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我的童年》教案設計

季羨林《我的童年》教案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季羨林《我的童年》教案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知識目標:

  掌握生字詞和文學常識。

  能力目標:

  1、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瞭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點。

  2、品味本文平淡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情感目標: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瞭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點。

  2、品味本文平淡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難點:

  品味本文平淡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教學設計:

  情境匯入

  有人說童年是一首歌,歡快的音符卻難以唱盡它豐富的旋律;有人說童年是一幅畫,絢麗的色彩卻難以描盡它多姿的回憶。冰心曾在《春水》中深情地吟誦——“童年呵,是夢中的真,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季羨林先生的童年是怎樣的?

  展示目標多媒體展示目標

  1、掌握生字詞和文學常識。

  2、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瞭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點。

  3、品味本文平淡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自學指導

  一、第一次先學後教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勾畫生字詞並注音釋義,查詢資料,整理作者的常識。5分鐘後誰先完成,請舉手示意。

  二、第二次先學後教

  快速默讀全文,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每個小標題下的內容。5分鐘後誰先完成好,請舉手示意。

  三、第三次先學後教

  請同學們細讀課文,回答下面的問題,5分鐘後比誰能夠回答地最到位。

  學生自學一、第一次先學後教

  自由朗讀課文,勾畫生字詞並注音釋義,查詢資料,整理作者的常識。

  明確:

  注意以下字音和字形:

  一壟lǒng教諭yù龍肝鳳髓suǐ躥房越脊cuān門楣méi椽子chuán

  注意以下詞語解釋:

  肅然起敬:恭敬地產生敬仰或欽佩的感情。

  永珍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變得煥然一新。

  龍肝鳳髓: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季羨林(1911年8月6日-20xx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齊奘,山東聊城市臨清人,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中國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翻譯家和社會活動家。他曾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唯一的終身教授。季羨林早年留學國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閱俄、法文,尤其精於吐火羅文,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其著作彙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20xx年7月11日北京時間8點50分,季羨林在北京301醫院病逝,享年98歲。他翻譯了印度著名大史詩《羅摩衍那》,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潤集》以及《季羨林散文集》等。

  《季羨林自傳》:季羨林先生用自己的筆,講述了他從山東臨清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長為學貫中西、享譽海內外的學術大師的人生歷程,記述了他九十多年來所遇到的人和事,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展示了他個人的奮鬥經歷和情感世界。

  二、第二次先學後教

  快速默讀全文,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每個小標題下的內容。

  明確:

  ①貧窮的家庭;②艱辛的父輩;③吃白麵的回憶;④童年的夥伴;⑤離鄉的濟南。

  三、第三次先學後教

  細讀課文,回答下面的問題:

  1、圍繞“我的童年”,作者寫了哪些人,哪些事?

  明確:

  介紹了自己生活的社會環境;父親與叔父艱難的生活;我每天最高的享受;偷吃死麵餅子的趣事;介紹我的啟蒙老師;回憶童年時的小夥伴;交代我離開故鄉的原因。

  2、作者的童年生活有什麼特點?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是從哪些方面表現這一特點的?

  明確:作者的童年可以說是苦難的童年。作者出生的家庭極度貧窮,一年到頭,只能“啃紅高粱餅子就哭鹹菜”,偶爾吃一回白麵饅頭如同吃“龍肝鳳髓”一般;為吃一塊白麵餅子,竟被趕到水坑中。作者在6歲時便不得不離開家鄉,離開父母,這對一個孩子來說,無疑也是極為殘酷的事情。這些都是作者童年苦難生活的表現。

  3、“每天最高的享受”這一部分中,作者寫道:“現在寫這些事情還有什麼意義呢?”結合本文內容,探究作者寫這些事情有什麼意義。

  明確:

  能激勵我前進,鼓舞我振作;促進我養成對物質生活要求不高的良好習慣;提醒做父母的愛護子女要得法。

  4、學者鍾敬文這樣評價季羨林的散文“浮花浪蕊豈真芳,語樸情醇是真行;我愛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話家常”。試結合文章內容,品析季羨林散文“語樸情醇”、“野老話家常”的特點。

  明確:

  “我父親同另外的一個弟弟……概可想見”,雖無過多的描述,只是平平淡淡的陳述事實,讀來卻讓人心酸。

  合作探究學生在獨自理解的'基礎上把不能解決的問題提交小組討論解決,小組仍然不能解決的問題提交全班合作解決。

  預設問題:

  1、開頭第一句“回憶起自己的童年來,眼前沒有紅,沒有綠,是一片灰黃。”聯絡全文內容,談一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明確:

  作者生於黑暗、混亂的舊中國,再加上家境貧寒,童年生活一直十分貧困,沒有留下任何豐富多彩的生活記憶,所以說“眼前沒有紅,沒有綠,是一片灰黃”。

  2、作者是怎麼介紹父親和叔父在濟南的經歷的?

  明確:

  作者連用了四個四字短語,用“拉”“扛”“當”“賣”四個動詞,簡練概括地寫出了父親和叔父在濟南所從事的艱辛工作,表現了他們為生存,在人生地疏的環境中的艱難掙扎。

  3、作者詳寫舉人太太給我拿白麵饅頭的情形有什麼作用?

  明確:

  說明“我”對這一情形的印象極為深刻,突出了“我”吃白麵饅頭的奇妙感受,也反襯了“我”家的貧窮與生活的艱苦。

  4、作者為什麼“寧願再啃紅高粱餅子就苦鹹菜”?

  明確:

  儘管作者此時能吃上白麵饅頭和肉,但他離開了母親,這句話表達了他對母親濃濃的思念之情。

  教師指導一、第一次先學後教

  提示學生先寫在課本的相應位置,然後整理後積累在作業本上。尤其是詞語的解釋,對於語文學習有障礙的學生是難點,組長要檢查落實到位。

  二、第二次先學後教

  生在練習本上寫梗概時,師巡視。檢查學生寫的梗概是否到位,存在什麼傾向性的問題,為“後教”做準備。

  二、第三次先學後教

  生默讀課文時,師巡視,參與學生自學的過程。為接下來的“後教”和點撥做準備。待學生思考時間到後,教師要先組織學生同桌之間交換意見,然後組織全班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教師要隨時進行點撥引導和鼓勵表揚。

  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探究,探究時要求組長安排好任務,小組成員依次發言,小組內一名成員負責記錄,一名成員負責監督小組成員合作時的紀律,一名成員做好代表本組參加小組間交流的準備。

  當堂訓練1、指出下面句子中引號的用法。

  ①我最早的關於政治的回憶,就是“朝廷”二字。

  ②哪能被“革命家”打倒在地。

  2、作者兩個小夥伴的命運和遭遇說明了什麼?

  3、“現在寫這些事情還有什麼意義呢?”一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參考答案:

  1、強調;反語。

  2、說明他們悲劇命運的根源是那個動盪多難的社會。

  3、設問。這一設問起過渡作用,由上文的敘述引出下文的議論,闡發了作者人生的感悟。同時這一設問句也起到引發讀者思考的作用。

  板書設計

  我的童年

  季羨林

  貧窮的家庭

  艱辛的父輩悽苦的童年

  我的童年吃白麵的回憶心酸的回憶

  童年的夥伴深遠的影響

  離鄉到濟南

  教學反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