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贈汪倫

大班語言教案:贈汪倫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贈汪倫,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語言教案:贈汪倫1

  活動目標

  1、理解古詩內容,體會詩人表達的朋友間的深厚感情。

  2、理解“忽聞” “千尺” “不及”等詞語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表達古詩所表現的依依不捨的情感。

  活動準備

  古詩《贈汪倫》電子大書、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活動。

  1、談和朋友在一起的快樂以及與朋友分開時的心情。

  師:我們和好朋友一起有哪些快樂的事?

  師:如果要和朋友分開,你會是怎樣的心情?

  2、學習表達不捨的感覺。

  師:和好朋友分開心裡會很難受,我們該怎樣去表達呢?

  二、學習古詩《贈汪倫》

  1、激發興趣:唐代詩人李白要乘船離開自己的好朋友汪倫去遠行了,汪倫在岸邊唱著歌來送他,李白非常的感激,於是寫下了這首詩送給汪倫。

  2、教師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3、教師出示課件,引導幼兒理解古詩。

  (1)出示古詩第一句:“李白乘舟將欲行”,運用影片“舟字的演變”,引導幼兒感受李白將乘舟離開的情景。

  (2)出示古詩第二句:“忽聞岸上踏歌聲”,透過分析汪倫踏歌而來的原因,感受朋友分別時的依依不捨之情。

  師:李白就要走了,岸上怎麼會有歌聲?歌聲有快樂的,也有悲傷的。朋友分別時的歌聲應是怎樣的?為什麼?

  (3)出示古詩第三四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引導幼兒感受,並表達朋友間深深的感情。 “千尺”表示很深很深的意思。“不及”是比不上的意思。

  (4)古詩大意:李白要乘船離開了,突然聽到岸上有人在唱歌,原來是汪倫來送我,桃花潭的水深千尺,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啊。

  4、教師帶幼兒朗讀古詩。

  三、學習情感表達。

  師:要和好朋友分開了,汪倫用歌聲、李白用詩表達不捨的感情,如果你和好朋友分開了,例如小朋友幼兒園畢業後要上小學,就會跟幼兒園的好朋友分別了,你會用什麼方式表達感情呢?

  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

  師小結:和好朋友分別了,可以畫幅畫、做個小禮物給他,也可以說說甜甜的話,可以給個擁抱給他等,以後也可以常常電話聯絡。

  活動應變

  可以進行分角色朗讀古詩,例如女孩扮演汪倫、男孩扮演李白。

  活動延伸

  1、說一說自己的好朋友,和好朋友之間的趣事。

  2、說一說和好朋友分開的經歷,並說一說分開時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區角活動

  語言區:投放幼兒用書,引導幼兒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環境創設

  用舟、車、馬等字的演變製作吊飾。

  家園同步

  回家後,請幼兒背古詩給家長聽,並給家長講講古詩的大意。

  隨機教育

  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日常引導幼兒多交朋友,好朋友之間要相互照顧、互相幫助。

大班語言教案:贈汪倫2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意,學習朗誦古詩。

  2、感受古詩中朋友之間的'友誼,學會和同伴友好相處。

  3、透過閱讀小圖、上下圖的對比觀察,瞭解故事的情節,透過一組圖片排序,瞭解故事情節的發生和發展,培養細緻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活動準備】

  畫有古詩情節的圖片一幅,動畫影片,配樂旋律一段。

  【活動過程】

  一、提問匯入。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的好朋友是誰?你們一起做過什麼有趣的事情?

  古代有個詩人叫李白,他和好朋友發生了什麼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二、欣賞古詩。

  1、觀看動畫或PPT,初步感受古詩意境。

  提問:故事中的兩個好朋友,他們在幹什麼?(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李白到好朋友汪倫家裡去做客。他們一起喝酒,作詩,兩人非常開心。幾天後,李白要乘船回家了,汪倫很捨不得李白,於是就在岸邊送李白。

  2、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一遍古詩,請幼兒欣賞。

  師:故事裡有一首小詩,請小朋友們豎起耳朵,仔細地來聽一聽。

  提問:這首詩的題目是什麼?作者又是誰?

  師:其實,這是一首贈別詩。是李白送給好朋友汪倫的詩。接下來,我給小朋友來解釋一下,這首詩的意思。

  3、出示圖片或PPT,講解古詩大意(譯文口語化)。

  李白乘著小船將要離開的時候,突然聽到了岸邊有人一邊唱歌,一邊用腳打拍子,告別的聲音。李白轉過頭去一看,原來是好朋友汪倫啊。李白非常感動,他覺得,這桃花潭的水即使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義深。

  4、在初步理解古詩的基礎上,再次欣賞古詩。

  師:意思明白了嗎?好,老師再來唸一念,這一遍,請小朋友自己用心記一記,等一下,我們自己也要來學習這首詩。

  三、教師指導幼兒學習誦讀。

  師:你記住了哪一句詩?請你念一念。

  1、教師指導學習單句古詩。

  師:好,接下來,請你們跟著老師,整首古詩一起學一學,念一念。

  2、請幼兒集體朗誦。

  3、請幼兒分組朗誦。

  4、請個別小朋友朗誦。

  5、配樂齊朗誦。

  四、聯絡生活,情感昇華。

  提問:我們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好朋友之間要怎樣相處呢?(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小朋友之間要友好相處,不可以打打鬧鬧,玩玩具要知道分享……

  結束語:好了,請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我們一起友好地去外面戶外活動吧!

  附古詩《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活動反思:

  古詩教學對學生來說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學生能比較流利地背誦,但對古詩的背景、詩人的感受是很難理解的。對教師來說古詩教學不好把握,講解多了,學生不樂意接受,結果是把一篇篇充滿著深刻意蘊、豐富情感和詩情畫意的古詩文肢解得支離破碎。這次的古詩教學,一開課,我巧妙地利用學生喜歡的歌曲進行,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很快便進入了學習古詩的意境。學習古詩首先就要帶領學生看到詩人所感的那個場景,才能由此進入詩意的境界,誘發學生的情感。我運用故事引路,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本次教學中,我還藉助音樂、課件,讓孩子們進入了詩所描繪的景象之中;在此基礎上,引導孩子們去看、去想、去說、去聽、去悟。學生的思維在擴張,認知在深化,每個孩子眼中有畫,心中有景,此時此刻他們的情感也在不斷積澱、不斷昇華。“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課堂上我緊緊圍繞“離別”這一線索,去渲染、去感受,讓學生深深地去體會這離別之情。有人認為“詩歌是情感的藝術,多媒體的介入,由於師與機、生與機的交流,往往會削弱流動在師生之間的情感”。其實不然,假如教師能把握住“朗讀”這座橋樑,就能讓多媒體成為“情感交流”的媒介。所以本節課的教學,我把朗讀訓練貫穿教學的始終,第一步先自讀詩歌,懂得詩歌的大意;第二步進行解詞析句再品讀;第三步感情朗讀,最後熟讀成誦。

  教學中,我努力的創設情境,“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淪送我情”這一詩句包含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如何讓學生體會?除了讀還是讀,我透過指名讀、引讀、範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想象畫面,在讀中體會情感,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由難過轉為驚喜,再由驚喜轉為感動不已,透過朗讀表達出詩句蘊含的感情。不斷努力引導學生走進文字。送別是我國古詩一個永恆的話題,除了這首《贈汪倫》以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課上我還提供了幾首送別詩讓學生欣賞、感悟: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友人》、高適的《別董大》、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王勃的《送杜少俯之任蜀州》、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結合課前收集到的離別詩進行交流,最後我設計了“課外積累,個性飛揚”這一環節,讓學生進行課外拓展學習,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一節課下來,老師不能平復自己的情感,可惜的是情緒激動的不是那些學生。我不是學生,所以我不知道最後學生究竟有了怎樣的情感。是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有了情感的變化,在老師的指導下,也有了立竿見影的朗讀效果。那學生是不是就真的被打動了?看看學生的表情,聽聽學生的話語。歷史遙遠而又不遠,情同此心,心同此理,我想學生應該能夠被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