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爾斯泰教案

列夫·托爾斯泰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列夫·托爾斯泰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列夫·托爾斯泰教案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簡析

  本文是用文字給人畫肖像畫。作者運用極其巧妙的比喻、誇張等修辭手法,把人們帶進無窮的想象空間,似乎在精雕細刻一座永恆的雕塑,給讀者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二)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是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四篇課文。本單元所選的名家之作,體裁是回憶錄和傳記,讓學生感悟到人生奮鬥的意義,感受的人間的關愛與溫情。學習本文,是要讓學生們受到人文主義的薰陶。

  (三)教學目標

  結合單元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能力,我確立一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作者,明背景,掃清字詞障礙。

  2.賞句子,品語言,瞭解人物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能力目標

  1.懂手法,明主旨,體會作者的崇敬讚美之情。

  2.學技巧,會合作,體會欲揚先抑手法的藝術效果。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從中受到人文精神的薰陶。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對人物外貌細膩而誇張的刻畫所運用的獨特的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

  理解托爾斯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二、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們的知識面比較窄,對托爾斯泰的瞭解可以說是空白,所以課前應指導學生蒐集有關托爾斯泰的材料,增加對這位大文豪的認識。

  三、說教法和學法

  (一)說教法

  根據本課學習目標和內容,從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基礎、發展水平,結合我校十二五市級科研課題“課堂師生互動有效策略研究”之“情感互動”和“認知互動”的有效策略,我採用以下教學方法,以“有效提問”引領學生“自主學習”,把課堂交給學生。課堂環節採用我校的“六環式”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我的課堂環節如下:

  1.學生藉助學習用具設計自學筆記。(學生課前完成)

  1、知作者明背景掃障礙

  2、賞句子品語言悟情感

  3、解文題明主旨懂結構

  2.教師匯入並出示自學提綱。(3分鐘)【創設情境】

  3.教師分配各組學習任務。(2分鐘)【以學定教】

  4.小組合作,問題探究。(14分鐘)【質疑探究】

  5.學生彙報展示。(教師參與其中)(15分鐘)【精講點撥】

  1、板書提綱,突出重點

  2、學生講解,生生互動

  3、提出質疑,教師補充4)學生評價,小組評比

  6.學生鞏固反饋。(與上一環節交叉進行)(5分鐘)【鞏固內化】

  7.隨堂測試(5分鐘)

  8.佈置作業(1分鐘)【總結作業】

  (二)說學法

  結合我校“有效課堂”教學模式——“兩段六環”的構建工作,學生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我把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教師精心設計導學案,把教學任務分配給每一個小組,讓學生透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問題探究。然後讓學生根據自學筆記的內容,進行自我彙報展示。

  我設計的自學提綱如下:

  (把研討提綱分配給5個小組,組長進行組內任務分配,根據學生層次進行難易組合。)

  1.感知課文讀懂人物:

  (1)你想象中貴族出身的大文豪托爾斯泰是什麼樣子?

  (2)在課文中你求證到的答案是怎樣的?

  (3)茨威格筆下的托爾斯泰是什麼樣子?

  此3個小題目的設計意在讓學生在想象中進入文字,有效地激起了學生的閱讀期待,使他們變被動閱讀為主動閱讀。這個設計符合學生的學習實際。任何以教師個人的閱讀體驗為切入點的教學行為都是不可取的,在雙邊或多邊對話中,話語權不是僅僅掌握在教師手中的。

  (4)作者用哪四個詞來形容託翁的肖像,有什麼作用?

  (5)描寫時運用了什麼藝術手段和什麼描寫方法呢?

  (6)作者是如何刻畫托爾斯泰的眼睛的?

  (7)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此4個小題的設計是讓學生用“圈點勾畫”的方法品讀人物,學習用細節描寫來體現人物的個性,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學習透過人物的肖像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的寫作意識,更是讓學生品味文章語言的生動感人。

  2.探究課文讀懂作者

  (8)作者為什麼要不遺餘力、濃墨重彩地描寫託翁的眼睛?

  (9)讓我們看到了托爾斯泰怎樣的內心世界?

  此2個小題的設計意在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的情感,蘊涵於作品深處的意蘊就迎刃而解了。

  3.情感昇華讀出自己

  (10)你是注重一個人的外在表現還是內在修養?為什麼?

  (11)你是怎樣努力成為這樣人的?

  此2小題設計目的在於情感延伸,使學生的視線投射到自己身上,思考自己的人生,達到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這一目標。

  4.知識遷移讀出問題

  (12)作者描寫眼睛和前面的肖像在感情色彩上有什麼不同?

  (13)這種先醜化後美化的寫法叫什麼呢?

  此題目的設計意在讓學生體會文章材料的安排和文章的寫作手法,這也是本文獨具匠心之處。

列夫·托爾斯泰教案2

  教學目標:

  1.積累字詞

  2.學習並掌握文中比喻和誇張的運用,學會品評重點語句。

  3.感受作者對托爾斯泰的崇敬和讚美之情。

  教具:PPT

  教學重點:

  學習並掌握文中比喻和誇張的`運用

  教學難點:

  賞析重點語句,理解人物形象

  關鍵:引導學生透過查詢資料,瞭解托爾斯泰的生平,思想變化和精神追求,形成自己的認識。

  教學手段:

  自主、合作、探究

  第一課時

  一、自由交流: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以“我所知道的托爾斯泰”為題,進行交流。交流圍繞三個重點展開,生平、藝術成就、見解與思想,約5分鐘,5分鐘後,請同學代表發言。

  二、教師小結並匯入:

  托爾斯泰是一位文學巨匠,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他在俄國文壇馳騁了近60年,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題材廣泛,體裁多樣,可以說是浩如煙海,其中以《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最為著名。托爾斯泰一生都致力於尋求和諧的社會秩序,尤其是到了晚年,托爾斯泰堅決地站到農民的立場上來,強烈反對土地私有制,主張博愛,從宗教、倫理中尋求解決社會矛盾的道路,他逝世以後,遵照他的遺囑,遺體安葬在一個小森林中,沒有墓碑,沒有十字架,茨威格稱之為世間最美的墳墓。下面,就讓我們來近距離地觀察列夫托爾斯泰。

  三、自學檢測:

  1、給加點字注音:

  黝黑滯留愚鈍禁錮軒昂犀利侏儒酒肆尷尬熾熱頷首低眉廣袤無垠

  2、解詞:

  器宇、鶴立雞群、正襟危坐、禁錮、頷首低眉、誠惶誠恐、無可置疑、黯然失色、廣袤無垠

  四、研讀課文,品味語言、理解人物形象:

  (一)研讀課文第一小節:

  1、師範讀課文,請同學們注意讀音和句子中的停頓。

  2、請生齊讀課文

  3、思考:這段文字寫了托爾斯泰哪一方面的外貌特徵?主要是透過什麼方法寫的?

  明確:主要表現了托爾斯泰鬚髮濃密的特點,透過大量比喻和誇張來表現的。

  4、品讀:請同學們找出文中使用比喻和誇張的語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明確:這一段文字抓住托爾斯泰面部多毛,鬚髮濃密的特徵反覆描寫,大量運用比喻和誇張,不僅生動寫出了託翁的特點,而且使人產生美的遐想。

  (二)第2——5節

  剛才我們集體研讀了第一小節,下面請同學們自主研讀第2—5節,看一看這幾節分別寫了托爾斯泰哪些方面的外貌特徵,是如何寫的。(學生自由閱讀,思考)

  五、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研讀第2—5節,理解人物形象、體會作者感情。

  第2~5小節分別寫了托爾斯泰哪些特點?

  明確:

  第2節、面部輪廓平庸粗鄙

  第3節、面容表情醜陋可憎

  第4節、面部特點毫無特色

  第5節、客人來訪大失所望

  你能說說,在讀了這段文字之後,對托爾斯泰的印象嗎?(學生自由發言)

  托爾斯泰其貌不揚,作者如實地予以描繪,從這些描述當中,你能體會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嗎?請同學們仔細地品讀課文。

  (“因為他與全體俄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可以看出作者對托爾斯泰的尊敬、熱愛)

  二、研讀課文第6~9小節,進一步理解人物形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聽讀第6~9小節,思考問題:

  自主探究:

  1、這部分寫的是什麼?(托爾斯泰的眼睛)

  2、這雙眼睛有什麼特點?(目光犀利、感情豐富)

  3、作者是如何刻畫這一特點的?(比喻和誇張)

  請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並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合作探究:

  1、結合全文,說一說作者為何要寫托爾斯泰粗鄙的外貌?

  2、你是如何理解作者重點描寫眼睛的用意?

  明確:

  1、欲揚先抑,突出眼睛的威力,這樣描寫使人物形神皆備,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讚美托爾斯泰犀利的眼光,揭示托爾斯泰觀察社會、人生、時代的廣闊和深細,以及批判的廣度和深度,同時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三、語言賞析:

  輕聲朗讀課文,將自己喜歡的語句打上星號,有疑問的語句打上問號,全班集體交流,教師適當總結。

  四、延伸訓練:

  仔細觀察自己,用100~150字寫一幅自畫像,只寫頭部,描寫要逼真詳細,獨特處更不能忽略,適當運用比喻和誇張,寫作時不署名,不註明性別,寫好後交給老師,再進行全班交流。

  五、總結。

  六、佈置作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