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關於詹天佑的教案大全
四年級關於詹天佑的教案大全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關於詹天佑的教案大全,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關於詹天佑的教案大全1
【難句講解】
1.有一家外國報紙輕蔑地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築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
這是外國報紙極端藐視中國的一句話。“還沒有出世”,指能修築這條鐵路的中國工程師,現在根本不可能有。
2.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這句話說明詹天佑對工作一絲不苟,極端負責,對工作人員要求非常嚴格。
3.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那些外國人要譏笑我們,而且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
這句話講的是詹天佑克服困難的動力。因為這是中國人靠自己的技術力量修築的第一條鐵路,是一條爭氣路。這條鐵路修得好壞,直接關係到國家和人民的聲譽。如果修得不好,外國人會譏笑我們,我們中國工程師也會喪失信心;修好了,可以回擊帝國主義的藐視,提高我們的自信力。這充分表現了詹天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為祖國爭氣的堅強決心。
【句式變化】
一、縮句:
這是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幹線。
這是幹線。
二、將直接引語改成間接引語:
有一家外國報紙輕蔑地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築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
有一家外國報紙輕蔑地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築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
三、將“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這樣一來,幾個工作面可以同時施工,把工期縮短一半。
這樣一來,幾個工作面可以同時施工,工期被縮短一半。
四年級關於詹天佑的教案大全2
《詹天佑》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二冊中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用人物的姓名為題,重點寫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時事蹟——主持修築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說明詹天佑是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表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語文教案-詹天佑。課文的重點是讓學生透過閱讀,認識瞭解詹天佑這個人物,難點在於課文的第六自然段關於詹天佑在青龍橋附近設計“人”字形線路的介紹。
一、激趣,引題
(出示詹天佑的照片)同學們知道他是誰嗎?瞭解這個人物嗎?對於詹天佑我們都不是很熟悉,課前我建議同學們多方面蒐集了有關詹天佑的資料,這節課我們再一起讀一篇寫詹天佑的文章。讓我們一起穿越時間的隧道,回到近百年前的舊中國,感受一下當時發生的故事。讓我們走近詹天佑,認識瞭解這個人物。(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地、認真地讀一遍課文,讀後談談感受到了什麼。(學生自由談)
三、細讀課文,感受人物
同學們談出了對這個人物的總體印象,現在讓我們再次深入地讀讀課文,體會體會,你眼中的詹天佑是一個怎樣的人?邊讀書邊在書上做一些批註,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詹天佑》。讀後在小組中交流。(自由讀,小組交流)
四、集體交流學習體會
請你談談自己對詹天佑這個人物的看法,並說出依據,讀出文中的有關語句。然後把你的觀點用最簡練的幾個字概括出來寫在黑板上。(學生完成板書)
在學生談體會時,教師相機指導朗讀。如出示課件,讓學生親眼目睹勘測線路的艱難,以便指導讀出感情。
在學生充分結合課文理解人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再結合課外掌握的資料來談。
五、突破難點,理解中部鑿井法和“人”字形線路
讀課文第五、六段,質疑。引導學生再認真讀這兩段,深入理解這部分內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懂它,也可以找幾個好朋友一起合作學習。
自學後交流,誰讀懂了到前面來給同學們講一講。(可畫圖講解)學生講解後,出示課件驗證理解得是否正確。
六、整體回顧課文內容,激發情感
讀了這篇文章,你覺得詹天佑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值得我們崇拜嗎?
京張鐵路提前竣工,全國上下歡欣鼓舞,詹天佑沒有辜負祖國人民的期望,他用鐵一樣的事實,給了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讓我們來感受一下這激動人心的場面。(出示課件)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假如這條鐵路剛剛竣工,你會為它取個什麼名字呢?把你最喜歡的一個名字寫在課文的插圖上。
老師希望同學們有機會能夠親自坐上火車走走這條路,親眼目睹、親身感受一下前人為我們留下的這一偉大傑作。
四年級關於詹天佑的教案大全3
一、揭題,解題。
1、題目有什麼特點?
2、透過預習,你對詹天佑有哪些瞭解?
二、快速讀全文,感知課文內容。
1、思考:主要寫了他們什麼事蹟?
2、討論演示軟體。
三、交流、自學情況。
1、分四人小組朗讀課文、正音、交流字詞學習情況。
2、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加以討論。
四、自由讀課文,分段。
1、提示:簡介、任命、修路、竣工。
2、小組討論,交流分段。
五、講課第一段。
1、指名讀,找出這段中心句,想想他在全文的作用。
2、點名讀中心句,說作用。
3、為什麼說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4、點名回答。
5、這段是概括介紹詹天佑,應該用怎樣的感情讀?哪些詞句可以體現?
6、齊讀。
六、講讀第二段。
1自由讀二三自然段。
要求:細心體會自己在朗讀過程中感情變化和所述內容有什麼關係。
2同組交流自己的感情有哪些變化?為什麼?全班交流。
理解句子:
(1)"帝國主義者完全想錯了,中國那時侯就已經有了自己的工程師,詹天佑就是他們中間的一個。"
(2)"這一回,咱們可爭一口氣。"
(3)"能在南口以北修築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
四年級關於詹天佑的教案大全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傑出的愛國工程師的事蹟,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本節課採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激發學習興趣;創造自主、合作的氣氛,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深入理解課文,體會的愛國熱情和高超智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做貢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修築京張鐵路遇到的困難;透過具體事例體會是“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歌曲渲染,啟動情感。
1、課前出示課題和播放歌曲《我愛你,中國》。
2、導語: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現在請同學們按課文出現的順序排序。螢幕顯示“開鑿隧道”,“接受任務”,“勘測線路”,“制服陡坡”,“全線竣工”。學生回答後,板書:勘測線路,開鑿隧道,制服陡坡。
(設計意圖:老師與學生,進行民主平等的對話。老師要以自己真誠的愛、真摯的情關注每一位學生,與學生互動交流,創設和諧平等的課堂。)
二、研讀交流,體驗情感。
1、學習“勘測線路”一節,體會的愛國熱情。
(1)螢幕顯示:自由讀課文,同桌討論:在勘測線路時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又是怎麼想的?初步體會的愛國熱情。請個別學生來回答,並板書:周密計算
(2)再讀課文,說說哪些語句最令你感動?讓學生充分體會的愛國熱情。
(評點:學生與文字進行跨越時空的心靈對話,感言於心,以心化言,實現了自我超越。當他們的精神活動積極活躍起來時,言語便噴湧而出,整個課堂也在心靈的對話中活力四射。)
2、學習“開鑿隧道”“制服陡坡”兩節,體會高超的智慧。
(1)、螢幕顯示:選讀“開鑿隧道”或“制服陡坡”其中一節,四人小組討論:是怎樣開鑿隧道或者設計線路的?請畫出簡單示意圖並加以說明。
(2)、螢幕出現居庸關、八達嶺的山勢圖,請選讀“開鑿隧道”一節的小組派代表拿示意圖到講臺前去介紹是怎樣開鑿居庸關、八達嶺隧道的。螢幕隨即展示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方法和中部鑿井法的動畫,讓學生體會到的高度智慧。
教師小結並板書:居庸關:(高)兩端鑿進法;八達嶺:(長)中部鑿井法
(3)螢幕出現“人”字形線路,請選讀“制服陡坡”一節的小組代表拿示意圖到展示臺前邊展示邊介紹。然後螢幕演示火車在‘人’字形線路上行駛情形的動畫,體會高超的智慧。
教師小結並板書:一推一拉
(4)再讀課文,說說哪些語句最令你感動?讓學生再次體會高超的智慧。
(評點:學生與學生進行張揚個性的對話。在這裡,學生充分展開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情感與情感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接納。他們互相取長補短,知識不斷豐富,能力更加全面,同時也感受到精神的愉悅。)
三、迴文朗讀,強化情感。
1、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三段,充分體會是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教師根據學生的體會板書:傑出愛國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這篇課文為了表現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這一中心,課文選取了下列一些具體的材料:他親自深入實地,到野外;他採用和方法鑿和的隧道,把工期縮短了一半;他設計,解決的問題。
3、學習了這節課,你還有什麼地方不明白?讓學生有疑難就問,師生共同解決疑難。
四、延情課外,昇華情感。
1、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主持修築京張鐵路中遇到的三個困難,深入理解了課文內容,飽滿的愛國熱情、傑出的創造精神和才幹鼓舞了我們。生活中有千千萬萬個像“”這樣,把祖國利益看作高於一切,不怕困難,維護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尊嚴。飛天英雄王利偉就是其中的一個。同學們,讓我攜起手來,努力學習,奮勇拼搏,去創造祖國美好的明天!下面讓我們用飽滿的愛國熱情高唱《國歌》吧。出示CAI10,螢幕播放雄壯的國歌,全體師生起立齊唱《國歌》。
2、螢幕出現“再見”,在《我愛你,中國》的歌聲中結束本課教學。
四年級關於詹天佑的教案大全5
(學生爭先恐後,自由發言)
生:我從文中第4、5段看出詹天佑是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因為詹天佑不怕困難,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馬上開始勘測線路。開鑿居庸關隧道,採用從“兩端向中間鑿進”的辦法,開鑿八達嶺隧道又採用了“中部鑿井法”克服了重重困難,最後把工期縮短了一半。
師板書:兩端鑿進法中部鑿井法
生:我還從文中第6段看出詹天佑是一位傑出的工程師。因為詹天佑設計了“人”字形線路,使火車巧妙的爬上了陡坡。
師板書:設計“人”字形線路……
師:大家的理由都很充足,可見我們同學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學生分組學習,每組推選出一位代表扮演“詹天佑”向“工程人員”介紹自己的設計方案,學生在本子上一邊畫圖,一邊解說。教師巡視。)
[評析:該教學片段為“讀書彙報”,學生已透過“彙報課文主要內容”的口語交際過程,對課文內容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能夠做到對課文內容心中有數。此時,我創設交際情境,讓同學扮演“詹天佑”向“工程人員”解說自己的設計方案,進一步誘發學生的積極思維,以形成本課口語交際的又一個高潮。]
師:現在有哪位同學扮演“詹天佑”開始向“工程人員”解說自己的方案。
(一學生走向講臺,面向大家。)
“詹天佑”:大家好!近幾天的工作非常勞累,大家辛苦了!(作拱手狀,眾笑)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居庸關的情況,並畫一張簡圖,便於同志們施工。居庸關山勢高,岩層厚,(畫一高山)
我想採用從兩端向中間鑿進的辦法,(畫→←)這樣施工會縮短工期。同志們,有什麼意見嗎?
“員工們”:沒有!
師:(鼓掌)講的真好!
“詹天佑”:大家好!(招手)今天把大家召集在一起,是和大家商量一下八達嶺的開鑿情況。八達嶺隧道長1100多米,有居庸關隧道的三倍長,(畫八達嶺)所以,我決定採用“中部鑿井法”,先從山頂往下打一口豎井(畫井),再分別向兩頭開鑿,(畫←→),外面兩端也同時施工,(畫→←),這樣能夠把工期縮短一半。同志們,你們認為這樣的方法可行嗎?
“員工甲”:詹總,能不能多打幾口豎井,增加多個工作面,這樣不是能更快的縮短工期嗎?
“詹天佑”:這位員工提出再多打幾口豎井,這個辦法大家認為如何呢?
“員工乙”:我覺得多打幾口豎井不合適,原因有二:一是我們國家非常貧窮,當時的國力很難承受;二是這樣會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
“員工丙”:我也認為不合適,幾口豎井加起來的長度都會超過兩端鑿進的長度,這樣,人力、物力、財力不是白費了嗎?哪如就從山頂打一口井呢?
(教室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
師:剛才,同學們各抒己見,老師真是大開眼界,從中受益匪淺。的確,八達嶺隧道太長了,我們的測量裝置也很落後,如果仍用“兩端鑿進法”開鑿,容易產生誤差,在中間對接有困難,如果多打幾口豎井,我們的人力、物力、財力又實在有限,所以還是用“中部鑿井法”比較理想,大家明白了嗎?
生:(異口同聲)明白了!
[評:尊重學生的天性,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學習的權利,是進行口語交際的根本保證,在這一節的教學中,教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口語交際情境,這就形成了學生想說、樂說、會說、敢說的氛圍。這樣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有一學生踴躍走向講臺,面向大家)
“詹天佑”:各位員工,大家好!經過長時間的晝夜奮戰,我們成功的開鑿了居庸關和八達嶺的隧道,但是,鐵路經過青龍橋附近,坡度特別大,怎樣才能使火車爬上陡坡呢?我設計了一種“人”字形線路,給大家演示一下。(畫“人”字形線路圖,一邊演示,一邊解說)
北上的列車到了南口就用兩個火車頭,一個在前邊拉,一個在後面推。過青龍橋,列車就向東北前進,過了“人”字形線路的岔道口,就倒過來,原來推的火車頭拉,原來拉的火車頭推,使列車折向西北前進,這樣一來,火車上山就容易多了。大家聽懂了嗎?
“員工們”:聽懂了!
師:那麼此時,同學們想對詹總工程師說些什麼?
(學生紛紛發言)
生:詹總,你的設計真是太巧妙了!實在令人佩服!(伸出大拇指)
生:詹總工程師,你真是技高一籌!為我們中國人爭了一口氣!
生:詹總,您不愧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將來我也要向您一樣,當一個出色的工程師!
生:詹總,您的傑出設計長了中國人的志氣,滅了帝國主義的威風!
生:詹總工程師,您在實踐中勇於創新的精神非常值得我敬佩!
……
師:鼓掌
[評:新修訂的小學語文大綱在談及閱讀教學時指出,“要避免煩瑣多餘的內容分析。”“人”字形線路這一重點段落,如果逐句解析,會顯得煩瑣多餘,學生不易感興趣,,於是,我改變了傳統的講析式教學方法,在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創設“詹天佑”向“工程人員”解說工程設計方案的情境,讓學生扮演有關角色進行口語交際訓練,使教材中的文字變為學生生動的語言,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解說和談論的“對話”中有效的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口語交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