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中班音樂教案九篇

【熱門】中班音樂教案九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熟悉樂曲、區分音的高低和強弱。

  2、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並獲得其中的快樂。

  二、活動重難點:

  生活中的聲音有很多,要感受音的高低,區分出音的強弱,這首先應該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尋找,本教材的重點就是引導幼兒在感受樂曲、熟悉樂曲的基礎上區分音的高低和強弱,難點是區分音的高低、強弱後學習用樂器等表現出音樂的高低、強弱。

  三、活動準備:

  1.小鋼琴若干架讓幼兒感受音的高低。

  2.三角鐵和小鼓各一件。

  3.音樂磁帶《快樂之歌》。

  4.分類圖片讓幼兒感受音的強弱。

  5.提供各種各樣的樂器,數量多一些。

  注:《快樂之歌》的旋律應在高音區,低音區分別出現而且有強弱之分。

  四、設計思路:

  幼兒能區分音的高低、強弱最主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因此找來小鋼琴讓幼兒感受音的高低,找來許多許多卡片讓幼兒回憶各種聲音的強弱是相當重要的,除此以外就要讓幼兒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音的高低和強弱。如運用樂器,運用四肢的活動等等,透過多種形式就可以讓幼兒不斷感受、不斷表現,從而正確區分音的高低和強弱。

  五、活動流程

  角落活動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強弱——集體活動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強弱——角落中再次感受音的高低和強弱

  1、角落活動中感受音的高低、強弱。

  ①用小鋼琴讓幼兒體會音的高低。

  幼兒在角落中自由探索,老師可以透過不斷地講評讓幼兒知道音有高低,如同樣是樂曲“兩隻老虎”分別在高音區,低音區彈奏,讓幼兒發現不同。知道在小鋼琴上高音的位置、低音的位置。

  ②給卡片找家讓幼兒回憶分辯生活中音的強弱。

  讓幼兒回憶生活中的各種聲音,給卡片找到自己家,如打雷的聲音是響的,就把它歸到“強”的家裡,反之歸到“弱”的家裡。

  ③在角落遊戲裡讓幼兒聽賞《快樂之歌》。

  熟悉旋律,感受旋律,會用樂器來打擊音樂的節奏,老師在指導過程中可以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樂器,如小鈴,三角鐵,鼓等表現音樂,同時老師可以引導幼兒敲擊出不同的節奏。

  2、集體活動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強弱。

  ①讓幼兒聽賞音樂《快樂之歌》,透過提問引導幼兒發現樂曲有的時候出現在高音,有的時候出現在低音,並請幼兒找出高音、低音。

  ②請幼兒做“小小樂隊”,聽到高音、低音能用不同方式代替,老師可示範用三角鐵代表高音,用小鼓代表低音,聽到樂音在高音部分出現就用三角鐵打擊節奏,聽到樂曲在低音部分出現,就要用小鼓來打擊節奏,並引導幼兒一起在試試。

  ③可引導幼兒自己想出各種辦法來區分:如讓幼兒提出用鈴鼓表示高音,用跺腳表達低音;用拍手錶示高音,用小鈴表示低音,一名幼兒講到的方法,老師和其它幼兒都可以跟他一起玩玩,這樣反覆可多次。

  ④老師除了引導幼兒區分音的高低,還該引導幼兒區分音的強弱。教師可以透過提問再次引導幼兒聽賞音樂,體會出音樂的強弱之分。

  ⑤老師和幼兒一起遊戲,聽到強音由弟弟打擊節奏,聽到弱音由妹妹打擊節奏,也可以請小朋友想出其他表示方法表示,如小朋友可提出用小手拍手錶示弱音,用跺腳表示強音;用小鼓表示強音,小鈴表示弱音。一名幼兒講到的方法,老師和其他幼兒都可以跟他一起玩,這樣反覆多次。

  注1:為了提高幼兒的趣味性,老師可以增強一些規則如用一些小帽子,誰能分清音的高低強弱就戴上一頂小帽子,反之則摘掉小帽子,看最後誰戴帽子的時間最長。

  注2:集體活動可以根據班級情況分為二次完成,可以第一次就是區分音的高低,第二次區分音的強弱。

  3、角落遊戲中再次感受音的高低、強弱。

  幼兒在角落遊戲中,老師可引導幼兒互相協商好如何表達音高音低。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熟悉曲調,初步掌握附點和切分音的唱法。

  2、體驗做中班小朋友的光榮感。

  活動準備:

  1、與歌詞內容匹配的圖示若干,節奏圖譜一張,配套音樂。

  2、大鼓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激發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小朋友開學了,我們現在是什麼班級啦?那我們就是中班的小朋友了。

  二、欣賞歌曲,熟悉歌曲曲調。

  1、初次欣賞,初步欣賞曲調。

  我們來一起聽一首專門為我們中班小朋友寫的歌曲。

  2、第二遍欣賞,請幼兒隨音樂哼唱做動作。

  喜歡這首歌曲嗎?請小朋友跟著音樂聲一起哼唱,還可以做一些你喜歡的動作。

  三、進一步熟悉歌曲,學習歌詞。

  1、說一說歌曲的旋律、感受。

  聽了這首歌曲,有什麼感覺呢?這首歌曲是快是慢?怎麼聽出來的?2對照圖譜,幫助幼兒熟悉歌詞。

  我們在聽一聽音樂,你都聽到了什麼?(隨音樂出示圖譜)我們來跟著音樂一起唱一唱吧!

  2、初步講解附點音符、切分音的唱法。

  這首歌曲的唱法和我們以前不一樣,×。××/有一個小圓點的要延長,叫做附點音符。歌詞下面有橫線的符號是切分音,是加強語氣的要用力地唱。四、增加練習形式,提高歌唱興趣。

  3、集體合唱我們變成中班的小朋友了,開心嗎?為什麼?那我們一起開心地唱一唱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音樂的旋律,在魔法棒的提示下學習分辨音樂的結構。

  2、能依據自己的生活和遊戲經驗做出不一樣的動作。

  3、自然感受音樂活動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活動前遊戲"木頭人",模仿各種運動動作。

  2、課件《動物狂想曲》、自制魔法棒。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的.開始部分,為活動做準備。

  師:這段音樂聽過嗎?(介紹音樂名稱)聽到音樂你會想到什麼動物?他們在做什麼?

  二、欣賞音樂,學習分辨音樂的結構。

  1、課件出示魔法棒,欣賞音樂。

  師:看!這是什麼?它有很強的魔法,在《動物狂想曲》裡它會出現,我們一起聽一聽,看看它在音樂中一共出現幾次?每次出現都發生什麼事情?

  2、師:音樂中魔法棒一共出現了幾次?

  魔法棒第一次出現發生什麼事?(幼兒坐在座位上做小動物動作)

  3、聽第一段的音樂,幼兒做動作。

  4、師:魔法棒第二次出現發生什麼事?

  這些玩具你會玩嗎?

  你可以玩得和小動物不一樣嗎?

  5、聽第二段音樂,幼兒做運動。(此處幼兒若感興趣可重複做)

  6、師:魔法棒第三次出現時又發生什麼事?

  如果魔法棒指向你們,你想變成什麼樣子的雕像?(出示自制魔法棒,幼兒做各種雕像的動作)

  7、聽第三段音樂,音樂的最後幼兒做自己想做的雕像動作。

  三、完整進行音樂活動,體驗喜悅情感。

  聽音樂完整進行活動,根據幼兒當時情況結束音樂活動。

  活動反思:

  音樂是表現情緒、情感的最好方式。一直以來我也比較喜歡帶領孩子唱唱跳跳。《綱要》中也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動物狂想曲》正是這樣一個生動、有趣、富有想象空間並蘊含豐富的情感教育的活動。上完這個音樂活動,我總體感覺比較滿意。幼兒都能在我的引導下較認真地欣賞音樂,也能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活動氣氛也挺活躍。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一、設計意圖

  歌曲《夏天到》旋律活潑歡快、內容形象生動,問答式的歌詞描繪了一幅極富童趣的夏天場景。歌詞內容淺顯易懂,音樂情緒活潑歡快,非常適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中班幼兒的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音樂形象與情緒的感知必須藉助於多種感官進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動我採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對唱等方式,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情緒,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並能夠傾聽同伴的歌聲、協調一致地演唱。

  二、目標定位

  從中班幼兒的已有學習經驗與年齡特點出發,本次教學活動目標確定如下: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強弱節奏,學會用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並初步學習對唱。

  2.進一步感知夏天的有關特徵,懂得夏季衛生的重要。

  3.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從活動目標出發,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理解歌曲的性質和主要內容,學會用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活動的難點是:能傾聽同伴的歌聲、協調一致地對唱。

  為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情境遊戲之中,我作如下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開展《快樂的夏天》主題活動,瞭解夏天的主要特徵。

  2.物質準備:關於歌曲的圖片、歌曲磁帶。

  三、教法學法

  新的《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活動中除了以積極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我精選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我採用視聽唱法,引導幼兒在觀察生動形象的圖片,充分地刺激幼兒的視覺,用語言和音樂薰陶幫助他們輕鬆地理解歌曲內容,熟悉歌曲旋律。

  2.根據“先行組織者理論”,採用難點前置的方法,引導幼兒感知歌曲的強弱節奏,並分段學唱。從幼兒熟悉的雷聲、蛙聲入手,引導幼兒感受三拍子的強弱節奏,同時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3.根據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採用遊戲對唱的方式,引導幼兒傾聽同伴的歌聲,學習協調一致地進行演唱。

  教學活動是老師和幼兒共同表演的舞臺,而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表演”以及活動中所呈現的一切都必須為孩子自然的學習服務。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注重幼兒自身的學習和體驗,採用體驗學習法和多種感官參與法,引導幼兒在體驗中學習,透過想一想、說一說、看一看、聽一聽、學一學、唱一唱等多種感官的活動,學習演唱歌曲。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活動,激發興趣。

  出示課件一,引導幼兒談話。(圖片內容:夏天的風景──雷雨過後,青蛙呱呱叫)

  教師:什麼季節到了?

  幼兒:夏天到了。

  教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師幼互動的關鍵是為幼兒提供寬鬆和諧的環境,激發幼兒積極回應老師的提問,開放性的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思維,主動回憶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有關夏天的知識。在這個問題中,隱含了前半段歌詞的內容,巧妙地藉助圖片所展示的影象,幫助幼兒理解並熟悉前半段歌詞。同時,也為幼兒熟悉歌曲節奏做了鋪墊,自然地引出了本活動的重點內容:透過模仿雷聲和蛙聲感知三拍子的節奏強弱。

  (二)欣賞感知歌曲前半段

  1、教師以清唱的方式提問:“夏天到了怎麼知道?”(即歌曲第一句)展示雷聲和蛙聲的節奏圖譜,鼓勵幼兒按圖示有節奏地念出後半句歌詞,並用動作區分強弱的節奏。

  2、欣賞歌曲前半段,教師清唱

  提問:夏天到了,你心裡覺得怎麼樣?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種多樣。如何提升幼兒對夏天的認識,使他們的學習變得主動而且有意義,需要老師靈活機智的引導。歌曲的前半段與後半段節奏相同,但歌詞內容、歌曲旋律有明顯的區別,所以我先讓幼兒熟悉前半段。提問:你最喜歡歌曲中的哪一句?請你來唱一唱。

  一首歌曲一下子學會有點困難,但讓孩子在熟悉音樂後,唱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並不難。並且,中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表現慾望了,讓他們當個小老師,他們會爭先恐後,使以往枯燥的學唱環節生動起來。當然,孩子如果唱得不是很準確,教師要及時引導,並努力引導他們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此環節要特別注意面向全體,尤其是能力較差、膽子較小的幼兒更應給予積極的鼓勵和機會。

  3.教師與幼兒用問答的方式練習歌曲前半段。

中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學習選擇合適的樂器為歌曲伴奏。

  2、能正確使用樂器,看指揮進行演奏。

  3、感受參與節奏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打擊樂器若干(小鈴、鈴鼓、雙響筒、蛙鳴筒、響板、三角鐵。)

  2、水彩筆、空白節奏卡、不同節奏型的節奏卡。

  3、伴奏音樂《摘果子》《閃爍的小星》《看星》。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律動《摘果子》

  師:我們來跳個舞蹈“摘果子”。

  2、發聲曲《閃爍的小星》

  師:跳的真不錯,我們來唱一首歌曲“閃爍的小星”,試著用連貫的聲音來演唱。

  基本部分:

  (一)複習歌曲《看星》

  提問:我們還學過一首關於星星的歌曲,記得嗎?

  夜晚的天空靜悄悄,怎麼唱這首歌曲才好聽呢?

  師:今天,老師想邀請你們參加小樂隊,為這首好聽的歌曲伴奏。拿著小樂器演奏特別神氣,你們想不想試試?

  (二)學習節奏樂《看星》

  1、出示樂器,創設幼兒自由體驗的氛圍,感受樂器的特點。

  提問:看看這裡都有什麼樂器?(幼兒自己介紹,解決樂器的拿法)

  哪種樂器適合演奏這首歌曲?

  師:請小朋友試試,看哪些樂器適合演奏這首歌曲。音樂開始請你輕輕的走到前面,選擇你覺得適合的樂器,音樂停止請你迅速回到座位上,聽明白了嗎?

  2、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感受選擇合適的樂器。

  提問:剛才你們都試過了,你覺得哪種樂器適合演奏這首歌曲?(討論樂器的音色)

  小結:你們說的很好,小鈴的聲音清脆響亮,聲音噠噠噠的像馬蹄的聲音,鈴鼓晃動起來的聲音像星星在閃爍。

  師:現在把你的小樂器放在小椅子下面,請他們休息一會,看看誰能管好自己的小樂器。

  3、引導幼兒在感受歌曲情緒的基礎上,嘗試為歌曲配上合適的伴奏。

  提問:樂器選好了,每種樂器怎麼演奏?

  想想看,歌曲的第一句是怎麼唱的?

  天空中有多少小星星,可以用什麼樂器演奏?

  請你來試試看,可以怎麼演奏?

  老師把剛才的節奏記下來,大家看著節奏卡一起來試試。

  還有誰拿的樂器和他一樣,請你們一起來,小朋友和他們一起拍手。

  提問:第二句是怎麼唱的?天空中的星星真多,小朋友們在數星星,可以用什麼樂器演奏?

  誰願意來來試試?老師把剛才的節奏記下來,大家看著節奏卡一起來試試。

  一樣的樂器都來試試,小朋友也一起來拍手。

  提問:第三句是怎麼唱的?誰試試給第三句配上節奏?

  大家一起來試試。

  提問:最後一句怎麼演奏?小樂器都想演奏,有什麼好辦法?

  你們都記住自己的節奏嗎?拿好你的小樂器,我們一起試試。

  小結:你們真能幹,給歌曲配上樂器和節奏。

  4、幼兒看指揮,邊唱歌曲邊使用樂器演奏2—3遍。

  提問:你們知道小樂隊怎樣演奏聲音才好聽?

  師:小樂隊開始演奏,請你們站好隊形,相同的樂器可以站在一起這樣演奏的聲音整齊、好聽。

  師:這次我們聽音樂邊唱歌曲邊打節奏,看指揮,注意力要集中。

  小樂隊演奏的很好,我們給客人老師表演一次。

  請你把樂器悄悄地送回去。

  結束部分:

  小樂隊表演的很成功,下次我們可以試試交換樂器進行演奏。

中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連貫柔和、優美的情感和聲音演唱歌曲。

  2、感受自然景色的美,並學習用歌聲表達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學會歌唱和表演歌曲,對情感的體驗。

  【活動過程】

  一、練聲。

  1、師: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啊?(冬天)

  聽!誰來了?

  2、練聲曲《聽》。

  二、新授歌曲。

  1、師:聽!誰又來了?

  (教師清唱:是誰敲著窗戶沙沙沙沙沙,是我是我,我是小雪花。)

  師:是誰來了呀?(小雪花)

  教師再唱一遍,問:你是第幾句聽到小雪花的?

  教師帶領幼兒念:“是我是我,我是小雪花”

  師:是誰在敲窗戶啊?(小雪花)

  那麼是誰聽到小雪花在敲窗戶?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念:“是誰敲著窗戶沙沙沙沙沙”

  2、師:小雪花是從哪裡來的啊?(天上)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教師出示flash動畫《雪花飄飄》。

  教師引導幼兒模仿雪花飄落的樣子。

  師:你覺得小雪花從天上飄下來想說句什麼話?請你和旁邊小朋友討論下。

  我們一起來聽聽看小雪花說了什麼。

  (教師清唱:我從天空中飄下來,告訴你,告訴他,冬天來到了。)

  師:原來小雪花要告訴我們冬天來了。

  三、歌曲學唱。

  1、師:小雪花還唱著歌飄來了呢,請你仔細聽!(教師完整範唱一遍。)

  師:小雪花唱的好聽嗎?你想學一學嗎?

  2、教師帶領幼兒跟琴聲練唱數遍。

  3、引導幼兒有感情演唱。

  (1)師:第一句“是誰……沙沙沙”是小朋友唱的,小朋友心裡怎麼想的?

  教師帶領幼兒用疑問的語氣練唱此句。

  (2)師:第二句“是我……小雪花”小雪花是什麼心情?應該怎麼唱?

  教師帶領幼兒很開心的,臉上笑嘻嘻的唱。

  (3)師:第三句“我從天空中飄下來”感覺很美,應該怎麼唱?

  教師帶領幼兒用柔柔的、優美的聲音練唱此句。

  (4)師:最後一句小雪花告訴我們一句話,應該怎麼唱?

  教師帶領用輕快的聲音練唱此句。

  (5)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很有感情的唱一遍。

  4、加上動作表演唱。

  師:我們加上好看的動作,再用好聽的聲音表演就更好了,起立!我們一起表演下吧!

  5、分角色演唱。

  (1)師:老師來在屋裡面的小朋友問,唱:“是誰……沙沙”

  你們做小雪花回答我,唱“是我……我從……冬天來到了”

  你們要臉上笑嘻嘻的,加上好看的動作,試試看!

  (2)師:請男孩子做屋子裡德小朋友問,女孩子做小雪花回答,加上動作,試試看!

  (3)請男女生交換角色唱。

  四、遊戲“堆雪人”。

  1、師:小雪花來過以後,世界都變了樣,到處都是白白的雪,在雪地裡,我們可以幹什麼?

  2、師:我們一起來“堆雪人”和“小雪人”一起做遊戲吧!

  五、結束活動:

  我們一起到外面去堆雪人吧!(唱著歌,做著遊戲離開活動室)

中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三拍子樂曲的旋律,充分體現樂曲甜美寧靜的風格。

  2、嘗試用相應的語調跟隨音樂朗誦歌詞。

  3、創編柔美、舒展的動作隨樂表演。

  活動準備:1、教師:小朋友,藍藍

  活動目標:

  1、感受三拍子樂曲的旋律,充分體現樂曲甜美寧靜的風格。

  2、嘗試用相應的語調跟隨音樂朗誦歌詞。

  3、創編柔美、舒展的動作隨樂表演。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1、教師:小朋友,藍藍的天空裡有許多星星,有一群活潑、可愛的小精靈正在草地上,慢慢地跳著舞。我們一起也來跳一個小星星的舞蹈好嗎?《小星星》

  2、教師:在藍藍的天空裡,除了小星星還有什麼?今天小精靈還給我們帶了一首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3、聽音樂。

  (1)聽第一遍音樂。

  教師:小朋友,這首音樂好聽嗎?你聽到歌曲的名字叫什麼?(交代樂曲的名字“小白船”)你聽了覺得怎麼樣?(寧靜、柔柔的)你知道這是幾拍子的音樂嗎?

  (2)第二遍欣賞。

  教師:誰聽出來這是幾拍子的音樂呢?三拍子的節奏有什麼不一樣啊?(強弱弱)

  教師:小白船到底講了件什麼事呢?我們再來聽一遍。

  (3)第三遍欣賞。

  教師:你聽到歌曲裡說了件發生在什麼地方的事情呀?有什麼呢?船上有什麼呀?小兔子在幹什麼呢?這隻小船和我們平時見過的船有什麼不一樣呢?(沒有漿,沒有帆)[教師:漿兒漿兒看不見,船上也沒帆]

中班音樂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並學唱歌曲《如果我是一片雲》。

  2.體驗遊戲的樂趣,在遊戲中鞏固、練習並仿編歌曲。

  3.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教學難點:仿編歌曲。

  教學準備:

  小云的頭飾,PPT課件,教學掛圖節奏圖片。

  教學設計:

  一、開始部分

  1、小朋友們好,我是一片雲,我想出去找朋友,我一邊走一邊高興的唱著歌,《如果我是一片雲》如果我是一片雲,我是一片雲,我要飄到小河裡,飄到小河裡……

  2、唉,小朋友們和我一起唱起來唱歌好不好啊?

  (發音練習)教師彈奏:

  如果我是一片雲,啦啦啦啦啦我要飄到小河裡,啦啦啦啦啦如果我是一片雲,啦啦啦啦啦我要飄到大海里,啦啦啦啦啦如果我是一片雲,啦啦啦啦啦我要飄到花園裡,啦啦啦啦啦(非常棒)

  二、基本部分

  1、師:我走呀走,我找到了好多朋友,我找到了哪些朋友,小朋友仔細聽。師唱《如果我是一片雲》。

  唉,小云找到了哪些好朋友啊?(小魚和小蝦)小云找到小魚和小蝦它們在一起幹了什麼呢?(一起做遊戲)

  2、唉,歌曲裡還唱到了些什麼呢,我們再來聽一遍好嗎?

  教師提問:歌曲中都唱到了什麼,它們在做什麼?

  3、小朋友記得可清楚了,來,現在看黑板,劉老師在黑板上把所有歌曲中的內容全部都畫出來了,可是呢,這些順序都是不對的,我要請個小朋友按歌曲中的內容正確的排列出來。

  小朋友是自己排列呢,還是劉老師唱歌你來排列呢?

  4、小朋友看看他到底排對了沒有,那我們來驗證一下。

  師唱《如果我是一片雲》,糾正順序。

  那現在我們一起小手指著圖譜把歌曲唱一遍好嗎?

  5、我們小朋友真棒,那我們現在一起來玩個傳遞的遊戲吧。

  (出示小狗玩具)老師請一位小朋友來傳遞,歌曲結束,傳遞有時結束結束,傳遞到誰,就從他那繼續傳遞。邊做遊戲邊唱《如果我是一片雲》(反覆幾遍)

  6、現在呢,我們換一種玩法,在來做搶椅子的遊戲。

  現在呢,我們要玩一個更難的遊戲了,老師要抽掉一把小椅子,沒有搶到小椅子的小朋友呢,就請他來闖關好嗎?裡面有很難的問題要他回答,你們怕不怕啊?闖關成功的小朋友有獎勵哦。

  遊戲:搶椅子《如果我是一片雲》

  (1)哎呀,他是今天我們第一個闖關的小勇士,來,我們看看。播放課件圖片1,師問:你來告訴老師,小云飄到了哪裡啊?

  小河裡有4幅圖片,有兩幅圖是錯誤的,它不應該呆在小河裡啊,它是那兩幅圖呢,那小河裡剩下什麼了啊?

  那現在我們把小河的歌唱一遍好嗎?

  他是今天第一個闖關成功的孩子,我們給他戴上小紅花好嗎?

  (2)來,看看第二關是什麼,仔細看,播放課件圖片2,師問:你來告訴老師,小云飄到了哪裡啊?森林裡有4幅圖片,有兩幅圖是錯誤的,它不應該呆在森林裡,它是那兩幅圖呢,那森林裡剩下什麼了啊?

  那現在我們把森林的歌唱一遍好嗎?

  現在我們已經闖了幾關了啊?我們幫他戴上小紅花好嗎?還有兩關要闖,一關比一關難,好,我們闖第三關。

  (3)遊戲:搶椅子《如果我是一片雲》

  播放課件圖片3,這會小云會飄到哪裡啊、池塘裡有4幅圖片,有兩幅圖是錯誤的,它不應該呆在池塘裡,它是那兩幅圖呢,那森林裡剩下什麼了啊?

  這會呢我要請這位小朋友唱池塘的歌曲,好嗎?池塘裡的歌好挺嗎?第三關闖關成功。

  (4)現在老師要問小朋友一個問題,如果你是一片雲,你想要飄到哪裡呢?還有沒有其他的想法?

  (4)好了,我們現在闖第四關好嗎?

  遊戲:搶椅子《如果我是一片雲》

  播放課件圖片3

  師:如果我是一片雲,你想飄到那裡去啊?教師提示引導幼兒填詞。

  三、結束部分

  1、這首歌你們都學會了嗎,這會老師呢要抽掉幾幅圖譜,你們還會唱出來嗎?

  2、如果我們是小云,我們飄到校園裡去看看,我們能找到誰和我們一起做遊戲呢?

中班音樂教案 篇9

  活動內容名稱:

  歌曲"擁軍花鼓"

  活動目的:

  1、 讓幼兒感知民族的風格特點,唱準八分音符。

  2、 讓幼兒初步學會歌曲的唱法,學習齊唱、領唱的演唱方式。

  3、 向幼兒進行刻苦勤奮,不怕困難的教育。

  活動重點:

  理解歌曲的內容,初步會演唱歌曲

  活動難點:

  教師與幼兒輪流領唱、齊唱的默契配合。

  活動方式:

  集體與個別相結合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鋼琴、錄音機、磁帶。

  知識準備:

  幼兒見過扭秧歌

  活動過程:

  匯入

  發聲練習:小朋友來唱歌,要求幼兒用最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

  律動:要求幼兒用優美的動作進行表演。

  展開

  1、引導幼兒觀看秧歌舞——擁軍花鼓,

  2、學習歌曲“擁軍花鼓”

  3.幼兒欣賞歌曲一遍

  請幼兒認真聽歌曲,聽一聽唱了些什麼?

  根據歌曲的節奏說歌詞兩遍

  讓幼兒感受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讓幼兒把這個節奏多練習幾遍,運用各種體態動作。

  分段教唱歌曲,在幼兒熟悉了之後,提出大家有領唱領唱唱一句,教給幼兒領唱的方法。問幼兒:怎麼領唱。引導幼兒說出:全體唱一句。

  4、繼續練習領唱,讓幼兒有趣的唱歌。尤其是"哎嗨哎嗨約"字,唱的時候要有趣。多讓幼兒練習幾遍。

  5、 音樂遊戲"風爺爺"

  要求幼兒創造性地做動作,培養幼兒遊戲的興趣

  結束 幼兒在遊戲中自然結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