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精選9篇)

中圖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精選9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圖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圖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利用半球位置、海陸位置和經緯度位置來描述一個區域的地理位置。

  2、知道世界第一大洲。

  3、學會描述一個區域的範圍。

  4、瞭解亞洲的地理分割槽。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透過對亞洲的學習,掌握認識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

  學會正確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點,運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描述區域某一地勢變化及地形分佈特點。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教師提問:結合我們平時接觸的電視、電影、報紙、網路資料,談談自己知道的亞洲。

  學習討論回答。

  教師歸納:我們居住的大洲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既有烈日炎炎的沙漠,又有白雪皚皚的冰原;既有世界第一高峰,又有世界最低窪的地方。這就是我們居住的大洲。它有眾多的高山和大河,有燦爛的文化,有優美的風景。它就是雄踞東方的亞洲。

  板書:一、雄踞東方的大洲--亞洲

  二、明確學習目標

  三、新授:

  (一)溫故知新(生回顧亞洲地名的由來)

  亞洲是亞細亞洲的簡稱,意為“東方日出之地”.公元前20xx年中期,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東岸(今天的敘利亞一帶)興起,建立起強大的腓尼基王國。他們的航海水平十分高超,活躍於整個地中海。頻繁的海上活動,要求腓尼基人必須確定方位。所以,他們把地中海以東的陸地稱之為“Asu”,即“東方日出之地”,所指範圍後來逐步擴大到整個亞洲。把地中海以西的陸地稱為“Ereb”,意為“西方日落處”,後來被用來指代整個歐洲。

  (二)亞洲的地理位置和範圍

  認識一個大洲,先要從“在哪裡”入手,也就是明確位置,搞清楚範圍、邊界。那麼,應當如何描述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師點撥描述區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半球位置、海陸位置、經緯度位置

  [活動]:看圖討論回答:

  1.讀圖6.1《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亞洲在東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絕大部分在東半球、北半球)

  2.讀圖6.2《亞洲的範圍》,找出亞洲的緯度位置

  ①最北:81°N;最南:11°S;

  ②最東:170°W;最西:26°E

  3.讀圖6.2《亞洲的範圍》,瞭解亞洲被哪些大洲和大洋包圍?

  亞洲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北、東、南分別瀕臨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西面與歐洲毗鄰,西南與非洲相鄰,東南隔海與大洋洲相望,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學以致用]:讀圖6.23“北美洲的位置和範圍”,

  1.簡述北美洲的半球位置。

  2.說出北美洲的經緯度位置。

  3.找出北美洲周圍的大洋、大洲,說出它們分別位於北美洲的方位,歸納北美洲的海陸位置特點。

  [活動]:師生互動,完成第5頁活動題:比較北美洲和亞洲的位置和範圍差異。

  四、課堂小結:

  認識區域,首先要認識區域的地理位置和範圍。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從半球位置、海陸位置和經緯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五、作業安排:

  完成地理填充圖冊同步練習。

  中圖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運用地圖歸納一個大洲的地形、氣候、水系的特點,簡要分析其相互關係。

  2、透過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學會總結歸納兩大洲地形和河流特點。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亞洲、北美洲地形特點

  難點:地形對河流流向的影響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1、展示“亞洲地形圖”。

  2、指導學生基本的讀圖方法,觀察陸高海深表。結合地圖判斷不同圖下顏色各代表什麼地形。我們來認識一些主要的地形區,描述一下它們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請不同組的學生展開競賽搶答,增強組內的合作意識,活躍氣氛。

  3、學生查圖討論回答各地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導:根據以上的讀圖分析從位置和海拔方面考慮,得出亞洲地形特點

  板書:地勢起伏很大,中間高四周低,亞洲地面高低起伏很大,地勢中間高四周低。

  4、引入地形剖面圖。

  (展示亞洲大陸沿北緯30度的地形剖面圖和北美洲沿北緯40度的地形剖面圖)

  觀察區別兩圖:

  學生讀圖歸納:亞洲在東西方向上地勢表現出起伏大,中部高,兩側低的特點。而北美洲在東西方向上地勢東西高中間低。

  河流是構成自熱環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1、在圖上找出幾條大河,長河眾多,觀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流入的海洋。

  2、歸納亞洲的大河在分佈上的特點。

  板書:受地形影響,亞洲的地勢中間高四周低決定了河流多發源於中部山地,四周呈放射狀分佈。

  北美洲地形對河流流向的影響。

  北美洲地勢中部低,但中部北高南低。密西西比河主幹呈自北向南流,東西部地勢高,所以密西西比河水系多發源於兩側高原山地。

  亞洲主要有哪些氣候?

  學生看圖回答:說出亞洲的主要氣候型別,認識亞洲氣候複雜多樣的特點。

  為什麼亞洲氣候複雜多樣?

  引導學生從位置、範圍、地形等方面說明亞洲氣候複雜多樣的原因。

  分析亞洲氣候特點的成因,亞洲季風氣候特點及其對農業造成的影響

  成因:受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影響。夏季風弱,從海洋上帶來的水汽少,降水就少。如果過少,就可能形成旱災。夏季風強,從海洋上帶來的水汽多,降水就多。如果過多,就可能形成水災。

  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氣候具有複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和溫帶大陸性氣候分佈廣的特點。

  2、亞洲分佈面積最廣的氣候型別—溫帶大陸性氣候,得出另一特點—大陸性氣候分佈廣(距海洋遠,深入大洲大陸內部)

  3、季風氣候是亞洲獨有的氣候型別且分佈廣,得出亞洲氣候的又一特點,季風氣候顯著,三種季風氣候的降水季節分配圖和降水年際變化圖。

  分析得出結論:氣候複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溫帶大陸性氣候分佈最廣。

  過渡:為什麼會形成這麼複雜的氣候?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響?

  (以亞洲的幾個城市{前述}為例,提示回憶上冊學過的“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知識,引導學生總結出氣候與位置的關係及氣候與地形、地勢的關係)

  小結:影響亞洲氣候的因素,除了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外,還有地勢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教育學生分析季風氣候降水的特點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結合活動引導學生透過閱讀“北美洲的氣候型別圖”認識北美洲的氣候分佈,主要氣候型別。與亞洲相比北美洲所跨緯度範圍稍小些,高山高原貫穿兩部,因山地也呈現出氣候複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分佈廣的特點,但是北美洲西北沿海有狹長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分佈。

  課後小結

  這節課的主要內容學習了亞洲和北美洲的氣候型別,氣候特點,引導學生認識了季風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中圖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明確秦嶺—淮河一線是劃分我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界線。

  2.透過閱讀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比較圖,明確區域主要的自然特徵和人文特徵。

  3.透過對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和人文特點的比較,瞭解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差異,以及受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人類生產、生活的差異。

  4.訓練學生學會用比較法和歸納法學習區域地理。

  結構分析

  教材的第二節和第三節是在第一節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四大地區的區域特徵。本節運用比較的方法,分析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區域特徵,內容涉及“總論”中的基礎知識,主要包括中國地形的分佈和特點、中國氣候的主要特徵、中國主要的河流以及中國的農業生產等知識。

  1.本節教學內容所涉及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同屬我國的東部季風區,與西部地區有明顯的差異,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對於區域內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徵並沒有一一羅列,而是用比較的方法,對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特徵和人文特徵兩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2.本節教材對應《地理課程標準》中以下要求: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並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運用地圖指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範圍,比較它們的自然地理差異;說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自然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教學建議

  【課時安排】

  建議本節安排2課時。

  【引入新課】

  1.中國區域地理知識是在中國總論的基礎上講述的,因此,所涉及的內容中很多都是學生已經學過的。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抓住這一點,儘量採用簡明生動的啟發方式,幫助學生形成對區域知識的構建。

  2.可以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入手,直觀地感到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差異。我國地域遼闊,區域差異明顯,在教學中要突出區域特色。

  【北方與南方的自然差異】

  1.展示不同區域的圖片資料,讓學生直觀瞭解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差異。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播放錄影資料。提出問題:從圖片或錄影資料中看到南方和北方有哪些差異?如何用科學的地理方法表述它們?為什麼會有差異?

  2.這部分教材中的圖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景觀圖,包括圖5.9中的“北方溫帶落葉闊葉林”和“南方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圖5.10的“東北林海雪原”、圖5.11的“海南島熱帶風光”。另一類是地理圖表,包括分層設色的中國地形圖,哈爾濱、北京、武漢、廣州四城市的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長江和黃河的流量過程線圖,這部分教學活動應注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

  3.指導學生分別閱讀哈爾濱和北京的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引導學生得出“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的氣候特徵。再將這樣的特點與武漢和廣州的氣候進行對比,認識到南方比北方冬季氣溫高,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而且年降水量多。同時為分析河流流量的特點和植被的特點打下基礎。填活動1表格。

  4.由降水的特點引導到河流流量分析。首先讓學生明白我國東部季風區的河流來源主要是靠天然降水補給,由於南方地區的降水量比北方地區多,所以造成了長江流量比黃河流量大。進一步幫助學生髮現,河流流量的變化與降水的變化之間的關係:總的來說,河流的流量隨著降水的變化而變化,降水量增加,河流的流量增大,反之減少。引申到我國南方地區夏季會出現洪澇災害,明確災害的形成原因,樹立防災減災意識。完成活動2的有關部分。

  5.由氣候的特點引導到對植被的分析。仍然用對比的方法,使學生明確不同區域的植被特點,引導學生分析植被型別與氣候條件的關係。首先分析“北方溫帶落葉闊葉林”和“南方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區別,然後繼續分析區域內部植被的區別,又突出我國地域遼闊,自然差異明顯的特徵。完成活動2的有關部分。

  6.總結歸納,繼續完成活動2的討論,歸納出形成南方和北方自然差異的主導因素。

  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力,進一步比較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差異。所以,活動1的表格中可以多設計幾行讓學生填寫。

  【北方與南方的人文差異】

  1.“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差異,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

  2.閱讀比較圖5.12和圖5.13可以看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差異,並透過列表格的方式對比體現出來。這實際上是八年級上冊有關我國農業部分的知識的再現,學生透過回憶上學期所學知識,再透過兩張素描圖的比較體現出來。

  北方地區南方地區

  農耕制度土地利用型別旱地為主水田為主

  主要農作物小麥、大豆等水稻、油菜等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一年二至三熟

  傳統運輸方式陸路運輸為主,多用汽車、馬車水運

  傳統民居屋頂坡度較小、牆體較厚屋頂坡度大,牆體高

  其他不同

  3.組織學生探究北方農村生活景觀和南方農村景觀差異的原因,完成活動1:

  主要形成原因

  農耕制度土地利用型別地形、氣候

  主要農作物氣候

  作物熟制氣候

  傳統運輸方式地形

  傳統民居氣候

  其他不同

  4.透過區域比較研究歸納區域特徵。教材中只是分別透過比較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差異和人文地理差異說明兩個區域的不同,教師應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研究、歸納每個區域的特徵,對於理解區域內人地關係協調發展意義重大。完成活動1之後,教師應引導和幫助學生總結歸納出北方地區的區域特色和南方地區的區域特色。尤其是突出自然環境、自然資源、人類活動的關係,使學生受到生動的人地關係的教育。

  中圖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夠運用地圖說明我國冬夏季氣溫分佈特點以及降水的時空分佈特點,並能初步分析其原因。2.掌握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理解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3.學會閱讀等溫線圖、年降水量分佈圖、氣溫年變化曲線圖、年降水量分配柱狀圖、溫度帶圖、乾溼地區圖,並能獲取相應資料進行分析,歸納出正確結論。

  過程與方法

  透過地圖及相關資源分析、歸納、總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明確氣候也是一種資源。

  【重點與難點】

  1.我國氣溫的特點,溫度帶的地區分佈。2..讀圖、識圖技能的培養。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讀圖分析。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

  觀看影片:冬季的廣州和哈爾濱

  同一個季節,為什麼廣州和哈爾濱的景色有如此大的差異?匯入新課學習。二、新課學習

  第一課時

  (一)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普遍高溫1.冬季氣溫分佈特點

  (1)計算:海口和漠河的溫差(16℃-(-28℃)=44℃)特點:南北溫差大

  讀圖可知,氣溫自南向北逐漸降低(2)思維拓展

  冬季氣溫分佈特點的成因

  探尋原因

  成因①:緯度位置的影響

  中國位於北半球,南北跨緯度近50度,冬季時,太陽直射南半球,至使北半球緯度越高,太陽高度越低,晝長越短。北方太陽高度比南方小,北方晝長比南方短,太陽照射時間短,所以北方得到的熱量少於南方。

  成因②:冬季風的影響

  北方靠近冬季風源地,冬季風使北方降溫幅度大。距離和地形對冬季風的消弱與阻擋,冬季風對南方影響小。這些加劇了南北溫差。

  (3)總結秦嶺---淮河的地理意義:①1月0℃等溫線透過的地方;②河流有無結冰期的界線2.夏季氣溫分佈特點

  (1)計算:海口和漠河的溫差(28℃-16℃=12℃)全國平均氣溫在多少攝氏度以上?(20℃)特點:普遍高溫

  讀圖可知,氣溫自南向北逐漸降低(2)思維拓展:夏季氣溫分佈特點的成因

  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北方太陽高度比南方小一些,北方晝長比南方長一些,北方得到的光熱與南方相差不大。所以夏季南北氣溫相差不大

  (3)探究:夏季我國哪裡氣溫偏低?為什麼?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

  (4)總結我國氣溫分佈特點: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普遍高溫(青藏高原因海拔高,夏季氣溫偏低)

  (5)拓展延伸:我國南北溫差順口溜

  領土面積廣,南北跨度大;冬季溫差顯,北棉南穿夾;夏季普高溫,南北差不大;秦嶺淮河線,零度等溫劃;最寒在1月,高溫在7月。

  (6)瞭解我國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熱的地方3.溫度帶

  (1)溫度帶的劃分依據:氣溫的南北差異和農業生產實際(2)讀圖,瞭解5個溫度帶和1個高原氣候區位置。(3)總結秦嶺---淮河的地理意義:③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

  (4)對號入座: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島、漠河、塔里木盆地它們分別位於哪個溫度帶?(高原氣候區、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寒溫帶、暖溫帶)

  (5)體會我國氣溫南北差異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1.水果

  拓展延伸:中國各個溫度帶的主要植被2.房屋

  3.農作物及其熟制

  總結過渡:我們已經知道了我國氣溫分佈特點,那麼你知道我國降水的情況嗎?現在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吧!

  第二課時

  (二)東西乾溼差異顯著1.降水空間分佈特點

  (1)讀“中國年降水量的分佈”圖,分析從整體看,降水的空間分佈均勻嗎?(不均勻)(2)觀察分析

  圖中的等降水量線有幾個數值?(如圖)

  圖中等降水量線數值變化的方向有何規律?(如圖)降水空間分佈特點:(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2)總結秦嶺---淮河的地理意義:④800毫米年降水量線過的地方(4)瞭解我國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方2.降水時間分佈特點:

  (3)讀“中國南北四個城市的季節差異”圖,回答問題標出四城市降水較多的月份(如圖)四城市降水集中在____月~_____月(4;10)在圖中從南向北圈出這四個城市(如圖)

  總結:南方雨季____,開始____,結束____;北方雨季____,開始____,結束____:(早;長;晚;短;晚;早)

  中圖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在地圖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

  2.根據地圖和資料說出日本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並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瞭解日本的抗震防災意識。

  3.運用地圖資料,說明日本海洋性季風氣候的分佈、特點。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研究國家地理自然地理的方法

  2.教學難點:日本為什麼多火山、地震;日本的氣候為什麼呈現“海洋性”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啟用思維

  觀看多媒體課件中的一組圖片,回答一個問題:這些圖片來自於哪個國家?

  (二)展示目標

  學生集體誦讀學習目標一遍,初步瞭解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三)自主學習

  1.日本的地理位置

  ①半球位置

  ②緯度位置

  ③海陸位置

  2.日本的領土範圍

  ①日本的陸地是由什麼組成的?

  (提示:陸地一般由大陸、半島、島嶼等組成)

  ②自北向南分別是什麼?

  ③日本週圍的鄰國有哪些?在地圖上找到日本的首都

  3.日本的地形

  讀地圖冊32頁:日本群島地勢及日本地形面積比較

  ①描述日本的地形特點

  ②日本第一高峰在哪裡?

  ③日本的平原是什麼?

  4.日本的'氣候

  讀圖課本第10頁:亞洲氣候型別分佈

  ①日本的主要氣候型別是什麼?

  ②日本的氣候有什麼特點?

  5.日本的資源

  嘗試描述日本的森林資源、水資源、漁業資源及礦產資源(提示:是豐富還是不足)

  (四)合作探究

  要求:以小組形式進行合作探究;將探究結果寫在老師發的紙上面;時間5分鐘。

  1.閱讀課本55頁圖8-1-3、地圖冊32頁日本在地震帶中的位置,嘗試分析日本為什麼多火山、地震?

  2.展示材料,日本2011年的3.11地震與中國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相比,損失要小很多,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日本的哪些抗震、防震措施值得我們學習?

  3.東京和濟南都位於36°N附近,下表為兩個城市的氣象資料。

  ①完成表格

  ②對比濟南的氣象資料,描述東京的氣候特點?造成此氣候特點的原因是什麼?

  (五)風采展示

  將合作探究的結果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展示。

  中圖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了解我國水資源分佈特徵及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知道我國水資源的現狀,瞭解我國解決水資源問題的對策;繼續培養學生使用地圖和相關圖表、材料及利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和方法:透過本節課對地圖和圖表的綜合分析,引導學生用過去所學和教師提供的資料,自主探究和分組討論等方式學習新知識,並使學生認知知識的連續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認識珍惜水資源的重要性,初步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並從自己的實際生活出發,節約用水,有意識的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保護有限的水資源。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我國水資源的現狀及解決措施;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教學難點:分析我國水資源存在的問題、造成影響及解決方法;幫助學生樹立對淡水資源危機的意識,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做節水、護水的模範。

  教學方法

  本節課的內容和我們日常生活較為密切,許多內容是我們身邊發生的事。為了保證課堂教學效果,主要採用“角色扮演”和“討論法”。透過“角色扮演”和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理論聯絡實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並透過活動設計,有意識地讓學生親自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分組,收集相關資料和資料,準備課堂討論。

  2.教師收集相關資料資料、圖片,準備相關投影片。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背景音樂——高山流水。教師:聽著這美妙的音樂,請閉上眼睛想象:青

  山削翠,流水潺潺,飛泉瀑布,水天一色,相映成趣,好不愜意,我們好像聽到高山對流水說:高山仰止,流水不斷;流水對高山講:萬流歸宗,生命永恆!(學生聽音樂跟隨老師一起體會。)

  板書課題:第三節水資源

  一、時空分佈不均

  新授:

  (1)水資源的概念和作用。(學生看書並結合生活經驗討論,教師總結。)

  明確:水資源概念

  廣義:包括海水在內的地球水量總體。

  狹義:是指地球上的淡水資源。

  作用:人的生命活動和動植物的生長都離不開水。水不僅維持地球一切生命,而且對一切經濟問題都有生死攸關的重要意義。

  (2)多媒體展示“中國主要河流徑流量分佈示意圖”,讓學生觀察我國河流徑流量的南北、東西差異,教師總結。

  明確:我國水資源在空間上分佈不均,東多西少南多北少。另外我國水資源從時間 配上來看:夏秋多冬春少。

  (3)思考:我國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有何影響?(先給學生展 資料,學生舉例並討論,教師總結。)

  明確:我國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如:南、北方農業土地利用方式差異明顯,南方以水田為主,北方以旱地為主。我國將水和徑流的季節、年季節變化大,是造成水旱災害頻繁、農業生產不穩定的主要原因。在西北乾旱地區,水資源的不足更是制約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

  (教師展示我國各地水資源制約社會經濟發展的圖片或播放相關影片。)

  板書二、合理利用與保護水資源

  (4)如何緩解我國的缺水狀況?(提示學生根據我國水資源問題尋找解決途徑和方法)

  明確:由於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我國自古以來一直重視水利工程的建設。興修水庫是解決水資源季節變化大的措施之一;(列舉生活中的事例,並提示學生我們周圍的水庫的意義,引導學生透過類比理解水庫的作用。)跨流域調水是解決水資源的地區分佈不均的有效辦法之一。(多媒體出示南水北調示意圖,並簡單解說引灤入津、引灤入津、引黃入晉工程的作用及意義,從而提示學生分析理解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5)我國水資源總量大,但人均僅為世界水平的1/4,總體上我國缺水情況日益加劇。然而在水資源利用過程中,水汙染和是浪費的狀況也很嚴重,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有不合理用水的狀況?(學生回答)引出“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話題。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角色扮演:從以下角色中任選一個,從角色出發,談談如何節約用水,你現在的身份是:農民、水利工程師、政府官員、造紙廠廠長、家長、學生。(透過角色扮演使學生尋找節水的方法,使學生認識到節水是社會各部門各方面需要進行的共同的工作。節水是社會問題。)

  明確:

  A、我國為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所做的努力:?制定法律、法規;?有償使用;?制定“中國水周”;?制定“節水標誌”。

  B、農業節水:幫助學生了解我們周圍的農業用水情況,並把幾種主要的灌溉方式提供給學生。

  C、工業節水:提示學生根據教材瞭解。

  D、城市節水:簡單瞭解。

  E、家庭節水:調查學生的家庭用水情況,並評出家庭用水小模範,使學生找到身邊的榜樣。

  F、出示節水標誌,並透過讓學生介紹這一標誌,強化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節水意識。(觀察節水標誌圖,透過觀察你有哪些想法,這些會不會對你今後的生活產生影響?記住節水標誌,時時不忘節約水資源。)

  (6)動畫“沒有水我們還有什麼”。

  結束語:不要讓我們的眼淚,成為最後一滴水!祝願我們美麗的地球,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播放音樂:《竹林晨曲》。

  教學反思

  1、透過本次教學活動,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學生對於水資源的現狀問題以及如何保護水資源有更深入的理解。初步形成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世界觀。

  2、在一系列的活動中培養了學生合作、交流、發現並解決問題等能力,發展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們的實踐和我們的理想可能還有一段距離,但我們在不斷的探索與思考。這節課我和我的學生一起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相信我們會走得很遠。

  中圖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從地圖上找出我國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終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歸納我國外流河、內流河的分佈特徵。

  2、從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國外流河、內流河的水文特徵,理解河流與人類活動的關係。

  3、讀圖歸納我國內、外流河的分佈以及水文特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匯入

  展示:河流航運、灌溉、旅遊等圖片,洪水氾濫圖片,思考討論:河流和湖泊能給我們生活提供哪些便利?也給我們造成了哪些災害?

  討論回答:利:灌溉、航運、漁業、鹽、旅遊、水能等;害:洪水災害等。

  我國疆域遼闊,有許多源遠流長的大江巨川,奔騰不息,它們與人類的關係非常密切,既可興利,又可作害。我們研究河流,就是為了在今後的生產活動中,興利除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國河流的概況。

  出示板書課件第三節-河流

  二、自主研讀,初步感知

  同學們自主預習教材42~44頁內容,完成學生用書有關題目。

  引導學生結合閱讀教材42頁2.30中國主要河流的分佈圖,找出我國主要的河流。

  結合教材圖,找出主要河流:長江、黃河、松花江、黑龍江、額爾齊斯河、塔里木河、怒江。引導學生閱讀中國主要河流的分佈圖,提問:

  1.我國所有河流都東流嗎?

  2.有沒有流入其他大洋的河流?(提示:流入北冰洋和印度洋的河流),請說出該河流的名稱及所注入的海洋。

  3.塔里木河最終流向哪裡?

  (教師點撥)糾正學生指圖缺點。著重指出:在圖上指河流或觀察河流,要順著從源頭到下游的方向指或觀察。把這些最終流入海洋的河流,叫作外流河。最終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作內流河。我國河流以外流河為主,大多數外流河曲折東流,注入太平洋,少部分河流注入印度洋,注入北冰洋只有唯一的額爾齊斯河,塔里木河是我國最大的內流河。

  地勢對我國的河流流向有何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部分河流向東流。外流河的流域稱為外流區,內流河的流域稱為內流區。

  內流區主要分佈在我國西北部,外流區主要分佈在我國東南部。為什麼內、外流區的水量有這麼大的差異,主要是什麼因素帶來了影響?

  【學生回答】是降水。仔細讀圖,你會發現內、外流區的分界線與哪條年等降水量線大體一致?

  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與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大體一致,我國東部外流河河流的水量受什麼氣候的影響很大?為什麼?它的主要補給水源是什麼?我國西北內流河主要的補給水源是什麼?外流河受季風氣候影響很大;夏季風盛行時,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反之,河流流量就小;東部外流河的主要補給水源是天然降水。內流河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

  河流的水文特徵主要包括流量、流速、汛期與枯水期、含沙量、水量水位、結冰期等。流量指單位時間內透過某一斷面的水流體積,它反映河流水資源多少,通常以米3/秒為單位。水位指河流在某地某時段的水面高度,它是反映水體水量大小的最直觀的重要標誌。含沙量指單位體積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結冰期指河流封凍的時間長短。接下來我們重點學習外流河的水文特徵。

  河流在汛期容易氾濫成災,在枯水期,水量減少,人們生活用水能以滿足,輪船不能正常航行。

  三、小組合作,深化探究

  河流有無結冰期是以哪條線為界?主要影響結冰期的因素是什麼?

  以秦嶺—淮河為界。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的河流冬季有冰期,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河流冬季無冰期。

  以下面四條河為例,教材43頁圖2.31,注意這四條河的分佈情況。我們把它們按自北向南的順序編號。松花江、黃河位於秦嶺—淮河一線以北,長江、西江位於秦嶺—淮河一線以南。

  這幅圖是什麼圖?橫縱座標各表示什麼?單位是什麼?能用來分析哪些水文特徵?怎樣分析?水量、水位、汛期、結冰期。

  1.四條河流什麼季節流量最大?什麼季節流量最小?(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夏季盛行夏季風,降水多;冬季盛行冬季風,降水少。我國外流河大都流經季風氣候區,夏季降水多,形成汛期,汛期徑流量一般佔全年徑流量的60%~80%;而冬季降水少,形成枯水期。)

  2.黃河、松花江為什麼在冬季出現枯水期,甚至斷流?(黃河、松花江位於秦嶺—淮河一線以北,流量小,冬季出現枯水期,有結冰現象,甚至斷流。)

  3.從北到南,河流汛期開始和結束時間有何不同?汛期長短有何變化?(一般北方河流汛期開始較晚,結束時間較早,汛期較短;南方的河流汛期開始較早,結束時間較晚,汛期較長。)

  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除了眾多的天然河流外,還有許多人工開鑿的河流——運河,從古至今,它們為我國的航運、灌溉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舉世聞名的京杭運河就是一個典型例項(教材44頁閱讀材料)。

  四、知識梳理,釋疑解惑

  略

  五、當堂檢測,提高升華

  完成學生用書有關題目,教師講解答案。

  六、課後作業測評

  學習至此,請完成學生用書有關題目。

  第2課時?長江的開發與治理

  運用流域圖和相關水文資料,描述長江的主要水文特徵,能夠說出長江不同河段突出的開發或治理問題,進一步理解河流與人類活動的關係。

  說出長江不同河段突出的開發或治理問題。

  中圖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篇8

  一、創設情境,激情匯入

  幾千年來,黃河一直是孕育中華燦爛文化的母親河,我們的祖先對其源頭進行長期的探索,唐代詩人李白曾吟誦:“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而後,人們猜測、考察,經過幾千年的實踐與探索,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到底從何而來,終於有了科學的答案,對母親河的源流概況也瞭如指掌。

  出示板書課件黃河的治理與開發

  二、自主研讀,初步感知

  同學們自主預習教材49~53頁內容,完成學生用書有關題目。

  1.黃河發源於哪裡?注入哪個海洋?上、中、下游是如何劃分的?主要支流有哪些?

  2.黃河干流流經哪些省區、地形區?

  黃河干流很明顯地呈巨大的“幾”字形,像一條巨龍,從青藏高原越過青海省、甘肅省兩省的崇山峻嶺;橫跨寧夏、內蒙古的河套平原;奔騰於晉、陝之間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龍門”而出,在西嶽華山腳下掉頭東去,橫穿華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濱。是中國的第二長河。

  3.在中國地形圖上,指出黃河發源於哪座山脈?黃河流域的主要地形特點是什麼?(發源於青藏高原上的巴顏喀拉山脈,黃河流域以高原、平原為主。)

  4.黃河中、下游分別流經哪些省級行政區、地形區?(黃河中、下游流經的省級行政區主要是山西省、陝西省和河南省、山東省;流經地形區主要是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

  讀“我國主要河流長度、流域面積年徑流量對比表”,黃河、長江的長度相差800千米,年徑流量卻相差14倍。

  黃河、長江的長度相差不多,年徑流量卻很懸殊,這主要是受氣候的影響。黃河的徑流量受氣候影響很大,黃河流經乾旱、半乾旱和半溼潤區,降水較少,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蒸發量大,水量較小。

  與長江比,黃河水文特徵還有什麼差異?

  與長江比,黃河的年徑流量集中在夏秋季節(7~9月),黃河的含沙量大,黃河在冬季會出現結冰現象。

  黃河作為世界上古老的文明發祥地之一,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哪些貢獻?利用多媒體適當根據學生反饋情況予以補充,主要體現灌溉、發電、旅遊、中華文明的發祥地等方面。出示河套平原和寧夏平原景觀圖,在乾旱的地區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譽的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出示黃河梯級開發示意圖、中國地形圖。透過讀圖,我們知道黃河的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峽谷中穿行,蘊藏著豐富的水利資源。主要的水電站有劉家峽、龍羊峽、三門峽等八座大型的水利樞紐和水電站。這些水電站的建立,為黃河上中游地區的工農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電能和水能。壺口瀑布以其水勢洶湧、奔騰而下的壯觀景象,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國內外的遊客來此參觀遊覽。

  三、小組合作,深化探究

  古老的黃河如母親般哺育著她的兒女,但是歷史上萬古奔流的黃河也曾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20世紀,黃河陷入危機。黃河“憂患”在它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有何表現?

  出示源頭、上游地區荒漠化圖片資料,提問:黃河上游地區為何會出現荒漠化問題?與哪些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有關呢?黃河上游地區荒漠化嚴重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降水少,氣候乾旱),也有人為因素(人們過度放牧、濫墾草地等)黃河凌汛出現在黃河哪些河段?為什麼會出現凌汛?主要與什麼因素有關?

  ①凌汛主要出現在黃河上游和下游。

  ②出現凌汛原因:由於黃河干流跨的緯度比較大,南北河段地區的氣溫有明顯的差異,造成河水封凍和解凍的時間不同。凌汛的河段大多從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

  ③主要與自然因素有關。

  黃河在流經哪個河段後,產生的泥沙最多?黃土高原地形特徵是什麼?想一想,下雨後千萬條溝壑會是一種什麼情形?黃土高原土層疏鬆,植被破壞嚴重,又地處溫帶大陸性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區,降水集中在夏季,而且七八月份多暴雨,一遇暴雨,大量泥沙與雨水就會一起匯入黃河。因而黃土高原成為我國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之一。

  黃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過程。

  ①黃河下游的泥沙約90%來自於黃土高原。

  ②黃河流入下游,進入華北平原。

  ③此時黃河河道會變寬,河床坡度變緩,河水流速會變慢,攜帶的泥沙會越來越多;大量的泥沙日積月累,使黃河越“長”越高,成為“地上懸河”。黃河成為世界上最難治理的河流,也成為中國的一大憂患,給兩岸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近年來,黃河又出現了缺水斷流、水汙染等新問題。

  百病纏身的黃河需要她的兒女加倍地關愛與保衛,怎樣才能根治黃河呢?

  師生討論,引導學生回答。

  四、知識梳理,釋疑解惑

  板書設計

  黃河的憂患(黃河的奉獻)

  五、當堂檢測,提高升華

  完成學生用書有關題目,教師講解答案。

  六、課後作業測評

  學習至此,請完成學生用書有關題目。

  中圖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篇9

  一、教學內容分析

  《氣候多樣,季風顯著》是八年級上冊的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第二節內容,本節主要介紹中國的氣候,教材在編排上也注意突出中國的氣候特徵。氣候特徵可以透過其基本要素——氣溫和降水的特點反映出來,要了解氣候特徵首先應瞭解氣溫和降水,而且氣溫和降水的分佈及特點是學習中國地理的基礎知識,掌握這些知識,對後面的河流、自然資源、農業、區域地理的學習都非常有利,所以我對本節內容及時給以鞏固。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透過前一階段的學習,學生已初步具備了讀圖、利用地圖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節課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比較歸納等能力;在技能訓練方面,進一步培養學生判讀、分析等值線分佈圖的技能和分析氣候特徵的技能。

  三、設計思想

  結合我們中考的大綱要求,這章節是學好中國地理的基本章節,在這章節中我認為情感教育目標的實現相對容易,而知識和能力的實現比較難。因此,在落實知識目標方面,我設計了三個探究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讀圖分析,比較歸納得出結論,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在培養能力的目標方面,我重點訓練學生判讀、分析等值線分佈圖的技能,以及透過閱讀某地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描述其氣候特點的技能。由於我們學校學困生人數所佔比重大,因此,問題的設計儘量簡單化,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興趣。在教學中注重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理念。由於本節中有些知識點是年年中考必考的,因此在複習時特別強調。

  四、教學目的

  1、透過閱讀等溫線、等降水量線分佈圖,瞭解我國冬、夏氣溫分佈特點以及降水分佈特點,培養學生判讀、分析等值線分佈圖的技能。初步學會分析氣溫和降水特點的形成原因。

  2、瞭解我國溫度帶及乾溼地區的劃分依據和劃分地區,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我國地理環境的巨大差異性。

  3、瞭解我國的氣候特徵,培養學生分析氣候特徵的技能。使學生明確氣候也是一種資源,而且是我國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但同時我國也是災害性天氣頻發的國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資源、使人和環境相互協調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五、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瞭解我國冬、夏氣溫分佈特點以及降水分佈特點,培養學生判讀、分析等值線分佈圖的技能。初步學會分析氣溫和降水特點的形成原因。

  2、我國季風氣候的基本規律及季風氣候的影響範圍,季風給我國帶來的好處及不利影響。

  難點:瞭解我國的氣候特徵,培養學生分析氣候特徵的技能。

  六、教學過程

  提倡探究式學習,引導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步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結合多媒體進一步培養學生讀圖、析圖、分析綜合、比較歸納等能力。

  匯入:播放幾張反映氣候與人們生活生產密切聯絡的圖片。以此引入本節課的教學。

  探究一:我國氣溫分佈特點是什麼?影響因素是什麼?

  互動一:出示“我國1月份平均氣溫圖”指導學生閱讀等值線圖的方法,共同分析、歸納我國氣溫分佈特點及影響因素。

  (出示)閱讀等值線圖的步驟是:

  (1) 根據圖例,讀數值,瞭解氣溫遞變規律,概括總結氣溫的空間分佈規律;

  (2) 觀察等溫線的延伸方向及突變部分,瞭解、分析氣溫空間分佈的變化趨勢及影響因素;

  (3) 根據等溫線的疏密瞭解氣溫空間變化的梯度或變化幅度;

  (4) 閱讀南北氣溫極端數值,瞭解氣溫空間分佈的具體差異。

  (練習一)閱讀分析“我國7月平均氣溫圖”,討論回答下列問題。(讓學生根據以上方法閱讀“7月份氣溫圖”,總結7月份氣溫分佈特點,從而達到技能訓練的目的。)

  (1)夏季最北的氣溫在 ℃以下,最南的氣溫在 ℃以下,我國南北氣溫大約相差 ℃。

  (2)與1月等溫線分佈特點相比,7月等溫線分佈 (密集或稀疏)。說明夏季我國氣溫南北溫差 (大或小)。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響。

  (3)等溫線在  出現向南的彎曲,並且 的氣溫明顯低於全國其他地區,這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響。

  (4)泉州夏季氣溫大約是 ℃。

  互動二:出示“我國溫度帶的劃分圖”,觀察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與我國1月0°C等溫線的對應關係。

  小結:(學生完成練習二)歸納我國氣溫分佈特點及影響因素。

  探究二:我國降水分佈特點是什麼?影響因素是什麼?

  互動一:學生閱讀“我國年降水量的分佈”圖,在圖上找出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線,並觀察800毫米等降水量線與哪條等溫線相吻合,加深秦嶺-淮河自然地理分界線的印象。說出我國降水的空間分佈特點及影響因素。

  互動二:出示“我國的乾溼地區”圖,問:乾溼地區劃分的依據是什麼?(降水量和蒸發量的對比關係。降水量大於蒸發量——溼潤,降水量小於蒸發量——乾燥。);出示“我國年降水量的分佈”和“我國的乾溼地區”圖,學生觀察各乾溼地區之間的界線大致與哪條等降水量線相吻合,瞭解不同乾溼地區的降水量狀況。

  學生完成練習三:歸納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探究三:分析總結我國的氣候特徵,說說你對我國氣候特徵有何評價?

  互動一:教師講清描述氣候特徵的方法,出示圖2。26,學生閱讀四幅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說出四個地區的氣候特點。出示泉州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說出泉州的氣候特點。在“不同的氣候型別圖”中找出這五個地區,引導學生分析總結出我國的氣候特徵之一——氣候複雜多樣。

  互動二:學生閱讀“我國的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圖”及“不同的氣候型別圖”,引導學生分析總結出我國的氣候特徵之二——季風氣候顯著。

  互動三:學生完成練習四,(閱讀北京、上海、廣州三地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完成:從圖上可以看出,季風區內哪幾個月降水量較多?哪幾個月氣溫較高?這種降雨和熱量的配合特點對農業生產有什麼好處?)總結季風氣候的特點:雨熱同期。

  互動四:討論我國的季風氣候會帶來哪些災害性天氣?

  學生完成(練習五):總結我國的氣候特徵,說說你對我國氣候特徵有何評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