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教案範文
高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教案範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教案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教案範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季風水田農業和商品穀物農業兩種農業生產地域型別的特點;以及這種農業地域型別產生的自然、社會、經濟原因。學習農業區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農業地域型別的主導因素。
過程與方法:
1.結合文字資料與圖示資料的閱讀,初步掌握提取地理資訊的基本方法;
2.利用案例完成知識的學習與應用分析。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理解世界和我國糧食問題的重要性;
2.初步形成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觀念。
【教學重點】
1.利用農業區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學習水稻種植業和商品穀物農業的特點;
2.對比水稻種植業和商品穀物農業兩種農業生產地域型別,理解在農業地域型別形成的過程中,各個農業區位因素對其發展的影響。
【教學難點】
1.學習農業區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農業地域型別的主導因素;
2.結合文字資料與圖示資料的閱讀,初步掌握提取地理資訊的基本方法。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與講議結合。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同學們,透過前面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樹立了農業區位因素的基本理論,並且有了農業地域型別的一些基本認識,學習了種植業和畜牧業兼有的澳大利亞的混合農業,這一節我們繼續學習兩種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型別--季風水田農業和商品穀物農業。
下面我們先看一段錄影,請大家認真觀看,錄影裡反映的是什麼農業型別。
教師提問:以上錄影內容反映了什麼農業型別?
生:種植業。
師:很好。在這一節內容的學習中,我們就將認識兩種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型別--季風水田農業和商品穀物農業。
一、季風水田農業
1.主要分佈區:亞洲季風區。
2.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作物以水稻為主
3.世界的稻米生產國--中國
(閱讀P47圖3.10亞洲季風水田農業的形成和分佈,重點分析季風水田農業形成的區位因素,完成P48讀圖思考題。)
4.本區發展水稻種植業的有利區位條件:
(學生活動)讀圖思考
1.季風水田農業地域型別的形成,與這裡的地形和氣候有什麼關係?
2.水稻種植業是一種勞動密集型農業,這裡有與之相適應的勞動力條件嗎?
3.季風水田農業的形成還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教師提示):從水稻的生長習性結合讀圖思考1、2引導學生分析圖3.10,分析氣候、地形、勞動力對水稻分佈的影響。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分析氣候、地形等自然條件是水稻生長的基礎,豐富的勞動力等社會經濟條件有利於水稻種植業的經營和發展。)
(歸納總結)
1.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佈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季風區的地勢平坦地區。高溫多雨適宜水稻生長,地勢平坦便於水田管理。
2.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佈在人口稠密地區,這裡勞動力豐富。
3.亞洲季風區人多地少,糧食需求量大,水稻單產高。種植水稻可以緩解人口對土地的壓力和對糧食的需求。本地區水稻種植歷史悠久(約有7000年),稻米是人們喜愛的主要糧食。
4.季風水田區的水稻種植業的主要特點:
(學生活動)學案【知識梳理】一
(總結歸納)
一、季風水田農業的特點分析
特點
原因
發展措施
小農經營
家庭為單位,人均耕地少
集約經營
單產高,商品率低
精耕細作,但農村人多,自給為主
控制人口數量,增強商品意識
機械化水平低
體力勞動為主
加快機械化發展
水利工程量大
夏季風不穩定,水旱災害頻繁發生
大力投資,興修水利
科技水平低
農民文化科技素質低,憑傳統經驗
加大科技投入
小農經營--人均耕地少,以家庭為單位,每戶耕種的田地少。
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農民精耕細作,使單位面積產量較高;但每戶耕種規模小,每戶稻穀的總產量不大,受傳統觀念及經濟水平的制約,農民收上來的稻穀的相當大的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糧以及家畜、家禽的飼料用糧,到市場出售的很少。
機械化水平低--田地規模小,經濟水平低,農民憑自己勞動能夠完成農活。日本機械化水平較高。
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產的基礎。季風區水旱災害頻繁,對水稻生產威脅大。
(學生探究)
以中國為例,說明應該尋找和運用哪些資料,解釋我國南方水稻產區形成的原因。
活動步驟:1.探究方案:需要著手組織哪些方面的相關材料知識。
2.列出資料清單。
3.運用這些資料說明問題。
(友情提示)此活動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安排在課下完成。
(學生活動)透過閱讀這個材料,使學生了解如下問題:
1.我國水稻專家袁隆平主持的雜交水稻的發明和推廣,為糧食生產開闢了廣闊前景。
2.目前,我國生物技術育種居世界先進水平,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居國際地位。超級雜交水稻也取得了重要進展,平均每公頃產量達到1萬多千克,處於世界水平。
二、商品穀物農業
1.分佈地區: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
2.農作物:小麥、玉米
(學生活動)讀圖3.13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條件簡要分析這些因素對商品穀物農業有什麼影響。
3.特徵:以上國家商品谷農場一般為家庭經營,這類農場我國西北、東北也有分佈,一般為國營。
(教師提示)商品率高是商品穀物農業的基本特點。在分析適合發展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條件時需要圍繞商品率高的特點考慮。
(總結歸納)
農業生產的生產量高,自身消費少,生產效率高,交通、市場條件好,商品率就高;產量高,而自身消費量大,生產效率低,即使交通、市場條件好,商品率也不會很高。因此在分析主要區位因素對商品穀物農業影響的教學過程中,要抓住關鍵特徵,從分析哪些區位因素有利於提高產量,哪些因素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哪些因素有利於促進產品的銷售著手。
參考答案:
下面我們以商品穀物農業典型代表--美國的商品穀物農業為例,分析歸納商品穀物農業的特點和區位因素。
(學生活動)
透過這個案例3,使學生明確如下問題:
(1)美國是世界上的商品穀物生產國,商品穀物農場主要分佈在中部平原。。
(2)農業的商品化促進了農業的專業化和區域化,有利於因地制宜,充分發揮自然資源潛力,取得效益。
(3)美國的玉米帶、小麥區能夠保持常盛不衰,得益於有力的農業措施。
(4)小麥的分佈分為北部小麥區和中部小麥區。
4.適合發展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條件分析:
(學生活動)參照歸納季風水田區水稻種植業特點的方法,歸納美國商品穀物農業的特點。
(教師提示)美國商品穀物農業的特點是: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學生活動)學案【知識梳理】二
(總結歸納)二、美國成為世界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優勢與評價
區位優勢
評價
(一)優越的自然條件:①平原地形廣闊②黑鈣土和沖積土肥沃③溫帶草原氣候,夏季溫和溼潤④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
為實現機械化和規模經營創造條件,利於作物生長、穩產
(二)便利的交通運輸:①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航運發達②公路、鐵路與水運構成發達交通網
集散便利、降低運費、提高效益
(三)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可大規模經營
競爭力比歐洲強
(四)高度發達的工業:提供現代農業所需的生產工具和生產資料
實現農業機械化、化學化,但增加能耗和成本
(五)先進的科技:國家建立科技研究中心和推廣系統,免費提供科技成果
促進農業科技發展和專業化、社會化生產的實現
(總結歸納)適合發展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條件分析:
農業科學技術先進;機械化水平高;地廣人稀;市場廣闊;交通運輸便利;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降水豐富等。
三、把美國商品穀物農業的形成條件和特點與季風水田農業作一比較,你認為的差異是什麼?
(學生探究)
農作物品種
生產目的
經營方式
氣候條件
水稻種植業
水稻
自給一商品農業
小農經營、生產規模小、機械化水平低
季風氣候區
美國商品穀物農業
小麥、玉米等
商品農業
家庭農場、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低
溫帶大陸性氣候區
產生這兩種農業地域差異的主要因素是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勞動力條件和氣候因素。氣候條件不同,兩種農業地域所生產的農產品品種不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勞動力條件直接影響到生產的經營方式和商品率高低。
【板書設計】
3.2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型別
一、季風水田農業
1.主要分佈區:
2.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作物以水稻為主
3.世界的稻米生產國--中國
4.發展的有利區位條件:
5.主要特點:
二、商品穀物農業
1.分佈地區:
2.特徵: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農作物:小麥、玉米
4.區位條件
高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教案範文2
【教學目標設計】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概括環境問題與人地關係思想發展的演變歷史。
2.熟悉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內涵和原則。
3.解釋可持續發展戰略是解決環境問題的根本途徑。
4.結合例項,闡明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途徑。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根據圖表和習題分析環境問題與人地關係的演變的規律。
2.透過案例分析,掌握綜合分析問題的方法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科學資源觀,樹立環境意識。
【教學重點】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內涵和原則。
【教學難點】
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樹立。
【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計算機。
【教學過程設計】
承轉匯入新課。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環境問題的表現與分佈、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要解決環境問題,又要繼續發展經濟,我們應該怎麼辦?
這是我們這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可持續發展。
一、環境問題與人地關係思想發展的歷史演變
學生閱讀教材。
多媒體展示圖表。
學生填寫表格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謀求人地協調
生產力水平
生產力低下,發展緩慢
生產力斷提高
科技突飛猛進,生產力迅速提高
生產力繼續以驚人的速度向前發展
人類活動
處於採獵文明時期,以動、植物為取食物件
步入農業文明,開發利用土地、水、氣候等資源
進入工業文明時期,人類試圖主宰自然界,犧牲自然,積累財富
人類被迫重新審視自己的經濟行為,國際社會旁邊關注環境和發展問題
人地關係
恐懼和依賴
依附性大大減弱,對抗性增強
全面呈現不協調,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謀求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相協調
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對人類的威脅不嚴重
生態系統變得簡單和脆弱,地理環境趨於惡化
環境汙染演變成社會公害,生態破壞,危及人類生存
人類開始認識環境問題,逐步解決環境問題
讀圖8.9,教師提問:從歷史時期人類活動和地理環境的關係來看,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什麼問題?
引導學生分析討論:物種滅絕、人類被動地適應環境,環境對人類制約作用強;人口增加,使自然資源遭到破壞,地理環境趨於惡化、人類與環境對抗性增強;環境汙染、人地關係全面不協調,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教師總結歸納:隨著經濟和生產力的發展,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提高,人們為了追求的經濟效益,採取了以損害環境為代價的經濟增長方式,從而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對人類已經產生嚴重的影響,為此再也不能走傳統的以高消耗、單純追求經濟數量增長和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必須尋求一條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二、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與原則
1.概念
學生閱讀教材。
提問:什麼是可持續發展?
學生回答:可持續發展是這樣的發展:它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其豐富的內涵概括起來有三點:生態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社會可持續發展。
2.原則
學生閱讀教材。
提問: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有哪些?
學生回答:
①公平性原則:這包括同代人之間和代際之間、人與其他生物種群之間、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公平。
②持續性原則:地球面積是有限的,這決定了地球的承載能力也是有限的。人類的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必須保持在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之內。
③共同性原則:地球是一個整體,地區性問題往往會轉為全球性問題。這就要求地方的決策和行動,應該有助於實現全球整體的協調。
投影展示問題。說出以下人類行為違反了可持續發展的什麼原則?
1.毀林開荒,擴大耕地面積
學生回答:主要違反了持續性原則。人類應做到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處理好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關係。)
2.溼地的大面積破壞,導致某些物種滅絕
學生回答:主要違反了人與生物種群之間公平性的原則。
3.發達國家將汙染嚴重的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學生回答:主要違反了不同國家之間公平性的原則。
三、可持續發展從觀念走向實踐
教師提問:讀圖8.12,你有何感想?對治理環境問題有何看法?
學生討論回答:可持續發展是全人類的共同目標,我們只有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世界觀,進而用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方法和行動來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才能使可持續發展從觀念走向實踐。為此,讓我們每個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主要措施:無公害農產品行動計劃;建立和健全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和檢測檢驗;強化源頭管理,消除引發農產品質量問題的隱患;建立市場機制,整頓規範好農產品市場秩序;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檔次;發展產業化經營,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建立有利於農產品質量安全提高的營銷機制等;
課堂練習鞏固
1.讀人類社會演進和人地關係兩幅示意圖,回答問題:
(1)甲圖所示三種社會形態中,哪些屬於乙圖所示人地關係原理的範疇?
(2)在我國江南丘陵地區廣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態環境變化有哪些?
(3)影響人地關係演變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
(2)森林減少,生物多樣性減少,生態系統變得脆弱。
(3)科學技術,社會生產力或生產工具,人類對人地關係的認識,人口數量。
2.目前能緩解華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緊張狀況,且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措施有( )
a.增加地下水的開採量
b.縮減農田面積以降低農業用水總量
c.直接利用工業和生活汙水灌溉
d.推廣噴灌、滴灌、發展節水農業
答案:d
【板書設計】
一、環境問題與人地關係思想發展的歷史演變
二、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與原則
1.概念
2.原則
三、可持續發展從觀念走向實踐
高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教案範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五種交通運輸方式及其特點,能夠根據所需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
2.瞭解交通運輸線、點組成的交通運輸網及其佈局的影響因素。
過程與方法
結合具體的案例,學會分析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和交通運輸佈局的影響因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發展觀。
2.培養學生辯證地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五種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
教學難點
影響交通運輸佈局的因素。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方法
案例分析法、自學討論法、合作與探究。
教學過程
【新課匯入】 “要想富,先修路”,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交通運輸。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五章第一節交通運輸方式和佈局。
現代主要交通運輸方式
『播放青藏鐵路影片』
【教師提問】:剛剛播放的影片當中,為我們展示的是哪一種交通運輸方式呢?
【教師點撥】:鐵路運輸。那麼我們現代的交通運輸除了鐵路這種運輸方式以外,還有哪些佳通運輸方式呢?
【學生回答】:公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管道運輸。
教師點撥師:對,我們現代社會的交通運輸方式主要有五種,它們分別是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管道運輸。『投影展示圖片』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五種交通運輸方式都有哪些特點呢?
1.五種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
【學生活動】:組織學生自主學習該部分知識,完成導學案上連線題,投影展示學生完成連線
【教師引導】:以上就是五種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它們是各有長短。那麼,當我們在面對實際問題的時候,應該如何去合理選擇交通運輸方式呢?
2.合理選擇交通運輸方式
【學生活動】:展示表格,指導學生在導學案上勾選,完成後請學生在電腦上勾選出來
【教師點撥】:選擇運輸方式的時候,既要根據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又要根據貨物的類別、數量、運距等綜合因素,本著多快好省的原則,作出最合理的選擇。
『播放影片交通運輸的變化』
3.交通運輸的發展方向
高速化——縮短運輸時間,增加透過能力
大型化——擴大運輸工具的裝載量
專業化——發展集裝箱運輸技術
【教師引導】:在現代社會,如果我們只有一種交通運輸方式可不可行呢?答案線是否定的。在生活中,要實現一個地點到另一個地點,我們往往要用到兩種以上的交通運輸方式。各種交通運輸方式聯合就形成了交通運輸網,為我們的出行提供了方便,那什麼是交通運輸網呢?
4、交通運輸網及佈局
(1)概念
(2)組成要素:
交通運輸中的線:鐵路、公路、航道等。
交通運輸中的點:車站、港口、航空港等。
【教師提問】:雖然交通運輸網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層次,但它的佈局也不是偶然隨意地,而是受到了某些因素的影響。那麼,影響交通佈局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影響交通佈局的因素
【學生活動】:『投影展示中國鐵路網分佈圖』思考:我國鐵路網分佈有什麼特點?這樣分佈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呢?
【學生回答】:東部密集,西部稀疏。東部地形以平原為主,相比西部更為低平和緩。而且東部經濟發達,人口與城市眾多,對交通的需求量大。
【教師點撥】:由此看來,交通運輸的佈局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下面我們透過一個具體的案例來具體分析影響交通佈局的因素。
【學生活動】:『播放影片南昆鐵路』思考:瞭解了南昆鐵路之後,請同學們閱讀教材80的案例1,思考一下這樣幾個問題:
(1)在地圖上分別讀出南寧和昆明的海拔,並指出南昆鐵路的建設需要克服哪些自然障礙?
(2)南昆鐵路沿線有哪些資源分佈?
(3)鐵路沿線民族分佈、經濟水平如何?
(4)在複雜的自然條件下我們是憑藉什麼去克服困難的?
【學生回答1】:南寧海拔低於100米,昆明海拔大致在2000米以上。由於鐵路位於西南喀斯特地貌區,所以地形險峻、地質條件複雜、地勢起伏大,且多地震、滑坡,南昆鐵路的修建必須克服這些自然障礙。
【教師點撥】:由此可以看出,南昆鐵路的興建必修要考慮自然因素的影響,它決定了能不能修鐵路,修建的難度有多大。既然南昆鐵路的修建有這麼多的自然障礙,為什麼我們還要興建這條鐵路?
【學生回答2】:因為鐵路沿線有豐富的資源。
教師點撥:具體有哪些資源分佈呢?
【學生回答2】:鋁礦、煤礦、石油等自然資源,以及峰林、溶洞等喀斯特地貌旅遊資源。
【教師點撥】:對,正是由於西南地區有豐富的資源,修建南昆鐵路就有利於當地的資源開發,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所以,南昆鐵路的修建還考慮了經濟因素。南昆鐵路沿線的民族分佈、經濟水平如何呢?
【學生回答3】:南昆鐵路途徑19個縣(市),沿途有十多個少數民族,這裡也是我國貧困人口較多的地區。
【教師點撥】:在這裡修建鐵路,可以促進少數民族地區脫貧致富,加強民族團結,有利於社會的穩定發展。因此,我們還要考慮社會的發展。雖然南昆鐵路的修建有利於當地的經濟、社會的發展,但畢竟自然條件非常惡劣,施工難度非常大呀,我們又是憑藉什麼去克服重重困難的呢?
【學生回答4】:先進的科學技術。
【教師總結】:回答得非常好!在複雜的自然條件下我們必須要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保證。所以南昆鐵路沿線建有橋樑476座,隧道258座,整條線路31%都是橋樑和隧道。南昆鐵路也是我國科技含量的鐵路之一。
透過南昆鐵路的案例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影響交通運輸佈局的因素有:經濟、社會、自然、科技四大因素,其中經濟是主導因素。
【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需要同學們瞭解五種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能結合運輸貨物的特點、運輸量等對交通運輸方式作出合理的選擇;我們還了解到現代交通運輸的主要特點;交通運輸網的佈局特點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從當前來看,社會經濟因素是決定性的因素,而技術則提供了保證,自然條件的影響越來越小。
【板書設計】:
交通運輸方式和佈局
一、交通運輸方式:
1、五種方式及其特點;
2、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
3、發展趨勢
二、運輸網及佈局
1、基本要素:交通網中的線和點
2、影響因素:自然條件、經濟水平、社會發展、技術水平等
高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教案範文4
【課標解讀】
分析農業的區位因素,舉例說明主要農業地域型別特點及其形成條件。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理解農業區位的含義。
2、培養分析、歸納、運用地理基礎知識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從個案分析中掌握混合農業的區位因素和生產特點。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懂得農業區位的選擇須按照自然和經濟規律,因地制宜佈局農業,充分利用農業資源,以實現經濟效益。培養學生因地制宜的農業發展觀。
【教學重點】
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明確農業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會對農業的區位選擇產生影響;學會利用農業區位理論分析具體案例
【教學難點】
正確運用農業區位選擇的基本原理,分析不同的農業地域型別,形成現代農業意識。
【教法與學法】
讀圖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匯入]:本節課我們將共同來學習農業的區位選擇。什麼是農業?人類利用土地的自然生產力,栽培植物或飼養動物,以獲得所需要的產品。由於生物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密切,因而農業是受自然環境影響的產業。
[展示圖片]:泰國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種植、澳大利亞牧場。
[提問]:從圖片上看,兩地的農業生產有何不同之處?
[學生看圖回答]:泰國湄南河平原是一片水田,從事水稻種植;而澳大利亞東南是一個牧場,從事養羊業。
[提問]:為什麼這兩地會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農業景觀?
[學生回答]:因為兩地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不一樣。
[承轉]:究竟有哪些因素影響了農業在湄南河平原和澳大利亞東南部這兩地的不同選擇呢?引入農業區位的概念。
[講解]:農業的區位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指農業生產選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農業與地理環境各因素的相互聯絡。
以泰國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種植為例,它的區位應該有兩層含義:一是水稻分佈的位置-湄南河平原;二是湄南河平原種植水稻是與當地所處的地理環境密切相關的,是環境中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提問]: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學生分組討論,各小組相互交流得出:氣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場、交通、政策、勞動力、機械。
[小結]:既包括自然環境因素,如氣候、地形、土壤、水源;又包括社會環境因素,如市場、交通、政策、勞動力、機械等。
以湄南河平原為例,影響其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展示中南半島位置圖,學生讀圖思考。
[學生討論後回答]:中南半島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溼熱;平原地區地形平坦;紅色土壤肥沃;人力耕種,勞動力豐富,機械化水平低。
課件展示活動內容:下列農業生產的佈局和變化主要受哪些區位因素的影響?為什麼?(學生分組討論)
1.結合水稻生長需要的熱量和水分條件,分析為什麼水稻生產主要分佈在熱帶、亞熱帶季風區和溫帶季風氣候區,而不包括地中海氣候區?(氣候)
2.我國江西省泰和縣的千煙洲,是一個典型的中亞熱帶紅壤丘陵地區。這個地區為什麼要採取"丘上林草丘間塘、緩坡溝谷魚果糧"的立體農業佈局模式?
(地形、土壤)
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亞熱帶沿海地區一些耕地經歷了"水稻田-甘蔗地-魚塘-花卉棚"的農業景觀變遷,你知道為什麼嗎?(市場、政策)
學生髮言,適當引導、評點並作講解。
[承轉]: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因素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較穩定,而社會經濟因素髮展變化較快。
由於地理環境整體性的特徵,某個區位因素的變化也會引起其他區位因素的變化。尤其是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的發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很大,進而對農業的區位選擇也產生很大的影響。
案例學習:環地中海地區的農業變遷
學生自主學習並回答如下問題:
1.環地中海地區的農業區位因素髮生過哪些變化,對農業區位選擇有哪些影響?
2.哪些因素在農業區位選擇中起的作用越來越大?你能對環地中海地區的農業區位選擇提出建議嗎?
學生髮言,教師適當引導、評點並作講解。
[講解]:農業的區位選擇,實質就是對農業土地的合理利用。合理利用土地不但要考慮自然條件因素,還要考慮發展變化較快的社會經濟因素,從而獲得的效益。
[講授]: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在社會、經濟、科技、文化和自然條件的綜合作用下,形成的從事農業生產的地區,我們稱之為農業地域。在同一農業地域內,農業生產的條件、結構、經營方式、發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徵。農業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合理利用農業土地的結果。由於動植物的不同地域分佈,以及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的地域差異,世界上形成了多種農業地域型別。
展示澳大利亞的氣溫分佈圖、降水分佈圖、地形分佈圖和人口分佈圖,多圖結合分析澳大利亞混合農業地域的形成過程,訓練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
[講解]:混合農業是一種將耕作業和畜牧業相結合的農業地域型別。它的形式多種多樣,在經濟發達國家其生產形式比較穩定,分佈比較廣泛,商品生產有一定規模,主要分佈在歐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亞以及紐西蘭等地,種植小麥、玉米等穀物以及牧草和飼料作物,飼養的牲畜主要是牛、羊、豬等。混合農業以澳大利亞東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區的小麥-牧羊帶最為典型。
讀圖指導:根據澳大利亞小麥-牧羊帶分佈圖,確定小麥-牧羊帶在澳大利亞氣溫分佈圖、降水分佈圖、地形分佈圖和人口分佈圖上的位置,分析說明澳大利亞小麥-牧羊帶分佈地區有利的氣候、地形、水源等自然條件和勞動力、市場等社會經濟條件,加強對課本圖3.3核心原理的實際應用。
學生自主閱讀案例"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形成"
分析:澳大利亞東南墨累-達令盆地是農牧皆宜的地區。分析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特點和形成原因。
1.澳大利亞混合農業地域在生產結構、經營方式、科技應用、農業專業化和地域化等方面有哪些特點?
2.在澳大利亞混合農業地域形成的過程中,有哪些區位因素在起作用?
學生髮言,適當引導、評點並作講解。
[提問]:那麼,澳大利亞的墨累-達令盆地的區位因素有什麼不足之處?
知識拓展:課件展示澳大利亞大分水嶺的雨影效應的形成原理及東水西調示意圖。
[講解]:澳大利亞東南部受大分水嶺的影響,降水集中於大分水嶺的東側,在其西側形成山地的雨影效應,降水豐富地區與農業生產地區分佈不一致,灌溉成為澳大利亞農牧業發展的限制性條件。因此,澳大利亞對水利工程建設很重視,東水西調促進了墨累-達令盆地農牧業的發展。
[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農業區位選擇的基本原理。透過學習我們瞭解到,農業的區位選擇實質上就是對農業土地的合理利用。在進行案例分析時,我們不但要考慮自然環境因素,還要考慮社會環境因素。農業地域的形成,是自然環境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且這些因素是要發展變化的。對於一些不適於農業利用的自然條件,我們還可以適當加以改造利用,促進農業生產。
課後活動:以你的家鄉為例,調查研究農業區位因素的變化,以及一個因素的變化會引起其他因素變化的情況。
[板書設計]:
農業的區位選擇
高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教案範文5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選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二節。交通運輸是實現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運輸方式和佈局變化,會直接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本節配置了不少的圖片和案例,是教材的組成部分,但似乎離學生們的生活太遠。透過鄉土地理的活例子,結合該節課程的要旨,既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和活動過程,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學情分析:
本冊書先講“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絡”即農業、工業,再講交通。因此學生對這部分會比較陌生。高一的學生有一定的地理基礎知識、讀圖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透過各種正確途徑蒐集相關資料的能力。可以增加直觀的圖片適當補充聚落空間形態的有關知識。本校高一新生對計算機有一定的操控能力,但是差異比較明顯,建議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蒐集的資料、課本的地圖等,加強學生對本節內容的理解。
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交通運輸佈局變化對聚落和商業網點分佈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1.透過分析有關的圖片和資料及相關實際案例,理解交通運輸方式和佈局對聚落形態和商業網點分佈的影響:
2.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交流地理學習和探究的體會,側重對地理學習結果的表達和能力的培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學會運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培養學生對家鄉的熱愛。
教學重點:
結合案例分析交通運輸和佈局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佈局的影響。
教學難點:
分析交通運輸和佈局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佈局的影響。
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讀圖分析法、討論法、讀圖歸納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引入:引用民諺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而如今,寶成鐵路溝通了巴山蜀水,新中國的鐵路建設事業日新月異,成績斐然。
設計意圖:這樣導課,既傳授了知識,又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
二、講授新課
(一)交通運輸方式對聚落形態的影響
1.教師出示兩張圖片: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引導學生歸納聚落的概念、型別。
2.交通運輸方式的變化影響聚落空間形態的變化
環節一:新的交通方式發展會帶動聚落形態的變化
出示案例:嘉興市空間形態的演變過程。指導學生從“時期、形態、原因”等方面分析。(設計表格讓學生透過分析案例進行填寫)
設計意圖:透過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案例,思考填表對比不同時期,嘉興市空間形態的演變,從而得到新的交通方式發展會帶動聚落形態的變化。環節二:交通方式的衰落影響聚落空間形態的演變
出示小問題:“考考你:“揚州(雄富)冠天下”“十里長街(市井連)”“(夜市)千燈照碧雲”,門前(冷落)鞍馬稀。”讓學生試著填寫詩句中缺少的詞語,並展示資料“揚州的變遷”,
設計意圖:透過詩句及資料,引導學生得出交通運輸方式的變化對聚落影響的另一個方面:交通方式的衰落影響聚落空間形態的演變。
(二)交通佈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的影響
環節三:聚落空間形態沿交通幹線擴充套件,交通幹線成為聚落的主要發展軸。
出示圖片:銀川市地圖,西夏、金鳳、興慶區的分佈圖出示案例:株洲市區發展地圖。
小組合作探究:要求學生分析株洲市區發展變化圖,並結合自己家鄉的首府銀川主要的市區分佈圖,討論交通幹線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教師適當引導歸納。
設計意圖:透過案例分析,教師的引導歸納,及學生自主探究,結合在生活的所見,得到聚落空間形態一般沿交通幹線擴充套件,並且交通幹線成為聚落的主要發展軸。
環節四:交通運輸網的形成,促使多個城市相互連線,形成沿交通網分佈的大城市帶
出示圖片資料:“波士頓-紐約-華盛頓大城市帶”,“長江三角洲城市帶”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兩幅地圖,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交通網路對城市帶形成的影響。
過渡:隨著城市化程序的快速發展,房價、地價不斷上漲還有人們對於對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工業區和高階住宅區逐漸向外圍地區轉移,而商業和服務業則向市中心集聚。工業區和高階住宅區逐漸轉移到郊區,就得益與交通網的完善,隨後大型購物中心、超市及休閒設施也向郊區遷移。那麼這些商業網點(大型購物中心、超市及休閒設施)和商業中心的佈局和交通運輸佈局的關係是什麼呢?
(三)交通運輸對商業網點密度的影響
環節五:展示山區和平原商業網點示意圖(教材P84頁圖5.8和圖5.9)思考:
(1)請觀察兩張圖,說說其商業網點分佈的密度,誰大誰小?
(2)請分析原因。
小組討論:請小組代表說出討論結果。
設計意圖:此過程中教師須引導學生從自然(地形地勢)、社會(人口分佈密度)、經濟(經濟基礎、人們的消費水平)和科學技術等因素方面分析,透過影響交通運輸的佈局,進而影響了商業網點的分佈密度。本活動透過小組討論集思廣益,在討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學會分析和交流的能力。
(四)交通運輸對商業網點分佈位置的影響
環節六:石嘴山市的大型商業區的位置和交通之間的關係。
(建立一個班級部落格,課前佈置學生蒐集資料,然後將蒐集到的資料上傳,之後在部落格上討論,3天前佈置好。在討論中教師可與學生一起交流。(1)石嘴山商業中心位置(2)石嘴山的市批發市場分佈(3)裝飾城與建材市場分佈(4)倉儲超市)
問題引導:(1)這些大型商業網點的佈局都有什麼共同點?
學生回答預設:位於城市郊區、新城或舊城改造處,對交通幹線有重要的依附關係:一是沿著舊國道或主要城市幹道兩側自發形成;二是在城市交通樞紐;三是在快速幹線和高速公路的出入口附近形成。
問題引導:(2)倉儲等為什麼不佈局在石嘴山中心呢?
學生回答預設:市中心的地租昂貴,而郊區的地租比較便宜,加上便利的交通,可以帶來大量的人流和物流。
設計意圖:透過我們生活的城市石嘴山市為例分析討論,商業佈局的原因,這些大型的商業網點佈局在市區中心、環路邊緣或市區邊緣的高速公路沿線,是以交通原則代替了市場原則。
總結:板書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