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模板(精選12篇)

幼兒園教案模板(精選12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模板範文12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魚類生活習性;

  2、知道魚鰭的作用。

  3、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魚類圖片、相關視屏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吸引幼兒

  (以教材為主,補充其他各種魚類圖片)

  (二)教師進一步提問,引發幼兒討論

  (三)觀看相關視屏(包含《十萬個為什麼之魚鰭的作用》)

  (四)知識擴充

  孩子們的興趣比較濃,在弄清楚魚鰭的作用後,展開海洋動物中最漂亮的魚的討論以及大魚會不會吃小魚的討論。

  活動反思:

  孩子對周圍世界充滿了探究的慾望,對新鮮事物具有強烈好奇心和求知慾,喜歡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對科學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科學活動的生活化,可以讓幼兒感受到科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教師利用周圍環境,為幼兒創設條件,以不同組織形式向幼兒傳授科學知識。本週科學活動是魚類,因為孩子們生活在海港城市,對魚類等海洋中的生物都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對魚類生活習慣的瞭解並不難,很多小朋友都能說出普通種類的生活習慣。本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於如何讓幼兒瞭解魚鰭的作用。我採用的方法是先從外形特徵分析魚類特點,鼓勵幼兒大膽猜測魚鰭的作用,引導幼兒展開討論。有的孩子說魚要是沒有魚鰭的話會死的,還有的孩子說沒有魚鰭的話魚就不會游泳了。然後透過實物和影片的直觀手段從內部特徵分析,從區域性到整體的觀察,以達到對魚整體認識的目標,能明白魚鰭能幫助魚兒在水中自在地游泳,保持平衡,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整個活動基本達到預期效果。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透過動手動腦,瞭解圖與圖之間的關係,探索拼圖的基本方法。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3.大膽交流操作過程,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大頭針、透明即使貼、操作材料1、2、3、音樂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

  1.出示一張照片,由小至大展開,請幼兒猜一猜,照片裡拍

  的是什麼地方。

  2.出示幼兒園新圖紙,引出本次活動主題。

  二、填一填

  出示被破壞的第一部分圖紙,完成第一次拼圖任務。

  1.幼兒拼圖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拼圖:你拼的是什麼?是怎麼拼的?

  3.教師小結:剛才小朋友在拼圖的時候用了很多方法,看形狀、顏色、圖案,還要看大小。

  4.我們拼的是圖紙中的哪個地方呢?

  三、拼一拼

  出示被破壞的第二部分圖紙,完成第二次拼圖任務。

  1、幼兒拼、送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拼圖

  T:告訴大家你拼的是什麼?你用了哪些方法?

  四、合作拼

  出示被破壞的第三部分圖紙,四人一組合作,完成第三次拼圖任務。

  1.幼兒合作拼圖。

  2.說說自己一組拼的是什麼?

  3.啟發幼兒將四組圖片合拼。

  五、結束活動。

  1.驗證拼完的圖紙和原來的圖紙是否一樣,體驗完成任務帶來的愉悅感。

  2.邀請客人老師到我們幼兒園來參觀,跟客人老師再見。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指甲的作用,明白愛護指甲的重要性。

  2.經過相互討論和相互觀察,明白如何愛護指甲。

  3.感受親親指甲鉗的溫馨氣氛,樂意使用指甲鉗剪自我的手指甲。

  活動準備

  1.圖片:指甲

  2.指甲剪

  活動過程

  一、初步瞭解指甲的作用。

  1.圖片觀察指甲

  引導幼兒觀看自我的指甲。

  2.討論瞭解指甲的作用。

  小朋友,你明白指甲有什麼用嗎?

  小結:指甲有保護手指和腳趾的作用,有幫忙人們做事的作用,

  經過指甲還能夠看出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等。

  二、如何愛護自我的指甲

  1.教師:大家都明白指甲對我們有這麼多的作用,那麼我們應當怎樣保護自我的指甲呢?

  2.幼兒進行自由討論並得出一些結論,如:指甲長了要及時剪掉,要用指甲鉗剪,

  手髒了要及時洗手等等。

  3.如果指甲長長了,我們不剪,會怎樣樣呢?

  小結:不及時剪指甲,指甲會斷掉,還會傷害別人;不及時洗手,指甲中會有許多髒東西;

  經常咬指甲會使手指變形,還會將病菌帶入口腔;還會影響手指的生長等等。

  三、遊戲:親親指甲鉗

  1.出示指甲鉗,小朋友看看這是什麼呀?這是用來做什麼的呀?

  2.這個指甲鉗最喜歡和誰親一親呢?

  3.教師用指甲鉗剪自我的指甲,邊剪邊說:親親我的手,親親我的手。

  4.誰也讓指甲鉗親親他的手呢?

  四、延伸活動

  教師一邊給幼兒剪指甲,一邊用兒歌的語言激發幼兒的興趣。

  幼兒園教案 篇4

  教學設計:

  孩子們對泡泡充滿了幻想,看到漫天飛舞的泡泡,興奮地手舞足蹈,追逐著泡泡自由奔跑,大聲歡笑。因此,我們設計了主題活動《神奇的泡泡》,幼兒透過觀察泡泡,更加深入理解泡泡的秘密。

  教學活動一:尋找泡泡

  教學目的:

  1、尋找日常生活中能製作泡泡的物品。

  2、樂意參加尋找泡泡的活動,體會其中的樂趣。

  教學準備:

  1、吹泡泡的用具。

  2、把教師佈置成超市,並放上關於泡泡的物品:肥皂、牙膏、牙刷、啤酒、雪碧、飲料品瓶等;和泡泡五官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參觀“超市”

  老師:小朋友們,在我們班新開了一個新超市,我們一起去參觀吧!

  提出問題:請大家仔細觀察,超市裡都有什麼?

  二、幼兒說說超市裡有什麼,教師做記錄。

  提出問題:1、在超市裡都看到了哪些物品?2、哪些物品有泡泡?

  請幼兒回答,老師在黑板上做記錄並出示相應的實物圖片。

  三、幼兒動手操作,尋找泡泡。

  老師:小朋友們動腦筋想一想什麼東西能產生跑跑呢?我們動手試一試,找一找,看看每種物品有沒有泡泡出來。讓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在一旁觀察知道。

  四、幼兒相互交流,得出結論。

  提出問題:說一說哪些東西能產生泡泡?是如何發現的?請幼兒動手操作。老師在黑板上相應圖片下面打“√”或“×”。2、師生總結。

  五、幼兒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說一說其他的泡泡。

  提出問題:小朋友還在哪裡見到過泡泡?請幼兒回家嘗試。

  教學活動二:吹泡泡

  教學目的:

  1、水、肥皂。

  2、幼兒每人一個小杯子、吸管。

  3、在幼兒吸收的時候,引導幼兒觀察肥皂搓出的泡泡。

  教學過程:

  一、老師拿出分別裝有肥皂水和清水的被子,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小朋友們看一看,老師手裡面是什麼呀?

  二、感知兩個杯水的不同

  1、提出問題:這兩杯水有什麼不同?

  讓幼兒用小木棒、勺子等工具攪拌探索,或者用鼻子聞一聞,用眼睛看一看。

  2、請幼兒說一說這兩杯分別是什麼水?並說說是如何區分的。

  得出結論:可以吹出泡泡、攪拌出泡泡的水是肥皂水。

  三、吹泡泡

  老師:肥皂水可以吹泡泡,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1、介紹吹泡泡的材料:肥皂水、吸管。

  2、吹泡泡

  (1)幼兒嘗試用吸管吹泡泡。

  (2)請吹出泡泡的幼兒示範自己是怎樣吹出泡泡的。

  (3)老師一邊講解,一邊示範吹泡泡。(用吸管蘸上肥皂水,輕輕吹。)

  (4)幼兒再次嘗試吹泡泡。

  四、幼兒感受吹的力量和泡泡的大小有很大關係。

  1、幼兒嘗試先輕吹泡泡然後再用力吹泡泡。

  引導幼兒發現:輕輕地吹可以吹出大的泡泡,用力吹可以吹出小的泡泡。

  2、請幼兒用力吹休幹,觀察吹出的泡泡是什麼樣的?

  五、帶領幼兒到戶外吹泡泡,請幼兒觀察泡泡是什麼樣的。

  教學延伸:請幼兒回家找找什麼東西可以做成泡泡水,和爸爸媽媽一起嘗試一下,然後做下記錄。

  教學活動三:圓形的泡泡

  教學目的:

  1、幼兒透過探索得知用不同的吸管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的。

  2、幼兒樂意參加探索活動。

  教學準備:

  1、吹泡泡工具(三角形、圓形、正方形、橢圓形、五角星)

  2、記錄表。

  3、場景設定(泡泡王國)

  教學過程:

  1、在音樂伴奏下帶領幼兒進入泡泡王國。

  老師:歡迎大家來到泡泡王國!大家看看這都是什麼形狀的?

  2、認識不同形狀吹泡泡工具。

  幼兒園教案 篇5

  裝飾小魚

  【活動目標】

  1、學習在圖形上添畫各種線條來表現小魚的特徵。

  2、能簡單想象,為小魚添畫出各種花紋並耐心塗色。

  3、有序取放蠟筆,用完後能放回原處。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金魚圖片、蠟筆、畫紙、《小魚遊》的錄音帶、不開心的金魚圖片、藍色海洋背景圖。

  經驗準備:幼兒基本瞭解金魚的外形特徵。

  【活動過程】

  一、以音樂《小魚遊》引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師: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好聽的音樂,我們跟著音樂一起學小魚遊的動作吧。

  小結:剛才大家學的動作都很像,大家玩的很開心,可是有一條小金魚不開心,我們來看一下他怎麼了吧。

  二、出示不開心的金魚圖片,引導幼兒討論怎樣裝飾小魚。

  師:魚寶寶不高興了,那怎麼辦呢?請你們幫幫它,可以怎樣打扮魚寶寶呢?

  小結:我們可以用水彩筆或油畫棒等其他材料,為小魚畫上漂亮的花紋,也可以為它們貼上、穿上漂亮的衣服。

  三、教師介紹材料並組織幼兒創作。

  1、教師出示材料:顏料、橡皮泥、彩紙、棉籤、漿糊,組織幼兒討論材料的使用。

  2、教師提醒幼兒在打扮魚寶寶時,要用多種顏色才漂亮、打扮魚寶寶時要注意衛生。

  3、幼兒自由分組選擇材料創作。

  師:大家可以用水彩筆油畫棒給魚寶寶畫上漂亮的花紋;用橡皮泥裝飾魚鱗;用紙撕貼魚鱗。

  教師個別指導,重點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引導個別能力強的幼兒選擇多種方法創作。

  四、幼兒作品展示,引導幼兒用簡單的語言表達。

  師幼共同把魚寶寶貼在準備好的藍色背景圖上,組織幼兒交流評價。

  師:請小朋友把打扮好的魚寶寶送回家,請你告訴小朋友你認為哪個魚寶寶最美,美在哪裡?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設計理念:

  天氣冷了,許多幼兒都遲遲到幼兒園,而且,很少出教室參加運動,活動起來也不積極,總是怕冷,心理作用使他們不敢到教室外面去,衣服忽多

  忽少,使幼兒容易感冒生病,身體抵抗力下降,影響幼兒的健康,家長也不太放心幼兒早到幼兒園。幼兒帶感冒藥到幼兒園吃的人數也多了一些,給老師們增添了一些心理負擔。要使幼兒少生病,就要培養他們去適應環境,多去感受天氣的寒冷,還要多多鍛鍊,提高身體素質,讓幼兒健康發展。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集體活動,體驗鍛鍊的樂趣。

  2、知道自己能參與運動,瞭解運動的益處。

  3、學念兒歌,增強鍛鍊的意識。

  活動內容設計:

  “我真棒”小班綜合活動設計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區佈置有鍛鍊身體的相片。

  2、每小組三個紅氣球、一個充氣墊、一把扇子、一本小人書、一根吸管、一張薄紙。

  3、立體操作學具:“踢皮球”。

  4、三隻小老鼠頭飾和一個小皮球。

  5、小紙條(小尾巴)。

  活動過程:

  一、參觀活動區

  1、教師:“上次小朋友們都參加了運動會,現在,請小朋友們告訴老師,你們都參加了哪些比賽?”

  2、幼兒說出比賽的專案後,教師:“小朋友們都真棒,參加了那麼多的比賽,有些小朋友還在比賽的那一天照相了,現在,我們大家就一起去看一看他們的比賽吧!”

  3、教師帶動幼兒去參觀佈置好的活動區,欣賞幼兒參加比賽的相片,並向幼兒提問:“相片裡的小朋友在幹什麼?”

  4、再引出主題:“看一看相片裡的小朋友們穿的衣服多嗎?”幼兒回答後,教師再向幼兒提問:“小朋友們為什麼穿那麼多的衣服?”

  5、幼兒回答出是因為天氣冷後,教師:“這麼冷的天氣,小朋友們都很勇敢,都不怕冷,都能參加運動會,你們真棒!”

  二、欣賞故事

  1、在講故事之前,教師要說出引起幼兒注意聽故事的話:“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講故事,請小朋友們認真地聽,聽完故事後,老師有問題要問小朋友們。”

  2、教師一邊講故事,一邊做形象動作表演,感情融入集中。

  3、教師:“故事講完了,老師給小朋友們提出的問題是紅氣球怕不怕冷?”

  4、幼兒回答之後,教師請幼兒小實驗:“請小朋友們,想辦法用桌子上的東西給紅氣球吹吹風,看你們的紅氣球怕不怕冷?”讓幼兒運用教師為他們提供的紅氣球 、充氣墊、扇子、小人書、吸管、薄紙等材料,自己動手想辦法給紅氣球製造冷風。

  5、教師讓幼兒做完實驗後,再問幼兒:“剛才小朋友們都給紅氣球吹風了,現在請小朋友們告訴老師紅氣球怕不怕冷?”幼兒回答之後,教師:“小朋們怕不怕冷?教師:“冬天到了,我們要怎麼做?”讓幼兒回答後,教師:“那以後天氣變得更冷了,小朋友們也不要怕冷,要勇敢地和老師出外面去參加遊戲、運動、鍛鍊身體!”

  三、學念兒歌

  1、出示學具,讓幼兒先認識三隻小老鼠、一個小皮球、場地的圖片。學具能活動,又有立體感,讓幼兒認識兒歌裡面出現的重要物體。

  2、教師:“今天,這三隻小老鼠就要給小朋友們表演節目‘踢皮球’。”然後,一邊操作學具,一邊念兒歌。

  3、教師同兩位幼兒一起戴上頭飾,表演三隻小老鼠“踢皮球”,教師一邊教念兒歌,一邊同兩位幼兒表演踢皮球的動作。

  4、再請三個幼兒戴上小老鼠的頭飾,表演踢皮球,讓全體幼兒和教師一起念兒歌。

  5、教師:“你們還想看小老鼠的表演嗎?”激發幼兒的興趣後表演。

  6、教師:“小老鼠給小朋友們表演了,現在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表小老鼠看,好不好?”然後,教師和幼兒一起一邊念兒歌,一邊做簡單動作。

  四、戶外活動

  先讓幼兒到戶外走一走,感受天氣的寒冷,再看看哥哥姐姐們的活動:“小朋友們,哥哥姐姐怕不怕冷?”幼兒回答後,教師再提問:“他們為什麼不怕冷?”再引導幼兒一起參與活動,帶動幼兒自由活動,並主持用小紙條做遊戲“揪小尾巴”,體驗活動的快樂,知道鍛鍊身體的好處。

  五、放鬆活動

  帶動幼兒聽音樂自由地做一些輕鬆簡單的動作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該活動設計比較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認真聽課,積極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學具新穎,使幼兒好奇、多看不厭,有很容易記住兒歌,運用的內容材料是幼兒剛經歷過的,內容比較貼切,使幼兒容易理解,也使他們對自己有自信心。遊戲活動的選擇也比較能帶動幼兒的活躍性,使幼兒體會到鍛鍊身體的快樂。但這節課的設計也有些不足,就是內容豐富、相對小班上課的時間稍長。教師和幼兒一起快樂地遊戲,使這節課的活動進展比較順利,達到了活動的目的。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感受祖國的韻律美,並能夠有感情的朗讀。

  2、請幼兒知道9月10日是教師節,並讓幼兒知道自己的成長與老師的辛苦培育分不開。

  3、請幼兒萌發對老師的敬愛之情,能大膽表達對老師的感情。

  活動準備

  1、在教師佈置一些老師和幼兒平時一起活動的照片或繪畫展。

  2、準備配樂歌曲《老師老師我愛你》的磁帶、錄音機或碟片等。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引導幼兒觀看照片或 繪畫展,進一步瞭解老師工作的辛苦,知道9月10日是教師節,啟發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表達對老師的愛,老師用歌曲中的語言將幼兒的表達展現出來。

  基礎部分

  1、老師出示掛圖,請幼兒完整地欣賞配樂歌曲《老師老師我愛你》,感受歌詞的意境美和韻律美。

  2、教幼兒學習朗誦歌詞。

  3讓幼兒自願選擇唱歌、跳舞、說句祝福的話、親親老師等方式表達對老師的謝意。

  如幼兒:我想做一朵紅花送給老師,每一片花瓣都在說:“謝謝老師,謝謝老師!”

  幼兒:“我想唱一支歌送給老師。”

  老師可以回答:“唱一支歌送給親親的老師,每一個音符都在說謝謝老師,謝謝老師!”

  幼兒:“我想跳一支舞送給老師。”

  老師回答:“跳一支舞送給親愛的老師,每一個動作都在說謝謝老師,謝謝老師!”

  結束部分

  1、 鼓勵幼兒大膽的說出自己心裡的想法,用自己的語言、歌聲、肢體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敬愛之情。

  2、請幼兒完整地欣賞歌曲《老師老師我愛你》,感受歌詞的意境美和韻律美。

  活動總結

  讓幼兒知道9月10日的教師節,讓幼兒知道自己的成長進步與老師的辛苦培育分不開,讓幼兒能大膽的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敬愛之情。9月是結果的季節,9月的開學的季節,9月10日是教師節。幼兒用手工、語言、歌聲、肢體等方式來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感恩之情。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透過多媒體活動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要獨立進餐。

  2、 懂得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幼兒園都要自己用筷子,自己吃飯。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多媒體裝置。

  3、筷子、各種小點心。

  設計意圖:

  進餐對幼兒的生命和健康有著直接的關係。但幼兒家庭環境的不同、個體成長的變化,他們的飲食習慣都有差別,在我們班級普遍存在的就是在幼兒園是獨立進餐,但是到了家裡卻是家長喂。

  中班的孩子是練習使用筷子獨立進餐的時期,雖然在自己學習獨立進餐時速度會很慢,但是我們還是要尊重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設計“一歲到4歲成長過程”這個環節,是為了能讓孩子更感性地感受到自己在長大,能做許多事情,要學會在家裡和幼兒園都是自己使用筷子獨立進餐,這才真正長大了,是一箇中班小朋友。

  活動流程:

  一、童年的回憶1、以“大風車俱樂部”節目形式展開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匯入活動:讓我們看看你們小時候是用什麼吃飯的?

  3、播放多媒體,幼兒觀看多媒體中的圖象。

  4、教師有意識引導幼兒講講不同的年齡時期分別是怎樣進餐的。

  二、自己吃飯真能幹1、利用點心時間開個“大風車餐廳”,準備各種食物和餐具。

  2、餐前,請幼兒講講:文明用餐的常規和禮儀。

  3、在遊戲中學會一首簡單的兒歌《自己吃飯真能幹》

  小朋友,來吃飯,坐端正,手扶碗,小筷子,本領大,吃飯夾菜全靠它。

  不剩飯,不挑菜,自己吃飯真能幹。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學會多種玩球的方法,體驗與小球做遊戲的快樂。

  2.訓練反應能力及肢體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1.音樂:快樂遊戲

  2.小球若干,大球一個,場地。

  活動過程

  一、匯入

  教師花樣玩球,激起幼兒興趣。

  教師:皮球真好玩,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玩兒?

  二、展開

  教師拿球講解、示範遊戲玩法和動作,並帶幼兒一起玩

  滾球:

  幼兒蹲在圓圈上,教師站在圓圈中間拍手,幼兒相互球,音樂停時球落在誰的手中誰要學小皮球跳一跳。

  追小豬:

  皮球當小豬,小豬滾起來,看誰跑得快,能追上小豬。

  追上小豬的小朋友將球抱回。

  碰碰球:

  1.幼兒兩人一組,1-2米距離,相對蹲下,同時用力,把對方的球碰回去。

  2.請幼兒玩拍球遊戲,教師參與並指導

  教師:皮球也能象小兔子一樣跳起來,看哪隻小兔子能不停的連續跳

  跟老師練習不同的拍球方法。

  單手拍、站在原地拍、拍高球或低球等。

  3.請幼兒想一想,除了以上玩法,還能怎樣玩球?

  (幼兒自由玩)

  及時請有創意玩法的幼兒把遊戲展示給夥伴,相互啟發創意玩球的更多方法。

  三、結束

  “大球和小球都玩累了,需要休息,請小朋友輕輕把他們送回家!”

  好吃的紅色蔬菜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喜歡參與集體活動,體驗一起遊戲的快樂。

  2、透過活動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動作的靈敏性。

  3、引導幼兒認識紅色食物。

  活動準備:

  1、活動前領幼兒參觀大班的水果超市。

  2、紅色蔬菜的實物或模型,圖片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1、老師組織幼兒坐好,然後提問幼兒,引導幼兒說出吃過或見過的紅色蔬菜是什麼樣的,吃起來有什麼感覺,什麼味道。

  2、老師扮演售貨員,請幼兒自由到蔬菜超市選購紅色蔬果,送到紅色水果城。說一說有那些紅色蔬果。

  3、遊戲:小紅帽購物(背景音樂《小紅帽》)

  老師扮演小紅帽要去市場買紅色蔬果,幼兒扮演各種紅色蔬果坐在椅子上,當小紅帽走到幼兒跟前,幼兒應說出紅色蔬果的名稱,小紅帽走過去買(請幼兒跟在老師後面)直到小紅帽買了太多的食物,音樂停止,袋子破了,嘭!老師和跟在後面的幼兒迅速去搶位子,沒有位子的人當小紅帽,遊戲繼續進行(幼兒可交換蔬果,也可更換要買蔬果的顏色)

  4、紙團貼上:果子熟了。

  健康活動反思《我帶寶貝上幼兒園》

  情景描述:

  不少幼兒在家都有自己喜愛的玩具,這些寶貝寄託著幼兒的依戀之情,所以在開學初,就允許幼兒帶一兩件喜歡的玩具來園,有帶小汽車的、有帶洋娃娃的、有帶小熊的……這在穩定幼兒情緒方面起到了積極地作用。

  今天的教學內容是《我帶寶貝上幼兒園》,所以結合小班孩子的特點,我請幼兒拿上自己的'寶貝玩具,並用幼兒喜愛的方式切入話題:

  “你們都有些什麼寶貝啊!?”

  “老師也好想抱抱你的玩具小娃娃啊!”

  “老師也有自己的寶貝呢,想知道嗎?我要變變變……”最後告訴並擁抱幼兒說:“其實老師最喜歡的寶貝就是你們。”等等這些,都讓小班的孩子開心的不得了。

  理論分析:

  曾看到幾個激發興趣的方法,我想對小班孩子的激趣或許也有一定的借鑑和啟發吧!

  1、幽默。

  教學幽默的基本特徵之一就是趣味性,它與孩子的學習興趣密切相關。教師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就會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鳴,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枯燥乏味的學習變成一種精神享受。

  2、要注意講課的節奏。

  課堂教學需要講究節奏的變化,要有張有弛,教學節奏的掌握要符合孩子的認識水平,課堂上的自學、設問、講授速度要和學生的思維水平相符。過快的節奏,不易使孩子聽清楚,而且使孩子缺乏思考和消化的餘地,更易使幼兒產生緊張和疲勞。過慢的節奏,容易使幼兒精神鬆懈,分散學習的注意力。沒有快慢變化的節奏也容易引發幼兒的一種習慣性抑制心理而削弱幼兒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習的熱情,收不到預期的效果。

  所思所悟:

  小班的孩子喜歡玩具,他們都有自己的最愛,結合小班幼兒的特點,以小朋友們喜愛的話題入手,更便於開展教學,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也會被激發。

  可以說這堂課拉近了老師和孩子們的距離,但同時我也發現,孩子們確實是太小了,又是剛剛開始正常的教學活動,自然是有許多不安分的表現:請個別小朋友介紹自己帶來的寶貝時,一些幼兒就在下面忍不住玩自己的玩具,注意力不是很集中,這些現象我覺得也是正常的,關鍵是作為教師在以後的日子裡如何加以正確引導,這才是最最要緊的。

  在讓幼兒分享寶貝,交換玩具玩的時候,大多數幼兒表現很大方,願意與同伴交換,值得表揚!

  還有一點,我覺得作為教師,特別是帶小班的孩子,教師要善於捕捉孩子們的性格、習慣、愛好、特點等等,把握他們才能有效地發展他們,這是我體會最最深的。

  幼兒園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的寓意,知道遇事多動腦筋。

  2、透過故事及小實驗,深入理解故事情節。

  3、和同伴玩水中成像的遊戲,激發其探索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配樂故事《猴子撈月亮》。

  2、每桌一盆水,一隻手電筒。

  活動流程

  1、以猜迷語的方式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有時掛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月亮)

  2、教師講述故事《猴子撈月亮》。

  當講到“老猴子說:“快想辦法把月亮撈上來”時,停止講述並讓幼兒討論:

  (1)猜猜他們是怎樣撈月亮的?

  (2)月亮撈上來了嗎?為什麼撈不上來?

  3、接著欣賞故事,教師進行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小猴子在井裡發現了什麼?它怎麼叫的?

  (3)大猴子跑來一看什麼反應?老猴子呢?

  (4)它們用什麼方法撈月亮?撈到了沒有?為什麼撈不到?

  (5)最後老猴子一抬頭,看見了什麼?它對小猴子說了什麼?

  (6)聽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4、分小組進行小實驗《水中成像》。

  用手電筒當月亮,水盆當井,並讓幼兒觀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麼樣的?用手去撈,‘月亮’變得怎麼樣了?”使幼兒感知水面很平時,“月亮”是圓圓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紋,影子就碎了。

  5、教師小結:我們在生活中遇事應該多動腦筋、認真思考。

  6、完整欣賞配樂故事《猴子撈月亮》。

  活動延伸:讓幼兒閱讀用書,進一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幼兒園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戰勝大灰狼的辦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義。

  2、讓幼兒瞭解凸透鏡的成像特點及在生活中的應用。

  3、體驗哈哈鏡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鏡裡的不同變化。

  活動準備: 放大鏡一個、凸透鏡一個、《神奇的玻璃》掛圖,故事磁帶。

  活動流程

  1、師生談話:

  (1)小朋友你見過什麼樣的玻璃?(幼兒自由討論)

  (2)小白兔也有一塊神奇的玻璃,你想知道嗎?(從而引出故事《神奇的玻璃》)

  2、出示《神奇的玻璃》掛圖請幼兒欣賞,老師講述故事並提出問題:

  (1)小白兔在玩時撿到了什麼?

  (2)他有什麼驚奇的發現?

  (3)猜想小白兔想出了一個什麼好辦法。

  3、出示放大鏡。

  請幼兒摸一摸,看一看,從而感知“玻璃”的神奇之處,知道放大鏡能將物體放大,然後啟發幼兒討論:怎樣利用這塊“神奇的玻璃”戰勝大灰狼。

  4、看圖書聽故事。

  老師播放故事磁帶請幼兒邊看圖畫邊聽故事《神奇的玻璃》,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然後提出問題:

  (1)小兔子是利用什麼辦法嚇跑大灰狼的?

  (2)如果是你會用什麼辦法來打敗大灰狼?

  5、引導幼兒發現凸透鏡在生活中的應用。

  (1)啟發幼兒繼續探索“玻璃”的神奇之處:看近的物體時,物體變大,離得遠就會變小,而且物體是倒立的。這種“玻璃”就是凸透鏡。

  (2)組織幼兒進行生活經驗講述:小朋友還在什麼地方見過這樣的鏡子,請幼兒討論;然後交流凸透鏡在生活中的用途。

  6、師生進行討論:

  小朋友知道了凸透鏡的模樣和用處,想一想你們還見過其他什麼樣的鏡子?(幼兒討論回答)然後老師總結:平面鏡、凹透鏡、哈哈鏡等。

  活動延伸

  小朋友你知道哈哈鏡的用處嗎?那我們去三樓的哈哈鏡那裡認識一下它吧,鞏固對哈哈鏡知識的掌握。

  幼兒園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能細緻地觀察人物動作、神態、表情特徵,大膽想象講述畫面內容。

  2、體驗作品中父親對兒子默默的愛。

  活動準備

  1、讓家長幫助幼兒回憶與父親在一起的趣事。

  2、父親、兒子的圖片各一副

  3、教學掛圖、幼兒用書第3冊的第29頁。

  活動流程

  一、開始部分

  分別出示圖片“父親”與“兒子”,鼓勵幼兒大膽猜想父與子之間發生的事情。

  二、基本部分

  教師分別出示掛圖或幼兒用書,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根據需要進行提問:

  (1)圖1 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兒子在做什麼?爸爸和叔叔在幹嘛?你從哪看出來的?

  (2)圖2 爸爸和叔叔在做什麼?他們為什麼這樣做?

  (3)圖3 畫面上都有誰?兒子、爸爸、警察的表情、動作時什麼樣的?代表什麼意思?爸爸究竟要把兒子抬到哪兒呢?

  (4)圖4 設定懸念

  a出示沒有背景的第四幅畫,請幼兒說說;如果自己是故事中的兒子,醒來後會有什麼感覺?鼓勵幼兒將自己“驚奇、大膽、浪漫”的情景講給同伴聽。

  b出示有背景的掛圖,請幼兒講述:這是什麼地方,景色怎麼樣?兒子心裡怎麼想?爸爸為什麼躲到樹後面?

  c教師看圖完整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輕手輕腳”,並用動作模仿。知道假期到森林裡玩正是兒子的心願,這幅漫畫體現了父親對兒子深深地愛,可以鼓勵幼兒做個相親相愛的動作。

  三、結束部分

  結合自己生活經驗,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與爸爸之間的趣事,感受父親對自己的關愛。

  活動延伸:

  怎樣對父親表達自己的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