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教案集合六篇

林海教案集合六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林海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林海教案 篇1

  課題:《林海》

  一、 課前談話

  1、同學們你們一定看見過大海。大海是什麼樣?給你怎樣的感覺?

  (從海的色彩,海的廣闊,海的姿態,海的物產等幾方面來談。)

  2、過渡:大海給我們感覺很美,課文林海也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優美的景色。

  二、引入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1、提出問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3課林海。上節課同學們初讀了課文。能說說課文是從哪三方面寫出了林海的美麗景色?——(板書:嶺林花)

  上節課同學們提出了許多問題,其中有好幾個同學都提到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那就是“題目是林海,為什麼還要寫嶺?寫花呢?同學們仔細讀讀這三個部分,也許問題就解決了。

  2、學生定向。

  哪些同學們想研究嶺的?哪些同學想研究林的?剩下的同學就是研究花了。

  3、明確研究目標。

  請同學們仔細讀讀自己要研究的部分。把你認為美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想一想他跟課題有什麼關係?

  三、 學習嶺。

  1、 請研究嶺的同學彙報一下你們的研究結果。嶺美在哪裡?

  2、 交流——出示第二自然段

  生:我從“嶺的確很多……”這個句子中感覺到嶺很多很美,就像海的波浪一樣。——能說說為什麼嗎?——隨機板書:連綿不斷、姿態多樣

  師:你能讀出波浪的感覺嗎?要讀得高低起伏。

  (1) 讀出波浪起伏的感覺。

  點評:① 讀得好的:你讀得真好,聲音有高有低,能說說為什麼要這樣讀嗎?

  評價:你是用聲音的輕重讀出波浪的感覺的,看來這也是辦法。或是用速度的變化讀出了波浪的感覺。

  ② 部分地方讀得好:這個部分讀得很好,你是怎麼讀的?

  ③ 都沒讀好的:我覺得高低起伏變化不大,誰再來試試看。

  形式:老師一邊聽學生讀一邊劃手勢,並調動大家一起來劃出學生讀出的不同的波浪。從肢體的動作來提高學生對波浪的感覺以此助讀。

  (指名讀——師生對讀——男女生對讀)

  (2) 讀出嶺的溫柔,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林海》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之二》。

  同學們讀出了波浪起伏的感覺。老師如果把這個句子中的“點”字去掉,你讀讀看,感覺上有什麼不一樣?——去掉“點”字我感覺嶺就不溫柔了——(指名讀——自由讀)

  (3)你還從哪裡感覺到嶺的溫柔——雲橫秦嶺——(出示圖片)

  而大興安嶺是——溫柔的。

  (4)讓我們一起來感受興安嶺那像波浪一樣起伏變化,溫柔的嶺——齊讀第二自由段

  (5)小結過渡:大興安嶺的嶺像大海的波浪。那麼,這嶺跟林海有什麼關係呢?

  評價:你真能幹,你會聯絡上下文讀課文。是啊,群嶺起伏是林海的波浪,沒有嶺的線條哪有林海的波浪呢?難怪老舍先生要寫嶺呢?

  四、 學習林。

  林跟海有什麼關係呢?學習林的同學你們讀懂了什麼?——出示第三自然段

  1、 讀出林大、遼闊無邊的感覺。

  句子:“目之所及……的確是林海。”——(指名讀)

  2、 讀出海邊上浪花的美感來。

  ——看課件——(自由讀)

  句子:看,“海”邊上不是……不像海邊上的浪花嗎?

  3、 學生說出林的綠顏色變化多端。

  出示句子:多少種綠顏色呀……

  (1)剛才讀嶺的多,同學讀得很好,那綠顏色的千變萬化也一定能讀好,試試看——自由讀——指名讀——是啊,綠顏色多得都看不過來了。板書:目不暇接

  (2)老師覺得,剛才一句中的“點”字用得很妙,如果老師給這句加上“點”字,你看可以嗎?——自由讀,小組討論。——不加“點”更能寫出綠色的多,變化的豐富。

  小結:是啊,老舍先生有時語言簡潔,有時語言豐富,但是都寫出了大興安嶺的特點。

  五、 學習花

  學生自由說花多,花美,出示句子“興安嶺多麼會打扮自己……”——看畫面——讓我一起高聲讚美可愛又美麗的興安嶺——齊讀句子

  2、同學們看,這花像海邊上的什麼?花又像海里的什麼?

  3、過渡延伸:

  如果說這裡是落葉松的海洋,這些小蝴蝶、小紅豆就是海洋裡豐富的——寶藏。那麼,大興安嶺還有什麼寶藏呢?——生暢談——師:大興安嶺裡有豐富的寶藏,真是祖國的寶庫。

  4、 總結:現在同學們總明白寫林海為什麼還要寫嶺和花了吧?

  六、引讀第一自然段

  1、引讀第一自然段

  大興安嶺帶給我們這麼多美好的感受。所以,當老舍先生進到原始森林裡邊去——腳落在……手摸到……才證實這個悅耳的名字是那樣——親切與舒服。

  2、 背誦

  那麼多美好的感受,作者概括為親切與舒服(板書)好,下面就請大家找出課文中讓你感到的親切與舒服的句子背一背,可以背一句,也可以背幾句。

  3、 指名背。

  七、欣賞畫面

  1、同學們背得很好!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林海領略那裡的美麗景色,可以一邊看一邊抒發自己的情感,讚一讚興安嶺。

  2、教師重點句引背。

  八、提出問題。

  1、同學們再讀讀課文,你還有什麼問題?請寫下來。

  2、展示問題。

  3、結尾,這是語文課要解決的有趣的問題,下節課我們再來研究。

林海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十一冊第19課。

  教學要求:

  1、瞭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2、學習作者善於細緻觀察景物,在描寫景物中用準確生動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的方法。

  3、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至六自然段。

  教學重點:

  1、瞭解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

  2、學習作者結合景物描寫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教學難點 :

  體會作者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的,又是怎樣表達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教學時數:

  三課時

  教具準備:

  課本、錄音機、錄音帶、投影機、投影片。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匯入 談話,解釋課題。

  二、初讀課文,提出閱讀要求;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劃出自己不理解的詞。

  3、課文寫了大興安嶺哪些景物,在書上作旁註。

  4、瞭解課文的寫作線索。

  (採用學生自學_____ 四人小組討論_____教師巡視指導的方法。)

  三、教師歸納:

  這篇課文寫了大興安嶺多而溫柔的嶺,色彩明

  亮的林海,美麗誘人的野花,作者目睹各種景物而

  產生了聯想,表達了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四、朗讀課文。個別、小組讀。正音。

  五、作業

  1、抄寫課後練習4

  2、理解:高不可攀、盛氣凌人、興國安邦的.詞義及自己不理解的詞。

  3、根據課後思考題的要求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匯入 新課

  1、齊讀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9課____齊讀課題)

  2、匯入 談話

  經過初讀課文,我們知道本文是介紹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老舍先生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大興安嶺的景物,表達了自己對大興安嶺深深的愛,字裡行間充滿著真情實感!作者是怎樣介紹大興安嶺的?請翻開課文。

  二、講讀課文

  (一) 根據要求快速閱讀全文。

  1、作者來到大興安嶺後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覺?

  2、課文幾次講到親切、舒服?分別找出這三節課文,並用 劃出這些句子。

  (二) 以作者感情變化為線索,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作者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先看第一次,齊讀第一段。

  (1)請學生個別讀、小組讀、齊讀第一段。

  (2)分析:這段的第一句是寫作者來大興安嶺前的看法。注意總的意思總是,一直。第二句是寫作者來大興安嶺後改變了原來的看法,是真情實感啊!

  (3)小結:作者來到大興安嶺感到這個名字是親切、舒服的。

  2、作者第二次感到親切、舒服又是在什麼情況下感到?

  (1)齊讀第二段最後的句子。

  分析:是的,大興安嶺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 使作者心中感到親切、舒服。大興安嶺它的景物有什麼特點?

  (2)聽課文第二段的錄音。

  要求:想想大興安嶺有什麼景物?說說這些景物的特點。用~~劃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3)提問:這一段分別寫了大興安嶺的哪些景物?(嶺、林、花)

  A、 嶺有什麼特點?(多、溫柔)

  作者是怎樣寫的?採用個別、小組讀的方法讓學生理解嶺的特點。

  B、嶺上的林又有什麼特點?(林的特點:多____林變成海;從顏色看種類很多。)

  C、出示投影片,幫助學生理解林的特點。

  分析:作者寫林的時候處處流露出對林的愛。指導朗讀理解句子。

  句子一:看,海邊上不是還泛著白色的浪花嗎?

  分析:海指什麼?(落葉松的海洋。)白色的浪花又指什麼?(俏麗的白樺。)

  句子二: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

  分析:這個帶問號的句子是表示肯定的意思,寫出了作者對大興安嶺喜愛的感情。(採用個別、小組、集體等形式指導學生朗讀。)

  小結:作者透過生動形象的句子,把群嶺起伏寫成海的波浪,把大片的落葉松寫成海洋,把白樺寫成海邊的浪花,我們讀後對大興安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樣感到親切、舒服。集體朗讀描寫林的段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四人小組互相討論學習:

  A、 林中的花又有什麼特點?讀、議句子。

  B、 分析:林中的花的特點多 (到處都是);種類多(叫不出花的名兒)野花為大興安嶺增添了色彩,詩意。請看句子。大興安嶺多麼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這句話用了什麼修辭方式來寫?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讓學生讀句子、討論、理解。

  C、小結:這句話把大興安嶺看作一個很會打扮自己的美麗的姑娘。充分表達了作者的喜愛、讚美的感情。

  (5)把描寫花這一段有感情朗讀一次。

  小結:作者把大興安嶺的嶺,嶺上的林,林中的花聯絡在一起作具體描繪,構成了一個立體畫面使大興安嶺更加美麗,可愛。面對美麗的大興安嶺,作者聯想到什麼?(聯想到與建設結為一體)

  理解句子:它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美得並不空洞。

  (1)空洞什麼意思?(沒有內容)

  (2)從哪裡體現了大興安嶺美得不空洞?讓學生聯絡上文理解。

  小結:這段作者先介紹了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再寫了作者的聯想。說明大興安嶺不僅美麗,還與祖國建設處處都要用到木材聯絡起來,所以感到它越看越可愛,心中感到親切,舒服。

  5、自由朗讀第二段,一邊讀一邊想象。

  三、作業 :

  1、課後練習1,3(1)、(2)。

  2、把優美的句子抄在《積詞本》。

  第三課時

  一、複習第二段,簡單說說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

  二、繼續講讀第三段。

  默讀第三段,邊讀邊想這一段可以抓住哪些重點句子理解。作者第三次是在什麼情況下產生親切、舒服之感,重點幫助學生理解這個句子。我不曉得當初為什麼管它叫做興安嶺,由今天看來, 它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興國安邦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由今天看來,

  它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讓學生個別回答這一問題。

  分析:人與山的關係日益密切,使我們感到親切舒服。山養人,人育林,經過人們的辛勤勞動,大興安嶺的景色越來越美,它們對人們的貢獻也越來越大。

  提問:1、興國安邦什麼意思?

  2、為什麼說由今天看來,它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3、齊讀這一段。

  4、小結:我們從作者的聯想中知道了大興安嶺不僅景色美,而且對祖國的建設真的起著使國家興旺安定的作用,我們同樣感到親切、舒服。

  三、總結全文。

  1、帶著喜悅的感情自由朗讀課文。

  2、給課文歸納段意,概括中心思想。

  四、試背第三、四、五、六自然段中的其中一段。

  五、質疑。讓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解答。

  六、總結談話

  這篇課文圍繞大興安嶺這個悅耳的名字,抓住景物的特點,使作者產生親切、舒服之感。透過豐富的想象,抒發了作者對大興安嶺、對祖國無比熱愛的感情。當你們長大後爭取去看看,親身感受大興安嶺的美麗和可愛。

  七、作業

  1、背誦課文三____六自然段。

  2、預習20課。

林海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學習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字義。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林海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初步瞭解課文的內容,並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引入新課。

  1、我們學習過《美麗的小興安嶺》,在我國的內蒙古高原東部,還有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叫大興安嶺。那裡群嶺起伏,森林茂盛,生長著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副其實的林海。板書:林海

  2、釋題:課題中的林指的是什麼地方的林?林海又是什麼意思?

  3、出示幻燈,簡介大興安嶺。

  大興安嶺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東北部和黑龍江省的西北部,呈東北--西南走向,海拔1100-1400米,它的森林以落葉松、紅松、白樺為主。

  二、初讀課文,/學習課文的生字。

  1、自讀課文,劃出生字及生詞。

  2、讀準生字詞,同桌互查。

  3、再讀課文,讀準字音。

  4、記憶字形,瞭解字義。

  (1)分析字形結構。

  (2)或聯絡上下文理解詞義。

  孤峰突起:單獨的一個山峰高高地聳立著。

  盛氣凌人:形容驕傲蠻橫,氣勢逼人。

  目之所及:眼睛能看到的地方。

  千山一碧:許許多多山峰都是碧綠的顏色。

  興國安邦:國家興盛安定。

  悅耳:好聽。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結構。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每個自然段寫了什麼內容?

  2、用簡潔的語言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1)初入大興安嶺覺得名字悅耳。

  (2)嶺的樣子。

  (3)嶺的顏色綠得難以形容。

  (4)林就像大海一樣。

  (5)花多而美。

  (6)木材用途廣泛。

  (7)作者看到大興安嶺的林場後的感受。

  3、默讀課文,試著給課文分段。

  試著說出分段依據(按照不同的內容分段)

林海教案 篇4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

  1、同學們,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林海就是指美麗的大興安嶺。那麼,大興安嶺為什麼被稱為林海呢?誰來根據板書說說看:

  板書: 嶺多

  13、林海 林多 花多

  2、這節課,繼續學習這三個部分!

  二、學習嶺

  1、先請聽老師讀課文,同學們細細體會:嶺是怎樣的?

  2、嶺的哪一個特點你印象最深?再讀課文,感受一下!

  3、那麼課文哪些地方寫出了嶺的溫柔,劃出有關的句子。

  4、一位置討論:從這些句子中,你是怎麼體會到嶺的溫柔這個特點的?

  討論讀句談感受再讀欣賞美

  5、小結:從同學們的體會,我們體會到了嶺的溫柔。在句式上,我們同樣可以感受到嶺的溫柔。板:句子表達方式

  6、幻燈出示:

  多少條嶺啊,在疾馳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既看不完也看不厭。

  在疾馳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也看不完看不厭那麼多條嶺。

  (1)自由讀,比較不同。

  (2)讀讀,感受語氣有什麼不同!

  (3)作者這樣寫是為了什麼?

  (4)再次讀讀,體會美。

  7、找找作者在表達上,還有哪些地方突出了嶺美?

  8、自然段朗讀指導!

  三、學習林部分

  1、讀讀這個部分。

  2、用同樣的方法嘗試學習這個部分:

  劃句子讀句子談感受朗讀欣賞美

  3、句式體會:

  幻燈出示:

  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像海邊上的浪花嗎?

  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就像海邊上的浪花。

  (1)自由讀,比較不同。

  (2)讀讀,感受語氣有什麼不同!

  (3)作者這樣寫是為了什麼?

  (4)再次讀讀,體會美。

  4、小結:大興安嶺綠樹萬頃,猶如碧波滾滾,的確是林海,真美啊!

  下面讓我們用朗讀再來領略一番。

  四、學習花的部分

  1、學生自學

  2、交流。

  引導點撥:

  幻燈出示:

  花叢裡還隱藏著像珊瑚珠似的小紅豆,興安嶺中酒廠所造的紅豆酒就是用這些小野果釀成的,味道很好。

  花叢裡還隱藏著小紅豆,興安嶺中酒廠所造的紅豆酒就是用這些小野果釀成的,味道很好。

  3、從這兩句話你體會到了什麼?

  4、從其他的句子能體會到作者對興安嶺的讚美嗎?

  5、以讀加深感悟。

  五、學習總印象

  1、從剛才的學習,你體會到大興安嶺給人的印象是怎樣的?

  2、作者對大興安嶺的印象是怎樣的呢?齊讀第一自然段,從中你體會到什麼?是怎樣體會的?

  3、配樂讀1-5自然段!

  六、全文小結

  附板書: 嶺多而溫柔

  13、林海 林多而綠

  (親切、舒服)花多而美

  句子表達方式

林海教案 篇5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所講的課題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林海》,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談教法、談學法、談教學程式、談教學反思五個方面進行說明。

  一、談教材

  本教材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林海》是第一單元第二篇文章。本單元共三篇文章,兩篇描寫祖國的山水,景美,文也美;三首古詩的含義深刻,啟發我們怎樣做人,怎樣對待生活。《林海》的作者是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他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表達了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文章文筆流暢,層次清楚,具體描寫與抒發感情相結合,展開聯想與抒發感情相結合,把大興安嶺原始森林的美表現得淋漓盡致;以“親切、舒服”感情為線,貫穿全文,一次比一次感情深入,把對大興安嶺的感情在字裡行間表現得真實感人。讓讀者充分領略到了大安嶺的外在美與內在美。針對文章特點、單元訓練重點和我的研究主題安排,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目標:讀熟且會寫本課五個生字,會給五個生字簡單組詞。

  2、能力目標:瞭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受到美的教育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3.情感目標:學習作者仔細觀察和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情不同方法,學習課文第2——5自然段,並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讓學生了解大興安嶺,嶺、林、花的特點以及學會同一意思用不同的句式表達本是本課教學難點。

  二、談教法

  為完成本課時教學目標,突破難點,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幫助同學真正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由於本文表達了作者水深厚的思想感想,所以應讓學生反覆誦讀,讀中悟情,讀中表情。同時抓住重點詞語的理解,圖文結合創設情境等方法完成本課教學。

  三、談學法

  透過上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對本篇課文的內容有所瞭解,已具備了一定的體會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本課我以“美”為導線,引導學生應用“讀→思→議→讀”的學習方法,即“初步瞭解→深入思考→評議提高→誦讀昇華”。

  四、談程式

  本課採用“三步教學模式”,即“回憶美——尋找美——創造美”。

  (一)、回憶美

  我採用讓學生回憶上節課的學習,用一個字形容你對“林海”的感覺為匯入口,從而引出本課的一條重要線索——美。

  (二)、尋找美

  整個過程我力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教師扶——放的方式下學會找相關語句,學會表相似感受,學會讀相應感情。具體操作如下:

  在導學“嶺”時,我是分這幾步進行的:嶺的美表現在哪裡?請在書上劃出有關句子讀一讀,仔細體會。在這過程中運用的方式多樣,如用簡筆畫的形式把“大興安嶺”和“秦嶺”的特點表現出來,並指名學生演板。這樣,帶領學生走了個來回:從“字”的世界走向了“畫”的世界,又從“畫”的世界回到了“字”的世界。在特殊的情感氛圍中,完成了“字畫轉換”,培養了學生觀察、思維、表達等多種能力,加深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嶺”多而溫柔的特點也就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於有了上面學法的教學,在教學“林”和“花”時,我主要還是採用從扶到放的方法。比如在教學“林”時,我先組織學生自由找表現林美的語句,進行交流評議再朗讀,而在教學“花”這一片段時,我完全把課堂交給了學生,請同學獨個兒自學,然後直接把感受到的讀出來。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相信學生不僅對課文更加了解了,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語文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三)創造美

  在課堂的最後環節,我設計了請學生為“林海”寫導遊詞和廣告詞的練習,這不僅是對整堂課的鞏固,也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良好途徑。

  《林海》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選自老舍訪問內蒙的遊記《內蒙風光》,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大興安嶺的美麗風光,抒發了對祖國美麗河山的熱愛,並由景展開了聯想,讚美了大興安嶺在祖國經濟建設和政治穩定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

  教學本課時,我首先抓住了情感主線——美,讓學生們透過讀,找出文中反映景美的幾個句子,透過讀去了解大興安嶺的景物(嶺、林、花)的特點,從而回到“美”這個總的特點上。整堂課上下來,條理蠻清楚的,但是不足之處卻是很多,具體如下:

  1、在總體把握上,把“美”作為該課的主線,儘管在理論上似乎是不錯的,但對整篇課文來講,似乎是太籠統了些,本篇文章的主線應該是“親切與舒服”,在教學中我應該在“美”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再深入一些,進而引出主題,讓學生的學習再明確一些。

  2、還是沒有符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一步一步,都是在扶著學生走,放不開手,而在講解大興安嶺的景物描寫這一部分時,我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按照自己喜歡的景物或是方法去學習,但是我卻始是以我的“講“為主要教學手段,學生的思路沒有很好地拓展,而他們的主體性也就表現出來了。

  3、在朗讀方面情感還是不夠。儘管我的這次的研究主題是“以讀悟情,以讀表情”,但是從課堂上的學生的表現來看,還是未能達到我預期的目標。追其根源,主要是因為我未能明確地引導學生領會朗讀的技巧。如:在教學“嶺”時,我只是告訴學生要讀出“嶺”的

  溫柔,而沒讓學生交流如何讀出這種感覺,使朗讀教學顯得有些表面化,以致讓學生的讀顯得有些平平淡淡的。另外在時間進度等方面都是有待改進的。

  總之,整堂課上下來,不足之處甚多,我將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中,努力改正,同時多向老師們請教,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為將來走上上教師這個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林海教案 篇6

  一、匯入 新課。

  概括學習寫景文章的一般方法:寫了什麼景物,抓住什麼特點,怎樣細緻描寫,抒發了什麼感情。從學生以往的學習實踐中總結學法,又以此指導讀書實踐。

  二、學習寫“嶺”的一層。

  運用以上方法,在小組普遍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重點交流以下兩句。

  1.“這裡的嶺的確很多,高點的,矮點的,長點的,短點的……可是沒有一條嶺使人想起‘雲橫秦嶺’那種險峻。”在去掉句中的“點”字後的比較朗讀中,體悟這裡的“嶺”是溫柔的;在與秦嶺的對比中,突出“嶺”的溫柔。

  2.“多少條嶺啊……也看不厭。”體會作者對大興安嶺愛得多深!帶著讚美的語氣朗讀課文。

  三、放手讓學生運用“學法”,自學描寫“林”與“花”的兩層。

  交流過程中,允許學生各抒己見,感受意境美、語言美。

  1.為什麼同是綠,卻綠得不一樣?讓學生合理想象,體會把“綠”寫具體了。

  2.學生體悟:蝴蝶的到來,使這兒靜中有動,格外美,加上蝴蝶的斑斕色彩,真可謂“錦上添花”。

  3.透過有目的、多形式的讀,在體悟描寫手法的同時記誦精彩的句、段。如,寫“花”的一層不僅句子美,而且內容很有層次,值得積累。

  教師沒有多餘的提問與講解,讓學生在“讀與說”“理解與積累”上下功夫。學生對課文內容可以有不同的感悟,但都必須練習用準確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凡是理解了的則易於記憶,課堂上應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背誦或記誦,積累好詞佳句與精彩片斷。

  四、學習“聯想”部分。

  1.自讀,交流:讀懂了什麼?有什麼問題?

  如:(1)為什麼說“大興安嶺的可愛,就在於它美得並不空洞”?(2)為什麼說“由今天看來,大興安嶺的名字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放手讓學生自學,並不是放任自流。小學生受年齡、經驗等的限止,對有些問題的認識可能比較模糊膚淺,這就需要教師的“導”發揮作用。

  2.抓三處“親切舒服”,使學生聯絡上下文體悟到這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作者感情的昇華。

  五、自薦朗讀或記誦最喜歡的自斷。

  六、作業 。

  以《╳╳一角》為題寫一段話。要求有序地觀察一處景物,抓住特點寫生動寫具體,並能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

  [評點]

  本案設計真正體現了“讀”佔鰲頭,更見可貴的是設計者對作為教學行為的“讀”所作的詮釋:有以美感人的“賞讀”,以情動人的“品讀”,以扶為主的“教讀”,大膽放手的“自讀”,讀寫結合的“創讀”……閱讀教學應當以營造書香社會為己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