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活動《小竹筍》優秀教案
小班科學活動《小竹筍》優秀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科學活動《小竹筍》優秀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目標:
1.感知竹筍的基本特徵並瞭解其生長變化的過程。
2.在嘗試剝筍的過程中體驗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禮物包裹、竹筍生長過程圖、竹筍若干。
活動過程:
1.猜猜、說說,引發幼兒興趣
師:(出示大熊貓圖片)今天大熊貓收到了朋友們送的一份神秘禮物,它們是大熊貓最愛吃的東西。你們猜是什麼?(竹子)
師:你們猜對了,大熊貓最愛吃的就是竹子。(出示竹子圖片)
師:可是竹子那麼長,包裹那麼小,裝得下嗎?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請一位小朋友來摸摸看,裡面到底是什麼?包裹裡的東西摸起來什麼感覺?你覺得是什麼呢?
答案揭曉:竹筍。
師:竹筍是什麼形狀的`?是什麼顏色的?是軟的還是硬的?
幼兒觀察討論。
小結:原來竹筍上面尖尖的,下面粗粗的,是圓錐形的;外面包著一層筍殼,顏色有些是褐色的,還帶點黃,有深有淺;而且竹筍摸起來是硬硬的。
2.玩玩、剝剝,認識竹筍
師:可是熊貓最愛吃竹子,為什麼要送一根竹筍呢?你能猜出這個秘密嗎?
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自由回答。
師:小朋友說得真棒,原來竹筍長大了就變成竹子了。
師:竹筍是怎樣長大的呢?(出示竹筍生長過程圖)請幼兒排序竹筍生長過程,並做動作扮演。
師:這裡有很多竹筍,熊貓也想要請你們吃,可是現在就能吃嗎?(要剝殼)
師:筍寶寶的秘密藏在它的衣服裡,現在請你去試一試,剝一剝。
幼兒操作剝筍。
師:請你說說你是怎麼剝的才不破?你用什麼辦法剝的這麼快?
小結:原來剝筍要輕輕地,一層一層剝才不會破。
兒歌總結:小朋友們快快來,我們一起來剝筍,從外剝到裡,從下剝到上,一層一層往裡剝,筍寶寶露臉微微笑。
3.結束
師:筍剝好了,我們送廚房請阿姨去製作美味的菜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