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岳陽樓記》優質教案
范仲淹《岳陽樓記》優質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范仲淹《岳陽樓記》優質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積累文言詞語;能疏通文意;培養學生自由有創意的朗讀、理解和鑑賞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透過朗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結構和語言特點;透過自主、合作、探究,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內容,鑑賞文章語言。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習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人生態度;激發學生樹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樣崇高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擁有高尚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鼓勵學生個性化地解讀文章內容。
[教學重點]
美讀課文,理解文章主旨,品味文章語言;
[教學難點]
1、文章中記敘描寫和議論之間的關係
2、“微斯人,吾誰與歸?”這句話所透露出的情感。
[教學方法]
誦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學設想]
透過美讀課文激發學生朗讀美文的興趣,感受文章的韻律美,感知文章內容和作者的情感。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激勵個性化的閱讀。
[課前準備]
學生:熟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圈點勾畫文中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收集作者資料。
老師:蒐集相關資料,製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唐代詩人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寫道:“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足以見出洞庭湖之壯觀浩大。而“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卻反映了詩人鬱郁不得志、為一己之悲而焦灼苦悶的情緒。而同是寫洞庭湖,同處人生低谷,北宋范仲淹卻獨闢蹊徑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別樣的畫卷,抒發了不同於孟浩然的情感。相信這篇文章會讓你有新的收穫,也希望它能帶給你新的思考!
[說明]:以古典明曲《高山流水》為背景音樂,依次連結“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的滾動字幕。
(設計意圖:從舊知匯入,和諧自然。從而創設氛圍引領學生思考文章內容和思想。)
二、檢查預習
1、檢查字詞:給加點字注音。
謫守()薄暮()淫雨()霏霏()
浩浩湯湯()憂讒畏譏()牆傾楫催()寵辱偕忘()
2、[作者追蹤]: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諡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本文選自《范文正公集》。幼年喪父,生活貧困,卻能刻苦讀書,少有大志。
(學生答,教師補充,同時字幕顯示)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課前的朗讀預習掌握生字、蒐集資料瞭解作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提前預習的好習慣)
三、背景連結
滕子京與范仲淹是同榜進士,兩人交誼甚厚。滕被貶嶽州後,雖政績卓然,可是仍舊情緒低落。在岳陽樓落成後,滕子京寫信請范仲淹作記,並隨信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圖》,范仲淹據此寫下了這篇千古名文。當時范仲淹也正貶官在外。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寫作背景,可以對作品有一個宏觀的把握,從而為學習本文奠定基礎)
四、美讀課文
1、教師範讀,學生注意傾聽語調語速和節奏。
2、學生自由朗讀,瞭解課文內容,盡情想像文章文字中所包含的畫面。注意根據文章感情的需要處理輕重緩急、抑揚頓挫。
(設計意圖:透過美讀課文既培養學生的朗讀技巧,感知文章韻律美、圖畫美、大氣美,又能激發學生誦讀古文的興趣,為學習本文重點知識作準備。)
五、疏通文意
1、小組合作探究課前準備過程中所標記的疑難詞語和句子。
2、展示自主合作學習的結果。
(1)解釋加點詞語。
百廢具興()連月不開()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波瀾不驚()長煙一空()把酒臨風()吾誰與歸()
(2)翻譯下列句子。
A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透過展示學習結果,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
六、品味探究
1、瀏覽課文說說文章分幾部分,依據是什麼?概括出課文各部分內容。
2、對自己喜歡的句段進行評析。師提示,常見的幾種評析角度:
(1)修辭生動形象
(2)詞語準確生動
(3)細節描寫生動
(4)描寫方法獨特
3、文中表達作者人生態度和追求的句子有那些,說出來並談談你的理解。
4、你怎樣理解“微斯人,吾誰與歸?”這句話所透露出的情感,根據你的理解讀一讀。(答案不求唯一,要有自己的見解、自己的讀法。)
(設計意圖:透過此環節培養學生提取資訊、梳理文章脈絡、品析語言的能力,鼓勵其進行個性化的閱讀)
七、昇華提高
柳宗元被貶永州之後心情抑鬱難平。假如時光可以倒流讓你回到唐朝成為他的`好友,請你運用本文所學語句寫一段話對之進行勸慰,讓他撇棄個人得失,放眼天下蒼生,重新振作起來。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以致用的能力。)
八、課堂小結
1、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和感想?
2、教師結束語:先賢的腳步已遠去,但我相信先賢的靈魂之光還在!讓我們記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記住“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記住范仲淹!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透過結束語去感染學生,給學生留下關於本文的深刻印象。)
九、板書設計
岳陽樓記
范仲淹
一 敘事 緣由 作文記之
二 寫景 總寫 壯闊多變
遷客騷人
覽物而異
分寫 覽物而悲
覽物而喜
三 議論 胸襟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抱負 先憂後樂
(設計意圖:使文章結構、表達方式一目瞭然,古今對照,凸顯文章主旨。)
[教後反思]:
本文以其大氣的文風和高尚的境界多少年來備受各種版本語文教科書的青睞。也許,正因為它在教科書中歷經的時間太久,所以關於這篇文章的教法好像不知從哪一天起就被定格了。本教案在借鑑傳統教學優點的同時力圖打破常規。注重對文字的深度解讀和個性解讀,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一、基礎積累紮實:在教學中注重了基礎知識如注音、釋詞和句子翻譯。無論是課前預習還是當堂檢測都注意了這一點。文言文的學習必須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這是學習文言文的根本,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石。文言文教學無論經歷怎樣的改革都不能忽視字詞教學。
二、思維訓練求深:本設計在注重學生文言基礎知識的積累的同時,又注重提高學生的理解和鑑賞能力。
在教學流程六[品味探究]第2題“對自己喜歡的句段進行評析”,這是一道鑑賞題。初中生應該具備初步的語言評析能力,即運用一定的評析方法對句段進行賞析。在這裡,我注重了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提示學生幾種主要的評析角度。
[品味探究]第3題“文中表達作者人生態度和追求的句子有那些,說出來並談談你的理解”。這道題首先必須交給學生:能表達作者人生態度和追求的句子一般在文章開頭或結尾,常用議論或抒情的表達方式。同時,還得提醒學生注意共性化閱讀的問題。
學法指導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非常必要。它會給學生語文學習以方向,讓他們有“法”可依。語感對於學好語文固然重要,語言技巧和方法對於語文能力的提高同樣不可忽視。
三、解讀張揚個性:在關注共性化閱讀的同時,注意尊重和鼓勵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體驗。在[品味探究]第4題“你怎樣理解‘微斯人,吾誰與歸?’這句話所透露出的情感,根據你的理解讀一讀”。
如果學生答:作者為自己能夠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操而感到自豪,所以要讀得豪邁。我們應予以肯定。
如果學生答:作者以此語勉勵自己。自勉的同時,勉人。委婉表達了作者對好友滕子京的勸勉之意,希望滕子京能夠走出個人狹境,放眼四海,大濟蒼生。所以應讀得語重心長。我們應予以讚揚。
如果學生答:作者為世間多眼界狹隘、自私自利之人而感到憤慨,感慨世間知己甚少,所以應讀得蒼涼悲慨。我們更應尊重和鼓勵。這一點對於學生日後學習語文,提高語文素養乃至進行個性化的文學創作都非常重要。
四、朗讀講究美感:古人有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更何況美讀呢,教師的美讀無形中會感染學生,調動氣氛。而學生自己的美讀更能激發他們對作品的熱愛,對語文的熱愛。語文課堂中書聲朗朗應是語文教學的本色。
五、流程追求方法:無論簡單還是複雜的問題,必須經過獨立思考和解決的過程。唯有此,學生才能真正做到動腦動口動心,才知道哪是自己會的,哪是自己不會的。唯有此,才能不斷強化他們“我”的概念。
對於那些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根據新課程的理念,把它們交給小組,集大家智慧合作解決。讓他們在合作中彼此學習,培養其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合作意識。
六、情感薰陶自然:我在教學設計中非常重視對學生情感的薰陶,注重對其人生態度、人生價值的正確引導。而這一切必須自然不做作,教育無痕,方顯作用。在結束語中自然而有激情的提出希望——“讓我們記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記住‘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記住范仲淹!”。學生內心的情感自然就會被調動起來。我們關注語文學科工具性的同時也在關注其人文性。而要在授課過程中彰顯語文人文性就必須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刻意為之。
在教學流程的每一步,都給出了設計意圖。我希望這是一篇可操作性比較強的教學設計,也是一篇能體現語文字色教學的設計。希望熱愛語文教學研究的同仁多批評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