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觀滄海》教案

初中語文《觀滄海》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語文《觀滄海》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課本原文

  課文: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揣摩詩歌表達的情感。

  2、瞭解詩歌情境交融的特點,培養學生讀古代詩歌的節奏感。

  3、品味詩句,感悟詩歌的意境,受到美的薰陶。

  二、教學重難點

  誦讀詩歌,領會詩歌的意境美,感受詩歌的語言美,並理解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大海給你們留下的印象是什麼樣的呢?(學生暢所欲言)今天,我們就跟隨一位古人跨越千年一同去領略大海的風采吧!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展示資料,分享所得

  學生分享有關樂府詩和作者的資料,瞭解作者,並且瞭解詩歌的寫作背景。

  作者: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代表作品《蒿里行》《短歌行》《龜雖壽》《長歌行》等。

  背景: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賽,臨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又當秋風蕭瑟之際,心情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觸景生情寫下這首壯麗的詩篇。

  2、解決生字詞

  碣(jié)石澹澹(dàn)竦峙(sǒngzhì)

  3、誦讀詩歌,體會情感

  (1)學生以他喜歡的方式讀,並糾正發音有問題的字詞。

  (2)教師範讀,並指導朗讀的斷句與節奏。

  (3)播放音訊檔案《觀滄海》。

  (三)細讀詩歌,情景交融

  1、詩歌第一句,交代了哪些內容?全詩由哪個字統領?

  明確:交代了詩人登臨的.方位、地點、目的,由“觀”統領。

  2、詩人站在碣石山上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所寫之景有哪些特點?

  水:澹澹

  山島:竦峙

  洪波:湧起

  樹木:叢生

  百草:豐茂

  日月之行星漢燦爛

  3、詩歌最後說“歌以詠志”。曹操想借用這首詩表達什麼志向呢?哪一句透露了他的心思?

  明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表達了詩人一統天下的宏大抱負以及博大的胸襟。體會情景交融的寫作特色。

  (四)品讀詩歌,體會寫法

  本詩是一首寫景抒情詩,“滄海”的壯美景象是如何呈現在大家眼前的?

  明確:動靜結合,虛實結合

  (五)課堂小結

  帶著豪氣,有感情的朗讀《觀滄海》,深入地感受作者的偉大理想並受到感染。

  (六)佈置作業

  1、背誦《觀滄海》。

  2、收集古今中外的詩歌名句,將其整理歸類,並探討抒發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