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駱駝教案集錦8篇

找駱駝教案集錦8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找駱駝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找駱駝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圍繞課題、同學的回答和課文內容的省略處提出問題,並透過反覆讀課文,與學習夥伴討論,解決問題。

  2.透過比較和聯絡上下文,理解“走失”“詳細”“不緊不慢”“指點”等詞語的意思;學習用“是不是”提問;能分角色朗讀課文,並能根據提示語讀出不同的語氣。

  3.讀懂故事,懂得遇到問題要仔細觀察、認真分析,這樣才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教學重點】

  1.瞭解商人的駱駝有哪些特點。

  2.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教學難點】

  老人是如何知道商人走失的駱駝有這些特點的。

  【課前準備】

  1.製作幻燈片課件:

  (1)課題,配背景;

  (2)“學習提示”上的兩個問題。

  2.橡皮泥兩團。

  【教學流程】

  一、課前遊戲

  師:老師這裡有兩團橡皮泥。請甲同學來按左邊這團橡皮泥,請你輕輕按。請乙同學來按右邊這團橡皮泥,請你用力按。

  (甲、乙兩名學生分別輕輕、有力地按壓橡皮泥)

  師:請同學們猜猜,剛才他們各按了一個手指印,那麼左右兩團橡皮泥上的指印是不是一樣深?為什麼?

  (生答:不一樣深)

  師:如果要讓左右兩邊的指印一樣深,該怎麼做?

  (生回答)

  師:同學們都很聰明。看來,今天的課一定能上得很好!

  二、談話揭題,整體感知,明確學習要點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十六課《找駱駝》。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該怎樣學?

  (一)初讀課文

  師:這是一則讀後會讓人變得更聰明的故事。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怎樣一個故事。讀完一遍之後請站起來讀第二遍,讀到第三遍的時候請用手勢表示一下。

  (透過手勢,讓學生的學習程序外顯化,一方面能起到鼓勵學生充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的作用,同時也能幫助教師瞭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及時調節教學活動,一舉兩得)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預設教師點撥,教師一邊引導一邊板書)

  (二)明確學習要點

  師:為了幫助我們學習,編書的叔叔、阿姨在課文前面作了提示,誰來讀一讀?

  (生讀提示)

  師:學習提示讓我們思考什麼問題?

  (問題一:駱駝有什麼特點?問題二:老人是怎麼知道這些特點的?)

  師:這節課,我們就圍繞這兩個問題來研究課文。

  三、根據學習提示,練讀課文對話,解決問題一

  師:現在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請同學們讀一讀老人和商人談駱駝特點的對話,邊讀邊想:走失的駱駝有哪些特點?請標上記號。(生自讀並標註)

  師:老人說出了走失駱駝的幾個特點?

  (生答:三個)

  師:商人聽到老人說出駱駝的特點後,心情如何?(生答:心裡高興)從哪兒看出他心裡高興?

  師:現在老師來扮演老人,誰來扮演商人?(指名某學生扮演)我們分角色朗讀他們的對話。(指導加上動作)

  師:再讀對話,你們發現老人的發問有什麼特點沒有?

  (生答:都用到了同一個詞語──“是不是”,這個問法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師:老人說的駱駝的特點具體、全面,然而又說駱駝去哪兒了他也不知道,難怪商人會忿忿地指責老人。請大家讀一讀商人說的話。

  四、根據學習提示,細讀老人的話,解決問題二

  師:第一個問題解決了吧?現在我們該研究什麼了?問題二的答案在課文的哪部分?

  師:好,我們來讀老人說的那段話。這段話該怎麼讀?什麼叫“不緊不慢”?

  (指導朗讀)

  師:老人看見了什麼?

  (生畫下相關內容)

  師:老人看見了這些現象,他又知道了什麼?

  (生用另一種符號畫下相關內容)

  師:我想要知道你們畫得對不對,該怎麼辦?請男同學讀“看見”的內容,女同學讀“知道”的內容。

  (男生、女生分別讀課文)

  師:下面我們學習運用“是不是”發問。商人以為老人把駱駝藏起來了,所以忿忿不平。當老人不緊不慢地說出原因之後,他才恍然大悟。現在,老師要請你們來做一回聰明的商人。當你聽到老人說出駱駝的特點後,能不能用上“是不是”來問一問老人?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師示範:請問,您是不是看見了,所以知道)

  師:同學們會問嗎?自己試著問一問老人。

  (生自由練習)

  師:誰能夠連起來問一問?

  (同桌互相說,然後群體表演,扮演老人的學生也要表現得越聽越高興,為商人的聰明感到高興)

  五、深入理解,解讀推理過程

  師: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有個問題。看見了路上駱駝的腳印右邊深、左邊淺,怎麼就能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兒跛呢?老人當時是怎麼想的呢?(請學生結合課前的遊戲回答)能不能反過來說,要是駱駝的左腳是不跛的,那麼──

  (生答:兩隻腳印應該一樣深淺)

  師:很好。誰能來講一講老人看見路的左邊有蜜、右邊有米,心裡又是怎樣想的?

  師:老人看見樹葉上駱駝留下的牙印,知道駱駝缺了一顆牙齒,你們能不能畫一畫,缺了一顆牙的駱駝留下的牙印應該是怎樣的?

  (生試畫—投影展示—進行比較判斷)

  師:對,老人在樹葉上看到的就是這樣的牙印,所以他想:要是這駱駝──誰能接下去說?

  (師指名學生回答)

  師:下面請同學們一起讀一讀老人不緊不慢說的話。

  六、自由質疑,理解寓意

  師:課文中的老人請商人順著腳印去找。讀到這裡,同學們有什麼問題想問嗎?

  (生問問題:為什麼要順著腳印去找?)

  師:是啊,為什麼要讓商人順著駱駝腳印去找呢?我們來討論討論。

  (師生共同討論)

  師:在老人的指點下,商人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駱駝。同學們覺得故事中的老人是怎樣的一位老人?

  七、回顧全文,積累語言

  師:故事很有趣,讀了課文大家肯定受到很多啟發。現在,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全文。同學們喜歡怎樣讀,齊讀還是分角色讀?大家要一邊讀一邊思考,課文的哪些詞語或寫法給自己留下的印象特別深。

  (生讀課文並交流)

  師:相信這些好詞好句會隨同《找駱駝》這個故事,一直留在我們的腦海裡。

  【設計思路】

  一、促進學生語言與思維的共同發展

  在語文教學中,既要重視發展學生語言,也要重視思維訓練,努力把語言發展與思維訓練緊密地結合起來,使思維和語言互相促進、協調發展。

  在《找駱駝》這篇課文中,老人說出了商人走失的駱駝的三個特點。但是,在課文中並沒有展開描寫老人的思維過程,課文留白處為學生思維發展預留了空間。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老人是怎麼知道商人走失的駱駝的特點的,再用自己的話說出老人思維的過程,用課前遊戲和課中畫圖為學生的思考作鋪墊,引導學生可以從正面推理,也可以反向推理。這一過程,既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又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讓語文教學更有語文味

  要在課堂上把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為一體,讓語文課有濃濃的語文味。

  在《找駱駝》這課的教學中,如果只重視讓學生弄明白老人知道了駱駝的哪些特點,老人是怎麼知道駱駝的三個特點這兩個問題是遠遠不夠的。作為一堂教授中年級學生的語文課,要讓學生在語言文字方面有所感悟,有所積累,有所提升,這才是語文課語文性的體現與落實。

  因此,我在設計本課時,抓住老人向商人發問時用上的“是不是……”這個句式,讓學生學習發問,發問的內容則是展示老人是怎樣知道駱駝特點的思維過程。如此一來,就把課文內容和語言文字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

  怎麼教略讀課,一直是教師們很關注的問題。如果將略讀課僅僅當做一篇閱讀材料,上不掛單元學習專題的要求,下不連學習方法的遷移運用,至於語言學習,更不在思考之列,讀過了事──這是對略讀課文資源的一種浪費。但要是將略讀課文當做精讀課文一樣來教,那又走向了另一極端,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沒法得到鍛鍊──這就辜負了教材編者安排這一類課文的良苦用心。陸虹老師教授《找駱駝》一課的教學設計,為我們研究略讀課文的教學,特別是研究如何用足略讀課文這一教材資源,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案例。

  《找駱駝》這篇課文位於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四組,全組課文圍繞“觀察中的發現”這一專題組合。眾所周知,觀察中要有發現,極為重要的就是要善於提出問題。因此,構思這一組課文的教學,從語言文字學習的角度著眼,需要加強引導學生學會提問能力(即掌握提問的表達形式)的培養。陸虹老師正是從落實單元專題的內容及形式這兩方面的要求出發,來制定這一課的教學目標和設計教學過程的。

  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可圈可點之處不少。比如:課前按橡皮泥遊戲的安排,既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為突破學習難點(理解老人沒見到駱駝,怎麼會知道駱駝的右腳有點跛的問題)作好了鋪墊;整個教學設計以課文前“學習提示”中體現閱讀方法指導的兩大問題──商人走失的駱駝有哪些特點以及老人是怎麼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為主線展開,重點明確,思路清晰;讓學生動手畫一畫缺了一顆牙的駱駝啃過的樹葉上留下的牙齒印,形象地展現了中年級學生思維的特點和過程;等等。

  然而,我個人覺得特別值得稱道的還當屬“是不是”這一語言形式從發現到運用的教學過程的設計。本課第二板塊的教學主要是透過朗讀來推進的。在讀了老人和商人的對話後,教師引導學生去發現老人的發問有什麼特點,讓“是不是”這樣一種帶有猜測、比較委婉的問法在學生心中留下印象。然後又在第三板塊中利用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轉換成商人的角色,嘗試運用“是不是”這一形式來向老人發問。這一設計非常巧妙,它沒有離開課文,去搞外加的、為運用而運用的提問形式練習,而是融課文內容理解、語言形式運用和思維發展於一體,嘗試用“是不是”發問,練得很自然、很落實,使語文學科的本質──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在略讀課文的教學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相信透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是不是”這一使用頻率很高的提問形式,會在學生頭腦裡留下深刻印象,且自然融入學生的生活語言。

  當然,這樣教學對於略讀課文來說,會不會太細了一點兒,特別是教師的提問是不是多了一點兒,能不能將線條搞粗疏一些,以留出更多的時空讓學生讀讀書,提出自己想問的問題,我們可以再研究。

找駱駝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透過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留心生活,認真觀察,勤于思考。

  2.朗讀課文,培養學生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分析事物,會自主思考問題。

  【教學難點】

  教育學生認真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學準備】

  CAI課件、有關駱駝的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設疑匯入,提出要求

  1.設疑匯入。商人走失了一隻駱駝,一位老人雖然沒有見過那隻駱駝,卻幫助商人找回了駱駝,你想知道是怎麼回事嗎?讀了《找駱駝》這篇課文後,同學們就明白了。

  我們一起來學習《找駱駝》。(板書課題)

  2.提出學習要求。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們可以根據課文前面的“閱讀提示”來學習,並透過自讀課文解決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完全自由地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對難讀的詞、句可重點練習,多讀幾遍,讀通為止。

  2.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再讀課文,嘗試解決“閱讀提示”中的問題,圈畫有關的句子,並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研究問題,合作探究

  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嘗試解決問題。

  (1)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老人非常詳細地說了駱駝的哪些情況?

  (3)這些詳細的情況老人是怎麼知道的?

  2.小組合作探究。

  小組討論交流,互相啟迪解決問題。

  3.各小組彙報學習收穫,師生共同歸納整理。

  4.重點段閱讀指導。認真閱讀老人最後說的一段話,解決下列問題:

  (1)讀一讀,議一議:老人是根據什麼知道駱駝的有關情況的?

  (2)填一填,說一說:(出示)

  因為老人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老人又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老人還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儘量用文中的語句,也可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話填空,先在小組內互相說,再推選代表在班上說。)

  (3)讀一讀,想一想:為什麼老人能指點商人找回駱駝

  (啟發學生思考理解,老人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分析駱駝留下的種種跡象,並且透過這些跡象來確定駱駝的特點。)

  5.啟發學生思考:讀了這段話,你受到了什麼啟發?

  (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可從老人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勤于思考方面來說,可從老人樂於助人方面來說,也可從自己的生活、學習實踐方面來談。)

  6.教師小結。

  老人沒見過那隻駱駝的模樣,卻憑著他敏銳的觀察力和準確無誤的判斷,憑著駱駝留下的幾處跡象,就分析得出駱駝的詳細情況,達到了“窺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謂是觀察與思考的典範。

  四、再讀課文,創新表演

  1.朗讀課文,想一想商人和老人說話時的動作、神態、心情和語氣等,給文中的人物語言補充恰當的提示語。

  (啟發指導學生抓住人物的特點,結合課文的內容來補充。)

  2.小組合作討論補充的提示語,並練習分角色朗讀。引導學生注意人物語言的多樣化和豐富性,如“是的”“不錯”“對極了”等,積累運用語言。

  3.各小組根據補充的提示語進行創新表演彙報。

  4.師生共同評議,指出優點及不足。

  五、拓展運用,練習說寫

  任選其中一項練習說一說,寫一寫。

  1.商人找到駱駝後,心情怎樣,心中會怎麼想,對老人會說些什麼?

  2.在學習、生活中你有沒有留心觀察、認真思考的經歷、親身體驗?如果有,試著舉例說一說;如果沒有,請你以後去親身體驗一下吧!

找駱駝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透過學習,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觀察,認真思考,就會有所發現”的道理。

  課前準備

  師生分頭蒐集一些測試觀察能力的圖片,也可製成多媒體課件。

  A案

  觀察畫面,激趣匯入

  ①教師引述:老師這裡有一些挺有趣的圖片,它能測出一個人的觀察能力強不強。同學們想不想一比高低?

  ②出示圖片或顯示課件內容,開展觀察競賽活動。

  ③教師導學:其實在生活中,只要我們用心觀察,認真思考,也會有許多發現的。《找駱駝》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這個道理。想不想學一學?

  朗讀課文,理出線索

  ①建議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閱讀全文。

  ②學生根據提示思考課文內容。

  a.老師出示問題。

  商人走失了一隻駱駝後,是怎麼做的?

  老人看到了什麼,知道了什麼?

  b.教師提出要求:看誰課文讀得認真,看誰問題答案找得準確、完整。

  c.學生按問題提示和要求,到課文中尋找答案。在此過程中,教師可讓幾位同學把尋找的答案寫在黑板上。

  d.然後在交流中,把答案逐漸補齊。

  根據線索,比較異同

  ①啟發學生思考。看了這位商人走失了駱駝以後的表現,你覺得他和老人的表現有什麼不同?先在小組裡和同學交換一下看法。

  ②組織學生進行集體交流。交流要點:

  a.這位商人走失了駱駝後,可能因為心急,到處亂找,結果沒找著。

  b.這位老人在走路時能留心觀察,所以發現了路上的駱駝腳印、腳印的深淺和方向、路邊的蜜和米,以及駱駝啃過的樹葉上的牙齒印等。

  這位老人還能根據觀察到的情況認真思考,於是就知道了駱駝的許多特點。

  ③組織學生評價商人和老人。假如你是一個旁觀者,看到找駱駝這一幕,你想對商人和老人分別說什麼?

  角色朗讀,表現人物

  ①小組內分配好角色,討論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對話該用怎樣的語氣讀,然後開展角色朗讀,並互相評議。

  ②展示角色朗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最好。

找駱駝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讀懂重點詞句,瞭解課文內容。

  2、透過人物的對話,瞭解人物的性格。

  教學重難點:

  透過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老人為什麼能幫助商人找回駱駝。

  教具準備:

  錄音機、磁帶、掛圖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匯入新課

  俗話說“駱駝是沙漠裡的船”。今天,我們學的課文是講這隻“船”丟了,它的主人很著急,到處找不到,怎麼辦呢?

  二朗讀課文,粗知課文內容

  1、學生各自朗讀,查字典解決難字、難詞。

  2、指名讀課文,理解詞義。

  3、用“--”線把老人說的話畫出來,體會句子的含義。

  4、按照“找駱駝--順著腳印找--果然找到”的線索,把自然段歸併為幾部分。

  第一部分:(1-9自然段)老人根據所見和商人對話,商人認為老人把駱駝藏起來了。

  第二部分:(10自然段)老人告訴商人應該順著駱駝的腳印去找。

  第三部分:(11自然段)商人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駱駝。

  三精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出示掛圖)

  1、走失了一隻駱駝,商人的表現怎樣?找出重點詞語。

  2、老人怎樣回答?讀讀老人說的話。(出示“駱駝”的掛圖)

  3、商人聽了老人的話,又是怎樣表現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現?請大家討論討論。(提示:看課文第一幅插圖)

  老師:老人所說的駱駝和商人丟失的駱駝一模一樣,他看見過丟失的駱駝嗎?肯定是沒有。

  4、老人為什麼能說得這麼詳細呢?他的依據是什麼?

  老師肯定並引導:同學們認真讀了課文,說得都很好。老人不僅仔細觀察,以看見的現象為依據,而且動腦筋思考、進行分析,所以說得很詳細。老人告訴商人,應該順著駱駝的腳印去找。

  5、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說說商人是怎樣找到駱駝的?你從中有些什麼體會?請大家自由發言。(提示:看第二幅插圖)

  老師:同學們談的不錯。“指點”的意思是:指出來使人知道。老人能指點商人找到駱駝的關鍵是:遇到問題,根據看見的現象能動腦筋分析,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四請同學們分角色朗讀課文(此時,教師可以放音樂磁帶)

  三人為一小組。(旁白、老人、商人)要讀出各自的語氣,體會人物的感情。

  五板書設計

  找駱駝

  指點

  老人(不緊不慢)果然商人(忿忿)

  看見分析

  右邊深左邊淺(跛)著急趕上去問

  右邊米左邊蜜(馱的東西)別哄我

  牙齒印(缺一顆牙)

  六作業設計

  1、朗讀課文,把老人“不緊不慢”說的話,多讀幾遍。

  2、寫出反義詞

  前--()深--()詳細--()

  左--()緊--()失去--()

找駱駝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讀懂課文。

  2、學習老人是如何觀察事物。思考問題的。

  重點難點

  弄清老人為什麼能幫助商人找回駱駝;理解重點詞句。

  課時安排:l課時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師: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找駱駝》這課。

  (板書課題、齊讀。)

  師:看了題目,你們想知道什麼?

  二、自讀自悟

  出示自學提綱:(課件)

  (1)自由讀課文,讀懂每段話的意思。

  (2)利用字典,聯絡上下文理解新詞意思。

  (3)本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老人根據什麼指點商人找到了駱駝?

  (4)提出學不懂的地方。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讀課文,糾正字音。

  2、你理解了哪個新詞?

  (指名答,師生評議。)

  3、討論提綱3題。

  老人的依據:腳印右深左淺左腳跛

  左有蜜右有米馱著蜜和米

  葉的牙齒印缺牙齒

  四、再讀課文,品評人物品質

  你覺得那老人是一個怎樣的人?

  五、指導朗讀,體會感情

  1、自讀,領悟情感。

  2、指讀,交流。(引導:丟駱駝的商人當時心情怎樣?老人說話時不緊不慢應是怎樣的語氣?)

  3、老師隨機範讀。

  4、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六、總結

  1、學了課文,你懂得了什麼?。

  (認真仔細觀察,遇事要動腦筋分析、判斷。)

  2、以前的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事嗎,你怎麼做的?如果沒做成功,你覺得應該怎麼做?

  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把這個故事講給家裡人聽。

  板書設計:

  6找駱駝

  腳印右深左淺左腳破

  左有蜜右有米馱著蜜和米

  樹葉上齒印缺牙齒

  (仔細觀察分析判斷)

  附:

  【詞語解釋】

  忿忿(fènfèn):同憤憤,很生氣的樣子。

  指點(zhǐdiǎn):指出來使人知道。

  商人(shāngrén):販賣商品從中取利的人。

  【難句解析】

  剛才我看見路上有駱駝的腳印,右邊深,左邊淺,就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我又看見路的左邊有一些蜜,右邊有一些米,我想駱駝馱的一定是這兩樣東西。我還看見駱駝啃過的樹葉,上面留下了牙齒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顆牙齒。

  這段話是老人所講的他是如何推斷駱駝的特徵的。從看見知道可以看出老人不是無根據的,而是透過細緻觀察才得出結論的。

找駱駝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2.過程與方法:理解老人是怎樣知道丟失駱駝的特點的。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仔細觀察與認真思考的習慣。

  重點難點:

  透過分角色朗讀的方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朗讀的時候,要讀出老人與商人的口氣。這是本課的重點;重點是理解老人觀察很仔細,分析很具體。

  教學過程:

  一、閱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1.讀準字音,瞭解這一課裡寫誰找駱駝,找到了沒有,大致上知道怎樣找到駱駝的。

  2.在大體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探究老人是怎樣指點商人找到駱駝的。

  (1)閱讀老人的判斷句子,再讀他觀察的發現的句子。

  (2)引導學生將老人的判斷和觀察到的現象—一對應,從中弄清現象與判斷、原因與結果之間的關係。

  3.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

  二、透過閱讀理解詞語

  課文中的一些詞語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來理解。如“忿忿”“不緊不慢”“至於”“果然”,在課文當中都有特定的意義,如“不緊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點,更體現了他的胸有成竹;再如,用了“至於”一詞,就強調了與發現駱駝沿途出現的一些現象相比,駱駝往哪去了的問題,就顯得不重要了。

  三、學生問題提出與討論

  1.課文為什麼先寫了老人的判斷,然後才寫老人的觀察?

  2.說說自己用心觀察,認真思索,獲得的發現。

  板書設計:

  找駱駝

  判 觀

  斷 駱 駝 察

找駱駝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多音字,理解“走失”“哄”“詳細”“至於”等詞語的意思。認識四種不同的對話形式,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並嘗試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2.練習用因果句式說話。瞭解老人是怎樣知道商人走失的那隻駱駝的情況,懂得遇到事情要仔細觀察,抓住事物間的因果關係進行分析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3.初步培養質疑、解疑的能力,教育學生留心生活,認真觀察,勤于思考。

  教學重點:

  瞭解老人是怎樣知道商人走失的那隻駱駝的情況的。

  教學難點:

  理解老人的推理過程,知道老人能夠找到駱駝的方法是什麼。

  課前準備:學生事先預習;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l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設疑匯入,提出要求

  設疑匯入。商人走失了一隻駱駝,茫茫沙漠要尋找一隻走失的駱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有一位老人,雖然沒有見過那隻駱駝,卻幫助商人找回了駱駝,你想知道是怎麼回事嗎?讀了《找駱駝》這篇課文後,同學們就明白了。(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初讀小貼士:自由地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難讀的詞、句多讀幾遍。

  2.一邊讀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那麼,《找駱駝》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學生讀後指名反饋。

  教師追問:你能按照這樣的提示來說嗎?(課件出示)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商人( )了一隻駱駝,向老人( ),經老人(),最終( )了駱駝的事。

  這樣我們就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說清楚了。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前面有個 “自學提示”(出示),快速默讀一下,劃出閱讀提示裡的幾個要求,並透過自讀課文用圈劃關鍵詞句的方式試著解決問題。

  三、研究問題,合作探究

  (一)第一個問題:

  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請一位同學讀2-9自然段,別的同學邊聽邊從文中找一找,走失的駱駝有哪幾個特點? 還沒有畫出的同學抓緊時間,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來。

  1、學生自學(教師巡視)學生彙報三個特點。

  你從哪裡知道的?我們先來讀一讀他們的對話,然後再說說駱駝的特點(男女生分角色讀對話)。

  (教師板書:左腳跛;左蜜右米;缺一顆牙)

  追問:“跛”什麼意思?在文中呢?做一個動作告訴我?

  2、你能用一句話說說這是一隻怎樣的駱駝嗎?

  課件:這是一隻()的駱駝。

  3、讓我們一起來分角色再來朗讀一下他們的對話。

  (1)朗讀課文,想一想商人和老人說話時的動作、神態、心情和語氣等,給文中的人物語言補充恰當的提示語。(啟發指導學生抓住人物的特點,結合課文的內容來補充。)

  (2)小組合作討論補充的提示語,並練習分角色朗讀。引導學生注意人物語言的多樣化和豐富性,如“是的”“不錯”“對極了”等,積累運用語言。

  (3)各小組根據補充的提示語進行創新表演彙報。

  (4)師生共同評議,指出優點及不足。

  (二)第二個問題:

  1、這位老人把駱駝的特點知道的這麼詳細,是不是真的見過駱駝?還是把駱駝藏起來了?

  (不是)那老人怎麼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呢?

  答案就在文中,你看看在哪部分呢?(第十自然段)

  我們要弄明白:老人是怎麼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的?請同學們自由讀第十自然段,並根據表格找找答案。(請學生回答,填寫表格,可以請別組補充)

  2、重點段閱讀指導。認真閱讀老人最後說的一段話,解決下列問題:

  (1)讀一讀,議一議:老人是根據什麼知道駱駝的有關情況的?

  (2)填一填,說一說:(出示)

  因為老人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老人又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老人還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條樹葉圖片出示讓小朋友認一認。提示儘量用文中的語句,也可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話填空,先在小組內互相說,再推選代表在班上說。)

  3、請同學們再讀這幾句話,認真讀,讀明白了!大家讀看到的內容,老師讀知道的內容。剛才的三句話是原因在前,結果在後,那你能不能倒過來說一說?出示:

  老人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又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還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這三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老人透過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得出結論,知道了駱駝的三個特點。

  4、後來,老人怎樣指點商人的?

  老人前面說的是駱駝的特點,後面說這隻駱駝往哪兒去了,在這兩個問題之間作者用什麼詞把它們連線起來的?(至於)請小朋友來讀一讀這句話,讀出老人不緊不慢的樣子。

  5、老人為什麼讓商人順著駱駝的腳印去找?

  如果根據漏落在地上的米和蜜、駱駝啃過的樹葉能不能找到駱駝?為什麼?(雖然三個條件都可以作為找到駱駝的線索,但最可靠的條件是順著駱駝的腳印去找)

  真是太有意思了,我們分角色來讀一讀第10自然段吧!指導朗讀第10自然段(理解“不緊不慢”,讀出語氣)

  6、讀一讀,想一想:為什麼老人能指點商人找回駱駝。

  (啟發學生思考理解,老人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分析駱駝留下的種種跡象,並且透過這些跡象來確定駱駝的特點。)

  7、啟發學生思考:讀了這段話,你受到了什麼啟發?你們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老人?在第十自然段的旁邊畫個泡泡寫寫小批註。(板書:觀察細緻)

  (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可從老人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勤于思考方面來說,可從老人樂於助人方面來說,也可從自己的生活、學習實踐方面來談。)

  (三)第三部分:

  那麼,老人的推測是否正確呢?

  1、從文中的哪句話可以看出老人的指點正確?(出示句子)

  從哪個詞語,讓我們一眼就能看出老人的推理是非常正確的?(果然)

  誰能用“果然”來說說話?

  那讓我們再讀一讀這句話。(讀)我們進一步感受到了老人的推理很有道理。

  2、快速瀏覽課文,駱駝走失後,商人和老人的表現有什麼不同?

  商人:著急,忿忿。(理解“忿忿”)

  老人:不緊不慢

  你能試著讀出他們的心情嗎?(指導學生讀出各自的語氣。)

  教師啟發:看,遇到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方法就不一樣。如果是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做出怎樣的反應呢?

  3、交流感受

  (1)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啟發?生答,師補充板書:細心觀察,認真思考。

  (2)如果你是旁觀者,你會對商人和老人分別說什麼?

  老人沒見過那隻駱駝的模樣,卻憑著他敏銳的觀察力和準確無誤的判斷,憑著駱駝留下的幾處跡象,就分析得出駱駝的詳細情況,

  四、再讀課文,創新表演

  五、拓展運用,練習說寫

  小練筆:經過老人的提示,商人成功找回了駱駝,同時他也明白了細心觀察,認真思考。一天,商人牽著駱駝再次遇到了老人,他會對老人怎麼說呢?請結合在學習、生活中你留心觀察、認真思考的經歷、親身體驗,發揮想象,續寫一段話。

  出示:《再遇老人》

  一天,商人牽著駱駝走著,再次遇到了曾經幫助他找到駱駝的老人,他立刻停下腳步,走上前去,握住老人的手說:“ 。”

  六、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找駱駝》一課,如果同學們能像課文中的老人那樣,在生活、學習中細心觀察、認真思考,就會有所發現,你們的字會越寫越漂亮,你們的學習會越來越好,你們的生活也會更精彩。

找駱駝教案 篇8

  一、 教學目標 :

  1、 瞭解老人是怎樣知道商人走失的那隻駱駝的情況的,並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式補充完整。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 教學重點:

  能用因果倒裝句式正確地把老人的推理過程說清楚。

  三、 教學過程 :

  1、 複習檢查,聽寫生字。

  2、 學習課文1—9自然段。

  (1) 商人之所以要去找駱駝,那是因為——學生接說(商人走失了一隻駱駝)

  (2) 一個商人走失了一隻駱駝,心裡非常著急。這時候他看見前面有位老人在走,就連忙打招呼,請大家學著老人的樣子招呼招呼看。

  (3) 商人和老人開始一問一答,談得挺好的。可是,商人怎麼突然“忿忿”地說起話來?

  (4) 老人詳細地說出了駱駝的哪些情況?用自己的話說說。

  (5) 老人不僅知道駱駝左腳有點跛,還知道駱駝的右邊馱著米,左邊馱著蜜,而且連駱駝的嘴裡缺了一顆牙都知道,老人知道的情況可真夠“詳細”的。當老人說出駱駝的這些情況時,商人怎麼說?

  (6) 正當商人充滿希望的時候,老人卻說不知道駱駝往哪兒去了,難怪商人要“忿忿”地說起話來。誰會用“忿忿”的語氣讀讀商人說的話。

  3、 學習課文第10自然段。

  (1)(過渡)是老人把商人的駱駝藏起來了嗎?別說藏,其實老人連駱駝的影子都沒見過。為了向商人說明這是怎麼回事,老人講了一段話。現在我們就來學習這一段話。

  (2)“不緊不慢”的“緊”是什麼意思?誰能用不緊不慢的速度讀讀老人的話?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給句子編號,看看這段話一共有幾句?

  (3)默讀老人說的6句話,思考哪幾句話是說明老人知道駱駝詳細情況的原因的。

  (4)第二至第五句都是說明原因的,可以分為一層。

  第一層就是第一句,請大家讀一讀,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5) 第二層是重點。默讀,邊讀邊思考:老人為什麼會知道駱駝的詳細情況?

  從哪裡看出老人的觀察很仔細?他到底“看見”了些什麼?請用——劃下來。

  讀劃下來的內容,體會“還“、”又“的用法。

  小結:這有深有淺的腳印,星星點點的米、蜜和樹葉上留著的牙印(出示圖),一般人是不會注意到的。你看,連正在尋找駱駝的商人自己都沒有注意到。可是老人都看見了。可見,老人的觀察是很仔細的。

  (過渡)但是光靠仔細觀察就能知道駱駝的情況了嗎?老人到底是怎麼想的,課文中沒有具體寫,這就是我們要特別注意學懂的地方。

  老人看到右深左淺的腳印,怎麼想?

  看見路的右邊有米,左邊有蜜,又怎麼想?

  這兩片樹葉(出示圖),哪一片是缺了牙的駱駝啃過的?為什麼?

  用“因為看見……所以知道……”的句式說說老人為什麼能知道駱駝詳細情況的原因。

  (6) 第二層講的是原因,第三層將駱駝該怎樣去找,說的不是同一內容,而是另外起了個頭,中間用什麼詞把這兩個內容連起來?

  (7) 朗讀這段話。

  4、作業 。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