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列夫托爾斯泰教案
八年級語文列夫托爾斯泰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年級語文列夫托爾斯泰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語文列夫托爾斯泰教案1
教學目標:
1、品味作品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揣摩關鍵語句的含義。
2、掌握本文創作的特點,把握作者描繪的列夫·托爾斯泰眼睛的特點;
3、瞭解托爾斯泰豐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教學重點:
托爾斯泰的思想變化和人生追求。
課時安排:
兩課時。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本文是一幅列夫托爾斯泰的“肖像畫”,作者不僅為我們展示了托爾斯泰獨特的外貌特徵,更為我們揭示了托爾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全文主要刻畫了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徵和托爾斯泰那非同尋常的眼睛,讚美了托爾斯泰犀利的眼光,揭示了他人生的不幸。
本文是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傳記作品中可以獨立成章的一節。
二、托爾斯泰簡介:
展示媒體資源中的PPT課件,向學生簡單介紹托爾斯泰的生平經歷,並瞭解他的主要作品。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代表了他的藝術高峰,也是他實踐“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標誌。
三、作者簡介:
同樣是利用媒體資源中的PPT課件,展示作者茨威格的圖片及文字資料,使學生對作家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四、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生字詞的情況,教師正音。學生交流、鞏固。
(1)給下列畫線的字注音:
鬍髭(zī)長髯(r2n)鬈(qu2n)發黝(yǒu)黑滯(zhì)留
愚鈍(dùn)禁錮(ɡù)軒(xu1n)昂犀(xī)利侏儒(rú)酒肆(sì)
尷尬(ɡ1nɡ4)鋥(zènɡ)亮甲冑(zhu)粲(c4n)然盎(4nɡ)然
(2)解釋下列詞語:
黝黑:黑;黑暗。
滯留:停留不動。
愚鈍: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風度。
禁錮:束縛,限制。
軒昂:形容精神飽滿,氣度不凡。
犀利:鋒利;銳利。
侏儒:身材異常矮小的人。
酒肆:酒館。
尷尬:處境困難,不好處理。
熾熱:極熱。
粗製濫造:指產品製作粗劣,不講究質量。
藏汙納垢:比喻包容壞人壞事。
鬱鬱寡歡:心情不舒暢,不快樂。
鶴立雞群: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在一群人裡頭顯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著。形容嚴肅莊重的樣子。
誠惶誠恐:惶恐不安。
廣袤無垠:廣闊無邊。古代以東西長度為“廣”,南北長度為“袤”。
頷首低眉:低著頭顯得很謙卑恭順的樣子。
無可置疑:沒有什麼可被懷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無光。
2、播放媒體資源中課文朗讀的部分,學生聽讀並思考以下問題:
①全文在結構上分為幾部分?每部分各寫了什麼內容?
②文章為什麼重點寫他的眼睛?
③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聽讀課文時,要在書上圈點勾畫,聽讀課文後,先自己思考,然後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明確:
①全文在結構上分為兩部分。1~5自然段主要寫了托爾斯泰鬚髮的`特點;6~9自然段描寫托爾斯泰那非同尋常的眼睛。
②眼睛是心靈之窗,托爾斯泰豐富的內心世界,透過眼睛而充分表達出來。這裡作者對托爾斯泰的眼睛的描寫,已不再限於肖像描寫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爾斯泰作為偉大的文學家,對他所處的時代作出準確、深入、全面的描繪,成為時代的代言人。
③托爾斯泰是一位文學巨匠,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作者不僅為我們展現了托爾斯泰獨特的外貌特徵,更為我們揭示了托爾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文章的字裡行間滲透著作者對托爾斯泰的崇敬讚美之情。
3、研讀與賞析。
默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①請用課文原句說說課文的第一部分具體刻畫了托爾斯泰怎樣的外貌特徵?
②刻畫這些特徵時,作者採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試說說其作用。(此處可從課文中找出運用誇張手法描寫托爾斯泰的眉毛、鬚髮、皮膚、鼻子的句子,仔細體會其表達效果。)
③讀了這一部分,你認為托爾斯泰的相貌怎麼樣?
小組討論交流明確:
①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徵:鬚髮特點:“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臉龐,植被多於空地”;面部輪廓:“留給人的總印象是失調、崎嶇、平庸,甚至粗鄙”;面容表情:“憂鬱面孔上籠罩著消沉陰影,滯留著愚鈍壓抑”,“沒有一點光彩可言”,“不是傳播智慧的廟堂,而是禁錮思想的囚牢”;穿戴方面:“對他來說,穿這件大衣,還是那件大衣,戴這頂帽子,還是那頂帽子,都沒什麼不合適”;總之,托爾斯泰的外貌會令拜訪者感到失望。
八年級語文列夫托爾斯泰教案2
知識與技能
學習運用比喻、誇張等修辭手法進行肖像描寫,並體味其作用。
過程與方法
1.反覆朗讀,體會細節描寫。(重點)
2.研究欲揚先抑的寫法。(難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托爾斯泰熱愛人民、執著、博愛的精神品質。
一、匯入新課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長相平平,卻有一雙銳利異常、能夠洞察世事的眼睛。現在,就讓我們跟隨著名的傳記作家茨威格,去凝視托爾斯泰的眼睛,並由此進入他那深邃而豐富的內心世界。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快速閱讀,把握文章大意
提問1:本文前後對托爾斯泰描寫的側重點有何不同?
明確:前文著重刻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徵;後文側重描寫托爾斯泰那非同尋常的眼睛。
提問2:作者對托爾斯泰外貌的描寫,運用了誇張的手法,不僅使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徵給人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讓人產生無盡的聯想。請仿照示例,從課文中找出運用誇張手法描寫托爾斯泰的目光、眉毛、鬚髮、皮膚和鼻子的句子。
明確:示例:描寫目光:“它像槍彈穿透了偽裝的甲冑,它像金剛刀切開了玻璃。”描寫眉毛:“寬約一指的眉毛像糾纏不清的樹根,朝上倒豎。”描寫鬚髮:“一綹綹灰白的鬈髮像泡沫一樣堆在額頭上。不管從哪個角度看,你都能見到熱帶森林般茂密的鬚髮。”“他那猶如捲起的滔滔白浪的大鬍子。”描寫皮膚:“皮膚藏汙納垢,缺少光澤,就像用枝條紮成的村舍外牆那樣粗糙。”描寫鼻子:“一個寬寬的、兩孔朝天的獅子鼻,彷彿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樣子。”
目標導學二:細讀課文,分析人物形象
提問3:課文前半部分對於托爾斯泰的肖像描寫,突出了哪兩個方面的特點?它們分別對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明確:(1)臉相平庸醜陋,反襯他靈魂的高貴和眼睛的深邃;(2)大眾化,為了說明他是俄國人民大眾的普通一員,與俄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這是一種欲揚先抑的寫法。
提問4:作者為什麼要著力描寫托爾斯泰的眼睛?
明確:他的目光犀利深刻,具有準確的洞察力。眼睛裡蘊藏著豐富的感情。敏銳的眼睛觀察社會、人生,對時代做出準確、深入、全面的描繪,使之成為時代的代言人。
目標導學三:揣摩語言,體味修辭之美
提問5:本文多處運用了誇張和比喻的修辭,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
(1)不管從哪個角度看,你都能見到熱帶森林般茂密的鬚髮。像米開朗琪羅畫的摩西一樣,托爾斯泰給人留下的難忘形象,來源於他那猶如捲起的滔滔白浪的大鬍子。
(2)當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轉而對準它們的主人時是十分可怕的,因為鋒刃無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窩。
提問6:本文語言厚重,意蘊深刻,請品味下面句子的深刻含義。
(1)直到生命的最後十年,他臉上籠罩的厚厚一層陰雲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這塊悲涼之地解凍。
(2)……這對珠寶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間的物質吸進去,然後向我們這個時代放射出精確無誤的頻波。
明確:(1)托爾斯泰到晚年實現了他世界觀的轉變,堅決站到農民的立場上來,對富裕而有教養的階級的生活及其基礎——土地私有制,表示強烈的否定,對國家和教會進行猛烈抨擊。(2)這句話寫出了作為思想家、藝術家的托爾斯泰的文學創作,既來自於對社會生活、人間世態的觀察和研究,同時又用他的藝術巨筆把它們準確地表現出來,展示了時代的本質和要求。
目標導學四:拓展延伸,個性表達想法
提問7:課文一方面說托爾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個世界及其知識財富”,可見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說他缺少“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幸福”,這是否矛盾?你認為托爾斯泰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
明確:不矛盾。“能夠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個世界及其知識財富”,這是說這樣的人可以成為整個世界及其知識財富的主宰和主人。托爾斯泰正是這樣的人,他看透了暴政、醜惡、虛偽和苦難,也看清了造成人間種種罪惡的原因,並努力去改變它,但總是事與願違,這才是他自己最大的痛苦與不幸。但他把寶貴的精神財富留給後人,他又是偉大而幸福的。
三、板書設計
列夫托爾斯泰
外貌眼睛靈魂
醜陋犀利高貴
普通豐富博大
矮小威力深邃
(醜)(美)崇敬讚美
(形)(神)欲揚先抑
可取之處本文的語言十分優美,人物的思想內涵十分深邃。在本文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托爾斯泰的生平與創作有了一定的瞭解。
不足之處對於托爾斯泰的精神世界的探究存在一定的困難,雖然緊扣關鍵語句品味,並結合時代背景分析,但因為遠離那個時代,而且是外國的社會背景,學生體會不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