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教案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周教學內容:

  學習第六單元鳥兒,共三篇課文,《翠鳥》、《一隻小鳥》、《驚弓之鳥》。

  二、周教學重難點:

  1.生字:一類字24個、二類字21個、多音字兩個。

  2.積累:(1)有感情的朗讀每一篇課文,繼續練習復術課文。

  (2)繼續學習概括與具體的寫作方法。

  (3)初步學習抓住自然段中的主要內容,概括段意。

  (4)學習鳥類外形描寫。

  3.作文:《我最喜歡的鳥》

  三、周學科融合:

  1、發動學生查詢收集有關鳥類的資料,瞭解有關不同鳥的知識和特點。

  2、畫一畫自己最喜歡的`小鳥。

  四、周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三篇課文分別介紹和敘述了有關鳥的知識和特點、故事。這些精彩的描述可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可採用抓注重點詞語,邊讀邊想象的形式感悟理解,從而懂得珍惜鳥兒,理解親情;懂得對事物要仔細觀察,進行分析、理解,得出正確判斷,才能做好事。

  翠鳥

  整體設計個性設計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生動形象的介紹了翠鳥的外形和生活習性,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本文語言生動,適合有聲有色的朗讀,可透過各種形式的讀來品詞品句,加深理解,產生頓悟,體會語言的秒處,體會翠鳥的可愛。

  學習目標1.理解目標:瞭解翠鳥美麗的外形和它行動十分敏捷的特點,產生喜愛鳥類、喜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積累目標:(1)透過朗讀,體會“希望”、“冤枉”、“失望”的用法,懂得用詞精當,形象。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繼續學習概括與具體的描寫方法。

  3.生字目標:易錯:叼

  區分:(處外)(等待)

  學習過程1.初讀感知:

  自由讀—範讀糾音—同桌互讀—指名讀—自由讀

  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麼?

  2.細讀感悟:你最喜歡讀課文的哪一段?為什麼?(讀、欣賞、說)

  你喜歡翠鳥嗎?為什麼?

  課文是按什麼順序描寫翠鳥外形的?

  3.能力訓練點:(1)恰當的使用詞語。(第四段“希望、願望、失望”)

  (2)生字學習

  (3)嘗試抓住自然段中的主要內容,概括段意。

  4.拓展延伸:

  仿寫:寫一寫你喜歡的小鳥的外形。

  課後反思

  一隻小鳥

  整體設計個性設計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是冰心。文中講述的故事和學生生活十分貼近,可喚起學生對相同經理的回憶,要透過學習使學生懂得愛護鳥類並理解親情的偉大。

  可抓注重點詞語,邊讀邊想像。

  學習目標1.理解目標:

  透過學習本文使學生懂得愛護鳥類並理解親情的偉大。

  2.積累目標:

  學習抓注重點詞語,邊讀邊想像的方法來理解課文。

  3.生字目標:多音字:彈

  生僻字:啁啾

  學習過程1.初讀感知:自讀課文—自學解決生字—小組內讀

  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2.細讀感悟:

  這是一隻什麼樣的小鳥?從哪可以看出來?

  這隻小鳥後來怎麼樣了?

  3.能力訓練點:

  (1)結合課文練習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2)學習抓住重點詞語,邊讀變想像的方法來理解課文。

  4.拓展延伸:

  續寫故事

  課後反思

  驚弓之鳥

  整體設計個性設計

  教

  材

  分析本課是一則成語故事,講的是古時候衛國疑問有名的射箭手更累羸不用搭箭,只需拉弓,便使天上飛過的一隻大雁掉下來的事。從中反應出更羸善於觀察、善於思考,並根據所見所聞做出正確判斷。

  學習目標1.理解目標:透過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懂得對事物要仔細觀察,進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確判斷,才能把事情做成好事。

  2.積累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習用關聯詞“一---就---”造句。

  (3)能按事情發展順序複述課文。

  3.生字目標:易錯:惑命

  多音字:更

  學習過程1.初讀感知:

  (1)自讀泛讀相結合,讀通讀順。

  (2)初步感知這個成語故事的大致內容。

  2.細讀感悟:

  (1)討論:更羸和魏王看到了以什麼樣的大雁?更羸怎麼把它射下來的?為什麼累羸一拉弓,大雁就會掉下來?

  (2)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3.能力訓練點

  (1)抓注重點詞語理解課文。

  (2)按事情發展順序複述課文。

  (3)試用關聯詞“一---就---”造句。

  4.拓展延伸:

  (1)積累和鳥有關的成語。

  (2)講一講成語故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