像《論語》、《大學》、《中庸》、《紅樓夢》、《西遊記》這樣一部部經典著作,就構成了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板書:文化)。作為一箇中華民族的少年兒童,作為新生的一代,將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承下去,是我們的責任與使命!所以——

  今天,我們要讀——(生齊讀——敕勒川……)

  將來,我們的子子孫孫仍要讀——(生齊讀——敕勒川……)

  3、我相信,只要這種清脆的讀書聲永不停息,中華民族文化的薪火就會代代相傳,中華民族就會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孩子們,傳承文化,我們任重而道遠!

  下課!

  板書設計:

  敕勒歌

  經典遼闊雄偉單調→豐富

  熱愛家鄉

  文化富饒美麗靜止→靈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