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施效顰教案

東施效顰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東施效顰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東施效顰教案1

  [摘 要]《東施效顰》是學生接觸的第一篇文言文。根據小學階段古詩文的教學要求,注重透過猜讀、對照讀等形式,讀出意味和情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熟讀成誦;同時,在讀中讓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特點,體會文字側面烘托的寫作方法,認識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產生一種民族自豪感。

  [關鍵詞]教學實錄 文言文 興趣 特點

  【課文】

  東施效顰

  西施病心而顰其裡,其裡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裡。其裡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

  【學習目標】

  1.激發閱讀文言文興趣,初步學會猜讀、對照譯文讀,並能熟讀成誦。

  2.初步感受文言文特點,體會側面烘托寫法,讀有所悟。

  【教學實錄】

  一、初讀文言文

  (一)揭題激趣,理解題意

  師:同學們,今天這堂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讀——

  生:《東施效顰》。

  師:這是一個成語故事,相信絕大多數同學都知道。誰來說說?(學生簡述故事)

  師:故事講得很簡短,能不能稍微講具體一點,比如這西施到底是犯的什麼病?東施怎麼學的?周圍人是什麼反應?(學生具體講故事)

  師:你看,同樣一個故事,剛才那位同學說得非常精煉,而這位同學又說得非常具體。咱班語文水平高啊,一個故事兩種說法都不容易!同學們說的過程中都提到了一個詞——(板書:模仿)“模仿”就是課題中的——

  生:效。

  師:(指著課題)東施模仿西施——

  生:皺眉頭。

  師:學什麼不好,學人家生病。西施皺眉是自然的,是美的,東施模仿她就變得——(板書:美——醜)

  師:都是誰惹的禍?

  生:模仿。

  (二)初讀課文,簡介出處

  師: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啊,內容跟大家剛才說的差不多,但是表達不太一樣。同學們好好地去讀一讀,看看文言文給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怎樣的。(學生自讀)

  師:說說給你的第一印象。

  生1:文言文很短。

  生2:我想給他補充一下,我覺得文言文它是言簡意賅的。

  生3:文言文讀起來很有韻味。

  師:同學們對文言文的第一印象非常真切。這篇文章啊,是兩千多年前莊子的作品。莊子何許人也?一起讀——

  (出示。學生讀:戰國時期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之一)

  師:他有一部書,書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一起讀——

  生:《莊子》。

  師:這部書裡面有我們熟悉的名言,誰來讀?(出示,指名學生讀)

  生:(齊)“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合一。”

  師:還有我們熟悉的很多寓言故事——

  (出示,學生齊讀)

  生:《邯鄲學步》《井底之蛙》《東施效顰》。

  (三)教師範讀,學生評價

  師:文言文有著特別的韻味兒,讀好的話很是享受的!想聽老師讀嗎?注意老師是怎樣停頓的。(教師配樂讀。學生鼓掌)

  生1:老師讀得似停非停。

  生2:有些字老師讀得很重。

  二、讀出理解

  (一)讀出理解

  師:想知道老師怎麼讀得這麼好嗎?告訴你一個訣竅,首先要理解好文言文的詞句。至於怎麼理解詞句,方法多的是。(出示)

  (學生自讀,組內交流)

  師:很想聽咱班同學讀書的聲音。第一句,誰來?其他同學仔細聽。有怎樣的朗讀,背後就有怎樣的理解;讀得好不好,就看理解得準不準。咱們班同學的語文水平高與低,我只要看她讀完之後,大家有沒有反應就知道了。她哪兒讀得好,哪兒讀得不好,總會有反應的。 (一個學生讀。讀完後學生紛紛舉手)

  師:嗯,有反應了。

  生:她讀的總體很好,但是我要糾正一個錯誤,她把“西施病心而顰其裡”讀成了“西施病心而其顰裡”。

  師:“顰其裡”和“其顰裡”你看看,意思一樣不?

  生:不一樣。

  師:為什麼?你告訴她。

  生:“顰其裡”呢,是在街巷裡面皺著眉頭,然後“其顰裡”呢,就是皺著……皺著眉頭……

  師:哈,反正就是意思不對了,是不是?所以,理解得怎麼樣,就會讀得怎麼樣。孩子,你把第一句再讀一下。

  生:(有感情地)“西施病心而顰其裡”。

  師:現在是不是讀得很好?來,接著評價。

  生:我認為她讀得再慢一點就更好了。

  師:有沒有哪一處讀得特別好的?

  生:我覺得她把“醜人”和“美之”兩處著重讀了。她這樣讀可以體現兩者的差別。 師:什麼差別?

  生1:醜和美的差別。

  生2:一個是天使,一個是地魔。

  (眾人笑)

  師:就是一個美,一個醜,是不是?他換了一種說法。對比地讀,這樣很有感覺,很好!誰能像她這樣讀,讓我聽得出這麼豐富的資訊?

  (一個學生讀。讀完學生鼓掌)

  師:為什麼鼓掌啊?

  生:這位同學她讀得連而不斷,很有韻味。

  師:老師感覺她讀得好像斷了,好像沒有斷,好像斷了……唉,我也搞不清嘞。(眾人又笑)她分明就是連著,沒有斷哎,是不是給點建議啊,有些地方可以斷一點,來。 生1:我覺得她一個勁地讀完,可以稍微停頓一會兒。

  生2:比如說“西施病心而顰其裡,/其裡之醜人見而美之”。

  師:聽到了嗎?這是句和句之間要注意停頓。那句子內呢,有沒有該停頓的地方?

  生:她應該在“西施病心而顰其裡”的“病心”後面稍微停頓一下。(讀)“西施病心 / 而顰其裡”。

  師:聽到了嗎?,我們再請她讀一下,好嗎?

  (學生再讀,進步很大)

  師:這時候才應該有掌聲。(眾人鼓掌)你看,站在這兒就有進步!很好,第二句誰來?好,那個女孩兒,就是你,注意,這次姜老師不提醒大家了。聽!

  (出示第二句,學生讀)

  生:聽了她的朗讀,我想給她提個建議,就是“之走”的 “走”原本是跑的意思,所以應該讀得快一些,希望她能採納我的意見。(學生示範讀)

  師:嗯,有感覺。

  生:我覺得她讀得非常好,我也要給她一個建議。“堅閉門而不出”這個“堅”要讀重一點兒,我想給她示範一下。(學生讀)

  師:把門再關緊一點。孩子,再讀!(學生又讀)

  師:緊多了,是不是啊?朗讀就是這樣,讓大家你一評,他一評,就讀好了。第三句,誰來?

  (一個學生讀。部分學生鼓掌)

  師:“長”耳朵的孩子就是不一樣。

  生:他在“彼知”和“顰美”之間斷開來了。還有一處應該停,我來給他示範一下。(學生讀)

  師:你聽懂了嗎?有個地方要停頓,她為你糾正了一下。孩子,你要說為什麼這兒不要停頓?不僅僅光讀。

  生:因為這個“彼”就是指東施的意思,所以這裡不能斷開。

  師:(恍然大悟狀)你再試一下。(學生讀)

  師:有感覺了,就要這樣讀。

  師:這兩個同學已經讀得非常好了,我們一起來讀。(學生齊讀)

東施效顰教案2

  教學目標:

  1、透過反覆誦讀,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體會古漢語的特點,初步瞭解古代文化。

  2、掌握重要詞語,常用詞語的含義,正確理解文章內容。

  3、激發學生樹立自信心,努力使自己成長為有美好心靈和高尚情操的學生。

  教學重點:

  1、認識什麼是真正的美。

  2、掌握文中重點實詞的意義。

  3、理解寓言的寓意。

  4、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

  1、將所學的寓言擴充套件並活學活用。

  2、體會透過故事情節的曲折和人物的豐滿達到諷喻的效果。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 同學們,在第二單元的學習中我們將共同探究美與醜這一主題,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們欣賞老婦人心靈的美、追求樹立自信的美,感悟生活中的各種美,同時也對醜的惡行也要加以揭露,以便警惕大家,使我們的生活變的更加美好。那麼,“什麼是真正的美呢?”今天,就讓我們先來觀看一段影片,請同學們邊看邊想,其中東施的做法是否為她增添了美感呢?

  2、生看後談感受。

  3、小結:同學們的感受值得珍視,就讓我們走進文中,再去感受一下文人莊子是如何審視美與醜的。

  二、讀通語句,感知大意

  1、老師範讀,使學生感知課文內容,體驗古人運用文字的魅力。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語句讀通順,還要注意語氣的停頓。相機解決“顰、挈、亦”字讀音及字義。

  3、學生齊讀寓言,瞭解寓言的大致內容。

  三、讀懂課文,對照註釋自悟文意。 1、自己邊讀句子邊看課後譯文,揣摩句子意思。

  2、同桌合作學習,聯絡說句意。

  3、根據你的理解用講故事的方式複述課文。

  要求:用現代語言表達古文的意思,句子形式可以靈活一些,不必強求說法一致,只要意思不錯即可,還可適當的穿插有關的背景資料。

  四、細讀課文,讀懂句意。

  1、西施和東施的對比,也是美與醜的對比,文章的哪些句子寫出了西施的美和東施的醜?請生速讀課文,邊讀邊劃。

  2、西施美:

  西施病心而顰其裡,其裡之醜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裡。

  (1)讀了句子後,體會到什麼?(東施盲目效仿,不知西施沒在哪?)結合你查到的西施的資料來說一說。

  (2)西施可真美,用個詞來誇誇她!(美若天仙,絕代佳人,國色天香)

  (3)西施捂著胸口,皺著眉仍讓人賞心悅目,就連東施也來學習她,東施是怎樣效仿的,你能想象一下嗎?可以做動作,可以用語言來描述一下。

  2、東施醜:

  其裡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1)過渡:看來東施效顰的確不怎麼美,作者沒有細緻地描寫東施的醜,而是重點描寫了人們的反應。從哪裡可以看出來?

  (2)讀讀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麼?(無病呻吟,矯揉造作,刻意模仿,生搬硬套、無中生有)

  (3)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東施的樣子嗎?(其醜無比)

  小結:是啊!作者大膽捨棄對於東施五官的具體描寫,而是透過東施刻意模仿西施皺眉捧心的醜態所引起人們的反應來進行側面烘托,這種寫作方法就是側面描寫。

  (4)再讀句子,試著讀出東施的醜。

  (5)學到這裡,你想對東施說些什麼?

  五、總結全文,拓展閱讀

  過渡:看來同學們對美已經有了新的認識,那麼我要請教大家:

  1、同樣是皺眉捧心,為什麼西施的樣子美,東施的樣子醜呢?

  2、什麼是真正的美,你能告訴東施嗎?

  3、東施聽了大家對她的評價和建議後,我想她定會有自知之明,同時也會明白美與醜的真正含義,大家想象一下,東施今後會怎麼想,怎麼做?

  4、現實生活中有沒有“東施效顰”這樣的事情?舉例說一說。

  小結:是啊!不切實際地照搬,結果只會適得其反,讓我們再讀這篇寓言,去體會一下寓言的情境吧!

  (5)拓展閱讀《邯鄲學步》。

  六、作業佈置

  1、背誦《東施效顰》;

  2、為本則寓言擴寫並續寫結尾。

  擴寫要求:

  (1)可以以“西施”或“東施”或以“路人”為第一人稱來敘述這則寓言;

  (2)可適當加入一些細節(外貌、神態、動作、心理)來刻畫人物的形象。

  續寫要求:

  (1) 注意保持上下文的行文連貫;

  (2) 可適當加入自己的想象。

  板書設計: 東施效顰 《莊子》 西施 自然流露——賞心悅目

  東施 刻意模仿——適得其反

  課後反思: 本文用簡潔、傳神的描寫,刻畫了東施這個人物形象。透過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到不能盲目模仿,要順其自然。 學習的拓展非常重要,可以使學生在今後的生活中避免東施效顰的事情發生。

東施效顰教案3

  一、教材:

  《東施效顰》是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十一冊第二單元“美與醜”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借用醜女東施模仿美女西施皺眉而變得更醜的故事,說明了人對自己要正確認識,不要做不切合實際的模仿,否則只能弄巧成拙,適得其反。文章短小精煉,語言生動活潑,寓意深遠綿長。

  二、學情:

  六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能根據譯文和對重點詞語理解讀懂課文,所以在教學中,我尊重和珍惜學生閱讀中的自我體驗,引導學生自己讀進去,產生真實的體驗,進而在師生交談中完善體驗並受到潛移默化、薰陶感染。突出學生閱讀行為的自主性,重在學生透過讀故事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在強調自主體驗的同時還要與同學交流合作,既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又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完善自己。

  三、說學生

  經過幾年的語文學習和實踐,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具備了一定的獨立學習語文的能力,這兩則寓言雖然是文言文,但是有譯文可供藉助,學生學起來就容易多了。因此,和現代文的教學一樣,仍堅持以自讀為主,重在感悟、積累的策略。教學中,儘量讓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讓他們自己質疑、釋疑,教師適當點撥、扶助,必要時精當講解,但是不講語法。 2、資訊素養: 學生透過查閱工具書和藉助譯文,能理解課文的內容及寓意。

  四、教學目標:

  結合古文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出如下的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讀準字音,感知寓言大意。

  2、精讀寓言感悟寓意。

  3、以學生感興趣的參與活動,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4、體會文章的主題,聯絡自身實際談感悟與收穫。

  五、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寓言故事,理解寓言故事所說明的道理,並能結合生活實際正確感悟運用這一成語。

  六、教法學法

  《語文新課程標準》對高年級學生提出的閱讀要求是:“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我必須為學生創設優良的閱讀情境,激發學生主動積極地思維。課堂上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多次朗讀中初步感知文章內容。之後再合作譯文,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地保持,做到樂讀趣學,學有所得。最後合作彙報,形成了自己的認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遵循和執行趣味性、自主性、紮實性、探索性的統一,既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產生興趣,能自主精讀翻譯文言文,又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規律,探索疑難問題的能力。

  七、教學過程

  (一)匯入:

  1、播放《東施效顰》的動畫片。

  2、誰能說說你從畫面中看到了什麼?你想知道些什麼呢?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

  誰能把你搜集到的有關莊子的資料給大家介紹一下?

  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教師富有激情的話語,激起學生的學習情趣,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多渠道收集資訊的能力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不懂得字、詞查字典或問同學解決。

  2、出示課件,檢查學生自學效果。

  顰 pin 皺眉 挈qie 帶領 妻子:指妻子和兒女。 走:跑 亦:也

  3、教師範讀課文

  4、學生兩人合作學習,一個讀原文,一個讀譯文。

  (設計意圖:通過出示課件,檢查學生自學字詞情況。老師範讀,交給學生讀課文方法)

  (三)研讀探究,理解文意

  1、西施和東施的對比,也是美與醜的對比,文章的哪些句子寫出了西施的美和東施的醜?請學生速讀課文,邊讀邊畫。

  2、西施美:

  西施病心而顰其裡,其裡之醜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裡。

  (1)讀了句子後,體會到什麼?(東施盲目效仿,不知西施美在哪?)結合你查到的西施的資料來說一說。

  (2)西施可真美,用個詞來誇誇她!(美若天仙、絕代佳人、國色天香、閉月羞花、沉魚落雁)

  (3)西施捂著胸口,皺著眉仍讓人賞心悅目,就連東施也來學習她,東施是怎樣效仿的,你能想象一下嗎?可以做動作,可以用語言來描述一下。

  3、東施醜:

  其裡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1)過渡:看來東施效顰的確不怎麼美,作者沒有細緻地描寫東施的醜,而是重點描寫了人們的反應。從哪裡可以看出來?

  (2)讀讀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麼?(無病呻吟,矯揉造作,刻意模仿,生搬硬套、無中生有)

  (3)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東施的樣子嗎?(其醜無比、醜陋無比 、醜人多作怪)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讀重點句子,檢查學生對課文理解情況。用詞概況西施的美和東施的醜,考察學生詞語積累)

  小結:是啊!作者大膽捨棄對於東施五官的具體描寫,而是透過東施刻意模仿西施皺眉捧心的醜態所引起人們的反應來進行側面烘托,這種寫作方法就是側面描寫。

  (4)再讀句子,試著讀出東施的.醜。

  (四)總結全文,拓展閱讀

  過渡:看來同學們對美已經有了新的認識,那麼請大家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1、 同是皺眉捧心,為何一美一醜呢?

  2、什麼是真正的美?

  3、你是怎麼看待東施的?

  4、你從中受到什麼啟發?

  (設計意圖:透過組織學生討論,突破課文重點和難點。學生也明白了課文所要告訴的道理) 小結;西施是四大美女之一,她是自然之美,而東施是刻意造作,模仿別人。可見本身的美,是自然流露才是真正的美。告訴人們不切實際地照搬,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四、試著用講故事的方法,複述課文五、看課文幻燈片,看完演一演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複述課文,檢查學生對課文掌握情況,透過演一演,親身參與,加深學生對寓意的理解 六 拓展訓練

  東施是模仿西施為何招來眾人的笑話,以後她該怎麼辦?請你舉出生活中這樣的事例? (設計意圖:拓展訓練設計,培養學生想象力和讓學生關注生活)

  教案是教師的教學設計和設想,希望這篇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東施效顰》教案可以有助於您備課!

東施效顰教案4

  教學目標:

  1.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閱讀完《東施效顰》這個故事。培養愛讀書的情趣。

  2.能運用默讀、精讀、略讀、速讀、泛讀等方法瞭解書中的主要內容。

  3.透過交流閱讀成果,激發學生閱讀課外書的濃厚興趣。

  教學流程:

  一、 情趣引路,輕鬆入話。

  1.同學們喜歡讀書嗎?都讀了哪些課外書?

  2.在中華民族的語言寶庫中,有一顆璀璨的明珠——成語,它們是我們幾千年歷史的積澱。透過讀成語故事書,可以讓我們學到更多的成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個新成語,叫東施效顰。(板書:東施效顰)

  二、理解課題和出處

  1.課題叫東施效顰,那哪個小朋友能說說東施效顰是什麼意思?你從哪裡知道的?

  2.東施效顰出自哪裡?

  3.你們準備用哪些方法來閱讀這本書呢?

  三、老師指導學生運用讀書方法來閱讀《東施效顰》

  1、教師提出具體讀書要求(出示小黑板)。

  2、學生自主閱讀。

  3、小組交流。

  4、指讀學生自己喜歡的片段並談談讀後感。

  5、教師適時指導,讓學生體會如何運用東施效顰這個成語。

  6、請學生上臺表演,進一步形象地感受這個成語。

  四、總結

  每一個成語背後都藏著一個最最有趣的故事,相信小朋友在開心地閱讀這些故事的同時,可以輕鬆地記住這些成語,學會怎麼去運用它們。

東施效顰教案5

  《東施效顰》是北師大版九年義務教育第十一冊“美與醜”單元中的一篇古文教材。寓言透過東施盲目效仿西施的故事,揭示出“不切實際地模仿必定適得其反”的道理。

  結合古文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出如下的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疏通句義,讀出古文的韻味,最後熟讀成誦。

  2、體會文中側面描寫的方法,並學以致用。

  3、理解寓意,體會“什麼才是真正的美”。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反覆誦讀,並藉助譯文理解意思,從而讀出古的韻味,熟讀成誦。

  基於以上的教學目標,我進一步作出如下的教學設計:

  1形式多樣,培養興趣。匯入部分,安排 “模仿表情”的遊戲,直觀解釋 “效”“顰”的含義;初讀之後,出示“莊子”的圖片和簡介,體會中華文化的淵源流長;集體誦讀時,創設“莊子學堂”的情境,將學生帶入古香古色的氛圍之中。

  2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加強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知

  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東施效顰》是一篇古文,古文對於小學生來說接觸得少,學起來很費勁,也缺少學習古文的方法。我將教學重點落實在多讀和方法的指導與滲透上。理解古文大意,怎樣將難懂的古文意譯成白話文,教學生兩種方法:一是:常用字“之”的理解,將經常出現的幾種解釋顯示出來,讓學生根據語境進行選擇,然後根據註釋逐字逐句合併再聯絡起來,適當補充使句子更通順。二是異體字的理解,在理解大意時,要將古今意義完全不同的字列出來單獨理解,“妻子“、“走”這兩個透過表演讓學生區分古今詞義的不同,幫助學生分辨。利用表演的方式來理解“挈妻子而去之走”,既活躍11課堂的氣氛,又讓孩子們在生動的表演中理解了“妻子”、“走”的意思。我想透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對於這兩個詞的意思一定不會忘記。為了讀出韻味,我運用課件的變化,教會學生 “強調讀”;以巧妙的提問,讓學生讀出同一個字的不同感情;同時,鼓勵學生為動畫片古文配音,樹立讀的信心;幫助學生尋找文字的語言規律,從而熟讀成誦。

  3、讀寫結合,學以致用。本文巧妙運用側面描寫,以“鄰居們的逃避”反襯出東施效顰的醜陋形態。我藉助插圖,請學生口頭描述;結合原文讀,體會側面描寫的妙處;讓學生實踐創作,在語言文字上展開訓練,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

  4、可在課堂上處處滲透背誦古文的方法,如文中有一處是反覆形式出現的句子,就告訴學生我們只要這樣的語言規律就能很快熟讀成誦,

  然後讓學生模仿句式寫句子,既鞏固了這樣的句式,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最後引匯出這就是側面描寫的方法,文中雖未出現一個“醜“字,但東施效顰的醜態卻深深烙印在讀者心田,這樣的側面描寫真是很妙哦!

  5、 創設情境,感悟寓意。課堂尾聲,我扮演成東施,稱呼孩子們為“王大爺”、“劉大嬸”,把黑板變成了東施家的一面牆。創設情境增強師生之間的對話感,更讓寓言揭示的道理溢於言表。

東施效顰教案6

  一、說教材:

  《東施效顰》是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十一冊第二單元“美與醜”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借用醜女東施模仿美女西施皺眉而變得更醜的故事,說明了人對自己要正確認識,不要做不切合實際的模仿,否則只能弄巧成拙,適得其反。文章短小精煉,語言生動活潑,寓意深遠綿長。

  二、說學情:

  六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能根據譯文和對重點詞語理解讀懂課文,所以在教學中,我尊重和珍惜學生閱讀中的自我體驗,引導學生自己讀進去,產生真實的體驗,進而在師生交談中完善體驗並受到潛移默化、薰陶感染。突出學生閱讀行為的自主性,重在學生透過讀故事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在強調自主體驗的同時還要與同學交流合作,既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又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完善自己。

  三、說學生

  經過幾年的語文學習和實踐,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具備了一定的獨立學習語文的能力,這兩則寓言雖然是文言文,但是有譯文可供藉助,學生學起來就容易多了。因此,和現代文的教學一樣,仍堅持以自讀為主,重在感悟、積累的策略。教學中,儘量讓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讓他們自己質疑、釋疑,教師適當點撥、扶助,必要時精當講解,但是不講語法。

  2、資訊素養: 學生透過查閱工具書和藉助譯文,能理解課文的內容及寓意。

  四、教學目標:

  結合古文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出如下的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讀準字音,感知寓言大意。

  2、精讀寓言感悟寓意。

  3、以學生感興趣的參與活動,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4、體會文章的主題,聯絡自身實際談感悟與收穫。

  五、說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寓言故事,理解寓言故事所說明的道理,並能結合生活實際正確感悟運用這一成語。

  六、說教法學法

  《語文新課程標準》對高年級學生提出的閱讀要求是:“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我必須為學生創設優良的閱讀情境,激發學生主動積極地思維。課堂上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多次朗讀中初步感知文章內容。之後再合作譯文,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地保持,做到樂讀趣學,學有所得。最後合作彙報,形成了自己的認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遵循和執行趣味性、自主性、紮實性、探索性的統一,既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產生興趣,能自主精讀翻譯文言文,又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規律,探索疑難問題的能力。

  七、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

  1、播放《東施效顰》的動畫片。

  2、誰能說說你從畫面中看到了什麼?你想知道些什麼呢?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

  誰能把你搜集到的有關莊子的資料給大家介紹一下?

  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教師富有激情的話語,激起學生的學習情趣,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多渠道收集資訊的能力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不懂得字、詞查字典或問同學解決。

  2、出示課件,檢查學生自學效果。

  顰 pin 皺眉 挈qie 帶領 妻子:指妻子和兒女。 走:跑 亦:也

  3、教師範讀課文

  4、學生兩人合作學習,一個讀原文,一個讀譯文。

  (設計意圖:通過出示課件,檢查學生自學字詞情況。老師範讀,交給學生讀課文方法)

  四、研讀探究,理解文意

  1、西施和東施的對比,也是美與醜的對比,文章的哪些句子寫出了西施的美和東施的醜?請學生速讀課文,邊讀邊畫。

  2、西施美:

  西施病心而顰其裡,其裡之醜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裡。

  (1)讀了句子後,體會到什麼?(東施盲目效仿,不知西施美在哪?)結合你查到的西施的資料來說一說。

  (2)西施可真美,用個詞來誇誇她!(美若天仙、絕代佳人、國色天香、閉月羞花、沉魚落雁)

  (3)西施捂著胸口,皺著眉仍讓人賞心悅目,就連東施也來學習她,東施是怎樣效仿的,你能想象一下嗎?可以做動作,可以用語言來描述一下。

  2、東施醜:

  其裡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1)過渡:看來東施效顰的確不怎麼美,作者沒有細緻地描寫東施的醜,而是重點描寫了人們的反應。從哪裡可以看出來?

  (2)讀讀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麼?(無病呻吟,矯揉造作,刻意模仿,生搬硬套、無中生有)

  (3)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東施的樣子嗎?(其醜無比、醜陋無比 、醜人多作怪)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讀重點句子,檢查學生對課文理解情況。用詞概況西施的美和東施的醜,考察學生詞語積累)

  小結:是啊!作者大膽捨棄對於東施五官的具體描寫,而是透過東施刻意模仿西施皺眉捧心的醜態所引起人們的反應來進行側面烘托,這種寫作方法就是側面描寫。

  4)再讀句子,試著讀出東施的醜。

  五、總結全文,拓展閱讀

  過渡:看來同學們對美已經有了新的認識,那麼請大家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a、 同是皺眉捧心,為何一美一醜呢?

  B、什麼是真正的美?

  C、你是怎麼看待東施的?

  D、你從中受到什麼啟發?

  (設計意圖:透過組織學生討論,突破課文重點和難點。學生也明白了課文所要告訴的道理)

  小結;西施是四大美女之一,她是自然之美,而東施是刻意造作,模仿別人。可見本身的美,是自然流露才是真正的美。告訴人們不切實際地照搬,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試著用講故事的方法,複述課文

  看課文幻燈片,看完演一演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複述課文,檢查學生對課文掌握情況,透過演一演,親身參與,加深學生對寓意的理解

  六 拓展訓練

  東施是模仿西施為何招來眾人的笑話,以後她該怎麼辦?請你舉出生活中這樣的事例?

  (設計意圖:拓展訓練設計,培養學生想象力和讓學生關注生活) 板書設計:

  東施效顰

  《莊子》

  西施 自然流露

  東施 刻意模仿——適得其反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本著板書為教學服務的目的,結合課文內容,為了突出重點,突出中心。我設計板書如下

東施效顰教案7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讀準字音,感知寓言大意。

  2、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參與朗誦,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3、精讀寓言感悟寓意。

  教學重難點:

  掌握文中重點虛詞實詞的意思,理解寓言的寓意並能運用到現實生活中。

  教學過程:

  一、模仿遊戲匯入:

  二、板書課題、瞭解資料:

  1、板書課題。

  2、交流莊子和西施的相關資料。

  3、揭示課題。

  三、初讀課文,糾錯正音

  1、學生集體讀課文,教師糾錯正音劃分節奏。

  2、自由形式的讀。

  四、品讀課文,理解文意

  1、理解重點詞語,嘗試翻譯文章。

  2、讀中感悟以下問題:

  (1)東施效顰後其裡之人有什麼反應?

  (2)其裡之人為什麼躲著東施?請學生速讀課文,邊讀邊畫。

  (3)課文有沒有直接寫出東施的醜?你們是怎麼感悟到東施的醜的?

  (4)東施錯在了哪裡?

  (5)以後我們該怎麼做?

  3、再讀句子,試著讀出東施的醜。

  五、總結全文,拓展閱讀

  師:同學們知道,每則寓言故事都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也就是所謂的寓意,那誰來告訴大家,《東施效顰》的寓意是什麼?

  寓意;西施是四大美女之一,她是自然之美,而東施是刻意造作,模仿別人。可見本身的美,是自然流露才是真正的美。告訴人們不切實際地照搬,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六、拓展訓練

  東施是模仿西施為何招來眾人的笑話,以後她該怎麼辦?請你舉出生活中這樣的事例?

  七、佈置作業

  1、表演課本劇。

  2、複述故事。

  拜師結對上課材料:

  東施效顰

  授課教師:高雪梅

  授課時間:20xx年10月12日

  授課地點:東街小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