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初中九年級語文下冊《孔乙己》教案

部編版初中九年級語文下冊《孔乙己》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部編版初中九年級語文下冊《孔乙己》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目標:

  1、理解孔乙己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會意義。

  2、學習小說透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表現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3、瞭解環境描寫的作用。

  4、培養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教學課時: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瞭解孔乙己的性格特徵。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匯入新課

  我們在初中階段已經學過的魯迅的哪些小說?

  在魯迅先生寫的33篇小說中,巴金先生曾稱讚說:“《孔乙己》寫得多麼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說,孔乙己是一個最完美的藝術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樣一個藝術形象呢?魯迅先生又是怎樣塑造這個形象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小說。

  二、解題

  本文寫於1918年冬天,發表於1919年4月的《新青年》雜誌,後來收入短篇小說集《吶喊》。

  在當時的文化教育領域,雖然在1906年就廢止了封建科舉制度,但封建復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然是社會教育的核心內容。魯迅先生針對現狀,寫了二十多年前的社會現實,啟發人們將其與當時現狀進行對照,懂得批判與取捨。

  三、放課文朗讀錄音

  要求:1、找出生字詞。

  2、試從課文中找出反映以下內容的活。

  ①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②孔乙己對人們的作用。

  ③孔乙己的結局。

  四、品味小說中幾句意味深長的話

  1、反映孔乙己特殊身份的句子。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的人。”

  明確:“站著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貧困,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都和短衣幫一樣;“穿長衫”表明他不願與“短衣幫”為伍,硬擺讀書人的架子;“的”點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他與上層人、下層人都有距離。

  2、反映孔乙己對人們的作用的一句話:

  “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麼過。”

  明確:孔乙己的存在只是為無聊的人們提供一個取笑的物件。說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淒涼。

  3、反映孔乙己結局的一句話:

  “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明確:“大約”表示是“我”的猜測,但孔乙己當時已無力維生,加上二十多年也沒有見到,在那樣冷酷無情的社會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用“的確”表示“我”猜測的結論。

  五、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徵

  1、燈片顯示以下語句,學生分析討論。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的人。

  △孔乙己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

  △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汙人清白……”

  △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

  △他便給他們茴香豆吃,一人一顆。

  2、指名學生歸納孔乙己的性格特徵。

  明確:科舉失敗又以讀書人自居,生活貧困愛面子又常受人嘲笑,迂腐可笑卻又不失善良本性,是一個既可悲又可笑的`沒落的讀書人。

  六、佈置作業

  思考:1、小說的前三節並沒有寫到孔乙己,它們在小說中有什麼作用?

  2、孔乙己的形象有什麼社會意義?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理解小說主題。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簡單回顧上課時內容,匯入新課。

  二、提示與思考

  1、小說的前三個小節有什麼作用?

  2、酒客、掌櫃、夥計等人是怎樣對待孔乙己的?

  3、孔乙己的讀書經歷說明了什麼?

  4、丁舉人是透過科舉爬到上層的讀書人,他是怎樣對待孔乙己的?

  三、交流、討論後明確

  1、小說前三個小節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人物活動的社會環境。

  由時間推算,我們可知當時封建科舉制度還未廢除。

  由以兩種不同方式喝酒的顧客可以看出當時貧富對立和階級對立的狀況。

  由“我”職務的變動可以看出當時人際間的世態炎涼。

  2、孔乙己不能與長衫酒客為伍,短衣幫酒客雖然也處在社會底層,但他們仍肆意譏笑孔乙己。唯利是圖的掌櫃以取笑孔乙己為樂,就連一個12歲的小夥計都鄙視孔乙己。這些,都充分說明在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下,人們對科舉不幸失敗者的冷酷。

  3、孔乙己讀了一輩子書,卻連“半個秀才也沒撈到”,既不能進學,又沒有學會營生,反而養成了好喝懶做的惡習,說明了封建教育對讀書人的毒害。

  4、丁舉人對同是讀書人的孔乙己毫無憐憫和同情,在孔乙己寫了“服辯”之後仍將他“打了半夜”,“再打折了腿”,不僅揭露了丁舉人的兇殘冷酷,也尖銳地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的本質和罪惡:培養殘酷的統治者。

  四、學生討論歸納造成孔乙己悲慘遭遇的原因

  學生討論後明確:

  1、社會原因。

  (1)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

  (2)封建等級制度和封建思想侵蝕下,民眾的麻木不仁。

  (3)以丁舉人為代表的封建統治者的殘酷摧殘。

  2、自身原因。

  熱衷科舉、好喝懶做、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五、理解小說主題

  組織學生集體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結合自己對本文的認識進行思考分析。

  六、佈置作業

  思考課後練習題三、四。

  第三課時

  課時教學重點:

  理清小說結構線索,品味小說的語言特色。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理清小說結構

  1、指名回顧小說情節的四個組成部分。

  (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2、按照小說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劃分課文結構。

  開端(1~3段):介紹咸亨酒店,交代環境。

  發展(4~9段):孔乙己的經歷和性格。

  高潮(10~11):孔乙己被打折腿的悲慘遭遇。

  結局(12~13):孔乙己的悲慘結局。

  二、理清小說的線索

  明確:小說以“我”(小夥計)的所見所聞作為線索,選取了孔乙己一生中幾個分散的,然而又是典型的生活片段構成小說情節。

  討論分析:使故事顯得真實親切,使情節集中,增加故事的悲涼,表現作者對孔乙己的同情。

  三、體會“以笑寫悲”的巧妙構思

  提示與思考:小說中多次寫到旁人的說笑、鬨笑,有什麼作用?

  討論明確:酒店中的人們也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他們麻木不仁、自私冷漠,他們意識不到自己與孔乙己一樣同樣受著統治階級的奴役,所以他們對孔乙己這樣一個科舉的不幸失敗者不但沒有同情和幫助,相反只有無情的嘲弄,以求得他們勞累而苦悶的勞動生涯中片刻的快樂。這種麻木的笑使孔乙己的悲劇更添悲涼之感。它表明,孔乙己的悲劇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社會的悲劇。這樣,就更加深了小說反封建的意義。

  四、品味小說的語言特色

  引導學生揣摩以下加點詞的意味:

  1、便排出九文大錢。

  2、他從破口袋裡摸出四文大錢。

  3、坐著用這手慢慢地走去了。

  4、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五、佈置作業

  小說的結尾並沒有明確交代孔乙己的死去,你認為孔乙己死了沒有?請展開想像,寫一篇短文來明確交代,300字左右。

  《孔乙己》教學反思

  《孔乙己》是魯迅的名篇,也是魯迅先生最喜歡的作品之一。魯迅的作品,學生理解起來有許多困難,如果不讓學生真正走進《孔乙己》,而是硬塞給學生許多分析與講解,那樣的做法顯然有悖於閱讀的真正意義。

  理解小說,先要走進小說所反映的社會中去。咸亨酒店是人物活動的場所,所有的故事都從這裡上演。這裡有形形色色的人,出場的、未出場的,從這裡可見證那個社會,影射那個社會。

  在第一課時的學習中,我首先透過多媒體讓學生走進了文字,走進了咸亨酒店。接著我讓學生在文字中找典型的環境描寫的語句,字斟句酌,揣摩研究:這是一個怎樣的社會?學生開始活動,談了許多獨到的見解:一個醜惡的社會,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做官的為富不仁,可以任意宰割社會上的弱小生靈,以致讓孔乙己一步步走入墳墓。一個虛偽的社會,一個十二的孩子就把潺水當作尋常事。一個冷漠的社會,人人都可以嘲笑孔乙己,甚至連沒有社會地位的短衣幫都可以這麼做,笑聲的背後是無情的現實。一個病態的社會,短衣幫連坐的資格也沒有,同樣被人們看不起,但他們卻以嘲笑孔乙己換得片刻的心裡輕鬆……在學生談了自己的認識後,我進行了及時的小結:一個小小的咸亨酒店,折射出社會的全貌,我們透過咸亨酒店這個小舞臺,瞭解了二十世紀初中國社會這個大舞臺,文章取材雖小,文章的立意卻不小,這就是小說中所謂的透過典型的環境來反映社會生活。

  第二課時以感受人物為主,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一、爬不上去又不願甘居底層的另類二、四體不勤,好喝成性的懶漢。五十多歲的一個高大男子,就是替別人做做小工也足以活下去了,但孔乙己自命清高,怎麼能做一些體力活呢?甚而至於鬍子不剃,衣服不洗,惰性酒性已深入孔乙己的骨髓,但他不以為恥,總拿“讀書人的事”來掩蓋,可悲可嘆!三、心地善良也做不了好人的可憐人。孔乙己總算是個心地特善良的好人,守信用,不賒賬,但他偷也偷不好,經常被逮,他根本不是做流氓痞子的料,所以這個社會最終接納不了他。

  孔乙己在笑聲中出場,又在笑聲中走向死亡,這不僅僅是孔乙乙一個人的悲劇,也是整個社會的悲劇。那裡的人太冷漠,那裡的世界不夠明亮。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