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歷史的優秀教案
初一歷史的優秀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一歷史的優秀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透過學生了解遠古傳說時代中華文明起源的基本概況,培養學生蒐集資訊的能力、快速閱讀歷史知識的能力及歸納概括的能力等。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學習認識到我們的祖先對人類文明的演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黃帝是華夏族的人文初祖,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增強民族意識。
方法:採用講述、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方法
重點和難點
重點:黃帝對人類的貢獻;夏朝的建立
難點:為什麼說黃帝是“人文初祖”?“禪讓制”的含義
突破重點、難點的方法:
讓學生列舉大量的遠古傳說,展現黃帝對對中華文明的傑出貢獻,揭示“黃帝是人文初祖”。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同學們,中華民族是一個重視歷史的民族,我們向來有炎黃子孫的稱謂,那麼你們知道我們的祖先是哪些人嗎?我們為什麼稱他為“人文之祖”?讓學生在回顧上節課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思考教師匯入時提出的問題。
講授新課
一、炎黃戰蚩尤
出示問題:
1、“涿鹿之戰”是怎麼回事?
2、華夏祖是怎樣形成的?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簡要的總結。教師出示孫中山的一段話要求學生齊聲朗讀,並有其中內容過渡到下一目
認識“黃帝像”,對“黃帝”有個初步的感性認識
閱讀教材中的'小字內容小組
討論“涿鹿之戰”的雙方、過程及其結果;在此基礎上思考華夏祖的形成。
二、黃帝----“人文初祖”
觀察教材中的插圖《傳說中黃帝對中華文明的貢獻》提出設問:“後人為什麼稱黃帝是‘人文初祖’ ?
教師引導學生相互交談,要求各組推選代表回答。
各個小組根據《傳說中黃帝對中華文明的貢獻》及其課本中的文字內容,小組相互合作
三、堯、舜、禹的“禪讓
出示問題:你能說說堯、舜、禹的故事嗎?除了課本上的外你還知道哪些?
你能根據課本內容說說“禪讓”的含義嗎?
教師設問:“談一談什麼樣的人才能被選為部落聯盟首領?”教師簡要總結說明
各個小組推選代表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或文學作品中搜集到的材料相互交流,相互講述,增強歷史課堂的趣味性。
舉出例項說明(德才兼備,以身作則,沒有特權,是社會的公僕。大禹治水的故事)。
課堂小結: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教師點出只因為炎黃對中華文明的演進作出了重大貢獻,所以我們稱他為 “人文之祖。
課堂檢測: 課外延伸:遠古傳說和歷史事實有什麼聯絡和區別? 課外作業:從你得到的尋找歷史的途徑中選擇一個最有趣的事例,講給同學聽。
讓學生自我總結本節課的收穫及其所得看書整理筆記。
1、 P16頁的練一練
2、 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建立的時間( )名稱( )思考回答
記錄在預習本上要求:課後透過查詢有關的資料,精心篩選、整理,記憶,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