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紅樹林》教案

五年級語文《紅樹林》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年級語文《紅樹林》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的意圖在於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鞏固精讀的方法。文章從四個方面介紹了紅樹林:遠觀紅樹林,近賞紅樹林,紅樹林的繁殖,紅樹林的精神。文章語言優美生動,堪稱寫景佳作,所以在教學時,應引導學生多積累。

  教學建議

  1.在語言文字方面,教師在教學時,要幫助、引導學生多積累。

  2.遠觀和近賞紅樹林部分,在朗讀時側重點有所不同,教師在朗讀時可作適當的引導和示範,當學生出現不同的感悟方式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

  3.課後可安排一篇習作,寫一種你瞭解的植物,有對這種植物的介紹,並進一步挖掘它所具有的精神,從而歌頌身邊具有這種精神的勞動者。

  教學目標

  1.認識並正確、規範地書寫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紅樹林被稱為“奇觀”的原因,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應用列提綱的方法梳理課文內容,進而形成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培養民自豪感。

  5.體會紅樹林默默奉獻,造福人類的精神。學習作者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

  1.瞭解紅樹林的壯觀、美麗、奇特,體會紅樹林對大自然不求索取,默默奉獻,造福人類的精神。

  2.能繼續獨立應用列提綱的方法梳理課文內容,形成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

  3.在閱讀實踐中鞏固精讀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和學習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境,激趣匯入。

  1.有這樣的一個人,他熱愛森林,長白山的茫茫林海,給他留下了許多綠色的夢,但令他從沒想到的是:在大海里也有著夢幻般的森林。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他,走進他為之陶醉和震撼的海底奇觀——紅樹林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認為紅樹林是什麼樣子的?

  (鼓勵學生大膽地想象,培養學生想象能力。然後交流課前查閱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地輕聲讀課文,可以同桌合作,可以小組合作,注意生字的讀音,把不好讀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順。

  2.紅樹林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默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紅樹林的?試著寫出課文的提綱。

  4.根據課文內容,把文章分成三大部分。

  三、精讀課文,感悟理解。

  1.在作者的心目中,紅樹林是一個海上的世外桃源,是神話裡龍宮的大花園,那麼,你喜歡海南島的紅樹林嗎?為什麼?

  2.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3.學生自讀自悟做批註。

  (這是一個自我學習、自我體悟的過程,學生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做批註,談理解,為下文的合作交流做一個鋪墊。)

  4.合作交流學習。

  (1)說說自己喜歡紅樹林的原因。

  (2)文章的哪個部分或者哪個自然段使你有著這樣的感受?抓住重點的句段,精讀理解。

  (出示“金鑰匙”:有些文章,我們閱讀時不必通篇細讀。在瀏覽之後,可以選擇重要的部分和自己感興趣的段落,用學過的方法精讀。)

  遠觀紅樹林:漲潮時,紅樹林在海水中動態的美;退潮時,紅樹林的芳馨和婀娜、絢麗多姿。

  近賞紅樹林:世外桃園。縱橫交錯、盤根錯節、幽靜神奇。

  紅樹林的繁殖:“胎生”的特點,“飄落於地,紮根於土”。簡單而令人讚歎。

  紅樹林的`精神:首尾照應。理解為什麼把紅樹林比作具有奉獻精神的海岸衛士。

  (對大自然不求索取,但卻默默地奉獻,造福於人類。)點題昇華。

  (3)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應該怎樣讀?

  練習朗讀。側重點有所不同:

  ①遠觀部分重點要突出這一海上奇觀的雄偉、壯麗,朗讀時適合用高昂的語調來表現。

  ②近賞部分重點突出這一“世外桃源”的幽靜、神秘,朗讀時適合用舒緩的語調來表現。

  ③教師相機指導,學生出現不同的感悟方式時,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感受。

  5.全班交流。

  四、總結全文。

  1.學完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了什麼?

  2.學習作者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作者被海南島瓊山的紅樹林深深吸引,在讚美這一奇觀的同時,更要讚美的是紅樹林的精神,從而進一步讚美具有紅樹林精神的人,這就是借物喻人的寫法。

  五、佈置作業。

  學習作者的寫法,觀察一種你瞭解的植物,由對這種植物的介紹,進一步挖掘它所具有的精神,從而歌頌身邊具有這種精神的勞動者。

最近訪問