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節主題班會優秀教案(精選6篇)

關於清明節主題班會優秀教案(精選6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清明節主題班會優秀教案(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主題班會優秀教案1

  教育目標

  1、認知目標:透過班會,讓學生對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有更具體、詳實的瞭解。

  2、情感目標:通講故事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努力學習,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3、行為目標:透過活動能認清自己的不足,學會好好學習、熱愛生活、愛父母、愛同學、愛老師、愛班級、愛社會。

  班會過程

  男: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幸福美滿的生活,有多少革命先烈長眠於地下。

  女:歷史不會忘記他們,共和國不會忘記他們,我們更不會忘記他們。

  男:曾幾何時,我們的祖先以先進的科學和燦爛的文化矗立在世界民族的峰巔。

  女:而近百年黑暗與屈辱的歷史,又將她推向深淵。

  男:為了改變這一切,多少仁人志士在苦苦探索與奮鬥中含恨而去。

  女: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烈士們的鮮血才點亮了中國的天。

  男:今天,我們在這裡以革命的名義想想過去。

  女:以現代化建設飛速發展的現實來告慰英魂。

  合:先烈們,你們安息吧!

  男:松濤陣陣,那彷彿是先烈們發出了欣慰的微笑。先烈們,如果你們在天有靈,就請你們看一看你們的鮮血澆灌出的美麗的鮮花吧!

  女:歷史刻在石頭上的記錄可以隨時間的流逝而漸漸消失,但刻在人們頭腦中的記憶卻永遠清晰。

  男:有形的紀念碑可能會垮掉,但人們心裡的紀念碑卻永遠屹立。

  女:我們不會忘記,我們怎能忘記!

  男:前輩流血犧牲,僅僅是為了讓我們擁有一片晴空,呼吸自由的空氣,欣賞這美麗的鮮花嗎?

  女:不,他們希望的是受過深重災難的祖國在我們的手中變得更加強盛、美麗。

  (一)、瞭解清明節

  1、清明節由來,清明節習俗,清明節食品,清明節紀念方式及國外清明節。

  2、讓學生知道清明節的日期;清明節的別名;隨著網路發展,清明節有了不同的紀念方式;我們家鄉清明節的食品和習俗。

  (二)、學會去愛

  1、故事 《劉邦祭祖》

  漢高祖劉邦在功成名就後想到誰?如果是你,你是怎麼想的?

  漢高祖劉邦在功成名就後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祖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只有愛父母的人,才會愛同學、愛老師、愛班級、愛社會。

  2、錄象片段:解放戰爭

  3、為新中國獻身的叔叔阿姨們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如果是你,你敢嗎?

  體會: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我們的道路是先輩用鮮血鋪成的。是他們為我們民族的解放,共產主義理想的實現不計個人得失,不畏艱難險阻。“東方紅,太陽昇”,是他們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掀開了我們祖國嶄新的歷史篇章!他們把生存的權利留給了後代,用血肉築成了新的長城。認識到劉邦是小我,是小愛,他們才是大我,是大愛。

  4、詩朗誦《站在烈士紀念碑前》

  學生明理:我們會完成你們未完的遺願,努力學習,將來使我們祖國更富強。

  附:

  (1) 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是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這一習俗相沿已久,據史書記載,秦漢時,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漢書 .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隨著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發達和強固,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了五禮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動更為盛行。古人有描寫清明掃墓的詩: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民間廣為流傳的孟姜女尋夫小曲也有三月裡來是清明,桃紅柳綠百草青;別家墳上飄白紙,我家墳上冷清清。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些詩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清明掃墓時的情景和氛圍。

  為什麼要在清明掃墓呢?這大概是因為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先人的墳塋,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會否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要去親臨察看。在祭掃時,給墳墓剷除雜草,新增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燒些紙錢,或在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至於祭掃的日期,各地風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後十天;有的稱前三後三;有的在清明前後逢單日舉行;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2)祭掃烈士墓

  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清明節祭掃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紀念碑,已成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形式。

  班會效果:透過本次班會,同學們對清明節有了更深的認識,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懂得了要努力學習,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清明節主題班會優秀教案2

  主題:

  清明節祭祀,交通、消防、防傳染病、防食物中毒及自身安全防範。

  目的

  對學生進行清明節祭祀交通、防火安全教育,提高學生安全意識,保證清明祭祀活動安全順利進行。

  內容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緬懷先人、祭祀祖先的傳統節日。根據規定,清明節放假時間安排為:4月5日——4月7日,4月8日回校上課。節日中安全問題不容忽視,為了防患於未然,在此,我們特別提出幾下幾點要求,請學生共同遵守。

  一、防火安全

  掃墓時要安全用火,不玩火、不亂放火,做好防火措施。要勸說家長進行文明拜祭,用鮮花、水果等環保的方式拜祭先人,也可以在網路上進行文明祭拜。

  1、請同學們參加野外活動時不要擅自帶火種(打火機、火柴等),同家長一道祭祀用火時千萬要把周圍的易燃物弄乾淨,如果不小心引燃了周圍的易燃物就很容易失火燒山,釀成大錯。

  2、燃燒祭祀物品應儘量慢慢用小火,防止風大颳走燃燒的物品從而引起失火。

  3、祭祀儀式結束後,不要立即離開,要仔細察看剛剛燒過的地方還有沒有火星,一定要讓火星完全熄滅後才能放心離開。

  4、請所有同學回家告知家長,森林防火,人人有責,如果有誰不小心引燃了森林,誰將會負法律責任和經濟賠償責任。

  5、如果有森林失火,請同學們不要參加救火行動,因為你們小,無自救能力,很容易出現傷亡事故,這樣就造成了更大的損失,所以不允許小學生救火。發現失火要儘快在大人指引下遠離火場,並及時報警。火警電話是119。

  二、交通安全

  清明放假期間人多、車多,全校師生應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1、乘車時,要密切關注車況,嚴禁乘坐非法客運車輛;上下車均應等車停穩以後,先下後上,不要爭搶。乘車時不要把頭、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對面來車或路邊樹木等刮傷;也不要向車窗外亂扔雜物,以免傷及他人。

  2、步行時,要注意來往車輛,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邊行走。結伴外出時,不要相互追逐、打鬧、嬉戲;行走時要專心,注意周圍情況,不要東張西望、邊走邊看書、看報或做其他事情。在沒有交通民警指揮的路段,要學會避讓機動車輛,不與機動車輛爭道搶行。

  3、穿越馬路,要遵守交通規則,做到 “ 綠燈行紅燈停 ” 。 穿越馬路時,要走直線,不可迂迴穿行;在沒有人行橫道的路段,應先看左邊,再看右邊,在確認沒有機動車透過時才可以穿越馬路。 不要突然橫穿馬路,特別是馬路對面有熟人、朋友呼喚,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車已經進站,千萬不能貿然行事,以免發生意外。

  4、假期間任何學生不可以到鐵道附近玩耍,不準橫穿鐵道。

  三、防傳染病,防食物中毒

  春季是多種傳染病流行的季節,同學們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勤鍛鍊,不暴飲暴食。堅決杜絕購買路邊小吃,流動攤販的食品,以免發生食物中毒和誘發腸道傳染病。假期間應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正常作息,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假期過後,應按時到校。

  四、自身安全防範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防範能力、自救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防止受騙上當。

  1、外出時一定要徵得家長或監護人的同意,並向家長告知去向。

  2、自己在家時,如有陌生人來訪,不要私自開門,並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絡。在家中玩耍時,不要攀緣登高,更不能在陽臺、窗邊及樓梯口嬉戲,避免發生墜樓和滾下樓梯的事故。

  3、要注意用電、用火、用氣等安全,防止火災、觸電、煤氣中毒等事故的發生,確保財產和人身安全。

  4、在假期間,要安排好假日生活,在休閒娛樂的同時,也安排時間讀書、學習,做到勞逸結合。

  清明節主題班會優秀教案3

  活動目的:

  1、透過這次主題班會,希望學生作為一個炎黃子孫能全面正確的瞭解清明節,深切感受清明節的文化內涵,積極的過一個有意義的清明節。

  2、透過這次主題班會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民俗、風情和傳統美德。有利於青少年對孝悌、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理解和昇華在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的基礎上,繼承先烈遺志,發揚革命精神,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3、透過這次主題班會,增強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熱愛民族文化,主動地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文化。

  4、使學生在歡樂的活動中掌握防火安全知識,增強學生的防火安全防範意識,提高學生的自護自救能力,減少火災難事故的發生,促使兒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活動時間:

  活動地點

  四年級年級1班。

  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

  1、同學們,有一首詩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杜牧的這首詩提到了我國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清明,既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

  3、清明節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每年的清明,人們都會從五湖四海紛紛趕到自己先人的陵墓前,灑下一壺熱酒,聊表思念之情,也會在烈士墓前,獻上一束鮮花,表達對先烈的感激之情。

  4、我國為清明節特別設定了假期,表示對節日的重視,不久前,清明節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下週我們將迎來今年的清明節,讓我們一起更深入地瞭解它,爭取在節日裡過的更有意義。

  二、清明節知識

  咱們班裡有很多小研究員呢,他們蒐集了清明節習俗的資料,大家一起來聽一聽。

  《清明習俗四則》找四個同學來講。

  1、清明節要盪鞦韆。鞦韆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粗樹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2、清明要踢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3、清明一定要去踏青。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4、清明也要放風箏哦。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a:原來,清明節有這麼豐富多彩的活動呀!

  三、清明節的詩歌

  其實,古人也經常用寫詩的方式來紀念清明節的。

  《請明古詩誦》。

  甲學生:《清明日》唐,溫庭筠,清娥畫扇中,青樹玉金紅。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他寫的不是一般人,而是常年禁閉在後宮的宮女們,在清明節也得到了放鬆,在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中穿梭似的玩耍,一會兒碰下了花上的露珠,一會兒在柔弱的柳枝中穿行,真的是人在畫圖中一樣。

  乙學生:《蘇堤清明即事》南宋吳惟信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寫出了當時作為南宋都城杭州的清明遊樂之景:傾城而出尋春遊樂,笙歌處處,楊柳依依,鶯啼聲脆,梨花風起。這是何等美好的清明景緻啊。至今杭州仍有“柳浪聞鶯”一景,就是從這首詩中化出。

  丙學生:《蘇堤清明即事》南宋吳惟信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寫出了當時作為南宋都城杭州的清明遊樂之景:傾城而出尋春遊樂,笙歌處處,楊柳依依,鶯啼聲脆,梨花風起。這是何等美好的清明景緻啊。至今杭州仍有“柳浪聞鶯”一景,就是從這首詩中化出。

  四、清明節知識大考場

  必大家應該瞭解了很多清明節的文化,下面我們就要考考大家。

  a:一起進入我們的知識搶答環節吧,答對小組加星,答錯要表演節目哦。

  b:請問清明節古時又稱什麼節?(三月節)

  a:請問清明節開始於什麼朝代?(周朝)

  b:請問清明節在現代來說又稱什麼節?(踏青節)

  a:每年幾月幾日到幾月幾日是清明節?(4月4日至4月6日)

  b:請問清明節什麼時候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

  五、清明節故事

  a:說到清明節,我還會聯想到一個人,他就是介之推。

  b:讓我們聽聽他的故事吧。

  《寒食節來歷》由4個學生各講一段。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起出奔的臣子,大多離開了他,只剩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其中就有介之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之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成了赫赫有名的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之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之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讓人去請介之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去了好幾趟,介之推都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晉文公來到介之推家,只見大門緊閉。原來介之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山裡。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要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介之推便會自己走出來。晉文公便下令燒山,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終究不見介之推出來。上山一看,介之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之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發現介之推脊樑堵著一個樹洞,洞裡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衣服碎布,上面題了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之推和他的母親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之推,晉文公下令把那座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昭告全國,每年的這一天嚴禁煙火,只能吃寒食。走時,他砍下一段燒焦的柳木,回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登山祭奠。只見那棵老柳樹死而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之推一樣。他鄭重地走上前,掐了一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帶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百姓也得以安居樂業,大家都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之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叫做“之推燕”。此後,寒食、清明成了隆重節日。

  a:介之推真是偉大,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大家的安居樂業。

  b:古往今來,這樣的人數不勝數,為了新中國的前進,革命先輩們同樣拋頭顱,灑熱血,才讓我們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a:讓我們來聽幾個革命故事。

  《革命故事我來講》革命故事兩則。

  水缸的秘密。

  瑞金沙洲壩的楊大娘是紅軍家屬。大兒子參加紅軍以後,家裡少了一個勞動力,裡裡外外什麼事都要她自己操心。1933年7月的一個傍晚,楊大娘澆完菜園,回家準備挑水做飯。她剛拿起扁擔,卻發現水缸裡的水滿滿的。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滿,昨天水缸滿,今天水缸又滿了。這是怎麼回事?她問小兒子:“小發仔,下午你挑水了嗎?”

  11歲的小發仔把頭搖得撥浪鼓似的,說:“我沒挑。”

  楊大娘越想越覺得奇怪,就跑到田頭問代耕隊長:“我屋裡那口水缸,天天都滿滿的。是你派人給我家挑水了吧?”

  “沒有啊,”代耕隊長也感到奇怪,將信將疑地問,“真有這樣的事?”

  正說著,上屋的二嬸也提著菜藍子走過來搭話:“是啊,我屋裡的水缸也是幹了又會滿,滿得都快要溢位來了,不知道是誰在做好事。”

  代耕隊長把斗笠往頭上一扣,笑笑說:“毛主席主張調查研究,你們該去調查調查呀!”

  楊大娘和二嬸覺得這話有理,倆人商量了一陣,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楊大娘擦桌子、洗衣服,不到下午,滿滿一缸水就用完了。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幹活,早早拿起一雙鞋底,坐在門口,和二嬸你一針我一線地納起鞋底來。她倆鞋線扯得嗦嗦響,納好鞋底又上鞋幫,四隻耳朵聽動靜,兩雙眼睛觀八方,邊做針線活,邊搞起“調查”來。但是等了半天,也沒有半點兒動靜,她倆心裡納悶極了。

  太陽離西山只有兩竿高的時候,楊大娘忽然聽見屋裡的後門響了,接著又聽到水桶鐵鉤碰撞的'聲音。她倆驚喜地互相丟了個眼色,不約而同地喊了出來:“這回捉到了!”說著站起身就往屋裡跑。

  楊大娘剛進門,差點跟一個挑著水桶的人撞個滿懷。她抬頭一看,見這人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紅軍制服,正衝著她和二嬸笑。望著他那雙明亮的大眼睛,她覺得很面熟,但是又記不起在什麼地方見過。二嬸一下就認出來了:“呀,這不是毛主席嗎!”

  二嬸拉著毛主席坐下,楊大娘趕忙端上一碗茶,說:“毛主席,你來沙洲壩不久,可處處愛護體貼老百姓,叫我們怎麼感謝你呀!”

  毛主席喝著茶,和兩位紅軍家屬聊起家常來,問她們:生活有沒有困難?代耕隊耕的田滿意不滿意?房子漏雨不漏雨?小孩子在列寧小學的功課好不好?一直談到天擦黑,毛主席又要去挑水,非要把水缸挑滿不可。楊大娘拗不過,只好答應了。

  毛主席為楊大娘和二嬸家挑水的事,很快就在村裡傳開了。

  《朱德的扁擔》。

  1928年,朱德同志帶領一支紅軍隊伍到井岡山跟毛主席會師。山上是紅軍,山下不遠就是敵人。

  井岡山上出產糧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糧。從井岡山上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

  朱德同志也跟戰士們一塊兒去挑糧。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白天挑糧,晚上還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不料朱德同志又找來了一根扁擔,寫上“朱德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大字。大家見了,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b:是呀,我們不能忘記他們。今天,由於場地限制,我們只能默哀三分鐘來表達對英雄烈士的崇敬。

  a:全體起立。

  b:又是一個清明節。

  a:天空為之垂淚,松濤為之嗚咽。

  b: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幸福美滿的生活,有多少革命先烈長眠於地下。

  清明節主題班會優秀教案4

  教育目標:

  即將到來的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也是郊遊踏青的好時光。清明節這個中國傳統節日被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還列入法定國假日,這體現了國家對傳統民俗節日的重視。然而,青少年學生雖然熱切盼望清明小長假,但據我的初步調查不少青少年學生,對這個節日的民俗意義和相關傳統文化知識卻知之甚少,他們認為祭祖是老人的事,甚至認為是封建迷信,而掃墓掃墓時燒紙祭掃先者。因此,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要愛護森林。嘗試根據學校、家庭環境,學習設計森林防火措施。透過對火災事件的瞭解,知道發生火災的主要原因,提高學生的防火意識,明確防火自救的重要性。認識各種滅火裝置,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識及滅火、防火自救的方法。學會本領,化險為夷。提高學生的自救意識,培養應變能力。學習利用各種方法查閱、收集、處理資訊資料,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能力、獲取新知識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及認真負責的科學態度與科學道德。

  教學重點:

  1、文明祭祖。

  2、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要愛護森林。嘗試根據學校、家庭環境,學習設計森林防火措施。透過對火災事件的瞭解,知道發生火災的主要原因,提高學生的防火意識,明確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的自救意識,培養應變能力。

  教學過程:

  一、介紹文明祭祖的重要性,不愚昧,不迷信。

  二、介紹護林防火的重要意義。

  三、列舉事例,說說火災的危害。

  四、學習護林防火《十不準》:

  1、不準燒山開荒、窖火籽;

  2、不準在山上上墳燒紙點蠟、燃放鞭炮;

  3、不準在山上煮烤食物;

  4、不準在山上燒火取暖;

  5、不準在山上吸菸;

  6、不準在山上打火把;

  7、不準燒田埂地邊;

  8、不準在山上燒灰積肥;

  9、不準小孩在山邊玩火;

  10、不準燒山驅獸和電網狩獵。

  五、競賽活動,遊戲激趣,鞏固新知。

  1、搶答題。(老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

  (1)生活中的哪些因素會引起火災?

  (2)一旦發生火災,要迅速撥打什麼電話號碼?

  (3)撲救時是先救人還是救物?先斷電還是先救火?

  (4)電話報警時要注意報清、報全哪些資訊?

  (5)列舉幾種逃生方法。如:關門求生、從窗戶逃生、安全出口逃生等。

  2、判斷題。(學生也可補充題目。)(出示課件)

  (1)禁止學生攜帶煙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

  (2)有一天,某小學四年級學生到某山林去野炊。

  (3)報警時報警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可以不說明。

  (4)發生火災時,不要盲目開窗開門,用溼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頭腦,尤其是口鼻部。

  (5)家用電器起火,應馬上關掉電源開關,千萬不要往電器上潑水。

  3、遊戲:讀一讀防火的拍手歌。(出示課件):

  你拍一我拍一,拍完南北拍東西。你拍二我拍二,咱倆宣傳做夥伴。

  你拍三我拍三,禁火場所別吸菸。你拍四我拍四,用火不當會出事。

  你拍五我拍五,煙囪壞了快修補。你拍六我拍六,風大失火不好救。

  你拍七我拍七,不要玩火做遊戲。你拍八我拍八,電線不能隨便拉。

  你拍九我拍九,火警電話一一九。你拍十我拍十,人人防火要落實。

  4、引領學生在校園內考察逃生路線,並製作逃生路線圖和逃生路標。評選出最佳路線圖加以記分。

  六、總結:

  清明節要做到文明祭祖。火災無情,所以我們要做護林防火的宣傳員,不做護林防火的責任人,儘量避免火災,萬一發生火災,我們要沉著冷靜,用自己學的知識有效地保護自己。最後,祝大家永遠都平安幸福。

  清明節主題班會優秀教案5

  教育目的

  1、透過本次主題班會,讓學生對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有所瞭解。

  2、悼念革命烈士,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教育學生弘揚民族精神。

  過程:

  一、引入投影儀《清明》引導齊讀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二、清明節的由來

  教師介紹: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將清明節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三、都說說自己每年的清明節怎麼過的。

  學生自由發言。

  四、清明節的風俗

  1、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這就是“忙趁東風放紙鳶”的由來。

  2、清明節除了放風箏,還是一個紀念祖先的日子。也就是掃墓。關於掃墓你知道多少?

  讓學生自由談以前和長輩掃墓的情形,用幾句話談談掃墓的經過。

  3、目前,掃墓的形式越來越環保,儀式也得到簡化,但是,你們一定要知道為什麼掃墓?(緬懷英雄品質,珍惜現在生活。)

  4、你知道哪些英雄故事?

  讓學生試著說一說。

  清明節主題班會優秀教案6

  【目的意義】

  透過此次主題班會活動,使同學們進一步瞭解中華民族的悲壯歷史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鬥爭歷史,緬懷革命先烈,激發學生們的愛國意識,增強學生們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的信念,堅定跟黨走的信心。

  【活動時間】

  11月下旬某一天或清明節。

  【活動地點】

  班級教室。

  【參加人員】

  全班同學。

  【活動準備】

  (1)錄音機一臺、錄音帶數盒。

  (2)歷史知識問答題題簽。

  (3)統一服裝(校服)。

  (4)佈置會場。

  (5)邀請校領導。

  【活動程式】

  放《紅梅贊》歌曲錄音帶,在《紅梅贊》的歌聲中,主持人上場,宣佈《烈火中永生》主題班會開始。

  甲:《紅梅贊》這首許多中國人並不陌生的歌曲,影響了幾代為中華民族崛起和振興而開拓進取,奮發圖強。甚至不怕犧牲生命的中華兒女。

  乙:小說《紅巖》和電影《烈火中永生》也激勵過億萬中國人,繼承先烈的遺志,踏著先烈的足跡奮勇前進,開創新中國的業績。

  甲:紅巖英魂不散,紅巖英烈永垂不朽!

  乙:“從來壯烈不貪生,為黨為民萬事輕。願以我血獻后土,換得神州永太平。”

  (音樂止。)

  甲:請看舞蹈表演《在獄中》。

  (5名同學上場表演“繡紅旗”其中1名同學扮演江姐,4名同學扮演獄中難友。)

  乙:聽,難友們在控訴郭明當的暴行。

  甲:聽,難友們在暢想當五星紅旗高高飄揚的時候……

  乙:(激動地聲音響亮而高亢地)中國革命就要勝利了!

  甲:(聲音低沉而悲憤地)然而,1949年11月27日的那一天。

  乙:黑松林在訴說。

  甲:黑松林在控訴。

  合:黑松林在吶喊。

  甲:郭明當反動派慘無人道的大屠殺,無數的英烈倒在了槍彈下,倒在烈火中,倒在血泊裡。

  乙:“失敗膏黃土,成功濟蒼生。”

  甲:這是血與淚的誆歌,

  這是信念與意志的磨鍊。

  這是生與死的選擇。

  乙:他們沒有死,他們用信念與意志贏得了新中國,他們在烈火中得到了永生。(由2名同學講述革命歷史故事,略。)

  甲:革命英烈,那永不消逝的英魂,激勵了無數人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也使我們新一代青年,領略了生命的真諦。

  乙:不管是強音還是顫音都是後人前行的號角。

  甲:有人常常提出這樣的問題:“人活著到底是為什麼?”

  乙:是萬世留名?還是自生自滅?

  甲:有人說烈士們生得偉大。

  乙:也有人在抉擇但他們死得並不划算。

  甲:不,先烈們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革命故,兩者皆可拋。”

  乙:他們懂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內涵。

  甲:他們追求:“失敗膏黃士,成功濟蒼生”的人生意義。

  乙:死,並不是烈士們惟一的選擇,生存,對先烈們未必不是一種選擇。然而,在光明與黑暗,在自由與專制的搏擊中,需要勇士的衝鋒,需要戰士的流血,需要英雄的獻身。

  甲:於是,先烈們發出了:今雖自縛非吾願,碧血丹心換中華!”的呼聲。

  (同學分別講述紅巖故事《獄中鬥爭》;《小蘿蔔頭》;《楊虎城將軍的故事》《兩活口棺材》《血染白公館,火燒渣滓洞》等,一名同學講述1949年11月27日《血腥大屠殺》史實。略。)

  乙:當敵人對關押在白公館監獄的革命者進行大肆屠殺時,也正是鮮豔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前冉冉升起的時候。

  甲:當天安門前的禮炮震撼天地時,歌樂山仰天長嘯,悲聲壯絕。被關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營”裡的200多位革命志士恨飲槍彈,倒在了黎明前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