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1

  教學目標:

  1、透過解決姐、弟二人的郵票的張數問題,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2、透過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解形如2x-x=3這樣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過程中,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昨天我們已經學習了列方程解答簡單的應用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下面請同學們看圖上的資訊:

  誰能說一說圖上告訴我們哪些資訊?

  誰能根據這些資訊找出等量關係?

  分組討論:

  小組彙報:

  先畫線段圖。

  根據姐姐的張數+弟弟的張數=180這個等量關係列方程:方程的格式可以這樣寫:

  解:設弟弟有x張郵票,姐姐有3x張郵票。

  x+3x=180想:一個x與3個x合起來就

  4x=60是4個x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張郵票,姐姐有135張郵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張的條件,可以怎樣列方程呢?

  一生板演,其餘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誰能說一說你是根據哪個等量關係列的方程。

  小結:在列方程的過程中,由於有兩個未知數,需要選擇設一個未知數為x,在根據兩個未知數之間的關係,用字母表示另一個未知數。在解方程的過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個x與3個x合起來就是4個x”。

  三、運用新知,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第100頁試一試:

  選兩題進行板演

  第101頁試一試:第二題:

  生列方程,說等量關係。

  這一題可以列出兩個不同的方程。

  第101頁試一試:第三題,第四題

  生說等量關係列方程。

  四、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了什麼內容,你學到了什麼,還有哪些疑問?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2

  一、教學內容

  1、億以內數的認識。

  2、十進位制計數法。

  3、億以上數的認識。

  4、計算工具的認識。

  二、與實驗教材的主要區別

  1、例題的編排增加了一些銜接語,使內容更具連貫性;還注意體現學生探索學習的過程,儘量為教學提供一定的引導。

  2、讀數、寫數例題的編排更具層次性,強調分級讀、寫數的好處;對大數的讀法、寫法法則,以學生討論、探究、填空的形式加以顯示。

  3、增加了將一個數寫成擴充套件式的例題。用不同形式來認識數,也為中學學習科學記數法做一定鋪墊。

  4、將把一個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和省略億位後面的尾數求近似數,分別安排例題教學,以避免學生將二者混淆。

  5、計算工具的發展原來是閱讀資料,現將其作為正文,以連環畫形式,配以簡要的文字,讓學生初步瞭解計算工具發展的歷程。隨後單獨介紹了算盤、計算器。

  6、增加了“你知道嗎”的版塊,在原來的基礎上增至六個。主要圍繞:對一億的感知、數的分級、非位置制計數方法、記數符號的來歷、位置制計數方法、計算器特殊按鍵的介紹等進行,豐富學生對大數的認識,充分體會阿拉伯數字的特點和十進位制計數法的優勢。

  7、新增了“整理和複習”。

  三、具體內容

  (一)億以內數的認識

  1、例1:認識計數單位和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

  首先透過呈現北京市的人口數,說明學習比萬大的數的必要性。然後藉助計數器,利用動態撥珠的形式,在原有的計數單位的基礎上,引出新的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並讓學生初步感知相鄰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係。在有了計數單位後,簡要說明了用數字表示數的方法,由此引出數位和數位順序表。並讓學生結合北京市人口數,利用數位順序表進一步體會“位值”的含義。

  教學時應注意啟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促進知識遷移。由萬以內的數引出比萬大的數,由已知的計數單位引出新的計數單位,啟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使其在學習中發揮積極的遷移作用。例如,在計數器萬位上撥數,一萬一萬地數,數到十萬,讓學生憑藉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解決“十萬怎樣表示”的問題,經歷“滿十進一”的過程,引出計數單位“十萬”。還應注意讓學生了解“數位”的意義,體會“位值”的含義。在認識億以內的計數單位後,要說明:“在用數字表示數的時候,這些計數單位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佔的位置叫做數位。”使學生初步體會計數單位按一定順序排列的作用。引出數位順序表後,透過說出北京市人口數中一些數字表示的含義體會“位值”的含義。

  2、例2、例3:讀億以內的數。

  教材的編排分了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教學讀整萬的數,讓學生體會讀數的本質,第二個層次是教學讀一般的含兩級的數,總結讀數的方法。

  例2的編排讓他們自己去探索、發現整萬數的讀法的思路。第1個學生是遷移了“萬以內數的讀法”:也就是由高到低按順序把每個計數單位都讀了出來,這實際上也體現讀數的本質:就是讀出計數單位的個數。第2個學生則歸併了“萬”字,簡便了讀法。從而讓學生感受數學的簡潔,加深對萬級數的讀法的認識。此外,例2給出的4個數也很有代表性。

  例3是教學讀含有兩級的數,第一個數沒有0,給出讀法;後邊兩個數,中間和末尾都有0,沒有給出讀法。特別是有關“0”的讀法。例3的資料的選擇也突出了讀數的重點和難點。

  3、例4:寫數。

  透過北京大鐘寺的永樂大鐘上鑄字的資訊,引出寫數活動。對照數位順序表,出現4個不同的數。第一個給出了寫法,採用畫豎線的形式,凸現了先分級、再寫數的思路,其餘3個則讓學生自己探究寫出。總結出寫數的方法。

  4、例5:數的大小比較。

  教材首先給出了20xx年6個國家到我國旅遊的人數,為學生學習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提供了生動的學習資源。法則,重點突出了兩個方面:位數相同的情況和位數不同的情況下,如何進行大小比較。

  5、例6:大數的改寫。

  探討把整萬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小精靈的話,則凸顯了把整萬數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的意義和作用。

  例題後面的“做一做”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一方面讓學生在“改寫”中深化對所學知識和方法的理解,另一方面瞭解一些科普知識和資訊,開闊學生的視野。

  6、例7:用“四捨五入”法求近似數。

  學習將非整萬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近似數的方法。

  教學時,可舉一些例項說明近似數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比如,用一個省或一個市的人口、全國小學生數、全國糧食產量等方面的例項,說明在實際生活中,一般沒必要十分精確地表示一個事物的量,常用近似數來表示。

  7、數的產生。

  教材透過圖文配合的方式,簡要地介紹了數的產生和數字的演變過程。通過出示實物記數、結繩記數、刻道記數3幅圖,展現了古人一一對應的記數方法。隨後簡要說明了數字產生的原由,並列舉了三種古代數字,體現了數字也是逐步發展和完善的,並透過小精靈的話說明了統一數字的必要性。

  然後呈現了0~9的阿拉伯數字,並以首先透過小精靈的話說明了數字的作用,加深學生對數的產生和發展的認識。最後用簡練的文字揭示自然數的概念與特點,一方面對以前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概括和總結,另一方面也為以後把數的範圍擴充套件到分數、小數做準備。

  (二)十進位制計數法

  教材首先運用兩個例項,說明比億大的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凸顯學習更大的數的必要性。然後在億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透過利用計數器數數,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十億”“百億”“千億”。此基礎上,“擴充套件”數位順序表,系統整理計數單位、數位、數級等知識,並概括出“十進位制計數法”,併為億以上數的認識和讀、寫作好準備。

  (三)億以上數的認識

  1、例1:億以上數的讀法。

  教材透過呈現地球不堪人口重負的畫面,讓學生在感受大數,學習億以上數的讀法的同時。提供了3個億以上的數。讓學生藉助數位順序表把億以內數的讀法遷移到讀億以上的數之中。在讀法的總結上,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先分級,再讀數和重點關注“0”的讀法問題。

  2、例2:億以上數的寫法。

  教材結合數位順序表,呈現了1個整億數和兩個非整億數,讓學生透過思考與嘗試、討論與交流,自主遷移、探究寫法,並注意引導學生先分級,再按級寫。

  “做一做”第2題採取題組形式,把個級數、整萬數、整億數對照編排,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分級寫數的特點,更好地掌握寫數方法。

  3、例3:把整億的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

  第一個呈現改寫結果,其餘2個讓學生獨立完成,熟悉改寫的方法。

  4、例4:非整億的數用“四捨五入”法求出近似數,再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

  所以這裡用色塊和文字標註的形式說明如何用“四捨五入”法省略一個數億位後面的尾數,求出它的近似數,然後直接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

  下面的閱讀材料介紹了我國古代用算籌計數的方法,讓學生體會位值制,感受我國古代的數學成就。並由此瞭解數字“0”的產生,豐富對“0”的認識。

  (四)計算工具的認識

  實驗教材是放在“閱讀材料”裡的,修訂教材把它作為了正式教學內容。讓學生初步瞭解計算工具的發展和現狀,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的慾望,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材用簡潔的文字與畫面揭示了計算工具的發展歷程:由兩千多年前的算籌到現在的膝上型電腦、平板電腦等,讓學生比較全面地瞭解了人類在計算工具方面的探索與發明,受到愛科學、學科學的教育。在此基礎上,再引出對算盤和計算器的詳細介紹。

  接下來教材說明了算盤發明的意義和作用,讓學生了解算盤在生活中的應用。接著呈現中國算盤和日本算盤的實物圖,讓學生感受算盤的影響和傳播的廣泛。最後,呈現了3幅直觀圖要求學生寫出算盤上表示的數,因為二年級已經學過用算盤記數,所以這裡簡單回顧介紹一下即可。(見“算盤的數學文化”)

  對於“計算器”的認識,透過呈現結賬這一情境,讓學生了解到計算器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的計算工具,並說明計算器的優點是操作簡便,算得又對又快。然後呈現了計算器的實物圖,並標註了顯示屏及兩個功能鍵的名稱,其餘鍵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則讓學生自己探索、交流。接下來的例1教學用計算器進行加、減、乘、除基本的四則運算。教材呈現了加法計算的例子,減、乘、除法式題,則由學生自己嘗試操作。例2教學用計算器探索規律。透過計算探索規律,培養學生觀察、推理的能力。

  “大數的認識”——數感的培養

  四、教學建議

  本單元是小學生整數認識的最後階段,也是系統整理整數概念、讀寫法則等的過程。

  1、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數感。

  使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一是提供生活中大數運用的事例,突出學習大數的必要性;二是在具體的情境中,真切感受大數。

  2、加強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教學,讓學生經歷“再創造”的過程。

  大數的認識中,萬以上的數、計數單位、數位、數級、十進位制計數法、大數的讀寫法則、近似數等,都是數學最基礎的知識。因此,必須加強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教學,給學生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

  3、緊緊抓住數的分級,引導學生探索數的讀、寫方法。

  注意培養學生“先看級再看位,從高位起,一級一級地讀、寫”的習慣。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學會用字母表示數,能用字母表示運算律和有關圖形的計算公式。

  2、探索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掌握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經歷抽象概括(即符號化)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兒歌匯入

  師:有一首兒歌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一隻青蛙一張嘴,兩隻眼睛四條腿。那麼,兩隻青蛙幾張嘴?三隻呢?

  【課件出示】

  1只青蛙 1張嘴

  2只青蛙 2張嘴

  3只青蛙 3張嘴

  4只青蛙 4張嘴

  …… ……

  師:相信大家還能說下去。但老師現在想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兩列數有什麼特點?

  生1:前面是1,後面也是1;前面是2,後面也是2,……

  生2:前面的數和後面的數一樣的。

  師:前面的數表示什麼? (青蛙的只數)

  後面的數表示什麼? (有多少嘴)

  生:青蛙的只數等於嘴的數量。

  師:那n只青蛙有多少張嘴?

  【課件出示】n只青蛙n張嘴

  生:因為嘴的張數和青蛙的只數是相等的。

  師:在這裡,n可以表示很多數,可以是1,2,3,也可以是100,1000,等等。看來用字母表示數真的很方便。這裡我們很容易就看出青蛙的數量和嘴的數量是相等的。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字母表示數。

  【板書:用字母表示數】

  二、拓展探究

  情境一:擺小棒

  師:擺一個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棒?(3根)可以這樣列式:1 3

  如果你想擺2個這樣的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棒,怎樣列式?如果這樣擺3個呢?4個呢?

  生:擺2個三角形用小棒根數為2 3

  擺3個三角形用小棒根數為3 3

  擺4個三角形用小棒根數為4 3

  【板書】三角形的個數 小棒根數

  1 1 3

  2 2 3

  3 3 3 …… ……

  師:仔細觀察,再思考,若擺a個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棒呢?【板書:a】

  生1:三角形的個數 3就是小棒的根數

  生2:擺a個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數為a 3【板書:a 3】

  師:在這裡,字母a可以表示那些數?

  生:a可以是1,2,3,……,100……,1000,……

  師:這些數我們叫做自然數,剛才的1 3,2 3,3 3,……,這麼多的算式,只用a 3就把剛才的式子的式子表示清楚了,看來字母用字母表示數真的變簡單了,學習數學就是為了把複雜的問題變簡單。

  師:在數學中,我們用更簡單的方法來表示a 3。請同學翻開書本86頁,看看最上面小博士說的話.【板書】 a 3=3 a=3·a=3a

  師:觀察,能簡便的是哪種運算子號?

  生:乘號。

  情境二:媽媽的年齡

  (1)師:上個星期日就是母親節,我們的朋友淘氣出了一個與媽媽有關的問題給大家。

  課件出示:

  淘氣說:媽媽比我大26歲。那麼當我1歲時,媽媽幾歲?2歲時,媽媽幾歲?3歲時?

  【板書】

  師:觀察媽媽和淘氣的年齡,什麼在變,什麼不變? 生:1,2,3,淘氣的年齡在變,媽媽的年齡中+26沒有變。

  師:為什麼1,2,3會變化,而+26不變呢?

  生:說明淘氣在長大,年齡變化了。媽媽比淘氣大26歲是不會變的。

  師:上面的每個數和式子只能表示媽媽和淘氣某一年的年齡,如果我們用字母x來表示淘氣任意一年的年齡,那麼媽媽的年齡該怎樣表示? 生:x+26

  師:x+26中還可以看出媽媽與淘氣的年齡差是——生:26。

  師:x+26不僅可以表示媽媽的年齡,還可以看出媽媽與淘氣的年齡差是26。

  淘氣:你覺得x會是哪些數?

  生可能會隨便說一個數字,教師隨機應變。

  小結:取值要符合生活實際。

  (2)小組合作

  師:淘氣比媽媽小26歲,當媽媽27歲時,淘氣的年齡?28歲時?29歲時?請你根據之前的列表方法,用自己喜歡的字母來表示淘氣的年齡。

  鼓勵學生先思考,再參照黑板上的表格進行列表解答淘氣的年齡。

  師:在這裡y可能是哪些數? 師:字母變了,字母的式子變了。但是他們之間的關係卻沒有變化。年齡差還是26歲。數學就是研究千變萬化中不變的規律。

  三、回顧總結

  師:今天這堂課我們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也明白用字母表示數會給我們帶來方便,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但可以表示某一數量,還能從中看出兩個量之間的關係。接下來我們來試一試用字母表示數。

  【試一試】

  1.面式子能簡寫的用簡便方法表示

  x-5 1 b x y 9+3 c 4 4

  2. 1隻手有5個手指;

  2隻手有10個手指;

  n隻手有 個手指。

  3. 我們每76年才見到一次哈雷彗星 ,在公元s年出現後,下一次出現將是公元 年。當s=1986時,再一次出現將是公元 年。

  4.如果用C表示正方形的周長,a表示邊長,那麼正方形周長公式可以寫作:

  四、再次感受字母“簡”

  1.用字母表示學過的有關圖形的計算公式

  2.用字母表示你學過的運算律

  五、鞏固練習

  師:完成作業紙(即書本練一練第1、2題)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4

  ◆教材分析

  介紹了算盤各部分的名稱,知道算盤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簡便計算工具,它曾在生產和生活中廣泛應用。使用算盤數數前,引導學生思考怎樣定數位,怎樣記數,強調一個下珠表示1,一個上珠表示5,空檔表示0。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直觀認識算盤,知道算盤各部分的名稱,學會用算盤計數和數數。

  【過程與方法目標】

  經歷用算盤表示數、數數的操作過程,掌握用算盤記數的方法,初步滲透位值思想。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知道算盤是我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的一大貢獻,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算盤,學會讀寫算盤上的數,並會用算盤表示數。

  【教學難點】

  帶有上珠的數的讀寫。

  ◆課前準備

  課件、算盤

  ◆教學過程

  一、介紹算盤的歷史和現在

  1、引入

  現在老師請同學們猜一個謎語:一座城,四面牆,一群珠寶裡面藏。如用小手撥一撥,噼裡啪啦連聲響。

  學生猜一猜後,教師出示算盤圖,揭示謎底:算盤。

  2、介紹算盤的歷史(配合課件第2頁)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開始用石子計數,後來用木棍或者竹籤計數(就是算籌),再後來人們用擺珠子的方式計數,它是用小棍子把珠子串起來,用上面藍色的珠子表示5,下面黃色的珠子表示1,再合起來表示數。後來這種計數和計算的工具,就慢慢地改進成了現在用的算盤。

  算盤是我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我們的祖先在600多年前就已經發明瞭算盤,開始用算盤進行計算,一直留傳到現在。所以算盤的我國的優秀文化遺產。算盤還傳到日本、朝鮮、美國、東南亞、歐洲等許多國家和地區。

  二、認識算盤

  1、瞭解算盤各部分的名稱

  談話:同學們小小的算盤背後蘊藏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既然它這麼有魅力,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吧(課件第3頁)。

  (1)仔細觀察算盤,你知道它是有哪些部分構成的嗎?

  教師出示算盤,引導認識框、梁、檔、算珠。

  (2)透過遊戲鞏固

  出示大算盤:看來大家都認識了算盤,下面我們玩一個看誰說得快的遊戲,我指算盤上的某個部分,請你快速說出它的名稱。

  同桌玩一玩。

  (3)認識上珠和下珠,並介紹上下珠分別表示多少(課件第4頁)?

  問:樑上面的算珠叫什麼?一顆上珠表示多少?梁下面的算珠叫什麼?一顆下珠表示多少?

  《算盤歌》一把小算盤,四周圍滿框,橫臥一根檔,豎著許多梁,樑上是上珠,梁下是下珠。一顆上珠表示5,一顆下珠表示1。

  同住兩人一組,先一人隨便撥一顆算珠,另一人說出這個算珠表示幾。然後兩人互換。

  2、在算盤上表示1-10

  (1)師:算盤的個位在哪啊(課件第6頁)

  和學生一起探討定數位的方法。(必須從左往右依次定位)

  問:把最右邊的一檔作為個位有什麼好處?

  教師小結:定位是用算盤記數的特殊要求。個位在哪裡都可以,只要你標記一個檔位是個位,其餘的數位也就確定了,一般情況下,我們現在把最右邊的一檔定位為個位,依次往左推算,分別是個位,十位,百位,千位......

  (2)怎樣表示1、2、5、9

  5一般不用5個下珠表示,而是用1個上珠表示。6-9依次在5的基礎上新增下珠。

  怎麼表示10?10一般不用1個上珠和5個下珠(2個上珠)表示,而是用十位上1個下珠表示。這一點和在計數器上表示數是一致的,體現了十進位制計數法的原理。

  (3)用算珠表示數(課件7、8頁)

  1、定位2、個位上撥幾表示幾個一,十位上撥幾表幾個十……某個數位上是0,則不撥珠以空擋表示。撥出563,說說563有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

  (4)撥珠的指法:撥入下珠用大拇指,撥去下珠用食指,撥入撥去上珠用中指。

  要求學生在算盤上撥二、三位數(課件第9頁),教師巡視檢查。

  三、鞏固練習

  1、猜一猜

  下面幾個謎語都與算盤有關,請同學們猜一猜它們分別是什麼?

  (1)猜猜我是誰,它有四條邊,最愛幫助人,不讓珠亂跑。(框)

  (2)猜猜我是誰,雖然只有它,本領卻很多,一個可頂五。(上珠)

  (3)猜猜我是誰,它是一條線,橫在框裡面,管住上下珠。(梁)

  (4)猜猜我是誰,它有許多根,穿著小珠子,噼裡啪啦響。(檔)

  2、用算盤分別撥1、2、3、4、5、6、7、8、9。

  3、一個一個地撥,從587撥到600。

  4、在算盤上撥出805、500、190、999。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多位數的讀法,在具體情境中能夠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出多位數,體會並能闡述多位數讀數的規律。

  2.結合現實素材,使學生感受億以上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

  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和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自我評價和善於合作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本課在之前學習了億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透過複習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進行學習,學生能及一反三學習起來應該比較輕鬆。但億以內數的數位較多,要讓學生知道先分級再讀數,減少錯誤率。

  三、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教學讀億級的數。

  教學難點:億以上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四、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匯入】複習引入

  1、請讀出6020:

  2、讀出60200000:

  3、讀出60206020

  4、讀數位較多的數時,要先做什麼?怎樣做?

  5、根據數位順序表讀出:60206020

  6、回憶億以內數的讀法。(請一名學生回答,全班一起讀)

  活動2:【講授】新授課

  (一)億以上數的讀法

  1.地球上有7000000000人。你能讀出來嗎?可讓知道的學生試一試。

  生活中有比億更大的數嗎?舉例說說。學生說不出來教師可讓學生了解:

  20xx年我國出口總額約為3256 0000 0000美元。

  師:請你比較一下這些數和剛才讀的數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嗎?(目的是讓學生觀察到數級擴充套件成了三級數。)

  2.以小組為單位合作研究:

  要求:

  (1)先自己試著讀讀這樣含有三級的數,再在小組內互相讀讀。

  (2)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你是怎樣讀這些數的?試著說說讀數方法是什麼?

  3.全班反饋:

  (1)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到前邊來讀數。

  (2)在學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讀億以上的數的方法是什麼?

  方法:(學生可能說得不完整,教師可幫助學生整理補充。實際是把億以內數的方法遷移到這。)

  ①從高位讀起,一級一級往下讀。

  ②讀億級或萬級的數,先按照個級的讀法讀,再在後面加上一個“億”字或“萬”字。

  ③數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每級末尾的零都不讀。

  4.說讀法時,重點處理0的讀法:(如果剛才學生說到的數中有0的可以指著讓學生讀讀。)

  (不管學生說到0的問題沒有,都要著重處理0的讀法。在讀數時,0最難讀,數中間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每級末尾的0都不讀。(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出示幾個練習強化0的讀法)例如:

  活動3:【練習】練習

  (1)判斷對錯:

  610 0000 0000讀作:六百一十億?(√)

  236 0509 0008讀作:二百三十六億零五百零九萬零零零八。(╳)

  100 4000 20xx讀作:一千零四億零二千。(╳)

  問:“你怎麼這麼快就得出答案來了?”(分級了)

  (2)教師出示讀數的卡片讓學生讀:

  92 0000 0000 267 0500 0000

  5080 4000 3000 3 0070 0400

  (教師在這要重點抽問:哪個0讀了?哪個0沒讀?為什麼?)

  (3)選擇正確答案

  下面各數一個0都不讀的是( E ),只讀一個0的是( B ),要讀兩個0的是( C ),要讀三個0的是( A、F ),要讀四個0的是( D )。

  A.20 0202 0200 B.20 0020 0000 C.20 20xx 0220

  D.20 0202 0202 E.20 0000 0000 F.22 0220 0202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6

  【學習目標】

  1.能夠利用電子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2.透過運用計算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善於觀察發現數學的秘密,能夠對一些有規律的數進行口算。

  【學習重難點】

  重點:正確掌握計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難點:探索計算規律。

  【學習過程】

  知識連結

  數學來源於生活,也應用於生活。要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世界,瞭解自然,啟用思維,揭示規律,已逐漸成為現代人的一項重要的數學素養。計算器,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常見計算工具,已經見諸於生活的方方面面,走進了千\家萬戶,也走進了孩子們的視野和世界。但是,恐怕並未有多少學生有意去關注過、認真去研究過計算器裡,到底蘊藏著的`是怎樣一個豐富多彩的數學世界。

  學法指導

  透過引導整理材料,透過自主學習瞭解使用方法,同小

  組合作實際操作計算器。

  自主學習

  1.查閱資料,進一步瞭解計算器的使用方法和功能。

  2.用計算器計算。

  (1)386+179=

  我是按照這樣的步驟計算:先輸入數字鍵(),再輸入運算子號鍵(),又輸入數字鍵(),最後輸入()就顯示出了結果()。

  (2)26×39= 312÷8=

  (3)36+228-179= 26×39-349=

  【合作探究】

  1.小組討論交流會報例1的計算方

  法。

  2.“做一做”。

  合作完成,口頭出示比較簡單的計算題。四人一組,輪流出題,比賽看誰先算

  出來。

  3.發現規律。

  (1)用計算器獨立計算。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2)觀察,小組交流找出答案中個數位上的數字排列規律,小組代表發言。

  (3)不用計算器,遵循規律寫答案。

  9999×5= 9999×7= 9999×9=

  (5)運用計算器檢驗答案。

  4.“做一做”。

  先獨立完成,然後小組交流,小組代表發言。

  【學習反思】

  這節課我學會了使用__________________,懂得的計算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達標測評】

  1.判斷。

  (1)47560≈47萬();

  (2)2036000000≈20億()

  (3)990000000≈10億()

  2.用計算器計算:

  94×86÷47(394+5477)÷57 8450÷25-249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7

  ◆教材分析

  數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限於教學時間和學生的接受能力,教材中只舉了少數簡單的事例進行說明,使學生對數的產生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教材展示了古代人們如何計數、如何逐步發明各種記數符號等,直觀形象地介紹了數的產生、發展的歷史。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使學生了解數的產生,掌握十進位制計數法,初步認識億以上的數;

  2、培養學生抽象、概括和類推遷移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使學生經歷認識數的產生、十進位制計數法的全過程,掌握十進位制計數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感受到數的產生來源於生活,併為生活服務。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數的產生,掌握十進位制計數法,初步認識億以上的數

  【教學難點】

  掌握十進位制計數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數的產生

  很久以前,人們在生產勞動中就有了計數的需要。例如,人們出去打獵的時候,要數一數一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來的時候,要數一數捕獲了多少隻野獸等等,這樣就產生了數。

  二、計數符號、計數方法的產生[來源:學&科&網]

  (開啟課件)

  在遠古時代人們雖然有計數的需要,但是開始還不會用一、二、三這些數詞來數物體的個數。只知道“一樣多”、“多”或“少”。

  1、計數方法

  那時人們只能藉助一些物品來計數。

  如:在地上擺小石子、在木條上刻道、在繩上打結等方法來計數。[來源:Z。xx。k.Com]

  例:出去放牧時,每放出一隻羊,就擺一個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隻羊,就擺多少個小石子;放牧回來時,再把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對應起來,如果回來的羊的只數和小石子同樣多,就說明放牧時羊沒有丟。

  例:出去打獵時,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獵回來時,再把拿回來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對應起來,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樣多,如果是,就說明武器沒有丟失。結繩計數的道理也是這樣。這些計數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數的實物和用來計數的實物一個對一個地對應起來,也就是現在所說的一一對應。

  2、符號

  以後,隨著語言的發展逐漸出現了數詞,隨著文字的發展又發明了一些記數符號,也就是最初的數字。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記數符號是不同的。

  師:看來數的產生來源於生產、生活的需要,下面介紹一些記數符號。

  出示課件:巴比倫數字:(略)中國數字:(略)羅馬數字:(略)

  3、自然數

  問:你們知道阿拉伯數字是怎麼產生的嗎?

  現在表示物體個數的1、2、3、4、5、6、7、8、9、10、11等是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

  師問:你們觀察一下,這些自然數是怎樣排列的?每相鄰兩個自然數的差是幾?最小的自然數是誰?最大的呢?

  學生小組討論完派代表發言,最後請同學進行總結。m]

  最小的自然數是零,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無限的就是一個一個地數,總也數不完,數出一個很大的數以後還可以數出一個比它多1的大數。

  最小的自然數是0,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三、總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麼?還有什麼問題嗎?

  ◆教學反思

  略。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8

  教學內容:練習課,課本第28頁到32頁練習三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讀、寫億以上的數。

  2.透過讓學生觀察、發現規律,從而感受有些題目用簡便方法比計算器還要快一些。

  3.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估算能力。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靈活計算能力。

  教學難點: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

  教學準備:計算器,數學卡片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回憶億以上數的讀法、寫法和改寫方法。

  學生相互啟發、補充。集體交流,達成共識。

  2、教材第28頁的第5題。

  (1)投影出示,讀題。

  (2)按題目要求,獨立完成。

  (3)教師有針對性地輔導。

  3、寫出下列各數。

  (1)一億三千八百萬寫作:()

  (2)四億零八十萬七千寫作:()

  (3)六百億九千零二萬寫作:()

  (4)一千零二億零二十萬寫作:()

  4、把下面各數改寫成用“億”做單位的數。

  (1)300000000 =()億

  (2)2800000000 =()億

  (3)80200000000 =()億

  (4)50000000000 =()億

  二、鞏固練習

  1、教材第31頁第15題

  (1)四人一組,分組遊戲。

  (2)講明遊戲方法

  每人用數字卡片擺出一個多位數,其他三人分別讀一讀。

  (4)反覆擺、讀,交流自己的讀數的方法。

  2、把下面相等的數用直線連線起來。

  2045000000七億

  32100000000七十億零八百零五萬

  700000000三百二十一億

  350070000二十億四千五百萬

  7008050000一百零三億

  10300000000三億五千零七萬

  3、用3、6、0、0、0、0、8、9、這八個數字,按要求寫出八位數。

  (1)最大的數。()

  (2)最小的數。()

  (3)不讀0的數。()

  (4)約等於1億的數。()

  (5)改寫成8369萬的數。()

  4、教材第30頁第13題。

  5、教材第31頁第14題。

  注意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算的。

  6、教材第32頁的第19題。

  (1)看清題意,說說自己的想法。

  (2)集體口算結果

  (3)出示題目的下部分。

  (4)看看結果是否合理,分析一下錯誤原因。

  (5)計算出精確值進行驗證。

  (6)談談做題感受。

  說明:這第二課時應是第十一課時,而上一課時“1億有多大”的活動課應是本課時。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9

  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

  學習目標

  1.使學生在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知道億以內及以上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係,四年級數學上教案。

  2.掌握數位順序表,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大數,會比較大數的大小,會將整萬、整億的數分別改寫成用“萬”和“億”作單位的數,會用“四捨五入”法把一個大數省略萬位或億位後面的尾數,求出它的近似數。3.在認數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課時

  一、第一課時:億以內數的讀法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5頁的例1,例2,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一中的習題P1-5。

  (二)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係。掌握億以內的數位順序。

  2.理解多位數的讀法,在具體情境中,能夠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出多位數,體會並能闡述多位數讀數的規律。

  3.結合現實素材,使學生感受億以內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

  4.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和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自我評價和善於合作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教學讀萬級的數。

  2.難點:億以內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3.關鍵:讓學生熟練掌握數位順序表。掌握數位的名稱、順序,進率關係。四位分級法以及數的組成等知識。並以萬以內數的讀法為基礎,把個級讀的方法推廣到萬級。能正確地讀億以內的數。

  (四)教學準備:師準備計數器。學生每人收集現實生活中有關萬以內的及比萬大的數的資訊各兩條。

  (五)教學過程

  1.出示課題,揭示目標。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萬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我們還經常用到比萬大的數。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億以內數的讀法,同學們有信心學好嗎?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讀法

  2.出示自學指導。認真看課本2、3頁的內容,比比看誰能最先完成任務。透過預習課文,你瞭解了億以內數的哪些新知識?

  3.學生自學。先四人小組討論,在彙報,師在黑板上作簡要記錄。

  (1)數位名稱: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億位。

  (2)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億。邊彙報邊整理成數位順序表:(略)

  (3)計數方法:用萬作單位,一萬一萬地數,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由此得出: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要求學生在小組裡撥珠數一數,然後請學生代表在全班進行示範。

  (4)分級方法:從個位起每四個數位都是一級。

  1)個位、十位、百位、千位是個級,表示的是多少個一。

  2)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是萬級,表示的是多少個萬。

  3)億位和億位以上的數位是億級,表示的是多少個億。在數位順序表上補充數位。

  (5)數的組成:在13819000 中8在十萬位,表示8個萬,說說其他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多少?

  (6)總結。把計數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他們所佔的位置叫做數位。一個數字所佔的數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數的大小也不同。

  4.數學億以內數的讀法。看來大家對億以內數的知識瞭解得真不少,那麼這些億以內的數你們會不會讀呢?2496 24960000 6407000 85000300

  (1)學生試讀。

  (2)全班交流。

  1)在出現不同答案時,鼓勵學生各抒己見,闡明理由。教師適當點撥,指正。

  2)把每個數的讀法用漢字記錄下來,開展小組討論:讀數時有哪些規則?

  3)小組推薦代表發言,其他同學補充,修正,最後進行歸納:先讀萬級,再讀個級。讀萬級時,按照個級的讀法讀,再在後面加讀一個“萬”字;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4)試一試:讀出下面各數。569000 24600 708000

  5)向讀得又對又快的同學取經,看怎樣讀起來更方便?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幾種方法:數出最高位後,按照數位順序往下讀;先分級,用虛線把萬級和個級隔開,先讀萬級,再讀個級;(可以進一步詢問:為什麼用虛線隔開呢?)標上數位再讀。肯定學生的方法,然後徵求意見:你們會選用哪種方法呢?

  5.課堂練習

  (1)一萬一萬地數,從九十六萬數到一百零三萬。

  (2)十萬十萬地數,從七十萬數到一百萬。

  (3)一千萬一千萬地數,從八千萬數到一億。(指名讀,全班讀。)

  (4)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萬以上的數。(分小組讀一讀本小組成員收集的資訊資料。)

  6.鞏固聯絡

  (1)課本第9頁的第5題:你能正確地讀出第2頁上的數嗎?(先個別讀,再同桌互讀。)

  (2)課本第8頁的第2題:讀出下面每組數。(重點是準確讀出每一級中間,末尾有0的數。)

  (六)課後回憶:略

  二、第二課時 億以內數的寫法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7頁例3、例4,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一的第6、9、11、12題。

  (二)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己有知識基礎上,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法,能根據數級正確地寫出億以內的數,教案《四年級數學上教案》。2.培養學生主動遷移知識的思維習慣。

  3.結合顯示素材感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激發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教學寫萬級的數。

  2.難點:億以內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寫法。

  3.關鍵:讓學生熟練掌握數位順序表。掌握數位的名稱、順序,進率關係。四位分級法以及數的組成等知識。並以萬以內數的寫法為基礎,把個級寫的方法推廣到萬級。能正確地寫億以內的數。

  (四)教具、學具準備

  師:含有億以內數相關資訊的音像材料,數位順序表。

  生:收集現實生活中億以內數的資訊數條,計數器或算盤。

  (五)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1)播放新聞。荊州長江大橋總長四千三百九十八米。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北京路二小現有學生一千九百五十三人,校園面積為九千五百平方米。

  (2)師:你在剛才的畫面中瞭解到了哪些資料?你能把這些資料寫出來嗎?

  2.出示自學學習目標:同學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來學習億以內數的寫法。

  3.出示自學指導:看書上第6頁的內容,分組討論億以內數的寫法。

  4.師生共同學習

  (1)讀新聞:據統計,20xx年有六千八百五十萬少先隊員參加了“手拉手”活動,三千零八十萬人參加了“保護母親河”行動。

  (2)提問:在剛才的新聞中你注意到了哪些資料?這些資料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學生可能會說:這些數都很大,它們都佔有兩個數級……。學生的回答只要有道理,教師都給予肯定。

  師:你能試著寫出這些數嗎?先獨立寫一寫,再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學生進行小組活動。教師傾聽小組意見,瞭解學生的討論情況。

  各小組代表介紹自己的方法,學生可能會出現兩種意見:

  1)先寫出數位順序表,對準數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寫,如果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寫0佔位。

  2)一級一級地寫,先寫萬級,再寫個級,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教師鼓勵同學提出質疑或進行補充。

  5.課堂練習

  讓學生試寫第6頁“做一做”的四個數。

  師:這些數的位數很多,寫的時候可能會出錯,誰有好的檢查方法介紹給大家呢?學生可能提出兩種方法:

  (1)寫完後可以把寫出的數再寫一遍,看是否與要求寫的數一致。

  (2)根據最高位的判斷這個數是幾位數,然後進行核對。教師肯定學生的方法,並提醒學生寫完後注意檢查。

  6.鞏固練習

  完成第9頁第6題,先在計數器上撥出下面各數,然後再寫下來。

  (六)課後回憶:略

  三、第三課時:億以內數的認識複習課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13頁第4、6、12、14、15題。

  (二)教學目標

  1.透過複習使學生理解數位、計數單位、數級等數學概念,掌握億以內數的讀寫法。

  2.透過“爭當小老師”一事,培養學生反思的意識。

  3.培養學生做事認真負責的態度。

  (三)教學重難點

  億以上數的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寫法。

  (四)教學關鍵

  由學生自主複習鞏固。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我們都想當小老師吧?今天我們就比一比誰是“優秀小教師”。每人發一張學生課前做的小片子。

  片子內容:

  判斷題:

  (1)萬級的計數單位是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

  (2)2496 讀作:二千四百九十六 ?(×);

  24960000 讀作:二千四百九十六萬 (√);

  6407000 讀作:六百四十萬零七千 ? (√);

  85000030 讀作:八千五百萬零零三十 (×)。

  (3)六千八百五十萬 寫作:68500000 (×)

  一百萬七千 寫作:1007000 (√)

  四萬零九十 寫作:4090 (×)

  (4)17860000米=(1786)萬米 (√)

  17865000米≈(1786)萬米 (×)

  2.判斷反思:

  (1)請小老師判斷第一題。

  反思:

  ①第一題涉及哪些數學概念?(數位、計數單位、數級)

  ② 談談你對數位的認識。(把計數單位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在的位置,叫做數位;所學的數位有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

  ③談談你對計數單位的認識。(所學的計數單位有: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計數單位與數位的字面的區別是沒有“位”字。)

  ④ 談談你對數級的認識。(四位一分級,分為個級、萬級、億級)

  ⑤你對這三個數學概念還有什麼疑問嗎?

  ⑥提問: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麼關係?

  (2)請小老師判斷第二題。

  ①觀察第一、二小題你有什麼想法嗎?(億以內數的讀法與萬以內數的讀法相同,只是多加一個級稱)

  ②觀察第三、四小題你覺得應該提醒同學們注意什麼?(億以內數每級末尾的零不讀,數中間的零隻讀一個)

  ③誰能對億以內數的讀法進行總結?

  (3)請小老師判斷第三題。

  ①想一想怎樣寫出億以內數?

  ②有什麼需要提醒同學注意的地方嗎?(零佔位的問題)

  (4)就億以內數的讀寫法你有什麼建設性的意見?也就是怎樣

  (六)課後回憶:略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10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6頁及練習四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能夠利用電子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2.知道用電子計算器計算的順序和筆算順序是一樣的。

  3.讓學生善於觀察發現數學的秘密,能夠對一些有規律的數進行口算。

  教學重點

  能夠利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難點

  懂得觀察發現一些有規律的數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有關計算工具,請同學們把自己的電子計算器拿出來,今天我們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板書課題:用計算器計算)

  二、合作探究

  1.教學例1。

  (1)出示3 86+179=________

  說說你是怎樣使用計算器計算的。

  (2)引導學生按步驟按鍵計算出結果,試試CE和AC鍵各有什麼功能。

  CE:清除功能,AC為0,也相當於清除功能。

  (3)自己用計算器試試。

  825-138=26×39=312÷8=

  (4)你覺得使用計算器需要注意什麼?

  看清數,別按錯了,每次計算前要清0。

  2.教學例2。

  (1)出示:9999×1=9999

  9999×2=________

  9999×3=________

  9999×4=________

  用計算器算出上面幾個算式的結果。

  (2)你發現了什麼規律嗎?說一說。

  從9999×2起,結果是一個五位數,中間是3個9,兩頭分別是1,8(9×2);2,7(9×3)…

  (3)你能不用計算器,直接寫出下面幾題的結果嗎?試一試,很有趣。

  9999×5=49995

  9999×7=69993

  9999×9=89991

  (4)9999×6和9999×8的結果又是多少呢?誰能說一說?

  9999×6=59994

  9999×8=79992

  師總結:碰到9999和9以內的自然數(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數,最高位和個位就是自然數與9的乘積,中間三位數都是9。

  (5)第26頁“做一做“。

  用計算器算出前面幾道算式的結果,找出規律,再直接寫出下面幾個算式的結果,然後用計算器進行驗證。

  三、應用反饋

  1.用計算器計算,練習四第1、4、9題。

  組織學生獨立用計算器算一算,並在小組中相互交流計算的結果。

  2.練習四第3題。

  教師先介紹收據上的內容,並指導學生如何計算相應的金額。

  再讓學生兩人一組,一人筆算,一人用計算器進行驗算。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掌握了什麼新的本領?

  五、變式練習

  先用簡便方法計算,再用計算器驗算。

  1.297+298+299+300+301+302+303

  2.401+402+403+404+405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11

  教學目標:

  1、瞭解計算器的結構和基本功能,能正確地運用計算器進行一些大數目的一步和兩步式題的計算。

  2感受用計算器進行計算的便捷和準確,體驗依據計算的需要和資料特點靈活選用合適的運算方法。

  3、經歷用計算器探究和發現簡單數學規律的過程,在嘗試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提高學生觀察、比較、歸納、概括、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瞭解計算器的基本功能,會使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的一步和兩步式題的計算。

  教學難點:依據計算的需要和資料特點選用合適的運算方法;藉助計算器探索發現一些簡單的數學規律。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出示中央電視臺節目《機智過人》的圖片。

  師:節目中有最強人類代表和人工智慧進行精彩而有趣的“人機大戰”,人們都在談論到底是機器人厲害?還是人類厲害呢?你怎麼看?

  師,你們說的都有道理。機器人和人類各有優勢,咱們要想辦法用好人工智慧,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發揮一下人腦的優勢,使用好計算器以為我們服務。板將課題,用計算器計算

  [設計意圖]創設了電視節目《機智過人》中“人機大戰”的情境,引導學生辯證的對待人與機器的關係,激發學生想要操控機器為學習服務的學習興趣。

  第二環節:嘗試操作、自主探索一一正確使用計算器

  一、介紹計算器的基本結構

  出示計算器圖片。

  師:你在哪裡見過人們使用過計算器?

  師:請拿出計算器仔細觀察,計算器上有些什麼?關於計算器上的各種鍵,都是派什麼用處的?你們知道嗎?把你知道的,和同桌交流一下。

  指名彙報計算器的構造:顯示器、數字鍵、符號建、開關機鍵等。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的觀察比較、討論交流,讓學生認識計算器的基本結構和一些常用鍵。

  二、正確使用計算器

  1、初試本領。

  師:認識了計算器,問問自己:“我會用計算器嗎?”

  請用計算器算一算:38+27= 30x 18=

  師:以38+27為例,說說你是怎樣按鍵計算的?(課件演示輸人過程)

  師:計算器到底算的對不對呢?有什麼辦法知道?(口算或筆算)

  師:既然這兩道題用筆算和口算都能算,那還學習計算器幹什麼用呢?

  [設計意圖]藉助學生已有的認識和操作經驗,讓學生在嘗試操作、互相交流中認識計算器的計算方法“既然這兩道題用筆算和口算都能算,那還學習計算器千什麼用呢?”這一誘導性的問題,旨在讓學生領悟到計算器的價值是進行大教目的計算。

  2、為什麼要用計算器。

  出示題目:13027-8934= 41600÷128=

  師:這兩道算式和上面兩道算式有什麼區別啊?如果想快速算出來,你很想借助什麼工具?請計算器來幫幫忙。

  學生獨立完成,組織反饋。

  [小結]在輸人的時候我們要儘可能的做到:整體讀數,細心輸入。

  [設計意圖]在操作交流中讓學生感受到用計算器計算大數目的快捷,同時也提醒學生使用計算器時要注意整體讀數、細心輸入。

  3、體驗計算器使用中的困惑。

  (1)巧遇困惑,識別運算順序。

  出示題目:20xx-39x 21=

  師:怎麼會有兩個答案呢?究竟哪一個對呢?計算錯的又是什麼原因呢?(引導學生討論)

  師:原來是手裡的計算器不懂運算順序,那怎麼辦?看誰能辦法來指揮它?

  讓剛才算錯的同學重新按計算器計算。

  展示比較智慧的計算器,能識別運算順序

  老師介紹這兩種計算器:聰明的計算器和傻瓜計算器。

  重點說了,傻瓜計算器怎樣來進行計算?

  除了用這樣的方法,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呢?

  (2)認識“M+”、“MR”、“MC”功能鍵

  師:在你們的計算器上有這兩個鍵:“M+”“MR”有的計算器上是“MRC鍵”,“MRC”是“MR”和“MC”的合併鍵,知道這兩個鍵有什嗎?它們就是計算器的紙和筆。

  師:知道怎麼用嗎?影片播放,計算這個算式使用這些鍵的用法。

  39X21 “M+”(記憶)

  20xx- “MR”(提取)

  = “MC”(刪除記憶)

  你對計算機還有哪些瞭解嗎?

  活動:向同學介紹計算器。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到要用好計算器首先要了解自己手中的計算器是“科學型”還是“算術型”,如果是“算術型”計算器,在計算混合運算的時候,要注意運算順序,並讓學生學會如何使用用“M+”、“MR”、“MC”這幾個功能鍵。

  第三環節:及時反思,合理使用計算器

  一、感受計算器的優勢

  師:你覺得計算器怎麼樣?你對這個新朋友有什麼評價?

  [小結]計算器的確是人們的好幫手,用計算器計算又快捷又準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

  二、靈活選擇,辯證對待

  遊戲:挑戰30秒

  師:下面咱們進行一個挑戰賽?

  出示題目:9467 x 567x0=

  45 ÷5=

  9328-2965=

  師:做完這組題,你對計算器的使用有什麼新的想法?

  [小結]靈活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才能幫助自己又快、又正確地解決問題。

  師:(指著課題)我們再間間自己。我會用計算器了嗎?

  [設計意圖]這是教材內容中沒有的,之所以要補充這個環節,目的是要讓學生明白雖然有了先進的計算工具,還要將它和口算、筆算相結合,充分發揮各種演算法的優勢。

  第四環節:積極探索、善於動腦一享受藉助計算器而超越計算器的快慰

  出示挑戰題目:

  111111111×11111111=

  師:遇到了什麼問題?原來計算器的顯示屏是有限的,計算器解決不了,怎麼辦?靠我們的大腦,想想看,有什麼好辦法?

  教師組織學生小組進行討論研究,仔細觀察,探索其中的規律。

  1x 1=1

  11x 11=121

  111x111=12321

  1111x1111=1234321

  11111X 11111-123454321

  111111X 11111121345654321

  1111111X 111111234567654321

  11111111X 1111113-56787654321

  111111111x111111111=12345678987654321

  師:你們看多美呀,這就是數學之美!

  [設計意圖]故意設計此題,讓學生體會到計算器也有計算不出來的題目。但我們可以透過研究計算出來,讓學生學會利用計算器去探索和發現數學規律。最後。“寶塔數”的展示,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神奇和美妙。

  第五環節:追根溯源、拓展視野一介紹計算工具的發展史

  師:計算器幫我們“發現”規律,讓我們領略到數學王國的奇妙!那關於計算工具發展的歷史,你知道嗎?

  學生介紹自己對計算工具發展史的瞭解。

  [設計意圖]圖文結合的介紹計算器的發展史,形象生動,既讓學生獲得了知識,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激發起學生對計算器甚至是更先進的計算工具的探索興趣。

  第六環節:課堂總結、課外延伸

  師:學完這堂課你有什麼收穫?

  [設計意圖]回顧全課,讓他們充分感悟計算器給人的生活帶來的便捷,體驗學習的快樂,激發學生想要發明更先進計算工具的慾望。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透過天平遊戲,發現等式兩邊都加上(或都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等式兩邊都乘上一個數(或都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等式仍然成立。

  2.利用發現的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教學重點:

  利用發現的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教學難點:

  發現等式兩邊都加上(或都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等式兩邊都乘上一個數(或都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等式仍然成立。

  教學活動:

  活動一:創設情境,建立模型。

  1.(出示天平)

  今天我們要在天平上做遊戲,透過遊戲你們將發現一些規律。現在我在天平的左側放5克砝碼,右側也放5克砝碼,這時天平的指標在中間,說明什麼?

  (兩邊的質量相等。5=5)

  2.現在我在天平的左側再放2克砝碼,右側也加2克砝碼,你們發現了什麼?

  怎樣用算式表示。(5+2=5+2)

  3.分別在天平的兩邊放上相同質量的砝碼,你們發現了什麼?怎樣用算式表示。

  生動手實驗,列算式

  4.左側的砝碼重X克,右側放10克砝碼,這時天平的指標在中間,說明什麼?你知道左側的砝碼重多少克?

  5.你能寫出一個等式嗎?

  (X=10)

  6.如果左側再加上一個5克的砝碼,右側也加上一個5克的砝碼,這時天平的指標在中間,說明什麼?你能寫出一個等式嗎?

  7.透過上面的遊戲你發現了什麼?(小組交流)

  8.你們再推想一下如果天平都減去相同質量,天平會怎樣。先看書,再動手驗證你的想法。

  9.透過剛才兩組遊戲,如果我們把天平作為一個等式的話,你發現什麼數學規律?小組交流。

  (透過天平遊戲,發現等式兩邊都加上(或都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活動二:解釋運用:解方程

  1.求出X+8=10中的未知數X

  (1)什麼是未知數?

  (2)根據剛才我們的遊戲,你會求X?

  方程兩邊都減去8

  X+8-8=10-8

  X=2

  (3)怎樣檢驗?

  2.試一試:求未知數X

  理解題意,解方程

  活動三:建立模型。

  1.看書:說一說你收集到哪些數學資訊?

  2.等式兩邊都乘上一個數(或都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等式能成立嗎?你怎樣驗證?

  3.解釋運用:解方程

  (1)餅400克,你能提什麼數學問題?

  (2)怎樣列方程?

  4X=400

  (3)怎樣解方程?

  4.試一試:解方程。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13

  一、教學目標:

  1.知道數產生的歷史,認識自然數。

  2.認識億級的數,掌握計數單位“億”“十億”“百億”“千億”以及千億以內的數為順序表,掌握十進位制計數法。

  3.使學生了解中國古代數學的偉大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驗數的產生過程。

  三、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十進位制計數法的意義。

  四、教學用具:

  計數器、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教學數的產生動畫:數字的產生和演變

  1.數的產生。 【課件演示】(圖片)

  教師:很久以前,人們在生產勞動中就有了計數的需要。例如,人們出去打獵的時候,要數一數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來的時候,要數一數捕獲了多少隻野獸等等,這樣就產生了數。

  2.計數符號、計數方法的產生。

  教師出示第16頁的主題圖讓學生看,進一步說明:在遠古時代人們雖然有計數的需要,但是開始還不會用一、二、三“”這些數詞來數物體的個數。只知道“同樣多”、“多”或“少”。那時人們只能藉助一些其他物品,如在地上擺小石子、在木條上刻道、在繩上打結等方法來計數。比如,出去放牧時,每放出一隻羊,就擺一個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隻羊,就擺多少個小石子;放牧回來時,再把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對應起來,如果回來的羊的只數和小石子同樣多,就說明放牧時羊沒有丟。再如,出去打獵時,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獵回來時,再把拿回來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對應起來,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樣多,如果是,就說明武器沒有丟失。結繩計數的道理也是這樣。這些計數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數的實物和用來計數的實物一個對一個地對應起來,也就是現在所說的一一對應。以後,隨著語言的發展逐漸出現了數詞,隨著文字的發展又發明了一些記數符號,也就是最初的數字。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記數符號是不同的。

  4.阿拉伯數字的出現。

  5.什麼是自然數?自然數有哪些性質和特點?

  (二)教學十進位制計數法

  1.師:生活中還有更大的數,需要用數級更多的數位表讀寫。

  2.用計數器幫助數數,認識十億、百億、千億

  讓學生在計數器上撥上一億,然後一億一億地數,一直數到九億,再撥上一億。

  提問:“九億再加上一億是多少?億位滿十要怎樣?”

  認識10個一億是十億。並讓學生回答“十億”應板書在什麼位置。板書:“十億”(寫在剛才板書的億位的左邊。)用同樣的方法,完成對百億、千億的認識,分別板書:百億、千億。提問:“個、十、百、千、萬”“億都是用來計數的,叫什麼?”(計數單位。)

  提出:十億、百億、千億也是計數單位。

  提問:“到現在我們一共學了哪些計數單位?”

  教師把板書出的計數單位加上橫線和豎線,並告訴學生還有比千億大的計數單位,由於不常用,暫時不學,因此在千億的左面用省略號“”“”表示還有其他計數單位。

  提問: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即十進關係。)說明像這種“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的計數方法叫做“十進位制計數法”。

  3.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表。

  (1)說明寫數時,要用盡可能少的符號來表示,這些符號叫做數字。提問:“我們學過了哪些數字?”(1、2、3、4、5、6、7、8、9、0)說明這些數字叫阿拉伯數字。

  (2)說明寫數的時候,把計數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佔的位置叫做數位。再說明數位的作用:有了數位以後,由於一個數字在不同的數位上表示的數的大小不同,

  (3)讓學生說說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是怎樣的,教師板書出來。然後引導學生把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擴充套件到“千億”位,並告訴學生還有比千億大的數,由於不常用,暫時不學,因此在數位順序表後面用省略號“”“”表示還有其他數位。

  (4)使學生明確右起第五位是萬位,第九位是億位。

  (5)引導學生對數位分級。先讓學生說出右起第一位至第四位是什麼級,第五位到第八位是什麼級,再進一步說明第九位到第十二位是億級。同時說明數位分級的作用:數位多了,一位一位地讀不方便,透過分級可以很方便地讀數。

  在已寫出的數位順序表上接著板書:個級、萬級、億級,製成表,並把它和計數單位表連線起來。

  (6)讓學生觀察數位順序表,看一看個級、萬級、億級的異同點:都是四個數位;

  每一級從第二個數位起,都是十、百、千,但萬級多了個“萬”字,億級多了個“億”字;個級第一位是個位,萬級第一位是萬位,億級第一位是億位。

  (三)鞏固練習

  (四)課堂總結、質疑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14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23至26頁例1。

  教學目標:

  1、認識計算器,掌握計算器的簡單使用方法,能進行較大數目的計算。初步瞭解計數法,在不斷更新、完善的探究過程中認識算籌,瞭解珠算的計數方法。

  2、通過了解計算工具發展的演變史,感悟人類偉大的創造過程和聰明才智,體會創造源於需要,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慾望。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表達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計算器的簡單使用方法,瞭解計算工具的發展史。

  教學難點:

  體會創造源於需要,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準備:

  學生:小棒、計算器、算盤等。

  教師:課件、計算器、計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上課前我們先來一次計算比賽(出示口算題)。仔細觀察,你準備選擇什麼計算方法讓自己算得又對又快?

  55846+7646=、6908×7=

  13027-8934=、992÷4=

  353+958×3=、436-、(228-179)=

  (預設:大部分學生選擇使用計算器。)

  師:為什麼選擇計算器?你還知道哪些計算工具?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計算工具。

  二、操作交流,學習使用計算器

  (1)師:同學們都帶計算器了嗎?請拿出來仔細觀察。看看它上面都有什麼?

  (顯示屏、按鍵、電腦晶片、電源)

  (2)看書,試按。認識各種按鍵的名稱和作用。

  (3)在操作中掌握計算器的計算方法

  a、請會使用計算器的同學上臺用課件演示使用計算器計算的方法。

  b、生嘗試計算825-138

  c、師介紹儲存、提取鍵使用方法

  d、生嘗試計算876-738÷9=

  e、開始計算比賽。(學生使用計算器計算上面各題。)

  (4)你認為使用計算器時要注意什麼?你覺得計算器這個計算工具怎樣?

  【設計意圖:學生對計算器已並不陌生,讓學生自己介紹計算器上一些常用鍵的名稱和作用,能夠很好的促進學生間互相交流和學習。透過兩個層次的練習,讓學生體驗到用計算器計算快捷、方便、準確,並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

  三、演繹文化,瞭解計算工具的發展

  師:這麼先進方便的計算工具可不是一直都存在的,計算工具就像人類社會的發展一樣也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計算工具是怎樣演化的。

  1、介紹遠古時代一一對應的計數方法

  (1)課件出示配音動畫: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採集果實的勞動中,產生了計數的需要。例如:捕獲了一隻野獸就放一顆石子,出去了幾人就在繩子上打幾個結。就這樣,人類在勞動中建立了一一對應的計數方法,而石子、結繩、刻痕……就是人類最初用來計數和計算的工具。

  (2)師:你們覺得擺石子、結繩等計數方法怎麼樣?

  【設計意圖:用多媒體直接向學生展示最古老的計數法,讓學生感悟體會計數的原始歷程,初步瞭解計數的變革是人類生活發展的需要。】

  2、模擬算籌的使用方法

  師:於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這些計數方法的基礎上又發明了一種新的計算工具(課件出示圖片),用算籌作工具進行計算的方法叫“籌算”。

  師:對於算籌,你們想了解些什麼?

  (預設:什麼時候發明的?是誰發明的?怎樣使用的?)

  師:首先來猜猜看,古人是怎樣用算籌表示1到9的。

  縱式就是豎著擺、橫式就是橫著擺。(手勢)

  師:(微課植入方式)古人擺放1、2、3、4、5的方法。

  師:古人擺6只用了兩根小棒,猜猜古人是怎麼想的呢?

  師:都想到了用一根表示5,這是一個好主意。

  據古書上記載,上面的這根表示5,下面的這一根表示1。

  師:這樣7、8、9也就好理解了。請你試著擺一擺。(螢幕出示)

  師:用算籌可以擺出1-9這幾個數,那怎樣來表示更大的數呢?

  出示用縱橫相間的方式來表示多位數。

  這些數你認識嗎?出示29、306、632(瞭解0的出現也經歷了空格、小正方形、圓形的過程。)

  師:想知道古人怎樣用算籌計算的嗎?(課件演示)

  師:我國數學家祖沖之就是擺放算籌來計算的。(出示動畫小影片)

  看完後,你們覺得算籌這種計算工具怎麼樣?怎麼評價祖沖之?

  (預設:計算時算籌擺了一大片容易混亂。如果能把活動的小棒固定起來就好了。我們要學習祖沖之計算認真,不怕苦累,執著追求的精神。)

  【設計意圖:透過動手擺數讓學生體會位值制的含義,體驗古人的智慧以及算籌計數法的繁瑣;透過讀算籌擺出的數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感受到算籌在使用中也有弊端,對存在的問題加以改進,從而推動了計算工具的發展。讓學生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存在著利弊兩個方面,揚棄的過程就是發展的過程;透過觀看小影片體驗用算籌計算的弊端以及數學家嚴謹執著的數學精神。】

  3、小組合作,研究認識算盤.

  師: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資料計算的準確性和速度要求越來越高,於是人們又發明了新的計算工具---算盤。你見過它嗎?在哪裡見過?

  師:之前同學們已經初步認識過算盤,課前又收集了相關知識,就請同學們在小組裡交流收集到的資訊。(小組研究,集體彙報:)

  (預設:學生知道算盤的名稱,課件配合演示:框、梁、檔、上珠、下珠;學生知道:一粒上珠代表5,一粒下珠代表1;學生會在算盤上撥簡單的數;學生會收集關於算盤的輝煌歷史以及現在使用情況……)

  師:同學們瞭解的真不少!下面請同學們在算盤撥出46、278、320485。

  (一名同學在課件上演示,其他同學在算盤上試撥,師適時引導在算盤上定位的方法。如果有同學會用算盤計算可以安排展示一下,以讓學生體會算盤撥珠即答的優點。)

  生:我在家裡收集算盤的資料時,讀到了很多有關算盤的歷史資料,知道算盤是中國發明的,中國是珠算的故鄉。不僅如此,即使是在美國、日本等高度現代化的國家裡,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學習使用算盤,並把珠算列入小學課程。

  師:在我國,人們至今仍然非常喜愛它,把它製成這樣來裝扮生活。(出示配音圖片展示各種算盤)

  【設計意圖:現代教育技術具備了大容量儲存教學資訊的優勢,它可以穿越時空的界限,為學生提供大量豐富的學習材料。學生透過課前查詢,課中交流,真切感受到了算盤這一燦爛的文化。】

  4、感悟世界各國人民對計算工具的探索

  師:不僅僅是我國人民在發明計算工具,世界各國人民都在積極的探索各種計算工具,請看(課件出示世界機械計算器發展史:計算尺-手搖計算機--巨型計算機--臺式電腦-膝上型電腦-智慧手機等)。

  師:就這樣,從古到今,計算工具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也體現了人類的聰明智慧和探索精神。

  師:目前人們並沒有停止探索的步伐,還在繼續研發更為先進的計算工具。

  (出示健康環保電腦、小巧方便電腦筆圖片)

  師:你能想象一下新型的計算器會是什麼樣的嗎?

  四、再次體驗,總結提升

  這節課你瞭解了哪些知識?你有什麼感想?

  五、課外活動延伸:

  1、每個小組設計“新型計算器”的方案。

  2、調查瞭解更多與計算工具有關的知識製成數學小報。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15

  教學目標:

  1、瞭解數的產生,認識自然數。

  2、在經歷數的產生過程中,感受“一一對應”的思想和“實踐第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3、使學生了解古老的數學文化,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並滲透“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數的產生過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白紙、畫筆

  教學過程:

  一、故事匯入,激發興趣

  (一)聽故事《記數方法》

  師問:同學們第一次來到學校的錄播室,你們的心情如何?今天還有一位小朋友和我們一起度過這堂課,他是誰呢?一起看看課件出示圖片(聰聰)問:一起大聲喊出他的名字!

  課件播放小精靈錄音:謝謝新昌三小四(3)班的同學們,今天我帶來了幾個故事想講給你們聽,你們想聽嗎?

  生:想

  課件出示圖片(遠古時代的人們圖片)聰聰錄音問:你見過這樣的人嗎?在遠古時代人們雖然有計數的需要,但是開始還不會用一、二、三這些數詞來數物體的個數。他們是怎樣來記錄數字的呢?請聽我給你們帶來的第一個故事:《記數方法》(播放課件)

  師:故事中介紹古時候人們幾種記數方法?(板書:實物記數、結繩記數、刻道記數

  二、講解新授,增添新趣

  (一)小小設計師

  (1)師:同學們如果你生活在遠古時代,你還沒有學數

  字,那麼你會用如何記錄你的數字呢?請拿出你手中的畫筆來試一試吧?(學生動手操作)

  (2)學生上臺介紹自己的作品

  (二)介紹數字的產生

  師:後來隨著語言的發展,科學的進步,人們發明了一些記數符號,這些記數符號就叫做(板書:數字)

  (1)介紹巴比倫數字(課件播放)

  師:巴比倫數字由一些好似小箭頭來表示數字,一個小箭頭代表數字1,兩個小箭頭代表數字2,三個小箭頭代表數字3……這樣記數方便嗎?為什麼?

  (2)介紹中國數字(課件播放)

  師:我們中國則是用好似小棒的小豎線來表示數字1、2、3、4、5,那麼6是不是就寫六根小豎線呢?(課件播放)當滿了5時,就換1根橫線代表5,橫線下畫一根豎線就代表6,畫兩根豎線就代表7……

  (3)介紹羅馬數字(課件播放)

  師:這又是哪國數字呢?哦!原來是羅馬數字。

  (三)記憶大比拼

  師:聽!小精靈有話要說了!(課件錄音:現在要考考大家

  對三國數字的記憶力了,加油哦!)課件播放(遊戲開始)

  (四)聽故事二《阿拉伯數字的由來》

  師:由於每個國家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各國的數字也不一樣。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交流的增多,數字不同很不方便,就需要有統一的數字。這就是“阿拉伯數字”。阿拉伯數字是誰發明的?小精靈又獎勵一個故事給我們,一起看看哦!(播放影片《阿拉伯數字的由來》)

  師:你知道阿拉伯數字是誰發明的嗎?(印度人)

  (五)分清概念,瞭解自然數。

  師:是的,現在吳老師把這些阿拉伯字數字都帶來了,一起大聲讀出來(課件出示數字和錄音:數字可以用來記錄物體的個數。)

  (1)自然數(課件出示文字:自然數概念)

  師:當我們認識了這些自然數時,森林裡有個小夥伴在哭呢?(課件出示錄音:嗚——嗚——嗚嗚,你們都有自己的衣服,自己的數字,可是我沒有爸爸媽媽,沒有小手小腳,沒有漂亮的眼睛,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班上小朋友說我是個圓球,動一下就滾蛋。)

  (2)認識自然數0

  師:同學們認識這位小朋友嗎?(認識)他能到我們自然數中間來嗎?聽森林女王在說些什麼?(播放錄音:這位小朋友別哭,你圓圓的身子真好看,汽車輪子離不開你,咱們的國球離不開你,你也是個重要的角色,一個物體也沒有我們就需要你出場,你的名字叫做“零”,你也是自然數中的一員哦!而且是最小的自然數。)

  師:零出現得比較晚,在記數的時候起著佔位的作用,聽了森林女王的話,你知道了什麼?

  三、練習鞏固,趣味無窮

  (1)牛刀小試

  1、最小的自然數是(),自然數的個數是()

  2、最大的8位數是(),最小的8位數是()。

  3、相鄰的兩個自然數之間的差是()。

  (2)明辨是非

  1、最小的自然數是1。()

  2、最大的自然數是999999999999()

  3、所有的四位數都比三位數大。()

  4、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

  5、阿拉伯數字是由阿拉伯人發明的( )

  四、總結提升,昇華興趣

  師:我們學的知識在課本第16、17面,請大家翻開書本,畫出本課的重點。今天我們和小精靈一起了解了數的產生,知道古時候認識的計數方法有:實物記數、結繩記數和刻道記數,後來為了國際統一,印度人發明了阿拉伯數字,表示物體個數的1、2、3……。都是自然數,而0是最小的自然數,所有的自然數都是整數,在今後我們將學習更多的數字知識是,探索更多的數字奧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