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中班音樂教案6篇

【熱門】中班音樂教案6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熱門】中班音樂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中班音樂教案6篇1

  設計思路:

  生活因為有了音樂才會多姿多彩,而這些歡快的、舒緩的、悲傷的等等各種性質的音樂正是由各種時值的音符組成,為了讓孩子們更形象生動地理解並感受音樂的神奇與奧秘,我就設計了這樣一堂課――《可愛的小音符》。目的在於透過各種遊戲的開展以及音符媽媽(全音符)、音符姐姐(四分音符)、音符寶寶(十六分音符)形象的教學具展示讓孩子們感受各種音符時值的長短,並結合基本節奏型鞏固提高幼兒對音值、節拍的感悟及表現能力。

  活動目標:

  1、體驗全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時值變化帶來的趣味性。

  2、初步瞭解三種音符結構及基本節奏型,嘗試用聲音、動作表現音符時值長短。

  3、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自制“音符小樓”(全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地面佈置音符列車、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情境體驗,引出課題

  1、聽音樂自由表現進教室。

  2、比較兩段音樂的不同。

  二、感知音符時值長短故事《音符小樓》,形象感知全、四、十六分音符的時值長短。

  梗概:音符媽媽喜歡一個人住一層樓,音符姐姐喜歡一個人住一間房,音符寶寶喜歡四個人擠一間房。

  三、表現音符時值長短

  1、遊戲《變變變》

  2、遊戲《音符列車》

  四、匹配相應節奏型並表現

  1、為音符小樓安裝門牌。

  2、邀請小音符。

  a、全音符用喂---叫喊請出

  b、四分音符用敲門請出

  c、十六分音符說說生活中類似的節奏型

  五、律動延伸,繼續感知

  活動反思:

  活因為有了音樂才會多姿多彩,而這些歡快的、舒緩的、悲傷的等等各種性質的音樂正是由這些可愛的音符組成,讓孩子們更形象生動地理解並感受音樂的神奇與奧秘。在新《綱要》中,明確地強調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熱門】中班音樂教案6篇2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熟悉樂曲,能隨音樂較協調地做模仿動作,並根據音樂速度與力度的變化,變化動作的快慢、輕重。

  2、鼓勵幼兒自由分組,隨樂曲進行音樂遊戲,提醒幼兒傾聽音樂,培養幼兒的音樂感知能力,提高幼兒的音樂素養。

  3、激發幼兒喜歡動物、愛護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知識經驗準備:幼兒玩過“搶椅子”的體育遊戲。幼兒已學會歌曲《誰是小熊》。

  2、座位安排:半圓形。

  3、材料準備:玩具小熊一個。

  活動過程:

  一、創設遊戲情境,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幼兒聽音樂學小動物“走路”,進入活動室。

  2、歌唱:聽。

  (1)歌唱“聽”。

  (2)鼓勵幼兒聽聲音,說出是什麼動物的聲音,啟發幼兒把聽到的聲音嘗試仿編歌曲“聽”。

  二、幫助幼兒熟悉樂曲。

  能隨音樂較協調地做模仿動作,能根據音樂速度與力度的變化,變化動作的快慢、輕重。

  1、教師出示玩具小熊,引導幼兒複習歌曲,幫助幼兒熟悉樂曲。

  2、啟發幼兒根據音樂較協調地自由做動作,邊唱歌邊表演。

  3、鼓勵幼兒自由的做模仿動作,並能根據音樂速度與力度的變化,變化動作的快慢、輕重。

  (1)聽音樂,根據音樂速度與力度的變化,變化動作的快慢、輕重自由地做模仿動作。

  (2)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談談生活中哪些事情是慢慢的、哪些是快快的、哪些是重重的、哪些是輕輕的,可以用哪些動作來表現。

  (3)變化樂曲第二部分: 3 5 6 5 1 5 6 5 35 6 5 1 5 6 5 :

  鼓勵幼兒聽音樂模仿生活動作,並能根據音樂速度與力度的變化,變化

  動作的快慢、輕重。(如:快快跑、慢慢跑、輕輕跑、重重跑等)。

  三、音樂遊戲“誰是小熊”。

  1、介紹遊戲的玩法,並向幼兒介紹遊戲規則。

  (1)啟發幼兒學會傾聽音樂,並能隨音樂邊唱邊表演。

  (2)請幼兒仔細傾聽音樂,在間奏處自由做模仿動作,並能根據音樂速度與

  力度的變化變化動作的快慢、輕重。

  (3)在圍著椅子自由做動作時要順著一個方向,且動作協調。提醒幼兒音樂停止要立即找到座位。

  2、邀請幾位幼兒與教師一起嘗試遊戲。

  3、幼兒自由分組,分組選擇場地,啟發幼兒把自己組的椅子排成各種形狀。

  4、鼓勵幼兒根據音樂變化動作的快慢、輕重,完整地進行音樂遊戲。

  四、結束活動,幼兒聽音樂出活動室。

  幼兒邊演唱歌曲邊進行遊戲,出活動室。

【熱門】中班音樂教案6篇3

  【活動設計背景】

  現在的小朋友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倍受寵愛,父母把最好的都給予它們,但是有些小朋友還是耍小孩子脾氣,有時不聽爸爸媽媽的話有時還不愛惜糧食,不知道父母掙錢的辛苦,所以,透過這節課我想讓他們熱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懂得現在好生活的來之不易,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活動目標】

  1、知道父母的辛苦,教育幼兒愛爸爸媽媽。

  2、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3、學習公雞走,母雞走,小雞走的動作,並進入角色扮演。

  4、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5、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教學重點、難點】

  看照片來引趣,讓幼兒們來熟悉歌曲學雞叫的聲音和動作,最後說明和引導活動的目標。

  【活動準備】

  一名幼兒扮演公雞,一名幼兒扮演母雞,其餘幼兒當小雞,前奏加第一段歌詞,公雞從家裡出來,叫醒母雞,前奏加第二段歌詞,母雞從家裡出來,叫小雞快快來吃東西,前奏加第三段歌詞小雞們從家裡出來,圍著公雞和母雞捉蟲吃,第四遍前奏起,公雞和母雞帶著小雞回家了。

  【活動過程】

  一、出示照片,引起幼兒興趣。

  師:

  1、這裡有張照片,小朋友們看一看,這是誰的一家?

  2、照片上面都有誰啊?

  二、幼兒學雞叫的聲音。

  師:

  1、公雞怎麼叫?(喔喔喔)母雞怎麼叫?(咯咯咯)小雞怎麼叫?(嘰嘰嘰)

  2、小朋友們一起學一學。

  三.幼兒學公雞走,母雞走,小雞走的動作。

  師:我們都會學它們的叫聲,那它們是怎麼走路的呢?

  公雞怎麼走?公雞叉腰,右手伸出手掌,拇指放在下巴下,隨叫聲上下移動,腳按樂曲節奏一拍走一下。

  母雞怎麼樣走?雙手分別放在身體兩側,隨著叫聲作拍打翅膀動作,腳步同公雞。

  四、幼兒熟悉歌曲,瞭解歌詞。

  1、師:老師把它們的叫聲用好聽的聲音唱出來,小朋友們聽。

  2、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瞭解歌詞大意,並用動作表現出不同的角色。

  五、幼兒玩遊戲。

  師:我們來扮公雞小雞和母雞來做遊戲好不好?

  六、教育幼兒愛爸爸媽媽。

  小百科:公雞,是一種家禽,品種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飛;啼聲能報曉。

【熱門】中班音樂教案6篇4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參加音樂活動的興趣。

  2.調動幼兒各種感觀,讓幼兒感知音樂的高低。

  3.培養幼兒用創造性的方式表達高低的能力。

  活動準備:

  大樹四棵、背景圖、各種小動物、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小動物律動

  2.練聲,複習歌曲。

  二.基本部分:

  1.故事:鴨媽媽和小鴨,引出媽媽和孩子的叫聲。(高和低)

  2.幼兒討論各種動物的媽媽和孩子的叫聲(出示貼絨)

  3.遊戲:看誰玩得對

  師:媽媽幼:孩子(交換角色)

  4.出示音樂(一)欣賞並討論音樂有什麼變化(有高有低)

  5.幼兒再聽音樂(一)聽到高的音樂學孩子叫,聽到低的音樂學媽媽叫。

  6.幼兒聽音樂(一)根據音樂的高低變換動作。

  7.遊戲:大樹和小鳥

  1)幼兒討論並學習小鳥飛的動作。

  2)教師交代遊戲規則,當聽到高的音樂時小鳥在樹林裡飛,當聽到低的音樂是就蹲下來對著大樹點頭。

  3)先分組請幼兒遊戲,最後一起遊戲。

  三結尾部分

  欣賞舞蹈:綠苗

【熱門】中班音樂教案6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節奏的變化,能按樂句做動作。

  2、進行初步的合作表演,體驗和大家一起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圖譜。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並引出主題。

  1、律動《玩具兵進行曲》。

  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節奏,變換動作行進。例如:拍手、拍肩、拍腿、跺腳等。體會運用身體樂器的樂趣。提醒幼兒模仿自己喜歡的玩具,邊表演邊行進。

  2、談話激發興趣,引出主題。

  剛才小士兵走路時有些用力了,鞋底都開了,該怎麼辦?

  我們來聽聽小鞋匠是怎麼幫我們修鞋的吧。

  二、初步感受欣賞樂曲,瞭解作品主題。

  1、出示課件:幼兒傾聽音樂《鞋匠之舞》。

  提問:你聽到音樂裡面有哪些聲音像修鞋子發出的聲音?

  2、師幼再次邊欣賞邊模仿錘子、針發出的聲音。

  3、提問:你見過鞋匠幹活嗎?鞋匠是怎麼修鞋子的.?

  我們一起來跟小鞋匠學習修鞋的樣子吧。

  三、出示圖譜,並根據圖譜理解音樂的結構。嘗試按樂句做動作。

  1、教師出示圖譜:

  這些圖譜上畫的什麼?小鞋匠在修鞋時怎麼做的?請幼兒看圖譜做動作。

  2、遊戲:

  請個別幼兒扮演小鞋匠給小朋友修鞋,隨音樂節奏來做抹、捶、縫、的動作。用食指當針來縫,啟發幼兒在抹、捶的動作時的創編。對模仿的像做得好的幼兒進行鼓勵。

  3、幼兒分三組看圖譜跟音樂做動作,進一步體會抹、錘、縫的動作及節奏區別。

  四、聽音樂離開活動室

  今天小鞋匠修了這麼多鞋,好開心啊。讓我們隨著優美的音樂回家吧。

【熱門】中班音樂教案6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能進行有節奏的打電話,體驗歌曲詼諧幽默的情趣。

  2、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3、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節奏卡、音樂、貓頭飾

  活動過程:

  一、音樂遊戲《小老鼠上燈臺》

  (價值取向:用音樂遊戲引起幼兒興趣,帶領幼兒進入角色)

  1、幼兒聽音樂進行音樂遊戲。

  二、欣賞歌曲《小老鼠打電話》

  (價值取向:在打電話的情景中熟悉歌詞、掌握打電話的節奏)

  提問:這麼多朋友在一起唱歌跳舞真開心,可小老鼠一個人在家真沒勁,怎麼辦呢?

  1、完整欣賞一遍歌曲《小老鼠打電話》

  提問:小老鼠想的是什麼辦法?

  2、學習歌曲中的新節奏

  (1)幼兒學習撥號的音樂節奏

  提問:小老鼠打的電話號碼是多少??小老鼠是怎樣有節奏地按電話號碼的?

  幼兒欣賞歌曲前半部分

  出示節奏圖譜,幼兒學習小老鼠按電話號碼的節奏

  (2)幼兒學習對白節奏

  提問:電話通了,小老鼠會對好朋友說什麼呢?

  (3)個別練習撥號碼、打電話

  三、學唱歌曲《小老鼠打電話》

  (價值取向:完整學唱歌曲,體驗歌曲詼諧幽默的情趣)

  1、幼兒再次完整欣賞歌曲。

  2、幼兒有表情地跟唱歌曲,表現出小老鼠的開心和害怕。

  小結:撥打電話號碼時一定要看仔細,但是小朋友在家不能隨便玩電話。

  課後反思:

  這首歌曲活潑歡快,幽默詼諧,音樂情節讓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靈活現,遊戲性、表演性極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新《綱要》提出:教師應支援、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各種藝術活動,激發她們大膽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歌曲本身就給幼兒帶來了很強的感染力,所以我運用了前置的教學方法在帶領幼兒重點學唱電話號碼,學說對話,讓幼兒自然的學唱歌曲,在這一環節中突破了活動的難點,又透過老師的表演,配上木琴,以輕鬆愉快的學習方式,突出教學的氣氛和情趣,最後讓幼兒參與表演,鼓勵她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感受,順利完成了重點。整節課給幼兒創設的氛圍很好,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也很高,透過氣氛的渲染,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