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水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熱門】水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水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水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4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懂得保護大自然,增強環保意識。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生字卡、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淡話匯入
同學們,你們生活的環境怎樣?你們願意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裡?為什麼?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新課。(板書課題:23 清澈的湖水)
二、自學生字,掃清閱讀障礙。
1、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查字典。
2、指名讀課文,檢查生字的讀音。
3、分析字形。
澈:左中右結構,左邊是“氵”,中間是“育”,右邊是“攵”。
卷:共8畫。
波:左右結構,左邊是“氵”,右邊是“皮”。
紋:左右結構,左邊是“糹”,右邊是“文”。
欣:左右結構,左邊是“斤”,右邊是“欠”。
賞:上中下結構,上邊足“小”,中間是“冖”,下邊是“員”。
三、學習課文,讀懂課文。
1、默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把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和同學討論。
2、指名讀一、二、三自然段。
討論
(1)小潔看什麼看得入了神?
(2)“她覺得自己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裡遊。”這句話你怎樣理解?
(3)指導讀一到三自然段。讀後說一說兩岸的風景怎麼美,湖裡的景象怎麼美。
3、指名讀第四、五自然段。
討論
(1)小潔吃完麵包想把麵包紙丟進水裡,可後來為什麼又攥著麵包紙生怕它掉進湖裡呢?
(2)湖水變得滿是皺紋,美麗景象不見了。“美麗的景象”指什麼?為什麼不見了?(討論後讀有關句子)
(3)小潔用企盼的目光望著湖水。她企盼什麼?
(4)小潔跨上岸後在尋找什麼?她找到了嗎?
指導讀第四、五自然段。
四、讀全文
小結:我們從小應該懂得保護環境。
第二課時
一、 複習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討論。
2、 讀讀下面的生字和詞語
清澈 捲起 波紋 躍起 丟進 鏡子 變幻 表演 香蕉 企 盼 跨
二、 識字、寫字。
1、重點教:澈、卷、演。
2、讀讀下面的字:皮、文、斤、去、分。
想一想上面的字加上什麼偏旁是本課的哪個生字?
學生邊回答邊板書。
3、出示卡片,獨立分析下面的字形。“鏡、幻、表、蕉”
4、書寫生字。
三、 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卡片,認真記憶字形。
2、聽寫本課生字。
水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知道水的組成
2.知道水的淨化原理,瞭解軟水、硬水的區別。
3.知道水體汙染與水資源的保護。
4.學會過濾操作。
學習重點:
1.認識水的組成
2.水的、危害、防治和淨化
學習難點:
從元素的角度理解水的組成
第一課時:水的組成 水的利用
課堂學習:
一、引入: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問題情景]1.你已知道水是一種什麼樣的物質?它有些什麼性質?
2.你能列舉出水在工農業生產和生活中的一些應用例項嗎?
3.水、冰和水蒸氣相互之間是如何轉化的?
4.無色透明的自來水是純淨物還是混合物?你能用事實證明你的觀點嗎?
[學生交流]同桌的同學間互相討論與交流,然後回答問題2
二、師生互動:
探究一:水的組成
[提出問題]水是如此重要,究竟是由什麼組成的?
[設計實驗]將水電解(可提示學生回憶:碳酸氫銨的分解,由產物可推知碳酸氫銨的組成
元素,也許學生會提出用加熱使水分解的方法,教師可給予引導)
[演示實驗]電解水實驗
[觀察現象]指導學生注意觀察現象並能如實記錄:
1、電源兩極的玻璃管內都有氣體產生
2、與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氣體體積約是正極的2倍
[教師設疑]電源兩極的玻璃管內是什麼氣體
[學生討論]可能有多種答案
[演示實驗]氫氣燃燒並驗證產物
[學生整理]將以上實驗現象和反應的文字表達式進行整理,
[教師講解]這個實驗也可用於氫氣的檢驗
[演示實驗]檢驗電源兩極的玻璃管內氣體
[師生總結]與電源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氣體是氫氣,
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氣體是氧氣,
且體積比為2∶1
(父親正想兒畢業)
[學生整理]電解水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教師設疑]這個文字表達式說明水是由什麼組成的?
[教師講解]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雖然地球被稱為水球,但是真正可利用的淡水資源並不充裕,而且全世界水分佈不均勻,因此水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們要節約用水。
[學生討論]日常生活中如何節約用水?你知道工、農業上節約用水的措施有哪些?
可請同學解釋節水微記的寓意
[教師設疑]水一旦被汙染就會給人類造成災難,你知道哪些因素會使水被汙染?
如何防治水的汙染?
[學生討論]可請同學列舉身邊的事例
三、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水的淨化
課堂學習:
一、引入:水被汙染後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所以被汙染過的水在使用前都要進行淨化處理
二、師生互動:
[教師設疑]海水、河水、自來水、礦泉水、蒸餾水有什麼區別和聯絡?
[學生交流]
[師生整理] 蒸餾水是純淨物,而海水等是混合物
[教師設疑]如何將蒸餾水與食鹽水區分開來?
[學生討論]
[演示實驗]1、分別將蒸餾水和食鹽水蒸發
[師生整理] 如果把某種水樣蒸乾後有固體物質析出,這種水一定含有雜質
[創設問題]你知道有關硬水、軟水嗎?
[學生交流]
[演示實驗]在有蒸餾水的兩隻燒杯中,一杯中先加少量氯化鈣,然後分別向兩杯中加入一些肥皂水,觀察。
[師生整理]溶有鈣、鎂物質較多的水是硬水,長期飲用硬水對身體不利,一些工業用水也不能用硬水,硬水經過處理變成軟水,可消除不利影響。
[教師講解]飲用水要澄清透明,不含細菌等人體有害的物質。對於只含有固體小顆粒的渾濁的水,可以自己動手淨化。
[活動探究]如何除去水中的泥沙?
[師生整理]過濾是把液體和不溶性固體分離的一種方法,過濾操作中要注意:
一貼、二低、三靠 玻璃棒的作用
[創設問題]小英同學在做過濾實驗時,發現濾出的液體仍然渾濁,
你能幫她找出原因嗎?她該怎麼處理這種情況?
[學生閱讀]課本拓展視野
水教案 篇3
課前透視
課文熱情洋溢地敘述了1961年周總理在西雙版納同傣族人民過潑水節的情形,表達了周總理和人民群眾心連心的深厚情誼。總理的滿面笑容、傣族人民的興奮與喜悅在作者飽滿的激情中淋漓盡致地得以展現。文章圖文並茂,緊扣“難忘”二字展開,內容突出“景難忘”“人難忘”“情難忘”。有感情地朗讀是本課教學重點,教學中要讓學生多層次、多種形式反覆地讀課文,從而感受到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時的熱烈場面和人們的興奮心情。
二年級學生對潑水節的來歷、周總理與人民的關係瞭解不多,課前應佈置他們蒐集有關的資料,提高蒐集、處理和篩選資訊的能力。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抓住重點詞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感受。
教學重點:
瞭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體會他們之間心連心的深情厚誼。
資訊資料:生字卡片、潑水節的多媒體課件、課文插圖、師生蒐集潑水節和周總理的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談話匯入。中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除了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而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今天我要帶領大家一起去參加傣族的潑水節。(板書課題)教師或學生簡單介紹傣族潑水節的習俗。
二、自讀
1、自由讀課文,初步感受潑水節的難忘。
2、再次讀課文,圈畫生字,把生字多讀幾遍。
3、限定時間,練習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4、接龍讀檢查讀文情況。
【識字和朗讀是低年級的重點。此環節採用多種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地提高讀書效率。】
三、識字
1、小組合作檢查生字讀音,注意瓣讀ban,在句子中讀花瓣時要加兒化音“花瓣兒”。“因為”的“為”讀wèi 。翹舌音有“蘸、壽”,平舌音有“踩”。
2、交流識字方法。小組內說說自己是怎樣認字的,然後全班推薦好的識字方法。
3、遊戲檢查識字:抓“特務”、“對號入座”、“購買門票”
【本課有些生字在生活中跟學生見面的機會較少,字形比較複雜,字音難點較多。教學時,要努力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識字。】
四、讀思
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2、換詞比較:“火紅火紅的”可以換成“紅色”的嗎?
(突出鳳凰花的豔麗,烘托了喜慶祥和的氣氛。)
還有什麼事物也是“火紅火紅”的?
(此處如果有條件可以播放傣族人民潑水節的錄象,感受節日的喜慶和熱烈。)
指導讀——練習讀——齊讀。
學習二、三自然段
1、默讀課文,把自己讀懂的地方和學習夥伴交流。
2、“今年的潑水節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練習說說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重點抓住人們動作的詞語體會。
“趕來”可以換成“走來”嗎?為什麼?
你從“一串串”“一條條”感受到了什麼?
4、指導朗讀:重點抓住“歡呼”一詞體會傣族人民激動、高興的心情。難點是讀好最後一句:“周總理來了!”關鍵是在讀前面幾句話時做好聲音和感情的鋪墊,讀最後這句歡呼的話,感情要充沛,聲音要自然,語氣、語調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體現出個性。
五、練習
1、填量詞
一()花炮 一()龍船 一()花瓣 一()象腳鼓
2、找樣子寫詞語。
一串串 火紅火紅
六、寫字
學習“恩、壽、鳳、凰、龍、度”六個字。本課要寫的字中有四個字是新認的(恩、壽、鳳、凰)。這四個字中,“鳳凰”二字比較難寫,可作重點指導。(1)都是半包圍結構。(2)第一筆一定要寫成豎撇,這是寫好這類字的關鍵;第二筆是“橫折彎鉤”的彎形寫法,要注意指導。(3)“鳳”字內是“又”,要和“風”區分字形。此外,還應注意“恩”與“思”的區別。
1、學生觀察臨摹,練習書寫。
2、教師巡視,根據書寫實際相機指導。
3、學生互相評價打等級。
4、寫得不滿意的字可以再寫幾個,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延時評價更易於調動學生寫好字的積極性。】
第二課時
一、匯入
1、認讀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至三自然段。
二、讀思
學習四五自然段
1、默讀課文,畫出自己認為寫得美的語句。
2、小組合作,互相交流讀書的收穫。
三、交流
A、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 一條水紅色的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1、結合課文插圖,理解“笑容滿面”(態度和藹可親,尊重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
2、想像周總理會對人們說些什麼?
B、他接過一隻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抓住表示動作的詞語體會總理與傣族人民的情誼。
2、你能用表示動作的詞語寫一句話嗎?
C、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
1、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麼?
2、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總理祝福什麼?
3、練習說話:“一手……一手” 、“一邊一……邊”
抓【住重點詞語深入思考,適時想象,使學生感受到總理的平易近人、與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情誼。】
四、朗讀
1、齊讀最後三個自然段,思考:周總理和人們為什麼那麼開心?為什麼說1961年的潑水節令人難忘?
2、指導讀:練習讀——範讀——分組讀——競賽讀——齊讀
文章結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滿懷深情地朗讀,讀出無比幸福、難以忘懷的情感。 再如,讀結尾幾個感嘆句,情緒要激動,但不能只是提高聲音,要虛實結合,讀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覺。
五、實踐
1、查詢、蒐集周總理的圖片、故事
2.用學習夥伴的話,引導學生了解我國的民族節日和民間習俗、開個小小介紹會。
六、寫字。練習書寫其他六個字。
1、學生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巡視指導,發現共性問題示範書寫。
3、展示寫字作業,學生互相評價。
水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說明植物的生活離不開水的原因。
2、舉例說出水對植物分佈的影響。
3、嘗試解讀資料的方法。
能力目標
透過解讀實驗資料的嘗試,學會資料的解讀、座標圖形的識別甚至自己製作座標圖形。
情感目標
1、透過植物體內含有水分的實驗,養成尊重事實、尊重自然、尊重科學的真情實感。
2、透過水對植物分佈的影響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生物依賴於環境,進而認識到我們美麗的地球大家園必須依靠包括自己在內的全人類來共同呵護和建設,才會更美麗。
教學重點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
2、水影響植物的分佈。
教學難點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的教學。
2、解讀實驗資料的教學。
教學方法:
分析法、啟發法。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多種新鮮的蔬菜水果、計算器、水彩筆、多種圖片資料。課前查閱水與植物生活和分佈有關的資料,瞭解這方面的知識。
教師準備:測幹小麥種子含水實驗裝置、多種圖片資料、製作CAI課件。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在前面講生物圈時,大家收集過各大星球的資料,那麼除地球外其他的星球有生命嗎?
生:討論的非常熱烈,各抒己見。
師: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其他星球上有生命。科學家一直在探尋別的星球上是否有水,來作為判斷是否有生命的.依據,這是因為沒有水就沒有生命。而我們所居住的星球,不僅有碧波浩淼的大海,奔流不息的江河,還有來自大氣的降水和蘊藏在地下的地下水,地球上豐富的水資源,孕育了無數的生命。水在海洋、大氣和陸地之間迴圈流轉,它進入一粒粒種子,使大地上出現點點新綠,流入片片農田,使農民臉上流露出對豐收的期盼。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講授新課]
(一)植物的生活為什麼需要水
引導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指出:水是植物生存必不可少的條件,是生命的源泉。水對植物到底有什麼重要作用呢?
師:現在我們做一個小實驗,這是乾燥的試管和乾燥的小麥,我們用試管夾夾住裝有乾燥種子的試管在酒精燈上烘烤,注意,開始時,試管在酒精燈火焰上要不斷移動,防止試管受熱不均炸裂。試管要水平烘烤,注意試管上半部有什麼現象出現。水珠是從哪裡來的呢?
種子是乾燥的,怎麼還有水呢?
生:水已成為種子的組成成分。
出示課件:水在植物不同部位的含量。透過對這組資料的解讀,質疑水與植物的構成有什麼關係?生從中感悟到:水在植物體內無處不在,水是植物體的重要組成成分。
拿出缺水的和水分充足的芹菜,讓生對比觀察,得出結論,水能使植物體變得挺拔。進而啟發,這對植物的生活有什麼意義?主要是有利於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農民為什麼要在雨後土壤溼潤時施肥?透過前面知識的回顧得知:無機鹽只有溶於水才能被植物體吸收。
回憶小學自然課的知識,想一想,植物吸收水分還用來幹什麼?
(二)水影響植物的分佈
水在生物圈中的分佈是不均勻的。有的地區終年少雨,氣候乾燥,有的地區雨量充沛,江河縱橫,因而氣候溼潤。這對植物的分佈有沒有影響呢?
學生四人小組合作分析討論課本的圖片資料並完成討論題1、2,總結得出水分佈的不均勻會影響到植物的分佈,哪裡有水,哪裡就有植物,哪裡的雨量充沛,哪裡的植物種類多,數量也多。
課件呈現表1,設計問題:年降水量與綠色植物的分佈有什麼關係?
可見,水對植物的分佈有重要影響,那麼水是影響植物分佈的惟一因素嗎?
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維,明確影響植物分佈還有陽光、溫度等,培養學生髮散思維能力。
(三)解讀實驗資料
師:水對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不同植物的需水量是不同的。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長髮育期的需水量也不同,這樣我們就要測定它們的需水量。下面我們就來看小麥不同時期需水量的資料,為了更好地解讀實驗資料,還可以改變資料的表現形式。
學生觀察課件中的表和圖,並動手動腦計算表中各時期每天需水量,以直方圖的形式表示出來,全班交流討論,讓生從自己做的圖中找出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的時期,找出小麥需水量的規律,談談從題中所受的啟發。如果你是一名灌溉人員,你將怎樣合理安排小麥灌溉,既節約用水又能獲得較高產量?
小結:
你從本節課中獲得哪些收穫?又得到哪些啟發?
練習:
以小組為單位,從生物圈水迴圈的角度,讓學生對課本P51練習中李白的詩句進行分析是否符合科學道理,使學生對水在生物圈中的迴圈流動、永不停止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既然水在生物圈中是可迴圈的,這是否意味著水對人類來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領悟水對生命的可貴,從而發出節水倡議。
作業:
寫一篇向人們發出節約用水呼籲的論文。
板書設計
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迴圈
第一節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植物的生活離不水
1、水是植物體的組成成分
2、水可使植物保持姿態
3、水有利於光合作用
4、水無機鹽的吸收和運輸
二、水影響植物分佈
三、解讀實驗資料
表1:年降水量與植被分佈的關係
地點
植被情況
年降水量(mm/年)
年均溫(℃)
安徽
闊葉
1140
15、8
海南
熱帶雨林
2410
23、3
陝西
森林
820
13、5
甘肅
草地
510
7、0
都蘭
草地
250
2、1
民豐(新疆)
沙漠
40
11、2
且末(西藏)
戈壁
40
10、6
教後記:這節課的內容比較少,但後面有繪製條型圖和分析,這些問題學生都是第一次接觸,應給他們詳細講解,所以把這節課的重心放在後面的條型圖分析和繪製上。前面的內容透過學生小組討論和生活經驗也能得到,需要補充的是學生對生物圈中的水資源如何保護,水和植物,動物和人類有什麼直接的關係?試著讓學生自己談談這些問題之間的關係,讓學生髮自內心珍惜水資源。
水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教法學法
自主合作學習教師引導。
〖學習目標
1、會認“鳳”等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重點難點
認讀生字、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一、談話匯入
每年清明節前後,傣族人民都要迎來他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潑水節。節日那天,傣家人身穿節日的盛裝,敲著象牙鼓,划著龍船來到聚集地,他們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大家都沉溺在歡樂和幸福之中。
今天,我們課文中描述的潑水節,卻是一次與眾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懷的潑水節。他到底特殊在哪裡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讀通課文
1、採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可以大聲讀,和同桌一起讀,也可以離開座位找自身的夥伴讀。
(要求讀準字音,不加字漏字)
2、指名讀。
(其他同學做文明聽眾,注意他的字音讀準沒有,若你聽到有不準的,你起來教一教他)
三、再讀、理解課文
1、再次自讀課文,邊讀邊想,為什麼這次潑水節是一次難忘的潑水節?
2、同學討論交流。
(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
3、學習第三段,帶著問題朗讀:
⑴ 自由讀第三段。
⑵ 你能用自身的話向大家描述一下人們歡迎周總理的情景嗎?
⑶ 理解“四面八方”“從四面八方趕來”說明了什麼?
⑷ 指導朗讀,你能把這熱鬧的局面讀出來嗎?
4、看圖,理解第四段:
傣族人民都因為能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而笑容滿面。也鼓勵同學笑容滿面的來讀這一段。
5、朗讀體會第五段。
6、啟發想象,進行說話訓練:
周總理把水潑到老年人身上,祝願他們──
周總理把水潑到青年人身上,祝願他們──
周總理把水潑到小朋友們身上,祝願他們──
四、教師小結,安排作業
請同學們課後有感情的朗讀6~8段,下一節課我們進行朗讀擂臺賽。
五、板書設計
11、難忘的潑水節
傣族人民高興
(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
準備工作
周總理的樣貌、神態
潑水的過程
第二課時
〖教法學法
自主合作學習教師引導。
〖學習目標
1、學寫本課12個生字。
2、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感受。
〖重點難點
正確書寫生字,感知課文。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學習過程
一、複習匯入
1、用開火車、抽讀、猜謎等遊戲方式複習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向你的同桌說說為什麼1961年的潑水節是令人難忘的。
二、課文延伸
1、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身的民族風情。哪位同學能向我們介紹一下你知道的少數民族的民族風情。
2、同學介紹。
(同學知道的可能不多,教師可以引導著介紹幾種)
3、交流閱讀體會。
三、識字、寫字
1、識字:
⑴ 出示要求認識的和要求會寫的生字,讓同學想方法記住字型。
⑵ 指名同學向大家介紹記字方法。
⑶ 用組詞的方法,協助理解字義。
2、寫字:
⑴ 讓同學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範字,並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哪些字不容易寫好。
⑵ 老師有重點的進行範寫指導。
⑶ 同學書寫,教師巡迴指導。
四、完成課後練習“我會填”,鼓勵同學積累自身喜歡的詞句
五、小結、作業設定
把學會的生字組上詞寫一寫。
六、板書設計
11、難忘的潑水節
我會讀(出示生字詞)
我會寫(重點指導容易出錯的)
水教案 篇6
活動意圖:
小班幼兒的思維還處於直覺行動向具體形象過渡的階段,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透過自己的親身活動來實現,因此,開展了此次活動。幫助幼兒充分的感知糖水特徵,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
活動目標:
1.體驗玩水的快樂。
2.激發合作和創造意識。
3.感知水的特徵。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塑膠水盆若干;大、中、小透明杯子(大杯盛清水,中杯盛牛奶,小杯盛醋),人手一套;玩水材料(空礦泉水瓶、毛巾、塑膠袋、小籃子等);噴泉影片材料;錄音材料。
活動過程:
一、看錄影噴泉,引出水
提問:
1.除了噴泉,你還在哪裡見到過水?
2.水是什麼樣?
二、故事匯入,感知水
1.水媽媽帶著水寶寶來到了我們這裡,可是看樣子水媽媽好像不太高興,我們一起問問她好嗎?“水媽媽,您為什麼不高興呀?”
播放錄音:水寶寶不見了。
找水寶寶。每個小朋友跟前有三個杯子,水寶寶就藏在其中一個杯子裡,用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等辦法把水寶寶找出來。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
3.你怎麼知道這裡面藏的是水寶寶?你是怎麼找出來的?水是什麼顏色?什麼味道的?
教師小結:
水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的。
4.告訴水寶寶以後不要再調皮了,把水寶寶送到水媽媽的身邊。
5.現在老師要送給水寶寶一個小禮物,請小朋友閉上眼睛,睜開眼看看是什麼?(小花)你是怎麼知道的?
教師小結:水是透明的。
三、幫水寶寶搬家
1.情景引入幫水寶寶搬家的話題。
水寶寶找到了,水媽媽怎麼好象還有心事,我們再一起問問她:“水媽媽您怎麼還是不高興?”
錄音:我的一些孩子要搬家,我又沒辦法幫他們,怎麼辦呢?
老師:我們來幫水寶寶搬家好不好?
錄音:你們若幫水寶寶搬完家,我就告訴你們一些水寶寶的秘密。
2.介紹材料:出示各種材料。
幼兒說出其名稱。要求孩子幫水寶寶搬家時,可以用這些材料,也可不用(用兩手捧水等)。看誰想的辦法好,在幫水寶寶搬家時,引導幼兒注意觀察,發現水寶寶的秘密。
3.幼兒操作(先往小籃子裡搬),教師巡迴指導。
4.拿起小籃子看看,裡面有沒有水寶寶?他們到哪裡去了?(讓幼兒自由回答)
水不能住在這裡,它會流出來的。那乾脆我們就把水寶寶搬到這個小動物盆裡吧,看一組的小朋友最先搬完。
5.幼兒操作。
6.說說自己是怎樣幫水寶寶搬的家,搬家時發現了什麼?
7.個別提問,問題同上。
8.小結:水會流動。
四、小結
水寶寶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是透明的,還會流動。
五、遊戲:快樂的小溪流
提問:有關水的特性的問題(複習鞏固)
延伸活動:
介紹水的用途,教育幼兒節約用水從我做起。
活動反思:
活動以幼兒親自感知、操作、擺弄為主。以幫水寶寶搬家等,瞭解水的特性。由於小班幼兒的認知能力還比較弱,他們很難自覺發現水會流動的特性。所以活動中給孩子們準備了一些材料,藉助這些材料設法使水的這一特性顯露出來,使幼兒親眼目睹這一現象,這樣幼兒才容易理解。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所學內容。
水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分佈狀況;
水與工農業生產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水汙染的後果及防止水體汙染;
瞭解水的組成及物理性質。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髮散思維及查閱媒體資料,獲取資訊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樹立節水觀念,增強環境保護意識,為可持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團隊意識。
教學建議
本節內容大致可以分為:水對人類的影響,水的物理性質及水的組成,在處理這一節教材時,要充分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事例作為研究的線索。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在課前佈置研究課題,給學生一週的時間查詢相關資料,特別是突出媒體資訊量大的優勢,透過網際網路輸入關鍵字詞搜尋相關資訊,並要求學生對獲取的資訊進行加工,每2-3個學生為一個小組,透過課前準備發表自己的見解,可以製作成powerpoint簡報或展板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透過這種組織形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特別是展示成果,無論對哪類學生來說,只要付出勞動,都會有收穫,真正體現初中義務教育的全員性和教育的全過程性。特別對初中學生來說,強烈的表現慾望成為其學習過程的根本動力。水資源的有限,人類對水的需求的日益增加,工業化程序對水體的汙染,對學生來說,有的可能瞭解很多,有的學生會一無所知,教師課堂上簡單的介紹對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來說是遠遠不夠的。讓學生親身去體驗現實生活中,在我們生活中,水資源的浪費、水質的日益惡化等,使學生有一種危機感,自覺地從我做起是環保事業大眾化的具體體現。
水的組成是本節課的另一個重點內容,它應包含兩方面內容:
1. 水的宏觀組成,即:定性水的元素組成。
2.水的微觀構成,即:定量。每個水分子所含原子的數目,從而得到水的分子式。這兩個過程應有意識地加以區分,這樣有助於學生了解化學學科研究物質組成的一般方法,為今後學生進行學習打好基礎。電解水的實驗是完成上述兩個任務的經典實驗,可以結合有關物理知識介紹實驗裝置,特別是電極的極性,兩極產生氣體的體積,兩極產生氣體的性質,然後結合有關資料幫助同學進行推導,從而得出結論。在這些過程中,應注意嚴謹性。
方案
課題:水
重點:水對人類的影響及水的組成
過程
本節課按一課時安排。但應在上課前一週給學生布置任務,由學生透過查閱文獻,瀏覽相關網站,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進行展示活動,可以由學生採用自由組合的形式分成若干小組,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1.課前任務佈置:
(1)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①從外層空間看地球,看到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區被水覆蓋著,是一個名符其實的水球,水資源如此豐富,為什麼還要加以規劃和保護?
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身邊有浪費水的現象嗎?結合自己的實際,我們生活中克服哪些不良行為,可以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
③在我們周圍,水資源保護的狀況好嗎?你認為哪些行為會使水質受到不良影響?
④從目前來看,淡水缺乏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特別是有些地區,乾旱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而地球上海水是豐富的,你有什麼好設想,使海水得以充分利用?(必須是自己的設想,不一定正確,不必追求科學性,但需從可行性和經濟角度出發)。
⑤你認為日常生活中改變人的哪些生活習慣可以做到節省淡水?舉具體措施或歸納一些節水的小竅門。
(2)查閱相關網站,從網上獲取相關資訊,結合自己的觀點,對這些資訊進行加工,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或措施是可實施的。
(3)2-3人一組(自由組合),將自己的學習成果製作成Powerpoint簡報或製作成小展板,供課堂交流用。
2.課前準備工作:
教師課前可以將學生收集到的各種素材瀏覽,對觀點(或措施)相近的小組的方案加以整理,有助於討論進行得全面。對有創意、有價值的的設想,不考慮其可行性或嚴謹性,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使變得活潑。
3.課堂教學:
分為兩個階段。
(1)教師將課題引入後,由學生將學習成果進行展示,師生之間相互質疑、相互釋疑,此過程大約用時25分鐘。教師可將已收集的資料片當堂播放,加深學生對水資源保護、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認識。
(2)由教師以實驗為突破口,演示電解水的實驗,根據電解過程中兩極產生氣體的性質檢驗,得出水的元素組成,再根據氣體的體積、,兩種氣體的密度,推導水的組成。
(完成電解水的實驗最好使用霍夫曼,若沒有,可根據教學參考書P89的裝置自行製作,所用試管選用帶刻度的,以便於尋找電解產物量的關係。為增強水的導電能力,實驗前應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但這一點一定事先向學生做交待。避免與可的有關知識矛盾。)
4.課後小結:
對本節知識內容進行小結,簡要介紹建國以來興建的水利工程,將蒐集到的圖片、影片資料做展示,加強對學生進行節約用水的教育。最後將製作精美的展板放於牆報展覽。
探究活動
1.洗衣間內自制節水裝置。
2.用簡單的易得的材料改造衛生間,使之節約用水。
3.廚房內自制淨水裝置。
4.展開你豐富的想象,撰寫一篇題為《假如地球上沒有水,世界將……》
要求文體不限,語言流暢,想象豐富,字數為800-1200字。
課後討論:
中國的“西部大開發”已經啟動,為了避免“先汙染後治理”的彎路,環保觀念和措施應貫徹於西部開發的始終。請你根據課本知識談談:在西部開發過程中,為避免水被汙染應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
水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認識8個生字,會寫“升、只”。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透過學習課文,讓學生明白遇到困難,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會寫“升、只”。
2、學習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難點:明白烏鴉喝水的過程。
一、複習生字
小朋友,《烏鴉喝水》這個故事大家都挺喜歡的。昨天,我們學習了這課的生字詞,還記得嗎?老師來考考你們學得怎麼樣。
開火車複習生字。
二、學習課文
透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烏鴉喝水》講了一件什麼事?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輕輕地開啟書,我們先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第一小節
(1)、第一小節的內容挺簡單,現在老師不教你們,讓小朋友自己學,看哪些小朋友有本領。我們自己看著拼音讀讀、想想,也可以同座交流,看你讀懂了什麼。
(2)、學生自讀
(3)、討論 小朋友們,你讀懂了什麼?(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
(4)、哪個小朋友來噹噹小烏鴉,像烏鴉一樣找水喝?
(5)、你看見他是怎麼找的?
(6)、這就叫“到處”。孩子們想想,烏鴉到底渴成什麼樣了,要到處找水喝?(口乾舌燥,嘴唇都要裂了,聲音也嘶啞了……)
(7)、看來,烏鴉確實是渴極了,真想喝水呀,你能把烏鴉想喝水的心情讀出來嗎?
自由讀
抽生讀,評價。
齊讀。
2、學習第二小節
(1)、烏鴉渴極了,到處找水喝,那它找到水了沒有?(找到了)(貼瓶子圖)
請小朋友自由讀第二小節,從哪句話知道烏鴉找到了水?
抽生讀。(出示第二小節第一句)
烏鴉終於找到水了,那此時此刻它該是什麼心情呀?
誰能用高興的語氣再讀讀這句話。
(2)、烏鴉找到水了,那在這一段裡,它喝著水了沒有?(喝不著)為什麼呀?請同學們再讀讀這段話,找找烏鴉沒喝著水的原因。
抽生讀。(出示第二小節第二句)
同學們,你們看,老師也拿來了一個瓶子,和書上畫的瓶子多像呀,誰能到前邊來,一邊指著這個瓶子,一邊給大家講:烏鴉為什麼喝不著水?(點選:水不多、瓶口又小)
請你用手比做烏鴉的嘴,試試是不是真的喝不著。
烏鴉找到水,卻喝不著水,心裡怎麼樣?(很著急)
你能讀出烏鴉心裡的著急嗎?
抽生讀。
師範讀。
齊讀。
3、學習第四小節
(1)、怎麼辦?小朋友們,開動你們的腦筋,趕快給烏鴉想想辦法吧。
(用吸管吸;找朋友幫忙;打倒喝;打爛瓶子喝;裝石頭使水升高了喝……)
(2)、小朋友想的辦法真不少。烏鴉到底想了個什麼辦法?下面請小朋友讀一讀第四小節。邊讀邊想,烏鴉用了一個什麼方法?
(3)生自由讀,抽生答。
(4)、請小朋友們再讀讀第四小節,邊讀邊在腦海中想想烏鴉放石子的過程,還可以邊讀邊比畫。
(5)、下面我們來演示一下烏鴉喝水的辦法。老師來當烏鴉,小朋友看我放得對不對?(師故意抓一大把石子)(生答不對)
那該怎麼放?(一個一個地放)
你怎麼知道的?(生答,出示第四小節的第一句話,點紅“一個一個”。)
誰能清楚地讀給大家聽?
齊讀。
(6)、聽了大家的介紹,向老師知道烏鴉放石子的方法了。你們知道了嗎?下面誰願意來當這隻烏鴉,給我們演示一下這個方法。同學們注意觀察水面有什麼變化?(水漸漸升高了,水慢慢升高了,水一點一點地升高了。)
(出示第四小節的第二句話)對呀,水一點點、慢慢地升高,就是“漸漸升高”。(點選變紅:漸漸)
誰能把水慢慢升高的情景讀出來?
抽生讀,評價。
師範讀。(板書:喝著水)
齊讀。
4、學習第三小節
(1)、看,烏鴉終於喝著水了。烏鴉為什麼能想到這個辦法呢?(指名讀)
(2)、你覺得這是一隻什麼樣的烏鴉?
(3)、如果烏鴉來到了你的面前,你會對它說什麼?下面請同方的小朋友一人扮演烏鴉,一人當小朋友,想想你和烏鴉見面了,你們倆會說些什麼?
三、總結全文
烏鴉動腦筋解決了困難,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學會動腦筋解決困難。下面我們把課文一起讀一遍,把烏鴉的聰明記在腦海裡。
四、寫字
(出示升、只)你記住了哪個字?怎麼記住的?
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麼?
生寫字,師巡視。
五、總結
這一課,我們學習了《烏鴉喝水》,小朋友平時遇到困難,也像烏鴉那樣,多動腦,多思考,那你一定會解決困難,變得越來越聰明。
(板書)
14、烏鴉喝水
放石子
喝不著喝著水
水教案 篇9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6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知道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初步瞭解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和潑水節的情景。
【教學重難點、關鍵】
1.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1.板書課題。
2.教學潑。讀準字音po,怎麼記這個字?
3.潑水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為什麼叫潑水節?人們相互潑水錶示什麼意思?讀了這篇課文,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
二、初讀。
1.藉助拼音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tong
hu
shi
lin
2.(出示詞語)水桶互相溼淋淋幸福
jiao
sai
ken
li
banna
象腳鼓賽龍舟不肯離去西雙版納
feng
huang
dai
ji
鳳凰傣族吉祥
(1)自讀生字詞。
(2)你在生字的音、形、義上有什麼收穫?
字音:
賽:讀平舌音。
溼:讀翹舌音。
幸:讀後鼻音。
離、淋:讀邊音。
字形:
幸:不能跟辛混淆。
(3)帶讀,指讀,開火車讀。
(4)去拼音,齊讀詞語。
3.把生字詞帶入課文讀一讀,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
5.再指名分段朗讀。
三、初步瞭解課文大意。
1.透過朗讀課文,你知道剛才老師提的問題了嗎?如果知道,你是從哪句話讀懂的?
2.指名回答。
3.齊讀課文。
四、學習第1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1自然段。
2.簡介:西雙版納鳳凰花。
3.一年一度是什麼意思?
4.從第1自然段中,你還知道什麼?
5.請你帶著高興的心情讀第1自然段。
五、教學生字。
課文讀的好,字也會寫得好。
1.分析字形。
互、潑、離:自學課後筆順表並描紅。
2.指導寫字。
備:上面的〩,要包住下面的田。
旁:中間的ー寫得長些,包住下面的方。
幸:第三筆橫要長。
3.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作業設計
一、看拼音寫詞。
二、數筆畫,填空。
離:共()畫,第9畫是()。
互:共()畫,第2畫是()。
三、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擴大學生的詞彙量,積累一定的句式。
3.瞭解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和潑水節的情景。
4.擴大知識面,瞭解其他民族的風俗。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抽讀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讀課文。
3.聽完後,你有什麼感受?
二、新授。
1.教學第12自然段。
(1)齊讀第1自然段。
(2)這一天終於來臨了:指讀這一天有的撒上花瓣部分。
a.哪幾個詞寫出了人們盼望潑水節的到來?(板書:早早、早已)
透過你的聲音把傣族人民盼望已久的那種迫不及待的心情讀出來。
b.你看,就連那清水有的灑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同學們,我們學過的課文中有沒有類似的句子。
c.生回憶說。
d.你也能用有的-----有的------說一句話嗎?
e.有感情齊讀第一句。
(3)指導讀書開始潑水了-------人人臉上笑開了花部分。
a開始潑水了,怎麼潑的呢?-----讀讀書,可做做動作。
b看看圖,你如果參加潑水節,你希望是誰?為什麼?
c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課文。
(4)指導讀書清水是吉詳如意的象徵-----怎麼能不高興呢!部分。
a喜歡過潑水節嗎?指名答。
b指名朗讀怎麼能不高興呢!讀好感嘆句。
(5)有感情地齊讀第2自然段。
2.教學第3自然段。
(1)潑水節不僅僅潑水呢!
(2)自讀第3自然段
(3)這個自然段中也寫了一系列的動詞,寫得多麼準確呀!
(4)齊讀第二句。
(5)你也能用這些一系列的動詞說一段話?
(6)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3.你還知道那些少數民族的風俗?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作業設計
一、比一比,再組詞。
淋()幸()味()桶()
林()辛()末()通()
二、造句
------有的------有的------:
三、蒐集一些其他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然後全班開個以民俗為題的讀書彙報課。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背誦課文。
2.做課堂聯習。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或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上節課,我們一起跟傣族人民度過了歡樂的潑水節,那場面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2.全班齊聲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二、指導背誦。
1.看錄象,讀讀書上的語句,再自己背背。
2.同座位互背,還可以做做動作。
3.指名背。
4.全班齊背。
三、做課堂作業。
作業設計
一.在掛號裡填上合適的詞。
()的花瓣()的潑水節
()的鼓點()的清水
()的鳥兒()的生活
二、照樣子寫句子。
例:來鳥島玩的人很多。
很多人來鳥島玩。
1.小草上閃爍著晶瑩剔透的小露珠。
2.花叢中飛舞著美麗的蝴碟。
三、按課文內容填空。
1.這一天,人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到了大街上。
2.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不肯離去。
四.造句。
一年一度
迎來
附:板書設計:
21.歡樂的潑水節
早早
早已
追趕
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